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天塞地是什么意思,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19 0
  1. 宋明理学·心学视角·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2. 泛海赏析
  3. 和宇宙有关的成语
  4. 王守仁和荀子各属怎样的世界观?各自的哲学观点是什么?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心”指“意向”,“物”指“事”。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又说:“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於事亲,既事亲为一物,意用於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於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於听讼,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

充天塞地是什么意思,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当沉浸在一本兴味极浓的书中,周围世界的喧嚣便像不复存在似的;当我们出神地思考、这认真地做一件事时,便会忘记周围的环境。

二、对于个体来说,心便是整个世界。

《传习录》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又载:“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具无了?’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对个体来说,没有了“心”,便没有了整个世界。

三、从“万物一体”来理解。儒家有“万物一体”的说法,认为人是宇宙的精灵,人又是一个“小宇宙”,心是人这个“小宇宙”的灵魂。造物主在造人的时候,已经把“理”塑在他的“心”里,宇宙万物又通过视、闻、嗅、味、触、第六感观等感应通道触发人的“心”,激发人心的“理”。

贝克莱有句名言:“天上的星辰,地上的山川,宇宙中所含的一切物体,在人心灵以外都无独立的存在,它们的存在就在于其为人心灵所感知。”这是著名的“存在即被感知”论,与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有同工异曲之妙。

既然“存在就是被感知”,而感知又是通过“心”并存放于“心”,那么,“心外无物”了。

四、人的一切“行”,要通过“心”来指挥。

我们的视、闻、嗅、味、触、第六感观等感应,要通过“心”来实现;我们通过“心”来思考;我们用“心”读书、学习;我们作决策,要凭“心”而断;我们听取意见,要用“心”聆听;我们做事后总结经验,要问“心”无惭。

事实上,我们读书、理解知识,也是“我注六《经》”式的,是用自己存在于“心”的知识背景来理解新的知识。

既然“行”是物,一切“行”,都是通过“心”这个载体来完成的,所以,“心外无物”。

宋明理学·心学视角·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塞翁得马 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十五卷:“塞翁得马非为吉,宋子双盲岂是凶。祸福前程如漆暗,但平寸答天公。”

塞翁失马 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之马 塞马。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序一:“嗟乎嗟乎!廿年幻梦,如此收场;万里故乡,罔知所适。若论祸福,塞翁之马难知;语到死生,庄子之龟未卜。叹浮生其若梦,为欢几何?抚结局以如斯,前尘已矣。”

塞北江南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塞耳盗钟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塞耳偷铃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出处:《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鬼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

塞井焚舍 填井烧屋,表示决心死战。

塞井夷灶 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塞上江南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同“塞北江南”。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出处:***《改造我们的学习》二:“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出处: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现比喻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出处: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茅塞顿开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下塞上聋 塞:堵塞不通。聋:耳朵的听觉失灵。下边堵塞不通,上边听觉失灵。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

抑塞磊落 形容心地抑郁,有志未伸,为人却胸怀坦白。

出处: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挨山塞海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日观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

拔本塞原 ①比喻背弃根本。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亦作“拔本塞源”。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拔本塞源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闭门塞窦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出处:《宋史·儒林传四·蔡元定》:“若有祸患,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

闭门塞户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出处:见“闭门塞窦”。

闭明塞聪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闭目塞聪 聪:听觉敏锐,这里指听觉。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闭目塞耳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出处:《隋书·东夷传·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蔽聪塞明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

蔽明塞聪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宋·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波罗塞戏 即双陆。古代游戏,二人相博,类似下棋。

充天塞地 指整个宇宙。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垂头塞耳 指不问不闻,装聋作哑。

出处:《后汉书·殇帝纪》:“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担雪塞井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出处:唐·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饭岂堪食。”

敷衍塞责 敷衍:马虎,不认真,表面上应付;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出处:***《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的表现,一种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

汗牛塞栋 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出处:明·唐顺之《胡贸棺记》:“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塞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壶浆塞道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出处:《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荆棘塞途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两豆塞耳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出处:《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两耳塞豆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聊以塞责 聊:姑且;塞责:搪塞责任。姑且应付一下,算是交代了责任。

出处: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韩侘胄当国,言官不敢言事,但泛论君德、时事,或问之,则愧谢曰:‘聊以塞责。’”

漫山塞野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同“漫山遍野”。

迁善塞违 犹言向善而防堵邪恶。

失马塞翁 比喻因祸得福的人。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家虽不宽余,也还可以勉强温饱,都因我无端的官兴发作,几乎弄得家破人亡;还仗天祖之灵,才幸而作了个‘失马塞翁’。”

填街塞巷 形容人非常多。

出处:《南齐书·虞玩之传》:“又生不长发,便谓为道人,填街溢巷,是处皆然。”

