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贵大患若身,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21 0
  1. 《道德经》中“宠辱若惊”怎么理解?
  2.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贵大患若身
  3. 老子的“贵大患若身”是什么意思
  4.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5.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是什么意思啊?
  6.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个是“宠辱若惊”,一个是“贵大患若身”。

人是有主观意识的,对荣辱这种主观意识体验十分敏感。

当我们得宠的时候内心是喜悦的,但这种喜悦是短暂的,因为我们有患得患失的弱点。当我们喜悦过后,就会开始患得患失,因此我们开始感到苦恼。

宠辱不惊,贵大患若身,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冷眼、辱骂、轻视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惊恐。

我们自身的弱点决定了我们无论得到宠爱还是受到屈辱都会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

很多人对于宠辱荣患十分看重,有的人对宠辱的重视甚至超过自身的生命。

我们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为了功名利禄,一生都在努力参加科举考试。却在考上举人之后,疯了。

为什么会疯呢?

从本文的角度来看,就是“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的一种表现。

“贵大患若身”的意思是: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惧;把心中的忧虑看得与自身的生死存亡同等重要。

这是世间常人的普遍心态。

范进中了举人之后,因为惊喜过度,乐极生悲,疯了。

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别不可思议?

如果你理解范进是因为受不了大喜而变成了大悲,就不会觉得不可思议了。

普通人活着就是为了福寿、名位等身外之物。

功名利禄,***都需要,把它摆在合适的位置,人们才能平安快乐。

我们如果把名利荣宠摆在生命之上,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受到名利荣宠的伤害,就像范进中举那样。

我们如果把生命摆在名利荣宠之上,那么我们就能做到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动于衷,然后可以生活得平安快乐,还可以受天下之倚重,而为万民所托命。

李白宠辱不惊救国危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天宝元年,李白进京赶考。他听说考官是太师杨国忠,监官是太尉高力士,两人都是爱财的贪官,如果不送礼的话,无论多有才华的人,也会落榜。

李白偏偏一文不送。

考试那天,李白一挥而就。杨国忠一看卷上李白的名字,就将李白推出考场。

后来,有个番使来唐朝递交国书,上面全是一些密密麻麻的鸟兽图形。

唐玄宗命杨国忠开读,杨国忠如见天书,一个字也看不懂。

满朝文武,也没有一个人能看懂番使递交的国书。

后来,有人推荐李白。

国难当头,李白没有推脱,他走上金殿,接过番书,一目十行,然后说:“番国要***割让高丽一百七十六座城,否则就要起兵来犯。”

唐玄宗一听,急问百官该怎么办。

群臣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白对唐玄宗说他有办法,

唐玄宗大喜,封李白为翰林学士赐宴宫中。

第二天,李白上殿,对唐玄宗说:“臣去年应考,被杨太师批落,被高太尉赶出。今见二人,臣神气不旺。请万岁吩咐杨国忠给臣磨墨,高力士与臣脱靴,臣方能口代天言,不辱君命。”

唐玄宗用人心切,顾不得许多,就依言传旨。

杨国忠气得半死,忍气磨墨,然后捧砚侍立;高力士强吞怒火,双手脱靴,捧跪在旁。

李白写了一封陈述利害的诏书,番使听后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谢罪。

李白在应考前即使知道会落榜,也没有给杨太师和高太尉送礼。在应考的时候,被杨太师批落,被高太尉赶出。他没有因为受到别人的辱骂,就感到不安、惊恐。因此,才能一直等待机会,在国危的时候,挺身而出,解救了当时的国难。

如果李白做不到宠辱不惊,就无法解救当时的国难。

所以,当我们做到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动于衷,就可以受天下之倚重,而为万民所托命。

《道德经》中“宠辱若惊”怎么理解?

