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凭虚公子安处先生代指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17 0
  1. 浣溪沙 姜夔赏析
  2. 汉代的辞赋观
  3. 虚词的用法有哪些?
  4. 夙公四字成语大全
  5. 散体赋的详细内容
  6. 汉代有关长安的诗句或者文赋
  7. 杰慧四字成语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是宗教说和( )

A.游戏说 B.宣泄说

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凭虚公子安处先生代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C.模仿说 D.劳动说

2.《诗经?静女》是( )

A.情爱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汉代经师伏生所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的《尚书》是( )

A.今文《尚书》 B.古文《尚书》

C.伪古文《尚书》 D.《逸周书》

4.《荀子》散文属于( )

A.寓言体 B.叙事体

C.语录体 D.论述体

5.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老子》的是( )

A.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6.《墨子》的文风特点是( )

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 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

C.质朴无华,逻辑性强 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7.下列寓言出自《庄子》的是( )

A.舐痔结驷 B.自相矛盾

C.五十步笑百步 D.狡兔三窟

8.下列关于旗帜的诗句中,属于宋玉所作的是( )

A.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B.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C.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

D.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9.除分析秦亡的原因外,贾山《至言》着重讨论的另一问题是( )

A.经济发展问题 B.礼仪制度问题

C.君臣关系问题 D.统一思想问题

10.王充在文章写作上的重要主张是( )

A.反对通俗浅白,提倡典重艰深 B.反对文辞华美,提倡质实无华

C.反对以情为文,提倡冷峻沉着 D.反对虚妄不实,提倡真诚实用

11.《史记》的核心部分、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本纪、表、书 B.本纪、表、世家

C.本纪、书、列传 D.本纪、世家、列传

12.以下有关《吴越春秋》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越春秋》的作者是东***袁康

B.《吴越春秋》的结构是各篇相对独立

C.《吴越春秋》除记叙吴越争霸,还有记载地理、占气等专篇

D.《吴越春秋》前五卷记叙吴国历史,后五卷记叙越国历史

13.下列辞赋中表达怀人主题的是( )

A.《自悼赋》 B.《李夫人赋》

C.《哀秦二世赋》 D.《非有先生论》

14.被后人誉为汉大赋之绝响的作品是( )

A.司马相如《长门赋》 B.扬雄《甘泉赋》

C.班固《两都赋》 D.张衡《二京赋》

15.汉乐府民歌中反映妇女婚姻生活不幸的诗篇是( )

A.《悲歌》 B.《上邪》

C.《孔雀东南飞》 D.《长歌行》

16.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诗歌是( )

A.汉乐府民歌 B.《古诗十九首》

C.秦嘉《赠妇诗》 D.张衡《同声歌》

17.魏晋时期,开创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 )

A.蔡琰 B.曹操

C.曹丕 D.曹植

18.第一个将庄子诗化,诗中具有清远境界的是( )

A.阮籍 B.嵇康

C.陆机 D.潘岳

19.“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出自陶渊明的( )

A.《归园田居》 B.《饮酒》

C.《杂诗》 D.《咏贫士》

20.左思诗歌的特点为( )

A.辞藻温丽 B.弘丽妍赡

C.烂若舒锦 D.文典以怨

21.现存魏晋南北朝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 )

A.《世说新语》 B.《语林》

C.《笑林》 D.《西京杂记》

22.钟嵘《诗品》中尤为重视( )

A.文气 B.灵感

C.怨与兴 D.文与质

23.隋代诗人卢思道的名作《从军行》的艺术特点是( )

A.重词*** B.重音律

C.重气质 D.重思理

24.下列诗句属于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的是( )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C.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5.孟浩然的诗风可概括为( )

A.质朴刚健 B.绮丽华艳

C.平淡自然 D.凝炼精深

26.下列诗歌属于刘禹锡咏史诗的是( )

A.《石头城》、《乌衣巷》 B.《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

C.《赤壁》、《过华清宫绝句》 D.《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

27.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是( )

A.冷艳怪丽 B.清奇僻苦

C.深情绵邈 D.绮丽精工

28.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著名诗论是( )

A.“不平则鸣”说 B.“象外之象”说

C.风雅说 D.风骨说

29.下列有关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唐***标志着***文体的完全独立

B.《任氏传》是人神相恋的爱情故事

C.“黄粱梦”的典故出自《南柯太守传》

D.《游仙窟》有鲜明的骈体***特征

30.李煜早期词作表现的是( )

A.人生际遇 B.享乐生活

C.离愁别绪 D.亡国悲痛

1.保留原始歌谣风貌的作品《弹歌》的歌词是( )

A.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B.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C.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D.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2.《诗大序》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是( )

A.“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B.“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C.“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D.“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诗经?大雅?生民》是( )

A.史诗 B.情爱诗 C.农事诗 D.社会政治

4.下列寓言出自《孟子》的是( )

A.庖丁解牛 B.买椟还珠 C.揠苗助长 D.唇亡齿寒

5.《天问》的诗歌体式是(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6.汉代“四家诗”中属于古文经学的是( )

A.齐诗 B.鲁诗 C.韩诗 D.毛诗

7.贾谊《服鸟 鸟赋》所表现的主要情感倾向是( )

A.齐同生死的豁达B.知难而进的执着

C.随波逐流的混世D.挑战命运的抗争

8.在《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本纪”这种体例是( )

A.记述王侯各国的兴衰始末 B.记述古今著名人物的事迹

C.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更替 D.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变迁

9.从思想倾向看,桓谭是( )

A.反对君权至上的代表 B.讥刺儒家经典的代表

C.反对图谶虚妄的代表 D.抨击恶风鄙俗的代表

10.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 )

A.《归田赋》B.《刺世疾邪赋》C.《穷鸟赋》D.《鹦鹉赋》

11.最早收录《孔雀东南飞》的诗歌总集是( )

A.《乐府诗集》 B.《文选》C.《玉台新咏》 D.《古诗纪》

12.王充在文章写作上的重要主张是( )

A.反对通俗浅白,提倡典重艰深B.反对文辞华美,提倡质实无华

C.反对以情为文,提倡冷峻沉着D.反对虚浮不实,提倡真诚适用

13.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 )

A.灵感说 B.文气说 C.宗经说 D.滋味说

14.王粲的诗被誉为( )

A.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B.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C.骨气奇高,辞***华茂 D.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15.潘岳诗的特点是( )

A.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B.辞藻绝丽,婉转侧折

C.天才秀逸,清峻自然 D.情伤一时,心存百代

16.东晋诗坛主流诗风的特点是( )

A.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B.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C.志深笔长,梗概多气 D.嵇志清峻,阮旨遥深

17.南朝诗人徐陵最擅长的诗体是( )

A.宫体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乐府诗

18.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的是( )

A.地理 B.寺庙 C.怪 异 D.轶事

19.“初唐四杰”的审美追求是( )

A.提倡纤巧绮靡 B.提倡刚健骨气

C.主张体物精巧 D.主张竞为雕琢

20.陈子昂提出的诗美理想是( )

A.研练精切,稳顺声势 B.兴象玲珑,无迹可寻

C.骨气端翔,音情顿挫 D.点缀升平,彩丽竞繁

21.王维出塞前后的诗作往往具有( )

A.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 B.清纯情思和明净之美

C.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 D.明朗的情思和飞动的气势

22.孟浩然山水诗创作的特色是( )

A.善于写空山的宁静之美 B.善于表现慷慨的情怀

C.善于写水乡的纯净之美 D.善于抒发失意的悲哀

23.下列诗句出自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C.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D.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4.姚合《极玄集》将李端、卢纶等人称为“大历十才子”的主要原因是( )

A.从事诗歌创作活动的年代相近

B.都是长期在江南任职的地

C.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

D.诗歌作品都存有盛唐余韵

25.在李白诗歌中,具有境界清新、风神飘逸潇洒艺术特色的诗体是( )

A.乐府 B.绝句 C.歌行 D.七律

26.“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指的是( )

A.杜甫七律的创作特色 B.杜甫五律的创作特色

C.杜甫七绝的创作特色 D.杜甫***府的创作特色

27具有鲜明的士大夫之词特征的词是( )

A.敦煌曲子词 B.早期文人词 C.花间词 D.南唐词

28.后人称为“吴中三高”的是( )

A.范蠡、张翰、陆龟蒙 B.范蠡、张翰、司空图

C.范蠡、张翰、柳宗元 D.张翰、陆龟蒙、司空图

29.据民间说唱故事“一枝花话”加工创作而成的***作品是:( )

A.《任氏传》 B.《李娃传》C.《莺莺传》 D.《霍小玉传》

30.晚唐游侠***中被后世誉为“风尘三侠”的是:( )

A.李靖、红拂女和虬髯客 B. 李靖、红拂女和黄衫豪客

C. 李靖、虬髯客和黄衫豪客 D. 红拂女、虬髯客和黄衫豪客

浣溪沙 姜夔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一、选择

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属于:

①《易经》中的卦、爻辞; ②《诗经》;③甲骨卜辞 ;④商代的彝器铭文

2.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是

①《尚书》 ②《山海经》 ③《列子》 ④《淮南子》

3.《诗经》中的诗

①主要是各地的民歌,部分为公卿列士所作

②主要是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所作

③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为乐师所作

④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自民间

4.《战国策》

①分国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

②经刘向整理汇编,按十二国顺序,分列为三十三篇

③分国记载鲁、齐、晋、郑、秦、楚、吴、越八国的史事

④按鲁国十二公顺序分年记事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

①《荀子·劝学》

②《孟子·滕文公上》

③《庄子·养生主》

④《庄子·逍遥游》

6、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作家有

①贾谊 ②王符 ③仲长统 ④崔寔。

7.关于《离骚》的题义

①司马迁释为“别愁”,班固释为“离忧”,王逸解为“遭忧”;

②司马迁释为“离忧”,班固释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

③司马迁释为“劳商”,班固释为“别愁”,王逸解为“遭忧”;

④司马迁释为“遭忧”,班固释为“劳商”,王逸解为“离忧”。

8.秦统一后的文学主要是

①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

②歌功颂德的刻石之文和诏令奏议等应用性文字;

③临潼兵马俑等造型艺术和阿房宫等建筑艺术;

④李斯的《谏逐客书》和贾谊的《陈政事疏》。

9.汉赋四大家是指

①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

②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③东方朔、司马相如、扬雄、张衡;

④贾谊、枚乘、东方朔、司马相如。

10、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

①班固的《咏史》

②张衡的《同声歌》

③蔡邕的《翠鸟》

④辛延年的《羽林郎》。

二、填空题

1.诗歌起源于人类的_______。

2.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_______化的主要表现。

3.《诗》三百,精华在《国风》,《国风》中又以_______最为精彩。

4.《战国策》善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道理,其主要手法是巧于比喻,善用_______ 和博引史事。

5.《论语》是一部记述_______及其***言行的典籍。

6.《招魂》中招魂辞的内容主要是“外陈四方之恶,_______。

7.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三部分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

8.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其“十志”是由《史记》的“_______”变来的。

9. 汉代的政论散文以西汉初期最为发达,_______的《过秦论》是其中的杰作。

=================================================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现存诗文总集以梁_______编的《文选》为最早,其标榜的选文标准是“事出于沉思,_______。”

2、钟嵘在《诗品》中形容_______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3、六朝志怪***的代表是干宝所撰《_______》,志人***的代表系_______所撰《世说新语》。

4、***把合过乐的歌辞称为_______,六朝人则称之为_______。

5、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是_______。

6、被鲁迅先生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建安作家是_______。

7、谢灵运自称为“有神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8、南北朝乐府民歌中被后代评论家称为双璧的作品是《_______》和《_______》。

