不容分说的意思解释,不容分辩解释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24 0
  1. 五十的四字成语有什么意思
  2. 不由分说的意思
  3. 四字成语不容什么什么意思是什么

含义不同。

1、“不容分说”是指在某种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必须立即***取行动,而不能再进行讨论或解释。

2、“不由分说”是指在某种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再进行讨论或解释。

不容分说的意思解释,不容分辩解释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十的四字成语有什么意思

1. 50个四字成语(包含意思)

1. 不容分说:分说:辩白,解说。

不容人分辩解释。2. 不言而明:明:明了。

不用解释,就已经明白了。3. 不由分说: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

不容人分辩解释。4. 穿凿附会: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

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5. 穿凿傅会:生拉硬扯,牵强解释。

6. 附会穿凿: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7. 构会甄释:构:组成;会:聚合;甄:审查鉴定;释:解释。

将众说汇集到一起进行比较考核,择善而从。指妥善地进行解说。

8. 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

秋风带来了凉意。9. 六经注我:注:解释;我:自己的观点。

牵强地用各种经典著作中的论断来解释和证明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议论服务。10. 六艺经传: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传:解释经书的书。

泛指古代典籍。11. 龙首豕足:犹言牛头不对马嘴。

指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12. 强作解事:比喻不明事情的真意而妄加解释、议论。

13. 失之穿凿: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14. 随文释义:随:顺着;释:解释。指依据一段话或前后文,对某个不懂的概念做出解释。

15. 随语生解:随:顺着;语:话;解:解释。指依据一段话或前后文,对某个不懂的概念做出解释。

16. 铁板注脚:注脚:解释字句的文字。指最具权威,不可动摇的注解。

17. 百喙难辞: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解释。

18. 百口奚解:奚:何,疑问词;解:解释说明。纵有一百张嘴能有何解?19. 望文生训: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同“望文生义”。20. 望文生义: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

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21. 小儿强解事:强:勉强。

小孩子对事物并不理解却强作解释。比喻对事物并无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却一味以自己的意愿曲解这一事物。

22. 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23. 自不待言: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24. 大喜过望:过:超过;望:希望。

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25. 大喜若狂:高兴得几乎发狂。

26. 得意忘形: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27. 怫然不悦: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愤怒,很不愉快。

28. 抚掌大笑:抚:拍。拍手大笑。

形容非常高兴。29.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30. 欢喜若狂:欢喜:高兴的样子。高举得象发狂一样。

31. 欢欣鼓舞: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32. 欢欣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33. 回瞋作喜:瞋:发怒时瞪大眼睛。

由发怒转为高兴。34. 见猎心喜:猎:打猎。

看到打猎心里就高兴。比喻看见别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过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动,也想试一试。

35. 皆大欢喜:皆:都。***都高兴满意。

36. 解颜而笑:解颜:开颜。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

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37. 喜笑颜开: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

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38. 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

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39. 瞠然自失:瞠:瞪着眼睛。瞪着眼睛好像丢了东西一样。

形容失神的神态。40. 怆地呼天:怆:悲伤,凄楚。

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41. 怆天呼地: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同“怆地呼天”。42. 垂头塌翼:塌:下垂。

耷拉着脑袋,下垂着翅膀。比喻情绪低落而精神不振的神态。

43. 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44. 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45. 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46. 道貌凛然: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47. 道貌俨然: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48. 低唱浅酌:低唱:轻柔地歌唱;酌:饮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

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49. 老气横秋:老气:老年人的气派;横:充满。

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

也形容缺乏朝气。50. 满腹狐疑:狐疑:象狐狸那样多疑。

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2.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50个

1.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积重难返 : 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4.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5.济济一堂 :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7.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9.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10.矫枉过正 : 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12.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13.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4.久***不归 : 长期借去,不归还。

15.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16.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17.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2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1.临渊羡鱼 : 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22.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24.门可罗雀 : 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门庭若市 :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 :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27.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28.沐猴而冠 : 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29.暮鼓晨钟 :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30.南辕北辙 : 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31.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 :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33.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34.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35.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36.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37.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 :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40.前事不忘 : 后世之师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41.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42.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43.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 无缺。

44.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45.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46.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

47.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48.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49.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3. 成语故事大全50字四个字还有解释有好句的

