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将什么旗_搴旗斩将先登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20 0
  1. 史记好词好句摘抄大全
  2. 《李陵答苏武书》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3. 陷阵突围是什么意思
  4. 《史记》里面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5. 不避汤火什么意思?
  6. 春秋 计然曰

跋扈恣睢 指专横,为所欲为

出处:参见“跋扈自恣”。

暴戾恣睢 暴戾:凶恶、残暴;恣睢: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斩将什么旗_搴旗斩将先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暴虐无道 残暴狠毒,丧尽道义。

出处:《晋书·桓彝传》:“遂肆意酒色,暴虐无道,多所残害。”

避祸就福 避开凶险,趋向幸福。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五十五卷:“或示形象,倚托物类,使人思惟,自解意趣,吉凶善恶,了然知之,避祸就福,所向谐也。”

避凶趋吉 避开凶险,趋向吉祥

出处:宋·王观国《学林·诗卜》:“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避凶趋吉,所不可废。”

兵凶战危 指战事凶险可怕。

出处:汉·晁错《言兵事疏》:“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故以大为小,以彊为弱,在俛卬之间耳。”

不避水火 指不畏凶险。

出处:《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不避汤火 指不畏凶险。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残暴不仁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性残不仁,遂以严刑胁应。”

惨无人道 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出处: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五十二回:“将妃、主等人,一一剖心致祭,惨无人道。”

惨无人理 犹言惨无人道。指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出处: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严弄峻制,惨无人理。任法吏之妄为,丝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悬于法官之意旨。”

豺狼虎豹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豺狼野心 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出处: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

刀光剑影 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出处:南朝·梁·吴筠《战城南四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夜泥。”

雕心鹰爪 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他待使些雕心鹰爪,安排下龙韬虎略。”

毒泷恶雾 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出处:郑泽《登楼叹》诗:“毒泷恶雾纷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

毒魔狠怪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出处:《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 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出处:《尚书·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逢凶化吉 逢:遭遇;凶:不幸;吉:吉利、吉祥。遇到凶险转化为吉祥、顺利。这是带有迷信的说法。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豪杰交游满天下,逢凶化吉天生成。”

佛口蛇心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狗行狼心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出处: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豪横跋扈 跋扈:专横暴戾。横行凶暴,为非作歹,专横暴虐。

好勇斗狠 狠:暴戾,凶恶,残忍。爱逞威风,喜欢斗欧。形容人凶强好斗。

出处:《孟子·离娄下》:“好勇斗很,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

何其毒也 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反诘语气。多么狠毒呀!。

狠心辣手 残忍的心肠,毒辣的手段。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虎窟龙潭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出处:元·汪元亨《沉醉东风·归田》:“怕筑成传说墙,愁扳折朱云槛,急跳出虎窟龙潭。”

化枭为鸠 比喻变凶险为平安。枭即猫头鹰,旧时认为是凶鸟,鸠是吉祥之鸟。

饥鹰饿虎 比喻凶残贪婪。

出处:《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

狼猛蜂毒 形容人凶狠毒辣。

狼心狗肺 形容心肠象狼和凶恶狠毒。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恩忘义。”

龙潭虎窟 潭:深水池;窟:洞穴。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

驴心狗肺 比喻人心凶狠恶毒。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何故苦苦贪私,思量独吃自疴……不知驴心狗肺怎么生的。”

灭绝人性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人心丧尽 指不得人心到极点。

如狼似虎 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出处:《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丧尽天良 丧:丧失;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利己》:“今人既富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

丧天害理 做事凶狠残忍,全无道德。

丧心病狂 丧失理智,象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出处:《宋史·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伤天害理 伤、害:损害;天:天道;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蛇蝎为心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蛇蝎心肠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嗜杀成性 嗜:爱好。好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一之?’对曰:‘不嗜者能一之。’”

为鬼为蜮 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出处:《诗经·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心狠手毒 犹言心狠手辣。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心狠手辣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心辣手狠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同“心狠手辣”。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可旺今年才二十二岁,但心辣手狠,超过他的义父。”

腥风醎雨 犹腥风血雨。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腥风血雨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血雨腥风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鹰视虎步 象鹰那样看东西,象老虎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杀之性,不可亲也。”

鹰视狼步 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

不见血 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乃是不见血的刽子手。”

不眨眼 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如何是大善知识?’师曰:‘不眨眼。’”

史记好词好句摘抄大全

司马迁哲学思想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变”的观点。司马迁把物质生产和交换看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发展趋势,他在《货殖列传》中说: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欲望动力说”有如此深刻的认识,确属不易。

《史记》中反映了反天道、反鬼神的朴素的唯物思想。这种朴素的唯物思想,表现为对阴阳五行及神仙方士等种种邪说的批判。司马迁在《封禅书》里通篇记述了李少君、神君、文成、五利、公孙卿等一群骗子的***表演,对于汉武帝迷信神仙方士的种种愚蠢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如,李少君自称通晓不死之术,但“居久之,李少君病死”。被汉武帝封为文成将军的少翁,“居岁余,其方益衰,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佯)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于是诛文成将军,隐之”。这简直就是一篇方土现形记。司马迁“太史公曰”中说:

余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刀而封禅焉。入寿宫侍祠神语,究观方士祠官之意,于是退而论次自古以来用事于鬼神者,具见其表里。后有君子,得以览焉。

《封禅书》是司马迁集中向鬼神迷信及方术之士宣战的一篇檄文。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说:“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他不相信那些迷信的谣传。司马迁在《扁鹊仓公列传》中说:“病有六不治……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指出了巫术的害人。这些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是十分宝贵的。司马迁朴素的唯物思想,表现在他对天道的怀疑和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他在《伯夷列传》中说: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什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内,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竞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往,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司马迁由伯夷、叔齐的遭遇联想到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传统敬天观念提出了怀疑。用生动的事实说明,历代用以***慰藉人心的所谓“天道”,是靠不住的。司马迁在《伯夷列传》里只是怀疑天命的话,在其他篇里则是直接公开地表明了他反对天命的态度。司马迁在《蒙恬列传》里记述蒙恬临死前的一段话:

