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知其故的意思_其知其心其常心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03 0
  1. 带思的词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2. 庄子 知北游 没有人可以翻译的好这篇文章吗
  3. 求此段翻译~《中论》徐干。请不要直接上网找~好像没有~求翻译啊~句读的工作我已经做好啦。给悬赏!~~
  4. 说马文言文翻译

原文: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心知其故的意思_其知其心其常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白话译文: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道理,熟习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官位相等,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想要更改它,屈原不同意,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离忧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

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

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就是由怨恨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

它对远古称道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

文章说到的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多用香花芳草作比喻,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

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

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

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

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

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

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扩展资料: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作品赏析:

屈原被贬之后,作者极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赤诚,“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但屈原最终也没能使怀王觉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兰,惨遭放逐。

屈原被放逐之后,作者重点写了他的死。上不能为国尽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垄亩,归隐田园,“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是一种伟大的、难得的孤独,唯有坚强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所以屈原才表示:“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

就这样,屈原怀抱沙石,沉江而死,实现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的诺言,其正直刚烈堪称千古之冠。司马迁对贾谊,则首先表现其才华过人,“是时贾生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以为能,不及也”。汉文帝也非常欣赏他,一年之中破格提拔他为太中大夫。接着贾谊又提出了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行礼乐等革新主张,但却遭到了周勃等老臣们的反对。

他们攻击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而汉文帝又是这班老臣们所拥立,登位不久,权力未稳,也只有依从而已。所以就把贾谊贬到长沙,任长沙王太傅。

贾谊到长沙之后,作者重点写其郁郁不快的情怀,而在表现时,又大多借贾谊自己的辞赋来直接抒发,如其《吊屈原赋》云:“斡弃周鼎兮宝康瓠,腾驾罢牛兮骖蹇驴,骥垂两耳兮服盐车。章甫荐屦兮,渐不可久。

嗟苦先生兮,独离此咎!”这哪里是独吊屈原,贾谊亦何尝不是如此,不然的话,他又怎能年纪轻轻就忧郁而死呢?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笔端饱含感情,行文幽抑哀惋。正如作者所云:“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可见作者是在这种悲慨的感情中写下本篇的,并将此情寄之笔端。

也正是由于作者把自己悲愤不平之感倾注在本传上,才使得本篇有了不同于其他人物传记的特色,这就是一边叙事,一边议论抒情。

带思的词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1. 关于马的文言文

塞翁失马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

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

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

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

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

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呜呼!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①、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②、祗:同“只”,只是。

辱:屈辱,埋没。 ③、骈:成双成对。

槽枥:原指养兽的食器,这里指养马的处所。 ④、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以,把,介词。称,称颂,称道。

⑤、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

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⑥、一食:吃一次。

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石。

⑦、食:同“饲”,喂养。 ⑧、其:指千里马,代词。

能千里:能走千里。 ⑨、是:这,指示代词。

⑩、能:才能。 ⑾、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

见,同“现”,表露。 ⑿、且:将。

欲:想要,要。等:相当。

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⒀、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⒁、策:驾驭。

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⒂、尽其材:全发挥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⒃、鸣之:吆喝它。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⒄、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

临之:临视着马。临,从高处往下看。

⒅、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⒆、其:语气助词,加强肯定语气。

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2. 说马文言文翻译

原文

或蓄马,庞且峻,雄而有力,鬣①长蔽目不见物。尝②游牧山中,群兽奠敢角。遇虎辄③斗,斗辄终日,无胜负而退。见者告其主人,而誉其马之勇。主人曰:“壮哉马乎!然马不胜虎者,鬣蔽目也。去其鬣,马必胜矣。”遂翦而去之。

明日,尾其马之所之.果遇虎。马见虎,颠而踬④,未及三接,而马为⑤虎所毙。主人惋惜而去。

道思其故而不得,归而告其父老。父老曰:“而亦知夫天下事,成于勇,败于怯乎?始之所以敢于斗者,以目蔽,不知其为虎,故其气猛,猛故不惧。既而知其为虎,则神怯矣。怯故馁,馁故败。天下事,成于勇,而败于怯,比比然也,独马也哉!”