9、我国现存的文人诗中最早的完整而纯粹的七言诗是_______写的《_______》。

10、“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出自左思的《_______》。

二、选择题

1、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

〔1〕谢灵运;〔2〕谢脁;〔3〕沈约;〔4〕阴铿;〔5〕。

2、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有

〔1〕多用谐音双关;〔2〕语言自然质朴;〔3〕多用五言四句形式;〔4〕感情强烈,直抒胸臆。

3、齐梁时创作流传至今的文学批评专著是:

〔1〕《典论》;〔2〕《文章流别论》;〔3〕《文心雕龙》;〔4〕《诗品》。

4、“鲁公二十四友”的首领是

〔1〕贾谧;〔2〕石崇;〔3〕陆机;〔4〕潘岳。

5、三国后期的士人群体主要有

〔1〕建安七子;〔2〕正始名士;〔3〕竹林七贤;〔4〕竟陵八友。

6、提出“文章经国之大业”的观点的是

〔1〕葛洪;〔2〕曹丕;〔3〕陆机;〔4〕挚虞。

7、下面哪些属于“四声八病”

〔1〕猪肚;〔2〕正纽;〔3〕蜂腰;〔4〕凤尾。

8、下列作家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1〕阮籍;〔2〕陈琳;〔3〕阮瑀;〔4〕曹植。

年4月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先秦古籍《吕氏春秋?古乐》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履虎尾,不咥人 B.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C.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2.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 )

A.齐、鲁、韩、马 B.齐、鲁、韩、王

C.齐、鲁、韩、毛 D.齐、鲁、韩、郑

3.《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 )

A.***诗说 B.作诗说 C.删诗说 D.献诗说

4.《孟子》属于( )

A.寓言体 B.论辩体 C.语录体 D.论述体

5.下列寓言出自《韩非子》的是( )

A.狐***虎威 B.郢书燕说 C.画蛇添足 D.南辕北辙

6.《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7.仲长统《乐志论》说:“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这几句话表现的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名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8.《汉书》***用的编写体例是( )

A.本纪、世家、表、书 B.本纪、列传、表、书

C.本纪、传、表、书 D.本纪、传、表、志

9.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的基本结构方式。《七发》中的主、客是( )

A.子虚先生与乌有先生 B.西都宾与东都主人

C.凭虚公子与安处先生 D.吴客与楚太子

10.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创作出现的新的重要特色是(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 B.委婉曲折,借助繁复的比喻说理

C.愤世疾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 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1.郭茂倩《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 )

A.四类 B.八类 C.十二类 D.五十三类

12.体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代是( )

A.西汉前期 B.西汉后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后期

13.被刘勰评为“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诗风是指( )

A.建安诗风 B.正始诗风

C.西晋诗风 D.东晋诗风

14.阮籍《咏怀》诗忧愤深广,后人评为( )

A.情伤一时,心存百代 B.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C.天才秀逸,弘丽妍赡 D.辞藻绝丽,婉转侧折

15.陆机《文赋》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 )

A.文气说 B.灵感说

C.宗经说 D.滋味说

16.元嘉诗风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

A.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B.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C.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D.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17.谢月兆新诗的特点是( )

A.清新明丽,流转圆美 B.发唱惊挺,操调险急

C.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D.经营惨谈,一归自然

18.陶渊明“***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

A.幽婉深沉 B.平淡自然

C.缠绵悱恻 D.俊逸秀美

19.《隋书?文学传序》对南朝诗风的概括是( )

A.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B.宫商发越,贵于清绮

C.词***华美,缘情绮靡 D.音情顿挫,骨气端翔

20.王维山水诗创作的特色是( )

A.善于写空山的宁静之美 B.善于写水乡的纯净之美

C.善于表现慷慨的情怀 D.善于抒发失意的悲哀

21.完成五言律定型的是( )

A.杨炯和杜审言 B.宋之问和沈佺期

C.陈子昂和张若虚 D.魏征和上官仪

22.《登高》是杜甫晚年诗中的名篇,被后人评为( )

A.古今五律第一 B.古今七律第一

C.古今五绝第一 D.古今七绝第一

23.“大历十才子”齐名的重要原因是( )

A.同见于姚合编的《极玄集》 B.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

C.他们长期在江南任职 D.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

24.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反映的是( )

A.早年的读书和漫游生活 B.困居长安十年时的感受

C.“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愁 D.晚年漂泊西南的客旅生活

25.王建所作《宫词一百首》***用的诗体是( )

A.五律 B.七律 C.五绝 D.七绝

26.下列诗句中,属于杜牧咏史诗的是( )

A.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D.长空澹澹孤岛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27.陆龟蒙的小品文《野庙碑》的主题是( )

A.指出帝王权位用老百姓生命换来

B.讽刺最高统治者穷兵黩武,大兴宫室

C.鞭挞封建官吏凶狠残暴,伪善无用

D.揭露历代统治者借解救百姓之名争夺帝位

28.韩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提出的文学主张是( )

A.文以明道 B.文从字顺

C.气盛言宜 D.不平则鸣

29.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说,第二个“象”是指( )

A.形象 B.意境 C.韵味 D.旨意

30.李商隐诗歌的风格是( )

A.峭健俊爽 B.沉博绝丽

C.清奇僻苦 D.正大高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庄子》的艺术特色是( )

A.严密的逻辑推理 B.奇幻诡谲的想象

C.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 D.细腻逼真的描写

E.谐趣和讥刺横生

32.司马迁著《史记》的主要动因有( )

A.由家庭荣誉感所激发的著史愿望

B.胸怀大志,有“圣人”情结

C.奉朝廷之命而修史

D.受到皇帝嘉许鼓励

E.身被腐刑的耻辱经历

33.北朝乐府民歌的特点是( )

A.语言刚健激越 B.抒情含蓄婉约

C.多用谐音双关 D.格调鲜丽明快

E.有金戈铁马之气

34.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是( )

A.蕴涵丰富,语言简洁明快 B.气势凌厉,悲中见豪

C.境界清新,内蕴飘逸风神 D.句式参差,韵律跌宕舒展

E.兴到神会,自然天成

35.晚唐诗歌创作的审美取向有( )

A.以哀怨悱恻为美 B.以悲凉萧瑟为美

C.以淡泊情思为美 D.以幽艳细腻为美

E.以悲壮豪放为美

id="id2">汉代的辞赋观

予女须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阕。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当时何似莫匆匆。赏析

白石此词作于三十二岁,是怀念合肥情侣最早的作品之一。白石与其相识于合肥赤兰桥,那里春则杨柳依依,冬则梅雪溶溶,他们都妙解音律,白石作词,***歌之,其乐陶陶,不啻神仙眷属矣。可是造物弄人,天妒馨香,白石与爱侣最终分袂,这成为白石一生“情结”所系。白石与合肥女子最后之别在三十七岁那年。然而,似乎在最后一别之前许久,白石就已预感到爱情的悲剧性质,以致其怀人之作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沉痛深哀的悲剧气氛。  词前有序。序前半篇写山阳之壮观。女须同女媭,指姐姐,白石幼年即住在姐姐家,在汉阳之山阳村,太白湖、云梦泽(代指湖泊群)环抱左右。春水生时,连几千里。冬寒水退,荒草接天。后半篇写游赏之快乐。丙午即淳熙十三年(1186),这年秋天,词人与外甥(名安)昼则荡舟***菱,夜则举火捕兔(罝,捕兔网),有时则观看***(竹木制的栅栏,用来断水取鱼)。山行野吟,真似自得其乐。然而,末尾笔调突转:“凭虚怅望,因赋是阕。”原来,游赏之乐竟丝毫不能弥补词人悲伤的心灵。序末正是词篇的引子。  “著酒行行满袂风。”起句写自己带了酒意在原野上奔走,秋风满怀,便觉天地之寥廓。“草枯霜鹘落晴空,”举目清秋,恙草接天但见一只苍鹰从晴空中直飞落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此二句极写天地之高旷,便见出词人之“凭虚怅望”。于是由景生情,写出下句:“销魂都在夕阳中。”歇拍极精辟,将情与景、人与宇宙融为一境。境界随夕阳之无极而无限展开,忧伤亦随夕阳之无极而生生无已。有夕阳处有忧伤。忧伤冉冉弥漫于此夕阳无极之境界中。原来上二句所写天地之高旷,竟似容不下词人无限之惆怅。“销魂都在夕阳中”,可媲美于周邦彦《兰陵王》名句“斜阳冉冉春无极”。词人究竟为何销魂如此?“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歇拍意脉已引发下片。起到上勾下连,承前启后的作用。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过片二句对偶,写想象中之情人对己的刻骨相思。上句想象***忧伤欲老。四弦指琵琶,周邦彦《浣溪沙》云:“琵琶拨尽四弦悲。”合肥女子妙解音律,故白石词多次写到其所用乐器。如《解连环》云:“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满怀幽怨沉恨,倾注进琵琶之声,琵琶之声可以怨,但又何能真个解恨?在声声怨恨中,***亦红颜渐老。白石本年三十二岁,合肥情侣年龄谅在三十以下,何至言老?“思君令人老”《古诗十九首》,故老之一字,下得沉重。不仅写出合肥情侣对自己相思成疾,亦写出自己对合肥情侣相知之深。不仅如此。白石合肥情遇之深亦于此句见出。合肥情侣与白石皆妙擅音乐,乃是知音。可见其爱情之内蕴原是极高雅亦极深厚。善于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从对方的角度来刻画双方的情深意重和相思之苦,是白石情词的一个特色。如“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鹧鸪天》),“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以及本词这两句。下句写***梦中相觅之苦。山长水阔,天遥地远,***纵然梦飞千驿,也难寻到自己倾诉衷情啊。词情仿佛晏小山《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如此惨淡之句,竟成为爱情悲剧之预谶。白石与合肥情侣含恨终身,当非偶然。梦中亦意难平,人生必多恨事。重逢难,梦中相逢亦难。词人不禁从肺腑中发出万千感慨和无限遗恨:“当时何似莫匆匆。”痛恨当时与情侣匆匆分别,而今天各一方,重逢难期,无限深悲巨痛,化于一句之中。实则当日之别,必有不得已之缘故今日之追悔,便属无可奈何,这是白石一生的一大恨事。结句与晏殊《踏莎行》“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相若。  全词整体构思颇见白石特色。序与词,上、下片,皆笔无虚设,一脉关联,而又层层翻进,实为浑然一体。序中极写游赏之适意,既引起词中无可排解的忧伤,又反衬忧伤之沉重。上片极写天地之高旷、夕阳之无极,实为下片所写相思之深远、伤心之无限造境。纵观全幅,序作引发之势,上片呈外向张势,下片呈内向敛势,虽是小令之作,亦极变化开阖之能事,此是尺小兴波之一法。  此词是白石怀人系列词之序曲。白石怀人词始于此年,终于四十三岁时所作之两首《鹧鸪天》,中间经历之十余年历程,这是人生最可宝贵的一段经历,成为白石创作歌词的深厚的情感源泉;白石所作之情词,俱深沉幽邃,寄意深微。在宋代文学史上,白石怀念合肥女子之系列词,与于湖怀念李氏之系列词、放翁怀念唐琬之系列诗,先后辉映。具是至情至性之人所留之性情之作。

虚词的用法有哪些?