一本正经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语出]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正音] 正;不能读作“zènɡ”。

[辨形] 经;不能写作“径”。

[近义] 道貌岸然 不苟言笑

[反义] 油嘴滑舌 油头滑脑 嘻皮笑脸

[用法] 有时含讽刺或诙谐意味。用来形容人对事的态度;表情及脸色。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见“道貌岸然”(232页)、“不苟言笑”(88页)。

[例句] 他平时总是不苟言笑、~的样子。

4. 成语故事大全50字四个字还有解释有好句的

道貌岸然dào mào àn rán

[释义]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语出]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然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磊落。”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道貌岸然”。

[辨形] 岸;不能写作“安”。

[近义] 一本正经 正襟危坐 正颜厉色 装腔作势 岸然道貌

[反义] 嬉皮笑脸

[用法] 多用作贬义;用来嘲讽人故意做出端庄、严肃的样子。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一本正经”;都形容外表正经庄重的样子。不同在于:①~偏重在“庄重”;多指神态;“一本正经”;多指表情、脸色;也指神态。②~含有“表面上高尚、尊贵、高洁”的意思;实际上都往往道德败坏;灵魂丑恶;“一本正经”一般不能表示这种装模作样;表里截然相反的意思。③“一本正经”含有“很认真”的意思;~没有。

[例句] 别看他平时总是一副~的样子;接触多了;才发现他其实品质卑劣。

[英译] pose as a person of high morals

5. 诚信的成语并解释每个解释字数差不多50字,可少些解释,但要清楚,

一诺千金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又常用作信守诺言,用法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比喻信守诺言.常用来表达重诺、极信守诺言.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追回或说话算数.抱诚守真 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赤诚相待。

6.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50个不要重复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

[释义]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语出]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正音] 卷;不能读作“juǎn”。

[辨形] 卷;不能写作“券”。

[近义] 学而不厌 爱不释手

[反义] 不学无术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孜孜不倦”都可形容人“好学的样子”;但~是具体的;语义范

7.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50个不要重复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

[释义]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语出]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正音] 卷;不能读作“juǎn”。

[辨形] 卷;不能写作“券”。

[近义] 学而不厌 爱不释手

[反义] 不学无术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孜孜不倦”都可形容人“好学的样子”;但~是具体的;语义范

8. 求50个四字词语 要解释和造句

1.一拥而入:体育场的大门刚一打开,球迷们就一拥而入。

2. 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

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3. 聚精会神:聚、会:聚集。

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4. 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5.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6. 精兵简政:简:使简化。《有些单位必须精兵简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7. 五光十色:《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灯把厦门装扮得更加美丽。》 8. 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 9.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10.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1. 千方百计:方:方法。

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

《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12. 津津有味: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书。

13. 争先恐后: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飞奔起来。 14. 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15. 兴高***烈:兴:兴致。

***:精神。烈:旺盛。

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16.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17. 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8. 沁透心脾:《花儿开了,飘来了一阵阵沁透心脾的香味》。

19. 赞叹不已:看到他写了漂亮的毛笔字,大家赞叹不已。 20. 波澜壮阔: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他十分激动。

21. 初出茅庐:他虽然初出茅庐,工作起来却是有条有理。 22. 举世闻名: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

23. 攻无不克: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十几年来以攻无不克的气势,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4. 胸有成竹:成:完成,现成。

《这次考试,我胸有成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25. 迫不及待: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26. 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27. 不***思索:他复习得很全面,对于老师提的问题,他都能不***思索就回答出来。 28. 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真是神机妙算啊! 29. 理直气壮:他的话理直气壮,说得大家不知如何回答。

30. 完璧归赵:现在我把这本书完璧归赵,请你查收。 31. 同心协力: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32. 开卷有益:要做到开卷有益,首先就要选择读好的书。 33. 各抒己见:在班级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34. 忐忑不安:昨天晚上我忘了背课文,今天上语文课时,我忐忑不安,生怕被老师叫到。 35. 心惊肉跳:惊:惊慌。

做了坏事的人,一遇到警察就会吓得心惊肉跳。 36. 自作自受:他今天落到这样的下场,完全是自作自受。

37. 大名鼎鼎:他现在已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歌手了。 38. 人声鼎沸:工地上,人声鼎沸,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

