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翻译,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翻译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19 0
  1. 公冶长篇原文及翻译注音
  2. 公冶长第五白话解释
  3. 臧文仲到底是“知” 还是“不知”?
  4. 5.18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zhuō),何如其知也?”
  5. 不阯下问的意思
  6. 恭 敬 惠 义
  7. 《论语公冶长第五》
  8. 久而敬之;未知,焉得仁

上一篇《公冶长》,主要是对第一章学而的注释和讨论,本篇第六篇《雍也》则是和第二篇相衔接,是为政、为官、做事的相关讨论。 原文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孔子说:冉雍呀,可以做领导一个国家。冉雍问孔子“桑伯子这个人(做领导)怎么样”? 孔子说:还可以,不过过于精简了点。冉雍说:如果他是因为怀着一颗尊敬大众的心、从而只建立一个精简的机构,再用这个精简的机构来管理人民,不也是可行的吗?如果他能够在精简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岂不是更伟大的精简?孔子说:你说的对。从这话也可看出“雍也,仁而不佞”了,老师批评一个人,他直直地就加以反对,最后还逼得老师认错。 原文6.2、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鲁哀公问,你学生中,哪一个能真正续承你的学问?学问最好的是谁?孔子说:只有颜回,他可以做到不迁怒于他人,不重犯已经犯过的错。不幸他短命死掉了,现在没人了,我没听过哪个人学问好。现将“不迁怒,不贰过”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相比较:“不贰过”更高一层就是“见其过”;“不迁怒”再努力一下就能“内自讼”。 从上两句可以看出:冉雍做事直、颜回修养好,本章则认为做事比修养更重要,所以颜回再好,作者还是把雍排在前面。还有,“不迁怒,不贰过”是做人的较高修养,放在这里,也表明它也是做事的较高要求。 原文6.3、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子华(公西赤)被孔子派到齐国去了,冉子(冉求)替他的母亲请求发放粟米。孔子说:给他一釜吧。冉子请求多给他一点。孔子说:给他一庾吧。结果呢,冉子给公孙赤母亲五秉的粟。孔子就批评他说:公孙赤到齐国去,坐好马、穿好衣,够有钱的了。我听说:君子只雪中送炭、不锦上添花,你怎么能做这样的事。 原文6.4、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原思(原宪)做孔子家宰(相当于现在的总务主管),孔子给他的奉禄是“粟九百”。 原宪认为认为自己用不着,“辞”,不要。但是孔子说,你不要推辞,你用不完可以周济你的亲戚、朋友。 上两句观点很明显:作为一个执政者,其首要考虑的还是礼,也就是做事的规则。使人付工资天经地义,至于多少倒是可以裁量的。裁量的标准则应是“周急不继富”。 原文6.5、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蛉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孔子评价仲弓(冉雍)说:虽是犁牛(用于耕地的杂毛牛)生的小牛,却是赤黄发亮、头角峥嵘。就算是人们不想用它来祭祀,山川神灵也不会舍弃它的。 原文6.6、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中能三个月不忘记(违背)仁。别的人,只能一天、甚至一个月去想一次(仁)罢了。 这又谈到为政和“仁”的关系了:为了仁,我们要勇于当官;当了官,也不能忘记心中的仁。 从上面六句,我们可以看出为政之难。要善为政(1),要修养高(2)、要不违礼(3-4)、要别忘仁(5-6)。一旦为政,前面四章全用上了。 现在,闲着没事,我们再和第五章一样,对本章的第一句“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慎终追远一下。“可使南面”是个大问题,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说孔子想造反,想让仲弓当皇帝。中国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比论语还晚了若干年,我不认为本章中的孔子有先见之明,更不认为当时的“南面”就是皇帝。当时南面该是指当官而已,不过后来把他收为皇帝的专利。“可”表示雍的能力达到,不管圆十里的小镇、百里的县市,还是千里的省邦,他管理起来都绰绰有余。所以,问题最大的反倒是那个“使”字,使是动词,君使臣,使雍南面的人要比雍高一级,会是谁呢?不会是孔子,要是他的话,就该直接让雍也南面为官了,光说不做算什么?那岂不是“巧言令色”!不是孔子又会是谁?是某个执政者,孔子向执政者推荐了他?还是什么别的?这个问题过一会再说。接上句“仲弓问子桑伯子”,问的问题该是“桑伯子南面怎样”?由这话可以看出,仲弓比较推崇桑伯子这个人,认为他比自己强多了,不然也不会在这时候问的。联系全文,“可也,简”只有一种翻译:“还可以,不过过于简单了点”。意思是他当官,下面的管理机构就有点过于精简,不像当官的样子了。“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可以认为是仲弓的反驳:如果他是因为尊重(民?政?天?),所以没有官架子,所以用精简的机构来管民,不也应该是可行的吗?如果他能把精简的机构进一步精简,那岂不更伟大?从本句看上句,可以认为“简”是孔子对桑伯子的批评。孔子说:他有能力当官,可他会把机构精简的过分。这说明:1、孔子认为官是需要精简,2、但精简要有个限度,3、桑伯子的简超过了孔子的限度。雍的看法却不一样:“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1、居敬显示桑伯子的心态,也可能是雍的心态:当官的排场大、下属多谁不喜欢?但这样一来花费大,“尔薪尔俸、民脂民膏”。一个人如果敬民,必定会行简。2、这种简也是可行的。临其民就是管理他的民,如果以敬来管理,其管理的方法必然是先顺应民意,然后是“循循然善诱人”,引人朝自己的方向去走,最后的方向是哪、朝哪去?最终的目标当然是民的自我管理。3、这是一种逐步的改良,就像我们对待婴儿一样:一开始吃喝撒拉什么都管,可我们会慢慢教他怎么做,他学会一件事,我们就少管他一件事。最后他能挣钱养家了,我们就什么都不用问了。4、到那时,要不要我也没什么意思了,“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我就可以把自己简掉,(怎么简?腿一伸走路呗。)这就是大简。5、道家的无为而治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雍之言然。”这话简单,却也有值得探究的地方:雍的对是不是就说明孔子错了?我看不尽然,就我所理解,这话的准确意思应该是:你的想法能够自圆其说、有道理。孔子的想法不错、雍的想法也不错,这该是所谓的“君子和而不同”。 原文6.7、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问孔子:可以让仲由(子路)当官吧?孔子说:仲由只是勇敢而已,他能当什么官?问:可以让子贡当官吧?孔子说:子贡只是明智(聪明通达)而已,他能当什么官?问:可以让冉求当官吧?孔子说:冉求只是知识渊博而已,他能当什么官?原文6.8、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季家派使者劝闵子骞做“费”这个地方的行政首长。闵子骞说:请你好好地替我推辞掉,如果再来劝我,对不住,那时候我出国去了——已经过了齐、鲁两国交界的汶水了。也就是说如果一定再来逼我作这个官,我立刻就走,离开鲁国到汶上去。 原文6.9、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冉伯牛有病,孔子去看他。从窗外握他的手说:死亡这件事,是人的命运呀!是人,就会有病的。是人,就会有病吗? 以上三句是对当时为政的否定:孔子***不愿当官,因为当时的为政是“齐之以刑”,与孔子的理想南辕北辙。“伯牛有疾”这句话更近乎隐喻:鲁国病太重了,孔子及***的做法该是“自牖执其手”:一方面帮助鲁国、希望逐步好转;一方面保持距离、防止危及自身。“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则是认为,在“齐之以刑”的前提下,“治乱循环”基本上是命中注定、不可避免。后一句“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则是提出疑问:真的只要是人、就会有生老病死吗?只要是国、必然会混乱灭亡吗?再说一下“自牖执其手”的原意:听说在古代下层社会,如果有人病重,没有什么治好的希望了。人们往往会把他放在村头的小屋里,外面门反锁,每天三餐时从窗户里送点饭过去。哪天发现他死了,便打开门,把他抬出去埋了。同时对屋子进行消毒(打醋炭)。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孔子去看他,就根本进不了门,只能从窗外握握手罢了。 原文6.1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赞叹颜回说:颜回贤呀,吃的是竹碗盛饭、就瓢里饮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不堪其忧”愁得不得了。颜回呢、却还能高高兴兴。颜回贤呀。 原文6.11、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冉求对孔子说:并不是我不想为人讲解你的道理,实在是我能力不够、讲不上来呀。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可以在讲到一半、说不上来时再半途而废。你现在还没开始讲,就说自己不行了。 原文6.12、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儒为人需。在这里是动词,意指有目的性的服务。 原文6.13、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游做“武城”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孔子说:你在那儿发现什么人材没有?子游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他做起事来不依常规,总有特别的一套方法。同时不是公事,他从未找过我。 以上四段(10-13):1、那个“贤哉回也”老呆在陋巷干什么?如果只是高兴就可称他为贤,那南街门前要饭的呆子也是整天乐呵呵的,是不是也可称为贤?2、冉求不说子之道,孔子很不高兴。从这句我们几乎就可以推定:那个“贤哉回也”当时正在陋巷“说子之道”。3、我们的服务要找准方向。所谓育人,是把小人育为君子,而不是把君子育为小人。4、要善于总结老方法,更要找出新方法,而不能局限于过去的老方法。 原文6.14、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打败仗时他后面殿后,快入城门了(已脱离危险),他才打马跟上说:我在后面并不是因为我不怕死,是因为马跑不快。 原文6.15、子曰:不有祝跄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孔子说:没有祝跄的口才,光有宋朝的美貌,在当今很难过得下去。 原文6.16、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孔子说:有谁能够不从户门出去?又有谁能够不沿着这条道路发展? 原文6.1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质朴胜于文***、就会显得野;文***胜于本质、就会显得史。文质相符、彬彬有礼,然后才能成就君子。 以上四段(14-17):1、不伐要有个前提,那就是勇于为善,什么事都不做,那不叫不夸耀,而是没得夸。2、光是自己好、修养高,不善于处事也是不成的。3、和别人相处是一种必然,没人可以独自生活。4、处事要内外相符,文质相符。我们再将以上四段与两句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联系起来解释一下,谈谈做人和做事的关系:1、学而是修身、讲究内在的修养,是一个逐步把自己变成玉的过程;为政是做事、讲究与外界的交流,是通过“切磋琢磨”显示出玉的过程。2、做人讲究质、做事讲究文;为人注重本质、为事注重方法。在修养高的前提下一定要注重方法,没有方法修养再高也没用。3、人只能从这两个方面同时提升自己,找不出别的路。4、把人比成一块玉的话,如果这块玉质地坚硬、外表却不光滑,就会伤别人的手;如果只是柔软光滑,可质地较差,就得不到别人的重视。5、所以、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从这两方面同时着手、双向提升。一方面提升自己内在的玉的质地、另一方面通过“切磋琢磨”,把自己外在变的如玉般温润。 原文6.18、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原文6.1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怎么做不如把事情做的好,事情做的好不如自己喜欢做。 原文6.20、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原文6.21、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樊迟问“什么是知”。 孔子说:让民知道,对于鬼神要敬而远之,这就是智慧。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仁是“先难而后获”。 以上四段有几句我不懂,但我想它是在谈为政与礼(规则)的关系:1、人的本来应该是直的。2、知道规则不如善于利用规则,利用规则不如引导规则,乐、就是指向上的引导力量。3、对于不同的人要适用不同的规则。4、要将信仰和规则拉开距离。让神圣的信仰继续神圣、世俗的规则流于世俗。“先难而后获”是“信仰(仁)”的显著特征。开篇我就说过,所谓信仰、就是利用超越自己的存在。所谓思考、就是从无路中找出道路。而所谓智慧,就是积极思考、保留信仰。我们再回头看一下:“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这句话。臧文仲无疑是个有智慧的人,他的做法就是把信仰(龟壳)供的高高的,解决事情则还是靠思考。 原文6.22、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像水一样;仁者像山一样。智者是动态的、活泼的、愉快的;仁者是静态的、坚定的、长久(长寿)的。 原文6.23、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说:齐国已经变化,到了鲁国,又发生了变化。至于道,孔子说:我现在所用的酒杯,它已经和古代的酒杯不一样了。这酒杯还是酒杯吗?是酒杯。 礼后就要谈乐,规矩后面跟着榜样,以上两句谈为政和乐的关系。1、智者做事方法多样,如水一样、是流动的;仁者做事坚定执着,像山一样,是不变的。这两种做事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效仿。2、在不同的时代,榜样的标准是不同的,我们不必执着于某种形式不放。 原文6.24、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宰我(宰予)问道:对于一个有信仰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他:“井里有你的信仰”,他是不是要往井里跳?孔子说:怎么可能?做为一个君子,他会因为信仰放弃生命,却不会因为陷阱而放弃生命;你是可以欺骗他一时,但你不可能让他迷失方向。 下面是另外一种解释,也比较说的通,附录如下:宰我问孔子,要是有人告诉一个仁义之士,说有人掉井里了,这个仁义之士是否就该跳下井去?孔子没有回答,而是批评这个学生: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呢?孔子的理由是,君子可以牺牲他的生命,但你不能设局为难他;你甚至可以欺骗一个君子,但你不能用这样的难题玩弄他。因为在孔子看来,悲剧之间的任何选择,都有违于仁义。我见过这样一道公务员考试的面试题:你驾驶着一辆火车,驶近岔道口,突然发现正常行驶的轨道上有五、六个孩子在玩耍,而另一条备用轨道上有一个孩子在玩耍,你会将火车开上哪个轨道?照实回答,你要么轧死五、六个不守规矩的孩子,要么轧死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两个悲剧,你能选择哪个悲剧?