文/金戈莞尔

最近一直惦记要为手抄21天《道德经》写点什么,同时也是感谢春艳姐每日早六点的讲解,以及同学们、老师们21天的鼓励陪伴。

文科专业,也读了不少书,这次却是初次接触《道德经》,说来真有些惭愧。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是从高中就听惯了的,可究竟是怎么回事,从未深究。道德经讲道,讲德,讲无,讲有,虽说全未通透,却已有大收获。

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正因自己有所害怕,所以无论宠辱,都不免担惊受怕。为什么会害怕?因为有这个身体,因为自己地位卑微。如果没有身体,还怕什么呢?其实,比身体遭受祸患更可怕的,是内心的欲望所带来的。古语说“无欲则刚”,淡泊寡欲的人,自然活得更从容坚强。

于是,就想到了自己。不在意结果,不计较得失,简单快乐已经是我最大的追求了。该怎样表达这样的心情呢?先讲个变魔术的故事吧。

在刘谦一夜之间火遍大街小巷时,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春晚那个橡皮筋魔术的揭秘***,对这个魔术感兴趣,是因为它并非是靠道具完成,而是靠魔术师的手法,而这手法,是可以练习的!我兴奋地学起来,通过一次次的练习,已经完成得越来越好了。然后我给家人表演,给同事表演,他们惊奇地发现即使双眼紧紧盯着,也根本看不出破绽!

我很享受这个结果,但我更享受去实现的过程,因为本来就没打算追求什么结果。如果在做之前,我犹犹豫豫担心自己的能力,怕自己没有天赋而退缩不去做,就一定无法获得此时的快乐。

再简单点说,就是我不怕失败。

本来就对魔术一窍不通,即使失败也是正常的,就算被别人笑话,我也不觉得怎么样。并没有什么损失,反而整个过程都让我有所收获,一种轻松和快乐。

如果一开始就不去考虑结果,只是因为感兴趣就坚持去做,那么成功时会收获巨大的快乐,即使失败了,自己也可以承受,不觉得失望,快乐就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

可又有多少人因为功利心太重,事事畏缩不前,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呢?他们只会说“这有什么用”“我真的能做到吗”“失败了该怎么办呢”,与其浪费时间想这些,不如忘记得失,去享受过程的快乐。

像这样只是因为感兴趣就投入去尝试的事,我还做过很多。

比如,看***自学了三阶魔方,后来又自己研究了二阶、五阶、三角魔方,没参加过比赛,也没给谁表演过,但一直记得彼时在高考重压下,魔方带给我的安慰

再比如,现在在学习的思维导图和写作,我并不知道自己会学到什么程度,也不去想它们将对我有怎样的帮助,只是喜欢,就去尝试。成功了,能收获成果;失败了,能增长智慧,何乐而不为呢!

无惧结果,只享受过程的快乐,才能获得海阔天空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贵大患若身

我的理解不一样,是从反面去思考的。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所谓宠辱若惊,是说面对宠或者辱,都需要自我警觉(而不是受惊吓这个意思)。宠,是指被人爱敬,辱,是指不被人爱敬。得到别人的赞美敬爱,需要警觉,失去别人的赞美敬爱,同样需要警觉。

所谓贵大患若身,是指胜过外在的各种大的祸患遭遇加于自身。贵,理解为胜过、超出。

之所以有大的祸患遭遇加于自身,是因为我们客观地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环境中。如果没有我们的生命、生活本身,自然就不会有生命祸患的降临和影响。这里老子是强调我们人的社会客观性,人的简单和自然。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是说把自己的生命看的比天地都重要的,才可以维护天下的运转;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是说经常热爱自己的生命等同于天地的,才可以认真管理天下的事物

这一章突出的是贵我、全身的思想。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老子的“贵大患若身”是什么意思

用老子的思想来解析长安十二时辰的人物——李必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受宠和受辱都惊讶惶恐。

受宠说明你的地位和姿态在对方之下,得到对方的什么会惊讶惶恐,失去了也会惊讶惶恐。也会向往那更高的地位和姿态。人有贪欲,想好又想更好,由此拥有身外的东西越多,对身体即“我”的存在也就越执着,本质是害怕已经得到的东西再失去。由此陷入患得患失与诸多苦恼之中。(帝王格外怕死,因为他拥有的“我”以外的东西比任何人都多)

执着高贵地位,使得内心忧患与不安,就像执着身外的东西一样,都是患失。正是因为我有身体才会有欲望,渴望得到。(身体引申为渴望的根源,故无欲即“无我”,所有的苦,皆在于对自己存在的执着生起,即“我执”)要是我们没有“本我”外的渴望,我又有什么忧患和烦恼?患得患失什么?

