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土众民君子欲之的意思,广土众民君子欲之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05 0
  1. 君子之言译文
  2.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什么意思?
  3. 《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4. 四种人/君子有三乐/四体不言而喻/西伯善养老者
  5. 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出自什么地方
  6.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的两个之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译文: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此句出自:

《季氏将伐颛臾》先秦:孔子及***

广土众民君子欲之的意思,广土众民君子欲之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

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颛臾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胜任就该辞去。’如果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孙氏的封地,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徕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君子之言译文

都是指代某件事或某种做法吧。

译文: 君子(君子)痛恨(疾)那种(夫)不肯实说(舍曰)自己想要(欲)

那样做(之)

而又(而)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

自己那样做(之)

而辩解的作法。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什么意思?

原文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

译文

君子的话少而真实,小人的话多而虚***。君子的学习,传入耳中,记在心里,从自身做起。君子的治事,从一些不易看到的地方开始,最终使人不能赶上。君子考虑幸福往往不能周全,但思考祸患却百倍于思考幸福。君子在领受财物时要看对象,施与财物时却不选择人。君子的充实如同空虚一样,有如同没有一样。

资料

中国***美学史上,第一个张扬人格境界美的是孔子。继之,孟子又高扬人格境界美的旗帜。在孔、孟先哲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形成了崇尚、向往、赞赏与追求人格境界美的人文传统。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1)。这就是他倾心赞扬的不可动摇的人格威严。他认为,人格修养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从他指出的这条人格修养途径,再结合他擅长、推行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来看,他最推崇和渴望的人格境界是尧、舜、禹、周公等圣贤者那样的完善人格。而对于某一方面突出的人格,他也极力肯定和赞许,诸如管仲的才华、功业、颜回的执着、常乐,子贡的聪明、真诚,子路的勇敢、憨厚,等等,无不表现出某些仁、义、礼、智、信的内涵,所以他也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誉。他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的千古名句,视仁为人格美的最高标准,将人格美推向了最高的境界。孔子所倡导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5),强调要“与人为善”。他还提出了“德不孤,必有邻”(6)等做人的原则与规范。这些都是孔子讲仁爱、与人为善、温良恭俭让,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全社会***若能这样去做,去要求,就会形成协调、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就会逐渐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人在与自然、社会、文明的关系中生活,就要懂得爱,学会爱,这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第一要义。在21世纪,毁灭人类比建设人类要容易得多!因此,不要让人类世界充满仇恨。人类应该化解所面临的矛盾、冲突,逐渐实现和平大同的理想社会。

齐鲁文化重视道德教化与自身修养,把道德教化与自身修养作为治理国家,使人趋仁向善,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手段。具体包括:自省、自尊、自强、自立、诚信、礼让、孝悌、勤俭、淳朴等等。

(一)、自省自尊,自强自立

齐鲁先贤十分注重自身德行修养,讲究自省、内省。《论语·里仁》载,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谓,见到有贤德的人,就想到向他学习,努力做到象贤人一样;见到不贤之人,就应反省自己,看自己是否有类似他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免。他还对***们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7)意谓,我还没见过发现自身的错误而能从内心自责的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8)意谓,自我反省,问心无愧,就能达到无忧无惧的境界。孔子所说的“内自省”、“内自讼”都是自我反省的修身原则与方法。

曾子发扬孔子“内自省”、“内自讼”的道德修养原则与方法,从“为人谋”、“交友”、“传习”等方面,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说(9),逐渐成为人们品行修养的重要原则。每日自我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贤德的要求,持之以恒,不断地提高道德修养。

孟子在德行修养方面发展了孔子、曾子内自省、内自讼的修养方法,提出了“存心”、“自反”、“养气”等修养方法。“存心”,指存有仁义之心而不丢失;“自反”,即自我检查、自我反省;“养气”,指修养“至大至刚”之气、“浩然之气”,是一种反躬自问、正义在握的阳刚之气、大丈夫之气。