39. 车水马龙:节日里,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极了。 40. 摩肩接踵:春节前几天的菜市场上,人们摩肩接踵,忙着买东西。

41. 熙熙攘攘:节日期间,公园里熙熙攘攘,人们笑逐颜开,真热闹啊呀! 42. 一丝不苟:陈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43. 惟妙惟肖:妙:好。

肖:想像。《这幅画上的几只小猫画得惟妙惟肖,好像一叫这会跑出来似的》。

44. 郑人买履: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否则就会闹郑人买履的笑话。 45. 自相矛盾: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要不就会自相矛盾。

46. 了如指掌:陈教师教了我们班四年了,他对每一个同学的情况真是了如指掌啊! 47. 不动声色:接完电话,他不动声色地走了出去。 48. 若无其事:我们都在紧张地复习准备考试,他却若无其事地看***书。

49. 无与伦比: 50. 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商店星罗棋布,热闹非凡。 51. 美不胜收:景区里的石雕美不胜收。

1. 兴高***烈:兴:兴致。***:精神。

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2.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

形容非常生气。 《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3. 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4. 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5.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6. 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 7.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

不由分说的意思

1. 50个四字成语(包含意思)

1. 不容分说:分说:辩白,解说。

不容人分辩解释。2. 不言而明:明:明了。

不用解释,就已经明白了。3. 不由分说: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

不容人分辩解释。4. 穿凿附会: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

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5. 穿凿傅会:生拉硬扯,牵强解释。

6. 附会穿凿: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7. 构会甄释:构:组成;会:聚合;甄:审查鉴定;释:解释。

将众说汇集到一起进行比较考核,择善而从。指妥善地进行解说。

8. 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

秋风带来了凉意。9. 六经注我:注:解释;我:自己的观点。

牵强地用各种经典著作中的论断来解释和证明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议论服务。10. 六艺经传: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传:解释经书的书。

泛指古代典籍。11. 龙首豕足:犹言牛头不对马嘴。

指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12. 强作解事:比喻本不明事情的真意而妄加解释、议论。

13. 失之穿凿: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14. 随文释义:随:顺着;释:解释。指依据一段话或前后文,对某个不懂的概念做出解释。

15. 随语生解:随:顺着;语:话;解:解释。指依据一段话或前后文,对某个不懂的概念做出解释。

16. 铁板注脚:注脚:解释字句的文字。指最具权威,不可动摇的注解。

17. 百喙难辞: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解释。

18. 百口奚解:奚:何,疑问词;解:解释说明。纵有一百张嘴能有何解?19. 望文生训: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同“望文生义”。20. 望文生义: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

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21. 小儿强解事:强:勉强。

小孩子对事物并不理解却强作解释。比喻对事物并无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却一味以自己的意愿曲解这一事物。

22. 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23. 自不待言: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24. 大喜过望:过:超过;望:希望。

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25. 大喜若狂:高兴得几乎发狂。

26. 得意忘形: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27. 怫然不悦: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愤怒,很不愉快。

28. 抚掌大笑:抚:拍。拍手大笑。

形容非常高兴。29.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30. 欢喜若狂:欢喜:高兴的样子。高举得象发狂一样。

31. 欢欣鼓舞: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32. 欢欣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33. 回瞋作喜:瞋:发怒时瞪大眼睛。

由发怒转为高兴。34. 见猎心喜:猎:打猎。

看到打猎心里就高兴。比喻看见别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过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动,也想试一试。

35. 皆大欢喜:皆:都。***都高兴满意。

36. 解颜而笑:解颜:开颜。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

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37. 喜笑颜开: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

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38. 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

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39. 瞠然自失:瞠:瞪着眼睛。瞪着眼睛好像丢了东西一样。

形容失神的神态。40. 怆地呼天:怆:悲伤,凄楚。

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41. 怆天呼地: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同“怆地呼天”。42. 垂头塌翼:塌:下垂。

耷拉着脑袋,下垂着翅膀。比喻情绪低落而精神不振的神态。

43. 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44. 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45. 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46. 道貌凛然: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47. 道貌俨然: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48. 低唱浅酌:低唱:轻柔地歌唱;酌:饮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

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49. 老气横秋:老气:老年人的气派;横:充满。

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

也形容缺乏朝气。50. 满腹狐疑:狐疑:象狐狸那样多疑。

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2. 求五十个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和五十个成语的意思

