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匡时是什么生肖呢,济世匡时是什么生肖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17 0
  1. 匡时是什么意思
  2. 济世的网络解释济世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3. 匡时的解释匡时的解释是什么
  4. 匡正自己匡正什么意思
  5. 济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6. 济度的词语济度的词语是什么

注音一式 ㄎㄨㄤ ㄕˊ ㄐㄧˋ ㄕˋ 汉语拼音 kuāng shí jì shì 出处 《后汉书?荀淑传》:「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迹以匡时。」 释义 匡:纠正。济:救助。挽救动荡的局势。使其转危为安。 相似词 扶危持颠,力挽狂澜,扶危定倾,匡济时艰,拨乱反正,扭转乾坤,扶危济困,安邦定国,匡救扶正,转败为功,拯溺救危,继绝存亡,治乱持危,兴废继绝

匡时是什么意思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名字的来由

济世匡时是什么生肖呢,济世匡时是什么生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则,学习、效法。

徐,指的是福建巡抚徐嗣曾。

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的意思。

少穆,石麟,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的解释,林则徐出生那天晚上,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飞”,这使他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类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为是吉兆,因此在给儿子取名“则徐”之余又给字“少穆”,“石麟”。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战争时期主张严禁***、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编辑本段生平介绍

青少年

林则徐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今福州市鼓楼区)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嘉庆三年(1798年),他14岁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嘉庆九年(1804年),20岁中举人。父亲的淳淳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难,外出当塾师。在十一年(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这里的***烟毒引起他的注意。同年,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他在张幕中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

入官场

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斯望的入仕做官。十九年(1814)授编修。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在京官时期,他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于是,他“文学而潜修”。为了通于政事,“益究心经世学,虽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用人行政之得失,综核无遗”。在京师为官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书中明确指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认为只有发展华北水利,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粮,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曾在京参加过一些士大夫“雅歌投壶”的文艺团体“宣南诗社”,结识了龚自珍、魏源等人,在诗社里进行诗文酬唱活动。

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但他感到仕途上各种阻力难以应付,曾发泄“支左还绌右”“三叹作吏难”这样的苦闷。终于在次年七月借口父病辞职回籍。林则徐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但由于性情过于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

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成效。林则徐受到道光皇帝的宠信,很快跨入官场上青云直上时期。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提任江苏按察使。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冤狱,并把***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江苏这一年夏秋之际大雨成灾,松江饥民聚众告灾,汹汹将变。林则徐反对调兵镇压,亲自赴松江安定灾民,***取一系列救灾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年底入觐归来,署江宁布政使,让林则徐负责全省灾赈事务。但道光四年秋,林则徐先后遭父母丧,在籍守制。直至十年正月再度出仕。

道光七年(1827)六月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在任一月即调任江宁布政使。等待交接期间,陕南略阳一带发生水灾,遂留陕暂理原职,赴略阳察看灾情,安置受灾百姓,同时还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往返陕南时,曾赴紫柏山张良庙、定军山诸葛亮墓、***凭吊。他在《定军山谒武侯墓》诗中写道:“大星虽陨大名留,一线皇纲诩汉刘。抱膝之人知管乐,鞠躬终右匹伊周。定寒沔水居民泪,月黑祁山故垒秋。归首定军军莫定,墓门深锁阵云愁。”

道光十年(1830年)服丧完毕。道光十年(1830)秋任湖北布政使,翌年春调任河南布政使,擢东河河道总督。从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岁之中,周历三省、所至贪墨吏望风解缓。疆臣重其才,皆折节倾心下之。”他为清朝统治的长远利益,锐意整顿财政,兴修水利,救灾办赈”,“一时贤名满天下。”十月,升任河东河道总督。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将沿河地势,水流情况。绘画张挂,便于了解和治理。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从这一年起到十六年间,他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面都做出过成绩,尤重提倡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农具。他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地力必资人力,土功皆属农功。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林则徐这种农耕思想,是在实际考察中体验出来的。道光十二年(1833年),江苏大水灾,林则徐不顾报灾限期和朝廷斥责,详尽陈述灾情,呼吁缓征漕赋,提出“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请求,这对发展生产,苏息民困在客观上起了有利的作用。同时,他分析水灾原因是由于吴淞江、黄浦江、娄河及与之相表里的白茆河年久失修,逐年淤塞所致,于是决定兴修白茆河、娄河,还修建海塘,这些在我国水利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在这一时期,林则徐对清王朝的财经政策、贸易政策提出异议,反对一概禁用洋钱,并第一次婉转地向道光帝提出了一套自铸银币,建立本国银本位制度的主张。这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这也是适应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保护民族经济独立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先进思想。

