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草衔环典故出自哪里,结草衔环的典故寓意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04 0
  1. 结草衔环的典故简短介绍 因一念之仁获他人结草报恩
  2. 结草衔环的故事
  3. 结草衔环成语故事
  4. 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出自什么典故?

结草衔环是一则来源于古代报恩神话故事的成语,成语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左传·宣公十五年》。

一、成语寓意

魏颗敢于背负不孝的罪名,将父亲点名要陪葬的爱妾嫁给别人,才有了后来那爱妾的父亲在危急时刻结草替魏颗解围的一幕;杨宝顺手救黄雀,才有了后来黄衣童子衔环,保佑其子孙位列三公的荣耀。每个人都应该怀有一颗向善的心,并且相信善行必会得到善报。

结草衔环典故出自哪里,结草衔环的典故寓意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成文用法

”结草衔环“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三、运用示例

唐·白居易《赎鸡》:”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多谢大娘子,小人结草衔环,此恩必当重报。“

明·范受益《寻亲记·遇恩》:”此身生还,没齿怎忘恩义。便待要结草衔环,更未卜何时重会。“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舅老爷及抚台衙门各位老爷关照救护之恩,不惟敝友将结草衔环以报,即愚弟亦感激不尽。“

结草衔环的典故简短介绍 因一念之仁获他人结草报恩

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其中“结草衔环”这个成语使用频率很高。

相比“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结草衔环”字面上看无法明白其含义,因此许多人只是想当然用之,好在虽然误打误撞,大多数情况却不会用错。

“结草”的故事出自《左传》,《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之父魏武子有个非常宠爱的小妾。魏武子临死前,要魏颗将小妾给他殉葬。魏武子死后,魏颗却让这个小妾改嫁了。

后来,秦将杜回攻打晋国,魏颗率兵抵抗。两军激战之时,突然出现了一位老人,他用草编的绳索将杜回绊倒,魏颗活捉杜回,大获全胜。当晚,魏颗梦见了那个老人,原来他是那位小妾的父亲,特来报恩。

在“结草”这个故事中,魏颗的施恩方式很令人敬佩。他违背父亲遗命,不仅没有让父亲的小妾殉葬,而且还让其改嫁。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因为很容易被指责为不孝。另外,改嫁也不符合“从一而终”的封建妇道。他这种施恩表现出人性之美,而老汉的报恩,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有恩必报,哪怕面对金戈铁马。

“衔环”故事见于《后汉书·杨震传》: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遇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就将它带回家,喂养百日,黄雀康复飞走了。飞走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像这玉环一样洁白无瑕。”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为世人称道。

“衔环”这样的感恩故事非常典型,各类书籍中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类似的故事。从文学手法上讲,将神话与现实人物嫁接在一起,在国民文化程度普遍很低的社会背景下,可以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使人相信“善有善报”,“勿以善小而不为”。当然这类施恩得到巨大回报的故事,有***取“利诱”引导人们做好事之嫌,不过相当长历史时期,有其使人向善的激励作用,也值得肯定

结草衔环的故事

如今我们时常喜欢用结草衔环这个成语来比喻知恩图报,其实这个成语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典故,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下结草衔环这个典故吧,看看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谁。

 结草衔环;这个典故在《左传》跟《后汉书》中都有记载。《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晋国的魏武子有个很宠爱的小妾,后来魏武子临终前,吩咐他的儿子,也就是晋国的大夫魏颗,让他一定要让那个小妾给自己殉葬。

 但是魏颗并没有按照父亲吩咐的去做,对于他来说,大概不忍心伤及无辜,所以魏颗便将父亲生前宠爱的那个小妾嫁给了别人。后来秦军攻打晋国,两军在战场上激烈的厮杀。

 这个时候有个老人突然出现在了战场上,他只用了一招,就成功的将秦军的将领给捉住了。原来,这个老人把地上的草打成了结,绊倒了秦军将领,帮助魏颗成功将对方活捉。

 后来魏颗就在梦中梦到了那个老人。原来那个老人正是之前他父亲所宠爱的那名小妾的父亲,他因为感激魏颗放过了自己的女儿,所以才会在战场上结草衔环来报恩的。

 而《后汉书》中有关于结草衔环的典故,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东汉时期的杨宝曾在小时候救过一个小黄雀。谁曾想自从他救了这个小黄雀之后,就做了一个非常吉利的梦。

 他梦见了个黄衣童子在口中叼着四个玉环送给他。那个黄衣童子在梦中许诺杨宝,告诉他他将来的子子孙孙都能够在仕途上有所成就,而且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后来事实证明,这个梦境果然很灵验。以上就是结草衔环的典故由来。

结草衔环成语故事

结草衔环的故事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报德,至死不忘,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成语“结草衔衔环”的典故不仅向我们讲述了成就这美德的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是一亘古不变的天理。

 “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杜回勇猛无比魏颗大败,在营垒内筹思如何取胜,睡梦中遇见一个老人说:「青草坡」,醒来果然发现附近有一大坡就叫「青草坡」,于是在那里设下埋伏,引杜回到那里决战。正当二人厮杀在一起,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看见梦中的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是那位你把她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女子祖姬的父亲。我在地下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特别跑来帮助你战胜杜回!」

 原来,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爱妾。魏武子平时嘱咐儿子魏颗说:「他是个好女孩,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找一个好人家把她嫁出去,不要让他无依无靠。」可是当魏武子病重时,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弟弟问他,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老人结草报恩!

 “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 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看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箱中,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蒙君仁爱救拯,非常感激。”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像这玉环一样洁白无暇。”

 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后世将“结草”“衔环”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出自什么典故?

结草衔环成语故事如下:

杨震(公元59一公元124,东汉初)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黄雀只吃黄花,百日之后羽毛丰满,振翅飞走。

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像这玉环一样洁白无瑕。”

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结草衔环是一则来源于古代报恩神话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左传·宣公十五年》。“结草衔环”的原义是指“结草”和“衔环”两则神话传说,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取胜。

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为政清廉,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 比喻 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成语出处: 《 左传 ·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 崎岖 谩报恩。”

成语例句: 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 祖宗 ,做鬼都 感激 二位爷的恩典, 结草衔环 , 一定 会报答你二位的。

繁体写法: 结艸衔环

注音: ㄐㄧㄝ ˊ ㄘㄠˇ ㄒㄧㄢˊ ㄏㄨㄢˊ

结草衔环的近义词: 感恩报德 饮水思源 见饮流怀源

结草衔环的反义词: 以德报怨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用恩惠去报答怨恨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ldq 忘恩负义 忘却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做事有损于过去的恩义 如此忘恩负义,以致弄到牺牲盟国去订密约&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feel deeply grateful till death

读音注意: 结,不能读作“jiē”。

写法注意: 衔,不能写作“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