但问题绕不过去,若让我回答那道面试题,我只能这样说:如果作为一个火车司机,遭遇这样的选择,非常残忍,我既不能依照常规,驶向五、六个不守规矩的孩子,虽然他们错了,但他们错不至死;我更不能违反常规,驶向那个守规矩的孩子,他遵守规矩,更不当死。好在这只是一个***设,我们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避免这场悲剧。这既然是个孩子出没的地方,就该有人把守,就该设置孩子无法逾越的栅栏,就该有醒目的标识,或有预先提请离开轨道的装置……总之,不能回答该让火车开上其中任何一个轨道。

 记住孔子的话:“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原文6.25、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说:君子如果学问好、守规矩,(那即使没有仁,)也不会做错什么事。 原文6.26、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要去见南子(卫灵公宠爱的一个漂亮的妃子),子路劝他别去。孔子很严肃地说:我所否定的人,就连老天也应该讨厌他!她(南子)是老天讨厌的人吗? 原文6.27、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说:以“中庸”来取得别人推崇的,这是做事(为政)的极至呀,现在的民已经很久没见过这样的执政者了。 以上四段(24-27)谈为政与仁的关系:1、有信仰的人来执政,可能会因信仰产生偏差,但大方向不会错。2、如果一个人会办事,守规矩,即使他没有信仰,做起事(当起官)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3、但对于有信仰者来说,他却可以凭信仰改变规矩,而不仅限于被动地守规矩。4、如果能人“中庸”当官,那就是当官的极致,但已很久没有人能凭此当官做事了。 再说下“中庸”:它和异端是相对的。要想找到“中”,你就得先找到它所有的“端”,然后才能找到和所有的“端”距离相等的“中”;想要“平常”你就要找出所有的“异常”,把所有的异常都排除才能得到平常。如果不能“攻乎异端”,那你就得不到真正的“中庸”。那是不是“攻乎异端”后就能得到“中庸”呢?不是。如果说世俗是一张纸,“攻乎异端”的结果只是知道“纸有多大?尽头在哪?上面有没有洞?”之类的信息。你还要先进一步“绘事”,把世俗的规则画在上面,形成这张纸的底纹。我并不知道眼前的世界从何而来。但我相信:如果这个世界由诸神创造,那世俗规则必然会有诸神的烙印;如果这个世界凭空而来,那我也可凭世俗规则推测出其历史的演变。“绘事”后我们再研究它的“素”:在规则后面往往藏着信仰,礼后有仁。在这张纸上的我们,只有通过信仰来体验那些在我们思维之外的、诸神的天空。(注:对于无神论者,“信仰”可用“思考”两个字来进行替代!)所谓“中庸”这是先确定自己来纸中间,再确定周围都平安无事,再找出一个来自纸外的力量。这样才可能提升这张纸。如果不能中,就不能把纸平平提起;如果不能庸,一提纸上出个破洞,你上去了、纸却掉下来了;如果找错方向,向上变成了向下,那可更是***烦。你可以看出为什么说“中庸”是至德了吧!“学而、为政、八佾、里仁”齐上马,才能做到“中庸”。“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则是告诉我们:如果中庸不可得,那我们干脆就反过来,找一下异端。只要我们不在异端上,也就凑乎着了。当然,越中庸越好。 最后补充一下“子路不说”。这话我理解为倒装句,意思是“子路说不”,意思是子路劝孔子“老师,你别去,去见她不合乎规矩,别人也会说三道四的”等诸如此类的话。如果解释为子路生气,那子路的修养真就那么差,学了几年竟然连“尊师”都不懂?说孔子赌咒:“你不要怀疑我啊!我***如做了对不起人的事,给天雷打死!给天雷打死!”更不靠谱:别人怀疑也就罢了,如果连子路也怀疑。那我更怀疑孔子是不是经常偷嘴!矢之说明孔子很严肃:世俗规矩是要遵守,但违背信仰的规矩是个例外!本句就是“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信仰是争的基础,讨论是争的过程,至于结果怎样反倒并不重要了。如果某人***借大众***、其实是为自己的利益而争的话,他的行为首先就不诚实,那种争执就不是君子之争,与本句无关了。 原文6.28、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子贡说:如果有人能给民很多东西、并且能给很多人,怎么样?可以称他为“仁”吗?孔子说:何止是“仁”,他一定已经达到圣的地步了。这件事,尧舜他们都做不到呀!做为一个仁(有信仰)的人,自己想站得住脚同时、也要让别人站住脚;自己发财的同时,也让别人发财。能够从这个方向想一想,就是成仁的方法呀! 子贡是孔子******别有才的一位,他特别会挣钱,但孔子老是说他只是有才、未达到仁的境界。所以子贡说:如果挣很多很多的钱,到时候一人给一大把钱,给很多人。那样人民都富了,也就不达到理想了吗?孔子认为,这是一条不可能的道路。如果把成仁比成一条向上爬的道路,那子贡的设想就是先飞到了山头、再向下俯冲。这一点,就是尧和舜都做不到。接着,孔子又会子贡指出一条成仁的道路。做生意、挣钱的人,成仁的方法也简单,就是在自己站住脚的时候,不要让别人站不住脚;在自己挣钱发财的同时,让别人也挣钱发财。套用现在的一句话,就叫“共同致富”。 至此,为政这一篇的讨论算是讲完了,现在我们再回头,提纲挈领说一下纲要。1、为政的目的是大简,当官的终极是没官当(1)。2、对为政者的要求(2-6)。3、对当前为政的批判(7-9)。3、启发民智是良政的前提(10-13)。4、为什么要为政(14-17)。5、为政与礼、乐(18-23)。6、为政与仁(24-27)。7、以民为政、进而达仁的方法(28),同时与1相呼应。

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翻译,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冶长篇原文及翻译注音

文是当时鲁国国君给孔文子的谥号

全句释义如下: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谥号: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出自孔子《论语 公冶长篇》

全文如下: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及其再传***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公冶长第五白话解释

公冶长篇原文及翻译

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坐过牢,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评论南容时说:“国家政治清明时,他不会被罢免;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也可免于刑罚。”就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

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是君子啊!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获得这种好品德的呢?”