孟子注重从人的情感、心理入手进行道德修养教化,主张通过制“恒产”,确立民众认同***规范的情感、心理基础,然后通过倡导人伦之理,逐渐改造民众的自然性情。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以道德理性化育人的心理、情感,“理”寓于“情”,“情”与“理”交融,从而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以实现一个“合情合理”的生活世界。这种强调“合情合理”的道德教化方式,为我们当今的社会道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孟子民众道德教化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重视“情感、心理”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决定作用。在孟子看来,要达到道德教化的目标,关键在于树立民众的“恒心”。孟子所谓的“恒心”,简单地说就是遵守基本***规范所必需的心理稳定状态。民众有此“恒心”,就能做到“不为恶”、“不犯刑”;否***心浮动,日常行为就可能“放僻邪侈,无不为己”(10)。因此,对民众的道德教化可归结为如何实现其“恒心”从无到有的转化。

人的良心源于义,起于德。墨子曰:“万申莫贵于义。”(11)切莫以利害义。一个人的“义”多了,“德”多了,就会行德行善,也就会有了良心。所以一个人要做到有良心,必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很注重人的尊严,古来就有“士可杀,不可辱”之说。自尊,是人的一种美,是无价的,是人最宝贵、最高尚的东西。要获得真正的发展,没有自尊是不行的。自尊,是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人成长到一定年龄阶段,自我意识发展了,就会对自己身体、能力、表现等感到满意的一种心态,就不会向他人卑躬屈膝,就会维护自身的尊严和自我情感体验,就能独立自主地待人处事。人与人之间,经济有贫有富,地位有高有低,有社会分工的不同,但不存在人格尊严上高低贵贱的差异。然而,有些人在人的自尊与金之间划了等号,将人的自尊用金钱来折算、交易,于是,在这些人身上,自尊没有了,也就谈不上什么人格和国格了。

《周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自立,自强不息,就是要志向远大,奋发向上。就是不知足、不满足,不满足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已取得的成绩。人若有了这种进取心,就会充满生气,积极向上;社会有了这种进取心,就会充满活力,大踏步地向前发展;国家有了这种进取心,就会生机盎然,兴旺发达。

孔子曰:“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大凡成功者,总是求上、求优、求高,对自己总是高标准,严要求,并且***取许多有效的措施,使自己一步一步奔向目标。

自强自立,自强不息具有极强的自信心。勇于进取者的处世态度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因而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有所作为,能达到自己所设定的目标;自信者的思想方***如马克思所说:“人所有的,我无不具有”;人没有的,我也要有。所以就会有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气概。

自强自立,自强不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家庭和个人的责任感,是一种为国家、社会、人民、事业而奋发进取的精神。

清人曾国藩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他说的“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薄之时,务须咬牙地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颓然自馁”这句话,却颇值得国人思考。自强自立,自强不息,就是要百折不挠,具有顽强的毅力。勇于进取者能正视奋斗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磨难、失败,不动摇、不泄气,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从战略上藐视它,从战术上重视它,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总之,自强自立、自强不息、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不衰败的巨大动力。纵观古今中外,不论哪个国家与民族,凡是能够坚持生存、持续发展者,都具有强烈的自强不息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近代史上的中国被动、挨打,甚至沦为半殖民地,原因之一,就是失去了自强自立、自强不息意识和勇于开拓进取精神,中国越来越落后;今日中国蒸蒸日上,国际地位倍受世人瞩目,其原因之一,就是唤醒了自强自立、自强不息的民族意识,振奋了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恢复了民族的生机与活力,生产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大大提高。自强自立、自强不息与开拓进取精神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豁达大度,宽以待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胸怀,就是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宽以待人、以直报怨;就是“宰相肚里能掌船”,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处人所不能处。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无弘量,但有小谨,不能大立也。”凡成大事业者,总是胸襟旷达、宽怀大度。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凡小人者,思想方法狭窄、好偏激,好极端,妒嫉心强,其感情必定是贫乏的;这种人缺乏同情心,看人看事,一叶障目,自尊好强,好斗,好报复,对其稍有冒犯,便火冒三丈,对人吹毛求疵,因此便不会宽容别人。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底无私天地宽。”在利益的纷争上,多想一些他人,少想一点自己,将“多欲”变为“少欲”、“寡欲”或“无欲”,将“有私”,变为“大公无私”。这样,心灵就会变得美丽、纯洁,心胸就自然开阔,就能容忍他人。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应***取换位思考法,将心比心,自己若处在对方的位置又会如何?此外,要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不要什么事都动肝火,发脾气,要做到小利不争,小岔不发,远离纷争。争强斗狠不算勇,多一个冤家多一道墙,与他人能以和相处,自然就能宽容起来。

