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是谁的父亲说的,粗茶淡饭亦是福猜***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09 0
  1. 对联(22)居室对联选4
  2. 有深度有涵养的对联
  3. 有关心态平和的对联
  4. 陶澍九岁为油坊写对联名人故事
  5. 《醒世恒言》中,“种田不收不如荒,养子不孝不如无”的全文是什么?
  6. 美国为何在寸土如金的纽约为林则徐建广场?
  7. 2015超星慕课,历史风流人物曾国藩的答案

从古至今,有识之士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而且十分讲究教子的艺术,往往是寓教育于文化之中,留下了不少佳话。至今读来,仍很有教益。今辑录部分,与读者共飨。 > 吟诗示儿 宋代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告诫儿子(子聿),成就学问在于少年时就要下苦功夫,但光从书本得来的知识还是表面的,要彻底了解事物的本质还得亲自去实践。这也是陆游一生做学问的经验总结。我国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黄炎培也为儿子黄大能写过示儿诗:“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求信,行必踏实。”教育孩子为人要发奋、沉着、正直、诚恳。 > 以联示教 清代林日宾对其儿子林则徐写过一副训子对联:“粗茶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林则徐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望,牢记教诲,并付诸行动,终于成为高举反帝大旗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也给自己的儿孙们写过一副训子联:“子孙若如我,留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损其过。”主张长辈要让儿孙们自强自立,不能有所依赖。读后让人深受启迪。 > 刻铭训儿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长子苏迈赴任时,苏东坡亲送砚台一方,手刻砚铭曰:“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苏迈表示一定不负父示,做一名勤政廉洁的好官。 > 家书教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之子陶晓光欲进成都无线电修造厂,但无正规学历,便瞒着父亲向人索取了一张。陶行知得知后,立即从外地电告其子将文凭退还,并捎去一封语重心长的家书,信中还撰有一联:“宁为真白丁,不秀才。”陶先生的一生就是这样真实做人的。 > 赋词示教 清代诗人袁枚的小女儿,天资聪明,不少名门望族纷纷前来求亲,他均不允,却将她嫁给姑苏城中一个百姓之子,并作了一首“嫁女词”相送:“姑恩不在富,夫怜不在容。但听关睢声,常在春风中。”女遵父训,把这首词作为传家宝世代相传。 > 身传言教 北宋名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 一生以“俭素为美”,“不喜华靡”,史有“卖田葬妻”之说。他还以自己的慎言、慎行影响着子女,时时告诫子女要懂得“俭则久,久则平,平则稳”的道理。在《训俭示康》一文中司马光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向儿子讲述尚廉节俭的道理。他在文中提出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堪称是治国治家的警句名言。还列举了上“以俭立业,以奢自败”的例子,希望儿子要身体力行,并向子孙后代都进行这样的教育。 > 清白传家 南北朝时的徐勉,历任侍中、尚书仆射(相当于宰相),身居要职,但却不置家产,不买土地,把自己的俸禄都分给亲族中的穷人和生活中有困难的人。当有人劝他应给子孙留点积蓄时,他说:“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希望子孙们能自尊、自爱、自强、自立。 > 临终训子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老年得子,却不溺爱。他病危时,要儿子亲手做馒头给他吃。儿子请教厨师,好不容易学着做好了馒头送去,郑板桥已经咽气了,只留下一张字条:“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在《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教育儿女树立爱国报国之志。 > 取名教子 1945年,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对刚6岁要读小学的小儿子说:“上学,该有个地道的名字,我看你就叫‘用三’吧!”儿子疑惑不解。林老解释说:“用三者,三用也,即用脑想问题,用手造机器,用足踏实地!”教育儿子勤于思考,勤于动手,踏实做人。> 家训勒碑 宋代清官包拯为官刚正不阿,一生俭朴,被老百姓尊称为“包青天”。他对人对己对家庭要求极严,曾写过一则《家训》,刻在石碑上,立在老家的堂屋东墙壁前,全文如下:“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教育子孙要明白清正廉洁才是做官的根本。 > 书诫训示 唐代房玄龄任宰相15年,其女为王妃,子为驸马,位高权重,但他为官谨慎,治家有方。常告诫子女:切不可骄傲奢侈,更不能依仗权势欺压百姓。为此,他专门搜集古今名人家诫,逐条抄写在屏风上,让子女们各取一套,以时时约束自己的言行。 > 诗图训示 清代廉官郑板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女儿出嫁无钱置办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代替,并在上面题诗一首:“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这首题图诗,既表达了作者因女儿出嫁无礼相送而不安,又是对女儿的教诲,要她做人要像兰一样清香。 > 教子书训 清人曾国藩“爱子,教之以方,弗纳于邪”的做法也是很值得借鉴的。他在其《教子书》中云:“凡世家***,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又教导子女,“莫作代代作官之想,须作代代作士民之想。”如此严格要求子女,终使其长子曾纪泽“诗文书画俱全,又以自学通英文”。成为当时著名的外交家。 > 一字教女 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何绍基,在京城听说女儿正准备办嫁妆,便捎回箱子一个。女儿打开一看,见箱内空无一物,箱底工工整整地书写着一个大字——“勤”。女儿马上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这“一字嫁妆”从此成为女儿治家的座右铭。 >        

