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潜刚克,高明柔克的出处_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22 0
  1. 高明的意思
  2. 把《元史·吴澄传》翻译成现代汉语
  3. 沈潜的结构沈潜的结构是什么
  4. 自制力的文言文
  5. 刚克的词语刚克的词语是什么
  6. 刚的成语
  7. 高明的反义词是什么要6个

气克斗牛 克己复礼 克己奉公 克绍箕裘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勤克俭 攻无不克 克尽厥职 无往不克 克敌制胜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以柔克刚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克爱克威 沉潜刚克 刚克消亡 克肩一心 克俭克勤 克嗣良裘 克己慎行 克传弓冶 省身克己 相生相克 克逮克容 奉公克己 柔能克刚 所向克捷 战无不克 相克相济 克伐怨欲

高明的意思

“克” 字共有?1 个读音: kè 。

克,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拼音 kè,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战胜,后引申为能力超强,胜任,完成等义。

沉潜刚克,高明柔克的出处_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文解字: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凡克之属皆从克。

《广韵》苦得切。《集韵》《韵会》《正韵》乞得切。?音刻。《说文》:肩也。徐曰:肩,任也。任者,又负荷之名也。能胜此物谓之克也。《易·大有》: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

又《玉篇》:胜也。《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又《尔雅·释言》:克,能也。《书·康诰》:克明峻德。

又《扬子·法言》:胜己之私谓之克。《论语》:克已复礼为仁。

又《春秋·隐元年》:郑伯克段于鄢。《公羊传》:克之者何,杀之也。

又《左传·庄十一年》:得儁曰克。

又忌刻。《韵会》:胜心也。《左传·僖九年》:不忌不克。《集韵》:通作克。

组词:克劳修斯、克尽、克石、克刚、克歼、克定、克责、克郎球、克敌弓、克强、克剌瑟甫斯岐、克忠、克莱斯勒、克君、克什米尔问题、克的、克勒西、克里米亚战争。

把《元史·吴澄传》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明的意思指秉性高亢明爽;高超明智;富贵、势位高的人。

一、高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gāo míng,见《尸子》卷上:“天高明,然后能烛临万物。”高明的近义词是巧妙、高妙、高深、高超。高明的反义词是庸俗、低俗、低劣、拙劣、低能。

二、高明的释义如下:

1、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

2、具有独到见解,高超技艺的人。

三、例句如下:

1、指天;上天。《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孔传:“高明谓天。”  

2、指日月。《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 李善注:“高明,谓日月也。”  

3、高而明亮;高爽敞亮。

4、指楼观。

5、指显贵者。 

6、指显贵。

7、崇高明睿,聪明智慧。

8、指崇高明睿的人。

9、谓见解或技术高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五回: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

10、对人的敬词。

11、谓性格高亢爽朗。

沈潜的结构沈潜的结构是什么

元史·吴澄传

原文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人。高祖晔,初居咸口里,当华盖、临川二山间,望气者徐觉言其地当出异人。澄生前一夕,乡父老见异气降其家,邻媪复梦有物蜿蜓降其舍旁池中,旦以告于人,而澄生。三岁,颖悟日发,教之古诗,随口成诵。五岁,日受千余言,夜读书至旦,母忧其过勤,节膏火,不多与,澄候母寝,燃火复诵习。九岁,从群子弟试乡校,每中前列。既长,于《经》、《传》皆习通之,知用力圣贤之学,尝举进士不中。

至元十三年,民初附,盗贼所在蜂起,乐安郑松招澄居布水谷,乃著《孝经章句》,校定《易》、《书》、《诗》、《春秋》、《仪礼》及大、小《戴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起澄至京师。未几,以母老辞归。钜夫请置澄所著书于国子监,以资学者,朝廷命有司即其家录上。元贞初,游龙兴,按察司经历郝文迎至郡学,日听讲论,录其问答,凡数千言。行省掾元明善以文学自负,尝问澄《易》、《诗》、《书》、《春秋》奥义,叹曰:“与吴先生言,如探渊海。”遂执子弟礼终其身。左丞董士选延之于家,亲执馈食,曰:“吴先生,天下士也。”既入朝,荐澄有道,擢应奉翰林文字。有司敦劝,久之乃至,而代者已至官,澄即日南归。未几,除江西儒学副提举,居三月,以疾去官。

至大元年,召为国子监丞。先是,许文正公衡为祭酒,始以《朱子小学》等书授***,久之,渐失其旧。澄至,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日昃,退燕居之室,执经问难者,接踵而至。澄各因其材质,反覆训诱之,每至夜分,虽寒暑不易也。

皇庆元年,升司业,用程纯公《学校奏疏》、胡文定公《六学教法》、朱文公《学校贡举私议》,约之为教法四条:一曰经学,二曰行实,三曰文艺,四曰治事,未及行。又尝为学者言:“朱子于道问学之功居多,而陆子静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敝必偏于言语训释之末,故学必以德性为本,庶几得之。”议者遂以澄为陆氏之学,非许氏尊信朱子本意,然亦莫知朱、陆之为何如也。澄一夕谢去,诸生有不谒告而从之南者。俄拜集贤直学士,特授奉议大夫,俾乘驿至京师,次真州,疾作,不果行。

