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战必危与好战必亡的关系,忘战必危好战必亡出自哪里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07 0
  1.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出自
  2.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意思是什么
  3. 国运兴衰与军事关系
  4. 故国虽大下一句是什么

国虽大,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司马法·仁本》

忘战必危与好战必亡的关系,忘战必危好战必亡出自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就想要攻伐吴国。

范蠡进谏道:“兵者,凶器也。现在越国国力并不强盛,吴国也没有天灾人祸,若大王恃勇好强,无故挑起战争,最终反要被战争所害。”

勾践不听劝谏,贸然出兵,果然大败而归。

此后,才开始了漫长的“卧薪尝胆”之旅,最终灭亡了吴国。

有意思的是,战国初期魏武侯问中山相李克:“吴国因何灭亡?”

李克回答:“屡战屡胜。”

武侯很纳闷:“屡战屡胜,国之福也,怎么偏偏因此而亡?”

李克对曰: “数战***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疲民,而国不亡者,天下鲜矣! ”

越王好战败于吴,吴国好战亡于越。

所以《孙子兵法》篇首即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所以老子谆谆教诲:“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既然战争有亡国的危险,那么全面否定战争行吗?

对此,《吕氏春秋》上说:“战争的由来已经很久了,它和人类的起始一同产生。

从广义来看,战争无时不在:争斗之意隐而未发是战争;怒目相视是战争;聚众斗殴是战争;三军攻战还是战争。只不过规模有大有小罢了。”

《淮南子》上说:“从天性来看,人生来就有衣食本能,当物资不能满足生活需要,或者分配不均时,争斗就发生了。

人类本来没有筋骨爪牙之利,又发明了铠甲兵器。在弱肉强食的法则下,蛮横暴虐之人残害天下,于是圣人便挺身而出,诛杀,还天下太平。”

可见,战争就像水火,不善者造成灾祸,善者则会造福于民。

《左传》记载,晋楚争霸,某次战役晋国大败而退。

这时楚庄王的一个谋臣建议说:“何不收集晋国人的尸体堆叠起来,盖土夯实,建成一座‘京观’呢?以此告诉子孙不要忘记武功。”

庄王听后,语重心长道:“你知道武字怎么写吗?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这七种德行,我们现在一种也不具备,又拿什么向子孙展示?”

于是班师回朝。

“止戈为武”,古人在造字之时,就已经对“武”有了深刻的认识。

好战不可,然而忘战亦忧。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对近臣说:“治国如治病,即使痊愈,也应继续护理。倘若自我放纵,一旦复发就无法挽救。

现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这真是自古罕有。但我日慎一日,唯恐其不能长久,所以我希望你们多次劝谏于我。”

魏征听后回道: “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周易·系辞传》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纵观整个历史,多少国家都是因为贪图安逸,自我放纵,从而导致灭亡。

孟子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大到国家,小到自身,莫不如是。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出自

以战养战是战争中总结的一种战术吧,要原文的话,可参考《孙子兵法-作战篇》,这里,我谨摘录几句:“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锺,当吾二十锺:葱秆一石,当吾二十石。”忘战必危,好战必亡,原文出自兵书《司马法》,其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旨在警示当权者居安思危,用兵忌穷兵黩武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意思是什么

出自《司马法》。《司马法》是春秋时期一部著名的兵书,据唐朝宰相李靖所言,该书出自姜太公,名句“故国虽大,好自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就是出自这本书的第一篇仁本。仁本主要论述的是以仁为本的战争观,把战争看成是政治的组成部分,是通过政治手段达不到目的时而***取的另一种权衡手段,所以它的战争观是"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从以仁为本的战争观出发,本篇提出的作战原则是战争不能违背农时,战争不能在疫病流行时进行,战争不能强加给有国丧的国家,战争不能在敌国受灾时发动,也不能在夏、秋两季兴兵。

国运兴衰与军事关系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句话大家在电视或***都能经常见到,但是大家是否知道这句话的具体意思和后面意义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赶快来一起了解下吧!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句话出自穰苴的《司马法》,意思是国家虽然强大,但是喜欢无端挑起战争,那么国家必然灭亡;天下即使和平安定,如果忘记战争的准备,必然会出现危机。

该书总结了中国历史上无数战争的经验教训,认为自恃国力强大而频频发动战争,终究会自食苦果,而苟且偷安、懈怠战备同样会导致丧师失地,甚至国破家亡的下场。

所以,它强调既不能“好战”,又不能“忘战”,因此时刻做好战备工作;广集资财,充实国力;广泛收罗有专门军事技能的人才,建设一支兵员充足、战法熟练的强大武装,随时准备应付武装斗争的需要。

这种正确处理慎战与备战关系的言论,深刻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经济、民众及天时地利、军事装备之间的联系。而“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也被后世兵家奉为用兵作战的金玉良言。

而在当今社会的我们也不应该在安逸的生活中荒废自己,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时刻准备着为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只有这样人生会有意义。

故国虽大下一句是什么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翻译过来就是,《司马法》上说:“国家即使再大,爱好战争必然灭亡,天下即使安定,忘记战争必然危险。”我感觉他说的很好。

兵实不可黩,但亦不可废、不可无备。慎战,决不是不战,更不是忘战。古人一方面指出,“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同时又指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第一》)。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好战必亡,是黩武所致。而止戈忘战,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同样会因疏于戒备而导致亡国。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和人们一相情愿的善良愿望,会使一些人产生和平麻痹思想、放松警惕,认为战争离我们很远,强调国防、军队建设和备战意识,是劳民伤财,多此一举。止武忘战思想,是相对和平时期一种极为有害的思潮和容易出现的通病,它严重地麻痹着人们的思想、涣散着人们的斗志,直接危害着国家的安全稳定与生存环境,因而是要不得的。古人曰:“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同上)。当社会矛盾用正常的方法不能解决时,就需***用变法,这种变法就是战争。当战争迫在眉睫时,任何中间人去劝说、斡旋都是没有作用的,战争的方式往往成为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因此,为了维护本国、本阶级的根本利益,战争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战争准备是不可忽视的,止武忘战的思想是极其危险的。

故国虽大的下一句是:好战必亡。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摘自《司马法·仁本》

解释:国家虽然大,好战必然灭亡,天下即使安定,忘记战争必然危险。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身,信见信。内得爱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战也。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自古之政也。

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司之德,而正名治物,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

其次,贤王制礼乐法度,乃作五刑,兴甲兵以讨不义。巡狩省方,会诸侯,考不同。其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之时,而危有功之君,徧告于诸侯,彰明有罪。乃告于皇天上帝日月星辰,祷于后土四海神祗山川冢社,乃造于失王。然后冢宰征师于诸侯曰:“某国为不道,征之,以某年月日师至于某国,会天于正刑”。冢宰与百官布令于军曰:“入罪人之地,无暴圣祗,无行田猎,无毁土功,无燔墙屋,无伐林木,无取六畜,禾黍、器械,见其老幼,奉归勿伤。虽遇壮者,不校勿敌,敌若伤之,医药归之。”既诛有罪,王及诸侯修正其国,举贤立明,正复厥职。

王霸之所以治诸侯者六:以土地形诸侯,以政令平诸侯,以礼信亲诸侯,以礼力说诸侯,以谋人维诸侯,以兵革服诸侯。同患同利以台诸侯,比小事大以和诸侯。

会之以发禁者九。凭弱犯寡则眚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禽兽行,则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