富贵与贫贱本来没有区别,是人的心理在作怪,贪恋虚荣和优越感、攀比身外之物,进入恶性循环,世界才有了分别。拥有的越多,心越是不得安宁,因为害怕失去与渴望得到,所以愈加患得患失、宠辱若惊。

所以,愿意奉献自己拥有的身外所有和以渴望这些拥有的心去做事的人,可以托付。

看一个人可否托付,看他是否能付出他拥有的最珍视的“本我”以外的物。

《长安十二时辰》修道的李必

该剧改编自马伯庸***,讲的是唐明皇时一个死囚和出生钟鸣鼎食之家的贵族天才少年李必,联手破案拯救长安的故事。有一帮反派狼卫类似今天的***要在万国来朝的上元节当晚毁灭长安万民。

里面的唐明皇称圣人,将狼卫案交给太子,太子为万民着想,因此李必自小拥护太子,与宰相李林甫两党对立。李必本立志做宰相,有诗《长歌行》: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李必办狼卫案的过程会死很多人,因此会被宰相抓住大做文章,以打压太子,而他本有的大好前程也很可能会不保。这个案件办好了是应该,办不好覆灭(圣人宠幸宰相猜忌太子)。李必本可选择不办,所有人都劝他不要办,但他为了救长安万民,将自己最渴望的宰相之位与他生来的显赫地位置之不顾

我想这就是: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贵”的是他的显贵地位,“爱”的是他一直追求的宰相之位。然而这些都是他身外的东西,正因为普通人放弃对这些东西的执着很难很难,所以能做到愿付出这些东西来做事情的人,才是真正可以寄托大事与天下的人。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道德经》第十三章

对于这一章的解释有很多的分歧,一种解释认为是:宠和辱 , 都是惊恐现象 , 可是留下了大忧患 , 总是由于人的自身概念。

一种解释认为:得到尊崇或者失去尊崇都要有所警惕,处于尊贵的位置而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自我”的意识。

两者的解释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一个是泛化的解释,一个是针对处于侯王将相尊贵地位的人的角度来解释的。但是不管怎样的解释,他们都是对老子这个观点的同意。他们认为老子这样的观点是符合“道”的,是被人们所能够接受的!

在苏辙的解释为“古之达人,惊宠如惊辱,知宠之为辱先也;贵身如贵大患,知身之为患本也,是以遗宠而辱不及,亡心身而患不至。”

也就是说,世人皆愿受宠而惧辱,唯明白通达的人宠辱若惊而求无为,贵大患若身而求“百姓之心”。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说到“无为”的观念。人们总认为老子的无为是一种出世的概念,其实老子的无为更多的讲的是入世的行为准则。他不希望人们处于高位而忘记了“不敢为天下先”的教导。不希望人们处于俗位,还自以为“昭昭”与“察察”。老子希望人们都能够像水一样的谦卑、无私。如果一心为自己着想的话就不可能“成其私”只会让自己陷入“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的祸患之中。

所以我认为老子说的这句话,就是要告诉人们两个道理。宠辱不惊,就是要人们学会站在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不管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一种境况。不管现在你是得宠的还是失宠的,你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得宠时,你要学会站在众人的后面,将自己的光芒隐去。当自己失宠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让自己进入一种无明的状态之中。要明白世事皆变化。在众人都“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的昏昏状态中,你要“独顽且鄙”依旧保持自己的高尚的品格。

贵大患若身: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将自己看的很重,这样自私的念头只会给你招致灾祸。当你事事以自己为中心的时候,就像让祸患时时尾随在自己的身边,像一个定时***。你的时刻谨防他爆炸。所以我们应该将自己贵身的那股力量,运用到为社会为他人的事业中。真正的幸福才会跟随在我们的身边。就像老子讲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 成其私。”当你不为自己着想的时候,什么好的事情自然就来到了你的身边!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是什么意思啊?

