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坛拜将的近义词和反义词_筑坛拜将典故出处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10 0
  1. 关于刘邦的成语(4个)
  2. 关于刘邦的成语
  3. 典出帝王的50个成语及其典故
  4. 哪个知道出自《汉书》的成语有哪些
  5. 刘邦,项羽的典故
  6. 铁衣勒马入沙场 惊骇胡人走乱忙 百万貔貅归掌握 筑坛拜将显庙廊
  7. 跟刘邦有关的纳贤才的成语

楚汉相争的故事

 楚汉相争,衍生了很多成语,以及有名的大风歌,垓下歌,鸿鹄歌等,在日常活中常常用到、听到;我尽量把这些安插在相应的故事中,跟您一起了解时代背景以及故事发生缘由。

 成语: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筑坛拜将的近义词和反义词_筑坛拜将典故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约法三章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

 成语:一决雌雄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成语:分我一杯羹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成语:筑坛拜将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书中记载: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成语:胯下之辱

 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出处: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成语:犬牙交错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成语:一败涂地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成语:先发制人出处: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成语:无颜见江东父老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成语:破釜沉舟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成语:锦衣夜行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成语:沐猴而冠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成语:四面楚歌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成语:楚河汉界 成语:十面埋伏成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史记·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关于刘邦的成语(4个)

坛的成语有哪些 :

入阁登坛、

酒社诗坛、

登坛拜将、

筑坛拜将、

室不崇坛

成语解释

编辑

发音

rù gé dēng tán

解释

犹命相拜将。指荣任***显爵。

成语典故

编辑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列公,你只看他这点遭际,我觉得比入阁登坛金闺紫诰还胜几分。”

词语辨析

编辑

近义词: 登坛拜将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关于刘邦的成语

关于刘邦的成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分我杯羹、鸡犬新丰、筑坛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拼音:chéng yě xiāo ,hé bài xiāo hé

释义: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译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韩信被杀,又是出自萧何的计谋。所以俗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成败都在于一个人。

例句: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互联网泡沫破灭时,其整个板块的质量也迅速滑坡。

2、分我杯羹

拼音:fēn wǒ bēi gēng

释义:分给我一杯肉羹,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译文:我刘邦曾经跟你结拜过兄弟,所以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一定要把你爹煮了吃,那么希望你分一碗肉给我吃。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

例句: 咱们情同兄弟,你在此危难面前得分我杯羹。

3、鸡犬新丰

拼音:jī quǎn xīn fēng

释义:刘邦为解父亲乡愁,在长安附近仿照家乡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建造新丰(今西安市新丰镇),将原丰邑的鸡犬也一块取来,都各自认识自己的家。比喻虽在异乡,却感觉很亲切,就象在家乡一样快乐自在。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

译文:高祖便营建新丰,移迁诸多故人充实那里,太上皇方才喜悦。

例句:汉高祖鸡犬新丰的佳话渊源流传。

4、筑坛拜将

拼音:zhù tán bài jiàng

释义:指仰仗贤能。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

译文:汉王齐戒设立坛场,拜韩信为大将军,询问其策略。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例句:汉高祖听信丞相萧何的谏言,筑坛拜将韩信为大将军。

5、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拼音: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释义: 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臣以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译文:臣已算定这次诸葛亮必然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战争、商业等方面。

例句:你这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调包伎俩并不高明,早就被我们识破了。

典出帝王的50个成语及其典故

刘邦的成语: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

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分我杯羹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高阳酒徒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楚歌之计《汉书·高帝纪下》:“扞刘邦呴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后因用“楚歌之计”谓攻心之术。吐哺辍洗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后世遂以“吐哺辍洗”为礼贤下士之典实。张良借箸张良:西汉时刘邦的谋臣。箸:筷子。张良借(刘邦的)筷子为他筹画指点。比喻出谋划策。成也萧何败萧何〖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解释〗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分一杯羹:

项羽担心长期与刘邦对峙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咱俩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记得分一杯羹给我。”估计项羽要气吐血了...后指在分享一部分利益或分担一些痛苦。

鸡犬新丰:

其实刘邦还是挺孝顺滴,刘邦都长安后,从故乡丰县把他的父亲接到皇宫里养老,其父离开故里凄然不乐。刘邦就在长安东按故乡样式建造一个新丰县,将故人都迁到这里,把新丰的鸡犬也都迁来,都能认识自己的家。后用“鸡犬新丰”指身处他乡而似在故乡。