知识贫乏,就要努力学习,增长知识。“才博能养气。”一个人知识多了,见识广了,就能“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了,就能对各种不同的社会现象、生活方式***取容忍的态度,从而在心态上、观念上显得大度、有器量,决不轻易批评自己所不喜欢的或从未遇见过的新现象;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就能改进自己的思想方法,避免经常使人犯错误的“一孔之见”,自己的度量就会日渐宏大。

心胸狭窄,则要力戒浅薄,不怀愤怒,不记小冤。“曲则全,枉则直。注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12)意谓,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对不同意见,要记人之善,记人之功,力避吹毛求疵,忘人之过,不苛求,不求全责备,不以苛刻显示自己的精明,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倘能如此,则可开胸扩量。如果带着恨意与不满,就无法宽恕。

刚愎自用,则要养气,学会一个“忍”字,不争一时之短长。古人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做什么事情都要沉得住气,学会容忍、宽恕他人,尤其是在自己失意之时,更需如此。

一个人有了自爱、自尊、自立和自强意识,要见之于行动,要意志坚强,要勤奋,要探索,要发现,永不屈服于周围的邪恶,并下决心消除它。持之以恒,不断加强个人的修养,就定会成为强者、成功者。

正直的人,待人真诚,就有好的人缘。宋人程颐曰:“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 要向别人敞开心扉,把自我向别人敞开,比死死地关闭自我更能使自己感到满足,并且这种好的情绪会感染对方。真诚、正直的人,老实、坦率,表里一致,待人实在,敢讲真话,不圆滑,不伪善,与人为善,不给他人亏吃,不弄虚作***,所以这类人容易获得他人的友谊、信任和尊重,也就会有好的人缘。

要好学、多闻、博识,知己不足,不耻下问,有了成绩,不自满,不骄傲,虚心待人。正如《孔子家语·疏证》所言:“以富贵而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贵而爱人,何人不尊!”汉·刘向说:“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意谓:君子之言,少而实,可靠可信;小人之言,夸夸其谈,不负责任,说的好听,虚而不实。“君子之爱人也,以德,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13)君子待人以德,小人不讲道德、不讲原则,只讲一个“利”字。

(三)、尊重他人,讲求礼让

齐鲁自古为礼仪之邦,在社会人际交往***别强调“礼义”、“礼尚往来”。要求待人恭敬热情,懂得关心人、尊重人,善于宽容,“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礼尚往来,知恩必报,以德报怨,以直报怨。

在礼义之中又特别强调“让”。《左传· 襄公十三年》:“让,礼之主也。”意谓对他人恭敬、谦让、讲礼貌、有礼节,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正如孔子所言:“不知礼,无以立也”(14)。“恭而无礼则劳,慎不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15)意谓不懂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貌似恭敬却无礼就劳扰不安,做事谨慎却不懂礼就畏缩胆怯,刚勇却无礼就会作乱,直率却无礼就会尖酸刻薄。可见礼义在人际交往中处理其矛盾冲突以及个人修身养心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礼义就必然会出现。礼义、礼让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讲礼义,不会礼让,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不讲礼让、礼节、不懂礼貌者,为了个人的利益,争得脸红脖子粗,人性都变得***裸的,人际矛盾和冲突也就因此而扩大、激化;不讲礼让,不讲文明、公德。在公共汽车上,七八十岁的老人在“老弱病残专座”一旁站着,年轻人却佯装不见,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里;有的***装睡觉,一副爱莫能助、不屑一顾的样子。

不讲礼让,不讲方式、方法,心中只要有不满、不平和烦恼,就要寻找一切机会将其宣泄出来;不讲礼让,就是不愿做一个正直、高雅、文质彬彬、有修养、遵纪守法的人。总之,人们不是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了,而是粗俗、庸俗、媚俗和恶俗,是***裸的人欲、物欲、金钱欲,这是一种人性的沦落。

愚昧无知,不懂规矩、方圆,也就不会有文明修养。私心太重者,整天考虑自己的利益,怎么会对他人礼让?缺乏同情心的人,对什么都很冷漠,待人不可能热情。心胸狭窄、好报复者,吃了点亏就想报复,根本不可能“以德报怨”。骄傲狂妄者,目空一切,又怎么能以礼待人?总之,这些人缺乏文明道德修养,不懂得讲礼让。