对联(22)居室对联选4

诗教

一.必须选择那些能够为儿童乐于接受,容易为他们理解的诗篇。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黄遵宪的曾祖母 的教育经验。相传近代卓越的爱国诗人黄遵宪自三岁开始就由曾祖母抚养。黄遵宪的曾祖母出身知识分子家庭 ,酷爱民间文学,尤其喜欢听当时流行的弹词。她在黄遵宪刚刚学会说话时就开始用儿歌对黄遵宪进行启蒙。 “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口塘。放个鲤鱼八尺长 。”这样格调明快,轻松而又富有想象力、充满生活情趣的儿歌,给童年黄遵宪留下了深刻影响。对启发他的 智力,陶冶他的情操都有积极作用。黄遵宪的父亲是一位在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他不但以自己诗人气质和性 格给幼年黄遵宪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而且特别注意用诗歌启发孩子的智慧。他有意选择与搜集像《千家 诗》那样的琅琅上口而又通俗易懂的诗让儿子学习和背诵。在曾祖母和父亲的启蒙教育下,黄遵宪很小就酷爱 诗歌。他在十岁那年,塾师以诗句“一路春鸠啼落花”与“一览众山小”为题让学生作诗,黄遵宪即写下“春 从何处去?鸠亦尽情啼”以及“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这样令当时家乡一带名士们有口皆碑的诗句。

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是谁的父亲说的,粗茶淡饭亦是福猜一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必须选择内容健康, 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诗篇进行启蒙。清代的郑板桥为了对儿子进行启蒙 教育,曾经特意为儿子抄录了一些思想进步、内容健康的民谣,用做教材。例如: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葛蚤出。”

郑板桥抄录这些具有人民性的民谣用以教育子女,目的是让儿子了解民众疾苦,自小培养关心群众改造社 会的报国之志,懂得怎样做人。

宋代王安石常常用抄诗的形式,规劝子弟奋发努力。他的弟弟王安国小时喜欢骑马击剑,不爱读书,王安石多次劝他珍惜年华,可是他依然成天游荡,无心学业。因此,王安石就抄录了一首前人所作《时光》诗,贴 在弟弟的书房里。诗中写道:

江无回头浪,人无再少年。

年华若虚度,老来恨不浅。

时光容易逝,岁月莫消遣。

碌碌而无为,生命不值钱。

王安国看了这首诗,痛悔自己过去虚度年华,碌碌无为,决心从此振奋起精神,使生命更有意义。在 哥哥王安石的鼓励与帮助下,他一心寒窗苦读,终于中了进士,受到朝廷重用。

还有一次,王安石为了鼓励外孙勤奋学习,就在外孙的书案上抄写了两句乐府歌辞:“少壮不努力,老大 徒伤悲!”王安石的外孙看了这两句诗,从此抓紧时间学习,学问大进,后来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另一种诗教形式是师长亲自为子女创作“教育诗”,这种形式较选用前人诗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相 传大诗人陆游就经常使用这种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翻开陆游的诗集,在他留下的九千多首诗中,大约有一 百多首都是写给孩子的。为了教育孩子认真读书,继承他的诗风,当他看到七岁的儿子创作了一首诗时,欣喜 地写诗对儿子进行鼓励:

喜见吾家玉雪儿,

今朝竹马绕廊嬉;

也知笠泽家风在,

七岁能吟病起诗。

为了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学习方法,陆游用诗告诉孩子们:“通经本训诂,讲字极声形。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为了教育儿子明确学习目的,告诉他们读书不是为了作官,而是为 了救国救民,他写道:“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乎苏元元。”他特别注意用诗教陶冶孩子性格,使他们形成 良好的思想品德。他告诉孩子,一定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 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书生事业期千载,得丧从来未易评”。有一次,当他的儿子子@①向他请 教作诗方法时,他特意创作一首《示子@①》的教育诗,总结了自己学诗的体会。诗中讲到他开始学诗,只注 意技巧和辞藻,走过一段弯路。直到中年以后才渐渐窥见到广阔的意境,有了深刻体会。他明确地指示儿子: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意思是说:你果真要学习写诗,应该首先在诗歌以外,书本以外多下功夫。这 是大诗人陆游留给后代的至理名言

陆游还经常教诲孩子要保持和发扬陆家的优良家风:“汝曹切勿坠家风。”在他的诗里,多次把他的家风 内容向子孙交代,还希望能为诸孙作出榜样:“夙夜常相勉,诸孙待典型。”

尤为可贵的是,陆游一生坚持不懈地用爱国思想教育子孙后代,直到病危还写下一首《示儿诗》:“死去 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七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读这首《示 儿诗》时,仍然为诗人的伟大爱国思想所感动,可以想见,它对于陆游子女的教育是何等深刻了。

有深度有涵养的对联

对联(22)居室对联选4

转载

四、厅堂对联

(一) 4 至 6 字厅堂对联

高堂日永;绮阁春生

名昭图史;言炳丹青。

贫不学吝;默无过言。

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四时佳景;满座高朋。

庭宇有福;华堂聚和。

文悬日月;庭列钟彝。

一轮明月;四壁清风。

以文会友;与德为邻。

承家乡旧德;继世有清风。

地静人都逸;山青花欲然。

福家多美德;华室有春风。

高怀同霁月;雅量洽春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户牖观天地;诗书见古今。

江山开眼界;风雪炼精神。

劳动传家久;勤俭继世长。

门墙多古意;家世重儒风。

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

清风挺松柏;逸气上烟霞。

诗礼袭遗训;风雪入壮怀。

松竹秀而古;山水清且明。

天和随所寄;风气若天怀。

为人尚正直;处事贵公平。

祥光环玉树;瑞气绕金兰。

学贯天人际;名争日月光。

雅量涵高远;清言见古今。

云卷千峰色;梅供一枕香。

竹风留客欢;松月伴宾荣。

博览增见识;广交得观摩。

虚心莫过竹节;人品应如兰馨。

竹雨松风梧月;茶烟琴韵书声。

(二) 7 字厅堂对联

欲论古今兴废事;须平自己是非心。

劲松迎客人同寿;清风满堂气自高。

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

闲饮窗前三杯酒;笑看堂外一树花。

爱客襟怀春满庭;照人肝胆月盈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读书满座风云气;良友一堂富贵春。

凤毛五色文章美;骏马千金声价荣。

富强由勤俭做起;幸福从奋斗得来。

广庭有露桂花湿;空山无风松子香。

桂殿花开香满座;兰宫春到瑞盈阶。

好山入座清如洗;嘉树当窗翠欲流。

好月当楼惟近盏;清言对客总如兰。

和气春风贤者坐;静山流水玉人怀。

华堂翠幕春风至;绮阁金屏曙色开。

华厦生辉三春暖;锦堂添福五世昌。

怀若竹虚临江水;气同兰静在春风。

敬老尊贤道德好;爱少惜才风尚新。

九穗嘉木征国瑞;几株丹桂振家声。

奎壁光生云汉晓;芝兰香霭玉堂春。

梨云满地不见月;松涛半山疑为风。

丽日楼台春似海;清风杖履客如仙。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云微雨养花天。

满院繁花红隐蝶;盈庭细柳绿藏莺。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清风无私雅自爱;修竹有节长呼君。