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

蒙恬把自己的罪责归于“绝地脉”,因而有罪于天。可见天命论对他的影响之深。司马迁却不同意蒙恬的看法,在传后的“太史公曰”说:

吾造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为矣。夫秦之初灭诸候,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在司马迁看来,蒙恬之罪根本不是“绝地脉”,与天命无关,而是因为他不考虑百姓的疾苦,一味地邀大兴土木之功。司马迁反对天命论的思想。司马迁在《天官书》中也提出了对天人感应的怀疑。他说:“幽厉以往,尚矣。所见天变,皆国殊窟穴,家占怪物,以合时应,其文图籍吉祥不法。”

司马迁和他的父亲像我国古代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一样,都认为天地万物的根源不是某种精神实体,也不是由上帝创造的,而是由于物质世界本身的原因。司马迁在《乐书》中还这样写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这完全符合唯物论的反映论。看出司马迁的哲学思想是具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

在《史记》中所反映十分丰富,是我国第一位在历史著作中写入经济问题的学者。司马迁在经济思想方面颇多建树。

一,强调人类对物质利益的依赖。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埶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

司马迁对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阐述得已十分清楚,在道德观念和物质财富之中,物质则是起决定作用的,它是道德观念产生的物质基础,而道德观念则是受物质利益制约的。

二,肯定人们追逐物质利益的进取精神。司马迁把追求物质利益看作是由人的天性所致。司马迁在《货殖列传》说:

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者,其实皆为财用耳。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楔鸣琴,榆长袂,蹑利履,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客也。弋射渔猎,犯晨夜,冒霜雪,驰阝亢谷,不避猛兽之害,为得味也……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吏士舞文弄法,***伪书,不避刀锯之铢者,没于赂遗也。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把人们追逐物质利益的遮羞布彻底撕开,肯定了人们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司马迁敢说实话,揭示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实质与动因。但他把剥削阶级惟利是图的本性说成是普遍的人性,显然是形而上学,并不足取。

三,赞同国家对经济活动***取不干涉政策。司马迁赞同汉初的“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开放政策。认为汉初之所以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繁荣局面,是因为实行了开放政策。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还把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对策归纳为:

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因之”是上策,“利道之”、“教诲之”、“整齐之”是中策,“与之争”是下策。所谓“因之”,即依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听其自然,***取不干涉的政策。他在《平准书》中叙述了“因之”政策:“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与之争”的政策被司马迁视为“最下者”,这是针对汉武帝所实行的盐铁、平准等抑商政策而发的议论。至于“利道之”、“教诲之”、“整齐之”,都是指对经济活动给予一定的制约和干预。

主张放任政策在《货殖列传》中说:

夫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做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司马迁是主张***不必以行政命令干预经济活动的。他列举了各地的丰富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好”,由农、虞、工、商分工合作,互通有无,反对***“发微”这一强制政策;他认为,每个人只要“任其能,竭其力”,即可满足对物质财富的欲望。因此,***也不必干涉民间的经济活动;他认为不必统一物价。此处物价低,商人自然到价格高的地方去卖。他还认为,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像水一样从高处往低处流,日夜不停,“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所以,他认为这种政策是“道之所符”,“自然之验”。

四,反对秦朝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农、工、商、虞四者并重。

在秦代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把商人视为罪犯一类。汉承秦制,也把商人作为贱民对待。汉初规定商人另立户籍,称为市籍。对商人***取各种形式的人身污辱,如不准穿丝绸衣服,不准乘车骑马,不准携带武器,不准购买土地,不准做官等规定,违者严惩。汉武帝时代,实行均输平准政策和禁榷制度。没收商人的财产,给商人以严重打击。在社会上一片贱商的声浪中,司马迁却慧眼独具,清楚地看到了商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毅然为商人立传,大力歌颂他们的聪明才智。

他在《货殖列传》中说:“《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司马迁把商业同工业、农业、虞业相提并论。他还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充分肯定了商业活动对繁荣经济的作用。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赞扬了计然的商业理论,并说由于勾践实行了计然的这一措施,从而使越国取得了“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的效果。他把商人称为“贤人”,还要让后世人学习他们的致富经验,这就足以说明商人在司马迁心目中的地位。

司马迁总结了商业活动的若干规律。在《货殖列传》说:“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他借计然的口说出了经商要有预见性,要具有战略眼光。资金运用,流转不息。计然曰:“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所谓“无息币”、“货勿留”、“财币欲其行如流水”,是指要加强资金货币的周转。“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是说要看准行情的起落。“无敢居贵”是说不要要价太高,那样会使货物滞销,反而影响资金的周转。

司马迁在叙述范蠡在佐越灭吴后,弃官经商,曾“三致千金”。他的发家时说:“朱公(即范蠡)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司马迁在写齐国大商人刀闲时,强调了他致富的原因是敢于用人,说:“齐俗贱奴虏,而刀闲独爱贵之。桀黠奴,人之所患也。唯刀闲收取,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或连车骑,交守相,然愈益任之。终得其力,起富数千万。故曰:‘宁爵毋刀’,言其能使豪奴自饶而尽其力。”司马迁在这段叙述里,对刀闲知人善任的经商之道大加赞扬。