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面对湖北境内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滥成灾,林则徐***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使“江汉数千里长堤,安澜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对保障江汉沿岸州县的生命财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林则徐整饬吏治,严惩贪赃枉法。“要正人,先正已”。“身教重于言教”,林则徐十分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则,处处为人表率。在出任湖北布政时,入湖北发出《传牌》,禁止沿途阿谀奉迎,借端勒索。在总督任内,仍保持“一切秉公办理”的作风。林则徐办事兢兢业业,是当时官场中最廉明能干、正直无私受群众爱戴的好宫。

编辑本段禁***及之后经历

当时***问题渐成为政治性争论问题之一。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倡“驰禁论”,请准民间贩卖吸食,使***走私合法化;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炉寺卿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为先。林则徐曾向朝廷上奏,请求严禁***。未等皇上批示,就开始在全省厉行禁烟,收缴烟土、烟膏与烟具,并配制“断瘾药丸”,供人戒烟,成效卓著。随后又一道奏折,力陈烟禁特别是杜绝***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并针对反对派的驳斥强调说:“法当从严,若犹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举棋不定的道光帝认识到严禁***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接受严禁主张,决定禁烟。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他还严正声明:“若***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贩子,收缴全部***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在查禁***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山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争睹钦差的风***。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道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取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从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邓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实行专卖,从而使***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就地销毁。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15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他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还企图用***打开中国的大门。

广州市外国烟贩子的***中心。1838年广州地方***处决一个中国的***贩子,英国烟商竟然出来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民居住的旅馆前***,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2万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销毁了。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林则徐在广州查***的过程中,意识到英国会发动侵略战争。为了战胜敌人,需要知己知被。他经过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变敌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即魏源归纳阐述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于是林则徐亲自主持,组织翻译班子,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一种“参考消息”;为了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书;还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其中一条规定:“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权利。”说明中国禁烟完全合乎《国际法》。在军事方面,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林则徐专门从外国买来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道光帝盲目骄傲,下旨停止英国贸易。于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1840年1月5日),清廷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战争爆发后,定海失陷,琦善到广州,与林则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胁利诱下,擅自签定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的《穿鼻草约》。但他却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戌途。在赴戌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尚告诫“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林则徐的远见卓识,已被后来的历史所证实。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846) 四月,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这时的陕西,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战争时,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税外,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战争后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西安府咸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相当于上缴正银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生灾荒,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富平、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与当地***联合起来,反抗官府的斗争此起彼伏。

林到任后下令对“刀客”严加镇压,并申明对地方官中镇压得力者将奏请朝廷予以嘉奖;同时,又***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一方面,把西安府等地的一百多万石存粮向贫民平粜,对于无力购粮的极贫户与老弱病残者,由官方收养,省城西安即收养极贫百姓三四千人;劝绅商富户出钱出粮救济其所在村寨的贫困户,并令地方官与各地富户收买、质押耕牛,以免影响耕种;另一方面,向清廷连上《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请求朝廷缓征钱、粮。为从根本上免除灾荒,他筹议兴修关中水利,命陕西督粮道张集馨对《关中胜迹图志》一书加以研究,提出方案。这一***终因费用太大,未能实现。林通过上述多种办法,使陕西局势得到暂时的稳定,但他却因劳累成疾,只好奏请朝廷准***三个月,开缺医治。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到任后,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戴花翎。二十九年(1849)秋,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九月,又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他抱病从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在报丧奏折到京前, 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 (11月27日) 还命他暂署广西巡抚。

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提倡商办等主张。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清***为进剿太平军,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在赴任途中,1850年11月22日暴卒于潮州普宁县行馆,终年66岁。死后晋赠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谥文忠。

关于***贸易,英国***的态度十分明确,它在巴麦尊给义律的训令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达,一八三八年六月十五日,巴麦尊写道:

“关于构成您一八三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十九日和十二月七日来信主题的***走私贸易,我必须说,女王陛下***不能够为了使英国臣民能够破坏他们前去贸易的那个国家的法律的目的而进行干预。因此,这些人由于更有效的执行中国关于此问题的法律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必须由那些因他们自己的行动造成该损失的人士承担。”〔《英国档案有关***战争资料选译》(上册),第258页,胡滨译,中华书局〕