注释

①鬣:马颈上的长毛。

②尝:曾经

③辄:于是就

④颠而踬:跌跌撞撞的样子。

⑤为:被

译文

有一个人养马,马的体形庞卓越,大而且很高,雄壮而且有力,鬣毛长得遮住了眼睛而看不见东西。他曾将马游牧在山中,群兽没有敢与它角斗的。遇见了老虎于是与它打斗,打了一整天,不分胜负回去了。见到的人告诉它的主人,并赞誉马的神勇。主人说:“马真厉害呀!但不能战胜老虎的原因,是鬣毛遮蔽了眼睛。去掉它的鬣毛,马一定会战胜的。”于是剪掉了马的鬣毛。

第二天,主人尾随着马到的地方,果然遇到了虎。马见了虎,趔趔趄趄,没等到三次交锋,马就被虎杀了。主人惋惜的离开了。

在路上思考其中的原因却没能想出,回去把这事告诉了乡里的老年人。那老人说:“你也知道那天下的事,成功于勇气,而失败于胆怯吧?开始马之所以敢和老虎相斗的原因,是因为眼被遮蔽了,不知道那是老虎,所以它的气势很猛,猛所以不惧怕。已经知道了那是老虎,精神上就胆怯了。胆怯所以气馁,气馁所以失败。天下的事,成功于勇气,而失败于胆怯的,到处都是,这马也是啊!”

3. 求一篇关于马的文言文

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 :“勿杀,寡人闻命矣 。”

齐景公喜射鸟,下令让烛邹负责养鸟,然而鸟却被烛邹弄丢了。齐景公发怒,命令官吏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请允许我一一列举烛邹的罪行然后按照他的罪行处死他。”齐景公说:“可以。”于是召见烛邹,并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行,说:“烛邹!你负责替我们国君养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国君由于鸟的缘故处死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致使各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行。”烛邹罪行列举完了,晏子请求齐景公处死烛邹。齐景公说:“不要杀他了,我听从你的教诲!”

4. 老马识途文言文

1、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huan)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2、译文:

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蚁穴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挖掘山地,终于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聪明才智,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不知道用自己愚蠢的心去学习圣人的智慧,不也是过错吗?

文章选自战国韩非子的《韩非子·说林上》,文中故事正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现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引导的作用。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 他们不被现实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先叙后议,叙述简洁得当,议论紧扣中心。结尾用反问句提示后人应学习前代圣贤的智慧,引人深思。

扩展资料:

一、词句注释

1、管仲、隰(xí)朋:两人都是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2、从:跟随。

3、伐:讨伐,攻打。

4、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在今河北卢水(指的是滦(luán)河,此处的孤竹国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城南滦河与青龙河交汇处东侧)。

5、往:出征。

6、反:通“返”,返回。

7、迷途: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

8、失道:迷失归途。道:归途。

9、乃:于是。

10、放:放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

11、随:跟随,跟着。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之字是代词。

12、遂:终于。

13、得:找到。

14、行:走。

15、居:住,处于。

二、相关人物介绍

1、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

2、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

3、隰朋(公元前?~前644年),春秋时齐国大夫。齐庄公曾孙。与管仲、鲍叔牙等辅佐齐桓公,齐国大治。曾率军会合秦军安定晋国的内乱,拥立晋惠公。管仲病重时荐他自代,与管仲同年死。

三、分析评论

文言文《老马识途》脍炙人口,文中故事正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现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引导的作用。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 他们不被现实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先叙后议,叙述简洁得当,议论紧扣中心。结尾用反问句提示后人应学习前代圣贤的智慧,引人深思。

