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之怒拔剑而起解释_匹夫之勇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06 0
  1. 留侯论中“留侯能成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哪种心态
  2. 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思
  3. 1曹操老匹夫 2国家兴旺匹夫有责 3匹夫之勇 这三个匹夫 怎么褒贬不一啊
  4. 《古文观止·留侯论》译文与赏析

近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拜读了苏轼先生的这篇《留侯论》,甚觉喜爱,文字读来朗朗上口,所达之意耐人寻味。读来顿觉豁然开朗,有种柳暗花明之感。

文章开篇立意何谓“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先生对勇的立意打破了自己对勇敢的常规印象。之前的认知,觉得勇敢就是敢说,敢做,敢当。被误解敢于和人冲突,不受委屈,不揉沙子,你让我难受我就要和你比一比,看一看到底谁厉害。殊不知这种勇敢是“匹夫之勇”,正如文章所写“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真正的“勇”是:能忍常人不能忍,能耐常人不能耐才是大勇。

由勇到忍,自己进而在思考关于忍耐包容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忍耐包容的不仅仅是外界的人与事,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忍耐包容自己。忍的住自我情绪脾气的冲动,耐的住自我习性个性的纠缠,包的住自我娇谩外显的张扬,容的下自我胆小懦弱的无能。不是猛虎不过江,不是勇者不修身。敢于面对自己,闻过则改,毅然放下之谓勇。勇敢从来不是为了逞一己之能,出一己之气,而是勇于谦卑,敢于低头承认自己的不足,哪怕是当下的无能也坦然悦纳,继而奋发图强,自强不息。

匹夫之怒拔剑而起解释_匹夫之勇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19年,公司定为是发展的一年,自己的工作安排有些调整,可以有幸参与到一个新部门的组建中。不管是经营的发展上,还是心态的成熟上,都自己来讲都是新的机会和挑战。

留侯论中“留侯能成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哪种心态

《水浒传》塑造了108位好汉的形象,他们见义勇为,拔刀相助,书写了自己的***。

我读过两遍 《水浒传》,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情节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偶然躲过陆虞侯,适逢高太尉一次又一次设杀身计,最后,在着了火的草料厂前,他把一切的怒火发泄在陆虞侯,差拨,富安身上,并了他们三人后逃之夭夭。林冲的血性和愤怒可以理解,但应该忍一忍。苏轼有言:“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之所抉择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后半句描写韩信受胯下之辱而不怒,目光长远,终成大业,是真正的勇。而林冲,虽说那时很难忍住心中怒火,但他应该考虑到真正要置他于死地的是高太尉,并非上述三人,如果他一时忍住过去了,装着已死在熊熊大火中,以后寻得良机,刺杀高太尉,可以终报大仇。而林冲没有,林冲之勇只是停留在匹夫之勇这个层面上,并非真正的好汉。同时,与林冲有相似经历的武松,血溅鸳鸯楼,宋江,怒杀阎婆惜也是这样,匹夫不等于好汉 。

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思

要保持镇静的心态,对突发的意外和不幸也要不惊慌,对别人无故的栽桩和侮辱更不要生气。

此句出自苏轼《留侯论》

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巳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人事,故曰:“孺于可教也。”

鉴赏:该文系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论策中的一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

留侯,即我们常说的张良,是刘邦的谋士,辅佐刘邦成就汉业。张良一生为刘邦设计良谋无数,从历史角度看,这是张良成功所在,但苏轼在《留侯论》中不以此为重点,而是论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原因在于他放弃了以一击刺秦王的匹夫之勇,而接受了圯上老人的试探、警诫,“小忍而就大谋”。

这篇散文是苏轼早年所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博闻才识和独具匠心。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项羽、刘邦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发挥。作者引证史实层层递进,流转变化,不离其宗,抓住留侯能忍这一主线,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大业。这篇文章能开能合,气势俊逸奔放,虽只有短短七百字,但言简意赅,分析透彻,鞭辟入里,显示了青年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千百年来成为立论文章的典范。

1曹操老匹夫 2国家兴旺匹夫有责 3匹夫之勇 这三个匹夫 怎么褒贬不一啊

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匹夫 : ①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早知雨露翻相误,只插荆钗嫁匹夫。 ②泛指寻常的个人:匹夫而为百世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特指有勇无谋的人:匹夫之勇|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④骂人的话。相当于“家伙”、“东西”:匹夫安敢欺我耶!?

夺志 : 被迫改变本意或志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文观止·留侯论》译文与赏析

1曹操老匹夫

詈词。犹言家伙,东西。常用来指斥无知无识的人。

例子:《说唐》第十六回:“这老匹夫,合当要死,待我出去斩了他。”

2国家兴旺匹夫有责

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

例子:《左传·昭公六年》:“匹夫为善,民犹则之,况国君乎?”