在后来英国***决定派遣武装部队前来中国时,巴麦尊在发给义律的有关指示中也仍然强调:

“女王陛下***绝不怀疑中国***有权禁止将***输入中国,并且有权查获和没收那些外国人或中国臣民不顾适当制订的禁令而输入中国领土内的任何***。”〔《英国档案有关***战争资料选译》(下册),第523页〕

当义律因为全面违反英国***的指示而遭免职之后,巴麦尊在发给新任全权大臣的长篇训令中再次重申:

“女王陛下***对于这件事情(指禁止***)不提出任何要求,因为他们没有权利这样做。中国***完全有权禁止***,如果它愿意的话,从事一项贸易的英国臣民必须承担这样做的后果。”〔《英国档案有关***战争资料选译》(下册),第906页〕

对于***贸易,义律在通告中说:

“本首席监督进一步发出通知,警告所有那些在虎门以内的这种帆船、快艇或用其它方式装配的小船中从事上述非法***贸易的女王陛下臣民:如果有任何中国人因任何英国臣民或臣民们严重造成的死亡或任何伤害前来,该英国臣民或臣民们被正式判定有罪后,将受到重大的惩罚,如同该罪行是在威斯敏斯特的女王陛下***管辖范围内所犯的一样。

本首席监督进一步发布通知,警告所有那些拥有这种帆船、快艇或用其它方式装配的小船在虎门以内从事该非法***贸易的英国臣民:如果中国***认为适于捕获并没收那些船只,女王陛下***将决不进行干涉。

本首席监督进一步发布通知,警告所有受雇于这些帆船、快艇和用其它方式装配的船只在虎门以内从事非法***贸易的英国臣民:对执行搜寻和捕获任务的中国***官员进行武力抵抗是一种非法行为,而且他们将按照这种方式承担后果并接受惩罚,即如同上述武力抵抗是在他们本国或任何外国反对他们本国***官员或任何其它外国***官员一样。”〔《英国档案有关***战争资料选译》(上册),第350页〕

即使就是因为“林维喜案件”而被林则徐驱逐到海上四处飘泊之后,义律也没有改变他对***贸易的态度,他在给巴麦尊的信中写道,没有任何人比他“对于在中国沿海进行的这种强制贸易所带来的耻辱和罪恶抱有更深刻的厌恶态度,我不知道在该贸易与海盗行为之间有何选择”。〔《英国档案有关***战争资料选译》(上册),第483页〕

这些史料可以看出,英国***承认满清***完全有权制止***走私,对他们所***取的禁烟措施并不企图干预。

济世的网络解释济世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意思是匡正时世;挽救时局。

出处:

《后汉书·荀淑传论》:“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迹以匡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

唐司空图《丁巳元日》诗:“自乏匡时略,非沽矫俗名。”

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多才多_,道着於匡时;允文允武,功成於纂祀。”

清顾炎武《寄李生云沾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何如 长白山 中寺,莫使匡时雅志违。”?

廖仲恺《幽禁中感赋》诗:“吾生遭不造,芒鞋肆所之;廿载茹酸辛,努力思匡时。”

用匡时造句:

1、并且她又记起公公陆匡时近来有一次讲起过吴老三的什么党派,而韩孟翔也漏出过一句:老赵跟老吴翻了脸。

2、错综今古,尝怀济世匡时之略,运会不偶。

3、杜竹斋觉得心头一松,随口说一句“知道了”,便转脸敷衍陆匡时道。

4、经纪人陆匡时站在那“岗亭”外边和助手谈话。

5、我和陆匡时订了条约,他透关节,我们跟着吴荪甫做,赚钱下来分给他一点彩头。

6、一眼看见了杜竹斋,这位公债里翻_斗的陆匡时就抢前一步,拉住了杜竹斋的袖口,附耳低声说。

7、再加上残酷、复杂的政治派别斗争,策试匡时济俗功能的发挥必然受到限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匡时

匡时的解释匡时的解释是什么

济世的网络解释是:济世(词语)济世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ìshì,释义为救世、济助世人;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人物。原义出于《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济世的网络解释是:济世(词语)济世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ìshì,释义为救世、济助世人;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人物。原义出于《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词性是:动词。结构是:济(左右结构)世(独体结构)。注音是:ㄐ一_ㄕ_。拼音是:jìshì。