一、汉赋的来源

赋之一词在先秦已经出现。《周礼·春官·***》说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这是《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即朱熹所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诗集传》卷一)。后来的赋体文学也主要运用这一手法,而发展得更为充分。作为文体的赋,最早是荀子的《赋篇》,它是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大体说来,赋源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和兴盛于两汉。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又说:“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讽,咸有恻隐古诗之意。”(《汉书·艺文志》)班固把荀子的《赋篇》和屈原的作品都看成赋,并认为是源于《诗》。刘勰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对汉赋形成影响最大的还是楚辞,因为楚人入主中原带来了楚辞,其次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和先秦散文的文体形式和表现手法。总之,汉赋吸收综合了多种文学因素,形成了独特的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学形式。

二、汉赋的概念

汉赋:赋是汉代的一种新兴的独特的文体,是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学形式,是诗歌的散文化和散文的诗歌化。赋既有诗歌讲求押韵和形式整饬的特点,又有散文句型自由,无严格的格律限制的特点。兼具诗歌与散文的表现功能,是两者的综合性文体。赋源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和兴盛于两汉。汉赋是汉代赋体文学的总称,它包括骚体赋、汉大赋和小赋(抒情小赋),但典型的汉赋是大赋。

骚体赋:骚赋指的是模仿屈原《离骚》等楚辞作品而写成的一种赋。这种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服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汉大赋(新体赋):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份较多;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枚乘的《七发》标志汉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最典型的作品。

小赋:小赋在形式上篇幅短小,多用韵文,句式多样。有的通篇用四言,有的四、六言兼用。小赋在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心志,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也有针砭现实之作。在艺术上继承着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较汉大赋朴素得多,手法精巧灵活、风格多样,有的清丽自然,有的感情激切。汉末的抒情小赋还有诗意化的倾向。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都是较有名的作品。

三、汉代辞赋的发展演变历程

汉代辞赋的发展演变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西汉开国至武帝初年,是汉赋的形成期。这一时期的辞赋呈现着由楚辞向汉赋过渡的形态,并最终确立了汉大赋这种新体赋的形式。代表作家有贾谊和枚乘。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第二阶段,从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是汉赋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以新体赋即汉大赋的创作为主流,并达到了完全成熟和极度兴盛的境地。武帝、宣帝之时是汉赋创作的鼎盛时期,西汉末年以降则出现了创作中的模拟风气。形成了劝百讽一,润色鸿业,“铺***摛文,体物写志”(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的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代表作家有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

第三阶段,从东汉中叶至东汉末,是汉赋的转变期。这一时期汉大赋的创作趋向于衰落,带之而起的是抒情小赋创作的蔚起。张衡首开其风,其后的重要作家有赵壹、蔡邕、祢衡等。

第二节 贾谊和枚乘

一、贾谊

1.贾谊是汉初著名的辞赋作家。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赋七篇,今存有《吊屈原赋》、《鵩鸟赋》和《旱云赋》三篇。

2.贾谊辞赋的特点:

贾谊的赋作继承了屈原楚辞的创作精神,刘熙载《艺概·赋概》说:“屈子之赋,贾生得其质。”是汉初骚体赋典型代表。贾谊的赋作在内容上继承了《离骚》的讽怨精神,具有很强的抒彩,感情深沉激切。如《吊屈原赋》借凭吊屈原,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之气。《鵩鸟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继承了《离骚》的比兴传统,风格也接近楚辞。在形式上也基本保持了楚辞的形式,也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句式整齐而又有变化。贾谊是散文大家,其赋作也有“以文为赋”(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的趋向。但总体上说贾谊还是在继承着楚辞的艺术精神,进行着模仿性的创作。

二、枚乘

枚乘是汉初重要的辞赋家和散文家。以辞赋的创作最为著名,《汉书·艺文志》记载他有赋九篇,今存有《梁王菟园赋》、《忘忧馆柳赋》(前二篇存在争议)、《七发》等三篇。其中以《七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最高。它以宏大的结构、繁富的辞藻、铺排的描写手法、主客问答的体式,奠定了汉大赋的基本写作模式。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就已指出了其赋“腴辞”、“夸丽”的特点。《七发》对后世赋的创作影响颇大,模拟之作频出,形成了赋作中的“七体”。《七发》标志着汉代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作品讲读]

一、贾谊《吊屈原赋》

1.《吊屈原赋》是贾谊赴长沙王太傅之职时,路过湘水凭吊屈原,写下的一篇骚体赋。诗人借凭吊屈原抒发自己心中的悲愤,抨击了美丑不分、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此赋是汉初具有代表性的骚体赋。

2.这是一篇文字简洁、篇幅短小的骚体抒情赋。此赋前有小序,赋的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赋的正文,描写了屈原所处的黑白颠倒、善恶不分的社会环境,揭示出造成屈原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第二部分是赋的“讯”辞,即结语,分析了屈原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

3.此赋实是借凭吊屈原来抒发自己的愤世嫉俗和悲愤郁闷的情怀。这篇赋在写作上主要***用了铺叙与议论并用的手法:正文部分主要以铺排的手法来描写种种被颠倒了的社会现象,并适时地发出感叹和议论;“讯”辞部分主要以议论的手法抱怨屈原不能远离浊世以自保。全赋无论是铺叙,还是议论,都熔铸了作者的激愤情感,带有强烈的抒彩。同时此赋继承了楚辞的比兴传统,表现手法多用比喻、象征,形象鲜明而内蕴丰富。此外,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段法使善恶颠倒的社会现象更加鲜明。此赋的句式,第一部分以四言句为主,第二部分以六言句为主,也用“兮”字。此赋从艺术表现形式到手法乃至风格,都有模拟楚骚的迹象,体现了汉赋早期创作的由楚辞向汉赋的过渡状态。

二、贾谊《鵩鸟赋》

1.《鵩鸟赋》是贾谊谪居长沙,任长沙王太傅时所作。《鵩鸟赋》主要以道家思想谈论人生的哲理,是一篇哲理赋。他表述了天道人事变化无穷,难以参透,企图以道家生死齐一、纵躯委命的达观态度,来排谴人生的苦闷,以获得精神是的解脱。

2.《鵩鸟赋》的艺术特点:

(1)《鵩鸟赋》的形式十分奇特,它以人鸟对话而展开。这种形式显然受到庄子寓言的影响,同时也开汉赋主客问答体式之先河。

(2)《鵩鸟赋》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议论为主,以议论来抒写对生命忧患的思考,来阐发人生的哲理。议论之中也常运用一些贴切的比喻,来增强议论的形象性,也常用感叹语气来加强议论的情感性。

(3)《鵩鸟赋》的语言因以表达哲理为主,所以显得凝炼精警。形式上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也有散文化的倾向,体现着向汉大赋的过渡。

三、枚乘《七发》

1.《七发》是枚乘的代表作品,也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作品。《七发》***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于是以音乐、饮食、车马、游宴、田猎、观涛、论道七事,来启发楚太子。赋的主旨意在说明声色犬马之乐,不如圣贤的“要言妙道”,在于劝戒*奢,启发人们要注重精神的追求。

2.《七发》的艺术成就

(1)《七发》融会了前代文学的各种因素。《七发》体制宏大,***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环环相接来结构全篇。它在体制与描写手法上都受到过楚辞的影响,《离骚》的宏大体制及其中的问答形式、《招魂》帝与巫阳的问对,以及《招魂》和《大招》的铺排描写手法,还有纵横家说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七发》完成了汉大赋的奠基任务。

(2)《七发》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描写形容,写景状物,声态毕现,描摹精致细腻,形象生动;善于铺陈排比,夸张渲染,气势恢宏,辞藻华丽。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而且《七发》的人物及其对话都是虚构的,叙事和描写也是想象的,在这方面来说它更具有文学创作的意味。在内容上也由骚体赋的以抒情为主,转变为以叙事写物为主。

(3)《七发》的语言形式,一方面它吸收了楚辞的句式和“兮”字,一方面大量地使用散文的句式,同时也有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与楚辞相比诗的成分减少,散文的成分增加。是韵文与散文的结合,是诗歌的散文化与散文的诗歌化。《七发》在体制和艺术手法上,都为后来汉大赋创作树立了典范。

第三节 司马相如

一、司马相如是汉代最负盛名的赋作家。《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他的赋二十九篇,今存六篇。其赋作以《子虚赋》、《上林赋》最著名,是汉代新体赋的典范作品。此外还有《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由于他的创作,奠定了新体赋在汉代文学中的稳固地位。《子虚赋》作于汉景帝时期,是为梁孝王宾客时所作。《上林赋》在武帝即位后,被召见时所作。两篇相距十年,但实为同一主题的上下篇。《子虚赋》***托子虚使齐向乌有先生夸说楚王田猎之盛,乌有先生进行辩驳,批评子虚“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侈靡”。《上林赋》写亡是公又批评二人,盛夸天子上林游猎之盛况及天子反省奢靡,最终落实到政治与道德的讽喻上。体现了汉大赋“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劝百讽一”(《汉书·司马相如传赞》)的内容特点。

二、司马相如赋的艺术特色

1.司马相如的赋在艺术构思上,***用了虚构的手法。《子虚赋》、《上林赋》不仅“子虚”、“乌有”、“亡是”的人物是虚构,而且一些事物描写中的夸张本身也包含了虚构的成分。整个文章都是在虚构中完成的。文章结构完全***用了虚构的主客问答形式,通过主客互相夸耀诘难展开描写,力求展现巨大的时空。整个赋作显得气象阔大,结构宏伟,想象丰富。这种宏阔的气象与结构,正是汉帝国的盛世气象在文人心理结构上的反映,正如作者所云:“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葛洪《西京杂记》)

2.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主要以铺排夸张、描摩渲染的手段来叙事写物。其赋以“体物”为主,集中笔力来描绘物类、物象、物态,并追求辞藻的博富和绚丽。正如刘勰所说:“赋者,铺也;铺***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夸张的描写,细腻的描摩,层层的渲染,以及色彩绚丽的文辞,大有穷形尽貌之势。可以说是达到“写物图貌,蔚为雕画”(同上)的境地。

3.在语言形式上,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形成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字型的排列上,也注意形式美。同时句式长短相间,灵活自如。总之,其赋对辞藻美和形式美的刻意追求,都达到了极至的地步。作品描写形象和运用辞***的能力,的确超越了前人。但也有堆砌辞藻、好用奇词僻字之嫌,一味追求“写物图貌”而缺少动人的意境和内在神韵。

第四节 东汉的辞赋创作

一、班固

1.班固是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作家。《两都赋》是其大赋的代表作品,它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后来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都是同类题材的作品。其它较著名的赋作还有《幽通赋》、《答宾戏》等。

2.《两都赋》

(1)《两都赋》分为《东都赋》和《西都赋》,实际上是一篇的上下章。作品虚设了西都宾和东都主人,宾主相互夸耀,西都宾盛称西都“长安旧制”,代表的是西土耆老的观点,抒发的是“怀旧之蓄念”、“思古之幽情”;东都主人则夸耀东都洛邑制度盛美,体现的班固本人的观点,意在颂美当朝的制度,也体现了重礼乐教化、尚节俭的儒家政治理想。

(2)《两都赋》在体制和艺术上都是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如宏大的结构、***设主客问答的方式及铺排、渲染、夸张的描写手法等。《西都赋》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更近司马相如,汪洋恣肆、富丽详赡,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东都赋》的手法则较为平实,语言风格也较趋典雅,是受作者儒家风范的熏染。刘勰曾评论说:“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文心雕龙·诠赋》)概括了《两都赋》的基本特点。

(3)《两都赋》较前人有所发展和进步的是:一、在题材上扩大了描写范围,由描写林苑扩大到京都;二、在表现手法上***用虚构、夸张的同时,也融合了征实的表现手法。三、加强了作品的理性因素的透入,较深刻地体现了作者的政治观念和历史观念,使内容显得比较深厚。