司马迁对大商人白圭的“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做法十分赏识。他在《货殖列传》中引述自圭的一段精彩论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就是说,从事商业活动,既要有勇,又要有谋。有了智谋,才能乐观时变;有了勇敢精神,才能当机立断。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田农,掘业,而秦扬以盖一州。掘冢,奸事也,而田叙以起。博戏,恶业也,而桓发用富。行贾,丈夫贱行也,而雍乐成以饶。贩脂,辱处也,而雍伯千金。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胃脯,简微耳,浊氏连骑。马医,浅方,张里击锤。此皆诚壹之所致。”司马迁列举了卖油、卖浆、修理刀剑、卖熟肉、兽医等行业,这些从事薄技微业者,都可以致富。其致富的原因是,他们都在经商中能做到“诚壹”,深入钻研一种业务,有一技之长。出奇制胜,发财致富。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中总结了许多经济知识,阐述了在经济思想方面的远见卓识,从而证明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经济思想家。

《李陵答苏武书》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中国一本纪传体通史,里面也有很多的 好词好句 值得我们去摘抄。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史记好词好句摘抄大全_史记好词佳句摘抄笔记相关内容。

史记好词摘抄精选

1)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史记?商君列传》

2) 安枕而卧: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史记?黥英列传》

3) 百步穿杨: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史记?周本纪》

4) 补敝起废: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史记?太史公自序》

5) 不避汤火: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史记?货殖列传》

6) 彬彬有礼: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史记?太史公自序》

7) 北鄙之音: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史记?乐书》

8) 兵挫地削: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 卑谄足恭: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史记?五宗世家》

10) 暗度陈仓: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史记?高祖本纪》

11) 安堵如常: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2) 案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3) 安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4) 案甲休兵: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史记?淮阴侯列传》

15) 按辔徐行: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6) 安土息民:安土息民,以待其敝。《史记?秦始皇本纪》

17) 必操胜券: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世家》

18) 不成三瓦: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史记?龟策列传》

19) 不得要领: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史记?大宛列传》

20) 百二河山: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史记?高祖本纪》

21) 百二山河: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史记?高祖本纪》

22) 变风易俗: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3) 不甘后人:而广不甘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24) 悲歌击筑: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史记?刺客列传》

25) 悲歌慷慨: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史记?项羽本纪》

26) 变古乱常:晁错为家令时,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论》

27) 兵贵先声: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28) 变故易常:好变故易常者亡,昔阳氏之君,自伐而好变,事无故业。《史记?逸周书》

29) 杯羹之让: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史记?项羽本纪》

30) 不寒而栗: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史记?酷吏列传》

史记好词摘抄推荐

1) 白虹贯日: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2) 变化有时:去就有序,变化有时。《史记?秦始皇本纪》

3) 拔剑论功: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4) 不绝如带: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5) 败军之将:臣闻……败军之将,不敢语勇。《史记?淮阴侯列传》

6) 百金之士:百金之士十万。《史记?冯唐列传》

7) 不经之谈: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其语闳大不经。《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8) 不可奈何: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9) 不可胜计: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10) 不可胜言: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史记?大宛列传》

11) 北面称臣:君主宜郊迎,北面称臣。《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12) 鞭墓戮尸: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史记?伍子胥列传》

13) 白马素车: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史记?秦始皇本纪》

14) 本末相顺:本末相顺,终始相应。《史记?礼书》

15) 不名一钱: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史记?佞幸列传》

16) 变名易姓: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史记?货殖列传》

17) 避面尹邢:汉武帝同时宠幸尹夫人与邢夫人,诏二人不得相见。尹夫人向武帝请求见邢夫人。相见后,尹夫人“乃低头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见《史记?外戚世家》。

18)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19) 卑论侪俗: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史记?游侠列传》

20) 补漏订讹:王板《史记》之外,并博考他书所引,为之补漏订讹,手钞成帖。清?叶廷琯《吹网录?钞辑史记正义》

史记好句摘抄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史记好词好句摘抄大全相关 文章 :

★ 好词好句摘抄大全50

★ 好词好句摘抄大全10

★ 经典好词好句摘抄大全

★ 关于好词好句摘抄大全

★ 经典的好词好句摘抄大全

★ 好词好句摘抄大全

★ 好词好句摘抄大全字

★ 经典好词好句摘抄大全集锦

★ 好词好句摘抄大全短

陷阵突围是什么意思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辙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葅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译文

子卿足下:

您辛勤地宣扬美德,在太平盛世当官,美名流传于四方,真是值得庆幸啊!我流落在远方异国,这是前人所感悲痛的。遥望南方,怀念故人,怎能不满含深情?以前承蒙您不弃,从远处赐给我回音,殷勤地安慰、教诲,超过了骨肉之情。我虽然愚钝,又怎能不感慨万端?

我从投降以来,身处艰难困境,一人独坐,愁闷苦恼。整天看不见别的,只见到些异族之人。我戴不惯皮袖套,住不惯毡幕,也只能靠它们来抵御风雨;吃不惯腥羶的肉,喝不惯乳浆,也只能用它们来充饥解渴。眼看四周,有谁能一起谈笑欢乐呢?胡地结着厚厚的坚冰,边塞上的土被冻得裂开,只听见悲惨凄凉的风声。深秋九月,塞外草木凋零,夜晚不能入睡,侧耳倾听,胡笳声此起彼伏,牧马悲哀地嘶叫,乐曲声和嘶鸣声相混,在边塞的四面响起。清晨坐起来听着这些声音,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水。唉,子卿,我难道是铁石心肠,能不悲伤?