借箸代筹:

也作借箸画策,有个叫郦食其的纵横家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让他分封战国时期六国的后代。刘邦举棋不定,趁吃饭时,询问张良这个主意如何,张良立即表示坚决反对,从刘邦的食案上抓过一把筷子,帮助刘邦分析,从八个方面力驳这种主张的危害,每提出一个理由,都摆出一根筷子。后多指代人出谋划策。

吐哺辍洗

刘邦的队伍打到高阳(今河南杞县东南)时候,当地有个叫做郦食其的谋士来投奔他。刘邦当时正在洗脚,也没拿他当回事。郦食其看着刘邦那副嘻嘻哈哈的样子,就正襟危坐地说了一句话:“沛公您不想得天下了吗?怎么能这样怠慢贤人呢?”一听这话,刘邦脸色马上就变了,脚也不洗了,赶快穿戴整齐,请郦食其上座,恭敬地让郦食其赐教。后多用来比喻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约法三章

刘邦攻入咸阳城后,显现原本贪酒好色的本性,一直待在宫里不肯出来。等到张良去劝他,他才恍然大悟,赶快召集关中父老、英雄们开会,和他们做了三个约定:“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所有的官吏和以前一样平安无事,百姓们得知也都很高兴,四处宣传:“如果刘沛公可以回到关东,那么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因此,刘邦很顺利地收买了关中的人心。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哪个知道出自《汉书》的成语有哪些

一、夏桀

1桀骜不驯桀: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朝最后一位当权者。骜:马不驯良。驯:驯服。比喻傲慢,性情不驯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赞》:其桀骜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二、商汤

2网开一面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出处: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

典故:一天,汤在田野散步,看见一人张开大网,喃喃地说:“来吧,鸟儿们!飞到我的网里来。无论是飞得高的低的,向东还是向西的,所有的鸟儿都飞到我的网里来吧!”汤走过去对那人说:“你的方法太残忍了,所有的鸟儿都会被你捕尽的!”一边说着,汤砍断了三面网。然后低声说:“哦,鸟儿们,喜欢向左飞的,就向左飞;喜欢向右飞的,就向右飞;如果你真的厌倦了你的生活,就飞到这张网吧”。“网开三面”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后来,人们把它改为“网开一面”。

3顺天应人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

出处:《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这里的“汤”指的是商汤,商汤于鸣条之战打败夏桀而灭夏,建立商朝;武指的是“周武王”,武王于公元前1046年打败商纣灭商,史称武王克殷,建立了周王朝;这两场革命史称“汤武革命”。

三、商纣王

4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指任意残害各种生物,也指不爱惜物品,任意挥霍浪费。拼音:bào tiǎn tiān wù 〔辨误〕殄不能念成zhēn。

出处:《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四、周武王

5爱屋及乌因为爱一处房子,也爱那房顶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爱与他(她)有关系的人或物。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关爱到了一种盲目热衷的程度。及,达到。乌,乌鸦。

出处:汉. 刘向《说苑·贵法》:“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典故:周武王打败了殷商,但是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心里还没有谱。他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五、周赧[nǎn]王

6债台高筑形容欠债很多。

出处:《汉书·诸侯王表序》颜师古注:“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责,就是现在的债。

典故:战国后期,周赧王听信楚孝烈王的建议,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出兵伐秦,他让西周公拼凑6000士兵,由于没有军费,只好向富商地主借钱,可六国根本不听他的话,他借的钱很快就花完,债主纷纷上门讨债,他只好隐藏在宫中的一座高台上。

六、秦始皇

7焚书坑儒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比喻对文化和文化人的摧残。

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

典故:据《史记》记载,前213年,秦统一第八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在一次朝廷会议上提出恢愎周朝的封建制,秦丞相李斯反对,他以为时代变化,制度应该随之变化,不应该以古非今。李斯建议:“史书只保留秦国史书,其他国家的史书都焚毁;《诗经》、《书经》及诸子百家之书只有博士官可以保留,民间的都限期交出烧毁;医药、卜筮、农业之书民间可以保留;想学法律的人以官吏为师。”秦始皇下旨同意。史称“焚书”。

第二年,即前212年,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术士侯生、卢生寻药未果而出逃,秦始皇大怒,下令拷问咸阳。事后,将相关460人在咸阳坑杀。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人“皆诵法孔子”。

七、汉高祖刘邦

8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形容越多越好。益,更加。善,好。

出处: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典故:刘邦问韩信:“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被我捉住?”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