寓言故事:/yuyan/

五十个成语的意思:

和蔼可亲—— 性情温和,态度亲切

唉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按兵不动—— 指挥官止住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战机;比喻接受任务后暂不执行,以观望形势的发展

黯然失色—— 阴暗的样子

慷慨激昂—— 形容语调高亢有力,情绪激奋昂扬

飞扬跋扈—— 鸷鸟飞扬,大鱼跋扈。喻指意气举动骄横放肆

纵横捭阖—— 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

略见一斑—— 喻指大致看到了事物的某个方面,斑:斑纹

有口皆碑—— 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碑:纪功碑。

并行不悖—— 彼此同时进行,不相妨碍

白璧微瑕—— 洁白的玉上有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还有小缺点,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筚路蓝缕—— 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刚愎自用—— 固执己见,对阻止、劝告或建议不耐烦

鞭长莫及—— 本意为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喻虽有力,力量亦达不到

明辨是非—— 明确地分辨是与非。形容判断力强

按部就班—— “按”本作“案”。部:门类。班:次序。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

别出心裁—— 独出巧思,不同流俗

层出不穷—— 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没有穷尽

为虎作伥—— 为老虎引路的鬼。比喻给坏人做帮凶,为坏人效劳。

得不偿失—— 得到的抵不上付去的

瞠目结舌—— 眼睛瞪得大大的,一时语塞。形容惊骇的样子

纵横驰骋——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放开马快跑。 形容往来奔驰,没有阻挡,也指英勇战斗所向无敌

相形见绌—— 互相比较之下,一方显得很逊色

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 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行进

穷奢极侈—— 极端奢侈,也说“穷奢极欲”

鞠躬尽瘁—— 不辞劳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措手不及—— 来不及处理。

披星戴月—— 披星光,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或昼夜赶路,辛劳奔波

虎视眈眈—— 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盯着,随时准备攫取

赴汤蹈火—— 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

中流砥柱—— 黄河中的坚强柱石。比喻能担当重任、起中坚作用的人或集体

穷兵黩武—— 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好战

出尔反尔—— 原指你怎么对人行事,人也怎么还报你。现多指反复无常,言行前后自相矛盾

流言蜚语—— 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发愤图强—— 振作起来,谋求强盛

破釜沉舟——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把釜(锅)都打破,船都弄沉,表示决不后退。比喻决心战斗到底

肺腑之言—— 谓由衷而发的真话

名副其实—— 名称与实质相合一致

重蹈覆辙—— 重新沿翻车旧辙走,比喻不重视总结经验,记取教训,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

言简意赅—— 语言虽精练简洁,但已概括要义

亘古未有—— 从古到今从未有过

如鲠在喉—— 像鱼刺卡在嗓子里

沽名钓誉—— 以不正当的手法博取名誉

事必躬亲—— 凡事都亲自去做

蛊惑人心—— 使人心意迷惑

顾影自怜—— 顾盼自己的身影,独自可怜叹惜。形容身世悲凉、失意

阴谋诡计—— 想达到某种目的的坏计谋、巧妙的策略或狡猾的***;尤指不怀好意或应受指责的奸计

短小精悍—— 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后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队伍人少但强而有力

引吭高歌—— 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一丘之貉—— 同一个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老奸巨猾—— 深历世故,十分奸诈狡猾的人

3. 四字成语五十个

1.哀鸿遍野:比喻 *** 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蚕、鲸,名词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

多含褒义。 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43. 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45.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语出唐代杜牧诗。 46. 对簿公堂:簿,文状***书之类。

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47. 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濡,沾湿。 49.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0.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

语出《诗经》。饿虎攒羊 攒:赶。

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见羊 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逢羊 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 纵虎出柙 〖解释〗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纵虎出匣 〖解释〗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同“纵虎出柙”。 以肉喂虎 〖解释〗比喻白白地送死。

养虎自遗患 〖解释〗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养虎自贻灾 〖解释〗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同“养虎自遗患”。 养虎自啮 〖解释〗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

啮,同“啮”。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解释〗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三夫成市虎 〖解释〗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人中龙虎 〖解释〗比喻人中豪杰。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解释〗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捋虎须 〖解释〗捋:抚摩