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深。

日映芝兰长焕彩;天开奎壁近增辉。

瑞霞阶前生玉树;光辉堂上映云椿。

淑气和气光栋宇;芝兰玉树满庭阶。

松窗翠绕凌云久;兰畹香清得露多。

天近彩云连紫极;堂开东阁引青阳。

庭除花色邀文藻;座有兰言惬素心。

庭阶日暖舒麟趾;桂阁风高起凤毛。

庭前瑞发花成锦;门外春来鸟奏歌。

为爱鸟声多种树;因留花气久垂帘。

新得园林种树法;喜闻子弟读书声。

胸中云梦波澜阔;眼底沧浪宇宙宽。

野树穿花月在涧;清风拂座竹环门。

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

一庭花影三更月;千里松阴百道泉。

有无不争家之乐;上下相亲国乃康。

鱼龙寂寞秋江冷;碧水春风野外春。

玉堂映日开丹桂;金屋藏春醉碧桃。

栽竹尽成双凤尾;种松皆作老龙鳞。

祝祖国繁荣昌盛;愿子孙幸福无穷。

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

风度鹤声闻远谷;山横雨色卷浮岚。

(三) 8 至 13 字厅堂对联

春风来时宜会良友;秋月明处常忆故乡。

丹霞表襟庆云扶质;柏叶长寿梅云占香。

得山水情其人多寿;绕诗书气有子必贤。

德沐春风名高金鼎;神凝秋水节映冰壶。

动心忍性反求诸己;深思没察薄责于人。

桂花开时香云成海;月轮高处广寒有舍。

好鸟名花自成眷属;和我朗月别有情怀。

霁月风光高人器度;春华秋实大快文章。

立言不朽志并天极;种德收福承享康乐。

入画青山华堂掩映;芳林碧树玉宇生辉。

五谷丰登劳动致富;六畜兴旺勤俭生财。

云现吉祥星明福寿;花开富贵竹报平安。

劳动高尚人间第一美;知识闪光宝中占首魁。

认天地为家休嫌室小;转乾坤作志堪称怀宽。

室有余香谢草郑兰宝桂树;空无长物唐诗晋字汉文章。

春意从来浓墙角梅花新岁月;书卷何处是案头经史旧乾坤。

不改其乐即颜子一瓢贪也何害;无德而称虽景公千驷富亦奚为。

(四)部分名人厅堂对联

今上玉音;章皇天语。

——尤悔庵(侗)刻堂柱联

松风高士供;兰梦美人圆。

——范长白作斋中联

守旧必淘汰;维新方适存。

——冯玉祥自题客厅

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冯玉祥自题客厅

池圃足高卧;图书供古欢。

——胡林翼家居自署

恪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

——康有为赠友人

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

——齐白石题赠***

去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萨镇冰自题中堂联

竖起脊梁立行;放开眼孔读书。

——陈观楼(昌齐)自书署斋联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程月川中丞(含章)自书厅事联

政唯求于民便;事借可与人言。

——梁章钜守荆州时漫题厅事联

兄弟睦家之肥;子孙贤族乃大。

——余小霞自述其旧居厅事联

随时静录古今事;尽日放怀天地间。

——郑云麓观察(开禧)知足斋集禊序楹帖;

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

——清人集兰亭序字作楹联

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唯思利及人。

——清人集争坐位帖字作楹帖

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

—— 汤文正(斌)署中堂联

居近葛岭招贤寺;面对孤山放鹤亭。

—— 丰子恺题浙江杭州居室

无情岁月忙中乐;有味诗书苦后甜。

——魏传统自题厅联

养病只求心气爽;著书都为稻粱谋。

——叶紫自题中堂联

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梁同书题安徽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