济世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济世jìshì。(1)在金钱、物质等方面救济世人。

二、引证解释

⒈救世;济助世人。引《庄子·庚桑楚》:“简_而_,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成玄英疏:“此盖小道,何足救世。”《后汉书·卢植传》:“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唐温大雅《***创业起居注·起义旗至发引凡四十八日》:“帝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宋陆游《梦回》诗:“老抱忧时志,狂非济世材。”欧阳山《三家巷》一:“他的儿子杨志朴已经继承他的衣钵,行医济世,而且人缘不错,名望一天天往上长。”

三、国语词典

救助世人。

关于济世的诗词

《次韵和石末公漫兴见寄·济世何人希管乐》《游后浦·巨镇还须济世才》《阮籍·身负经纶济世才》

关于济世的诗句

牛公济世贤处世浑无济世才不思济世思超世

关于济世的成语

救世济民拔毛济世匡时济世经世济民

关于济世的词语

济世经邦拔毛济世济世安邦救世济民补天济世济世爱民匡时济世世济其美济世匡时济世救人

关于济世的造句

1、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2、为了完成济世志业,法师终日摩顶放踵,不敢稍有松懈。

3、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的‘春秋第一相’自然识得。

4、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_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5、我不但知道先生,而且知道先生善于识人,乃经国济世之才!我说一人名字,先生就知道我为什么对先生这么了解了---贾诩贾文和。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济世的详细信息

匡正自己匡正什么意思

匡时的词语解释是:意思是匡正时世;挽救时局。

匡时的词语解释是:意思是匡正时世;挽救时局。注音是:ㄎㄨㄤㄕ_。拼音是:kuāngshí。结构是:匡(半包围结构)时(左右结构)。

匡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匡正时世;挽救时局。引《后汉书·荀淑传论》:“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_以匡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多才多_,道着於匡时;允文允武,功成於纂祀。”清顾炎武《寄李生云_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何如长白山中寺,莫使匡时雅志违。”廖仲恺《幽禁中感赋》诗:“吾生遭不造,芒鞋肆所之;廿载茹酸辛,努力思匡时。”

二、国语词典

匡正时弊、挽救时局。

三、网络解释

匡时匡时,汉语词汇。拼音:kuāngshí释义:匡正时世;挽救时局。匡时,字仲英,湖南长沙人,赴台湾,从张大千习书画,极似张大千晚年风格。山水有浑厚华滋之势。

关于匡时的诗词

《壬子秋过故宫·扶运匡时计已差》《醉雨·未能杀贼愧匡时》

关于匡时的诗句

知有匡时具莫道匡时更辙环借筹无计匡时短

关于匡时的成语

匡衡凿壁蝉_蟹匡匡谬正俗匡国济时蚕绩蟹匡匡时济俗匡时济世匡俗济时戎马匡_

关于匡时的词语

匡正纲纪一匡九合匡时济世匡国济时九合一匡蝉_蟹匡析疑匡谬匡床_席蚕绩蟹匡匡俗济时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匡时的详细信息

济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匡正自己匡正的意思是扶正;纠正。

表示匡正的成语:

1、补过拾遗

解释:

过:过失,错误;拾遗:指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汲黯传》: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2、攻疾防患

解释:

匡正过失,防止祸患。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3、济世匡时

解释:

济:拯救;匡:匡正。拯救人世,匡正时政。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5回:“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

4、将顺匡救

解释:

将:随;匡:匡正。顺应好事,匡正挽救失误。

出处:

《三国志·魏志·桓阶传》:“仪类言其短,赖阶左右以自全保,其将顺匡救,多此类也。”

匡正的句子:

1、倡导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道德水平。继承优良传统,实践道德规范。创造良好风尚,大树特树新风!

2、本又谨就此一主题提出分析阐述,尚祈匡正。

3、合理的反收购有助于匡正与补足敌意收购的负面作用。

4、凡有不公正的地方,我们都竭力相助匡正。

5、诸公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乘舆摇荡,卓前来迎驾,并非造反,为什么反要禁阻呢?