百度百科-老马识途

5. 画马 文言文 翻译

《画 马》蒲松龄

山东临清有个姓崔的书生,家境很贫穷,连围墙破损也无力修补。崔生每天早晨起来,常见一匹马躺在附近的野草里,那马黑毛白花,只是尾毛不整齐像被火烧断了。崔生将它赶跑,但到夜间它又来了,谁也不知道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崔生有个好朋友在山西,想去拜访他,但两地相距遥远,自己又没养马,于是,他想到了这匹无主的马。将它套住牵回家后,配上马鞍辔头。临走的时候,他嘱咐家人说:“***如有来找马的,就把我去山西的情况如实告诉他。”上路以后,马飞快地跑,一眨眼就跑了上百里路。夜晚也不怎么吃饲料,崔生怀疑它累病了。第二天就勒紧马缰不让它跑得太快,但马又嘶叫又喷沫,崔生只好松开马缰,任它飞驰。到中午时就赶到太原。崔生骑马在太原的大街上行走,旁观的无不叹赏称赞。晋王听说后,愿出高价买它。崔生恐怕丢马的人会来找寻,不敢出售。过了半年,一直没有听说寻马的消息,便以八百两银子的高价把马卖给了晋王府,自己另外买了头雄健的骡子骑回家来。后来,晋王有紧急要事,派一员校尉骑着那匹马到外地出差。但那马没走多远,就独自跑掉了,校尉一直追到了崔生邻居家门口,眼见马进门后便不见踪影。校尉就向主人索取。主人姓曾,他实在没有看到马的踪影。校尉不信,走进曾的房间,只看到他家墙上挂了一幅赵子昂画的马,其中一匹马的毛色与崔生卖的那匹马的毛色完全一样,尾巴部分被香火烧坏了一点,才知道这匹马是个画妖。校尉因无法向晋王交差,准备到衙门去告曾某。这时崔生用卖马的本钱,做生意已经积累过万。他自愿代曾某将八百两银子交付校尉。曾某很感激他的恩德,却不知道崔生就是当年把马卖给晋王的%?A1

6. 古文《老马识途》怎么翻译

成语名称老马识途

汉语拼音lǎo mǎ shí tú

成语解释途,路,道路。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出处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止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原文释义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 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 “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 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故事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 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 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 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 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 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 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 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 了回齐国的大路。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就纵老马于军前,任其所至,随而从之,竟得道而归。在山中行军,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处就有水。”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凭借管仲和隰朋的圣明,到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马和蚂蚁求教学习看作是羞耻的事,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

7. 求文言文《老马识途》译文

译文:

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就纵老马于军前,任其所至,随而从之,竟得道而归。在山中行军,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处就有水。”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凭借管仲和隰朋的圣明,到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马和蚂蚁求教学习看作是羞耻的事,现在的人现在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

启发:

老马识途」的意思是老马年纪虽然老大。但它能找著出路,用来比喻很有

经验的人。这一篇夜章是在勉励我们多和日常生活接触,并且不要忽略这个宝贵

经 验。在你眼中或许认为”经验〃它是很渺小、不起眼,但是以后的日了还长

得很 呢!像管仲和隰朋都能注意平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才能解决迷路和缺水

的问题 啊!***设管仲和隰朋没有日常生活的经验,那麽齐恒公以及大军不是要

坐困「他方」呢!

因此,这「经验」是需要累积的,而且加以应用在生活上。举来说:像电视

常播的「马盖先」,是大家很熟悉的,每当马盖先遭遇因难时,都运用他从课本

上所得知的知识,以及他的经验来解决因难,这就是一个例子。「老马识途」一

文给我的启示,我只有二句话可说:「平常的经验,要加以应用」。说来说去,

用说得很容易,用做的却很不易,说到这,该结束了,喔!且慢我还有一句话要

说,经验是靠你(你)自己去累积的!

8. 王亥驯马文言文

马,原是一种野生动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人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传说有一次,黄帝的部下捕获了一匹野马,每当人们接近它时,它就前蹄腾空,昂头嘶鸣,或把后腿崩起,但它并不伤害人和其它动物,只以草为食。当时人们都还不认识这种动物,便把黄帝请来辨认。黄帝观察很长时间,也未能认出是什么动物,只让大家不要杀掉,派驯养动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栏先把它圈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王亥发现栏杆外边又来了几匹这种红色的野马,它们对着栏杆内的那匹野马叫个不停,不肯离开。过了一天,王亥把木栏门打开,不料外边的好几匹野马一下子都冲进木栏,和圈在栏内的野马混在一起,互相嘶叫了一阵,然后又都卧了下来。王亥把栏杆门关住,用割来的草喂它们。过了不长时间,其中一匹马突然生下了一只小马驹。王亥高兴极了。消息传开,人们也都纷纷前来观看。这些野马和人接触的时间一长,好像发现人类并不想伤害它们,所以在人面前也不惊慌,变得十分温顺。特别是小马驹,很喜欢和人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过马后,牵出一匹性格温顺的马,纵身跳上马背。马一受惊,猛地四蹄腾空飞奔起来,把毫无精神准备的王亥一下子抛下来跌了个仰面朝天。等王亥从地上爬起来,马已跑得很远了。王亥站起来望着越跑越远的马,心里十分着急,以为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正要往回走,不料,这跑得很远的马,又扭头跑回来了。王亥高兴极了,忙把马引进栏杆内圈好。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桑树皮拧成一条绳子,把马头绑好,慢慢牵出来。然后又跳上马背。马仍像头一次一样,四蹄腾空,飞奔起来。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训,一只手紧紧抓住绑在马头上的绳子,另一只手又紧马鬃,任凭马怎么飞跑,王亥总是不松手。跑了一阵后,马的速度减慢下来,直到马不再跑时,王亥这才勒过马头,缓缓地骑着回去。