一、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於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

二、各家之解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那么为什么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呢?受宠者是卑下的,得到宠爱又怕失去会感觉惊恐,失去宠爱则更令人惊慌不安;受辱时惊恐,失去时又害怕辱再来也会惊恐,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爱惜自己的身体,而为了天下这个更重要的价值可以奉献生命,这样的人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了。

2、南怀瑾《老子他说》

(1)宠辱谁能不动心

由十一章以来说明,人须能用物而不为物用,不为物累。但能利物,而成为无为的大用。因此再进而说明人生宠辱境界的根本症结所在,都因为我有身而来。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淡泊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惊震心态,甚之,有所谓得意忘形者。

宋代诗人便有“羡他村落无盐女,不宠无惊过一生”的故作解脱语!无盐是指齐宣王的丑妃无盐君,历来都把她用作丑陋妇女的代名词。其实,无盐也好,西施也好,不经绚烂,哪里知道平淡的可贵。不经过荣耀,又哪里知道平凡的可爱。这两句名诗,当然是出在久历风波,遍尝荣华而归于平淡以后的感言。从文字的艺术看来,的确很美。但从人生的实际经验来讲,谁又肯“知足常乐”而甘于淡泊呢!除非生而知之的圣哲如老子等辈。其次,在人际关系上,不因荣辱而保持道义的,诸葛亮曾有一则名言,可为人们学习修养的最好座右铭,如云: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2)天下由来轻两臂

“轻两臂”的故事,见于《庄子·杂篇》的《让王》篇。“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其轻于韩又远。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闻此言也。”

所以庄子也说:“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老子亦因此而指出“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基本哲学。再进而说明外王于天下的侯王将相们,所谓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的最大认识,必须以爱己之心,来珍惜呵护天下的全民,发挥出对全人类的大爱心,才能寄以“系天下安危于一身”的重任。这也是全民所寄望、所信托以天下的基本要点。同样的道理,以不同的说法,便是曾子的“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人道以有积为贵,以不积为患,而物之得失不可把握,以至于福祸无端,故此,常令人患得患失。贵大患若身。人蔽于物,就会以物立己,以物为身。物的变化,无论是顺着自己,还是逆着自己,都会患得患失,宠辱若惊。

(2)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宠为下,宠什么为下呢?这里的下,指天之道为上,人之道为下。事天者为上,事物者为下。积道之虚者,为上德。积物之有者,为人之下德。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天之道,虚静无状,无物可得,无物可失。人之道,则不然,有形者,可得可失。得之以为得,失之以为失,故荣辱若惊。

(3)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会感到忧患,是因为我以物为事,以人道之有积为身,是以贵大患若身。为吾无身。如果我不以人道之有积为身,而以天道之不积为身,人与天和而为一,同于虚无,则我何身之有呢?故谓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无人道之身,故无积,无积故无可得可失。既无可得可失,我又有什么好患得患失的呢?

(4)以人道为政者,为目不为腹,故以身殉物。为政以天道者,为腹不为目,不以身殉物,而以身合道,以道为贵。如此,才可以把天下寄予给他。

(5)不以身殉物,则能贵身。贵身者,贵其天德也。积天德者,方能府天下,是以天下才可以寄之于圣人天德之府。可寄天下者,因其不害人。

三、我之体悟——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读过《人类简史》的人可能都知道: 智人之所以能够称霸世界的原因,不是因为直立行走,不是因为语言(这些其他人种也做到了),而是因为智人有讲故事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可以让人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想象共同体 ,这正是人类大规模合作的前提。宗教也好,政治也好,国家也好,企业也好,都是一种想象共同体。这种故事力极大的推动了人类世界的发展,形成了人类世界的繁荣文化。

但正如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人类的故事力发挥了其“好的一面”,即推但“恶的一面”也在无形之中生长。