9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百姓的利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典故: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就投奔刘邦,在丞相萧何的推荐下,刘邦拜他为大将,刘邦问韩信有什么高见。韩信把刘邦与项羽进行一番对比,说刘邦的军队与项羽的军队不同,对百姓的利益秋毫无犯,可以得天下。

10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鸿门(今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个抗秦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后人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注:以下几个和高祖有关的成语皆源于此)

出处: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1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汉王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虽然表面上目的简单,其真实意图却在于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或攻击。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典故:项羽漳水一战,击败秦军,便直奔咸阳,却被刘邦的守兵挡住。项羽的叔父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项羽设宴招待刘邦,谋士范增暗示项羽趁机杀掉刘邦,他把项羽的堂弟项庄叫来,让他借敬酒、舞剑的机会,杀死沛公(刘邦)。项伯一看项庄来者不善,拔剑与项庄对舞,使项庄始终得不到机会。樊哙携剑带盾,闯入帐中,守护在刘邦身旁,使刘邦转危为安,逃出虎口

12劳苦功高做事勤苦,功劳很大。

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典故:鸿门宴上,项庄舞剑助兴想借机杀刘邦。樊哙赶紧拔剑上前对项羽说:“沛公恭候大王的到来,没有被封侯,你反而要杀如此劳苦功高的人?”

1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典故:鸿门宴上,范增请项庄舞剑助兴,意图刘邦。张良叫来樊哙,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与樊哙商议如何逃走,樊哙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大行:干大事,大的作为。顾:顾念,考虑。细谨:细微末节,小的谨慎。辞:拒绝。不辞:不躲避、不回避。让:责备。做大事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不躲避小的责备。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典故:沛公从鸿门宴上出来后对樊哙说:“现在我出来,没有来得及告辞,怎么办?”樊哙说:“干大事不必顾及小的礼节,讲大节无须讲究小的责备,如今人家好比是刀子砧板,而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还告辞干什么!”于是一行人离开那里,让张良留下来向项王致歉。

15约法三章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典故: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秦王子婴降。刘邦郑重地向百姓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

16一决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一胜负,比个高下。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17分我杯羹杯:一杯。羹:肉汁。分给我一杯肉羹,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典故: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我。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

18筑坛拜将指仰仗贤能。

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

1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出处: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典故:这是民间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也萧何”是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不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

20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陈仓区)。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21犬牙交错错,杂、交叉。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出处:班固《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典故:高祖赐封同族,但汉景帝时,爆发了以吴王为首的七国之乱。到了武帝时,施行了“领地削减”的政策,引起诸侯们恐慌:“我们与王室血脉相连,先帝将封地如犬牙般交错安排,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共同保护汉室。”于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将诸侯的领地分封给他们的子弟,削弱了各诸侯国的势力。

22一败涂地形容彻底失败,无法收拾局面。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典故:秦末,沛县县令见局势不稳,派人去召请刘邦,可是县令又怕刘邦回来罢自己的官。刘邦写了一封信射进城里,号召百姓响应起义。城里百姓杀死了县令,请他做县令,刘邦推辞说:"现在天下大乱,如果当县令的人推举不当,一旦失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请你们另外推举更合适的人吧。"虽然刘邦多次谦让,最后还是担任了县令,被尊为"沛公"。

23高阳酒徒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食其(yì jī)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出处:《史记.郦食其列传》,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高阳儒生郦食其求见。使者入通,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以告。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遂延入。终受重用。

八、汉武帝刘彻

24金屋藏娇《汉武故事》讲述汉武帝幼时说如果能娶到表姐陈阿娇做妻子,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后指纳妾。

出处:志怪***《汉武故事》,大致为东汉末年所作。

典故:《汉武故事》讲述了一个青梅竹马的美好童话:馆陶长公主抱着小刘彘问:“彘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小刘彘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侍女百余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小刘彘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小刘彘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长公主非常高兴,于是数次请求景帝,终于定下了这门亲事。

九、汉中宗刘询

25故剑情深比喻对结发之妻不离不弃;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倢伃为皇后。”

典故:许平君与刘询成婚。后刘询为皇帝,许平君进宫为婕妤。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在霍光家族的威逼下要求让霍成君当皇后,刘询没有忘记与自己患难与共的许平君,他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我在贫微之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我非常怀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帮我把它找回来呢? 朝臣们很快品出了这道圣旨的真实意味:连贫微时用过的一把旧剑都念念不忘,自然也不会将自己相濡以沫的女人抛舍不顾。于是他们都联合奏请立许平君为后。