同您分别以后,更加无聊。上念老母,在垂暮之年还被杀戮;妻子、儿女们是无罪的,也一起惨遭。我自己辜负了国家之恩,被世人所悲怜。您回国后享受荣誉,我留此地蒙受羞辱。这是命中注定,有什么办法?我出身于讲究礼义的国家,却进入对礼义茫然无知的社会。背弃了国君和双亲的恩德,终身居住在蛮夷的区域,真是伤心极了!让先父的后代,变成了戎狄的族人,自己怎能不感到悲痛。我在与匈奴作战中功大罪小,却没有受到公正的评价,辜负了我微小的诚意,每当想到这里,恍惚之中仿佛失去了对生存的留恋。我不难刺心来表白自己,自刎来显示志向,但国家对我已经恩断义绝,***毫无益处,只会增加羞辱。因此常常愤慨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周围的人,见我这样,用不中听的话来劝告勉励,可是,异国的快乐,只能令人悲伤,增加忧愁罢了。

唉,子卿!人们的相互了解,贵在相互知心。前一封信匆忙写成,没有能够充分表达我的心情,所以再作简略叙述。

从前先帝授予我步兵五千,出征远方。五员将领迷失道路,我单独与匈奴军遭遇作战,携带着供征战万里的粮草,率领着徒步行军的部队;出了国境之外,进入强胡的疆土;以五千士兵,对付十万敌军;指挥疲敝不堪的队伍,抵挡养精蓄锐的马队。但是,依然斩敌将,拔敌旗,追逐败逃之敌。在肃清残敌时,斩杀其骁勇将领,使我全军将士,都能视死如归。我没有什么能耐,很少担当重任,内心暗以为,此时的战功,是其他情况下所难以相比的了。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单于亲临阵前,指挥对我军的合围。我军与敌军的形势已不相称,步兵与马队的力量更加悬殊。疲兵再战,一人要敌千人,但仍然带伤忍痛,奋勇争先。阵亡与受伤的士兵遍地都是,身边剩下的不满百人,而且都伤痕累累,无法持稳兵器。但是,我只要振臂一呼,重伤和轻伤的士兵都一跃而起,拿起兵器杀向敌人,迫使敌骑逃奔。兵器耗尽,箭也射完,手无寸铁,还是光着头高呼杀敌,争着冲上前去。在这时刻,天地好像为我震怒,战士感奋地为我饮泣。单于认为不可能再俘获我,便打算引军班师,不料叛逃的邪臣管敢出卖军情,于是使得单于重新对我作战,而我终于未能免于失败。

以前高皇帝率领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平城。那时,军中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而还是七天断粮,只不过勉强脱身而已。何况像我这样的人,难道就容易有所作为吗?而当权者却议论纷纷,一味怨责我未能以死殉国。不过我未以死殉国,确是罪过;但您看我难道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吗?又哪里会有背离君亲、抛弃妻儿却反而以为对自己有利的人?既然如此,那么,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想有所作为。本来是想如前一封信上所说的那样,要向皇上报恩啊。实在因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灭不如报答恩德。前代范蠡不因会稽山投降之耻而殉国,曹沫不因三战三败之辱而***,终于,范蠡为越王勾践报了仇,曹沫为鲁国雪了耻。我一点赤诚心意,就是暗自景仰他们的作为。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尚未实行,亲人作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啊!

您又说道:“汉朝给功臣的待遇并不菲薄。”您是汉朝之臣,怎能不说这种话?可是,以前萧何、樊哙被拘捕囚禁,韩信、彭越被剁成肉酱,晁错被杀,周勃、魏其侯被判罪处刑。其余***汉室立下功劳的人士,如贾谊、周亚夫等人,都确实是当时杰出的人才,具备担任将相的能力,却遭受小人的诽谤,他们都受迫害、屈辱,其事业也告失败。最终使有才之人遭到诋毁,才能无法施展。他们二人的遭遇,谁不为之痛心呢?我已故的祖父李广,身任将军,其功绩略谋盖天地,忠义勇气冠于全军,只是因为不屑迎合当朝权贵的心意,结果在边远的疆场***身亡。这就是功臣义士手持兵刃叹息不止的原因。怎么能说待遇“不薄”呢?您过去凭着单车出使到拥有强兵的敌国,逢上时运不佳,竟至伏剑自刎也不在乎;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差点死在北方的荒野。壮年时奉命出使,满头白发而归,老母在家中亡故,妻子也改嫁离去。这是天下很少听到的,古今所没有的遭遇。异族未开化的人,尚且还称赞您的节气,何况是天下的君主呢?我认为您应当享受封领地、赏千乘的诸侯待遇。可是,听说您回国后,赏赐不过二百万,封官不过典属国之职,并没有一尺土的封赏,来奖励您多年来对国家的效忠。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才的朝臣,都成了万户侯;皇亲国戚或奉迎拍马之流,都成了朝廷***的主宰。您尚且如此,我还有什么希望呢?像这样,汉朝因为我未能死节而施以严厉的惩罚,您坚贞守节又只给予微薄的奖赏,要想叫远方的臣民急切地投奔效命,这实在是难以办到的,所以我常常想到这事却不觉得后悔。我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情,汉朝也亏对了我的功德。前人说过这样的话:“即使忠诚之心不被世人遍知,也能做到视死如归。”但如果我能够安心死节,皇上难道就能对我有眷顾之情吗?男子汉活着不能成就英名,死了就让他埋葬在异族之中吧,谁还能再弯腰下拜,回到汉廷,听凭那帮刀笔吏舞文弄墨、随意发落呢?希望您不必再盼着我归汉了。

唉,子卿!还有什么话可说?相隔万里之遥,人的身份不同,人生道路也迥然相异。活着时是另一世间的人,死后便成了异国鬼魂。我和您永诀,生死都不得相见了。请代向老朋友们致意,希望他们勉力事奉圣明的君主。您的公子很好,不要挂念。愿您努力自爱,更盼您时常依托北风的方便不断给我来信。李陵顿首。

《史记》里面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陷阵的解释

[break enemy ranks]

攻破 敌人 的阵地 陷阵杀敌 详细解释 攻入敌人的营垒或阵地。 《史记·货殖列传》 :“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 《新唐书·刘仁轨传》 :“ 仁轨 将兵严整,转鬭陷阵,所向无前。” 许地山 《女国士》 :“孩儿自信武艺高超,攻城陷阵,比在身上捡起一根毛还容易。”

词语分解

陷的解释 陷 à 掉进,坠入,沉下:陷落。陷没(?)。陷溺。陷于。陷入。 为捉野兽挖的坑:陷坑。陷阱。 凹进:双眼深陷。 设计 害人:陷害。 诬陷 。陷人于罪。 攻破,占领:失陷。沦陷。 缺点: 缺陷 。 阵的解释 阵 (阵) è 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阵线。阵势。 严阵以待 。 战场:阵地。阵亡。冲锋陷阵。 量词, 指事 情或动作 经过 的段落:阵发。阵痛。下了一阵雨。 部首 :阝。

不避汤火什么意思?