王亥骑马成功后,一下子轰动了许多人,风后、应龙、常先、大鸿等前来观看,很快黄帝也知道了。应龙是黄帝身边的一员大将,对骑马当然更感兴趣。他积极协助王亥驯马,练习骑马。就在这时,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清早,王亥、应龙起来练马,忘记把栏杆门关上,一只老虎乘无人时闯进圈里,把可爱的小马驹咬死,正张口要吃的时候,被人们发现了。老虎来不及吃掉小马驹,跳出栏杆逃走了。王亥和应龙一见小马驹被老虎咬死,气得快要发病,立刻带上弓箭,骑上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他们一口气奔跑了几十座山。终于找到了这只老虎。两人看准目标,连发几箭,把老虎射死在山谷中。在返回路上,王亥、应龙又骑在马上顺便射死了几只鹿。不料他们的行动,引起了风后的注意。风后一向智多谋广,他脑子一动,便对黄帝说:“既然骑在马上能追老虎,能射杀野兽,那么,打仗时能不能也骑在马上,追杀敌人?”风后建议黄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猎的人,今后出外打猎,一律不许射杀野马。凡能捉回野马者,给予奖励。”黄帝不仅同意这个建议,而且自己也开始练习骑马。他命应龙、王亥对捉回来的200多匹野马要精心饲养,进行训练。应龙专门挑选200多名精干的小伙子,每天从早到晚,既驯马,又练人。经过两年多的训练,中华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就这样诞生了。这支骑兵在后来的涿鹿大战中起了重大作用。

9. 诣府归马文言文翻译

卓茂初为丞相府使,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失马者,误认其乘马为彼所有,欲牵之去。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已数年,心知其谬(miù),嘿(mò)①解与之。顾曰:“若非公马,幸②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yì)府送马,叩头谢③之。

卓茂(东汉宛人,字子康)以前曾担任丞相府史,替孔光办事(孔光,字子夏。)孔光赞他为长者(年高有德之人)。有一次卓茂曾外出,有个人指认卓茂的马是他的。卓茂问他:“你失马多久?”他回答道:“一个多月了。”而卓茂有此马已几年了,心中知道他认错了,但卓茂仍默默地解开马匹给了他,自己拉车而去,回头说了句:“如果不是你的马,希望你到丞相府归还我。”后来,马的主人(即“他”)从别处找到了自己失去的马,就到丞相府来送回他错认的马,并叩头谢罪。

10. 文言文塞翁失马

填空的第一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第二空“说不定也是一种福气,祸福也能相互准换。”