英宗即位,超迁翰林学士,进阶太中大夫。先是,有旨集善书者,粉黄金为泥,写浮屠《藏经》。帝在上都,使左丞速速诏澄为序,澄曰:“主上写经,为民祈福,甚盛举也。若用以追荐,臣所未知。盖福田利益,虽人所乐闻,而轮回之事,彼习其学者,犹或不言。不过谓为善之人,死则上通高明,其极品则与日月齐光;为恶之人,死则下沦污秽,其极下则与沙虫同类。其徒遂为荐拔之说,以惑世人。今列圣之神,上同日月,何庸荐拔!且国初以来,凡写经追荐,不知几举。若未效,是无佛法矣;若已效,是诬其祖矣。撰为文辞,不可以示后世,请俟驾还奏之。”会帝崩而止。

至治三年(1323)英宗驾崩,泰定帝即位。泰定元年,初开经筵,首命澄与平章政事张珪、国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在至治末,诏作太庙,议者习见同堂异室之制,乃作十三室。未及迁奉,而国有大故,有司疑于昭穆之次,命集议之。澄议曰:“世祖混一天下,悉考古制而行之。古者天子七庙,庙各为宫,太祖居中,左三庙为昭,右三庙为穆,昭穆神主,各以次递迁,其庙之宫,颇如今之中书六部。夫省部之设,亦仿金、宋,岂以宗庙叙次而不考古乎!”有司急于行事,竟如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会修《英宗实录》,命总其事。居数月,《实录》成,未上,即移疾不出。中书左丞许师敬奉旨赐宴国史院,仍致朝廷勉留之意,宴罢,即出城登舟去。中书闻之,遣官驿追,不及而还,言于帝曰:“吴澄,国之名儒,朝之旧德,今请老而归,不忍重劳之,宜有所褒异。”诏加资善大夫,仍以金织文绮二及钞五千贯赐之。

澄身若不胜衣,正坐拱手,气融神迈,答问亹亹,使人涣若冰释。弱冠时,尝著说曰:“道之大原出于天,神圣继之,尧、舜而上,道之元也;尧、舜而下,其亨也;洙、泗、邹、鲁,其利也;濂、洛、关、闽,其贞也。分而言之,上古则羲、黄其元,尧、舜其亨,禹、汤其利,文、武、周公其贞乎!中古之统:仲尼其元,颜、曾其亨乎,子思其利,孟子其贞乎!近古之统:周子其元,程、张其亨也,朱子其利也,孰为今日之贞乎?未之有也。然则可以终无所归哉!”其早以斯文自任如此。故出登朝署,退归于家,与郡邑之所经由,士大夫皆迎请执业,而四方之士不惮数千里,蹑屩负笈来学山中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即著书,至将终,犹不置也。于《易》、《春秋》、《礼记》,各有纂言,尽破传注穿凿,以发其蕴,条归纪叙,精明简洁,卓然成一家言。作《学基》、《学统》二篇,使人知学之本与为学之序,尤有得于邵子之学。校定《皇极经世书》,又校正《老子》、《庄子》、《太玄经》、《乐律》,及《八阵图》、郭璞《葬书》。

初,澄所居草屋数间,程钜夫题曰草庐,故学者称之为草庐先生。天历三年,朝廷以澄耆老,特命次子京为抚州教授,以便奉养。明年六月,得疾,有大星坠其舍东北,澄卒,年八十五。赠江西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

长子文,终同知柳州路总管府事;京,终翰林国史院典籍官。孙当,自有传。

译文

吴澄字幼清,是抚州崇仁县人。他的高祖吴晔,开始居住在咸口里,在华盖山、临川山两座山之间,(擅长)望气的方士徐觉说那个地方应当会出现不寻常的天才。吴澄出生前的一天傍晚,乡里的父老看见有一股奇怪的烟气降到他家,邻居家的老妇又梦到有一个动物蜿蜓盘旋着降到他家旁边的池塘中,第二天早晨把这件事告诉了别人,而这时吴澄出生了。三岁时,一天比一天聪明,教给他古诗,随口就能背诵。五岁时,每天学习一千多字,(总是)从夜里读书到第二天早上,母亲担心他过于勤奋,就节用读书照明用的灯火,不多给他。(但是)吴澄等到母亲就寝后,又燃灯读书。九岁时,与其他子弟参加乡校考试,吴澄常常名列前茅。长大成人以后,对于《经》、《传》都学习精通,特别知道在圣贤之学上用力。曾经参加进士考试,未考中。

至元十三年(1276),人民刚归附蒙古,各处盗贼兴起。乐安人郑松邀吴澄避居于布水谷。于是吴澄在那里作成《孝经章句》,并校定了《易经》、《尚书》、《诗经》、《春秋》、《仪礼》及《大戴礼记》、《小戴礼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令到江南访求贤才,吴澄被荐选至京城。不久,因为母亲年老辞职南归。程钜夫奏请朝廷将吴澄所著各书置于国子监,以供诸生学习,朝廷派有关官员到他家抄录其著作上报。元贞初年(1295),吴澄游学于龙兴,按察司经历郝文将他迎接到郡学,每日听他讲经论史,记录其问答凡数千言。行省属官元明善以擅长文学自负,曾经与吴澄讨论《易经》、《诗经》、《尚书》、《春秋》诸经典的深刻内涵,赞叹道:“同吴先生谈论学问,如同探索深渊大海一般,深不可测。”于是终身对吴澄行师长之礼。左丞董士选把吴澄请到家中,亲自(为他)操持饮食,说:“吴先生是天下少有的士人。”他入朝为官后,举荐吴澄有远见卓识,朝廷提拔他为应奉翰林文字。当地官府多次敦请,过了很久吴澄才去赴任,而代替他的官员已经到任,吴澄当天就南归。不就,又任命他为江西儒学副提举,任职三个月后,又推托有病而离职。