3匹夫之勇

独夫。多指有勇无谋的人,含轻蔑意味。

宋 苏轼 《留侯论》:“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留侯论

留侯论

北宋·苏轼

题解

留侯即张良,字子房,其家族五世相韩,韩为秦灭,张良力求为韩复仇,力图反秦。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士,后人将其作为智谋之士的代表。本文并非评论张良的一生功绩,而是从他当初的“不忍”转变为“忍”的事实,说明“忍小忿而就大谋”的道理

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54],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55],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56],而其志甚远也。

注释

[54]过:超出。节:志节,指志向和气概。

[55]卒然:突然。卒,同“猝”。

[56]挟持:指志向,抱负。

译文

古代所谓的英雄豪杰人物,必定有超出凡人的志向,能容忍一般人无法容忍的事情。普通人一旦受到侮辱,就会拔出刀剑,挺身去搏斗,这称不上是勇敢。天下那些真正勇敢的人,当面临意外时不会惊慌失措,当无缘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会发怒,这是由于他们的抱负很大,而他们的志向又很高远。

原文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57],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58]。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注释

[57]圯(yí):即桥,古代楚方言成桥为圯。

[58]鼎镬(huò):古代残酷的刑具,借喻以暴力待人。

译文

张良从桥上老人那里得到兵书,这件事非常怪异;但是又怎能断定这位老人不是秦时隐居的高士,特意出来试探张良的呢?观察老人用以含蓄地表达自己意见的,都是圣贤相互警告劝诫之意;但世人却不明白这些,以为那老人是鬼怪,这是不对的。况且老人的用意并不在那本兵书上。当韩国灭亡的时候,而秦国正强盛,秦国用各种酷刑迫害天下贤士,那些平白无故被杀戮的人多不胜数。这时即使有孟贲、夏育这样的勇士,也都无能为力。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发锋是不好硬碰的。他的威势是不可随便凭借的。

原文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59],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60]。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注释

[59]间不容发:比喻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60]鲜腆:这里指没有恭维的言辞。腆,丰厚,美好。

译文

但张良忍耐不住愤怒之气,想凭借一个人的力量逞强于一次狙击之中。当时,张良与死亡的距离只有毫发之微,真的是太危险了。拥有家财万贯的富家子弟,绝对不会死于盗贼之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生命的可贵,而不值得为盗贼之类的事而去死。张良凭着他超群的才干,不去策划伊尹、太公之类安邦定国的谋略,而只想***取荆轲、聂政这种行刺的小计策,完全因为侥幸才得以不死,这正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感惋惜的事。所以,老人在他面前故意摆出傲慢无礼的态度,***地挫伤他。让他有忍耐之心,然后才可以去完成伟大的事业,所以老人说:“这年轻人是可以教诲的。”

原文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61]。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62],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63],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注释

[61]肉袒:解开衣襟,露出肩头胸口的皮肤,表示情愿受责罚。

[62]报人:向人报仇。

[63]油然:顺从的样子。

译文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伯袒露着胸脯,牵着羊去迎接他。楚庄王说:“郑国的国君能够屈居人下,必定会得到百姓的信任并为他所用。”于是就撤兵而去。越王勾践被围困于会稽山上,就率臣下妻子投降吴国,做吴王的奴仆侍妾,长达三年也未表倦意。如果只有报仇的志向,却又不能屈居人下,那不过是普通人的刚烈。至于那桥上老人认为张良才华有余,又担忧他度量不足,所以才***地挫伤他年轻人的刚强锐利之气,使他能够忍住小愤怒而成就大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与张良素昧平生,突然在乡野之间相遇,却又命令张良去做捡鞋穿鞋这种奴仆做的事情,而张良也自然而然地顺从去做而不以为怪,这也正是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慌,而项羽不能使他暴怒的原因。

原文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64]!

注释

[64]“此其”一句:意思是说,张良相貌柔弱,而志节过人,经桥上老人指点,能够忍人之所不能忍,这正是张良的长处。欤:句尾叹词。

译文

考察汉高祖之所以取胜而项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能忍和不能忍的区别罢了。项羽正因为不能忍耐,所以百战百胜而轻易出兵。而汉高祖刘邦能够忍耐,善于保存实力,蓄养他的全部精锐等待对方疲惫之机,这正是张良教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立为王时,刘邦大怒,表现在言词和神情上。由此看来,刘邦还有刚强而不能忍耐的习气,如果不是张良,又有谁能成全他兴汉呢?太史公司马迁曾猜测张良一定是体材魁梧壮伟的人,但实际上他的体态、容貌竟像女子一样,与他的志气很不相称。唉,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是张良的缘故吧!

评析

本文是苏轼的名作之一。名为论诸侯之忍,实则以古喻今,告诫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复杂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业。

文章首句即立论:豪杰之士贵在能“忍”,全文以“忍”字为纲。立论之后则引出张良,先以“张良遇圯上老人”这一***展开评论,后回顾其以匹夫之力击秦王的“不忍忿忿之心”,对传统的神秘观点进行了批判。

同时,文章还***用“类比”的手段,拿匹夫之勇与天下大勇作比,拿伊尹、太公之谋与荆轲、聂政之计作比,又从浩瀚的史料中列举古人郑伯、勾践能忍辱负重之史实,将刘邦、项羽的忍与不忍作对比,以说明“小不忍则乱大谋”,从而确立“忍小忿而就大谋”这一论点。

自古至今就有“忍一时风平浪静”的说法,可是一到关键时刻,人们往往控制不住情绪而做出冲动的事情来。本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小事要忍才有可能成就大事。激动往往会断送自己的退路,而陷入无法挽回的地步。

全文以严肃的议论开始,以“闲笔”作收尾,含蓄深刻,饶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