十、汉哀帝刘欣

26断袖之癖指宠爱男色,同性恋。

出处:《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典故:汉哀帝常常与自己宠爱的男宠董贤同卧同坐。曾有一次白天睡觉,董贤头偏枕了汉哀帝的衣袖,汉哀帝想起床,而董贤却未发觉,汉哀帝不想惊动董贤,于是用剑截断衣袖后才起来。待董贤醒来,见身下压着哀帝的断袖,也感到哀帝的深情,从此越发柔媚,须臾不离帝侧。

十一、汉光武帝刘秀

2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西方日落处,日落时太阳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光武帝)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卒劳苦,始虽垂翅回溪 ,终能奋翼黾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8安知非仆怎么就知道这个作天子的人不会是我呢?仆(pú),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比喻人自己说自己前途不可***。

出处:《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一引《东观汉记》载。

典故:光武帝还是一个普通百姓时,与姐夫邓晨到别人家去做客,当时大家看到谶书中说:“刘秀当为天子”。旁边的有些人说:谶书所说的刘秀肯定是国师公刘秀(当时新朝的国师公刘歆恰巧刚刚改名为刘秀)。可当时在场的刘秀(即后来的光武帝)却说:“怎么就知道这谶书中所说的要当天子的刘秀不是指的我呢?”,结果引起了众人的哄笑!刘秀登基后的第三年,与邓晨一起谈及往事,邓晨对光武帝说:“仆竟然做到了”,帝听后大笑!

十二、魏武帝曹操

29望梅止渴人听说可以吃梅子就会不由得流出口水而解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便凭空想来加以安慰。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谲》。

典故: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他们凭借着这个,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30割发代首把头发割了代替砍头。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割发可以算是不孝之大罪,所以曹操就在军前割发代首以明军纪。现在已经演变为对中国贪官污吏的处罚捉小放大的调侃。

出处:《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曹瞒传》曰:常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于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

31横槊赋诗槊:类似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十三、蜀汉刘备

32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价。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33髀肉复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高会民

)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后表示感叹虚度光阴,想要有所作为。

出处:《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3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出处:《三国志·蜀志传》。

典故: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原句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仁服于人。”目的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再好吃懒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十四、蜀汉后主刘禅

35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典故:263年刘禅投降曹魏,受封为安乐公,和一些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有一天,司马昭宴请刘禅,吩咐演奏蜀乐,并歌舞助兴。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低头流泪。只有刘禅怡然自若。司马昭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

十五、晋武帝司马炎

36羊车望幸意为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者宠爱。

出处:《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

典故: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有粉黛近万,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临幸哪个妃子,就成为一个让他十分头疼的问题。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坐着羊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有个聪明的宫人便把竹枝插在门上,把盐水洒在地上,羊因为喜欢盐水的味道,停下吃食,于是羊车就停在她的宫门口。

十六、晋惠帝司马衷

37何不食肉糜意为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也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对别人的处境或行为妄加评论或建议。

出处:《晋书·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十七、晋明帝司马绍

38日近长安远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多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

典故:晋明帝年少时,坐在元帝的膝盖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就问明帝:“你觉得长安和太阳哪个远?”明帝回答:“太阳远,没有听说有人从太阳那里来。”元帝感到惊奇。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重新问他,他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吃惊:“你怎么跟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抬头只看得见太阳,看不见长安。”

十八、前秦世祖皇帝苻坚

39投鞭断流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

典故:苻坚即位后想消灭东晋,遭朝中大臣劝谏,指出东晋有长江天险,不易攻下,但骄傲的苻坚回应:“我坐拥百万大军,只要我一声令下,所有士兵把他们的鞭投入长江,足可把长江水断流,长江天险还有什麼好怕的?”