至大元年(1308),朝廷征召他为国子监丞。在此之前,文正公许衡做国子监祭酒,开始用《朱子小学》等书教授国子监生,过了一段时间,逐渐变得有失陈旧了。吴澄到任后,每日早晨在堂上点上蜡烛,国子监生按次序接受学业,下午太阳偏西,吴澄就退居日常居所,但是拿着经书来向他请教疑难的人,接踵而至。吴澄根据学生的天赋,反复讲解,循循善诱,常常直到半夜。无论寒暑都不改变。

皇庆元年(1312),吴澄升任国子司业,用程纯公(程颢)《学校奏疏》、胡文定公(胡安国)《六学教法》、朱文公(朱熹)《学校贡举私议》为教材。教学分为四科:一是经学,二是行实,三是文艺,四是治事。但这套教学***没来得及推行。他曾经对学生说:“朱子(熹)主要是在探求天理中得到学问,而陆子(象山)则以静心修养德性为主。如果求学不以德性修养为本,则其中的弊端是必然偏重于语言文字的训诂的末学,所以做学问必须以德性修养为根本,这差不多是对的。”(所以当时)有人就把吴澄归到陆象山学派,这不符合许衡尊信朱子之本意。然而(这些议论者)也并不知道陆、朱之学是怎样的。后来吴澄辞司业之职离开了,从学的国子学生中,有不少不告***也随先生南行的。不久,朝廷又授予吴澄集贤直学士之职,特别授予奉议大夫之职,让他乘驿车到京城,(但当他)走至真州时,疾病发作,没能到达京城。

英宗即位,破格提升吴澄为翰林学士,进升官阶为太中大夫。在此之前,有圣旨要求搜集善本书籍,并加封黄金封面,刻印佛教《藏经》。皇帝在上都,派左丞速速传诏令吴澄作序,吴澄说:“主上抄写佛经,(如果是)为百姓祈福,是非常盛大的义举。如果是用来祭奠,这就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了。福田护佑百姓利益,虽然是人所乐意听闻的,但轮回之事,那些研习这一学问的人,也许有不说的。不过认为为善的人,死后就会向上升天,其中最高的则会与日月齐光;作恶的人,死后就会向下沦为污秽,其中最低的就会与沙虫同类。那些不法之徒就***造荐拔之说,来迷惑世人。如今列为神圣的神灵,上同日月,哪里用得着荐拔!再说建国以来,凡是抄写佛经祭奠的事,不知道有几次了。如果未见效,这就是没有佛法了;如果已经见效,这就是诬蔑他的祖上了。撰写文辞,不可以给后世的人看,请等皇帝回京后再上奏此事。”适逢皇帝去世,此事也就罢了。

至治三年(1323),英宗驾崩,泰定帝即位。泰定元年(1324),刚开设经筵,首先任命吴澄与平章政事张珪、国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在至治末年时,诏命修建太庙,议论者常见同堂异室之制,于是修建了十三间祭室。(但是)没来得及迁祀,而国家出现大变(指皇帝驾崩),有关官员对诸位皇帝的排列次序有疑问,朝廷命令共同评议此事。吴澄提议说:“世祖统一天下,全都考定古制而推行。古代天子有七庙,每一座庙都各自为宫,太祖在中间,左边三座庙为昭,右边三座庙为穆,昭穆的神主,各自按次序依次提升,其庙的宫室,很像现在的中书省的六部。设立省部,也是仿照金、宋的官制,怎么能因为宗庙排序就不考定古制呢!”负责的官员急办成此事,最终还是按照原来的次序做了。当时吴澄已经有了去职的想法,适逢(朝廷组织)修纂《英宗实录》,命吴澄主持此事。几个月后《实录》修成,尚未进呈,吴澄就称病请求不再任职。中书左丞许师敬奉旨在国史院赐宴,仍然向吴澄表示朝廷挽留之意,宴会结束后(吴澄)就出城乘舟而去。中书闻讯,派官员骑驿马追赶他,未追上回来了,(许师敬回朝)奏告皇帝说:“吴澄是国家的名儒,朝廷德高望重的老臣。现在请求告老还乡,朝廷亦不忍使他过于操劳,应该(对他)有所特别褒奖。”于是诏令加赠吴澄为资善大夫,并赏赐两匹金织的华丽丝织品和五千贯钱。