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拉大旗作虎皮 〖解释〗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画虎刻鹄 〖解释〗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画虎不成反类犬 〖解释〗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虎踞龙蟠 〖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虎踞鲸吞 〖解释〗比喻豪强。

4. 成语故事大全50字四个字还有解释有好句的

一本正经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语出]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正音] 正;不能读作“zènɡ”。

[辨形] 经;不能写作“径”。

[近义] 道貌岸然 不苟言笑

[反义] 油嘴滑舌 油头滑脑 嘻皮笑脸

[用法] 有时含讽刺或诙谐意味。用来形容人对事的态度;表情及脸色。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见“道貌岸然”(232页)、“不苟言笑”(88页)。

[例句] 他平时总是不苟言笑、~的样子。

5. 五十打四个字的成语

答案:一五一十

成语:一五一十

拼音:yī wú yī shí

解释: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示例:他把事情发生的经过~地向大家讲了一遍。

近义词: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

反义词:含糊不清、一塌糊涂、有始无终

6. 成语故事大全50字四个字还有解释有好句的

道貌岸然dào mào àn rán

[释义]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语出]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然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磊落。”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道貌岸然”。

[辨形] 岸;不能写作“安”。

[近义] 一本正经 正襟危坐 正颜厉色 装腔作势 岸然道貌

[反义] 嬉皮笑脸

[用法] 多用作贬义;用来嘲讽人故意做出端庄、严肃的样子。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一本正经”;都形容外表正经庄重的样子。不同在于:①~偏重在“庄重”;多指神态;“一本正经”;多指表情、脸色;也指神态。②~含有“表面上高尚、尊贵、高洁”的意思;实际上都往往道德败坏;灵魂丑恶;“一本正经”一般不能表示这种装模作样;表里截然相反的意思。③“一本正经”含有“很认真”的意思;~没有。

[例句] 别看他平时总是一副~的样子;接触多了;才发现他其实品质卑劣。

[英译] pose as a person of high morals

7. 50字四字成语故事原文翻译和解释

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释义]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语出]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正音] 耳;不能读作“ér”。

[辨形] 铃;不能写作“玲”。

[近义] 自欺欺人 弄巧成拙

[反义] 开诚布公

[用法] 含贬义。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和“自欺欺人”;都有“自己欺骗自己”的意思。但~专指“自己欺骗自己”;而“自欺欺人”除了“自己欺骗自己”以外;还有“欺骗别人”的意思。

[例句] 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的蠢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英译] play the ostrich

8. 五十个不常见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行尸走肉金蝉脱壳、百里挑一。

金玉满堂 [拼音]jīn yù mǎn táng [释义]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

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出处]《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背水一战 [拼音]bèi shuǐ yī zhàn [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霸王别姬 [拼音]bà wáng bié jī [释义]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天上人间 [拼音]tiān shàng rén jiān [释义]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

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出处]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海阔天空 [拼音]hǎi kuò tiān kōng [释义]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出处]唐·刘氏瑶《暗离别》诗:“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情非得已 [拼音]qíng fēi dé yǐ [释义]指情况出于不得已。 [例句]许多人离乡背井,客居异乡,实在情非得已。

满腹经纶、兵临城下、春暖花开、插翅难逃、黄道吉日、天下无双、偷天换日、两小无猜、卧虎藏龙、珠光宝气、簪缨世族、 *** 、绘声绘影、国色天香、相亲相爱、八仙过海、金玉良缘、掌上明珠、皆大欢喜、逍遥法外生财有道、极乐世界、情不自禁、愚公移山、魑魅魍魉、龙生九子、精卫填海、海市蜃楼、高山流水、卧薪尝胆、壮志凌云、金枝玉叶、四海一家、穿针引线、无忧无虑、无地自容、三位一体、落叶归根、相见恨晚、惊天动地、滔滔不绝、相濡以沫、长生不死、原来如此、女娲补天、三皇五帝、万箭穿心、水木清华、窈窕淑女、破釜沉舟、天涯海角、牛郎织女、倾国倾城、飘飘欲仙、福星高照、妄自菲薄、永无止境、学富五车、饮食男女、英雄豪杰、国士无双、塞翁失马、万家灯火、石破天惊、精忠报国、养生之道、覆雨翻云、六道轮回、鹰击长空、日日夜夜、厚德载物、亡羊补牢、万里长城、黄金时代、出生入死、一路顺风、随遇而安、千军万马、郑人买履、叶公好龙、。