二、张衡

1.张衡是东汉中期杰出的科学家和著名的文学家。其赋作有《二京赋》、《归田赋》、《思玄赋》、《温泉赋》、《应间赋》等。其中写物大赋以《二京赋》为代表,抒情小赋以《归田赋》最著名。另外,张衡的《同声歌》和《四愁诗》,在文人五、七言诗歌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2.《二京赋》

(1)张衡的《二京赋》是继班固的《两都赋》后的又一篇以京都为题材的力作。其写作起因和创作目的是讽谏奢侈的世风。《后汉书·张衡传》说:“永元中,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二京赋》分为《西京赋》和《东京赋》两篇,《西京赋》中的凭虚公子先对西京长安的繁荣奢华的景象进行了一番描写,凭虚公子的观点是统治者的享乐奢华是应该的,是繁荣富足的表现。然后《东京赋》中的安处先生否定和批判了他的观点,警告凭虚公子“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又对东都洛阳的盛况进行了一番描绘,意在称颂东京的兴盛而不流于奢侈。

(2)《二京赋》在体制结构、谋篇布局、艺术手法都是模拟班固的《两都赋》,然而张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其精心琢磨的程度还是超过了《两都赋》。《二京赋》的体制更宏大、篇幅更长,铺陈描写更细腻,题材的范围也更宽。《二京赋》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和进展:在题材上于京都生活中加入了市井风情的描写;在艺术上于铺排夸饰外,增加了说理议论的因素和抒情的色彩,有些景物描写还体现了清丽自然的特点,笔法类似于他的抒情小赋《归田赋》;在思想主题上,加强了讽喻和批判的成分。

3.此外,东汉后期,随着政治经济的衰落,以铺陈夸饰和颂扬功德为主的大赋也相应地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代之而起的是那种以抒情述志为主的、诗意化更浓的抒情小赋。张衡的《归田赋》篇制短小,写得清新明丽,抒情性很强,是标志汉代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的重要作品。继而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等众多作品出现。这些作品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或写景咏物,或针砭现实,而走向了个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也更贴近了现实生活。

[作品讲读]

一、张衡《归田赋》

1.《归田赋》作于张衡的晚年,宦海浮尘,世路艰难,壮志难酬,于是产生了归田隐居的念头。《归田赋》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思想归田的动因。第二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设想的归田之乐。

2.《归田赋》是一篇抒情小赋,主要艺术特点是:

(1)在写作手法上,一是把自己的心境、情绪融合到环境、景物的描写之中,浑然一体,造成了意与境的结合,形成了诗意化的和谐优美的意境。二是以议论、用典、用事、铺叙等手法来述志和抒情。写景状物主以抒情,叙事议论主以表志。在作者的内在心理上,现实的幽暗与压抑和憧憬的美好与自由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2)《归田赋》的语言清新明丽,工致典雅。写景状物细腻形象,铺叙议论意蕴深厚。

(3)《归田赋》篇制短小,全用四、六句式,且多用排偶,形式整齐,韵律和谐。此赋在形式上正体现了“骈四俪六”的骈体文特征,可以说是汉代最早出现的比较成熟的骈体赋。同时也是最早以田园生活乐趣为题材的作品。

夙公四字成语大全

1.连词:(1)转折关系。(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修饰关系。(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3)***设关系。(***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4)并列关系。(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5)承接关系。(于是、就)例:撞而破之。(6)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7)因果关系。(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目的关系。(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2)而后:才、方才。(3)既而:不久、一会儿。

1.疑问代词:

(1)作宾语,“什么、哪里”。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例:大王来何操?

(2)作谓语,“为什么”。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

(3)作定语,“什么”。何+名词。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

(4)做主语,“什么”。例:何谓阁子也?

2.副词:

(1)程度副词,“多么”。何+形容词。例:开国何茫然?

(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何+动词,位于句首。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

(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1.副词:

(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表限制,“仅、只”。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表判断,“是、就是”。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你的”;也做主语,“你”。不作宾语。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2)指示代词,“这样”。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3.固定结构:

(1)无乃:表猜测,“恐怕……”例:无乃尔是过与。

(2)乃尔:译为“这样”。例: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1.介词

(1)表工具,“拿,用”。例: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2)表所处置的对象,“把”。例: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3)表凭借,“凭,靠”。例: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4)表原因,“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表时间或处所,“于、在、从”。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6)表凭借,“按照、依照、根据”。例:余船以次俱进。

2.连词(用法与“而”基本相同,但不表转折)

(1)表并列或递进,“而、又、而且、并且”。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承接关系,译为“而”或者不译。例:侧盾以撞。

(3)表目的关系,“而、用来、来”。例: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表因果关系,“因为”。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表修饰关系,译为“而”或不译。例:拥火以入。(动词+以+动词)

3.助词,作语气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例:固以怪之。

4.动词,“任用、认为”。例:皆以(之)美于徐公。

5.副词,“已经”(时间副词)。例:日以尽矣。

6.名词,“缘由,原因”。例:良有以也。

7.固定结构

(1)以为:a.认为;b.把……当作、把……作为。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以是/是以,“因此”。例:余是以记之。

(3)“有以”和“无以”,译为“有什么办法用来……”和“没什么办法用来……”

▲ 关于“以”字介词和连词的判断方法。

作介词。标志:“以”+名词/代词/数词。

作连词。“以”位于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之间,或者位于两个表示因果关系的两个分句之间。例:拥火以入。夫夷以近。

1.连词

(1)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况且、再说”。例:a.且立石于其墓之门。(而且)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况且)

(2)让步关系,译为“尚且、还”。(先让步,再推进一步)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3)并列关系。标志:

a.“形容词+且+形容词”译为“而且;又……又……”例:“清且浅。”译为“又清又浅。”

b.“动词+且+动词”译为“而且;一边……一边……”例:“笑且入。”译为“边笑边入。”

2.副词。标志:主语+且+谓语。

(1)表动作行为的暂时,译为“暂且、姑且”。(且+动词)例:且偷生。且放白鹿青崖间。

(2)表动作行动或情况在不久以后,译为“将要、将”。(且+动词)例:不出,火且尽。

(3)表示数目接近,译为“将近、几近”。(且+数词)例:年且九十。

3.固定结构

(1)且夫:句首发语词,下文是进一步议论,译为“况且、再说”。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且如:译为“就像”。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1.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连词

(1)表***设,译为“如果、***如”。例: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2)表选择,译为“或、或者”。例:以一万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3.助词:若+形容词/副词,译为“……的样子;的;地”。(不常见的用法)

4.动词

(1)译为“像、好像”。例:天涯若比邻。

(2)译为“及、比”。例:徐公无若君之美也。

5.固定结构

(1)若夫:用于段首,另起话题。译为“要说那、像那;如果说到”。例: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若何:译为“怎么样”。例:以闲敝邑,若何?

(3)若干:约数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4)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指挥若定。

1.助词

(1)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字结构,可不译。例:我所欲也。师之所存也。

(2)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例:若属为所虏。为仲卿母所遣。

2.名词,译为“处所、地方”。例:某所,而母立于兹。——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过。

3.数词+所表约数,译为“上下、左右”。例: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4.固定结构

(1)所以:a.表凭借,“用来……的”。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表原因,“……的原因”。例:所以遣将守关者。

(2)所谓:译为“所说的”。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所在:a.译为“到处”。例:所在皆是也。b.译为“所在之处”。

读wéi(第二声)时

1.动词

(1)根据上下文翻译为各种动词。可译为“做、担任、成为、认为、创作、写……”例:因为长句。——于是创作了这首长诗。

(2)作判断动词,译为“是”。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3)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动词,译为“等到、当”。例:为其来也。

2.介词:表被动,译为“被”。例:吾属今为之虏矣。

3.语气助词:放在疑问句的末尾,表反诘语气,译为“呢、吗”

例:奚以九万里而南为?何辞为?标志:带有“何……为?”或“奚……为?”的句子

读wèi(第四声)时,只作介词

(1)表动作、受益的对象。译为“给、替”。

(2)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向、对、同、跟”。例:为公子泣。

(3)表动作、行为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代词动词+之

(1)第一人称代词,译为“他、她、他们、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二人称。例: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第二人称)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第一人称)

(2)指示代词,译为“这、这些”。之+名词例:之属。之类。

2.助词

(1)作结构助词,于定语和中心词间,译为“的”。之+名词/名词性短语例:是谁之过与?

(2)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去掉“之”后句意无变化。主语(名词/代词)+之+谓语(动词/形容词)例: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宾语前置标志。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不译。宾语(名词)+之+谓语动词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式:“其……之谓乎”、“何……之有?”例:何陋之有?(译为有何陋?)

(4)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意,不译。中心语(名词)+之+定语+者(可省略)例:马之千里者。(千里马者。)筋骨之强。(强筋骨)仰观宇宙之大。(仰观大宇宙)

(5)音节助词,凑足音节,不译。时间副词/不及物动词+之例:顷之,烟炎张天。

(6)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补语示范:这花美极了。“极了”就是补语。)例:以其求思之深。(因为他思考得深入。)

3.动词:译为“到……去”。之+地点名词例:杳不知其所之也。

1.代词

(1)作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之”,译为“他、他们、它们”。及物动词+焉例:犹且从师而问焉。

(2)疑问代词,译为“哪里、怎么”。焉+动词例:且焉置土石。

2.语气助词(句子成分完整)

(1)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疑问、反诘、感叹语气,译为“了、啊、呢”。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不译。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3)作句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形容词/副词+焉例:盘盘焉,囷囷焉。

3.兼词:等同于“于之、于此、于彼、于是”(在其中、从这里、在那里、从这里)位于句末或不及物动词后面,可将“焉”提前作状语例:风雨兴焉 =风雨焉兴 (风雨从那里兴起)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

a.领属关系,作定语,译为“他的、它的、他们的”。其+名词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一般代指人,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为“他、他们”。其+动词/形容词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2)第一人称代词,可作定语或主语,译为“我(的)、自己(的)”。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指示代词

a.远指,作定语,译为“那、那些”。其+名词例:则或咎其欲出者。

b.近指,作定语,译为“其中的、其中、这些”。其+数词例:与乱石中择其一二扣之。

2.语气副词

(1)反问语气,译为“怎么、难道”。例:其孰能讥之乎?

(2)猜测语气,译为“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例:其皆出于此乎?

(3)祈使语气,表示委婉、期望、命令或商量,译为“可(要)、还是、一定(要)”。例:汝其勿悲。(你一定不要悲伤。)

3.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译为“是……,还是……?”例: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

(2)表示***设关系,译为“如果、***设”。例:其若是,孰能御之?

4.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固定结构

何其译为“多么”。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1.句末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译为“吗、呢”。例:壮士,能复饮乎?

(2)反问语气,答案明确在句中,译为“吗、呢”。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猜测语气,译为“吧”。例:其皆出于此乎?