吴澄身体好像弱不胜衣,端坐拱手,气度超迈,回答生员的提问勤勉不倦,(常常能够)使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吴澄20岁时,曾经著书论说:“道的本源出自天,神人和圣人继承了下来,尧舜以上,是道的“元”;尧舜以下,属于道的‘亨’;孔孟及其儒家,是道的‘利’;周敦颐、二程(程颐、程颐)、张载、朱熹的宋代理学,是道的‘贞’。分开来说,在上古时代,伏羲氏、黄帝是道的‘元’,尧、舜是道的‘亨’,大禹、商汤是道的‘利’,文王、武王、周公是道的‘贞’吧!在中古时代,孔子是道的‘元’,颜渊、曾子是道的‘亨’,子思是道的‘利’,孟子是道的‘贞’;在近古时代,周敦颐是道的‘元’,二程、张载是道的‘亨’,朱熹是道的‘利’,谁是今日道的‘贞’呢?没有这样的人啊。那么,道统就此终于不能继承下去了吗!”他很早就这样以继承传统文化思想道统为己任。所以他无论出仕入朝为官,还是隐职在家,凡是他所经过的郡县,(那些)士大夫们都(争着)迎请他去教育自己的子弟。而四面八方之士人不远千里,不畏艰险来向他求学的,常常不下成千上百人。平时稍有闲暇就著书立说,直到生命将尽,仍不搁笔。他对于《易经》、《春秋》、《礼记》,都各有自己的解释和著作,(而且)都能破除以前一些穿凿附会的注释,来阐发书中的深刻道理,条分缕析,见解精到文笔简洁,见识卓越,成一家之言。著有《学基》、《学统》二篇,使学者明了做学问之根本和求学的顺次,循序渐进,(他的学术思想)尤其得益于邵雍的学说。他还校订了《皇极经世书》,又校订了《老子》、《庄子》、《太玄经》、《乐律》以及《八阵图》和郭璞的《葬书》。

起初,吴澄所居住的地方有数间草房,程钜夫为之题名为“草庐”,所以求学的人称吴澄为“草庐先生”。天历三年(1330),朝廷因为吴澄是退休的著名卿大夫,特意任命其次子吴京为抚州教授,以便(他)就近奉养父亲。第二年(天历四年1331)六月,吴澄得病,(当时)有一颗大星坠落在他家房舍的东北方向,吴澄就病逝了,享年85岁。朝廷加赠为江西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为临川郡公,赐谥号“文正”。

他的长子吴文,终官同知柳州路总管府事;吴京,终官翰林国史院典籍官。他的孙子吴当,在《元史》上有本传。

注释

1、异人:不寻常的人;有异才的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臣慕向,异人并出。”晋陆机《辨亡论》上:“异人辐凑,猛士如林。”唐杜甫《过郭代公故宅》诗:“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卢子由,武林人。聪明博奥,间世异人,医道迥出寻常。”

2、颖悟:聪明;理解力强。《晋书·王戎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明徐渭《陈山人墓表》:“山人生而颖悟绝群,年十余,已知好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谢》:“因教之读,颖悟非常。指示一过,无再问者。”

3、膏火:照明用的油火。南朝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心如膏火,独夜自煎。”宋苏轼《上元夜》诗:“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明陈汝元《金莲记·重贬》:“相逢顷刻时,离情又催,心如膏火有谁知。”清方文《穷冬六咏·无油》:“坐不惜膏火,愁随更漏长。”特指夜间读书用的灯火。因亦借指勤学苦读。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不是无膏火,劝郎勤六经。”宋苏轼《送蜀僧去尘》诗:“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三年膏火,冀博一第,不图竟落孙山。”

4、掾:属官。

5、日昃:太阳偏西,约下午二时左右。《易·离》:“日昃之离,何可久也?”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三:“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宋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昼而访问至于日昃,夕而省览至于夜分。”清陈梦雷《华严岭》诗:“日昃下层冈,遥遥度阡陌。”

6、燕居:(1)退朝而处;闲居。《礼记·仲尼燕居》:“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郑玄注:“退朝而处曰燕居。”《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司马贞索隐:“燕谓闲燕之时。”宋苏轼《四菩萨阁记》:“始吾先君于物无所好,燕居如斋,言笑有时。”清沈初《〈西清笔记〉自序》:“入春雨雪匝旬,燕居多暇。”(2)闲居之所。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一:“***欲崇饰燕居,储备赐与,天子之贵,宁忧乏财?”明宋濂《净慈山报恩光孝禅寺住持仁公塔铭》:“别筑燕居于寺之西麓,曰潜庵,将有终焉之志。”《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南一间算个燕居,北一间作为卧室。”

7、谒告:请***。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沆乃谒告,携即时替沆官。”《宋史·常楙传》:“与庙堂议事不合,以疾谒告。”明归有光《戴素庵先生寿序》:“会予以贡入太学,而先生犹为***员。又数年,乃与吾父同谒告而归也。”

8、进阶:进升官阶。晋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唐韩愈《平淮西碑》:“丞相度朝京师,道封晋国公,进阶金紫光禄大夫。”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三:“是其时将军为提督进阶,非实有其官也。”

9、追荐:(1)诵经礼忏,超度死者。唐宗密《盂兰盆经疏》上:“搜索圣贤之教,虔求追荐之方。”《水浒传》第六十回:“寨内扬起长旛,请附近寺院僧众上山做功德,追荐晁天王。”(2)泛称追悼、祭奠。郭沫若《南冠草》第四幕:“自辽阳战役以来,一切为国捐躯的忠臣烈士、寡妇孤儿,你们都来享受我的菲薄的追荐!”