40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

典故:淝水之战时,苻坚与苻登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苻登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41风声鹤唳唳:鹤鸣声。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叫阵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出处:《晋书·谢玄传》。

典故:淝水兵败后,苻坚的溃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

十九、后赵开国皇帝石勒

42鹿死谁手鹿:猎取的对象,比喻争夺的***。原比喻不知***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石勒载记下》。

典故: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开国皇帝石勒评价自己说:“我如遇到汉高祖,必当北面而事奉他,与韩信、彭越并肩齐驱而争为人先。倘若遇到光武帝刘秀,当共同驰骋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二十、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

43快刀斩乱麻

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高欢)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高洋)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二十一、隋文帝杨坚

44一衣带水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后泛指江、河等水面不足以限制人们的交通与交往。“水”原指长江。

出处:《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熲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隋文帝在588年冬下令伐陈。出发前,他对高颎说:“我是天下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样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灭掉了陈朝。

二十二、唐高祖李渊

45雀屏中选雀屏:画有孔雀的门屏。指得选为女婿。

出处:《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

典故:李渊善于骑射,其妻窦皇后未嫁时为贵族女,明人。其父北周大将窦毅举办射箭之赛,比武招亲,要求求亲的公子们以射中雀屏上的孔雀为标准。李渊竟然两发各中一目(孔雀眼睛),而娶得窦氏,这段佳话流传后世成为成语“雀屏中选”。

二十三、唐太宗李世民

46小鸟依人依:依恋。像小鸟那样依傍着人。现用于形容女孩子娇小可爱的样子。

出处:《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於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典故: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将朝中大臣评论一番,最后说到了褚遂良。唐太宗说:“褚遂良在学问方面大有长进,性格很刚直,对朝廷忠心,对我很有感情;平时一副飞鸟依人的模样,我很是怜爱他啊!”

47房谋杜断指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比喻能人合作。

出处:《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48一代楷模指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出处:后晋·刘昫《旧唐书·李靖传》“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典故:李靖觉得自己在朝廷任官多年,功劳不小,应该急流勇退。便奏请退休归家。唐太宗答应了他的请求,说:“李靖能识大体,实在可嘉。(@高会民

)我如今批准你的请求,不仅是成全你的志向,还想把你作为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二十四、宋太祖赵匡胤

49黄袍加身黄袍:也称龙袍,指古代皇帝的袍服。指***后夺得***。也指登上帝位。

出处:《宋史·太祖纪一》。

典故: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北汉勾结契丹入寇,赵匡胤 出师御之,兵次陈桥驿 ,在赵普、石守信等策划下,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拥立赵匡胤即帝位,改国号为宋。史称“陈桥兵变”。

二十五、宋太宗赵光义

50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收获。读书总有好处。

出处: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卷六:太宗日阅《御贤》三卷,因事有阀,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典故:宋太宗常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由于他坚持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效仿,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

刘邦,项羽的典故

朝令暮改《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四》:“‘朝令而暮改’,改,本作得,言急征暴赋,朝出令而暮已得。非谓其朝令而暮改也。”后以“朝令暮改”形容政令多变。

一顾倾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遂以“一顾倾城”形容美女的眼波,亦以喻女子的美貌。

三人为众《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三人为众,虽难尽继,宜从尤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言人三为众,虽难尽继,取其功尤高者一人继之,於名为众矣。”后多作“三人成众”。谓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语出《汉书·叔孙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 何足置齿牙间哉?”

千钧一发千钧重物用一根头发系着,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语本《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千载一弹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阳。后以“千载一弹”极言彼此交情深厚,甚为难得。

卑之无甚高论《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本谓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南户窥郎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后因以称女子偷看男子。

匡鼎解颐《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 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后以“匡鼎解颐”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不屈不挠形容顽强斗争,在敌人或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语本《汉 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不学无术《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闇於大理。”亡,通“无”。本谓霍光不能学古,故所行不合于道术。后用以泛指缺乏学问、本领。

不避斧钺谓不怕杀头。斧钺,古代用以的武器。钺,形似斧而大。语出《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屯毛不辨《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於馆陶,分为屯氏河”唐颜师古 注:“而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后因以“屯毛不辨”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目不窥园《汉书·董仲舒传》:“扞仲舒呴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 士。下帷讲诵,***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遂以“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的苦学精神。

相反相成谓相互对立的事物有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语出《汉书 ·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画眉举案西汉张敞为妻描画眉毛,见《汉书·张敞传》。东汉孟光为夫 送饭时,把端饭的盘子举到和眉毛一样齐,见《後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以“画眉举案”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当刑而王《汉书·黥布传》:“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 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后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积少成多谓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少变多。语出《汉书·董仲舒传》: “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耗矣哀哉语本《汉书·董仲舒传》:“秦国用之,死者甚众,刑者相望, 秏矣哀哉!”颜师古注:“秏,虚也。言用刑酷烈,诛杀甚众,天下空虚也。秏音呼到反。或曰,秏,不明也,言刑罚闇乱。音莫报反。”秏,同“耗”。后用以表示对政治、社会昏乱的悲愤。

