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学之,知而学之,困而学之,生而知之困而不学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24 0
  1.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2. 学而知之的下一句是什么?
  3. 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4. 生而知之,玩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如何理解?
  5. 孔子认为好学与不学的危害分别是什么
  6. 孔子所说的“生而知之者”是什么意思

出自《中庸》第二十章。

翻译

有的人生来就知道(或者说不用刻意向谁学习,通过自己的生活体会,生命体验就能明白道理,总之就是一等一的人物),有的人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有的人是因为遭遇困顿而有所收获的。虽然有三条途径可以获得知识,殊途同归,一旦到达了知识的终点,这三类人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知道了就要行动(后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大概就是这样吧),用知识指导行动去获得成就的过程中,有人坦然自若,有人唯利是图,有人被赶着往前走,然后等他们成功了,也是差不多的。

生而学之,知而学之,困而学之,生而知之困而不学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析

关于生而知之,有人会说与生俱来就知道,窃认为不可这么理解。我们想想,什么样的心理会促使你相信“与生俱来就知道”呢?是因为你有一夜暴富、天赐良机、坐等发达的幻想,心中一旦升起这样的幻想,你就再不能真正的“认知”了,也不会再谨慎认真做事了。再说,我们自信比孔子如何?就连孔子自己都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只是喜欢学习而已。所以,生而知之,当理解为以生活经验、生命体验、触类旁通的思考、然后留给当世及后代以知识财富。其实这样的人,在当代叫做“原创”研究,也叫发明创造。

学而知之,比较好懂。但学是有坑的:1、不想学,不认真学,不用心学,不尽心学,这些都会产生“同学”之间的差距;2、教授之人的知识和教授能力,在古代大家都要拜师学艺,一个好老师,至少他的知是是真知,而他也很会因材施教,有很好的方法和流程确保你有所收获;3、学而习、学而问、学而思,我们不但要学,还要习练,还要勤问,还要独立思考。跨过三个坑,大概就能学而知之了吧。

说一个有关“困而知之”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找我聊天,非常严肃地跟我说他发现了成功的规律,说他通过调查身边成功的朋友发现,他们都是年轻时候遭遇过重大挫折的,而且有好几个朋友都是在年轻时父亲就去世了,于是他得出结论,年轻时父亲早逝,就是成功的规律。我赶紧劝说朋友,我说“困而知之”其实是有隐含意思的,千万不要只看表面,实际上是:困而学之、学而知之、知而行之、行而成之。只是遭遇困顿,是不能知的,更不要说成功了。而事实上有更多的人在遭遇困顿后从此一蹶不振呢。“困”是对于天资不高的人的一记棒喝,上天给与的一次恩赐,是对人类良知的一次修复。困住手脚,让他能当下思考,获得走上学而知之道路的机会,甚至从此能够生而知之。

下半段讲的是知的功用,讲到了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而行之。《大学》: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看来能“安”在于“知止”,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故能安而行之。若不能,利而行之可也,我们不要鄙视“为利益而奋斗”哦,看看自己四围,都是这样奋斗的成功例子。再来看看对于公司的定义: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用利益来驱使自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能为利益而奋斗的人,是属于“主动”对自己负责的人,而勉而行之的人,缺乏主动性,需要别人推一把,甚至需要一些“强制”才能付诸行动。不管是为了“义”、“利”、“勉”而行动的,都是可以有所成就的。

所以大家不要放弃哦,未来是美好的,而在走向未来的每一天,也是美好的,找到自己获得知识的途径,和运用知识的行动模式,就安于此吧,安,是把每一天变得美好的魔法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孔子说,人的认知能力分为4个层次:“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意思是,第一种人属于有认知天赋,生来什么就知道;第二种人属于主动学习后提高了认识水平;第三种人属于自己遇到了困境,不得不学习,然后提高了认知水平;最后一种人最糟糕,明明困在其中,还拒绝学习,于是就处于最末等。

前次我跟朋友聊天,聊起大龄单身女找对象难的问题,大部分的困境都类似,年纪不小,要求很高,精神、肉体、灵魂都要。她跟我说起一个她的朋友,就属于第一种“生而知之者”。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看了那个妹子的抖音***,38岁的单亲妈妈,俏皮的跳着女团舞,妥妥的90后的气质。她是一个女教师,14年前结婚,5年前丧夫,1年前再婚,嫁给小自己8岁的90后。女老师不仅搞定了老公,还搞定了婆家所有的关系,没有人不喜欢她的。鲜肉老公爱她爱得要死,爱屋及乌,接娃送娃辅导做作业,从不埋怨。