好词:

运筹帷幄,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一狐之腋,出自《史记·赵世家》;

招摇过市,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积毁销骨,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脱颖而出,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歃血为盟,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因人成事,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言九鼎,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胶柱鼓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奇货可居,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图穷匕见,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背水一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肝脑涂地,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多益善,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好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功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春秋 计然曰

词目

不避汤火

发音

bù bì tāng huǒ

释义

指不畏凶险。

引用

《史记》货殖列传 ...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 不避汤火 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 《史记三家注》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 不避汤火 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 《北堂书钞》●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六  武功部四 ...王避怒蛙「尹文子越王将报吴王欲人之勇路逢怒蛙回车避之后战民皆 不避汤火 遂灭吴○今案棠荫馆本尹文子大道上篇回车四字作而轼之后战... 《潜夫论笺校正》劝将第二十一 ...殖传云:“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 不避汤火 之难者,为重赏使也。”韩诗外传十:‘卞庄子曰:“节士不...

二十四史系列

J129 史记

汉·司马迁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索隐论语云:“赐不受命而货殖焉。”广雅云:“殖,立也。”孔安国注尚书云:“殖,生也。生资货财利。”知

逡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正义音亡。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索隐挽音晚,古字通用。则几无行矣。主

樗?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埶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索隐上音妙,下如字。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主

肌!夫山西饶材、竹、谷、纑、◇集解徐广曰:“纻属,可以为布。”○索隐上音谷,又音雊。谷,木名,皮可为纸。纑,山中纻,可以为布,音卢。纻音伫,今山间野纻,亦作“苎”。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索隐南子二音。姜、桂、金、锡、连、◇集解徐广曰:“音莲,铅之未鍊者。”○索隐下音莲。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正义龙门山在绛州龙门县。碣石山在平州卢龙县。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釭置:○索隐言如置釭子,往往有之。□正义言出铜铁之山方千里,如围釭之置也。管子云:“凡天下名山五千二百七十,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有九。山上有赭,其下有铁。山上有铅,其下有银。山上有银,其下有丹。山上有磁石,其下有金也。”此其大较○索隐音角。大较犹大略也。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索隐徵者,求也。谓此处物贱,求彼贵卖之。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索隐道之符。符谓合於道也。而自然之验邪?主

曝焉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索隐下音辟。辟,开也,通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索隐音与。言贫富自由,无予夺。而巧者有馀,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於营丘,地潟卤,◇集解徐广曰:“潟音昔。潟卤,咸地也。”人民寡,於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索隐言齐既富饶,能冠带天下,丰厚被於他邦,故海岱之间敛衽而朝齐,言趋利者也。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正义管子云“轻重”谓钱也。夫治民有轻重之法,周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也。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於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於威、宣也。主

唬骸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於有而废於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知

,乃昔者越王句践困於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集解徐广曰:“计然者,范蠡之师也,名研,故谚曰‘研、桑心算’。”骃案:范子曰“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尝南游於越,范蠡师事之。”○索隐计然,韦昭云范蠡师也。蔡谟云蠡所著书名“计然”,盖非也。徐广亦以为范蠡之师,名研,所谓“研、桑心计”也。范子曰“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其先晋之公子。南游越,范蠡事之”。吴越春秋谓之“计倪”。汉书古今人表计然列在第四,则“倪”之与“研”是一人,声相近而相乱耳。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索隐时用知物。案:言知时所用之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索隐五行不说土者,土,穰也。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索隐国语大夫种曰“贾人旱资舟,水资车以待”也。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索隐言米贱则农夫病也。若米斗直九十,则商贾病,故云“病末”。末谓逐末,即商贾也。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积著○索隐音张吕反。之理,务完物,无息币。○索隐毋息弊。久停息货物则无利。以物相贸易,***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索隐夫物极贵必贱,极贱必贵。贵出如粪土者,既极贵后,恐其必贱,故乘时出之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者,既极贱后,恐其必贵,故乘时取之如珠玉。此所以为货殖也。元注恐错。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古

策七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集解汉书音义曰:“特舟也。”○索隐扁音篇,又音符殄反。服虔云:“特舟也。”国语云:“范蠡乘轻舟。”浮於江湖,□正义国语云句践灭吴,反至五湖,范蠡辞於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国矣。”遂乘轻舟,以浮於五湖,莫知其所终极。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索隐大颜曰:“若盛酒者鸱夷也,用之则多所容纳,不用则可卷而怀之,不忤於物也。”案:韩子云“鸱夷子皮事田成子,成子去齐之燕,子皮乃从之”也。盖范蠡也。之陶○索隐服虔云:“今定陶也。”□正义括地志云:“即陶山,在齐州平县东三十五里陶山之阳也。今南五里犹有朱公冢。”又云:“曹州济阳县东南三里有陶朱公冢,又云在南郡华容县西,未详也。”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集解汉书音义曰:“逐时而居货。”○索隐韦昭云:“随时逐利也。”而不责於人。○索隐案:谓择人而与人不负之,故云不责於人也。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集解徐广曰:“万万也。”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古