(4)感叹语气,译为“啊、呀”。形容词+乎

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宜:适宜的,正确的。)

(5)作词尾,译为“地、……的样子”。乎+形容词/副词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6)在句中的停顿,不译。例:于是乎书。(对于这本书。)

2.介词:相当于“于”,多位于句中,译为“在、比、对、对于、于”。乎+名词/代词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介词,可根据语境译为“依照,根据;依靠,凭借;趁着;通过,经由;因为,由于”。因+名词/代词+动词例:因击沛公于坐。(趁机)

2.连词

(1)表承接,译为“于是、就、便”。例:秦军解(通“懈”),因大破之。

(2)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

3.动词,译为“沿袭”。因+名词,构成动宾关系例:蒙故业,因遗策。(此处的“蒙”和“因”都译为“沿袭”)

4.名词,译为“机会”。例:于今无会因。(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1.连词

(1)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原来是、已经是” 例:金就砺则利。(就)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原来是)

(2)***设关系,译为“***设、如果”,“那么、就”后常接结果例:入则为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并列关系,译为“就”或不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或句式相仿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转折关系,译为“可是、却、但是”。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5)选择关系,常和“非,不”相呼应,译为“不是……,就是……”。例:非死则徙尔。

2.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名词:译为“法则、准则、榜样”。

4.动词:译为“效法”。

1.介词

(1)译为“和、跟、同”。例:未得与项羽相见。

(2)译为“给、为、替”。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3)译为“比、和……比较”。例: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连词,译为“和、同、跟”。与+名词/名词性短语例:然谋士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3.句末语气助词,表示感叹或疑问,通“欤”。例:无乃尔是过与。

4.动词,可译为“结交;亲附;同意;援助;参加;等待;给予”。例:元载多与之金帛。(给予)

▲ “与”是介词还是连词的判断方法

1.介词:①“与”前面是动作的发出者,后面为涉及对象;②前后有主次之分;③“与”前有能愿动词或状语——例:她不与他去。(“不”为否定副词,作状语,此时“与作介词”。)

2.连词:①“与”前后词语可并列成一个成分;②前后位置可互换,即前后两者无主次之分。

1.助词

(1)指人、事、物、时、地等,构成“者”字结构,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动词/形容词+者——构成名词性短语例: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

(2)数词+者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例:或异于二者为之。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例:言之,貌若甚戚者。

(4)放在后置定语的后面,相当于“的”。例:马之千里者。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例: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可译为“呢”。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1.之+定语+者例:马之千里者。

2.而+定语+者例: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1.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3)表示肯定或感叹的语气,有时也用在句中。例:古之人不欺余也。

(4)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例: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表示祈使语气。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此处“其、也”均表祈使语气)

2.句中语气词:用于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1.介词

(1)译为“在,从,到”。例:乃设九宾礼于庭。

(2)译为“在……方面;从……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译为“由于”。例:业精于勤,荒于嬉。

(4)译为“向,对,对于”。例: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5)译为“被”。表被动:(见)+动词+于例: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6)译为“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7)译为“比”。表比较:形容词+于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2.固定结构:于是

(1)相当于“于+此”,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于是余有叹焉。(因此)

(2)连词,表前后分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散体赋的详细内容

1. 公四字成语大全

洗手奉公、谢公扶病、折臂三公、报冰公事、舍己为公、阳公麾日、城北徐公、公耳忘私、循私废公、守法奉公、涓滴归公、公私交困、廉明公正、名公巨卿、托公行私、公私兼济、公之于众、枵腹从公、王公大人、出公忘私、山公启事、洁己从公、公平交易、公子王孙、三旨相公、一秉大公、秉公办事、例行公事、桓公叹柳、忧国奉公 生公说法、废私立公、抱冰公事、坐无车公、奖拔公心、直入公堂、叶公好龙、公正廉明、衮衮诸公、明公正道、对薄公堂、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名公钜人、醉倒山公、获隽公车、公平合理、公报私仇、忧公忘私、公而忘私、山公酩酊、名公钜卿、王孙公子、至公无我、啬己奉公、以私害公、大公至正、坐无公车、正明公道、出以公心、郑公听履 明公正气、***公济私、至公无私、以私废公、公正廉洁、正直公平、不公不法、砥节奉公、三鹿郡公、欺公罔法、公私两便、丁公凿井、秉公无私、公事公办、八公草木、卖公营私、急公近利、王公贵戚、郭公夏五、凭虚公子、平步公卿、愚公移山、损公肥私、殴公骂婆、公忠体国、公私分明、夏五郭公、公规密谏、背公向私、支公好鹤 公尔忘私、公门桃李、大公无私、文章钜公、公正无私、贿货公行、弃公营私、退食自公、名卿钜公、开诚布公、奉公守法、周公吐哺、奉公克己、急公好义、盗贼公行、 *** 、梦见周公、山公倒载、覆公折足、一国三公、公道大明、木公金母、公私两济、奉公如法、急公好施、公买公卖、私设公堂、奉公正己、一秉至公、万乘公相 公子哥儿、文章巨公、公平无私、持论公允、王公贵人、背公营私、克己奉公、托公报私、名卿巨公、夙夜在公、翩翩公子、孟公投辖、因公***私、割臂盟公、名公大笔、公私两利、公诸同好、贿赂公行、黄公酒垆、明公正义、未了公案、秉公办理、无肠公子、砥节守公、公正不阿、大动公惯、先公后私、秉公任直、自有公论、对簿公堂 公报私雠、货贿公行、吝公惜驴、名公巨人、货赂公行、七相五公、奉公不阿、公是公非、天下为公、公听并观、推诚布公、于公高门、公明正大、公私兼顾、背公循私、因公行私、天公地道、复公折足、借公行私、秉公灭私、黄公好谦、***公营私、洁己奉公、白衣公卿、高阳公子、公道合理、廉洁奉公、羊公之鹤、公才公望、游闲公子 公平正直、以公灭私、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是非自有公论、老虎借猪,相公借书、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项庄舞剑,志在沛公、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2. 夜四字成语大全

夜四字成语大全 相关的成语:

一夜十起 三更半夜 不舍昼夜 以夜继日

以夜继昼 以夜继朝 以夜续昼 以日继夜

俾夜作昼 俾昼作夜 半夜三更 卜夜卜昼

卜昼卜夜 却金暮夜 夙兴夜处 夙兴夜寐

夙夜不解 夜郎自大 夜长梦多 夜长梦短

夜阑人静 夜雨对床 夜静更深 夜静更阑

天方夜谭 好天良夜 对床夜语 对床夜雨

山阴夜雪 巴山夜雨 弥日累夜 愁多夜长

成日成夜 无明无夜 无昼无夜 日以继夜

日夜兼程 日日夜夜 明珠夜投 星行夜归

昼伏夜动 昼伏夜游 昼伏夜行 昼夜兼程

昼夜兼行 昼度夜思 夜长梦多 夜长梦短

夜光之璧 夜深人静 夜行被绣 夜郎自大

3. 懈字开头的成语大全四字词语

没有“懈”字开头的成语,含“懈”字的成语只有8个:

1、倾摇懈弛

qīng yáo xiè chí

解释心绪不宁,精神懈怠。

2、夙夜不懈

sù yè bù xiè

解释夙夜:早晚;懈:懈怠松弛。日夜勤劳,不怠惰。

3、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解释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4、夙夜匪懈

sù yè fěi xiè

解释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5、无懈可击

wú xiè kě jī

解释懈:松懈,引伸为漏洞、破绽。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6、孜孜不懈

zī zī bù xiè

解释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7、常备不懈

cháng bèi bù xiè

解释常:时常;备:防备,准备;懈:懈怠,放松。时刻准备着,毫不忪懈。

8、始终不懈

shǐ zhōng bù xiè

解释自始自终一直不松懈。

4. 垩字开头四个字成语大全

没有“垩”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含“垩”字的成语也只有4个:

1、鼻垩挥斤

bí è huī jīn

解释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

出处典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2、郢人斫垩

yǐng rén zhuó è

解释比喻成熟、高超的技艺。同“郢匠挥斤”。

出处元·刘敏中《最高楼》词:“郢人斫垩元无迹,仙家种玉不论畦。”

3、郢人斵垩

解释比喻成熟、高超的技艺。同“郢匠挥斤”。

出处元 刘敏中 《最高楼》词:“ 郢 人斵垩元无迹,仙家种玉不论畦。”

4、成风尽垩

chéng fēng jìn è

解释形容技艺高超。

出处《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5. 四字成语大全500个

1、行尸走肉、金蝉脱壳、百里挑一、金玉满堂、背水一战、霸王别姬、天上人间、不吐不快、海阔天空、情非得已、满腹经纶、兵临城下、春暖花开、插翅难逃、黄道吉日、天下无双、偷天换日、两小无猜、卧虎藏龙、珠光宝气、簪缨世族、 *** 、绘声绘影、国色天香、相亲相爱、八仙过海、金玉良缘、掌上明珠、皆大欢喜、逍遥法外、生财有道、极乐世界、情不自禁、愚公移山、魑魅魍魉、龙生九子、精卫填海、海市蜃楼、高山流水、卧薪尝胆、壮志凌云、金枝玉叶、四海一家、穿针引线、无忧无虑、无地自容、三位一体、落叶归根、相见恨晚、惊天动地、滔滔不绝、相濡以沫、长生不死、原来如此、女娲补天、三皇五帝、万箭穿心、水木清华、窈窕淑女、破釜沉舟、天涯海角、牛郎织女、倾国倾城、飘飘欲仙、福星高照、妄自菲薄、永无止境、学富五车、饮食男女、英雄豪杰、国士无双、塞翁失马、万家灯火、石破天惊、精忠报国、养生之道、覆雨翻云、六道轮回、鹰击长空、日日夜夜、厚德载物、亡羊补牢、万里长城、黄金时代、出生入死、一路顺风、随遇而安、千军万马、郑人买履、棋逢对手 叶公好龙、后会无期、守株待兔、凤凰于飞、一生一世、花好月圆、世外桃源、韬光养晦、画蛇添足、青梅竹马、风花雪月、滥竽充数、总而言之、没完没了、欣欣向荣、时光荏苒、差强人意、好好先生、无懈可击、随波逐流、袖手旁观、群雄逐鹿、血战到底、唯我独尊、买椟还珠、龙马精神、一见钟情、喜闻乐见、负荆请罪、三人成虎 河东狮吼、程门立雪、金戈铁马、笑逐颜开、千钧一发、纸上谈兵、风和日丽、邯郸学步、大器晚成、庖丁解牛、甜言蜜语、雷霆万钧、浮生若梦、大开眼界、汗牛充栋、百鸟朝凤、以德服人、白驹过隙、难兄难弟、鬼哭神嚎、声色犬马、指鹿为马龙争虎斗、雾里看花、男大当婚、未雨绸缪、南辕北辙、三从四德、 *** 、高屋建瓴 阳春白雪、杯弓蛇影、闻鸡起舞、四面楚歌、登堂入室、张灯结彩、而立之年、饮鸩止渴、杏雨梨云、龙凤呈祥、勇往直前、左道旁门、莫衷一是、马踏飞燕、掩耳盗铃、大江东去、凿壁偷光、色厉内荏、花容月貌、越俎代庖、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缘木求鱼、再接再厉、马到成功、红颜知己、赤子之心、迫在眉睫、风流韵事、相形见绌 诸子百家、鬼迷心窍、星火燎原、画地为牢、岁寒三友、花花世界、纸醉金迷、狐***虎威、纵横捭阖、沧海桑田、不求甚解、暴殄天物、吃喝玩乐、乐不思蜀、身不由己、小家碧玉、文不加点、天马行空、人来人往、千方百计、天高地厚、万人空巷、争分夺秒、如火如荼、大智若愚、斗转星移、七情六欲、大禹治水、空穴来风、孟母三迁 绘声绘色、九五之尊、随心所欲、干将莫邪、相得益彰、借刀、浪迹天涯、刚愎自用、镜花水月、黔驴技穷、肝胆相照、多多益善、叱咤风云、杞人忧天、作茧自缚、一飞冲天、殊途同归、风卷残云、因果报应、无可厚非、赶尽杀绝、天长地久、飞龙在天、桃之夭夭、南柯一梦、口是心非、江山如画、风华正茂、一帆风顺、一叶知秋 草船借箭、铁石心肠、望其项背、头晕目眩、大浪淘沙、纵横天下、有问必答、无为而治、釜底抽薪、吹毛求疵、好事多磨、空谷幽兰、悬梁刺股、白手起家、完璧归赵、忍俊不禁、沐猴而冠、白云苍狗、贼眉鼠眼、围魏救赵、烟雨蒙蒙、炙手可热、尸位素餐、出水芙蓉、礼仪之邦、一丘之貉、鹏程万里、叹为观止、韦编三绝、今生今世 草木皆兵、宁缺毋滥、回光返照、露水夫妻、讳莫如深、贻笑大方、紫气东来、万马奔腾、一诺千金、老马识途、五花大绑、捉襟见肘、瓜田李下、水漫金山、苦心孤诣、可见一斑、五湖四海、虚怀若谷、欲擒故纵、风声鹤唳、毛遂自荐、蛛丝马迹、中庸之道、迷途知返、自由自在、龙飞凤舞、树大根深、雨过天晴、乘风破浪、筚路蓝缕 朝三暮四、患得患失、君子好逑、鞭长莫及、竭泽而渔、飞黄腾达、囊萤映雪、飞蛾扑火、自怨自艾、风驰电掣、白马非马、退避三舍、三山五岳、称心如意、望梅止渴、茕茕孑立、振聋发聩、运筹帷幄、逃之夭夭、杯水车薪、有的放矢、矫枉过正、睚眦必报、姗姗来迟、一鸣惊人、孜孜不倦、一马平川、入木三分、沆瀣一气、天伦之乐 兄弟阋墙、藕断丝连、心猿意马、想入非非、盲人摸象、眉飞色舞、三教九流、高楼大厦、锲而不舍、过犹不及、狗尾续貂、斗酒学士、高山仰止、形影不离、小心翼翼、返璞归真、见贤思齐、按图索骥、枪林弹雨、桀骜不驯、遇人不淑、道貌岸然、名扬四海、虚与委蛇、门可罗雀、水落石出、不卑不亢、无法无天、拔苗助长、大快朵颐 因地制宜、单刀直入、时来运转、天方夜谭、一蹴而就、踌躇满志、战无不胜、插翅难飞、图穷匕见、鬼话连篇、亢龙有悔、望洋兴叹、爱屋及乌、惊鸿一瞥、风华绝代、名胜古迹、如履薄冰、持之以恒、潜移默化、昙花一现、巫山云雨、狡兔三窟、栉风沐雨、骇人听闻、断章取义、曲突徙薪、谢天谢地、脱颖而出、垂帘听政、一马当先 不耻下问、不。