任呼茂叔穷禅客;早判公羊卖饼家。

——马一浮自书客厅

城边柳色向桥晚;楼上花枝拂座红。

——金棕亭博士(兆燕)题扬州栖鹤亭

到此都称香案吏;及时多种杏坛花。

—— 刘云房视学山左时题曲阜衍圣公府联

读儒书不奉佛教;遵母命权作道场。

—— 陆稼书手书厅事联

未知明年在何处;不可一日无此君。

——某太守题常州府署中竹楼联

洗桐刷竹倪元镇;较雨量晴唐子西。

—— 方西畴江苏扬州毕园厅

人原是俗非关吏;仕岂能优且读书。

—— 蒋南庄守颖州自题厅事联

到此真成以政学;相逢但愿由中行。

——梁章钜擢淮海监司后题厅事联

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

—— 姚铁松中丞守武昌时撰厅事联

看山感旧欣先死;筑土为庵当活埋。

——张难先抗战后自题隐居处“思旧庵”

与百姓有缘才来斯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 [清]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的署联

愿他十邑诸公清风扇野;容我一年四季明月锄花。

——严保庸代山东登川道台英焕堂拟园联

事出于公诸君何妨致室;吏原非俗我辈还要读书。

—— 陈子澜尹来宾自题厅事联

地重豳歧礼乐务还醇厚;学宗邹鲁文章须探本源。

——奉天府丞陈德泉(治滋)题奉天府大堂联

头上有青天作事须有天理;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

——陈最峰(景登)牧晋州自题厅事联

后我卅年同为此地亲民宰;通家两代曾见而翁上学时。

——袁枚撰张惠堂溧水厅事联

帝语如闻惕厉官常临北极;天威可畏严明军政肃中枢。

—— 奉天户部大堂联

典领三司会合东都储国用;勤修六府循行南亩赡民生。

—— 奉天户部大堂联

花竹一庭是亦中人十家产;轩窗四壁可无广厦万间心。

——成果东(成格)抚粤东题厅事联

云白风清焕发庐山真面目;蛟腾凤起扢扬滕阁旧风流

—— 宋牧仲题豫章署斋联

老屋将倾只管淹留何日去;新居未卜不妨小住几时来。

—— 西湖诗僧小颠题居所联

看阶前草绿台青无非生意;听墙外鸦啼雀噪恐有怨魂。

——徐士林臬司题庭柱联

四野桑麻不羡河阳花作县;一腔冰雪偏教寒谷黍知春。

—— 某州县署楹联

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寡智乃能习静寡欲乃可养生。

——蒋心余撰大厅联

簿领有余闲推食聊为容膝地;簪缨多俊侣清谈俱是素心人。

—— 余小霞题桂林府廨署得月楼联

人苦不自知愿诸君勤攻吾短;弊去其太甚与尔辈率由旧章。

—— 李恭毅(湖)任通永观察时题厅事联

体钦恤以明刑秋肃春温唯国法;秉端平而弼教***见人心。

——奉天户部大堂联

近承十五叶囊箱阐发金书玉宇;遥印千乘侯矩矱***圣域贤关。

——梁资政(梁章钜父)制堂联

勉力为之正人心厚风俗实唯根本;文治彰矣拔真才加训迪勿懈功夫。

—— 章太常(上国)题奉天府大堂联

粗菜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为之。

——林则徐故居厅堂联

湖山在目玉局曾来又七百年于兹矣;

冰雪为心金科勿扰斯二千石之职欤。

——瑄成兰生(世 )守浙江杭州时厅事联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 赵文恪(慎畛)题桂林抚署二堂联

领郡愧难胜愿闾阎俗变饮羊人除海马;

同舟须共济与僚***政期训雉节励悬鱼。

——余小霞题桂林府廨署大堂联

君不可负只是心难负负心者不容于尧舜;

天不可欺谁言人可欺欺人者如见其肺肝。

—— 赵恭毅(申乔)官浙藩时自署堂联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江南各县厅事联

必孝友乃可传家兄弟式好无他即外侮何由而入;