:“子赣既学於仲尼,退而仕於卫,废著◇集解徐广曰:“子赣传云‘废居’。著犹居也。著读音如贮。”○索隐著音贮。汉书亦作“贮”,贮犹居也。说文云:“贮,积也。”鬻财於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索隐餍,饱也。匿於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於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埶而益彰者乎?主

何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克○索隐案:汉书食货志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国以富强。今此及汉书言“克”,皆误也。刘向别录则云“李悝”也。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索隐谓谷。太阴在卯,穰;□正义太阴,岁后二辰为太阴。明岁衰恶。至午,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至卯,积著率□正义贮律二音。岁倍。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斋

顿用猗顿用盬盐起。◇集解孔丛子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於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於猗氏,故曰猗顿。”○索隐盬音古。案:周礼盐人云“共苦盐”,杜子春以为苦读如盬。盬谓出盐直用不炼也。一说云盬盐,河东大盐;散盐,东海煮水为盐也。□正义案:猗氏,蒲州县也。河东盐池是畦盐。作“畦”,若种韭一畦。天雨下,池中咸淡得均,即畎池中水上畔中,深一尺许,日暴之五六日则成,盐若白矾石,大小如双陆及,则呼为畦盐。或有花盐,缘黄河盐池有八九所,而盐州有乌池,犹出三色盐,有井盐、畦盐、花盐。其池中凿井深一二尺,去泥即到盐,掘取若至一丈,则著平石无盐矣。其色或白或青黑,名曰井盐。畦盐若河东者。花盐,池中雨下,随而大小成盐,其下方微空,上头随雨下池中,其滴高起若塔子形处曰花盐,亦曰即成盐焉。池中心有泉井,水淡,所作池人马尽汲此井。其盐四分入官,一分入百姓也。池中又凿得盐块,阔一尺馀,高二尺,白色光明洞彻,年贡之也。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知

言唬乌氏倮◇集解韦昭曰:“乌氏,县名,属安定。倮,名也。”○索隐汉书作“臝”。案:乌氏,县名。氏音支。名倮,音踝也。□正义县,古城在泾州安定县东四十里。倮,名也。畜牧,及众,○索隐谓畜牧及至众多之时。斥卖,求奇缯物,○索隐谓斥物卖之以求奇物也。间献遗戎王。◇集解徐广曰:“间,一作‘奸’。不以公正谓之奸也。”○索隐案:间献犹私献也。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索隐什倍其当,予之畜。谓戎王偿之牛羊十倍也。“当”字汉书作“偿”也。畜至用谷量马牛。◇集解韦昭曰:“满谷则具不复数。”○索隐谷音欲。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而巴寡妇清,○索隐汉书“巴寡妇清”。巴,寡妇之邑;清,其名也。其先得丹穴,◇集解徐广曰:“涪陵出丹。”□正义括地志云:“寡妇清台山俗名贞女山,在涪州永安县东北七十里也。”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索隐案:谓其多,不可訾量。□正义音子儿反。言资财众多,不可訾量。一云清多以财饷遗四方,用卫其业,故财亦不多积聚。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主

亓海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於京师。古

铮?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地重,○索隐言重耕稼也。重为邪。○索隐重音逐陇反。重者,难也。畏不敢为奸邪。□正义重并逐拱反。言关中地重厚,民亦重难不为邪恶。及秦文、、缪居雍,隙◇集解徐广曰:“隙者,间孔也。地居陇蜀之间要路,故曰隙。”○索隐徐氏云隙,间孔也。隙者,陇雍之间闲隙之地,故云“雍隙”也。□正义雍,县。岐州雍县也。陇蜀之货物而多贾。○索隐音古。献公徙栎邑,◇集解徐广曰:“在冯翊。”○索隐上音药,即栎阳。栎邑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饶卮、◇集解徐广曰:“音支。烟支也,紫赤色也。”姜、丹沙、石、铜、铁、集解徐广曰:“邛都出铜,临邛出铁。”竹、木之器。南御滇僰,僰僮。西近邛笮,笮马、旄牛。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襃斜绾毂其口,◇集解徐广曰:“在汉中。”○索隐言襃斜道狭,绾其道口,有若车毂之凑,故云“绾毂”也。以所多易所鲜。○索隐易音亦。鲜音尟。言以所多易其所少。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正义要音腰。言要束其路也。故关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主

正义昔唐人都河东,◇集解徐广曰:“尧都晋阳也。”殷人都河内,□正义盘庚都殷墟,地属河内也。周人都河南。□正义周自平王已下都洛阳。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众,都国诸侯所聚会,故其俗纤俭习事。杨、平阳陈○索隐杨,平阳,二邑名,在赵之西。“陈”盖衍字。以下有“杨平阳陈掾”,此因衍也。言二邑之人皆西贾於秦、翟,北贾於种、代。种、代在石邑之北也。西贾秦、翟,□正义贾音古。秦,关内也。翟,隰、石等州部落稽也。延、绥、银三州皆白翟所居。北贾种、代。□正义上之勇反。种在恒州石邑县北,盖蔚州也。代,今代州。种、代,石北也,◇集解徐广曰:“石邑县也,在常山。”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集解晋灼曰:“懻音慨。忮音坚忮。”瓒曰:“懻音慨。今北土名强直为‘懻中’也。”○索隐上音冀,下音寘。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商。然迫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时有奇羡。○索隐上音羁,下音羊战反。奇羡谓奇有馀衍也。其民羯羠不均,◇集解徐广曰:“羠音兕,一音囚几反,皆健羊名。”○索隐羯音己纥反。羠音慈纪反。徐广云羠音兕,皆健羊也。其方人性若羊,健捍而不均。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僄悍,而武灵***厉之,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也。故杨、平阳陈掾其间,○索隐掾音逐缘反。陈掾犹经营驰逐也。得所欲。温、轵索隐二县名,属河内。西贾上党,□正义泽、潞等州也。北贾赵、中山。正义洛州及定州。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地馀民,◇集解晋灼曰:“言地薄人众,犹复有沙丘纣*地馀民,通系之於*风而言也。”□正义沙丘在邢州也。民俗懁急,◇集解徐广曰:“懁,急也,音绢。一作‘儇’,一作‘惠’也,音翾也。”○索隐懁音绢。儇音翾。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索隐椎,即追反。椎而剽掠之。休则掘冢作巧奸冶,集解徐广曰:“一作‘蛊’。”多美物,◇集解徐广曰:“美,一作‘弄’,一作‘椎’。”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集解徐广曰:“跕音帖。”张晏曰:“跕,屣也。”瓒曰:“蹑跟为跕也。”○索隐上音帖,下所绮反。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斋