10、犹或:或许;也许。

11、高明:指天;上天。《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孔安国传:“高明谓天。”《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文选·谢庄〈月赋〉》:“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吕延济注:“沉潜,地,故称义;高明,天,故称经。”

12、荐拔:推荐提拔。《隋书·炀帝纪上》:“可分遣使人,巡省方俗,宣扬风化,荐拔淹滞,申达幽枉。”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卫公惊喜,垂涕曰:‘大门官,小子岂敢当此荐拔。’”清严有禧《漱华随笔·李梅崖》:“昔魏环溪先生曾叨荐拔,而未尝称为师,若于公有异,恐无以见魏公地下,故敢如此。”

13、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宋沈作喆《寓简》卷二:“神宗皇帝御经筵,时方讲《周官》。”《元史·吴澄传》:“泰定元年,初开经筵,首命澄与平章政事张珪、国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明焦竑《焦氏笔乘·经筵面奏》:“我朝经筵日讲,非徒辩析经史,为观美也;谓当旁及时务,以匡不逮。”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康熙十年二月,肇举经筵大典于保和殿,以孝感熊文端公为讲官,知经筵事。”

14、习见:常见。《后汉书·黄琼传》:“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晋郭璞《〈山海经〉序》:“夫翫所习见,而奇所希闻,此人情之常蔽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车户李旺行了多日,习见匣子沉重,晓得是银子在内。”

15、同堂异室:即同祀、合祀之制。清代太庙中殿在内部分有十七个小隔间,每间供奉一代帝后,即所谓“同堂异室”,隔间内设置有神龛,龛内供奉帝后牌位,左边陈设有帝后的玉册,右边陈设有帝后的玉宝。在隔间外置有宝座,数目与龛内牌位数一致。至清亡时,中殿内尚有六个隔间尚未使用。

16、大故:重大的事故。多指对国家、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祸患,如灾害、兵寇、国丧等。《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余子。”郑玄注:“大故,谓灾寇也。”《汉书·匈奴传下》:“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颜师古注:“大故,谓国之大丧。”宋欧阳修《与富文忠公书》:“朝廷新有大故,时事多艰。”明张居正《杂著》:“虽历命二百有余,累经大故,而海内人心宴然不摇,斯用威之效也。”

17、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父曰昭,子曰穆。”汉桓宽《盐铁论·忧边》:“鲁定公序昭穆,顺祖祢。”《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此事亦不难行,祇是道理所在,朕止令于伯字行中选择,庶昭穆顺序。”这里指墓地葬位的左右次序。《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郑玄注:“先王造茔者,昭居左,穆居右,夹处东西。”明方孝孺《孝友庵记》:“见伯鱼、子思之冢,昭穆序葬,而子孙咸祔其则。”或指古代祭祀时,子孙按宗法制度的规定排列行礼。《礼记·祭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清昭连《啸亭杂录·国初尚右》:“祭神仪神位,东乡者为尊,其余昭穆分列,至今犹沿其制。”

18、集议:共同评议。《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顷岁驳放秦埙等科名,方集议时,中司误以‘驳’为‘剥’。”清昭连《啸亭杂录·醉公》:“东宫虚位,圣祖命诸臣集议。”

19、混一:亦作“混壹”。齐同;统一。《战国策·楚策一》:“夫以一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汉书·翟方进传》:“同律度量,混壹风俗。”《晋书·谢安传》:“安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三折:“天下虽未混一,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二日》:“ 义 人至今推混壹全国之功,必曰喀君。”

20、递迁:顺次提升。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周(周弁)田(田子华)皆以政治著闻,递迁大位。”宋欧阳修《论班行未有举荐之法札子》:“臣伏见朝廷选任百官,文武参用……惟有武官中近下班行,并无贤愚分别,一例以年岁递迁。”康有为《大同书》庚部第七章:“其尤者则拔迁农曹各司,但其长式则必以学士、工师出身为之,可递迁为公***各洲分***农部官。”

21、旧德:指德高望重的老臣。汉蔡邕《焦君赞》:“惜哉朝廷,丧兹旧德,恨以学士,将何法则。”《三国志·蜀志·杜微传》:“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秦宓为别驾,五梁为功曹,微为主簿。”《晋书·何曾传》:“可谓旧德老成,国之宗臣者也。”

22、褒异:特别褒奖。

23、文绮:华丽的丝织物。《六韬·盈虚》:“帝尧王天下之时,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衣。”《三国志·吴志·华覈传》:“美貌者不待华***以崇好,艳姿者不待文绮以致爱。”《南史·循吏传序》:“左右无幸谒之私,闺房无文绮之饰。”《明史·太祖纪三》:“壬申,罢天下岁织文绮。”

24、气融神迈:气度超迈。

25、亹亹(wěi):勤勉不倦貌。《诗·大雅·崧高》:“亹亹申伯,王纘之事。”《汉书·张敞传》:“今陛下游意于太平,劳精于政事,亹亹不舍昼夜。”宋叶适《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若夫兢兢于道德之意,而亹亹于事物之实,则前辈所难能也。”《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复何所惮而不亹亹。”

26、涣若冰释:即涣如冰释。指茅塞顿开或豁然开朗。现多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唐权德舆《张隐居庄子指要序》:“盖弘道以周物,阐幽以致用,内外相济,始终相发,其文约,其旨明,累如珠贯,涣若冰释。”

