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身粉骨为什么写成粉身碎骨_粉身碎骨的碎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14 0
  1. 粉身碎骨在松树的风格里的意思是什么
  2. 粉骨碎身还是粉身碎骨
  3. 粉…碎…的成语4个以上
  4. 粉身碎骨出自哪首古诗

最近发现孩子会背古诗了,先是《望庐山瀑布》,这两天在背《石灰吟》,这都是班班的功劳,当然也离不开孩子的认真学习。

但是,孩子在背《石灰吟》的时候会背“粉身碎骨浑不怕”,而我背“粉骨碎身浑不怕”的时候他也会纠正我说是“粉骨碎身”。

关于这首诗,最近我班上的同学也有提出相同的疑问:“老师,我们不是一直背的都是‘粉身碎骨浑不怕’吗?”说实话,我以前也是这么背的,也有儿歌是这么播的。当然,我也清晰现在的教科书上写的确实是“粉骨碎身浑不怕”。

碎身粉骨为什么写成粉身碎骨_粉身碎骨的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也为此查过资料,的确出现过不同版本,而“粉骨碎身”比“粉身碎骨”程度更深。

我没有刻意去纠正孩子,毕竟他在幼儿园背的是“粉身碎骨……”,如果我硬要他说成“粉骨碎身……”他在班里就会显得与众不同。因此,他再背“粉身碎骨……”我也随他,只是我背的时候我也会坚持背“粉骨碎身……”。

到孩子大点,再跟他解释,相信也无伤大雅。而对班里的孩子们,我必须强调他们要写“粉骨碎身浑不怕”,毕竟这是教科书上写的,考试一旦出到这一题,肯定也以教科书上的为准。

感谢孩子最近背的《石灰吟》,带给我以上的思考。育儿育己,亦师亦友,我一直在努力!

粉身碎骨在松树的风格里的意思是什么

“粉身碎骨浑不怕”和“粉骨碎身浑不怕”都是正确的说法,它们的区别在于表达的意思略有不同。

这两句话都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其创作背景是于谦在国难时期,在关押他的监狱中,他仍然心系天下,为国家命运担忧。这两句话都表现了作者无畏的勇气和甘愿为国家牺牲的精神,但具体表达略有不同:

* “粉身碎骨浑不怕”强调即使身体被粉碎,化为粉末也毫不畏惧。这句话主要表现作者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毫不畏惧的勇气。

* “粉骨碎身浑不怕”则强调即使身体被砸碎,骨头也毫不惧怕。这句话更侧重于表现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决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决心。

总之,“粉身碎骨浑不怕”和“粉骨碎身浑不怕”都是表达坚韧不拔、无畏不惧的精神的正确说法。

粉骨碎身还是粉身碎骨

回答:粉身碎骨,汉语成语,拼音是fěn shēn suì gǔ,意思是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危险而丧失生命。出自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

延伸:

成语辨析

1、近义词:碎骨粉身、肝脑涂地、身首异处、杀身成仁。

2、反义词:完好无损、毫发无伤。

3、歇后语:?鸡蛋碰石头——粉身碎骨?。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为某种目的而死。

示例

普济《五灯会元˙重善禅师》:“如何是佛法的大意?”师曰:“东甲乙木。”曰:“凭么则粉骨碎身也。”

百度百科-粉身碎骨

粉…碎…的成语4个以上

石灰吟是“粉骨碎身”。

《石灰吟》于谦?〔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作品简介与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粉身碎骨出自哪首古诗

粉身碎骨_金山词霸

拼 音:

fěn shēn suì gǔ

解 释:

全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

出 处:

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示 例:

为了革命胜利;纵然~也在所不辞.

“粉身碎骨”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此诗托物言志,***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据说此时的于谦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