然邯然邯郸亦漳、河之间□正义洺水本名漳水,邯郸在其地。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郑、卫俗与赵相类,然近梁、鲁,微重而矜节。◇集解徐广曰:“矜,一作‘务’。”濮上之邑徙野王,◇集解徐广曰:“卫君角徙野王。”□正义秦拔卫濮阳,徙其君於怀州野王。野王好气任侠,卫之风也。主

九夫燕亦勃、碣之间□正义勃海、碣石在西北。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至辽东,地踔远,○索隐刘氏上音卓,一音敕教反,亦远腾浚也。人民希,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捍○索隐人雕悍。言如雕性之捷捍也。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索隐邻,一作‘临’。临者,亦却背之义,他并类此也。夫馀,东绾秽貉、○索隐东绾秽貊。案:绾者,绾统其要津;则上云“临”者,谓却背之。朝鲜、真番之利。□正义番音潘。斋

齐、洛阳东贾齐、鲁,南贾梁、楚。故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主

蠹?齐带山海,◇集解徐广曰:“齐世家曰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智。”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布帛鱼盐。临菑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於众斗,勇於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国之风也。其中具五民。◇集解服虔曰:“士农商工贾也。”如淳曰:“游子乐其俗不复归,故有五方之民。”知

,犹而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於礼,故其民龊龊。○索隐龊音侧角反,又音侧龂反。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地小人众,俭啬,畏罪远邪。及其衰,好贾趋利,甚於周人。主

阍唬夫自鸿沟以东,◇集解徐广曰:“在荥阳。”芒、砀以北,◇集解徐广曰:“今为临淮。”属巨野,□正义郓州钜野县钜野泽也。此梁、宋也。◇集解徐广曰:“今之浚仪。”□正义鸿沟以东,芒、砀以北至钜野,梁宋二国之地。陶、◇集解徐广曰:“今之定陶。”□正义今曹州。睢阳□正义今宋州宋城也。亦一都会也。昔尧作成阳,◇集解如淳曰:“作,起也。成阳在定陶。”舜渔於雷泽,◇集解徐广曰:“在成阳。”□正义泽在雷泽县西北也。汤止于亳。◇集解徐广曰:“今梁国薄县。”□正义宋州谷熟县西南四十五里南亳州故城是也。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虽无山川之饶,能恶衣食,致其蓄藏。知

匆越、楚则有三俗。□正义越灭吴则有江淮以北,楚灭越兼有吴越之地,故言“越楚”也。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正义沛,徐州沛县也。陈,今陈州也。汝,汝州也。南郡,今荆州也。言从沛郡西至荆州,并西楚也。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於积聚。江陵故郢都,□正义荆州江陵县故为郢,楚之都。西通巫、巴,□正义巫郡、巴郡在江陵之西也。东有云梦之饶。◇集解徐广曰:“在华容。”陈在楚夏之交,□正义夏都阳城。言陈南则楚,西及北则夏,故云“楚夏之交”。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徐、僮、取虑,◇集解徐广曰:“皆在下邳。”□正义取音秋,虑音闾。徐即徐城,故徐国也。僮、取虑二县并在下邳,今泗州。则清刻,矜己诺。□正义上音纪。斋

迮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正义彭城,徐州治县也。东海郡,今海州也。吴,苏州也。广陵,杨州也。言从徐州彭城历杨州至苏州,并东楚之地。其俗类徐、僮。朐、缯以北,俗则齐。□正义朐,其俱反。县在海州。故缯县在沂州之承县。言二县之北,风俗同於齐。浙江南则越。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知

州东衡山、◇集解徐广曰:“都邾。邾,县,属江夏。”□正义故邾城在州东南百二十里。九江、□正义九江,郡,都阴陵。阴陵故城在濠州定远县西六十五里。江南、◇集解徐广曰:“高帝所置。江南者,丹阳也,秦置为鄣郡,武帝改名丹阳。”□正义案:徐说非。秦置鄣郡在湖州长城县西南八十里,鄣郡故城是也。汉改为丹阳郡,徙郡宛陵,今宣州地也。上言吴有章山之铜,明是东楚之地。此言大江之南豫章长沙二郡,南楚之地耳。徐、裴以为江南丹阳郡属南楚,误之甚矣。豫章、□正义今洪州也。长沙,□正义今潭州也。十三州志云“有万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东莱万里,故曰长沙也”。淮南衡山、九江二郡及江南豫章、长沙二郡,并为楚也。是南楚也,其俗大类西楚。郢之后徙寿春,□正义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自陈徙都寿春,号之曰郢,故言“郢之徙寿春”也。亦一都会也。而合肥受南北潮,◇集解徐广曰:“在临淮。”□正义合肥,县,庐州治也。言江淮之潮,南北俱至庐州也。皮革、鲍、木输会也。与闽中、干越杂俗,故南楚好辞,巧说少信。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多竹木。豫章出黄金,◇集解徐广曰:“鄱阳有之。”□正义括地志云:“江州浔阳县有黄金山,山出金。”长沙出连、锡,然堇堇□正义音谨。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集解应劭曰:“堇,少也。更,偿也。言金少少耳,取之不足用,顾费用也。”九疑、◇集解徐广曰:“山在营道县南。”苍梧以南至儋耳者,□正义今儋州在海中。广州南去京七千馀里。言岭南至儋耳之地,与江南大同俗,而杨州之南,越民多焉。与江南大同俗,而杨越多焉。番禺□正义潘虞二音。今广州。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集解韦昭曰:“果谓龙眼、离支之属。布,葛布。”古