27、洙、泗:洙水和泗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省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春秋时属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礼记·檀弓上》:“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后因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弘洙泗之风,阐迦维之化。”唐卢象《赠广川马先生》诗:“人归洙泗学,歌盛舞雩风。”宋叶适《宋厩父墓志铭》:“余尝考次洙泗之门,不学而任材者,求也。”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接洙泗之渊源,拟荷千秋之担。”清谭嗣同《仁学》一:“其在上者,亦莫不极崇宋儒,号为洙泗之正传。”

28、邹、鲁:(1)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清钱谦益《河南河南府永宁县知县孙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邹鲁之遗教,作江汉之名儒。”(2)借指孔孟。

29、濂、洛、关、闽:宋代理学的四个学派。“濂”指濂溪周敦颐;“洛”指洛阳程颢、程颐;“关”指关中张载;“闽”指讲学于福建的朱熹。明李贽《德业儒臣前论》:“惟此言出,而后宋人直以濂、洛、关、闽接孟氏之传,谓为知言云。”

30、执业:指捧书求教,犹言受业。《后汉书·桓荣传》:“乘舆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骠骑将军东平王苍以下及荣门生数百人,天子亲自执业,每言辄曰‘***在是’。”

31、指不畏艰辛到外地求学。蹑屩:穿草鞋行走。《史记·孟尝君列传》:“初,冯驩闻孟尝君好客,蹑蹻而见之。”《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高人何点,蹑屩于钟阿;徵士刘虬,献书于卫岳。”李善注:“《高士传》曰:何点常蹑草屩,时乘柴车。”负笈:背着书箱。形容所读书之多。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故玉屑满箧,不为有宝;诵诗书负笈,不为有道。”马非百注释:“负笈,背着书箱。这里‘负笈’与‘满箧’对文,是说所读的书多得要用所背的书箱来计算。”又指游学外地。《后汉书·李固传》“常步行寻师”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固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笈追师三辅,学‘五经’,积十余年。”

32、传注:指注释经书的文字或著作。

33、卓然:卓越貌。汉刘向《说苑·建本》:“尘埃之外,卓然独立,超然绝世,此上圣之所游神也。”

34、耆老:特指致仕卿大夫。《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郑玄注:“耆老,乡中致仕之卿大夫也。”

自制力的文言

沈潜的结构是:沈(左右结构)潜(左右结构)。

沈潜的结构是:沈(左右结构)潜(左右结构)。拼音是:shěnqián。注音是:ㄕㄣˇㄑ一ㄢ_。

沈潜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亦作“沈渐”。亦作“沉潜”。亦作“沉渐”。谓地德深沉柔弱。指人性深沉柔弱。喻深入。指沉浸其中。谓深入探究。指地。亦作:沈渐沉潜沉渐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沉渐”。亦作“沉潜”。亦作“沉渐”。⒉谓地德深沉柔弱。引《书·洪范》:“高明柔克,沉潜刚克。”孔颖达疏:“地之德沉深而柔弱矣,而有刚能出金石之物也。”《左传·文公五年》:“《商书》曰:沉渐刚克。”杨伯峻注:“潜亦作‘渐’,潜、渐古音近,字得通。”《隶释·汉太尉刘宽碑》:“延熹八年,地震,有_询毕,公以演策沉渐对当帝心,转拜尚书。”⒊指地。引南朝宋谢庄《月赋》:“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前蜀韦庄《冬日长安感志》诗:“雾雨十年同隐遁,风雷何日振沉潜。”⒋指人性深沉柔弱。引明高攀龙《<高子遗书>序》:“而沉潜之士,则又随物变化,与俗转移。”清姚鼐《<老子章义>序》:“天下道,一而已,贤者识大,不贤者识小,贤者之性,又有高明沉潜之分。”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二篇五:“八世兄高明有馀,沉潜不足,只要稍微柔克一下,前途是不可***。”⒌喻深入。⒍指沉浸其中。谓深入探究。引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_愈_遂得究穷於经传史记百家之_,沉潜乎训义,反_乎句读,_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宋朱熹《<中庸章句>序》:“熹自早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沉潜反_,盖亦有年。”清戴名世《岳荐传》:“荐少为诸生,读书於诸子百家,无不贯穿,而_信宋儒,沉潜反_,一以程朱为师法。”郭沫若《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沉潜在那些研究里,在自己看来倒是一种危机。”

三、网络解释

沈潜(常熟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沈潜,男,1965年生,江苏昆山人。1985年毕业于苏州师专政史系,1987年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助教进修班结业。2003年评为副教授,2009年评为教授。现任常熟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兼苏州科技学院硕士生导师,201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沈潜(文化字词汉语词语)谓地德深沉柔弱。

关于沈潜的诗词

《和沈潜诚崔氏园九尾龟》

关于沈潜的诗句

不思却返沈潜去沈潜_求伸承诲访沈潜

关于沈潜的成语

沈心静气断管残沈随世沈浮沈灶生_沈腰潘鬓沈静寡言沈着痛快月落星沈_沈簪折兔缺乌沈

关于沈潜的词语

_沈簪折沈腰潘鬓沈灶生_月落星沈沈吟不决潜台词沈郁顿挫潘鬓沈腰兔缺乌沈随世沈浮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沈潜的详细信息

刚克的词语刚克的词语是什么

1. 关于“加强自制力”的诗句有哪些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8、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9、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原文: 唐 ·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 关于加强自制力的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3. 关于提高自制力的文章