四字成语不容什么什么意思是什么

不由分说的意思是:不容许分辩、解释。也作“不容分说”。

不由分说,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yóu fēn shuō,意思是不容人分辩解释。

近义词不容置喙、不容置疑。

反义词强词夺理、无理取闹。

不由分说的例句:

1、小明回家晚了,爸爸不由分说,打了小明一顿。

2、特务们破门而入,不由分说,将他抓走了。

3、宝钗不由分说,笑灌了湘云一杯。

4、大家不由分说一拥而上,争着跟他理论。

5、左右公人把卢俊义捆翻在地,不由分说,打得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

1. 四字词语不容分辨什么意思

成语和四字词语有什么区别 成语跟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不一样,因为成语由四个字组成的占绝大多数,所以有些人往往把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尤其是文言色彩比较浓厚的普通词组,也看做是成语。

应当指出:凡是一个词组里的词可以抽换的,就应该把它看做普通词组。例如"根本改变""这个词组,在某 种场合,也可以改为"彻底改变"、"基本改变"或"大大改变"。

又如"密切合作"这个词组,可以改为"紧密合作","肆意挥霍",可以改为"任意挥霍"或"随意挥霍"。这几个词组改了以后,并不影响内容,使人感到也很合适。

象这样可以自由改动的词组,都是普通词组。至于成语,则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组成成语的词,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替换。

例如"虎口余生"这个成语,就不能改为"狼口余生"或"豹口余生",也不能改为"虎嘴余生"。又如:"不管哪个殖民主义者怎样花言巧语地侈谈和平,也掩盖不了他们的侵略本质。

"在这个句子里,不但不能把"花言巧语 地侈谈和平"改为"花言地侈谈和平",或"巧语地侈谈和平",就是改为"巧语花言地侈谈和平"也是非常勉强的。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和歇后语的不同,看起来相当明显。

成语跟引语、普通词组、谚语的区别,一般说来也是清楚的,但是有的也不容易分辨。我们应该承认有些固定词组或相当固定的词组是介于成语与谚语、引语或普通词组之间的,对这类词组,不必一定去划分它的界限。

例如"一文不值",我们可以认为它是普通词组,因为把它该为"不值一文"、"不值一钱"或"一钱不值"都毫不勉强。但是,这个词组毕竟有相对的固定性,极象成语,把它看作成语,也未尝不可以。

又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把它看做成语或谚语皆无不可。 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例如: 言简意赅 勇往直前 相反相成 实事求是 诲人不倦 经年累月 千钧一发 缘木求鱼 削足适履 七手八脚 细大不捐 坐井观天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

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

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 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 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 《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

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四字的语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

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2. 不容什么的四字成语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不容分说 容:允许。指不允许分辩陈说

间不容缓 指刻不容缓

不容置辩 置:安放。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不容置喙 置:安放;喙:嘴。不许在一旁插嘴。

不容置疑 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间不容息 间:中间;容:容纳;息:喘息。中间都不容喘一口气。形容时机紧迫,不容延误。

间不容发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刻不容缓 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罪不容诛 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义不容辞 〖解释〗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机不容发 比喻时机紧迫。

间不容砺 谓磨治的时间也没有。形容时间的短促。

间不容缕 同“闲不容发”。

间不容瞚 谓眨眼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的短促。

刻不容松 片刻也不能松懈。

理所不容 道理所不能允许。

谈不容口 犹言赞不绝口。

天地不容 天地:天地之间,人世间。容:宽容。天地所不能容纳。指大逆不道、罪孽深重的人与事。

无所不容 没有什么不能容纳。极言其宽广。

谊不容辞 犹言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间不容瞬 〖解释〗指眨眼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短促。

天理不容 〖解释〗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3. 四字词语不容什么

.不容置疑 [bù róng zhì yí]

不容置疑,成语,作谓语、定语、状语。意思是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置,不能写作“至”或“质”。出自宋·陆游《严州乌龙广济庙碑》:“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1]

中文名

不容置疑

外文名

No dou***

出处

《严州乌龙广济庙碑》

拼音

bu rong zhi yi

成语解释 听语音

解释: 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成语典故 听语音

宋·陆游《严州乌龙广济庙碑》:“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2]