讲礼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难度。要不尚空谈,注意个人的文明和修养;在个人利益上,不斤斤计较,要强调谦让;要用社会公德、完善的制度来保证礼让的实施;要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公众的压力;还要注意从小培养,从小事中逐渐养成。每个人都应从我做起,从基础做起。

三、尊老爱幼,讲求孝悌

尊老爱幼,讲求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据《管子·入国》记载,管仲在齐国大力推行敬老养老之制,专设尊老养老的机构,委托官吏专门负责。规定:七十岁以上者,一子免除征役,每年国家赠送三个月的肉食;八十岁以上者,二子免征役,国家每天供应酒肉。死者国家置办棺椁。鼓励老人的子女,精作饮食,询问老人要求、嗜好,以尽赡养之责。还规定:国都城邑设问病医官,以君王旨意对病者慰问:九十岁以上者,每天一问;八十岁以上者,两天一问;七十岁以上者,三天一问。重病者,向上报告,君王亲***问。

管仲尊老爱幼之制还体现在制定法令、举贤授能之中。在选贤“三选法”中,把“孝慈于父母,长悌闻于乡里”,列为选贤举能的重要标准;而把“不慈孝于父母,不长悌于乡里”(16),作为惩恶之依据。《管子·幼官》载,“第二次会集诸侯下令曰:‘要赡养孤老,供养常病者,并收养孤儿寡妇。’”《管子·大匡》曰:“诸侯世子不孝父母,不友爱兄弟,不敬老尊贤,三者无一,可以诛伐。”在诸侯会盟时,将尊老爱幼、孝悌之道,列为诸侯及其世子必须遵守的法令条款。《管子》中有关尊老养老、慈幼、恤孤、赈困、接绝等对人的多方面的关心、爱护、救助,充分体现了人本精神和人生价值观。

齐国贤相晏婴继承管仲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主张罢徭役、薄赋敛、反奢侈、倡节俭,做到“老弱有养,鳏寡有室”(17)。齐国历代君王诸如威王、宣王等,敬老养老,尊贤重士,“哀怜鳏寡,抚养孤独,赈济贫困”(18),蔚然成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孔子对这一传统美德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9)孝首先是一种自然情感,孝不只是“赡养”,更重要的是要有敬爱之心,使老人精神上得到安慰与快乐;对父母老人若缺乏由衷地敬爱,仅在物质方面赡养,那就等同于动物了。孔子从人不同于动物本性出发,升华、丰富了孝的内涵。孔子又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0)做子女的,对父母的年岁,不能不记住。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强调子女对父母要由衷的敬爱和关心。只有这样才符合血缘***道德的原则,才具有美的人品,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赞美。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孔子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21)孔子认为孝悌的品性对政事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风气渗透进政事,就等于参与了政事,为什么一定当官才算从政呢?他的学生有若发挥他的思想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22)这就把孝悌与政事结合在一起了。这就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观念的先声。孔子的孝悌思想不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无不受血缘***或政治理念的制约。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出则孝,入则悌”。人类的爱心和同情心,首先是从父母兄弟那开始的。敬与爱是人类一种普遍的高尚的情感,将这种情感不断地保持和发扬,就会具有仁的品德与行为。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著名观点,就是要人们象尊敬自己的老人那样,去尊敬别人的老人;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才是仁。仁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同情、人间关怀,也就是人类共同的情感。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美丑。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风。由此推而广之,延伸到学校、社会,形成良好的校风、社会风气。

四、勤劳节俭,淳厚质朴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提倡勤劳节俭,自食其力,劳动光荣,珍惜劳动果实,反对奢侈浪费。《尚书·虞书》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左传》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齐国,管仲、晏婴“禁侈尚俭”之风,传为佳话。墨子倡节用,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23)、“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佚也。俭节则昌,*逸则亡”;“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24)