第三空用的是反问句,这样的好处是加强语势。以下是翻译: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

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都保全了性命。

庄子 知北游 没有人可以翻译的好这篇文章吗

带思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感今思昔、

闭门思过、

久蛰思启、

朝思暮想、

思深忧远、

劳身焦思、

睹物思人、

莼鲈之思、

殚精毕思、

百思不解、

沈思默想、

越畔之思、

研精覃思、

研精致思、

沉思翰藻、

孝思不匮、

无虑无思、

抚今思昔、

思前虑后、

思所逐之、

不加思索、

巧思成文、

冥思苦想、

积思广益、

思过半矣、

不***思索、

蚊思负山、

深思苦索、

长相思守

思虑营营、

深思长计、

苦思冥想、

三思而行、

思患预防

沈思熟虑、

带思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饮水思源来、

乐不思蜀、源

不可思议、

见贤思齐、

集思广益、

匪夷所思、

居安思危、

见异思迁、

痛定思痛、

不***思索、

饱暖思*欲、

百思不得其解、

顾名思义、

三思而后行、

朝思暮想、

胡思乱想、

不好意思、

穷则思变、

深思熟虑、

若有所思、

睹物思人、

忆苦思甜、

冥思苦想、

莼鲈之思、

思绪万千、

行成于思、

挖空心思、

三思而行、

集思广议、

思前想后

带思的成语有哪些

饮水思源、

乐不思蜀、

不可思议、

见贤思齐、

集思广益、

匪夷所思、

居安思危、

见异思迁、内

痛定思痛、

不***容思索、

饱暖思*欲、

百思不得其解、

顾名思义、

三思而后行、

朝思暮想、

胡思乱想、

不好意思、

穷则思变、

深思熟虑、

若有所思、

睹物思人、

忆苦思甜、

冥思苦想、

莼鲈之思、

思绪万千、

行成于思、

挖空心思、

三思而行、

集思广议、

思前想后

带思带思成语有哪些成语

专精覃思 朝思暮想

忧深思远 饮水思源

研精覃思 行成于思

挖空心思 痛定思痛

体大思精 思绪万千

思如涌泉 思前想后

深思远虑 深思熟虑

三思而行 若有所思

前思后想 冥思苦索

乐不思蜀 劳心焦思

居安思危 焦心劳思

见异思迁 见贤思齐

见利思义 见鞍思马

集思广益 慧心巧思

胡思乱想 红豆相思

寒泉之思 顾名思义

风情月思 匪夷所思

睹物思人 殚思极虑

代马不

不可思议

不***思索 闭阁思过

思断义绝、思不出位、思潮起伏、思而不学则殆、思妇病母、思古之情、思归其雌、思过半矣、思患预防、思虑恂达、思虑营营、思念存想、思前算后、思前想后、思如涌泉、思若涌泉、思深忧远、思所逐之、思贤如渴、思绪万千、思绪云骞、哀思如潮、百思不得其故、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解、百思莫解、朝思暮念、朝思暮想、朝思夕计、朝思夕想、沉思翰藻、沉思默虑、沉思默想、沉思熟虑、澄思寂虑、澄思渺虑、痴思妄想、驰思遐想、愁思茫茫、殚思极虑、何思何虑、涸思干虑、胡思乱量、胡思乱想、积思广益、集思广议、集思广益、焦思苦虑、尽思极心、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孔思周情、苦思恶想、苦思冥想、劳思逸*、眠思梦想、冥思苦索、冥思苦想、瞑思苦想、奇思妙想、千思百虑、千思万虑、千思万想、迁思回虑、前思后想、巧思成文、穷思毕精、穷思极想、穷思竭想、三思而后行、三思而行、深思长计、深思极虑、深思苦索、深思熟虑、深思远虑、神思恍惚、审思明辨、熟思审处、退思补过、文思敏捷、文思敏速、无思无虑、遐思遥爱、霞思天想、霞思云想、孝思不匮、行思坐筹、行思坐想、行思坐忆、意思意思、游思妄想、于思于思、昼思夜想、左思右想、饱暖思*欲、饱食思*欲、闭阁思过、闭合思过、闭门思过、闭门思愆、不加思索、不***思索、不可思议、才短思涩、处安思危、蠢蠢思动、得寸思尺、赌物思人、睹物思人、废然思返、抚今思昔、感今思昔、顾名思义、见鞍思马、见德思齐、见利思义、见贤思齐、见异思迁、狡焉思逞、狡焉思启、狡焉思肆、解放思想、静极思动、静中思动、久客思归、久蛰思启、居安思危、居利思义、举踵思慕、举踵思望、乐不思蜀、履信思顺、乱极思治、买铁思金、闵乱思治、穷极思变、穷则思变、人心思治、慎终思远、体大思精、痛定思痛、学问思辨、忆苦思甜、意意思思、饮水思源、忧深思远、于安思危、辗转思念、止渴思梅、杯圈之思、不好意思、倡情冶思、莼鲈之思、代马不思越、殚精毕思、殚精极思、殚精竭思、砥志研思、发人深思、匪夷所思、费尽心思、风木之思、风情月思、隔阔相思、羹墙之思、寒泉之思、好学深思、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红豆相思、慧心巧思、极智穷思、蒹葭之思、焦心劳思、精意覃思、刻薄寡思、刻骨相思、孔情周思、苦身焦思、苦心焦思、劳身焦思、劳神苦思、劳心焦思、劳心苦思、靡日不思、目盼心思、暮想朝思、平居有思、潜精积思、潜精研思、潜神默思、切问近思、入骨相思、若有所思、首丘之思、熟读精思、熟读深思、霜露之思、挖空心思、枉费心思、渭阳之思、闻声相思、无虑无思、行成于思、行无越思、学而不思则罔、研精殚思、研精苦思、研精覃思、研精致思、一门心思、遗风余思、忧国忘思、远虑深思、越畔之思、云悲海思、云愁海思、云树之思、周情孔思、昼度夜思、专精覃思