成功需要培养自制力 关键词 成功、自制、情绪、诱惑、理智、情绪、消极 序 希望能以此文与所有向往成功的有志青年共勉! 这是一篇有关情商的、讲成功哲学的文章,无论您是否对成功学感兴趣,只要您想成功,我的文章一定会给您帮助。

这里所指的成功既包括人生的成功,也包括成功的做成某件事。本人原是一个高智商而情商不太高的人,但我知道一个人的情商对成功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比智商的影响高得多,要想取得辉煌的成就,就必须重视它,所以我开始学习有关情商的知识。

我受到过不少启发,有过非常好的想法,也曾力图付诸行动……可是,同很多人一样,不论我开始时的决心有多坚定,头脑有多清醒,方法有多完美,我的行动都无法长期坚持,结果收效甚微;空有才智却难成大事使我痛苦不已。我开始发掘原因,渐渐地,我意识到,是自制力问题,虽说成功需要提高情商,但其中最重要的,恐怕要首先从最基本的提高自制力开始。

什么是自制力? 从字面解释,自制力就是控制自己的能力。自制,语法上属古文中的倒装结构。

精确的说,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的、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意志的重要品质,是情商的重要要素。 自制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于迫使自己执行定下的决定,;二是善于抑制与自己的目的相违背的愿望和行动。

也就是强迫自己该做的事,甚至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比如您今天***起早去跑步,是否能离开温暖的小窝义无反顾地下床呢?您曾决心不打车攒钱买房,能否坚持每天在寒夜冷风中等公车呢?您的一个美女同事对已婚的您有意,您是为了家庭的美满拒绝她,还是***不助诱惑而就范呢?您***每天要背一定数量的单词,会否因为打球或打游戏而把任务拖到明天呢?这些都是在考验您的自制力:您是否迫使自己做正确的决定,能否抑制无益的欲望和行为。禁欲、慎独、忍耐、坐怀不乱、坚持不懈等等其实都属于自制力范畴。

而“放纵自己”,“做自己高兴做的事”,“图痛快”,追求“完全的自由,无拘无束”这些都是自制力差的表现。 有时自己的行动是受外力监督的,比如父母管教;或者会影响自己的生存安全,比如不上班会被领导扣工资甚至开除,成绩不好会被爸爸打 *** 。

这种在外力的监督下,人不得不 去做的事情,这不算是有自制力,因为这不是自觉的。我们讨论的是没有明显外力影响而完全*自己掌控行动的这种能力,这才是真正的自制力。

自制力的构成是一个矛盾体,矛盾的一方是感情,另一方是理智。如果任凭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那便使自己成为了感情的奴隶,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人应该有让理智战胜感情,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在理智与情感的交锋中,自制力能够帮助您的理智取得胜利。

理智的胜利,是人性的胜利,这种胜利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是有益的。 自制力对成功有何影响 情商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制力作为情商的重要因素,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们先看两个例子:拿破仑?希尔(一位成功学的有名学者)曾对美国各监狱的16万名成年作过一项调查,发现这些不幸的男女之所以沦落到监狱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因为他缺乏必要的自制。自制力不强,不但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伤害,自己也受到惩罚,受到了法律制裁。

小张是天河某师范学院2000级中文系的学生,自从买了电脑后,迷上了电脑游戏。由于长期缺少跟班里同学交流,感到融不进集体,因此越发迷上网络,以致整天不去上课,任课老师都不知道班里有这位学生。

一学期下来,他的7门功课补考的有5门之多。根据“一个学期不得同时有3门课程补考,否则留级”的校规,他留级了,但已是追悔莫及。

小张由于自制力差,导致了自己的学业失败。 这两个例子作为自制力差的表现,很典型。

我们可以将自制力分为两类:ⅰ对情绪的控制和ⅱ对诱惑的控制。而我们必须去克制的行为可以分为三类:a对他人有人身或财产伤害的、b对他人只有感情伤害的,以及c对他人无危害的。

这两种分类方式是交*的。 ⅰ因为情绪引起的 ⅱ因为诱惑引起的 a对他人有人身或财产伤害的行为 如一时冲动,怒而伤人 如***公济私,***受贿 b对他人只有感情伤害的行为 如心情不好而出口伤人,伤了同事感情 如婚外情伤害了自己爱人的感情 c对他人无害但需要克制的行为 如消极颓废或紧张惶恐 如沉迷游戏,学业荒废 于a类的情况,因为基本都有法律的强制约束,所以真正违反的人不多,即使是世界上犯 罪率最高的国家,其犯罪率也不超过千分之七。

对于bⅰ的情况,由于利益和地位的因素 ,便可避免一大部分,可以说也是有人帮你克制的。对于bⅱ的情况,很多时候是道德问 题,公众道德、社会舆论便是你的约束力。

可见,a和b的情况都是有外在约束力的,所以 只要您的自制力不是太差,在外力帮助下,还是容易克服的。上述两种情况发生的并不广 泛,而对于c的情况,由于其对人毫无伤害,所以基本上没人约束你一定要那么做,做不 做完全由自己。