屯街塞巷 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迭背,闹闹穰穰,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

无以塞责 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鹰犬塞途 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

昭德塞违 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出处:《左传·恒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

赭衣塞路 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出处:《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钻山塞海 比喻做极为困难的事。

出处:沙汀《淘金记》二:“只要你干,我钻山塞海总来一个。”

朝穿暮塞 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出处:《南齐书·东昏侯记》:“光筑缮造,日夜不穷,晨构夕毁,朝穿暮塞。”

顿开茅塞 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耳目闭塞 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敷衍搪塞 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塞责了事。

出处:《文明小史》第十一回:“抄上几十联,也可以敷衍搪塞。”

晦盲否塞 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出处:宋·朱熹《大学章句序》:“晦盲否塞,反覆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津关险塞 津:渡口;关:关口;险:险要之地;塞:要塞。指水陆山川关隘、险要之处。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曰:‘秦并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

禁舍开塞 指禁罚和赦免,开放和闭锁。

出处:《尉缭子·制谈》:“今天下诸国,士所率无不及二十万之众,然不能济功名者,不明乎禁舍开塞之道也。”

青林黑塞 比喻指知己朋友所在之处。

出处:唐·杜甫《梦李白》诗:“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日堙月塞 一天天堵塞,不通畅。

屯蹶否塞 指颠连困厄。比喻生活非常艰苦。

出处:宋·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 :“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则世之魁闳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於门?”

泛海赏析

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学·心学视角·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尽心”说本质上并不表现为对外物的疏离,相反,却以物我一体、心物一体为基本观念。所谓“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天地万物以为心”亦即物我一体、心物一体。但这是需要证明的,阳明是从下面三个层面来证明的:

一体之仁

圣人之心表现为对天地万物的普遍关怀,此种表现不是主观的意愿,不是人为的造作,而是圣人“其心之仁本若是”,圣人之心与天地万物不是相对待的,而是一气同流的,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故见孺子之入井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也,见鸟兽哀鸣斛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阳明全书》卷二六,《大学问》)

感应之几

阳明认为,人心与万物是否一体,不能以形体为分界,而应从心灵与万物的感通来看,心灵与万物能够感通,便足以证明心物是一体的。

“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谓之同体?’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几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请问。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曰:)‘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间隔了。’”(《传习录》下)

天下事物,道理非一,观察之角度不同,则有仁智异同之见,阳明提出“你只在感应之几上看”,确定了考察与讨论的角度,所谓“感应”,是建立主、客体的联系,“几”是关捩点,具有隐微的特性,而此处阳明却把“感应之几”放大来看,把它视作认识过程连接主体与客体的必经桥梁,在“感应之几”上,主体与客体是一体交融的,人之所以常有主、客体与内、外之分,是因为人们尚未破除形体间隔的观念。阳明指出,心之灵明的特点正在于它不为形体所拘囿,而能与天地万物同流。

思维意识与存在的同一性

阳明言“心即天”,“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传习录》下)。是说心量广大,像天一样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并且“不疾而速,无远弗届”。这是讲思维的功能特点,只有人的思维才有。

“阳明说:‘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九川疑曰:‘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知是一件?’(阳明)先生曰:‘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已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传习录》下)在阳明看来,事物是心之内容,心是物之见证,认识的形成离不开主体与对象两个要素,二者关系,是合则俱有,分则两无,一方面,事物并不在我们的思维、意识之外,任何事物,无论四方上下、往古来今,离我们多么遥远,它实际上都在我们的意识之中,那些我们的意识毫无所知的事物是无意义的。正如贺麟先生评论柏雷有名的“自我中心的困难”时所指出:“我们不能‘设想’某个事物离开我们意识而存在,因为‘设想’一个事物,那事物就已经进入我们观念之中了,我们不能说出一个不是观念的事物,因为说的时候,对于那个事物就已经形成观念。”(贺麟《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第76页)另一方面,我们的思维、意识也不能没有事物的内容,没有事物的内容,心之灵明便无着落。阳明说:“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传习录》下)这句话常被视为阳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中的唯物主义成分和特例,实际上这是阳明心物一体论的一贯思想。

阳明证明了“心物一体”,从而也就证明了“心外无物”,但这种思想观点不能不经常面临尖锐的挑战: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下)

友人认为岩中花树自开自落,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存在,与我心无关,阳明并不否认花树是客观存在,但却从寂感关系来证明它是与我心有关的。《周易·系辞》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理学家以此为据,常把寂感作为一对范畴来描述心之特点,心学更以《易》为写心之书,对寂感问题尤为重视,认为心量广大,理在玄通,有感必应,心与事物相感,就会在心中呈现,寂只是未感,是未呈现的潜在,主体有无限的认识能力,未感中包含着能感。“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种由寂到感的转化,便证明寂中包含着能感,人心有感通天下之物的能力,也便可证明“天下无心外之物”。