带“思”的词语有哪些

读音[sī],[sāi]

思的词语:

1、思致2、春思3、桴思4、三思5、奥思6、归思7、期思8、禅思

带有“思”字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带有“思”字的来四字词语源有胡思乱想、行思坐想、左思右想、行成于思、砥志研思

带思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思字的成语有哪些抄

狡焉思启、

感今思昔、

闭门思过、

久蛰思启、

朝思暮想、

思深忧远、

劳身焦思、

睹物思人、

莼鲈之思、

殚精毕思、

百思不解、

沈思默想、

越畔之思、

研精覃思、

研精致思、

沉思翰藻、

孝思不匮、

无虑无思、

抚今思昔、

思前虑后、

思所逐之、

不加思索、

巧思成文、

冥思苦想、

积思广益、

思过半矣、

不***思索、

蚊思负山、

深思苦索、

长相思守

带思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百思不得其解 百:多次;思:考虑,思考;解:理解。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理解

百思莫解 百思:百般思索。指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不加思索 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沉思熟虑 深入思索,仔细考虑

不可思议 原是佛教语,指神秘奥妙。现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居利思义 指临财不苟得

哀思如潮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刻薄寡思 寡:少。待人说话冷酷无情,不厚道

劳心焦思 费尽心机,苦思焦虑

瞑思苦想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饱暖思*欲 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欲之心

闭门思过 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不***思索 ***:***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才短思涩 才:才识。短:短浅。涩:迟钝。见识短浅,思路迟钝。指写作能力差。

朝思暮想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莼鲈之思 比喻怀念故乡心情

殚思极虑 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睹物思人 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发人深思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顾名思义 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胡思乱想 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红豆相思 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寒泉之思 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集思广益 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见鞍思马 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见利思义 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见异思迁 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刻骨相思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居安思危 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的思想准备。

乐不思蜀 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劳心苦思 费尽心机,苦思焦虑。

劳思逸* 逸:安逸。指参加实际劳动,才能想到爱惜物力,知道节俭;贪图安逸就容易放荡堕落。

苦思冥想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迁思回虑 形容反复思考。

冥思苦想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冥思苦索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前思后想 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形容一再考虑。

三思而后行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神思恍惚 神思:精神,心绪;恍惚:神智不清。指心神不定,精神不集中。

深思熟虑 反复深入地考虑。

深思远虑 谋划周密,老虎长远。指***周到,具有远见。

思如涌泉 才思犹如喷出的泉水。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才力充沛。

思患预防 想到会发生祸患,事先***取预防措施。

思前想后 思:考虑;前:前因;后:后果。对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后果,作再三考虑。

思潮起伏 思想活动极频繁。

思贤如渴 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体大思精 体:体制,规模;思:思虑;精:精密。指著作规模宏大,思虑精密。

思断义绝 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痛定思痛 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退思补过 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

闻声相思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挖空心思 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无思无虑 没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形容胸襟开阔,也形容无所用心。

心之官则思 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

研精覃思 研:研究;精:细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周情孔思 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会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云树之思 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左思右想 多方面想了又想。

闭阁思过 阁:小门。过:过错。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亦作“闭门思过”。

闭合思过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

闭门思愆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合思过”。

不好意思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倡情冶思 冶荡轻佻的情思。

沉思默想 静静地深思。

澄思渺虑 深思远虑。

砥志研思 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赌物思人 看见死去或离去的人所遗下的物品,就想起该人