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好比是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

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没有囗才。”孔子说:“何必要有囗才呢?伶牙俐齿地同别人争辩,常常被人讨厌。我不知道他是否可称得上仁,但为什么要有囗才呢?”

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孔子叫漆雕开去做官。他回答说:“我对这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说:“如果主张的确无法推行了,我想乘着木排漂流海外。但跟随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好勇的精神大大超过我,但不善于裁夺事理。”

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问:“子路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又问一遍。孔子说:“仲由呵,一个具备千辆兵车的大国,可以让他去负责军事。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又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说:“求呢,一个千户规模的大邑,一个具备兵车百辆的大夫封地,可以让他当总管。至于他的仁德,我弄不清。”孟武伯继续问:“公西赤怎么样?”孔子说:“赤呀,穿上礼服,站在朝廷上,可以让他和宾客会谈。他仁不仁,我就不知道了。”

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哪个强一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赶不上他,我和你都赶不上他。”

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对宰予这个人,不值得责备呀!”孔子又说:“以前,我对待别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别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因宰予的表现而改变了对人的态度的。”

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啊,他的欲望太多,怎么能刚毅不屈?”

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不合理的事加在我身上,我也不想把不合理的事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可以做得到的。”

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老师关于《诗》《书》《礼》《乐》等文献的讲述,我们能够听得到;老师关于人性和天命方面的言论,我们从来没听到过。”

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他‘文’的称号呢?”孔子说:“他聪明勤勉,喜爱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谥他‘文’的称号。”

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个方面符合君子的标准:他待人处世很谦恭,侍奉国君很负责认真,养护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合乎情理。”

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往,相识时间久了,别人更加尊敬他。”

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孔子说:“臧文仲为产自蔡地的大乌龟盖了一间房子,中有雕刻成山形的斗拱和画着藻草的梁柱,他这样做算是一种什么样的聪明呢?”

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几次担任令尹的职务,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罢免,也没有怨恨的神色。他当令尹时的政事,一定交代给下届接位的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对国家尽忠了。”子张问:“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他都丢弃不要,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再到了一国,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国的崔子差不多’,还是离开了。这人怎么样?”孔子说:“很清高。”子张说:“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有仁德呢?”

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办事,要反复考虑多次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聪明,当国家政治黑暗时就装糊涂。他的聪明是别人可以做得到的,他的装糊涂,别人是赶不上的。”

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那帮学生志向远大而行为粗疏,文***虽然很可观,但他们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

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孔子说:“伯夷、叔齐这两兄弟不记旧仇,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很少。”

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求点醋,他却向自己邻居那里讨点来给人家。”

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过分恭敬,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仇恨暗藏于心,表面上却同人要好,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穿的衣服,和朋友们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我愿老年人安度晚年,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年幼的人得到照顾。”

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说:“算了吧!我从未见过看到自己有错误便能自我责备的人。”

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说:“就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守信的人,只是赶不上我这样好学罢了。”

《论lún语yǔ·公gōng冶yě长cháng篇piān》

子zǐ谓wèi公gōng冶yě长cháng:“可kě妻qì也yě,虽suī在zài缧léi绁xiè之zhī中zhōng,非fēi其qí罪zuì也yě!”以yǐ其qí子zǐ妻qì之zhī。

子zǐ谓wèi南nán容róng:“邦bāng有yǒu道dào不bú废fèi;邦bāng无wú道dào免miǎn于yú刑xíng戮lù。”以yǐ其qí兄xiōng之zhī子zǐ妻qì之zhī。

子zǐ谓wèi子zi贱jiàn:“君jūn子zǐ哉zāi若ruò人rén!鲁lǔ无wú君jūn子zǐ者zhě,斯sī焉yān取qǔ斯sī?”

子zǐ贡gòng问wèn曰yuē:“赐cì也yě何hé如rú?”子zǐ曰yuē:“女rǔ,器qì也yě。”曰yuē:“何hé器qì也yě?”曰yuē:“瑚hú琏liǎn也yě。”

或huò曰yuē:“雍yōng也yě仁rén而ér不bú佞nìng。”子zǐ曰yuē:“焉yān用yòng佞nìng?御yù人rén以yǐ口kǒu给jǐ,屡lǚ憎zēng于yú人rén。不bù知zhī其qí仁rén,焉yān用yòng佞nìng?”

子zǐ使shǐ漆qī雕diāo开kāi仕shì,对duì曰yuē:“吾wú斯sī之zhī未wèi能néng信xìn。”子zǐ说yuè。

子zǐ曰yuē:“道dào不bù行xíng,乘chéng桴fú浮fú于yú海hǎi,从cóng我wǒ者zhě其qí由yóu与yú?”子zǐ路lù闻wén之zhī喜xǐ,子zǐ曰yuē:“由yóu也yě好hào勇yǒng过guò我wǒ,无wú所suǒ取qǔ材cái。”

孟mèng武wǔ伯bó问wèn:“子zǐ路lù仁rén乎hū?”子zǐ曰yuē:“不bù知zhī也yě。”又yòu问wèn,子zǐ曰yuē:“由yóu也yě,千qiān乘shèng之zhī国guó,可kě使shǐ治zhì其qí赋fù也yě,不bù知zhī其qí仁rén也yě。”“求qiú也yě何hé如rú?”子zǐ曰yuē:“求qiú也yě,千qiān室shì之zhī邑yì、百bǎi乘shèng之zhī家jiā,可kě使shǐ为wéi之zhī宰zǎi也yě,不bù知zhī其qí仁rén也yě。”“赤chì也yě何hé如rú?”子zǐ曰yuē:“赤chì也yě,束shù带dài立lì于yú朝cháo,可kě使shǐ与yǔ宾bīn客kè言yán也yě,不bù知zhī其qí仁rén也yě。”

子zǐ谓wèi子zi贡gòng曰yuē:“女rǔ与yǔ回huí也yě孰shú愈yù?”对duì曰yuē:“赐cì也yě何hé敢gǎn望wàng回huí?回huí也yě闻wén一yì以yǐ知zhī十shí,赐cì也yě闻wén一yī以yǐ知zhī二èr。”子zǐ曰yuē:“弗fú如rú也yě,吾wú与yǔ女rǔ弗fú如rú也yě!”

宰zǎi予yú昼zhòu寝qǐn,子zǐ曰yuē:“朽xiǔ木mù不bù可kě雕diāo也yě,粪fèn土tǔ之zhī墙qiáng不bù可kě杇wū也yě,于yú予yú与yǔ何hé诛zhū?”子zǐ曰yuē:“始shǐ吾wú于yú人rén也yě,听tīng其qí言yán而ér信xìn其qí行xíng;今jīn吾wú于yú人rén也yě,听tīng其qí言yán而ér观guān其qí行xíng。于yú予yú与yǔ改gǎi是shì。”

子zǐ曰yuē:“吾wú未wèi见jiàn刚gāng者zhě。”或huò对duì曰yuē:“申shēn枨chéng。”子zǐ曰yuē:“枨chéng也yě欲yù,焉yān得dé刚gāng。”

子zǐ贡gòng曰yuē:“我wǒ不bù欲yù人rén之zhī加jiā诸zhū我wǒ也yě,吾wú亦yì欲yù无wú加jiā诸zhū人rén。”子zǐ曰yuē:“赐cì也yě,非fēi尔ěr所suǒ及jí也yě。”

子zǐ贡gòng曰yuē:“夫fū子zǐ之zhī文wén章zhāng,可kě得dé而ér闻wén也yě;夫fū子zǐ之zhī言yán性xìng与yǔ天tiān道dào,不bù可kě得dé而ér闻wén也yě。”

子zǐ路lù有yǒu闻wén,未wèi之zhī能néng行xíng,唯wéi恐kǒng有yǒu闻wén。

子zǐ贡gòng问wèn曰yuē:“孔kǒng文wén子zǐ何hé以yǐ谓wèi之zhī‘文wén’也yě?”子zǐ曰yuē:“敏mǐn而ér好hào学xué,不bù耻chǐ下xià问wèn,是shì以yǐ谓wèi之zhī‘文wén’也yě。”

子zǐ谓wèi子zi产chǎn:“有yǒu君jūn子zǐ之zhī道dào四sì焉yān:其qí行xíng己jǐ也yě恭gōng,其qí事shì上shàng也yě敬jìng,其qí养yǎng民mín也yě惠huì,其qí使shǐ民mín也yě义yì。”

子zǐ曰yuē:“晏yàn平píng仲zhòng善shàn与yǔ人rén交jiāo,久jiǔ而ér敬jìng之zhī。”

子zǐ曰yuē:“臧zāng文wén仲zhòng居jū蔡cài,山shān节jié藻zǎo棁zhuō,何hé如rú其qí知zhì也yě?”