唯诗书常能裕后子孙见闻止此虽中材不致为非。

—— 吴门故家厅堂联

住虽只三尺地且喜安心小堂屋中任我横行直闯;

睡足了五更天若嫌无事大堤坡上看他高去低来。

——叶紫自题屋联

奉君命来守是邦两度蝶飞只求对头上青天眼前赤子;

与其民共安此土八年鸿爪最难忘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湖北浠水县令多琪自题署联

在一日位尽一日心自我无私严执法敢视机关为传舍;

让几分

——情说几分理大家有事好商量莫因涉讼到公门。

[清]宣统元年,范云梯任海南崖州知州

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涓都从心上过;

官做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清]张鼎任徐州兵备道署堂随联

彩云见处先后六十年中三世建牙宜何如效涓埃以肯堂构;

湛露承来纵横八千里外百蛮稽首所愿与兴礼让而广农桑。

——颜鲁舆(伯焘)巡抚滇南署堂联

有关心态平和的对联

有深度有涵养的对联有以下几个:

1、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老夫所享;

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儿辈承当。

此联为张廷玉所对,其内容气势高峻,气宇轩昂,从此知张廷玉才华横溢,可见一斑

2、何以解忧,万古牢愁浇浊酒;

偶然小憩,一湾流水涤尘襟。

洗心池引惠泉水入其中,迂回环绕,依然流去,池上建有一八角形小亭,亭外古树参天,亭下奇石层叠,游人至此,仿佛到了人间仙境。真有一醉解千愁,一汪清水涤净人间一切烦恼的功效。

3才叫冤枉呀,拿许多有用精神我来修庙!

再说甚么呢,能做个正经事业谁来游山?

此联在幽默调侃中表达了作者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4、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六和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全联嵌入一至八各数字,“插地”对“擎天”,对仗极工,形象感强。

5、雨醒诗梦来蕉叶;

风载书声出藕花。

此联写书斋环境,首从听觉入手,在雨声、风声中传出“诗梦、书声”,然后“蕉叶、藕花”进入视野,形声形色,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美丽宁静的书斋图画。

修身养性的对联:

1鄙帚尝自珍;糟糠多相惜。

点评破家值万贯。糟糠之妻不下堂。穷人三件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2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点评人能不俗即超凡。佛度众生,佛最多情。绝情易,多情难。很多人所谓的多情,其实只是滥情而已。多情与滥情之间的分别,只在责任两字上。不肯负责,所以情可泛滥;肩负众生,所以情难自已。

3忍中乾坤大;笑里学问多。

点评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海阔天空。笑有很多,有心领神会的“会心一笑”,有情愫暗生的“相视而笑”;有很美的“嫣然一笑”,有勾魂的“回眸一笑”;有价格昂贵的“千金一笑”,有无法抗拒的“一笑倾城”;有让人毛骨悚然的“皮笑肉不笑”,有让人恐惧的“笑里藏刀”;有心情愉快的“抚掌大笑”,有乐不可支的“捧腹大笑”;有看透纷争的“一笑了之”,有看淡世事的“笑傲风月”。等等。

4放怀于天地外;得气在山水间。

点评《三国演义》中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人的胸怀不妨高远,不要拘泥于狭隘的一时一地,气质可在山水之间熏陶。时常登高望远,有助于心胸开阔,涵养气质。

5平平淡淡生活;从从容容作人。

点评平淡是真,宁静是福。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酸甜苦辣都需要自己去调配。

陶澍九岁为油坊写对联名人故事

上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下联:品德详明德行坚定

上联:非淡泊无以明志

下联:非宁静无以致远

上联: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

下联: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醒世恒言》中,“种田不收不如荒,养子不孝不如无”的全文是什么?