据《说苑·反质》载,齐桓公对管仲说:“我们的国家很小,而可供使用的财货也并不多,然而众臣们穿的衣服,乘的车马却奢华得很,我想加以禁止,你看可行吗?”管仲答道:“我听说,君王品尝一下味道,众臣就会大吃大喝起来;君王喜欢穿戴、讲究服饰,众臣便会跟着盛行开来。现在您吃的是桂花羹,穿的是纯紫衣、狐白裘,这就是众臣生活奢华的原由啊。有诗曰:‘不躬不亲,庶民不信。’既然您想禁止这种奢靡之风,何不从自身做起呢?”桓公说:“好!”于是重新制作了纯布衣、普通帽子,并穿戴着这样的衣帽上朝。一年之后,齐国上下,大兴勤俭节用之风。

春秋末期,各诸侯君王和贵族大臣无不争豪斗富,竞相追求奢侈豪华生活,风靡一时,齐国尤甚。当时的齐景公大兴土木,筑路寝、长庲、柏寝之台,观赏台榭池苑之美,喜欢穿戴华丽的服饰。例如齐景公穿的鞋子,饰以金银、珠玑和美玉,沉重到仅能移足。冬天就穿着这样的鞋子上朝(25)。

上行下效。齐国的权贵们无不沉湎于高台池苑、听歌看舞、吃喝玩乐、醉生梦死之中。晏婴对此深感忧虑,于是鲜明地提出:“廉者,政之本也”(26),并从自己的衣食住行做起,穿缁衣,吃粗粮,居陋室,驾驽马,多次辞绝君王赐予的衣裘、车马、封邑、新宅,“以节俭力行重于齐”(27)。晏婴穿的是“缁布之衣,麋鹿之裘”;吃的是“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卯、苔菜”,其家人也是“食不重肉,妾不衣锦”;居住在条件差,潮湿喧嚣的闹市附近;出行时,“栈轸之车,而驾驽马”。

《左传·昭公三年》、《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均载录,晏子的住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齐景公想在高处为他另建大宅,晏子则以“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而辞绝。后来,齐景公便趁晏子使晋,为他在原址扩建了一所豪华住宅,并把周围的百姓驱赶了。晏子返国以后,面君坚辞,拒不进住。最后只好恢复旧居原貌,把老百姓请了回来,仍与民同邻。晏子“乘敝车,驾驽马”以朝,齐景公要赠送给他“辂车乘马”,又被他辞绝;齐景公屡次要赐之封邑、予之“千金与市租”,也均被晏子再三谢绝,始终不受。晏子说,君王让我统领朝廷百官,我节制自己的服饰饮食之养,是考虑国家与人民;即使这样,我还是忧虑众臣奢靡而不顾及其行为啊。

晏婴正是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做起,耻贪抑奢,禁侈尚俭,清廉自守,以自己的行动为表率,为国人垂范,以纠正风靡全国已久的奢侈之风。因此,每当齐景公有所赐予,晏婴总是再三辞绝,以君子之行自律。他认为“节受于上者,宠长于君;俭居处者,名广于外”(28)。晏婴深知,富贵财富虽为人之所欲,但过度的追求则会走向反面,应以德行节制自律,克勤克俭。正所谓,为政清廉,国泰民安;为政污贪,不战自亡。《晏子春秋·内篇问下》载,齐景公有一次问晏子:“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答道:“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载晏婴看来,清澈的流水是美好的。它混浊之时,无所不被污染;它清洁之时,无所不被洗涤,故而长流不息。人们若能象清清流水那样洁净,克勤克俭,廉洁正直,其声名便会永驻人间。

英语译文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A man of honor rarely talks,but when he does,he means it. A flunky man dashes along all the time but he never means what he said.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

When a man of honor learns, he listen to it with his ear,he remembers it by his heart,and he does it in his daily life.

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A man of honor manages his things by starting from minor little things and finishing by reaching a goal that no one can reach.

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

A man of honor rarely regarding himself as a man with many merits,but he thinks a lot about his demerits.

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

A man of honor rarely ask for anything,when he does he thinks if the other one can give it to him without any influence to the man himself .But ,when he is giving out things he is always generous ,no matter to whom he's giving them out.

君子实如虚,有如无。

A man of honor is always so humble that he never regards his cordiality as enough and his talents to him is nothing .