子zǐ张zhāng问wèn曰yuē:“令lìng尹yǐn子zǐ文wén三sān仕shì为wéi令lìng尹yǐn,无wú喜xǐ色sè,三sān已yǐ之zhī无wú愠yùn色sè,旧jiù令lìng尹yǐn之zhī政zhèng必bì以yǐ告gào新xīn令lìng尹yǐn,何hé如rú?”子zǐ曰yuē:“忠zhōng矣yǐ。”曰yuē:“仁rén矣yǐ乎hū?”曰yuē:“未wèi知zhī,焉yān得dé仁rén?”“崔cuī子zǐ弑shì齐qí君jūn,陈chén文wén子zǐ有yǒu马mǎ十shí乘shèng,弃qì而ér违wéi之zhī。至zhì于yú他tā邦bāng,则zé曰yuē:‘犹yóu吾wú大dài夫fū崔cuī子zǐ也yě。’违wéi之zhī。之zhī一yì邦bāng,则zé又yòu曰yuē:‘犹yóu吾wú大dà夫fū崔cuī子zǐ也yě。’违wéi之zhī,何hé如rú?”子zǐ曰yuē:“清qīng矣yǐ。”曰yuē:“仁rén矣yǐ乎hū?”曰yuē:“未wèi知zhī,焉yān得dé仁rén?”

季jì文wén子zǐ三sān思sī而ér后hòu行xíng,子zǐ闻wén之zhī曰yuē:“再zài斯sī可kě矣yǐ。”

子zǐ曰yuē:“宁nìng武wǔ子zi,邦bāng有yǒu道dào,则zé知zhì;邦bāng无wú道dào,则zé愚yú。其qí知zhì可kě及jí也yě,其qí愚yú不bù可kě及jí也yě。”

子zǐ在zài陈chén,曰yuē:“归guī与yú!归guī与yú!吾wú党dǎng之zhī小xiǎo子zi狂kuáng简jiǎn,斐fěi然rán成chéng章zhāng,不bù知zhī所suǒ以yǐ裁cái之zhī。”

子zǐ曰yuē:“伯bó夷yí、叔shū齐qí不bù念niàn旧jiù恶è,怨yuàn是shì用yòng希xī。”

子zǐ曰yuē:“孰shú谓wèi微wēi生shēng高gāo直zhí?或huò乞qǐ醯xī焉yān,乞qǐ诸zhū其qí邻lín而ér与yǔ之zhī。”

子zǐ曰yuē:“巧qiǎo言yán、令lìng色sè、足zú恭gōng,左zuǒ丘qiū明míng耻chǐ之zhī,丘qiū亦yì耻chǐ之zhī。匿nì怨yuàn而ér友yǒu其qí人rén,左zuǒ丘qiū明míng耻chǐ之zhī,丘qiū亦yì耻chǐ之zhī。”

颜yán渊yuān、季jì路lù侍shì,子zǐ曰yuē:“盍hé各gè言yán尔ěr志zhì?”子zǐ路lù曰yuē:“愿yuàn车chē马mǎ、衣yì轻qīng裘qiú与yǔ朋péng友yǒu共gòng,敝bì之zhī而ér无wú憾hàn。”颜yán渊yuān曰yuē:“愿yuàn无wú伐fá善shàn,无wú施shī劳láo。”子zǐ路lù曰yuē:“愿yuàn闻wén子zi之zhī志zhì。”子zǐ曰yuē:“老lǎo者zhě安ān之zhī,朋péng友yǒu信xìn之zhī,少shào者zhě怀huái之zhī。”

子zǐ曰yuē:“已yǐ矣yǐ乎hū!吾wú未wèi见jiàn能néng见jiàn其qí过guò而ér内nèi自zì讼sòng者zhě也yě。”

子zǐ曰yuē:“十shí室shì之zhī邑yì,必bì有yǒu忠zhōng信xìn如rú丘qiū者zhě焉yān,不bù如rú丘qiū之zhī好hào学xué也yě。”

臧文仲到底是“知” 还是“不知”?

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白话解释

前言:公冶长,孔子***,姓公冶,名长。史记说他是齐国人,孔安国则说他是鲁国人。自幼家贫,勤俭好学,博通书礼,终身治学不仕,世传此人听得懂动物语言。此章记载他正直行事却获罪被关,罪非其罪,所以孔子把女儿嫁给他。事情原由为公冶长从卫还鲁,途中闻鸟相呼,往青溪食死人肉。不久,见一老太太当道而哭。公冶长问其原因。老太太说:我儿前日出门,至今没回家,相信已死,但不知在何处?公冶长回答:刚刚闻鸟相呼,往青溪食肉,或许是你儿。老太太前往,果然见到儿子的尸体。即报村官事实。村官以论罪公冶长,并关进监狱。公冶长以解鸟语答辩。狱主为了试验是否真实,关在监狱六十日,后有麻雀在狱栅上相呼,说白莲水边,有运大米的粮车翻复,大米散落在地,收敛不尽,可以往水边啄之。狱主遣人去现场证明,果如其言。后公冶长又解猪及燕语,都得到证验,于是获释。

正文:孔子评论公冶长德行纯备,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正直行事却获罪被关,虽受牢狱之灾,然非其应得之罪。即以女儿嫁之,可见孔子是一位明辨是非的智者,并由此彰明衰世用刑之枉滥,劝将来守正之人。

章旨

此章孔子评论***公冶长虽受刑罚,无损其贤。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白话解释

南容,名适,一名縚,字子容,鲁国人,孔子***。

孔子说:南容,在国家政治清明之时,能将才华施展,且言行正直,能为国家所用,国家政治黑暗之时,能内敛才华,行为正直,言语谦逊,不受刑罚羞辱,免于祸患。是一位出处有道的贤者,故孔子把兄长孟皮的女儿嫁给他。

章旨

此章孔子评论***南容之贤行,能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5-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白话解释

子贱姓宓,名不齐,孔子***。性仁爱,有才智。

此章是孔子对其他人论及宓不齐,乃根据他治理单父政绩斐然,鸣琴而身不下堂,单父大治,孔子据此事实以论,称赞子贱说:此人具备君子的智慧与行为,然鲁国***使没有君子可师法与***,则子贱如何能学习取得君子的内涵及行为,使自己成为君子呢。

子贱之贤,原是孔子教导有方,然孔子仍归功于鲁国多君子,圣人谦虚如是。而鲁国多君子,亦是事实。

章旨

此章论子贱能善于向老师学习,成就自己君子之德。

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白话解释

子贡自问于孔子:我端木赐是怎样一个人?孔子答说:你像器皿一样。而器有差别,子贡不知孔子是指何器,故再问之。孔子答以瑚琏之器。瑚琏乃宗庙祭祀盛黍稷之器,甚是稀有贵重。暗指子贡是一位庙堂之才,可作国家大臣,赋予大位,制定政策。

章旨

此章明***子贡之高才大用,乃国家重要的干才。

5-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白话解释

冉雍,字仲弓,鲁国人,是孔门十哲之一,少孔子二十九岁。仲弓为人厚重而沉默,

有人称冉雍为仁者,可惜的是口无辩才。孔子回答那个人说:哪里用得到口才呢,靠著巧辩锐利的口才去抵御别人,终将不合理的说成有理,说一次让人讨厌一次,屡次巧辩则屡屡为人憎恶。冉雍是否为仁者,我不知道,但是言仁,何必要用佞。

孔子不轻许***以仁,故说不知其仁。因为当时的人以佞为贤,故有此议论。然而以佞为贤,不免于滥,圣人防其流弊,故以巧辩的口才解释,使仁与佞不混为一谈。

章旨

此章明仁者不须佞也,务实重于巧辩。

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白话解释

漆雕开,名启,字子开,鲁国人,孔子***,少孔子十一岁,传习《尚书》。

孔子当时是鲁国大司寇,派漆雕开当官。漆雕开回答说:启恐怕还不能胜任官位。孔子听了很欣悦。因为启做官是为了推展道,漆雕开不愿意贸然出来做官,对于出仕没有把握,愿于学问修养再求精益,故孔子悦其志道之深,不会汲汲于荣禄。

须知孔子并不以为不做官为高,孔子***原思、季路、冉有、樊迟、公西华、子游、子夏、子贱、仲弓等多有做官者。虽做官可造福百姓,然若热中利禄,汲汲做官,亦非孔子所愿,故见漆雕开在学养、品德、能力上反省而感到喜悦,他是有道心之人。孔子曾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又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漆雕开的态度,正是如此,他只担忧自己学问道德不能自立,即使学问有了一点成就,而不至于心存利禄,这种人真是难得啊!