虫叶成字《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昭帝时,上林苑中大柳树断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有虫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病已,汉宣帝名。后以“虫叶成字”指称谶纬。

竹罄南山《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 为我械。”本言事端繁多,书不胜书,后常以“竹罄南山”谓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

筑坛拜将《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 将军,问以计策。”后因以“筑坛拜将”指仰仗贤能。

万死一生犹言九死一生。极言生命的危险。语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

绝薪止火《汉书·枚乘传》:“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后用“绝薪止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绳锯木断《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水非石之钻,索非木 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后遂用“绳锯木断”比喻力量虽小,日久为之,也能做成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醉吐相茵典出《汉书·丙吉传》:“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 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为边郡人,熟悉边事,后来为防务工作提出切实有用的建议。后以“醉吐相茵”称这一典故。

贡禹弹冠《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 弹冠’。言其取舍同也。”谓贡禹与王吉(字子阳)友善,见其在位,亦愿为官。后遂以“贡禹弹冠”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见利忘义看到私利,而不顾道义。语出《汉书·樊哙郦商等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亲密无间关系密切,没有丝毫隔阂。语本《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跷足而待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语出《汉 书·高帝纪》:“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连珠合璧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后以“连珠合璧”比喻美好的事物汇聚一起。

遇事生风语本《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颜师古注:“风生,言其速疾不可当也。”宋钥《送周君可宰会稽》诗:“遇事勿生风,三思庶能安。”后以“遇事生风”指好事者一有机会就借端兴风作浪。

还乡昼锦《汉书·项籍传》:“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颜师古注:“言无人见之,不荣显矣。”后以“还乡昼锦”谓富贵还归故乡,犹如衣锦昼行,以示荣显。

语妙天下谓言语精妙无比。语本《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雷霆万钧《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后用“雷霆万钧”比喻威猛之势,势不可挡。

闭门投辖《汉书·游侠传·陈遵》:“遵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后因以“闭门投辖”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问羊知马《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後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后以“问羊知马”谓从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

飏汤止沸 语本《汉书·枚乘传》:“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指从锅中舀起开水再倒回去,想制止水的沸滚。后遂以“飏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驷马高车《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 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后以“驷马高车”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马的高车。常表示地位显赫。

驷马高门《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 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后以“驷马高门”谓门第显赫。

龙胡之痛《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 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後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夜郎自大《汉书 西南夷传》

铁衣勒马入沙场 惊骇胡人走乱忙 百万貔貅归掌握 筑坛拜将显庙廊

刘邦的历史典故: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越多越好。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约法三章。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 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一决雌雄。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分我杯羹。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筑坛拜将。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 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书中记载: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成语: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出处: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犬牙交错。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一败涂地。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高阳酒徒。出处:《史记.郦食其列传》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高阳儒生郦食其求见。使者入通,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以告。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遂延入。终受重用

项羽的历史典故:

霸王举鼎

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举得起吗?”项羽先让桓楚手下4名健壮的大汉一起举鼎,然而大鼎却像生了根似的丝毫未动。然后,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运起力气大喝一声“起”!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举起,而且三起三落。于是,桓楚满口答应,合兵从羽起义。

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先发制人

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于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按照***,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当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 十”。秦损兵折将,项羽乘胜追击,逼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设宴招待汉高祖。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汉高祖,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汉高祖。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汉高祖借机脱离险境。

沐猴而冠

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项羽闻听此言,就杀了说这话的人。

四面楚歌

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汉高祖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见大势已去,率众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乌江自刎

西楚霸王项羽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跟刘邦有关的纳贤才的成语

铁衣勒马入沙场,惊骇胡人走乱忙,百万貔貅归掌握,筑坛拜将显庙廊。这句话的意思是穿着军甲骑着战马进入战场,把胡人吓的惊慌失措,手中掌握百万雄兵,为这样一个将军建寺庙祭拜。这几句话说的是岳飞。

岳飞简介: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岳飞

成语: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约法三章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成语:一决雌雄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成语:分我杯羹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成语:筑坛拜将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书中记载: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成语: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出处: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成语:犬牙交错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成语:一败涂地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成语:高阳酒徒出处:《史记;郦食其列传》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高阳儒生郦食其求见.使者入通,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以告.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遂延入.终受重用

成语:田横五百士出处:《史记》

望***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