《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意思是:君子痛恨那些不说自己想那样做却一定要另找借口的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出自:《论语·季氏篇》,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全文虽由对话构成,但语言流畅,富于变化,有浓厚的论辩色彩。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孔 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

四种人/君子有三乐/四体不言而喻/西伯善养老者

原文子曰:“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 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原文 子之 燕居, 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

译文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 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 周公。”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 周公了。”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 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 六艺的范围之中。”

原文 子曰:“自行 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 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 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 7·11 子谓 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 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 暴虎(5) 冯河(6), 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 孔子对 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 子路问 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 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 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 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富裕如果真的是可以求得到的话,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原文 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 孔子所 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原文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 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 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问 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 孔子:“伯夷、 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 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 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原文 子曰:“饭 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 孔子有时讲 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叶公问 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向 子路问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 孔子(对 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 (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原文 子钓而 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 (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 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 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原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 孔子说:“懂得礼。” 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 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 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原文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 子曰:“文,莫吾 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不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原文 子疾病, 子路 请祷。子曰:“有诸?” 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 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 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 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原文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孔子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 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 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 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 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 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

《论语》成书于 春秋战国之际,是 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 论语》(20篇)、《齐 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 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 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 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 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 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作者简介

《 论语》是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 孔子的***及其再传***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 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 诗经》、《 尚书》、《礼记》、《易经》、《 春秋》并称“ 四书五经”。通行本《 论语》共二十篇

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出自什么地方

译文:孟子说:“有服侍国君的人,那是把服侍某个国君当作快乐的人;有安定国家的人,那是把安定国家当作快乐的人;有保全天性的人,那是看到他的理想可以在天下推行,然后才去推行的人;有德行完备的人,那是以端正自己来使别人端正的人。

孟子讲做事的人的四种境界,就一个人要做事,这四种境界其实也都算不错了。最底层的第一层境界叫作“事君人者”,就他的主要目的就是服侍国君,服侍领导,伺候领导,让领导开心。所以“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就是他把服侍某个国君当做快乐的人,这种人叫作“事君者也”。

第二层境界叫作“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就是皇帝高兴不高兴,对我来讲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社稷是不是安定。

第三种人叫作“有天民者”,就是他是天民。伊尹说,天生的这些民,叫“先觉觉后觉”,“先知觉后知”。就是这些人是先觉者,保持了天性 了解了一部分的天道,然后“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就是他认为说,我如果一看天下的事可以做,我能够有所作为,我能够洞察,我觉得行了,出来做事,这就是典型的伊尹。伊尹之辅佐商汤就是这个道理,就是他不仅仅是为了安天下,他能够行自己的天性,能够用来教化天下的百姓,这个叫作有天民者,这个是一个更高的境界了。

最高的境界,“有大人者”,孔子喜欢说君子,孟子喜欢用大人,大人就是德行完备的人,一个德行完备的人。

“正己而物正者也”,人和物就是自我和外部世界的两个对待,就是正己而安天下,就是孔子这样的人。孔子说叫作“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不需要做那么多的事,你只要把自己搞好,坐在那儿,众星共之,一些东西开始自己运转了。这个叫作正己而物正,就是端正了自己,别人也会慢慢地变得端正,这是最高的境界,一个大人者。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而称王天下并不包括在内。父母都健在,兄弟无灾无难,这是第一种快乐;对上无愧于天,对下无愧于人,这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种快乐。君子有三种快乐,而称王天下并不包括在内。”

孟子说,君子最快乐的三件事,而王天下不算。就比如说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事业上巨大的成功,就可以类比古人讲的王天下,就是把整个天下都统治了,这都不算,这不算什么快乐。

孟子认为一个人发自内心最快乐的事,三件。第一件叫作“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父母都在,然后兄弟姐妹也都在,这个时候这是第一个快乐,好多人不能够体会。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就是内心无愧。你晚上睡觉,躺下来踏踏实实就能睡着,你没有觉得自己对不起谁,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亏心的事,这是第二个快乐,坦荡之乐。

“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有传承,自己所说的话有人愿意听,自己的德行有人愿意继承,这是第三大乐事。对于孟子来讲,最重要的事业上的乐事就这一件:传承和教育。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人”,你教别人的东西是不是值得教的,不能够保证你全对,没有人会要求说你教的东西必须全对,那就没法教了,但是我们最起码要知道有价值,你教的东西是有价值的,能够让自己无愧于天地,这是君子的三乐。