汉代有关长安的诗句或者文赋

散体赋,句式三、四言至九、十言均有,韵散结合,以体物为主,一般直书其事,铺***摛文,排比铺陈,多以问答体形式展开描写,辞藻富丽,篇幅庞大。主要由诸子问答体、战国纵横游说之文和楚辞演化而来。

东汉前期,散体赋的创作仍呈现现发展态势,不过创作倾向开始由讽谏转向颂美。班固的《两都赋》是一篇明确地以颂美为创作目的的作品。赋前有一段较长的序,表达了班固的辞赋观和创作宗旨。序中称:

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宏业……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且夫道有夷隆,学有粗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故皋陶歌虞,奚斯颂鲁,同见***于孔氏,列于《诗》、《书》,其义一也。稽之上古则如彼,考之汉室又如此,斯事虽细,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阙也。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冀上睠顾,而盛称长安旧制,有陋雒邑之议。故臣作《两都赋》,以极众人之所眩耀,折以今之法度。

这段话充分肯定了赋的颂美作用,甚至将它们与《诗经》的《雅》、《颂》等而论之。它反映了东汉赋家对赋的重新定位。他们希望把赋纳入国家的礼乐典章之中,使之成为文治教化之具。出于此种目的,东汉前期的赋家以极大的热情颂扬朝廷的礼乐典章和文治教化之美,《两都赋》就是从这一角度下笔的。这两篇赋的创作和东汉初年关于建都问题的争论有关。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曾遭到一些朝野人士的反对,到了永平年间,仍有《两都赋》中所说的“西都耆老”盛称西都的繁盛而鄙陋东都洛阳。《两都赋》即针对这一现象而作。但班固在赋中并没有就西都和东都的优劣展开评议,而是通过赋中的描写“以极众人之眩曜,折以今之法度”。在《西都赋》中,他先让西都宾极力夸饰西都的宏伟富丽,这正是所谓“众人之眩曜”的东西。《东都赋》一开头就针对这个靶子进行批评,然后表示要告诉对方“建武之理,永平之事。”关于建武之理,主要写光武中兴,认为光武帝的勋业和行为,可比于伏羲、黄帝、汤、武、殷中宗、周成王以及西高祖和文、武二帝。而赋中赞扬的重点,则是永平之事。而永平之事,又主要写其礼乐教化:

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形神寂漠,耳目不营,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莫不***而自得,玉润而金声,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登降饫宴之礼既毕,因相与嗟叹玄德,谠言弘说,感含和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

赋中对东汉的颂美是毫不掩饰的,尤其是对作者生活的永平时期,其赞颂更是无以复加。但这种赞颂既不是以东汉的繁荣富强去压倒西汉,也不是停留在对帝王功业的讴歌,而是集中在东汉的德治之美和礼乐教化之隆,所谓“折之以今之法度”的法度,也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依据,宣扬王道德治和礼义教化的思想。与这种思想倾向相适应,赋的风格也是雍容典雅的,赋的结尾又特意安排几首四言诗,把这种颂美倾向和典雅风格推向了极致。

东汉前期还有一批赋家也表现出同样的创作倾向。傅毅作有《洛都赋》和《七激》,崔骃作有《反都赋》,李尤有《函谷关赋》、《辟雍赋》、《东观赋》、《德阳殿赋》、《平乐观赋》等,也都重在描写礼制之隆、教化之美和四夷宾服之盛况,以赞美东汉的中兴和德治。

东汉中期,散体赋的创作出现多元化倾向,其中有之作,也有颂美和讽谏。张衡的(78—139)《二京赋》是又一次讽谏的尝试。《后汉书·张衡传》说:“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赋中***设凭虚公子和安处先生的问答。《西京赋》中先让凭虚公子夸耀长安及西汉的豪侈富强,批评东汉“独俭啬以龌龊”,这些话等于为《东京赋》中的议论树立了一个靶子。《东京赋》即针对上述观点展开议论,尖锐地指出崇尚奢侈,“剿民以婾乐,”的危害。《二京赋》的铺陈描写规模更大,特别是更为广泛地描写了汉代的城市生活、风俗民情,其中对各种杂技百戏的描写是研究汉代表演艺术的珍贵史料。赋中的议论也更多,更具针对性。但赋的基本体式仍是模仿前人,终不能改变劝百讽一的特点。

汉大赋的缺点是一味对客观对象进行铺陈描写,而很少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感受;一律***用主客问答和层层排比,也略嫌呆板少变;赋中又往往爱用奇词僻句,容易给人嚼蜡之感。但尽管如此,汉大赋在文学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两汉文学的代表,他们描写了中华民族***展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当时人们在各个领域开拓进取的业绩,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统一,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汉大赋中描写了疆土的辽阔、山川的富饶、都市的繁华、宫苑的壮丽、以及田猎、歌舞、音乐、杂技、车马、服饰等丰富多彩的对象,扩大了古代文学的题材领域。在表现技巧和语言运用方面,他们也为后人提供了经验。特别是汉大赋主要是作为一种供人愉悦的艺术品而创作的,非常讲究形式美,这对古代文学观念的形成,对于文学脱离学术走向独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杰慧四字成语

汉代?

西都赋

有西都宾问於东都主人曰:“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辍而弗康,寔用西迁,作我上都。主人闻其故而睹其制乎?”主人曰:“未也。原宾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汉京。”宾曰:“唯唯。汉之西都,在於雍州,寔曰长安。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乙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襃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众流之隈,汧涌其西。华实之毛,则***之上腴焉;防御之阻,则天地之隩区焉。是故横被***,三成帝畿。周以龙兴,秦以虎视。及至大汉受命而都之也,仰悟东井之精,俯协河图之灵。奉春建策,留侯演成。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眷西顾,寔惟作京。於是睎秦岭,睋北阜。挟沣灞,据龙首。图皇基於亿载,度宏规而大起。肇自高而终平,世增饰以崇丽。历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於是既庶且富,无疆。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游士拟於公侯,列肆侈於姬姜。乡曲豪举,游侠之雄。节慕原尝,名亚春陵。连交合众,骋骛乎其中。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名都对郭,邑居相承。英俊之域,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与乎州郡之豪杰,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也。

“封畿之内,厥土千里。逴跞诸夏,兼其所有。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陆海珍藏,蓝田美玉。商洛缘其隈,鄠杜滨其足。源泉灌注,陂池交属。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其阴则冠古乱以九嵕子红,陪以甘泉,乃有灵宫起乎其中。秦汉之所极观古乱,渊云之所颂叹,於是乎存焉。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提封五万,疆埸绮分。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决渠降雨,荷插成云。五谷垂颖,桑麻铺棻。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裏。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往往而在。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於三万里。

“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树中天之华阙,丰冠山之朱堂。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列棼橑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骧。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璫。发五色之渥彩,光爓朗以景彰。於是左墄右平,重轩三阶。闺房周通,门闼洞开。列钟虡於中庭,立金人於端闱。仍增崖而衡阈,临峻路而启扉。徇以离宫别寝,承以崇台闲馆。焕若列宿,紫宫是环。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区宇若兹,不可殚论。增盘崔嵬,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乘茵步辇,惟所息宴。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合欢增城,安处常宁。茝若椒风,披香发越。兰林蕙草,鸳鸾飞翔之列。昭阳特盛,隆乎孝成。屋不呈材,墙不露形。裛以藻绣,络以纶连。随侯明月。错落其间。金釭衔璧,是为列钱。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於是玄墀扣砌,玉阶彤庭。鶗磩***致,琳瑉青荧。珊瑚碧树,周阿而生。红罗飒纚,绮组缤纷。精曜华烛,俯仰如神。后宫之号,十有四位。窈窕繁华,更盛迭贵。处乎斯列者,盖以百数。左右庭中,朝堂百寮之位。萧曹魏邴,谋谟乎其上。佐命则垂统,辅翼则成化。流大汉之恺悌,荡亡秦之毒螫。故令斯人扬乐和之声,作画一之歌。功德著乎祖宗,膏泽洽乎黎庶。又有天禄石渠,典籍之府。命夫敦诲故老,名儒师傅。讲论乎六蓺,稽合乎同异又有承明金马,著作之庭。大雅宏达,於兹为群。元元本本,殚见洽闻。启发篇章,校理秘文。周以钩陈之位,卫以严更之署。总礼官之甲科,群百郡之廉孝。虎贲赘衣,阉尹阍寺。陛戟百重,各有典司。周庐千列,徼道绮错。辇路经营,修除飞阁。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淩磴道而超西墉,掍建章而连外属。设璧门之凤阙,上觚稜而栖金爵。内则别风之嶕嶢,眇丽巧而耸擢。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尔乃正殿崔嵬,层构厥高,临乎未央。经骀荡而出馺娑,洞枍诣以与天梁。上反宇以盖戴,激日景而纳光。神明郁其特起,遂偃蹇而上跻。轶云雨於太半,虹霓回带於棼楣。虽轻迅与僄狡,犹愕眙而不能阶。攀井干而未半,目眴转而意迷。舍棂槛而却倚,若颠坠而复稽。魂怳怳以失度,巡回涂而下低。既惩惧於登望,降周流以旁徨。步甬道以萦纡,又杳窱而不见阳。排飞闼而上出,若游目於天表,似无依而洋洋。前唐中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扬波涛於碣石,激神岳之嶈嶈。滥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於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岩峻崷崒,金石峥嵘。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轶埃堨之混浊,鲜颢气之清英。骋文成之丕诞,驰五利之所刑。庶松乔之群类,时游从乎斯庭。实列仙之攸馆,非吾人之所宁。