风木之思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养而生的思念之情。

风情月思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亦作“风情月意”。

抚今思昔 见“抚今悼昔”。

感今思昔 见“感今怀昔”。

涸思干虑 犹言绞尽脑汁。

胡思乱量 犹胡思乱想。

慧心巧思 聪明的心地,精巧的构思。多用以形容女子某种技艺精巧,别出心裁。

集思广议 谓集中众人智能,广泛进行议论。

极智穷思 竭尽才智和思虑。

见德思齐 见“见贤思齐”。

蒹葭之思 蒹葭:初生的芦苇;思:思念,怀念。指恋人的思念之情。

焦思苦虑 着急忧虑,苦心思考。

焦心劳思 形容人非常操心、担忧。

狡焉思逞 见“狡焉思启”。

狡焉思启 《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后亦以“狡焉思肆”、“狡焉思逞”指怀贪诈之心妄图逞其阴谋。

狡焉思肆 见“狡焉思启”。

静极思动 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孔情周思 指儒学的思想、情懆。孔,孔子;周,周公。

孔思周情 见“孔情周思”。

苦身焦思 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劳身焦思 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履信思顺 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买铁思金 喻不切实际的贪心妄想。

眠思梦想 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闵乱思治 指怜悯乱世而思盼治世。

暮想朝思 形容时时刻刻都在想念。

潜精积思 见“潜精研思”。

潜精研思 谓专心钻研。

千思万虑 形容反复思考或多方面思考。

千思万想 无数遍的思索、考虑。犹言千思万虑。形容用心极苦。

穷极思变 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

穷则思变 指事物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现指在穷困艰难时,就会想办法改变现状。

入骨相思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若有所思 若:好象。好象在思考着什么。形容***沉思的样子。

三思而行 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熟读深思 反复地阅读,认真地思考。

熟思审处 反复思考,审慎筹划。

霜露之思 对父母先祖的思念。

思不出位 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分。

思妇病母 谓因想念妻子欲归家乡而托言母病。喻作伪。

思归其雌 谓退藏潜服。语本《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思深忧远 思虑得深,为久远的事操心。形容考虑周到。

思所逐之 盘算着如何驱赶他们。

思绪万千 思绪:思想的头绪。万千:极多。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

枉费心思 同“枉费心机”。

无虑无思 犹言无忧无虑。

霞思天想 苦思冥想。

霞思云想 见“霞思天想”。

行成于思 品德的养成在于能思考。

行思坐筹 见“行思坐想”。

行思坐想 谓不停地思考。

研精殚思 同“研精竭虑”。

研精致思 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遗风馀思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情思。

忆苦思甜 回忆过去的苦难,回想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门心思 一心一意。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起水的来源。比喻不忘本。

忧深思远 深刻忧虑,长远打算。

游思妄想 犹言胡思乱想。

于安思危 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的思想准备。

云悲海思 如云似海的愁思。

云愁海思 见“云悲海思”。

止渴思梅 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昼度夜思 日夜思量。

昼思夜想 昼:白天。日月想念。形容思念极深。

专精覃思 覃:深入地。精心专研,深入思考。

积思广益 〖解释〗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可使效果更大更好。

深思苦索 〖解释〗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孝思不匮 〖解释〗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行思坐忆 〖解释〗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研精苦思 〖解释〗精心研究,深入思考。同“研精覃思”。