章旨

孔子因***漆雕开不求荣禄,笃志于道,而感到欣慰。

5-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白话解释

孔子感慨:我的学说、理想不被诸侯所接受,大道不能行于中国,然而为了行道,就算乘竹筏或木筏浮于海而行,虽风浪险恶,也要义无反顾,将道传下去。而门人之中有能跟从我的勇者,大概就是仲由了吧。子路听闻此言,非常高兴,喜夫子视他为知己。孔子于是说,子路的勇气过于我,不合乎中道,然而,要再找寻像子路这种人才,也很难找了。

章旨

本章是孔子不能行道于鲁,周游列国,道亦不能行,而发之感慨!与子欲居九夷章,意旨相同。孔子叹不能行道于中国,想隐居东方九夷,将道传承。

5-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白话解释

子路、冉求前已介绍过。

公西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鲁国人,孔子***,少孔子四十二岁。

鲁国大夫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子回答不清楚,盖仁道至大,可以统揽诸行,如孝、弟、忠、恕、信、义等,故孔子不轻易许人以仁。孟武伯不满足,故再问子路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孔子回答说:子路这个人,可以使他主持大国的军政,但不知其仁,亦即未具仁道。孟武伯又问冉求之仁如何?孔子回答:冉求这个人,可以作一千户人家的县邑宰,或作拥有百辆兵车的卿大夫之家宰,至于他是否具备仁道就不知道了。孟武伯又问公西华之仁如何?孔子回答:公西赤这个人,当他穿著礼服,系著大带,能在朝与外国宾客言语应对,至于他是否具备仁道,我就不知道了。

以上三***皆有可使之才,子路军事,冉求政治,公西华外交,然孔子皆答以不知其仁,可见仁是最难修养的内涵,故不轻易以仁德赞许诸***及任何人。

章旨

此章明仁之难也。

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白话解释

孔子问子贡说:你与颜回比,谁比谁胜。子贡回答:我怎么比得上颜回呢。颜回闻一知十,听闻事情的一节,就可以推知整件事情,知得周遍,始终无遗。而我只能闻一知二,听闻事情的一节,顶多知得通达,举一反三,告往能知来。孔子说:不如啊,我跟你都不如颜回啊。

然而孔子真的不如颜回吗?孔子十五岁就志于学,三十岁学有所成,四十岁没有疑惑,五十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此章不仅见孔子多贤,亦见孔子胸襟宽阔,与当时心情的欢悦,两千五百年前,一大教育家之气象,与师徒之间一片融合快乐,尽在眼前。

章旨

此章美颜回之德。

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白话解释

宰予,名予,字我,为孔门十哲之一,擅长言辞。论语记者例当称其字,此直书其名,先儒考证当依古本作宰我。

解法一

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责其志气昏惰,故说:宰予啊,如腐烂的木头不能再加以雕刻,如年久剥蚀的墙壁不可粉刷。对于宰予,我当如何责备他呢。原先我对于人,听这个人的言语,即相信此人的行为,而现今我对于人,听其言语,会进一步观察这个人的行为。由于宰我的昼寝,使我改为察颜观行。

解法二

宰予白天回寝室休息。白天应当在外,而宰我在室内休息,故孔子责其怠惰。(以下翻译同解法一,略)

解法三

春秋时,士大夫多盛饰其宫室,宰我也绘画寝室,奢华铺张,未能免俗,故孔子斥责之。(以下翻译同解法一,略)

宰予为升堂四科***之流,却受夫子之深责,实乃宰予见当时后学之徒将有懈废之心生,故***昼寝,托迹受责,以发夫子切磋之教。

章旨

此章勉人学也。孔子责勉***爱惜光阴,以勤学也。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5-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白话解释

申枨,字子周,鲁国人,孔子***。

孔子说:我未见刚强的人。有人曰,申枨是刚者。孔子于是说:申枨性多情欲,多情欲者必求人,求人则不得曰刚。刚与欲不相容,刚必不欲,欲必不刚。

章旨

此章明刚。

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白话解释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以非义加之于我身,我也不愿意以非义加之于别人身上。孔子说:此是恕道,尚非大贤所能办到,这不是你能达到的境界,若自以为能办得到,将停止而不进步。

章旨

章旨:此章明子贡之志,世人相处,也有加义于人者,如范仲淹立义庄、义田,赈济贫穷人。而非加义于人者亦有,且为数很多,故子贡感叹,乃向孔子自述其心:人之相与,我不加害于人,人不加害于我,不亦善乎!孔子则说此事非子贡所及。言子贡所想达到的,生逢尧舜之世或可达成,而生逢乱世往往人相加害于人,国相加害于国。孔子与***言道,无不正对国家发生之问题,提出合于道的解决方案。

盖后篇,孔子告子贡有一语,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为孔子答子贡之事,若***知恕道之可贵而行,则天下太平。

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白话解释

孔子之学有本性,有天道、有人道。子贡说:孔子形而下的学问,即六艺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是为了要修明政治,办好国家的事,此属人道,诸***所共修,孔子经常讲习,故可得而闻。至于性与天道,则深微难知,孔子罕言,所以不可得而闻,能知道的,仅颜子、曾子、子贡几人而已。

中庸、周易皆讲性与天道,然不得其人,则不能传。且性与天道及文章,实乃彼此互相资助,文章是用来阐发性与天道,性与天道令文章有光***。若文章无关于性与天道,是后世雕虫小技,泛语浮说,哪里是夫子的文章?性与天道不见于文字,则无由阐明。所以夫子的文章即夫子阐明性与天道之言,言言皆文,言言皆道,日用平常无非性与天道的运用。只不过学者有迷悟之别,迷则文章、性与天道各别,悟则文章是性与天道,性与天道是文章。如此说来,本章子贡所说有误吗?正好相反,此乃子贡体悟之言,因受困于陈蔡而得闻性与天道,不禁赞叹之。夫子与子贡言性与天道散见于论语,如言: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或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或曰:吾一以贯之。等等篇章,皆以性与天道指矣。子贡既闻之又心有所体会,故赞美之,犹如颜回喟然叹曰章。

章旨

此章言夫子之道,深微难知也。

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白话解释

子路求学,听闻而后能行动,不管听闻是来自于师,或来自于朋友,当闻得某一种学问时,必立即实行。如果尚未实行,唯恐又听闻其他学问。

子路求学贵在实践,故能得到升堂地位,成就大贤。论语中记孔子***行事,唯此一章。由于子路如此性格,得诸***们的佩服,故特纪录之。「唯恐」二字叙述子路的用心,亦见孔门善于形容人的贤德。

章旨

此章言子路之志也,即子路勇于力行,且恐有虚名。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白话解释

孔文子,卫大夫孔圉。文,是他的谥号。

子贡问说:卫大夫孔文子,生前乱于家世,其为人不足道,何以死后谥号为「文」。孔子回答的是:大抵聪明的人不甚好学,文子不然。不但聪敏好学,且不耻下问,他能以贵问于贱,以高问于低,以长问于少,以多问于寡。别人以为下问为羞耻,文子不然。文子虽有其他不善,然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二者,可以「文」的谥号称之。圣人隐恶扬善,厚道之教,于此可见。

章旨

记孔子不隐没人善。

参考:据左传鲁哀公十一年载:卫国有贵族名太叔疾,本娶宋子朝为妻,后与其妻妹私通。孔文子有女名孔姞,欲与太叔疾攀亲,使疾与子朝离婚,然后再娶自己的女儿。不料婚后,太叔疾仍与前妻之妹来往,且安置在犁地(卫邑)作为外室,孔文子听到这消息非常气愤,要派兵攻打太叔疾,疾即逃往宋国,文子叫疾弟收孔姞为继室。文子为人如此,而谥号为「文」,子贡怀疑名不符实,故有此章之问。考文子死于鲁哀公十五年,孔子卒于十六年夏四月,那么此次问答一定在鲁哀公十五年到十六年初的一段时间内无疑。孔子以此二语许之。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白话解释

子产,即郑国大夫公孙侨。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名侨。子产在郑国简公、定公时代执政,达二十二年,时当晋楚争霸,郑国处两大国之间,子产内以礼法治理贵族,外以口舌折服治国,使国家不受兵灾数十年,实是春秋时郑国的良相。子产过世时,郑国男子不佩玉,女子不戴耳环,大众在街巷中哭,三个月间没有人奏乐。孔子闻到消息也难过地流泪,称他为古之遗爱,意即只有在子产身上,能看到古人的仁爱。书上记载,孔子以兄死之礼来对待子产。

此章乃孔子评论子产有四种德行,符合有德有位的君子之道。一是他的行事作为,如出入、起居、升降、进退乃至办事等等,皆能恭敬于人。二是他对待君长能敬其事,例如郑国是小国,处在晋楚两大国之间,外交很难办理。子产诸事总是小心翼翼,恰如其分。三是他教养人民给予恩惠,史书上记载,子产从政第一年时,人民非常憎?他,三年之后,人民转为拥戴。因为子产执政,法度虽严,但能注意到民生问题,使人民得以苏息。四是他使用民众,能得其宜,如不违农时等。