面对周围人对她“老牛吃嫩草”、“恋爱脑上头”的质疑,她说:“他找我不亏呀!我有车有房有事业,我们的经济条件相差不大,我的娃我自己也能养,我身体状态不错,我们也还能再生。他找个年轻得多的妹子,又作又任性,一来就分走他一半的房子,一半收入,他们还要花好几年时间去磨合,度过七年之痒,他也会掂量下得失利弊”。

人间清醒的生而知之者,就像邓文迪就能一次晚宴搞定默多克,乔安娜被C罗捧在手心,王薇薇能谈孙子辈的恋爱,我和朋友自愧不如,为“她们”鼓掌,进而对着茶水里的自己苦笑,老天爷没有赏给我们同样的“天赋”。

但我们又不是那最末尾的“困而不学者”,不是那裸着身子游街的皇帝,傲对那些嘲笑自己的“醒者”。我们属于大部分人,属于“困而学,学而知”这一类。

曾经被王晶调侃为“波霸”的柳岩,生在一个困窘不堪的家庭里,父母都患有重病,沉重的医药费让她不得不早早养家,用装疯卖傻和卖弄风情的形象去赚钱。她说:“我没有时间管别人的眼光和言论。如果我停下来和别人理论,就会被落下来,因为所有人都在跑。我只能不停地跑,因为只有跑得更远,我就听不到那些阻碍或者谩骂的声音了。”不少人会因为他人的戳戳点点放弃这样的***形象,但她不是官三代韩雪,没有强大的背景支撑,能够吊着眉梢拒绝所有吻戏,她也不是天籁之音王菲,天生歌姬,一张票卖到3000也有人捧场。她继续争取曝光的机会,演活了《少帅》里的表嫂,挑起了一家的经济重担,也在北京买了房子。她接纳了自己的“***”,又不只是“***”,学会了用自身优势去解决自身困境。

她是“困而学之者”,这样的人太多了,3年还债6个亿的罗永浩,用自己的失败遭遇和三寸不烂之舌换的国人的信任;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他自己是一个有严重恋母情结的孩子,但他不躲避自己的“困境”,提出了“恋母情结、童年创伤”等理论,治愈了无数的人的心病;马斯洛从小就跟父母亲决裂,父亲自私冷漠,母亲残暴迷信,但他从自身成长提炼出了人类“需求层次金字塔”。也许在“求学”的过程中,你不得不笑中带泪,泪中含笑,嚼碎痛苦的骨血咽进肚子里,可也正是在这段面对、整理和利用的过程里,你终于悦纳了自己,然后再喜悦地转身前行。因为“困而学之”,然后“学而知之”。

然而,人生路上,总还是会有“困而不学”,他们或者是天生不幸,生来就落在了冰窖里,或者是半路遭遇雷暴,从此一蹶不振,苦痛实在太巨大,大到他自身的力量毫无施展的能力,亦或是,他认为自己抵抗也没有用,不如“躺平”,于是一路下滑,最后纵身一跃,放弃这仅有一次的人生。

别忘了,作家史铁生是个瘫子,诗人余秀华是个傻子,数学家纳什是个疯子,但是他们仍旧从泥潭里种出了花朵,作为一个人,哪怕你什么都没有,总不会缺少痛苦,那也是财富呢。

你好,我是Renee,春节快乐,再会!

学而知之的下一句是什么?

出自《中庸》第二十章。

翻译

有的人生来就知道(或者说不用刻意向谁学习,通过自己的生活体会,生命体验就能明白道理,总之就是一等一的人物),有的人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有的人是因为遭遇困顿而有所收获的。虽然有三条途径可以获得知识,殊途同归,一旦到达了知识的终点,这三类人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知道了就要行动(后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大概就是这样吧),用知识指导行动去获得成就的过程中,有人坦然自若,有人唯利是图,有人被赶着往前走,然后等他们成功了,也是差不多的。