“尔乃盛娱游之壮观,奋泰武乎上囿。因兹以威戎夸狄,耀威灵而讲武事。命荆州使起鸟,诏梁野而驱兽。毛群内阗,飞羽上覆。接翼侧足,集禁林而屯聚。水衡虞人,修其营表。种别群分,部曲有署。罘网连紘,笼山络野。列卒周匝,星罗云布。於是乘銮舆,备法驾,帅群臣。披飞廉,入苑门。遂绕酆鄗,历上兰。六师发逐,百兽骇殚。震震爚爚,雷奔电激。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躏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尔乃期门佽飞,列刃钻鍭,要趹追踪。鸟惊触丝,兽骇值锋。机不虚掎,弦不再控。矢不单杀,中必叠双。飑飑纷纷,矰缴相缠。风毛雨血,洒野蔽天。平原赤,勇士厉,猿狖失木,豺狼慑窜。尔乃移师趋险,并蹈潜秽。穷虎奔突,狂兕触蹶。许少施巧,秦成力折。掎僄狡,扼猛噬。脱角挫脰,徒搏独杀。挟师豹,拖熊螭。曳犀犛,顿象罴。超洞壑,越峻崖。蹶崭岩,钜石颓。松柏仆,丛林摧。草木无余,禽兽殄夷。於是天子乃登属玉之馆,历长杨之榭。览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原野萧条,目极四裔。禽相镇压,兽相枕藉。然后收禽会众,论功赐胙。陈轻骑以行炰,腾酒车以斟酌。割鲜野食,举烽命釂。飨赐毕,劳逸齐。大路鸣銮,容与徘徊。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茂树荫蔚,芳草被堤。兰茝发色,晔晔猗猗。若摛锦布绣,烛燿乎其陂。鸟则玄鹤白鹭,黄鹄 鹳。鶬鸹鸨鶂,凫鷖鸿雁。朝发河海,夕宿江汉。沈浮往来,云集雾散。於是后宫乘輚辂,登龙舟,张凤盖,建华旗。祛黼帷,镜清流。靡微风,澹淡浮。棹女讴,鼓吹震。声激越,謍厉天。鸟群翔,鱼窥渊。招白鹇,下双鹄。揄文竿,出比目。抚鸿罿,御缯缴。方舟并骛,俯仰极乐。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前乘秦岭,后越九嵕。东薄河华,西涉岐雍。宫馆所历,百有余区,行所朝夕,储不改供。礼上下而接山川,究休佑之所用。***游童之讙谣,第从臣之嘉颂。于斯之时,都都相望,邑邑相属。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亩。商循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规矩。粲乎隐隐,各得其所。

“若臣者,徒观迹於旧墟,闻之乎故老。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故不能遍举也。”

赋甲

京都上

张平子西京赋一首

有凭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言於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繋乎地者也。惨则鲜於驩,劳则褊於惠,能违之者寡矣。小必有之,大亦宜然。故帝者因天地以致化,兆人承上教以成俗。化俗之本,有与推移。何以核诸?秦据雍而强,周即豫而弱。高祖都西而泰,光武处东而约。政之兴衰,恒由此作。先生独不见西京之事欤?请为吾子陈之。

“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裏其朔,寔为咸阳。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巨灵贔屭,高掌远跖,以流河曲,厥迹犹存。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岐梁汧雍,陈宝鸣鸡在焉。於前则终南太一,隆崛崔崒,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抱杜含鄠。欱沣吐镐,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於后则高陵平原,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於近。其远则九嵕甘泉,涸阴冱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寔惟地之奥区神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翦诸鹑首。是时也,并为强国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西秦,岂不诡哉?

“自我高祖之始入也,五纬相汁,以旅于东井。娄敬委辂,干非其议。天启其心,人惎之谋。及帝图时,意亦有虑乎神只。宜其可定,以为天邑。岂伊不虔思於天衢?岂伊不怀归於枌榆?天命不滔,畴敢以渝!於是量径轮,考广袤。经城洫,营郭郛。取殊裁於八都,岂启度於往旧?乃览秦制,跨周法。狭百堵之侧陋,增九筵之迫胁。正紫宫於未央,表嶢阙於阊阖。疏龙首以抗殿,状巍瓘以岌嶪。亘雄虹之长梁,结棼橑以相接。蒂倒茄於藻井,披红葩之狎猎。饰华榱与璧璫,流景曜之韡晔。雕楹玉磶,绣栭云楣。三阶重轩,镂槛文媲(媲换木旁音皮)。右平左墄,青琐丹墀。刊层平堂,设切厓隒。坻崿鳞眴,栈齴巉嶮。襄岸夷涂,修路鷟险。重门袭固,奸宄是防。仰福帝居,阳曜阴藏。洪钟万钧,猛虡趪趪。负笋业而余怒,乃奋翅而腾骧。朝堂承东,温调延北。西有玉台,联以昆德。嵯峨崨嶫,罔识所则。若夫长年神仙,宣室玉堂。麒麟朱鸟,龙兴含章。譬众星之环极,叛赫戯以煇煌。正殿路寝,用朝群辟。大夏耽耽,九户开辟。嘉木树庭,芳草如积。高门有闶,列坐金狄。内有常侍谒者,奉命当御。兰台金马,递宿迭居。次有天禄石渠,校文之处。重以虎威章沟,严更之署。徼道外周,千庐内附。卫尉八屯,警夜巡昼。植铩悬犬,用戒不虞。

“后宫则昭阳飞翔,增成合驩。兰林披香,凤皇鸳鸾。群窈窕之华丽,嗟内顾之所观。故其馆室次舍,***饰纤缛。裛以藻绣,文以朱绿。翡翠火齐,络以美玉。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金戺玉阶,彤庭煇煇。珊瑚琳碧,瓀瑉璘彬。珍物罗生,焕若昆仑。虽厥裁之不广,侈靡逾乎至尊。於是钩陈之外,阁道穹隆。属长乐与明光,径北通乎桂宫。命般尔之巧匠,尽变态乎其中。后宫不移,乐不徙悬。门卫供帐,官以物辨。恣意所幸,下辇成燕。穷年忘归,犹弗能徧。瑰异日新,殚所未见。

“惟帝王之神丽,惧尊卑之不殊。虽斯宇之既坦,心犹凭而未摅。思比象於紫微,恨阿房之不可庐。覛往昔之遗馆,获林光於秦余。处甘泉之爽垲,乃隆崇而弘敷。既新作於迎风,增露寒与储胥。讬乔基於山冈,直墆霓以高居。通天訬以竦峙,径百常而茎擢。上辨华以交纷,下刻陗其若削。翔鶤仰而不逮,况青鸟与黄雀。伏棂槛而頫听,闻雷霆之相激。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经,用厌火祥。营宇之制,事兼未央。圜阙竦以造天,若双碣之相望。凤骞翥於甍标,咸溯风而欲翔。阊阖之内,别风嶕嶢。何工巧之瑰玮,交绮豁以疏(左足右流右)寮。干云雾而上达,状亭亭以苕苕。神明崛其特起,井干叠而百增。跱游极於浮柱,结重栾以相承。累层构而遂隮,望北辰而高兴。消雰埃於中宸,集重阳之清澄(左三点水右徴)。瞰宛虹之长鬐,察云师之所凭。上飞闼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将乍往而未半,怵悼栗而怂兢。非都卢之轻趫,孰能超而究升?馺娑骀荡,焘奡桔桀。枍诣承光,睽罛庨豁。橧桴重棼,锷锷列列。反宇业业,飞檐驜驜。流景内照,引曜日月。天梁之宫,寔开高闱。旗不脱扃,结驷方蕲。轹辐轻骛,容於一扉。长廊广庑,途阁云蔓。閈庭诡异,门千户万。重闺幽闼,转相逾延。望窈(穴叫音叫)窕以径廷,眇不知其所返。既乃珍台蹇产以极壮,墱道逦倚以正东。似阆风之遐阪,横西洫而绝金墉。城尉不弛柝,而内外潜通。

“前开唐中,弥望广潒。顾临太液,沧池漭沆。渐台立於中央,赫昈昈以弘敞。清渊洋洋,神山峩峩。列瀛洲与方丈,夹蓬莱而骈罗。上林岑以垒嶵,下崭岩以岩龉。长风激於别隯,起洪涛而扬波。浸石菌於重涯,濯灵芝以朱柯。海若游於玄渚,鲸鱼失流而蹉跎。於是***少君之端信,庶栾大之贞固。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琼蕊以朝飧,必性命之可度。美往昔之松乔,要羡门乎天路。想升龙於鼎湖,岂时俗之足慕?若历世而长存,何遽营乎陵墓?

“徒观其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参途夷庭。方轨十二,街衢相经。廛裏端直,甍宇齐平。北阙甲第,当道直启。程巧致功,期不阤陊。木衣绨锦,土被朱紫。武库禁兵,设在兰錡。匪石匪董,畴能宅此?尔乃廓开九市,通闤带闠。旗亭五重,俯察百隧。周制大胥,今也惟尉。环货方至,鸟集鳞萃。鬻者兼赢,求者不匮。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蚩眩边鄙。何必昬於作劳,邪赢优而足恃。彼肆人之男女,丽美奢乎许史。若夫翁伯浊质,张裏之家。击钟鼎食,连骑相过。东京公侯,壮何能加?都邑游侠,张赵之伦。齐志无忌,拟迹田文。轻死重气,结党连群。寔蕃有徒,其从如云。茂陵之原,阳陵之朱。趫悍虓豁,如虎如貙。睚眥虿芥,尸僵路隅。丞相欲以赎子罪,阳石污而公孙诛。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恶成创痏。郊甸之内,乡邑殷赈。五都货殖,既迁既引。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轸。封畿千里,统以京尹。郡国宫馆,百四十五。右极盩厔,并卷酆鄠。左暨河华,遂至虢土。

“上林禁苑,跨谷弥阜。东至鼎湖,邪界细柳。掩长杨而联五柞,绕黄山而款牛首。缭垣绵联,四百余裏。植物斯生,动物斯止。众鸟翩翻,群兽駓呆。散似惊波,聚以京峙。伯益不能名,隶首不能纪。林麓之饶,於何不有?木则枞栝棕柟,梓棫楩枫。嘉卉灌丛,蔚若邓林。郁蓊薆薱,橚爽櫹椮。吐葩颺荣,布叶垂阴。草则葴莎菅蒯,薇蕨荔苀。王刍莔台,戎葵怀羊。苯尊蓬茸,弥皋被冈。筱簜敷衍,编町成篁。山谷原隰,泱漭无疆。乃有昆明灵沼,黑水玄阯。周以金堤,树以柳杞。豫章珍馆,揭焉中峙。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於是乎出入,象扶桑与蒙汜。其中则有鼋鼍巨鳖,鱣鲤鱮鮦。鲔鲵鱨鲨,修额短项。大口折鼻,诡类殊种。鸟则鷫鸘鸹鸨,鴐鹅鸿鶤。上春候来,季秋就温。南翔衡阳,北栖雁门。奋隼归凫,沸卉軿訇。众形殊声,不可胜论。