不会有公众舆论去谴责一个人沉迷游戏,顶多是规劝,至少不会像前两种 情况那样,受法律制裁,受利益制约或受舆。

4. 谁有,有关自制力的文章

首先,善于且能够克制自己的人是睿智的。

他知道懒散、惰性是人的本性,却可以置人于万丈深渊,由于他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一点,致使他决心不让本性显露,用自己的克制力将懒散与懒惰扼杀在摇篮之中,他是睿智的。 其次,善于且能够控制自己的人是有魄力的。

他知道网络游戏的吸引力,知道***的诱惑力,知道谈恋爱的快乐等。他是一个常人,那是因为他也想尝试那些体验这种 *** 与美好,然而他又不是一个常人,因为他在面对诱花孩羔绞薏悸割溪公娄惑时果断的说“不”。

他是有魄力的。 最后,善于且能够控制自己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他知道,投身于网络游戏、***、恋爱中的他绝对不会有所作为,而只能中身碌碌无为,平庸至极,切这里给他带来的快乐也只是表面的快乐,只是表面的享受,更是一种对光阴的践踏。

所以,他不会选择那种生活,因为他是热爱生活的。 克制力是一种能力,是赋予体内而他人无法学到的。

克制力会给人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时间,更多的享受,并带领你步入成功的殿堂。 让我们一起做个有克制力的人吧。

5. 形容"自制力"的词语有哪些

坐怀不乱

拼音:zuò huái bù luàn

解释: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出处:《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造句: 不行,我要控制好自己,坐怀不乱方显大将风范!

动心忍性

拼音:dòng xīn rěn xìng

解释: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出处:《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造句:这次训练下来,使他动心忍性,受益匪浅。

吾膝如铁

拼音:wú xī rú tiě

解释:比喻刚强不屈。

出处:《元史·李齐传》:“吾膝如铁,岂肯为贼屈?”

造句:革命志士宁死不屈,这无异于向敌人宣告:吾膝如铁,革命意志不是可征服的。

沉潜刚克

拼音:chén qián gāng kè

解释:沉潜:深沉不露;刚克:以刚强见胜。形容深沉不露,内蕴刚强。

出处:《尚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造句:沉潜刚克胆大如斗胆大包天威风凛凛余勇可贾。

情不自禁

拼音: qíng bù zì jīn

解释: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一妇人;悲歌怅饮;情不自禁。”

造句:看到球星的精彩射门,球迷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刚的成语

刚克的词语有:克肩一心,柔胜刚克,沉潜刚克。

刚克的词语有:沉潜刚克,刚克消亡,以柔克刚。2:拼音是、gāngkè。3:结构是、刚(左右结构)克(上下结构)。4:注音是、ㄍㄤㄎㄜ_。

刚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谓以刚强取胜。

二、引证解释

⒈谓以刚强取胜。引《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孔颖达疏:“二曰刚克,言刚强而能立事。”《北史·常爽传》:“崔浩、高允,并称爽之严教,_励有方。允曰:‘文翁柔胜,先生刚克,立教虽殊,成人一也。’”明刘元卿《贤奕编·闻钞上》:“仁宗故仁柔主,此其刚克处也。”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强弗友的人要压制着他,不准他抬头,这就是所谓刚克。”

三、国语词典

以刚强取胜。

四、网络解释

刚克刚克是汉语词语,读音为ɡānɡkè,意思是谓以刚强取胜。

关于刚克的诗句

毓金挺刚克刚克消亡威克与刚克

关于刚克的成语

克勤克俭克爱克威柔胜刚克刚克消亡克逮克容柔能克刚克绍箕裘克俭克勤沉潜刚克克肩一心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刚克的详细信息

高明的反义词是什么要6个

刚的成语

外柔内刚、血气方刚、金刚怒目、刚愎自用、以柔克刚、外刚内柔、内柔外刚、刚毅不屈、刚正不阿、刚柔相济、刚直不阿、刚毅木讷、柔能克刚、吐刚茹柔、气血方刚;

沉潜刚克、以柔制刚、至大至刚、百炼成刚、柔茹刚吐、摧刚为柔、松贞玉刚、柔胜刚克、能刚能柔、刚柔并济、无欲则刚、外柔中刚、刚肠嫉恶、柔能制刚。

1、外柔内刚

[wài róu nèi gāng]?

柔:柔弱;内:内心。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

2、血气方刚

[xuè qì fāng gāng]?

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3、金刚怒目

[jīn gāng nù mù]?

形容面目威猛逼人。怒目:也说努目。金刚:佛教传说里保卫佛的武士。

4、刚愎自用

[gāng bì zì yòng]?

固执己见,不接受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愎(bì):固执,任性。

5、以柔克刚

[yǐ róu kè gāng]?

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6、内柔外刚

[nèi róu wai gāng]?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7、刚毅不屈

[gāng yì bù qū]?

刚强坚毅,不肯屈服。

高明的反义词有低劣、低俗、拙劣、庸俗、低能、媚俗等。

高明 [ gāo míng ]

1.高超;出色(指见解、议论、办法、技艺、本领等)。

2.高明的人。例:另请~。

近义词 巧妙 高妙 高深 高超

扩展资料

造句

1、写作技巧再高明,若没有材料,也写不出好作品来,这正像无米之炊一样。

2、这位中医的医术很高明,真是名震一时。

3、你不必自惭形秽,那些人也没真正高明到哪里去。

4、商代铜器铸作技术之高明,就连今天的科技也望尘莫及。

5、魔术师的高明之处,就是偷梁换柱的手法让观众也觉察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