陶澍,字子林,号云汀,出生于公元1779年,湖南安化人。1802年,陶澍中进士,历任编修、给事中、安徽布政使、两江总督和太子太保等职。他同时也是一位著名诗人,其著作有《诗文集》、《陶渊明诗辑注》、《蜀车酋日记》等。

 陶澍的父亲是个读书人,屡试不中,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虽然家中贫寒,甚至连吃饭穿衣都顾不上,父亲仍千方百计地凑钱来供他读书。陶澍自幼聪慧机警,很有志气。他从四岁开始读书识字时,就十分刻苦认真,对父亲教给他的内容,即使从晚上学到天亮,也要学通背熟。到他七岁去学校念书的时候,就已经把《论语》、《毛诗》全部背得滚瓜烂熟,尤以吟诗联对著称。虽然如此,到他去学校重新学习这两本书时,仍然认真钻研,力求更深一层的理解。也许正因为这一点,私塾老师后来曾对人说:“名义上他是我的学生,是我在教他学习这两本书,实际上我们是共同探讨,因为他在内容上的`见解,往往比我还要深刻得多。”

 有一天,村里一所新建的油坊开业。油坊老板是外地人,为了表示吉利,特地邀请了附近村中的一些文士来写对联,还邀请了不少村民前来捧场。

 开始,这些秀才十分活跃,争相献对,并且都希望把自己的对联选上,不到半个时辰,老板手中便接到了几十副对联。

 老板将文士们写出的对联一过目,多为“生意兴隆通三江,财源茂盛达四海”之类,庸俗不堪,没有新意。结果,他看了一副摇摇头,又看了一副摇摇头,直到看完最后一副,仍然摇摇头,没有一副中意的。

 文士们见他们的“大作”都没有被选上,很不甘心,于是再次搜肠刮肚地去琢磨、思考。一个时辰过后,他们又献上了十几副,老板看了,仍然没有一副中意的。

 老板有些失望了,文士们也再想不出什么新鲜的词语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稚声嫩气的声音传来:“让我也来献上一副!”

 众人扭头一看,竟是年仅九岁的陶澍。

 只见小陶澍不慌不忙来到案前,提笔蘸墨,一挥而就。对联是这样写的: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乡亲们一见,立即拍手叫好;那十多名文士看了,呆如木鸡;老板看了,乐得眉开眼笑,当场取出重金相谢,并且还心情激动地对陶澍的父亲说:“令郎作的这副对联,形象贴切,气势宏伟,真是再好不过了。他小小年纪,就如此有才,将来必成大器,你老将来肯定能享大福啊!”

 陶澍的父亲心中也有说不出的高兴,但他还是故作谦虚地说:“享福之事,并不敢想;只要能餐餐粗茶淡饭,冬天有树根烤火不冷,也就心满意足了。”

 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很是自豪轻松,而陶澍听了,却倍感沉重,回到学校,读书也更加刻苦用功了。

 当年春节,陶澍又以父亲的话为题,写了副对联,贴在了他家的大门上,用以自勉。

 对联的内容是:

 清茶淡饭树根火,老夫所享,余愿足矣。

 修身齐家平天下,小子之事,尔其勉哉。

 十四年后,陶澍终于如愿以偿,走上了仕途,成为清嘉庆朝的重臣。

美国为何在寸土如金的纽约为林则徐建广场?

爱惜精神留此身担当宇宙;蹉跎风月将何日报答君亲。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孝不如无。

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

甘守清贫,力行克己;厌观流俗,奋勉修身。

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

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不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出处

《醒世恒言 》,白话短篇笔记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始刊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事实,或来自史传和唐、宋故事。除少数宋元旧作外,绝大多数是明人作品,部分是冯氏拟作。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但有些作品带有封建说教、因果报应宣传和渲染。

作者:?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古今***》(《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的经典代表。

释义:父母期望儿女能成才,有所作为

创作背景:明代进士孙升,官至礼部尚书,他的三个儿子坐享荣华富贵,沉迷酒色,不学无术。孙夫人对此很是焦急,他思来想去,特地手书一联悬于正堂

赏析:

爱惜精神留此身担当宇宙,蹉跎风月将何日报答君亲。

上联是期望,下联是警告,意在劝告儿子不要浪费精神,虚度光阴,要以担当天下为己任,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既包含了深沉的母爱,又体现了严厉的训教。据说,他的三个误入歧途的儿子在这幅堂联的鞭策下,终于有所顿悟,改邪归正。