颍川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集解徐广曰:“禹居阳翟。”□正义禹居阳城。颍川、南阳皆夏地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颍川敦愿。秦末世,迁不轨之民於南阳。南阳西通武关、郧关,◇集解徐广曰:“案汉中。一作‘陨’字。”○索隐郧音云。□正义武关在商州。地理志云宛西通武关,而无郧关。盖“郧”当为“徇”。徇水上有关,在金州洵阳县。徐案汉中,是也。徇,亦作“郇”,与郧相似也。东南受汉、江、淮。宛亦一都会也。俗杂好事,业多贾。其任侠,交通颍川,故至今谓之“夏人”。知

煜挛夫天下物所鲜所多,人民谣俗,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正义谓西方咸地也。坚且咸,即出石盐及池盐。领南、沙北□正义谓池、汉之北也。固往往出盐,大体如此矣。主

人希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集解徐广曰:“乃遘反。除草也。”□正义言风草下种,苗生大而草生小,以水灌之,则而苗无损也。耨,除草也。果隋◇集解徐广曰:“地理志作‘蓏’。”○索隐下音徒火反。注蓏音郎果反。□正义隋,今为“鲏”,音同,上古少字也。蠃,力和反。果鲏犹鲏叠包裹也,今楚越之俗尚有“裹鲏”之语。楚越水乡,足螺鱼鳖,民多***捕积聚,鲏叠包裹,煮而食之。班固不晓“裹鲏”之方言,修太史公书述地志,乃改云“果蓏蠃蛤”,非太史公意,班氏失之也。蠃蛤,不待贾而足,□正义贾音古。言楚越地势饶食,不用他贾而自足,无饥馑之患。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集解徐广曰:“音紫。呰窳,苟且堕嬾之谓也。”骃案:应劭曰“呰,弱也”。晋灼曰“窳,病也”。○索隐上音紫,下音庾。苟且懒惰之谓。应劭云“呰,弱也”。晋灼曰“窳,病也”。□正义案:食螺蛤等物,故多羸弱而足病也。淮南子云“古者民食蠃蛖之肉,多疹毒之患”也。偷生,无积聚□正义言江淮以南有水族,民多食物,朝夕取给以偷生而已。不为积聚,乃多贫也。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三河、宛、陈亦然,加以商贾。齐、赵设智巧,仰机利。燕、代田畜而事蚕。知

ⅲ?由此观之,贤人深谋於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於富厚也。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集解骃案:归者,取利而不停货也。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者,◇集解徐广曰:“骛,一作‘流’。”其实皆为财用耳。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蹑利屣,◇集解徐广曰:“揄音臾。蹑,一作‘跕’。跕音吐协反。屣音山耳反,舞屣也。”目挑心招,□正义挑音田鸟反。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弋射渔猎,犯晨夜,冒霜雪,驰阬谷,不避猛兽之害,为得味也。博戏驰逐,斗鸡走狗,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吏士舞文弄法,***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於赂遗也。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馀力而让财矣。古

以木谚曰:“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德者,人物之谓也。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索隐谓无爵邑之入,禄秩之奉,则曰“素封”。素,空也。□正义言不仕之人自有园田收养之给,其利比於封君,故曰“素封”也。封者食租税,岁率□正义音律。户二百。千户之君○索隐千户之邑,户率二百,故千户二十万。则二十万,朝觐聘享出其中。庶民农工商贾,率亦岁万索隐息二千,故百万之家亦二十万。息二千,百万之家则二十万,而更徭租赋出其中。衣食之欲,恣所好美矣。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集解汉书音义曰:“五十匹。”○索隐案:马有四足,二百蹄有五十匹也。汉书则云“马蹄噭千”,所记各异。牛蹄角千,◇集解汉书音义曰:“百六十七头也。马贵而牛贱,以此为率。”○索隐牛足角千。案:马贵而牛贱,以此为率,则牛有百六十六头有奇也。千足羊,泽中千足彘,◇集解韦昭曰;“二百五十头。”○索隐韦昭云:“二百五十头。”水居千石鱼陂,◇集解徐广曰:“鱼以斤两为计也。”○索隐陂音诐。汉书作“皮”,音披。□正义言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鱼卖也。山居千章之材。◇集解徐广曰:“一作‘楸’。”骃案:韦昭曰“楸木所以为辕,音秋”。○索隐汉书作“千章之萩”,音秋。服虔云:“章,方也。”如淳云:“言任方章者千枚,谓章,大材也。”乐产云:“萩,梓木也,可以为辕。”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锺之田,◇集解徐广曰:“六斛四斗也。”若千亩卮茜,◇集解徐广曰:“卮音支,鲜支也。茜音倩,一名红蓝,其花染缯赤黄也。”○索隐卮音支,鲜支也。茜音倩,一名红蓝花,染缯赤黄也。千畦姜韭:◇集解徐广曰:“千畦,二十五亩。”骃案:韦昭曰“畦犹陇”○索隐韦昭云:“埒中畦犹陇也,谓五十亩也。”刘熙注孟子云:“今俗以二十五亩为小畦,五十亩为大畦。”王逸云:“畦犹区也。”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然是富给之资也,不窥市井,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