译文:孟子说:“广大的土地与众多的百姓,是君子所想要的,但是他的快乐不在这里;站立在天下的中央,安定四海之内的百姓,君子乐于做到如此,但是他的本性并不表现在这里。君子所拥有的本性即使理想完全实现,也不会增加一点,即使穷困隐居起来,也不会减少一点,这是由于本分已经确定的缘故。君子所拥有的本性,仁、义、礼、智都根植在心中,它们产生的气色是纯和温润的,显现在脸上,洋溢在背上,延伸到四肢,四肢不必等他吩咐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所谓的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边孟子讲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作所欲,想要得到的,第二个层次叫作所乐,乐于做的,第三个叫作所性,所性就是你的本性的体现,你的本性的需求。

“广土众民,君子欲之”,就是君子也希望事业做得更好,也希望这个国家,能够变得更加的繁荣富强,这个是君子欲之的,君子想要得到的东西,“所乐不存焉”,他不会为此而高兴。

“中天下而立”,立在国之中央。“定四海之民”,让老百姓能够安定地生活,你为世界作出了贡献,君子乐之,君子开心,“所性不存焉”。

就是这个东西并不是你的天性,并不是你的本性,你的本性并不表现在这件事当中,“君子所性”,就是你的本性当中所追求的东西叫作虽大行不加焉。

一个人所谓得大自在的状态,就是孟子在这儿所描写的四体不言而喻,就是我们的四肢不需要等到吩咐,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放在哪儿都是合适的。

译文:孟子说:“伯夷避开商纣,住在北海的海边,听说周文王奋发有为,就振奋起来说:‘何不去投奔西伯?我听说他善于奉养老人。’姜太公避开商纣,住在东海的海边,听说周文王奋发有为,就振奋起来说:‘何不去投奔西伯?我听说他善于奉养老人。’天下有善于奉养老人的人,仁者就把他当作自己的依靠了。五亩大的宅园中在墙边种植桑树,妇女养蚕缫丝,老年人就都有丝绵衣穿了。饲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期,老年人就都不会缺肉吃了。一百亩的土地,由男子耕种,八口之家就都不会挨饿了。所谓‘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就在于:规定百姓的田亩宅地,教会他们栽种畜牧;引导他们的妻小来奉养老人。五十岁的人***丝绵就不暖,七十岁的人不吃肉就不饱;穿不暖吃不饱,叫做受冻挨饿。周文王的百姓中,没有受冻挨饿的老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核心点:夏、商、周的时候,非常重视“养老”。这里说的“老”,主要指的是在朝廷出仕的贤德之“老”,他们一般被安置在学校为“师”。? 由于当时学在官府,所以“师”也就是官,尤其是天子之学。在太学里的“师”,相当于帝王的高级参谋,地位尊显。所以“养老”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尊贤”,这就是伯夷、叔齐、太公等听说“西伯善养老者”之后欣然归附的真正原因。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归是依靠的意思,这个归在这儿是依靠的意思,如果天下有一个善养老的人出现,那么仁人,就是这些有德行的人,就会认为这是我的依靠,五亩之宅,给他一个五亩大的这么一个院子,然后在墙下种着桑树。

“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可以穿丝绸了,可以穿这种绸缎了,然后家里边五只母鸡,两只母猪,然后无失其时,交配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让它们能够按时交配。

“老者足以无失其肉”,这个鸡和猪自动生长起来了,指数型的增长啊,所以老者就永远都有肉吃。“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一百亩的地分给一个壮汉,那全家八口人足够吃饭。

“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善养老不是挨个发,善养老是教大家怎么种,教大家种树,教大家养鸡、养猪,然后给他分配足够的田地,引导他的妻子和孩子,让他们能够侍奉老人,叫“导其妻子”,妻和孩子是两种人,就是教他的老婆孩子让她能够养老。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的两个之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自《孟子·尽心上》。

原文是: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孟子说过:“君子有三件乐事,称王天下而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疾病,这是第一件乐事;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这是第二件乐事;能够得到天下的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乐事。”

扩展资料: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万章、公孙丑等著。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主要注本有《孟子注疏》,《四部备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备要》本7卷;《孟子正义》,《四部备要》本30卷。另有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

百度百科——孟子

意思: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

第一个之是想要那样,第二个之是指代他自己,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且在城邦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 ,固而近于费。今不取 ,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则安之。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