分析

关于生而知之,有人会说与生俱来就知道,窃认为不可这么理解。我们想想,什么样的心理会促使你相信“与生俱来就知道”呢?是因为你有一夜暴富、天赐良机、坐等发达的幻想,心中一旦升起这样的幻想,你就再不能真正的“认知”了,也不会再谨慎认真做事了。再说,我们自信比孔子如何?就连孔子自己都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只是喜欢学习而已。所以,生而知之,当理解为以生活经验、生命体验、触类旁通的思考、然后留给当世及后代以知识财富。其实这样的人,在当代叫做“原创”研究,也叫发明创造。

学而知之,比较好懂。但学是有坑的:1、不想学,不认真学,不用心学,不尽心学,这些都会产生“同学”之间的差距;2、教授之人的知识和教授能力,在古代大家都要拜师学艺,一个好老师,至少他的知是是真知,而他也很会因材施教,有很好的方法和流程确保你有所收获;3、学而习、学而问、学而思,我们不但要学,还要习练,还要勤问,还要独立思考。跨过三个坑,大概就能学而知之了吧。

说一个有关“困而知之”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找我聊天,非常严肃地跟我说他发现了成功的规律,说他通过调查身边成功的朋友发现,他们都是年轻时候遭遇过重大挫折的,而且有好几个朋友都是在年轻时父亲就去世了,于是他得出结论,年轻时父亲早逝,就是成功的规律。我赶紧劝说朋友,我说“困而知之”其实是有隐含意思的,千万不要只看表面,实际上是:困而学之、学而知之、知而行之、行而成之。只是遭遇困顿,是不能知的,更不要说成功了。而事实上有更多的人在遭遇困顿后从此一蹶不振呢。“困”是对于天资不高的人的一记棒喝,上天给与的一次恩赐,是对人类良知的一次修复。困住手脚,让他能当下思考,获得走上学而知之道路的机会,甚至从此能够生而知之。

下半段讲的是知的功用,讲到了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而行之。《大学》: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看来能“安”在于“知止”,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故能安而行之。若不能,利而行之可也,我们不要鄙视“为利益而奋斗”哦,看看自己四围,都是这样奋斗的成功例子。再来看看对于公司的定义: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用利益来驱使自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能为利益而奋斗的人,是属于“主动”对自己负责的人,而勉而行之的人,缺乏主动性,需要别人推一把,甚至需要一些“强制”才能付诸行动。不管是为了“义”、“利”、“勉”而行动的,都是可以有所成就的。

所以大家不要放弃哦,未来是美好的,而在走向未来的每一天,也是美好的,找到自己获得知识的途径,和运用知识的行动模式,就安于此吧,安,是把每一天变得美好的魔法

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下一句是:困而学之又其次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遇到困惑疑难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了;

出处:《论语·季氏篇》

原文如下: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如下: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经过学习后才知道的,是次等;遇到困惑疑难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了;遇到困惑疑难仍不去学习的,这种老百姓就是下等的了。”

文章赏析:

生而知之者是智力最上等的人,具有非凡的天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才人物。孔子不以天才人物自居,而认为自己是属于”学而知之“的中等之材,所以要”敏以求之“,通过勤奋努力的学习来求得知识。至于学习的专业方向,则是”好古“,以古代文化为主要的学习内容,有些像我们今天的历史系学生,没有什么外国文学课程可学。

生而知之,玩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如何理解?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篇》第9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译文:“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就是下等的。”

钱穆先生说:“生来就知道的,那是最上等。学了才知道的,那是次一等。经历困境后才知要学的,又次了一等。若经了困,仍不学,那就只算是下等了。”

国学***马一浮先生把《四库全书》读完了。弘一***说,马一浮先生,***设他一出生就开始读书,每天读五本,读到他死,还读不完他所读完的书的五分之一,什么道理?那或许就是生而知之者吧。按佛家的***,因为他前世把书都读完了,今世只是来温习的,所以他一生下来什么都知道。清朝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曾写到“书到今生读已迟”,说的是宋朝大才子黄庭坚前辈系爱读书女子的一段公案。还有关于王阳明的前世原是一名和尚:“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至于真***,见仁见智。

南怀瑾先生注解——这则论语是讲教育与天才的关系,孔子说有些人生而知之,这是天才,上等人。的确有些人生而知之,这一点在中外历史上可看到,大的军事家,并不一定懂兵法,中国历史有一句话,说宋代名将狄青作战,是“暗合兵法”。就是说他并不是习武出身,可是自然有军事天才。