而这个“恶”的一面,就包括人类经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这种分不清楚,让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活在头脑中,而不是真真切切的当下。所以我们才会有老子这里说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宠辱”和“大患”不过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东西,可是我们对他们的重视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

可能你会问,那又怎么样?我觉得不会怎么样,故事力即想象力正是我们有利的工具,我们今天争取到的成就哪一项不是有赖于它。

关键是老子说的后两句“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於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这明显是对更高的人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你如果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当然要去追求这个更高的标准。我觉得这也一定程度的解释了第二句——“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可是,我知道了更高标准是什么,就能做到吗?你也许会说,“能”——不就是每次出现“宠辱若惊”的时候,都告诉自己“不行,我得做到宠辱不惊。”——如果这样就有效,那一本名言警句小册子,就足以让我们披荆斩棘,无往不利了!

我这样说,不是想否定《道德经》,恰恰相反,我正是认为《道德经》说的是真理,才更想思考如何去实践这些真理,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头脑”。

本章暂且提出这个问题,待我日后悟到,再来言说!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的意思是:人们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由于人们有自身的荣辱利益概念。

出自:《老子·十三章》,作者:春秋-老子。

原段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宠和辱 , 都是惊恐现象 , 可是留下了大忧患 , 总是由于人的自身概念。何以见得宠和辱都是人的惊恐现象呢 ? 宠本来是低级之物 , 人们骤然得到它 , 为之惊喜 , 一旦失掉 , 为之惊惧 , 这就叫宠和辱都是人得惊恐。什么叫留下大忧患总是由于人的自身 概念?

人们所以有患得患失的大忧患 , 是因为人们只顾自身私念 , 如果人们不顾自身私念 , 人们还会有什么忧患呢 ? 所以 , 人能重视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 ,才可以把天下委寄于他 ; 喜欢尽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 , 才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他。

扩展资料: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出处《老子》介绍: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

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百度百科-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百度百科-道德经

老子说的宠辱若惊,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人所理解的老子是提倡宠辱不惊。相反,老子的意思是对待宠与辱要“若惊”,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这也与“贵大患若身”在态度上才能保持一致。

为什么对待宠与辱要“若惊”,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因为得宠与受辱看似相反,但都是由别人发动而让我来接受。宠辱由外而来,使我失去自主性,无法维持人格尊严,正是因为它非我所能控制,所以,在老子看来,宠也好,辱也好,都不是人生值得珍视的东西,一旦面临,不要因为受宠就得意,也不要因为受辱而沮丧,而是要“若惊”,即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重视起来,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和机遇,而不必或得意或沮丧,这才是若惊的真实含义。当然,后世把若惊当成在荣辱面前不能淡定,而提倡不惊,与老子原意是不一样的,但也说得通。这大概也要归功于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吧。文化思想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并不鲜见。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有问题中的那些困惑。

道家并不是提倡被别人骂也不在乎,骂自己的家人也不在乎,老婆被别人侮辱了也不在乎。联系到上面讲的道理,真正懂道家的不外乎是主张,别人骂你,这当然是一种辱,但面对这种辱的时候,你要真正重视起来,要若惊,而不是在辱的面前或者抬不起头来,或者很轻率地发怒。既然是真正重视起来,严肃认真谨慎地对待,那就要衡量自己的力量,选择恰当的方法和合适的时机顺应自然的形势顺势而为。道家主张无为,但无为并不是躺在床上睡大觉,而是指顺应自然的形势顺势而为。道家讲柔弱,也是顺应自然的形势,也许是因为根据朴素的观察看到很多最终展现出强大力量的事物最初都是柔弱的原因吧,所以道家讲柔弱并不是软弱,而是顺应自然,以期最终能展现强大力量。

说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哲学是思想的事情,光听别人也不管用。一方面,要向人学习、向作品学习;另一方面,一定要自己思考。当然,我觉得你能提出疑问,即使这些疑问再怎么肤浅,也是爱思考和有能力思考的一种表现,比只知道跟着别人说的强多了。***以时日,一定会越来越强大的。就像老子所说的柔弱,呵呵,弱者道之用,强大处下,柔弱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