章旨

此章美子产之德。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白话解释

晏平仲,齐大夫,姓晏,名婴,谥号平。历事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显于世。

孔子说:齐大夫晏平仲,善与人交往,一般人交往到最后容易交恶,而与晏子交往日久,不但人愈敬他,他也愈敬所交之友,是不慢旧友的表征。

晏子以敬来亲近善友,得到德学的增上,以敬来远离小人,能不受小人之害,也不会在态度上亵慢得罪小人。

章旨

此章言齐大夫晏平仲之德。

5-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白话解释

臧文仲,鲁大夫姓臧孙名辰,谥号为文。居住在蔡地,蔡地出善龟,因名大龟为蔡。古时国有大事不决,则占卜,龟有灵气,故以龟甲占之。占卜之龟有六种,周礼谓之六龟,各藏一屋,使龟人掌管之。臧孙三代为鲁国掌龟之大夫,故曰居蔡。

孔子说:臧文仲居蔡地,在藏龟之屋施用山节藻棁,山节即刻柱头为斗拱,其形如山。藻棁即大梁之上承托二梁之短柱,在上面雕画藻文。山节藻棁皆为天子的庙饰,而臧文仲以此施于藏龟之屋,违制媚神,不重人事,是为不智之举,故孔子论之曰:臧文仲,哪里称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章旨

此章明臧文仲不智也。

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白话解释

令尹,楚国官名,指宰相。子文,楚国有名的宰相。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据左传记载,子文于鲁庄公三十年开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让位给子玉,其中相距二十八年,在这二十八年中,几次被罢免又被任命。

子张问说:楚国的宰相子文,三次上台做宰相而没有喜色,三次罢相而没有不悦之色。且以旧政告知新令尹,必有所根据,其人如何?孔子回答:这样称得上尽忠。子张又问:这样称得上是仁吗?孔子回答:但闻他尽忠职守,没有智慧者焉有仁心?

子张又举齐国大夫崔子弑齐庄公,因庄公私通他的妻子姜氏。而与崔杼同朝的陈文子,拥有十辆车子,四十匹马,他放弃了车马财富而逃到其他国家,但去到了他国,觉得各国都有如崔杼般僭越君王的臣子,所以陈文子一再的逃离。子张故问,陈文子如何,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子回答:只能算是清流,因为齐君昏庸,未曾听闻文子进谏,亦未曾听闻他阻挡崔子弑君,是为不智,又怎么能称为仁者。然得一清字,亦得一种人品,今世尤可贵。

章旨

此章明仁之难也。

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白话解释

季文子、鲁大夫季孙行父,谥号为文。忠而有贤行。

鲁国大夫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即多次思虑才行,不一定是三次,或许是四五六,或可二三,思前,思后,思现在,才决定,并不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孔子听了以后说,思一次,再思一次就可以了。孔子此专对季文子而发,非言***凡事再思即可。

章旨

此章是孔子评论鲁大夫季文子之德。

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白话解释

宁武子,卫大夫宁俞。谥号为武。

孔子说:卫大夫宁武子,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则施展他的智慧才能。当国家政治昏乱时,则韬光养晦,表现得像愚昧的人一样。虽然看似愚昧,实则为有智慧,否则国家有道时,如何能变为智者。武子表现聪明才智处,是他人学之可及,然表现愚昧处,是他人学之不及者。人不知道他,他也不生气,这是他不可及的缘故,此古人所难能。

章旨

此章美卫大夫宁武子之德也。

(公冶长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白话解释

孔子在陈国,思归鲁国,时为鲁哀公三年,此时孔子年已六十。发此感叹,说:归去吧,回鲁国吧。在鲁国的***们志同道合,积极进取,志在大道,在文章等方面已有成就可观,然尚未明白大道,故对于大道还不知如何裁减抉择,要等我回去调理、教导他们。

章旨

此章言孔子欲归鲁明大道。

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白话解释

伯夷,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七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

叔齐是孤竹国君主亚微内定的继承人,但由于有悖于传统嫡长子继承的宗***理,叔齐不忍心与长子争夺王位,伯夷也不愿违背父意。后伯夷和叔齐双双出走,离开了孤竹国,禅让予亚凭。

伯夷叔齐奔往西方,在周地部落中养老,与周文王关系良好。后周武王讨伐纣王,伯夷和叔齐不满武王身为藩属讨伐君主,加上自己世为商臣,力谏。武王不听,不久周灭亡商朝。

两人愤忾,决定不食周粟,以表明对殷商的忠心,最终隐居在原殷商荒芜之地首阳山,以树皮,野菜为食,最终饿死。

解法一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会对过去憾恨之事耿耿于怀,反之能对过去豁然忘怀,若有人冒犯于己,不会记怨,所以少与人结怨。

解法二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时之恶而欲报复,故少为人所怨恨。

解法三: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既往之怨。既往不咎,予人以自新之路,故鲜少为人怨恨。

章旨

此章美伯夷、叔齐之德也。

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白话解释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素来以正直出名。微生高有一次与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不来,结果下雨淹大水,高守其信,抱桥柱不离去,最终溺死。当时之人以为守信如此,应该是正直之人。

孔子不以为然,举微生高不正直的事来说明:有人向微生高乞讨醋,应该有醋就给,没有则推辞。微生高却不直接告诉乞讨的人他没有醋,而转向其他邻居乞讨醋,冒为己物而与人,用意委曲,不是个正直的人。

章旨

此章明直者,不应委曲也。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白话解释

孔子说:言语说得好听,颜色容貌装得美好,态度表现恭敬来取悦他人,这三者皆是虚情,欺骗普通的人可以,欺骗有见识的人则不可。鲁太史左丘明,知《春秋》义理,一看到这种人通身是***,觉得此人很可耻。与人结怨,小则解之,大则以直报怨,若怨恨他人,却把怨恨藏匿在心里,***装与他人做朋友,用心险诈,是以左丘明觉得这种人很可耻,孔子也认为这二种人很可耻。

章旨

孔子劝人存心要正直,凡是在言语、表情、态度上谄媚人家,或***装与人友善,都不是以正直待人之道。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白话解释

颜渊、子路陪侍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说说你们的志愿。子路说:我愿以我的车、马、衣服、皮衣,与朋友们共用,即便用坏了,也没有遗憾。颜渊说:我愿有善不自称,不以劳苦施加于人。子路说:愿闻夫子的志愿。孔子说:我愿抚恤老年人,使老年人得其所安。以信待朋友,无论通财、劝善、规过等,一切以信实无欺待之。以慈惠待少年人,引发其感怀之心。

子路轻财重义,***可学。颜子有善而不自称,卿大夫当如是,不施劳于人民,国君当如此。孔子老安、友信、少怀,视三者如一家人,境界更高。

章旨

此章仲尼、颜渊、季路各言其志也。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白话解释

孔子说:罢了吧!我未见过有人能见到自己的过失,而在内心责备自己。讼责自己的过失,就如同诉讼于公庭,必求胜诉才肯罢休,讼责即是在内心深处不断的责备己过,必求完全根除过失,然后才停止讼责。可见夫子教人要彻底改过。

章旨

此章疾时人有过,莫能自责也。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白话解释

孔子说:虽然是只住了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但不像我这么好学不厌。

章旨

此章夫子以身示教,勉人好学,以全忠信之质。

5.18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zhuō),何如其知也?”

《论语公冶长》第十八章: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古注的观点,大致有两点:一是说臧文仲世代为国家“居蔡”,山节藻棁是职守的行为;一说他僭越礼制。即使到了宋代,朱熹也认为其“居蔡”是“媚神”。总之,都是倾向于其“不知(智)”。 《国语鲁语》中有臧文仲的事迹,可以对理解这一章有帮助。 鲁饥,臧文仲言于庄公曰:“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铸名器,藏宝财,固国之殄病是待。今国病矣,君盍以名器请籴入齐?”公曰:“谁使?”对曰:“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臣也备卿,辰请如齐。”公使往。 从者曰:“君不命吾子,吾子请之,其为选事乎?”文仲曰:“贤者急病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 文仲以鬯圭与玉磬如齐告籴,曰:“天灾流行,戾于弊邑,饥馑荐降,民羸几卒,大惧乏周公太公之命祀,职贡业事之不共而获戾。不腆先君之币器,敢告滞积,以纾执事,以救弊邑,使能共职。岂为寡君与二三臣实受君赐,其周公太公及百辟神祇实永飨而赖之!”齐人归其玉而予之籴。 另一则也涉及臧文仲,同样可以反映出臧文仲的尽职和智慧。 齐孝公来伐鲁,臧文仲欲以辞告,病焉,问于展禽(即柳下惠)。对曰:“获闻之,处大教小,处小事大,所以御乱也,不闻以辞。若以小为崇,以怒大国,使加己乱,乱在前矣,辞其何益?”文仲曰:“国急矣!百物唯其可者,将无不趋也。愿以子之辞行赂焉。其可赂乎?” 展禽不仅听从了臧文仲的意见,而且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在古代外交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章。这也正是臧文仲智慧的一次体现,现录于下: 展禽使乙喜以膏沫犒师,曰:“寡君不佞,不能事疆埸之司,使君盛怒,以暴露于弊邑之野,敢犒舆师。”齐侯见使者曰:“鲁国恐乎?”对曰:“小人恐,君子则否。”公曰:“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君之所职业。昔者成王命我先君及齐先君太公曰:‘女股肱周室,以夹辅先王。赐女土地,质之牺牲,世世孙孙无相害也。’君今来讨弊邑之罪,其亦使听从而释之,必不泯其社稷;岂其贪壤地而弃先王之命?其何以镇抚诸侯?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许为平而还。 《史记仲尼***列传》: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 “数称臧文仲”的评价已经说明孔子对臧文仲的赞赏,那么,《论语》中,孔子对臧文仲的“何如其知也”应该不是出于贬义之评吧!