我们今天在讲天赋,这个人好有天赋,不用太多努力就能把一个事情做到极致,或者一碰到一个事情就能做到极致,一定是有天赋,因为他上辈子就是做这个的,还有圈有一个夸奖人的说法:都是老天在赏饭吃。这个问题又可以上升到心物关系上,哪些强调“心外无物”、“心物一元”、“良知良能”等都在试图诠释这个关系。又上升到哲学高度: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翻译过来就是:“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子,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父母的;长大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他们兄长的。”大概的意思是什么呢,所谓的良知良能,就是无需学习也无所练习的,就像每个人都有悲悯之心,都有狭义之情一样,对善良的趋同和对恶的憎恨,良知良能学不来也无从学,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我们需要保护和开发的就是自己的良知良能,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去唤醒每个人最深处的良知良能,找到你上辈子做过的事,找到你的天赋所在,其实,老天给每个人都赏了一碗饭的,很多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和辛苦都没有找到这碗饭而已,所以才显得疲于奔命,太过心力憔悴。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应该学会静心养心,才能使得自己的天赋所在被唤醒被点燃。

著名学者郦波在接受梁冬生命·觉者系列访谈中聊到:17岁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5岁王阳明逃学到于谦庙,写下千古名联:赤手挽***,公自大名垂宇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16岁王勃写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陆九渊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讲得大家痛哭流涕,朱熹起身拜渊,执***礼,熹与诸君不忘先生今日言。陆九渊官位不算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但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所谓心既是孟子所说的我,认为我生万物生,我死万物死。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心学”。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陆九渊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由此看来,良知良能、此心同此理同、生而知之皆为同一个意思,今天的时代大洪流下,这些先天的东西早已被冲刷的无影无踪,试问如果没有了这些加持的作用,物,怎么能出得精品,人,怎么能出的了圣人。

刘斐

2019年6月30日

孔子认为好学与不学的危害分别是什么

一个人生下来就会知道一些事情,然后通过玩和学也能够知道一些事情。最后因为经历一些磨难和困难也能够知道一些事情。

首先,生而知之,说明一个人生下来就会知道一些事情,这是很正常的。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通过自己的做的事情或者是身边的一些见闻,都能够获得成长,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第二,玩而知之,就是通过玩也能够知道一些事情。把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当做玩一样的去经历也能够认识很多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然后逐渐发现一些知识。

第三,学而知之,每个人都会进入学校获得成长,或者是通过其他的方面去学习知识。在这些地方获得的知识是比较系统的,也能够让自己不断的成长,而且这些成长是比较全面的。

最后,困而知之,经历一些困难的事情,也能够知道一些事情。经历了一些磨难和挑战,让自己知道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最透彻也是最深刻的。能够让自己真正的有所突破,而且能够瞬间成长起来。

每个人的成长渠道不一样,或者是侧重点不一样,但是成长也是一种必然性。如果不能够获得成长,那么也很难在社会当中立足。每个人都需要成长都需要去获取知识和能量,并且不断的去实践。

孔子所说的“生而知之者”是什么意思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原文与翻译:

1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评析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

2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3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评析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4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1)居:坐。(2)愚:受人愚弄。(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4)贼:害。(5)绞:说话尖刻。

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5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兴于仁,故旧(5)不遗,***不偷(6)。”

注释(1)劳:辛劳,劳苦。(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4)笃:厚待、真诚。(5)故旧:故交,老朋友。(6)偷:淡薄。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评析“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6原文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7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正。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8原文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4)亡:同“无”。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评析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9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10原文子曰:“***(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1)***: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泛: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孔子说:“***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11原文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

注释(1)陈亢:亢,音gāng,即陈子禽。(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3)远:音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翻译)孔子说:“生来就明白人生正途的,是上等人;学习之后明白人生正途的,是次等人;遇到困难才去学习人生正途的,是更次一等的人;遇到学习还不肯去学习的,就是最下等的人了。”

孔子所说的“生而知之者”,个人认为是虚悬一格,孔子不太会认为有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孔子自己就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管是人生正途也好,还是文化知识也好,儒家的基本观点是主张要“好学”的,认为只有勤奋敏捷去学习,才能提升个人的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