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是谁对孔子的评价_至圣先师孔子是如何理解礼仪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14 0
  1. 为什么把孔子称为“至圣先师”
  2. 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他的才华究竟有多高?
  3. 明朝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反对孔子成为至圣先师?
  4.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至圣先师
  5. 孔子被尊称为什么

孔子人格伟大至公无我,是教育家、哲学家亦是政治家,是古今全世界教师的表率。清圣祖曾以「万世师表」四字题孔子庙的匾额,后世遂以此专称孔子。 赞美孔子乃“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至圣先师是谁对孔子的评价_至圣先师孔子是如何理解礼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扩展资料

孔子的思想核心:“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百度百科-万世之师

百度百科-孔子

为什么把孔子称为“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先师 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鲁哀公亲诔孔子。诔文说:“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左传·哀公十六年》)古人认为“尼父”是给孔子的谥号。其实这只是对孔子的敬称,并非谥号。父,同“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古人认为“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先师”、“先圣”都是尊称。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改称孔子为“宣父”,“宣”为谥号,“父”是美称。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赠孔子为“太师”,“太师”为官位。

武周天绶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隆道”是封号,“公”是爵位。

唐***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王”是爵位。这儿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赵恒加称孔子为“玄圣文宣王”,五年(公元1012年),又改称“圣文宣王”。“玄圣”是指有治天之德而不居其位的人,《后汉书》首先以此称孔子;“至圣”是指道德最高尚的人,司马迁首先以此称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赞》说:“……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秋,新即位的元武宗海山加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本是古代秦乐的用语。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后来引申称集中前人的主张、学说等形成的完整的体系。孟子始用大成赞颂孔子,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下》“玄圣”、“至圣”、“大成”都是对孔子的赞辞。

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世宗朱厚熜厘定祀典,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取消谥号、封号。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世祖福临加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十四年(公元1657年),又改称“至圣先师”。

自此以后,直至清末,孔子的封谥号未再更动。到了民国年间,一切封谥号皆废置不用了。“谥号”是根据死者的生前事迹参照《谥法》追加的,它只适用于帝王、显宦和卓行德懿的人。追加给孔子的谥号,据《谥法》说,“扬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圣善周闻曰宣”,都是《谥法》中最高的赞誉之词。

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他的才华究竟有多高?

因为孔子首开儒家私人讲学的学风,垂范后世。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生有意无意都会附会为孔子的门生,奉孔子的学说,自认为是儒学正宗。至于对老师加至圣的帽子那是肯定的,因为孔子的思想的的确确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明朝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反对孔子成为至圣先师?

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关于他的头衔,史料记载里面有很多的,古代著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等等,孔子一生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建树卓著,中国历朝历代都把孔子称之为?孔圣人?,他是创建私塾的第一人,他倡导人们要以仁、义、礼、智、信来互相对待。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唯独推崇儒术,自此儒家成为正统,对孔子的学说推崇备至,至今孔子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文化上,他的言行语录被其***和再传***记录下来,编制成了儒家经典《论语》,至今我们的语文课本上依旧在学习着他的思想,他的言论,他编制的《春秋》对后世人们有很深刻的影响,他还创立了《诗经》。孔子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另一番新气象,对后世的文学有着深远重要的影响。而他创建的儒家学派,一直处于最积极最有影响的主导地位,儒家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主心骨,孔子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伟大奠基者。

孔子还首创私塾,主张?有教无类?,实行全民教育,相传孔子有***三千,贤***七十二人,他有许多***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独树一帜,可见孔子的才华之高,不局限于自己,更是造福世人。据史料记载,他的***子贡是对其评价最多,评价最高的一位,孔子去世之后,子贡还守丧六年,这除了师生之情以外,更主要是对孔子的崇敬和信仰。

孔子的才华有目共睹,一直得到后世人们的敬仰,他主张的?仁政德治?,给中国古代产生着重要成功的影响。如今孔子已经影响到了全世界了,儒学不只是中国文化了,更是世界文化,他的事迹被口口相传,他的思想被争相学习,这一代先师圣人,一言一行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至圣先师

众所周知,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统治思想,而且是历经两千多年兴盛不衰。提起儒家思想就不能不提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地位被一再拔高,封号更是层出不穷。

在古代,孔子被尊称为?天纵之圣?,被认为是当时最博学的人。统治者尊称孔子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等。我们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也有人对孔子批评指责。

清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到一个人的著作,?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牍,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这个人就是李贽。李贽,号卓吾,有着明朝?异端思想家?之称。从12岁开始,李贽就开始写文章讽刺轻视农业的孔子,也从这时开始为后来的激进思想埋下了伏笔。

李贽科举考中后,担任多种官职,最后在云南任姚安知府任上辞职,后靠着朋友的资助埋头著书。李贽批判统治者重农抑商,鼓励商业,其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也正是这些书籍,最终召来了杀身之祸。李贽曾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在当时士大夫看来,李贽就是一个异类,?排击孔子,别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为罪不容诛。?

明末清楚的思想家顾炎武对李贽这样评价,?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虽然李贽不被士大夫所认可,但有识之士对李贽的评价颇高,而明朝对李贽的书籍也没有大肆禁止

由于李贽的思想有很强的?蔑视?传统和权威、追求自由解放的性质,再加上不屈不挠的个性,结果在万历三十年被捕入狱,理由是?敢倡乱道,惑世诬民。?李贽是在狱中自用剃刀***,结束了他76岁的人生

李贽虽然结局悲凉,但他的思想在明朝还是传播很广。可到了清朝,一切都变了,李贽的学说被认为是异端学说,书籍几乎被焚毁殆尽。时至今日,李贽有一个有争议的人,他狂傲偏狭,孤高自许,又口无遮拦,放言无忌,难免招致怨尤,却是一个性情中人。

孔子被尊称为什么

一、是由于他的思想主张顺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他提出的“仁”、“德”和“礼”,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这样的思想自然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二、是后代儒家学者在发扬儒学中提出了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需要的主张,不断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三是历史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社会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

补充:

西汉起,历代不断给孔子加封追谥,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

唐玄宗李隆基加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

元武宗年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称“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等。同时孟子被尊为亚圣,颜回被尊为复圣,子思被尊为述圣。

孔子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认为孔子是黑帝之子,有时他被尊称为“素王”。

唐代称他为圣人,封为文宣王。元代加封他为“大成歪圣文宣王”,明代封其为“大成至圣先师”,清代称其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扩展资料:

神化孔子早在孔子在世之时就开始了。孔子死后,门徒一代接一代把神化一步一步地推向圣人的高峰。仅尊为圣人意犹未尽,圣应该是王,孔子后学就不断制造孔子当王的舆论和理论。

汉高祖的祭孔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以及后来的帝王不断地尊孔,如祭祀、加封号、封孔子之后等等,为神化孔子提供了政治环境。把孔子纳入“王”的行列,称为“素王”,使孔子兼具“圣”与“王”双重之尊,这是汉儒的新发明。

随着孔子声誉日隆,祭孔便成了朝野共有的礼节。历朝的头等火事就是祭孔,由皇帝亲自主祭。上行下效,民间祭孔之风也很盛行。孔庙遍布神州各地,就连最简陋的乡村私塾,也有孔子牌位,孩童人学要先拜孔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至圣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