阳明哲学虽以物我一体、心物一体为其基本观念,但其要旨却在强调主体性,突出主体性是阳明哲学的灵魂,阳明在解决安身立命问题时,紧扣着以“作圣”为目标的主体意义与价值,在他看来,离开“作圣”的目标,主体便无意义,而无主体意义,则世界之存在也无意义,阳明说:“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的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如何与他间隔得。”当有人问他:“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阳明回答:“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传习录》下)在阳明看来,心量广大,可以比拟于天,天地万物本无心,以人心为心,***如天地万物要实现自我认识,只有通过心之灵明来完成,人心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犹如心之与身的关系,心是主宰者,心与其身是一气流通、痛痒相关、休戚与共的。阳明不讨论事物是否客观存在的问题,凡遇此问题,都把它转化为客体存在对主体的意义。狭隘地看,这种思想方法似乎是一种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但阳明所说的主体是排除了自私自利之心,是以对天地万物的普遍关怀为前提的,因而这种思想方法只有积极的意义,而无消极的意义,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他所关怀的世界,在此世界中,主体与客体是一体交融的,这个世界体现着主体普遍关怀的仁爱之心,体现着主体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阳明的主体哲学亦即他所理解的“圣人之学”的精神所在。

和宇宙有关的成语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泛海》这首诗意态潇洒,有一股正义的豪情,表达了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王阳明是明朝著名哲学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他主张的“心学”和开创的阳明学派在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王阳明的学说打破了当时理学家们对于“人”的钳制,解放了一大批人的心灵世界,渐渐成为思想界的一种风尚。

诗歌头两句“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原”说明人世一切的艰难挫折,诗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万物的变化只不过如同浮云掠过太空一样,在心中留不下任何痕迹。尽管这海上风云变色、巨浪滔天,只要我心不为所动,这大浪又算得了什么?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王守仁坚毅无畏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学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能达到心灵的纯明境界。

在诗歌的三、四两句中,诗人更进一步地描写了自己心中此时的感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说在这“静谧”而辽阔的大海上,自己就好像手拿着锡杖(高僧手持的一种法器),驾着天风,在月光下飞越“海涛三万里”,这惊涛骇浪中命悬一线的惊险航程,在诗人笔下竟成了如此富有诗意的一次旅行。说到“静”字,还有一个故事:唐朝禅宗高僧惠能有一次听两人辩论说风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惠能却说,都不是,是你们的心在动。王守仁的“心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从《泛海》的创作背景看,《泛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章太炎评价王阳明心学时曾说过四个字“自尊无畏”,这四字从《泛海》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参考资料:

1、 根据百家讲坛《***王阳明》系列讲座04(锦衣卫的追杀)整理

王守仁和荀子各属怎样的世界观?各自的哲学观点是什么?合理性与局限性

和宇宙有关的成语有:1.斗转星移、2.流星赶月、3.众星捧月、4.无穷无尽、5.神秘莫测、6.九霄云外

1.斗转星移

成语拼音:dǒu zhuǎn xīng yí

成语解释: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成语出处: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2.流星赶月

成语拼音:liú xīng gǎn yuè

成语解释: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 汉史上》:“自投军后,时通运泰,武艺过人,走马似逐电追风,放箭若流星赶月。”

3.众星捧月

成语拼音:zhòng xīng pěng yuè

成语解释:众多的星星围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某人;也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喻若众星拱明月。”

4.无穷无尽

成语拼音:wú qióng wú jìn

成语解释: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成语出处:宋 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5.神秘莫测

成语拼音:shén mì mò cè

成语解释:不可理解与预测的

成语出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苏福顺和古尚清领唐黎岘走到井口,往里边望望,黑洞洞阴森森的,神秘莫测。”

6.九霄云外

成语拼音:jiǔ xiāo yún wài

成语解释: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哲学思想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行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思想简介