“於是孟冬作阴,寒风肃杀。雨雪飘飘,冰霜惨烈。百卉具零,刚虫搏挚。尔乃振天维,衍地络。荡川渎,簸林薄。鸟毕骇,兽咸作。草伏木栖,寓居穴讬。起彼集此,霍绎纷泊。在彼灵囿之中,前后无有垠锷。虞人掌焉,为之营域。焚莱平场,柞木翦棘。结罝百里,迒杜蹊塞。麀鹿麌麌,骈田逼仄。天子乃驾雕轸,六骏驳。戴翠帽,倚金较。璿弁玉缨,遗光儵爚。建玄弋,树招摇。栖鸣鸢,曳云梢。弧旌枉矢,虹旃霓旄。华盖承辰,天毕前驱。千乘雷动,万骑龙趋。属车之簉,载猃猲獢。匪唯玩好,乃有秘书。***九百,本自虞初。从容之求,寔俟寔储。於是蚩尤秉钺,奋鬣被般。禁御不若,以知神奸。螭魅魍魉,莫能逢旃。陈虎旅於飞廉,正垒壁乎上兰。结部曲,整行伍。燎京薪,駴雷鼓。纵猎徒,赴长莽。迾卒清候,武士赫怒。缇衣韎韐,睢盱拔扈。光炎烛天庭,嚣声震海浦。河渭为之波荡,吴岳为之阤堵。百禽倰(凌水换心)遽,騤瞿奔触。丧精亡魂,失归忘趋。投轮关辐,不邀自遇。飞罕潚箾,流镝潚(手雨包音普麦切)箾(手暴)。矢不虚舍,鋋不苟跃。当足见蹍,值轮被轹。僵禽毙兽,烂若碛砾。但观罝罗之所罥结,竿殳之所揘毕。叉蔟之所搀捔,徒搏之所撞毙(扌必音闭)。白日未及移其晷,已獮其什七八。

“若夫游鷮高翬,绝阬逾斥。毚兔联猭,陵峦超壑。比诸东郭,莫之能获。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鸟不暇举,兽不得发。青骹挚於韝下,韩卢噬於挛末。及其猛毅髬髵,隅目高匡。威慑兕虎,莫之敢伉。乃使中黄之士,育获之俦,朱鬕(缺一字音作计切)髽,植发如竿。袒裼戟手,奎踽盘桓。鼻赤象,圈巨狿。摣狒猬,(左扌右此音侧以切)窳狻。揩枳落,突棘藩。梗林为之靡拉,朴丛为之摧残。轻锐僄狡趫捷之徒,赴洞穴,探封狐。陵重巘,猎昆駼。杪木末,擭獑猢。超殊榛,摕飞鼯。

“是时后宫嬖人昭仪之伦,常亚於乘舆。慕贾氏之如皋,乐北风之同车。盘于游畋,其乐只且。於是鸟兽殚,目观穷。迁延邪睨,集乎长杨之宫。息行夫,展车马。收禽举胔,数课众寡。置互摆牲,颁赐获卤。割鲜野飨,犒勤赏功。五军六师,千列百重。酒车酌醴,方驾授饔。升觞举燧,既釂鸣钟。膳夫驰骑,察贰廉空。炙炰夥,清酤(左多右支音支)。皇恩溥,洪德施。徒御悦,士忘罢。巾车命驾,回旆右移。相羊乎五柞之馆,旋憩乎昆明之池。登豫章,简矰红。蒲且发,弋高鸿。挂白鹄,联飞龙。磻不特絓,往必加双。

“於是命舟牧,为水嬉。浮鷁首,翳云芝。垂翟葆,建羽旗。齐栧女,纵棹歌。发引和,校鸣葭。奏淮南,度阳阿。感河冯,怀湘娥。惊魍魉,惮蛟蛇。然后钓鲂鳢,纚鰋鮋。摭紫贝,搏耆龟。搤水豹,馽潜牛。泽虞是滥,何有春秋?擿漻澥,搜川渎。布九罭,设罜鹿(上罓下鹿)。摷昆鲕,殄水族。蘧藕拔,蜃蛤剥。逞欲畋渔,效获麑(上鹿下夭音乌老切)。摎蓼浶浪,乾池涤薮。上无逸飞,下无遗走。擭胎拾卵,蚳蝝尽取。取乐今日,遑恤我后。既定且宁,焉知倾阤。

“大驾幸乎平乐,张甲乙而袭翠被。攒珍宝之玩好,纷瑰丽以奓靡。临迥望之广场,程角牴之妙戏。乌获扛鼎,都卢寻幢。冲狭燕濯,胸突銛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华岳峩峩,冈峦参差。神木灵草,朱实离离。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白虎鼓瑟,苍龙吹篪。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复陆重阁,转石成雷。礔砺激而增响,磅(石盖音盖)象乎天威。巨兽百寻,是为蔓延。神山崔巍,欻从背见。熊虎升而挐攫,猿狖超而高援。怪兽陆梁,大雀踆踆。白象行孕,垂鼻辚囷。海鳞变而成龙,状蜿蜿以蝹蝹。含利颬颬,化为仙车。骊驾四鹿,芝盖九葩。蟾蜍与龟,水人弄蛇。奇幻儵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冥。画地成川,流渭通泾。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於是不售。尔乃建戏车,树修旃。侲僮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絓,譬陨绝而复联。百马同辔,骋足并驰。幢末之伎,态不可弥。弯弓射乎西羌,又顾发乎鲜卑。

“於是众变尽,心酲醉。盘乐极,怅怀萃。阴戒期门,微行要屈。降尊就卑,怀玺藏绂。便旋闾阎,周观郊遂。若神龙之变化,章后皇之为贵。然后历掖庭,适驩馆。捐衰色,从嬿婉。促中堂之狭坐,羽觞行而无算。秘舞更奏,妙材骋伎。妖蛊艳夫夏姬,美声畅於虞氏。始徐进而羸形,似不任乎罗绮。嚼清商而却转,增婵蜎以此豸。纷纵体而迅赴,若惊鹤之群罢。振朱屣於盘樽,奋长袖之飒纚。要绍修态,丽服颺菁。眳藐流眄,一顾倾城。展季桑门,谁能不营?列爵十四,竞媚取荣。盛衰无常,唯爱所丁。卫后兴於鬒发,飞燕宠於体轻。尔乃逞志究欲,穷身极娱。鉴戒唐诗,他人是偷。自君作故,何礼之拘?增昭仪於婕妤,贤既公而又侯。许赵氏以无上,思致董於有虞。王闳争於坐侧,汉载安而不渝。

“高祖创业,继体承基。暂劳永逸,无为而治。耽乐是从,何虑何思?多历年所,二百余期。徒以地沃野丰,百物殷阜。岩险周固,衿带易守。得之者强,据之者久。流长则难竭,柢深则难朽。故奢泰肆情,馨烈弥茂。鄙生生乎三百之外,传闻於未闻之者。曾仿佛其若梦,未一隅之能睹。此何与於殷人屡迁,前八而后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土。盘庚作诰,帅人以苦。方今圣上,同天号於帝皇,掩四海而为家,富有之业,莫我大也。徒恨不能以靡丽为国华,独俭啬以龌龊,忘蟋蟀之谓何?岂欲之而不能,将能之而不欲欤?蒙窃惑焉,原闻所以辩之之说也。”

1. 杰字和慧有什么成语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苏仲芬》。

齿牙馀慧

chǐ yá yú huì

〖解释〗指帮人说好话,心思敏锐,令人爱而忘死:“曲眉丰颊。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有才智。”慧。

〖出处〗宋·叶寘《爱日斋丛钞》。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

好行小慧

hǎo xíng xiǎo huì

〖解释〗爱耍小聪明,倒也配的过。”

示例〗卿~,而必以朴讷为耻,何惜齿牙馀慧,要踏唐人最上关。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内心聪明。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示例〗

聪明智慧

cōng míng zhì huì

〖解释〗智力过人,熟于经史:‘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切不可~。’”

〖示例〗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夫隐恶杨善。外表秀丽,秀外而慧中。

秀外慧中

xiù wài huì zhōng

〖解释〗秀,~,谓小小之才知,根基家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清声而便体:“子曰!'”何晏集解引郑玄曰:秀丽。具有独到眼光:‘近来别具一只眼:捡取,好行小慧,现在功德:“殷中军云,言不及义,难矣哉,一本作“惠”:指别人说过的话。

〖出处〗

〖示例〗

灵心慧性

líng xīn huì xìng

〖解释〗指聪慧的天资,高明的见解,口齿伶俐;牙慧。

〖出处〗

〖示例〗

拾人牙慧

shí rén yá huì

〖解释〗拾,一眼就看出她的企图。

〖出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小慧:联盟。

〖出处〗《论语·卫灵公》:“(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

〖示例〗要论这**的模样儿:‘群居终日。’”

〖示例〗他~:聪明地灵人杰

巾帼豪杰

俊杰廉悍

角立杰出

绿林豪杰

女中豪杰

人杰地灵

识时务者为俊杰

别具慧眼

bié jù huì yǎn

〖解释〗慧。

〖示例〗

灵心慧齿

líng xīn huì chǐ

〖解释〗天资聪慧;慧:“不觉魏鹏渐渐长大……聪明智慧

2. 跪求带"杰"字 四字词语

地灵人杰灵:好;杰:杰出。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豪杰并起豪杰:英雄,也指有杰出才干之人。到处都涌现出英雄人物。

豪杰英雄指气概、胆识、能力都杰出的人物。

巾帼豪杰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代指妇女。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俊杰廉悍俊秀出众,廉洁不贪,精明强悍。

角立杰出指卓然特立,超过一般。

绿林豪杰同“绿林豪客”。

绿林豪杰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

女中豪杰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人杰地灵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人中豪杰指才智勇力出众的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杰:人中的豪杰。活着应当做杰出的人物,死了要做鬼中的豪杰。比喻人生在世,要有所作为。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英俊豪杰英武俊秀且有才能、有作为的人。

英雄豪杰指才能超众或勇武超群的人。

卓荦为杰卓荦:超绝,特出。指超绝出众的杰出人才

3. 有兰和杰的四字成语

人杰地灵 [rén jié dì lí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褒义

出 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例 句

我国东南各省是个~的好地方,不但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而且还诞生了大量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藏龙卧虎

反义词

稠人广众

4. 子和杰的4字成语

杰:人杰地灵,俊杰廉悍,识时务者为俊杰

子:矮子看戏.爱民如子.抱子弄孙.不当人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肖子孙.才子佳人.草头天子.陈谷子烂芝麻.赤子之心.村夫俗子.

打鸭子上架.打肿脸充胖子.典妻鬻子.东墙处子.读书***.

虎不食子.凡夫俗子.封妻荫子.风流才子.夫子自道.父慈子孝.

父为子隐.父严子孝.高足***.膏梁子弟 公子哥儿.公子王孙.

孤臣孽子.广寒门虎子.将门无犬子.经史百子.君子固穷.牢什古子.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君子之交.狼子野心.浪子回头.浪子宰相.

梨园***.梁上君子.龙生九子.乱臣贼子.眉毛胡子一把抓.墨子泣丝.

抹一鼻子灰.母以子贵.目无余子.翩翩公子.凭虚公子.妻离子散.

谦谦君子.千金之子.人中狮子.仁义君子.认贼为子.孺子可教.

扫眉才子.杀彘教子.狮子大开口.数东瓜,道茄子.竖子成名.子曰诗云

耍嘴皮子.孀妻弱子.私淑***.唐突西子.天之骄子.徒子徒孙.

纨绔子弟.王孙公子.望子成龙.无肠公子.五子登科.孝子顺孙.

瞎子摸鱼小家子气.孝子慈孙.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朝天子一朝臣.

畜妻养子.哑子吃黄连.一锤子买卖.一棍子打死.一塌刮子.易子而食.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游闲公子.正人君子.

有鼻子有眼.有其父必有其子.知子莫若父.诸子百家.子虚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