6、八十年来在各任院长的领导下,以弘扬圣道,匡正人心,兴学办校,培育青年为职志,一本立己立人,树木树人之旨,夙夜孜孜,未尝稍懈。

7、有鉴于诸如此类的复杂与变化,研究界在不断的歧出和匡正中不惮其烦,推演出种种理论。

8、宽容兼包善待人,助人乐己光照人。德艺双馨德为本,公正廉明匡正人。风清气正树新人,和蔼可亲凝聚人。平易近人引领人,务实担当撼动人。

济度的词语济度的词语是什么

『壹』 济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凤毛济美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扶倾济弱倾:倒塌,这里内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容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扶危济困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缓不济急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缓急相济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济寒赈贫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济河焚舟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济苦怜贫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济困扶危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贰』 什么济一什么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济济一堂

[jǐ

táng]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褒义

清·归庄《静观楼讲义序》:“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言;洋洋盈耳。”

『叁』 济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济字开头的成语 :

济济一堂、

济世经邦、

济苦怜贫、

济时拯世、

济世安民、

济人利物、

济弱锄强、

济河焚舟、

济济洋洋、

济窍飘风、

济济彬彬、

济贫拔苦、

济时行道、

济胜之具、

济寒赈贫、

济弱扶倾

『肆』 济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济字开头的成语

济济一堂、

济世经邦、

济苦怜贫、

济时拯世、

济世安民、

济人利物、

济弱锄强、

济河焚舟、

济济洋洋、

济窍飘风、

济济彬彬、

济贫拔苦、

济时行道、

济胜之具、

济寒赈贫、

济弱扶倾

『伍』 济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你好,

济的成语有:

彬彬济济、

济济洋洋、

济济彬彬、

扶倾济弱、

文奸济恶、

济世经邦、

经纶济世、

济苦怜贫、

凤毛济美、

济时拯世、

恩荣并济、

缓不济急、

公私兼济、

济世安民、

周贫济老、

材优干济、

同舟而济、

同舟共济、

救世济民、

以不济可、

济人利物、

相呴相济、

首尾共济、

宽猛相济、

无济于事、

恩威并济、

拯危济困、

济世匡时、

安民济物、

拔刀相济、

拨乱济时、

济弱锄强、

缓急相济、

刚柔并济、

力济九区、

济困扶危、

济河焚舟、

同恶相济、

和衷共济、

劫富济贫、

匡时济俗、

经济之才、

时运不济、

衣冠济济、

匡国济时、

周急济贫、

济世救人、

***公济私、

济时行道、

世济其美、

衣冠济楚、

不存不济、

博施济众、

同敝相济、

匡俗济时、

宽猛并济、

人才济济、

济窍飘风、

赈贫济乏、

普济众生、

救民济世、

同恶共济、

饔飧不济、

相克相济、

合衷共济、

拔毛济世、

打富济贫、

拨乱济危、

济世之才、

文章经济、

刚柔相济、

匡时济世、

公私两济、

振贫济乏、

济世安人、

表里相济、

济弱扶倾、

同心协济、

济世安邦、

同心共济、

捐躯济难、

扶危济困、

济济一堂、

济胜之具、

以水济水、

济寒赈贫、

扶危济急、

济贫拔苦、

普济群生、

水火相济、

盐梅相成。

『陆』 开头济的成语有哪些

济开头成语 :

济济一堂、

济世经邦、

济苦怜贫、

济时拯世、

济世安民、

济人利物、

济弱锄强、

济河焚舟、

济济洋洋、

济时行道、

济济彬彬、

济窍飘风、

济弱扶倾、

济贫拔苦、

济寒赈贫、

济胜之具

『柒』 济的成语有哪些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打富济贫 打击豪绅、地内主,贪官污吏,夺取容其财物救济穷人。

恩荣并济 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凤毛济美 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扶倾济弱 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扶危济困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刚柔相济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和衷共济 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缓不济急 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缓急相济 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济济一堂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济寒赈贫 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济河焚舟 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济苦怜贫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捌』 济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济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人才济济、同舟而济

恩荣并济、相呴相济

公私兼济、宽猛相济

和衷共济、济人利物

文奸济恶、济苦怜贫

经纶济世、无济于事

『玖』 济的成语大全

人才济济 无济于事

劫富济贫

『拾』 关于济字的成语有哪些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打富济贫 打击豪绅、地主,贪官污吏,夺取其财物救济穷人。