不阯下问的意思

5.18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zhuō),何如其知也?”

“蔡”,是一种用来占卜的大乌龟,因为出产在蔡地,所以叫蔡。

“居蔡”,就是盖个屋子给这乌龟住。

“山节藻棁”,“节”,是屋子的柱头斗拱,“山节”,把那柱头斗拱都雕刻成山的形状。“棁”(zhuō),是梁上的短柱,“藻”,是水草,在梁上的短柱上雕刻水草。

孔子说:人们都说臧文仲有智慧,臧文仲给乌龟专门盖个房子,还雕梁画栋的,把一只乌龟当神供着,他这还能叫有智慧吗?

前面说过孔子对祭祀供奉的观念,你要祭祀什么,供奉什么,一定是你对他有敬意,是发自内心的敬意,是供养,是奉献。而不是祈求他的保佑,希望他给你带来利益。鬼神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平安保佑,或求子求财之类。尽人事,听天命,靠自己。

赋能王解读

在上一章孔子评价晏子,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说一个人难得的地方,就是始终对朋友保持尊敬的态度,这样就不会招祸。

这一章再评价一个名人,这个名人是臧文仲,比孔子大约早100年,应该是和管仲是一个时代的人。

先说原文,公冶长篇第18章,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先具体介绍一下臧文仲这个人,他是鲁国的大夫,和孔子是一个国家的人,都是鲁国,比孔子早大约100年,与他同时代的人应该是齐桓公和管仲。这个人也是在当时的历史上颇负盛名。如果是无名之辈的话,也不值得孔子来亲自评论,并且流传于后世。

他服侍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位国君,在当时强大的齐国压力下,当时齐国很强,是春秋的霸主,依然能够运筹周旋、安邦定国,在内政和外交上都有巨大的成就,世人对他有极高的评价。

这样的人才值得孔子作一次点评,那么为什么对他评价不高呢?是有原因的。

再做一下名词解释。

蔡是一种用来占卜的大乌龟。南怀瑾说,它叫玳瑁,是生活在海里的动物,而这里的乌龟,它产于蔡地,蔡是蔡国,当时在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之间那个位置。

所以我认为,解释成玳瑁是不妥的,就是乌龟就好了。

居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给这个大乌龟盖房子,让它住,把它供奉起来,特别重视。

“山节藻棁”,“节”,是屋子的柱头斗拱,“山节”,把那柱头斗拱都雕刻成山的形状。“棁”(zhuō),是梁上的短柱,“藻”,是水草,在梁上的短柱上雕刻水草。

就是说臧文仲对这个乌龟特别的重视,给它最优厚的待遇,这种礼遇都近似于天子的礼遇了。

孔子认为大家都说臧文仲有智慧,但是从臧文仲给乌龟专门盖房子,当把乌龟当一只神来供着,就说明他不是那么有智慧。他的这种行为怎么能称得上智慧呢!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里面要综合前面的来讲述了。其实在前面说过,孔子对祭祀供奉的观念,祭神如神在,就是你祭祀什么供奉什么,你对它有敬意,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敬意,是供养,是奉献。而不是祈求它的保佑,希望它来给你带来利益,鬼神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平安保佑或者求子求财之类,需要尽人事,听天命,靠自己。

很多人都以为古人迷信,其实也不是这样,儒家就不迷信。就先说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对于看不到的事情,无法说清楚的事情,他就避而不言,也不去宣扬什么。

有人会说,官方不也是祭天地、祭祖宗吗?其实祭天地祭祖宗,它是一种政治活动,并不是迷信活动。祭祀是对天地和对祖宗的一种敬意,来表达对他的感谢,有了天地,有了祖宗,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好的生活环境,才有我们的存在。

并不是祭天地,祈求天地来保佑我,祭祖宗要求祖宗来保佑我,这个出发点就不对。一个是对他们表示敬意,一个是乞求保护,这是两个概念。

如果有不合礼制的祭祀,就成为*祀。《礼记·曲礼》谓:“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祀。*祀无福。”就是不该你祭的,你去祭祀就叫做*祀,是没有什么福报的,也就没什么用,你祭了也白祭。

大家还记得吗?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又不是你家的祖宗,你去祭祀,这是谄媚。这对你没什么好处,以前我们也专门讲过,在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关于龟甲的占卜活动,官方相不相信呢?华杉说不相信,是迷信。

都是干嘛用的,来迷惑普通人的。

举个例子哈。

陈胜和吴广在秦朝末年和一帮人去干什么了呢?眼看着就没有活路了,他就制造了一个迷信活动。

想造反,就拿个布条,上面写着一个“陈胜王”,塞到别人网起来的鱼肚子里边,等着人剖开,发现纸条,说这是天意,来给自己制造一些神秘感,让人觉得陈胜能够当王,是天意。

说白了就是借用人民的迷信心理,天意陈胜称王,那么我跟着他,我有好日子过。

另外一个故事是什么呢?就是周武王去伐纣的时候,出发之前也是做了一次占卜,结果是个大凶之兆。

如果是大吉之兆的话,我相信大家都没话说,但是大凶之兆怎么办呢?姜子牙是三军统帅,他说了一句,”枯草朽骨知道什么!“

于是他把占卜用的龟甲和草棍都烧了,挥师前进,结果就把商朝给灭了。所以姜子牙也是不信这一套的。

或者说有利于我,我就信,不利于我,我就不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但是臧文仲就喜欢搞这个,他还留下一个故事,叫做祀爰居,爰居是海上的一种大鸟。据说爰居大如马驹,很罕见。

有一天鲁国都城东门外栖息了一只爰居,三日不飞,臧文仲觉得怪异,就鼓动国人去祀鸟,把它当神灵来供着。所以臧文仲总是这样神神叨叨的,孔子就说他不智。

说到这里,我和大家多聊两句。都说什么算卦的,看相的,很灵,很神奇,这种事在前几年我真的是非常相信,也没少找人看过。

因为那会儿生意不好,没少找各路大神来给***,来给看相,想逆天改命。

当时的时候听他们说的都非常有道理,也不少照着做,但最后都于事无补。

远没有像说的这样半年以后你就好啦,或者说多长时间就好了,该咋地咋地,经历了无数的这种情况。

后来就这两年,其实我也算弄明白了,真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祈求外界的保护,神呀,佛呀,只是乞求,而不去做什么实质性的行动,想偷懒,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要想改命,就必须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来。用行动,比如说我们读书,我们演讲,我们锻炼身体等等,来真正改善我们的生活。

你懂再多道理,整天求神拜佛,你的身体也不会好,要锻炼才能好。

你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你需要多读书,而且读进去了,把读书学到的新知来代替你的旧知,把它实践起来,取得成果。

我们想要在这个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那就要多为别人做事,多去付出。这样的话,你对别人有价值,你才有获得相应的尊重和地位。

而绝对不是说我去祭祀,整天去祈求,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

在这里我多说一句,昨天晚上我补听前天晚上萌姐在***训练营上的课程。

令我很高兴的事,被萌姐连续的提了两次。她的课程听课量很大的,就在我们这里是一共1000多个学员,我看了一下,播放量是1万多。

她第一次提到我是说我写的自我介绍“他是谁”,她告诉我说这样不行,因为别人不知道你是谁啊,你这样说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

要像她一样,我后来和秋艳,两个人商量一下,改成了:越自律越自由,越付出越富有,只要坚持日更,何愁梦想不成……

她特别表扬我,认真做作业 积极迭代。

说实话我听了以后很激动,昨天晚上和平常心分享了一下,平常心说,大哥你看,你到哪里都是最耀眼的那颗星。

其实我想说的意思,我们把功夫要下在实处,认认真真的去做事,积极主动的和别人沟通,你比如说萌姐、猫叔、龙兄、宇彤等,要和他们做沟通,多交流或者说请教。

因为人家是大咖,咖位比我们高,见识比我们高,要多虚心的请教。

这样的话,靠近牛人成为牛人,牛人一句话顶我们宣传一万句。这才是一个比较正确的处事方式。

对于我们战友来讲,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不要异想天开,不要指望着说我求人就能够解决问题,求求谁保佑,我的写作能力就强了,我的演讲能力就高了,我的社会地位就上来了,不是的。