王守仁为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集大成者.其学深受南宋陆学和禅学的影响,但比陆学精致完整和广泛得多.王守仁之学,经历了“学凡三变”的历程.黄宗羲曰:“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制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明儒学案》)“始得其门”即所谓“龙场悟道”,此为王守仁心学诞生之时.“心即理”为王氏心学之理论基础,也是其宇宙观.他服膺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以为简易直接,有以接孟子之传.并且发展了陆之命题,完全否认了待“明”之“理”的客体,提出天下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的命题.认为孝、弟、恻隐之心为人所固有,不***外求.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格物”,而在“致知”,“致吾心良知之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皆得其理”,从而以一元论的“良知”说代替了程、朱客观唯心主义的“天理”论.王守仁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此“心”不仅为人身主宰,甚且主宰着天地、鬼神、万物,“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同上).“吾心”不仅化生天地万物,即便六经学术,亦在“吾心”之中,“六经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同上).关于知行关系,王守仁抛弃了宋儒“知先行后”的传统看法,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不可能分开.他以“心即理”为理论前提,批评朱熹“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是导致“知行之所以二也”的原因.认为人如果将知行分做两件去做,势必在理论上失却“知行本体”,在实践上造成“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之弊.他称“知行合一”不是凿空杜撰,说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人只是由于被私欲隔断而不知而已.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同上),“凡谓之行者,只是实去做这件事.若着实做学问思辨的工夫,是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若谓学问思辨之,然后去行,却如何悬空去学问思辨得?行时又如何去做得学问思辨的事”?“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答友人问》).既然“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所以他主张“知行合一并进”,认为学、问、思、辨、行五者,“合其事而言一而已”.关于认识方法,王守仁的核心思想为“致良知”或曰“致知格物”.他称此为“学问大头脑”、“千古圣圣相传的一点真骨血”.此命题实际是将《大学》之“致知”与《孟子》之“良知”观点结合起来.但他认为“格”不应以“至”字训,而当作“正”字解.所谓“格物”,非格心外之物,“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传习录》),即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知之物.“格物”的目的在于“致良知”,他将孟子“良知”的观点大加发挥,认为“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它“生天生地”,是“与物无对”的宇宙根源,“人若复得它完完全全,无少亏欠”,便完成了对宇宙的认识.认为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他认为良知即是天理,“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推而衍之,便为孝、弟、忠、信、五伦百行的道德规范,从而完成了由哲学到***学的逻辑论证,树立了封建道德的绝对权威.他举例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传习录》)他认为“性无不善,知无不良”,而且“***之所同具”,故“致良知”具有普遍的意义.关于“致知格物”之法,王守仁概括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门四句教.王守仁也承袭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传统命题,而将其方法概括为两种:一为静的功夫,即无事时存养,防人欲于未萌之先,静处体悟,以存天理(致知);二为动的功夫,即有事时省察,克人欲于方萌之际,事上磨炼,以灭人欲(格物).王守仁自称其“致良知”为“孔门正眼法藏”,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王守仁在许多重要观点上都与朱熹对立.朱熹将《大学》一书分为经传,并补写格物致知传;王守仁则认为原无经传可分,更无经传可补.朱熹重视“格物致知”,把它置于“诚意”之先;王守仁则认为格致本于诚意,以诚意为主.朱熹将心与理析而为二,把知与行分离开来;王守仁则主张心与理一,知与行合.朱熹以格物为穷理,注重外界一事一物之理,要求对经典的一字一句细心理会;王守仁则认为朱熹这种方法是务外遗内、博而寡要,他以格物为正心,要求发挥良知的作用,以良知为评判事理的标准和解释经典的根据.他们虽然都反对佛老的虚玄和管商的功利,但王守仁认为朱熹的思想琐屑支离,不足以驳倒佛老管商.王守仁的思想与陆九渊?接近.他们都在根本观点上强调心与理一,在方法上要求简易直截,但王守仁的思想并非直接继承于陆九渊.他的格物致知说、知行合一说和致良知说,不但与朱熹的思想相对立,也与陆九渊的学说不同.王守仁接受了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完成了一个心学体系.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外无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王守仁认为,心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如果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低?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它吉凶?万事万物皆是如此.因此,没有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离开天地万物,也就没有我的灵明.王守仁认为物就是事,譬如意在事亲,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事君,事君便是一物.因此,物不在心外.他强调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却混淆了主体同客体、意识和存在的界限,取消了二者的对立,进而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王守仁所谓良知,实际上是主观的道德意识,它既是是非标准,又是善恶标准,即真理和道德标准.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这种是非善恶之心***皆有,圣愚皆同,本来圆满,原无欠缺,不须***借.圣人不会多一些,常人不会少一些,因此,***都可成为圣人.既然***都有良知,***都可用自己的良知作为衡量是非善恶的唯一标准,故不必求之于圣人,亦不必求之于典籍,“良知便是你自家的准则,便是你的明师”.一切是非善恶,良知自会知道.它就在你的心中,如果求之于心而非,“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如果求之于心而是,“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王守仁的良知说,虽是一种先验论,但它打破了圣人同凡人的界限,在客观上具有动摇儒家权威的作用.

王守仁又提出良知无善无恶的思想,认为良知是超出善恶之上的绝对至善,是超出是非之上的绝对真理.善与恶对,是与非对,这都是相对的,但良知是绝对的,因此他称之为“至善”或“无善无恶”.他晚年提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句教?”作为立言宗旨,表现了王守仁思想的内在矛盾,引起了王门后学的争论和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