父母总是期望儿女能成才,有所作为的。为此,明代作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

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孝不如无。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副家教联语:

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他教育子女精读一些好书,做像新竹那样蓬勃向上、虚心而耿直的人。联句教育子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另一位学者孙寄圃,曾给儿孙撰写一联,要他们坚守廉洁、清贫,努力提高品德修养,其联云:

甘守清贫,力行克己;厌观流俗,奋勉修身。

清末著名的禁烟政治家、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一个秀才,他为人正直,对子女要求极严格,他曾撰联勉励子女,联曰:

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这副对联使林则徐终身受用不尽,终于成了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继承家风,也给子女留下了一副对联: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不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此联是林则徐祠中写的一副对联,其对子女“薄钱财而重德才”的教育思想可谓光耀于世。林则徐不愿后代在自己营造的“安乐窝”里坐享其成,而是希望他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成为有用之才。

这些教子妙联,情意殷切、生动感人、富含哲理、耐人寻味,是我国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广为流传。

2015超星慕课,历史风流人物曾国藩的答案

因为美国***想借林则徐来表达对禁烟的认同,还有个原因是在美国的华人极力促进了林则徐广场的建立。说到底还是中国强大了,美国不得不从各方各面来承认我们的繁荣,接纳我们的文化。

当年,英美列国为了提高自身GDP,捞取中国人的白银,疯狂向中国输入***。后来,毒品反而在他们的国家泛滥成灾,一发不可收拾。既然自己国家找不到,就得去借,林则徐无疑是最具这种现实意义的英雄。1995年4月,在美国纽约注册成立了一个全球性的民间组织——美国林则徐基金会。

林则徐禁烟是一项正义的事业。早在1858年,马克思就大声痛斥***贸易,对于林则徐在东方的销烟壮举竖起了大拇指。而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则把虎门销烟的日子——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到了1987年,全世界和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第42届联大特意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纽约作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中心,那里可谓寸土寸金。然而,就在纽约市的华埠中心,东百老汇街的前端,赫然矗立着一座林则徐的铜像。铜像的所在地原先叫且林士果广场,1999年5月18日纽约***朱利安尼根据纽约议会的决议,正式将此改名为林则徐广场。

超星慕课《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答案大全:

部分内容:

1

下面关于王闿运生平及其成就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明末经学家

B、号湘绮

C、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

D、1852年中举人

正确答案: A

2

下面关于曾国藩家庭成员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父是曾玉屏

B、大哥字竹亭

C、其兄弟姐妹共九人

D、五弟在攻南京时病死军中

正确答案: B

3

曾国藩祖父提出的“三不信”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A、贵人

B、医药

C、僧巫

D、地仙

正确答案: A

4

曾国藩出身在湖南长沙府湘乡县的大白杨村。()

正确答案:×

5

对曾国藩影响最大的是祖父曾玉屏,而非他父亲。()

正确答案:√

6

中国古代的人认为做官第一,道德次之。()

正确答案:×

3.1作业

1

对联“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尔曹”的作者是()。

A、曾公亮

B、曾纪泽

C、曾麟书

D、曾国藩

正确答案: C

2

下面关于曾麟书与曾国藩的关系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叔侄

B、兄弟

C、祖孙

D、父子

正确答案: D

3

“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出自()父亲之口。

A、魏源

B、左宗棠

C、林则徐

D、曾国藩

正确答案: C

4

曾国藩通过17次科举考试才拿到秀才的功名。()

正确答案:×

5

曾国藩由于每天以恭顺的姿态面对父亲,因此他时常会在公开场合被父亲痛骂。()

正确答案:×

3.2作业

1

清代科举制的第二级是()。

A、殿试

B、会试

C、乡试

D、童试

正确答案: C

2

清代科举会试每几年一次?()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 A

3

曾国藩在哪一年的会试考试中落第?()

A、1838

B、1837

C、1836

D、1835

正确答案: D

4

清代科举童试考试三年两次,全国每次录取2500名。()

正确答案:×

超星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答案完整版参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