恩荣并济 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凤毛济美 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扶倾济弱 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扶危济困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刚柔相济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和衷共济 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缓不济急 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缓急相济 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济济一堂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济寒赈贫 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济河焚舟 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济苦怜贫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济困扶危 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济弱锄强 济:帮助。锄:铲除。帮助弱者,铲除 *** 。

济弱扶倾 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济世安邦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济世安人 拯救时世,安定人民。

济世救人 济:拯救。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济世匡时 济:拯救;匡:匡正。拯救人世,匡正时政。

济世之才 济世:拯救时世。能够拯救时世,治理国家的人才。

***公济私 ***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劫富济贫 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救世济民 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宽猛相济 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

匡时济世 匡:纠正。济:救助。挽救动荡的局势。使其转危为安。

匡时济俗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人才济济 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同恶相济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同舟共济 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无济于事 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以水济水 用水来给水增味。比喻随声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

拔毛济世 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表里相济 表里:指内外;济:救助。原意是指内外互相庇护。后泛指内外互相救助。

彬彬济济 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

拨乱济时 平定乱世,救济时势。同“拨乱济危”。

拨乱济危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

不存不济 指支持不住,受不住。

材优干济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扶危济急 犹扶危济困。

公私两济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合衷共济 犹言同心协力。

济贫拔苦 指救援贫苦人家。

济窍飘风 指大风止则所有的窍孔都空寂无声。后比喻毫无影响与作用的事物

济人利物 指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济世安民 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经纶济世 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处理国家大事。济世:救世。

经济之才 指治国安民的才能。

宽猛并济 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同“宽猛相济”。

匡国济时 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匡俗济时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普济群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普济众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时运不济 时机和命运不佳。

世济其美 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

首尾共济 济:帮助;救济。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同敝相济 犹同恶相济。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同恶共济 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同“同恶相济”。

同心共济 指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亦作“同心协济”。

同心协济 指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同“同心共济”。

文奸济恶 掩饰奸诈,助长恶行。

文章经济 文章和经世济民之才。

相克相济 互相制约而又互相促进。

相呴相济 指互相救助。

以不济可 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成。

饔飧不济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同“饔飧不继”。

振贫济乏 接济贫穷的人和没有依靠的人。亦作“振穷恤寡”、“振穷恤贫”。

济度的词语有:打富济贫,时运不济,济世匡时。

济度的词语有:济世匡时,同心共济,时运不济。2:结构是、济(左右结构)度(半包围结构)。3:拼音是、jìdù。4:注音是、ㄐ一_ㄉㄨ_。

济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济度jìdù。(1)以佛法救济众生脱离苦海。(2)渡水而到达彼岸,比喻救助。

二、引证解释

⒈度,通“渡”。渡河到彼岸。引申谓帮助解除困厄。引汉王符《潜夫论·交际》:“或受人恩德,先以济度,不能拔举,则因毁之,为生瑕衅。”《汉书·翟方进传》:“熙!我念孺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所济度。”颜师古注:“言我当求所以济度之,故奔走尽力,不惮勤劳。”《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上欲不欺天愧先帝,下不违人负宿心,诚在济度百姓,以安刘氏。”⒉度,通“渡”。谓救济众生,超度苦海。引《法华经·方便品》:“终不以小乘济度众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唐玄奘《***西域记·婆罗_斯国》:“广为众生三会_法,其济度者,皆我遗法植福众生也。”清张元赓《张氏卮言·八卦田》:“我与子有缘,子生前曾为道士,奉我香火甚虔,今当济度。”

三、国语词典

使他人安全的通过水域。佛教以苦海比喻轮回,所以使他人脱离轮回苦海也称为「济度」。《杂阿含经.卷三六》:「桥船以济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给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长。」也作「济渡」。

四、网络解释

济度(汉语词汇)济度是汉语词汇,读音jìdù,意思是引申谓帮助解除困厄。

关于济度的诗句

亡灵济度远逝新亡皆济度济度说已尽

关于济度的成语

彬彬济济缓不济急

关于济度的造句

1、值得一提的是演员高仁饰演反一号简亲王济度极可能成为该剧一大亮点,剧中他文韬武略无一不通,政野朝事无一不晓,却也心狠手辣嗜血暴虐,戏剧感十足。

2、小贝亲姐姐靠救济度日,小贝。

3、最早这只是王汝英怜贫惜老的义举,在中秋节舍米发月饼和银钱,接济度日艰难的百姓。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济度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