成语示例 听语音

报告的内容与群众反映的情况一致,~。

词语辨析 听语音

近义词千真万确、无可置疑、毋庸置疑

反义词荒诞不经、无稽之谈、流言蜚语

成语用法 听语音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内容真实正确可信。

注意

易错词不容质疑

4. 四字词语不容分辨什么意思

成语和四字词语有什么区别 成语跟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不一样,因为成语由四个字组成的占绝大多数,所以有些人往往把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尤其是文言色彩比较浓厚的普通词组,也看做是成语。

应当指出:凡是一个词组里的词可以抽换的,就应该把它看做普通词组。例如"根本改变""这个词组,在某 种场合,也可以改为"彻底改变"、"基本改变"或"大大改变"。

又如"密切合作"这个词组,可以改为"紧密合作","肆意挥霍",可以改为"任意挥霍"或"随意挥霍"。这几个词组改了以后,并不影响内容,使人感到也很合适。

象这样可以自由改动的词组,都是普通词组。至于成语,则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组成成语的词,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替换。

例如"虎口余生"这个成语,就不能改为"狼口余生"或"豹口余生",也不能改为"虎嘴余生"。又如:"不管哪个殖民主义者怎样花言巧语地侈谈和平,也掩盖不了他们的侵略本质。

"在这个句子里,不但不能把"花言巧语 地侈谈和平"改为"花言地侈谈和平",或"巧语地侈谈和平",就是改为"巧语花言地侈谈和平"也是非常勉强的。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和歇后语的不同,看起来相当明显。

成语跟引语、普通词组、谚语的区别,一般说来也是清楚的,但是有的也不容易分辨。我们应该承认有些固定词组或相当固定的词组是介于成语与谚语、引语或普通词组之间的,对这类词组,不必一定去划分它的界限。

例如"一文不值",我们可以认为它是普通词组,因为把它该为"不值一文"、"不值一钱"或"一钱不值"都毫不勉强。但是,这个词组毕竟有相对的固定性,极象成语,把它看作成语,也未尝不可以。

又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把它看做成语或谚语皆无不可。 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例如: 言简意赅 勇往直前 相反相成 实事求是 诲人不倦 经年累月 千钧一发 缘木求鱼 削足适履 七手八脚 细大不捐 坐井观天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

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

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 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 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 《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

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四字的语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

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5.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什么不容什么

不容置辩 置:安放。

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不容置喙 置:安放;喙:嘴。不许在一旁插嘴。

不容置疑 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间不容发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间不容息 间:中间;容:容纳;息:喘息。中间都不容喘一口气。

形容时机紧迫,不容延误。刻不容缓 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义不容辞 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罪不容诛 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不容分说 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机不容发 比喻时机紧迫。间不容缕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同“间不容发”。间不容瞚 指眨眼的时间都没有。

形容时间的短促。间不容瞬 指眨眼的时间都没有。

形容时间短促。间不容缓 指刻不容缓。

间不容砺 指磨治的时间也没有。形容时间的短促。

刻不容松 片刻也不能松懈。理所不容 道理所不能允许。

无所不容 没有什么不能容纳。极言其宽广。

谈不容口 犹言赞不绝口。不住口地称赞。

天地不容 天地:天地之间,人世间。容:宽容。

天地所不能容纳。指大逆不道、罪孽深重的人与事。

6. “不容什么什么”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不容开头的四字词语只有四个是不容置喙、不容置疑、不容分说、不容置辩等。

一、不容置喙 [ bù róng zhì huì ]

1. 解释:不容许插嘴。

2. 示例:他的文章没读过三遍~。

3.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形容没有说话的机会。

二、不容置疑 [ bù róng zhì yí ]

1. 解释: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2. 出自:宋·陆游《严州乌龙广济庙碑》。

3. 示例:报告的内容与群众反映的情况一致,~。

4.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真实正确可信。

三、不容分说 [ bù róng fēn shuō ]

1. 解释: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2. 出自:元·武汉臣《生金阁》三折。

3. 示例:宝钗~,笑灌了湘云一杯。

4. 语法:动宾式;作分句、状语;指不允许分辩陈说。

四、不容置辩 [ bù róng zhì biàn ]

1. 解释:置:安放。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2.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生》。

3.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允许分辩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