我们要用心去做事,积极的去向牛人靠拢,以牛人为榜样,逐步的提升我们的软实力。这样我们才会有所建树,只搞迷信活动是不智的行为。

好了,关于这一章就解读到这里了,虽然有一点晦涩,但要认真体会,还是能够弄明白的。

明早六点半继续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恭 敬 惠 义

不耻下问(拼音:bù chǐ xià wèn)

不耻下问原意是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在句子中一般可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不耻下问"这个成语即由此提取而来。

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源自于春秋时期,主人公是孔子。

孔子在鲁国的祭祖典礼上,向周围的人不停地询问各种礼仪和习俗。有人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东西都要问。但孔子不以为耻,认为不懂就问,努力去了解和学习,这是求知的正确方法。

另外,孔子的***贡对孔圉的谥号“文”不服气,认为孔圉的造诣不足以封谥号为“文”。但孔子告诉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为聪明而好学,不以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这是孔子对孔圉的评价,也是成语“不耻下问”的由来。

成语寓意

“不耻下问”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不以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强调谦虚好学、虚心求教的精神。这个成语出自于《论语·公冶长》,是孔子对***子贡的评价。

在现代社会中,不耻下问的精神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任何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向他人请教,寻求帮助和指导。这种行为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工作能力。同时,这也是一种展现自己谦虚和勇于接受新知识的表现,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不耻下问的精神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应该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思想,这样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此外,不耻下问的精神也是一种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成文用法

"不耻下问"在句中可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运用示例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

现代·鲁迅《坟·说胡须》:"他于是废然而去了,我仍旧废然而住,自愧无以对'不耻下问'的朋友们。"

不耻下问造句

1、在学习上,我们要保持不耻下问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他在学术上一直保持着不耻下问的态度,不断向年轻学者请教,深受大家的敬佩。

3、不耻下问是一种好学的态度,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

4、作为一名新员工,他总是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员工请教,很快就熟悉了工作。

5、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不要因为不懂而不敢提问。

6、只有不耻下问,才能汲取更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7、作为一名学者,他始终保持着不耻下问的态度,不断向同行请教,为学术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8、我们在工作中要保持不耻下问的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9、他在学习上一直保持着不耻下问的态度,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和尊敬。

10、只有具备不耻下问的精神,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不断汲取新的营养。

《论语公冶长第五》

恭 敬 惠 义

《樊登讲论语—学而》

一百零二、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孔子,为什么给了孔圉谥号文?

孔圉是卫国的一个官员。文在古代是非常高的赞誉。

孔子说:孔圉非常聪明,又好学,而且能够向比自己身份低的人请教。

一百零三、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评价子产具有君子的四种道德。

一个人时,可以端端正正,气定神闲;对待别人时,可以恭敬而谦逊。

对待老百姓也很好,在不忙的家闲时期,让老百姓来给国家干活。

一百零四、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孔子说,晏婴善于与人交往,与别人相处久了,也依然能保持恭敬。

一百零五、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蔡是古时的一种大乌龟,居蔡是为他做房子。

孔子说臧文仲为大蔡做房子,而且用的是山节藻棁,装饰天子宗庙的材料,非常的奢华。

孔子感慨他也太聪明了。

这是一句反话,是说他玩物丧志,心思用错了地方。

一百零六、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张问孔子,宰相子文,三次被任命为宰相,面无喜色,三次被罢免,面无愠色。与他人交接工作时,事无巨细地交代,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是个忠诚的人。但不知道是不是仁,看不出来。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杀了他的国君,这是大罪。

陈文子家有十辆马车,却扔弃了他所有的财产,离开了齐国,来到了别的国家。

到了别的国家,又发现了和崔子一样的人,又离开了。

陈文子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但是不是仁,就不知道了。

一个是忠,一个是清。一个爱国,一个爱名。

久而敬之;未知,焉得仁

文言句式

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疑问句式 否定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倒装句式(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交朋友,交往越久,越受人尊敬。”

这段话是孔子评论晏婴的,晏婴是齐国的大夫。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晏平仲跟你相处了很长时间,你依然会尊敬他,这代表的是晏婴与人交往的结果。第二种解释,晏平仲善于与人交往,因为无论他跟别人相处多久,依然能保持恭敬,这代表的是晏婴与人交往的过程。

论语里面一定会出现大量的争论,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对于每一种解释都能够找到大量的古书和典籍作为支撑,我们只要选择自己愿意相信、对个人有用的,就足够了。

孔子希望大家能够向晏平仲学习,如果是第一种解释,他更强调结果,而结果是没法学的。比如孔子说晏子这个人很了不起,别人都很尊敬他,你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学他。而第二种解释更强调过程,我们可以学习晏子待人接物的过程,学习他与人相处时的恭敬态度,学习他的“久而敬之”。

孔子说:“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和一个人离得太近了,他就不把你当回事,就开始不逊了。越近的朋友越喜欢互相掐科打诨,开玩笑的尺度越大,甚至随便讽刺对方,说放肆的话;离得太远了,又会产生抱怨,觉得对方不在意自己,这就是人与人交往中的难点。

孔子说“久而敬之”是交友之道。“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即便是几十年的老朋友,每次见面依然能保持足够的恭敬,依然尊重对方的人格,给我们足够的鼓励和肯定,而不会因为特别熟,就肆无忌惮的打趣、挖苦。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的东西。一个人是否有修养,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有气质,就反映在这些细节之上。

我们跟别人在一起的时间无论多长,都应该保持恭敬的态度。尊敬他人是一个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最终自然会产生相互尊敬的结果。

感悟:对朋友、对家人不能因为太熟就放肆,甚至会发脾气等,越是亲近的人越能反映我们的修养。对朋友,无论多少年,都要保持恭敬的态度、尊重对方。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养着大乌龟,给他住的房子、房顶呈拱形,柱子上画着水草图案,像天子的宗庙一样,这怎么算明智?”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如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与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文:子张问:“子文三次做宰相时,没感到高兴;三次被罢免时,没感到委屈。卸任前,总是认真的办理交接事宜,怎样?”孔子说:“算忠心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儿来的仁?”又问:“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抛弃家产跑了。到了另一国,他说:`这里的大夫同崔子一样,`又跑了。再到一国,再说:`他们同崔子一样。`再跑了,怎样?”孔子说:“算清白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儿来的仁?”

子张是孔子的学生,叫颛孙师。一般情况下,在《论语》中看到“师”往往就是指子张。

子张问孔子:“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令尹子文”指楚国的宰相子文。令尹子文三次被任命为宰相,面无喜色,后来,三次被罢免,也没有愠色,不生气。三起三落对他影响都不大。

一个人如果突然被罢免了,交接工作的时候有可能装病,有可能故意不配合,说:“我不知道,你问秘书,我不清楚”。职场中很多人在交接工作的时候都不太愿意配合,甚至故意制造麻烦,给接任者留下烂摊子。

而令尹子文虽然上次被任命成令尹,又三次被罢免,但每一次交接工作,他都能够做到“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将自己之前做的工作事无巨细的交代给新被任命的官员。子张认为他境界很高,就问孔子:“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对令尹子文的评价是“忠矣”。他能够做到忠诚,能够认真的对待自己负责的事情。忠是爱国,忠是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这是孔子承认的。

子张接着问:“仁已乎?”在这里我们看到,孔子的学生是多么想挑战“仁”的境界,几乎将“仁”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最高标准。大家都想问,哪个人达到了仁的境界,谁是楷模。所以子张问孔子:“令尹子文仁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看出来呢?”

在孔子看来,令尹子文的做法的确是忠君爱国,但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孔子本人也是当了官被罢免,又当了官被罢免,最后周游列国。对孔子而言,尽忠职守是不需要达到仁的境界也能够做到的,而令尹子文能够做到忠,但未必能够达到仁。因为不知道令尹子文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内心是如何的,是澎湃的,是愤怒的,但表面上看起来是正常的?孔子无法判断令尹子文是否仁,因为做到那些,还不必达到仁这么高的境界。

子张又问了另一个人——陈文子。说到陈文子,要提到一个背景是崔子弑齐君。崔杼是齐国大夫,他把齐庄公给杀了。弑君是大罪,而崔子竟然杀了他的国君。陈文子有十辆马车,约四十匹马,家财颇丰,他已经在齐国安家立业了,但发生了崔子弑君的事之后,他就把自己的家产全部抛下,“弃而违之”。

“违”离开的意思,比如一个人到了一个地方,觉得不舒服就走了,就是“违之”。

到别的国家之后,他一看情况说:“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发现这个地方不好,他又离开了,到新的地方,他又说:“这些人和崔子一样坏,”又离开了。辗转流亡两三个国家。

子张问孔子:陈文子如何?孔子评价他“清矣”,意思是这个人不同流合污。又问:陈文子算仁吗?孔子说:不知道,我看不出来。

孔子永远在别人问他某人是否仁的时候,说不知道。因为当一个人做的事看起来符合道义,但都还达不到仁的境界时,无法反映出一个人是否仁。

孔子对令尹子文的评价是忠,对陈子文的评价是清。“忠”是爱国,爱的是国家,是政事,是能把事做好;“清”是爱名,爱的是自己的名声,爱的是洁身自好,这两者爱的都是外在事物

感悟:一个人的内心是无法通过外在的表现看出来的,“仁”很是很难到达的境界,但正因为难,才值得一生去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