遗风余思 〖解释〗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情思。

单相思

带思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思断义绝

思不来出自其位

思不出位

思潮起伏

思而不学则殆

思妇病母

思古之情

思归其雌

思过半矣

思患预防

思虑恂达

思虑营营

思念存想

思前虑后

思前算后

思前想后

思如涌泉

思若泉涌

思若涌泉

思深忧远

思所逐之

思贤如渴

思绪万千

思绪云骞

哀思如潮

百思不得其故

百思不得其解

百思不解

百思莫解

沉思翰藻

沉思默虑

沉思默想

沉思熟虑

澄思寂虑

澄思渺虑

痴思妄想

驰思遐想

愁思茫茫

殚思极虑

朝思暮念

朝思暮想

朝思夕计

朝思夕想

何思何虑

涸思干虑

胡思乱量

胡思乱想

积思广益

集思广议

集思广益

焦思苦虑

尽思极心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孔思周情

苦思恶想

苦思冥想

劳思逸*

行思坐筹

行思坐想

行思坐忆

眠思梦想

冥思苦索

冥思苦想

瞑思苦想

奇思妙想

千思百虑

千思万虑

千思万想

迁思回虑

前思后想

巧思成文

穷思毕精

穷思极想

穷思竭想

三思而行

三思而后行

深思极虑

深思苦索

深思熟虑

深思远虑

深思长计

神思恍惚

审思明辨

熟思审处

退思补过

文思敏捷

文思敏速

蚊思负山

带思成语有哪些

1、百思莫解

成语拼音:bǎi sī mò jiě

成语解释:百思:百般思索。指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成语出处:李准《李双双》:“小王在一边,如坐针毡,百思莫解。”

2、不加思索

成语拼音:bù jiā sī suǒ

成语解释: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成语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3、朝思暮想

成语拼音:zhāo sī mù xiǎng

成语解释: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

成语出处: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4、睹物思人

成语拼音:dǔ wù sī rén

成语解释:睹:看见。看到离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东西;就联想或怀念起这个人。常用于对死者的追思。

成语出处:唐 斐铏《*** 颜濬》:“贵妃赠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5、顾名思义

成语拼音:gù míng sī yì

成语解释: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昶传》:“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求此段翻译~《中论》徐干。请不要直接上网找~好像没有~求翻译啊~句读的工作我已经做好啦。给悬赏!~~

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1),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2):何思何虑则知道(3)?何处何服则安道(4)?何从何道则得道(5)?”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6)。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7)。”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8),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9);我与汝终不近也(10)。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11),德不可至。仁可为也(12),义可亏也(13),礼相伪也。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14)’。故曰,‘为道者日损(15),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今已为物也(16),欲复归根(17),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18)!生也死之徒(19),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20)!人之生,气之聚也(21);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22),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着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23)’。圣人故贵一(24)”。

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我应。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黄帝曰:“彼其真是也(25),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26),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27)。

译文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问了好几次无为谓都不回答,不是不回答,而是不知道回答。知从无为谓那里得不到解答,便返回到白水的南岸,登上名叫狐阕的山丘,在那里见到了狂屈。知把先前的问话向狂屈提出请教,狂屈说:“唉,我知道怎样回答这些问题,我将告诉给你,可是心中正想说话却又忘记了那些想说的话”。知从狂屈那里也没有得到解答,便转回到黄帝的住所,见到黄帝向他再问。黄帝说:“没有思索、没有考虑方才能够懂得道,没有安处、没有行动方才能够符合于道,没有依从、没有方法方才能够获得道。”

知于是问黄帝:“我和你知道这些道理,无为谓和狂屈不知道这些道理,那么,谁是正确的呢?”黄帝说:“那无为谓是真正正确的,狂屈接近于正确;我和你则始终未能接近于道。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所以圣人施行的是不用言传的教育。道不可能靠言传来获得,德不可能靠谈话来达到。没有偏爱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讲求道义是可以亏损残缺的,而礼仪的推行只是相互虚伪欺诈。所以说,‘失去了道而后能获得德,失去了德而后能获得仁,失去了仁而后能获得义,失去了义而后能获得礼。礼,乃是道的伪饰、乱的祸首’。所以说,‘体察道的人每天都得清除伪饰,清除而又再清除以至达到无为的境界,达到无所作为的境界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作为的了。’如今你已对外物有所作为,想要再返回根本,不是很困难吗!***如容易改变而回归根本,恐怕只有是得道的人啊!

“生是死的同类,死是生的开始,谁能知道它们的端绪!人的诞生,是气的聚合,气的聚合形成生命,气的离散便是死亡。如果死与生是同类相属的,那么对于死亡我又忧患什么呢?所以,万物说到底是同一的。这样,把那些所谓美好的东西看作是神奇,把那些所谓讨厌的东西看作是臭腐,而臭腐的东西可以再转化为神奇,神奇的东西可以再转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只不过同是气罢了’。圣人也因此看重万物同一的特点。”

知又对黄帝说:“我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回答我,不是不回答我,是不知道回答我。我问狂屈,狂屈内心里正想告诉我却没有告诉我,不是不告诉我,是心里正想告诉我又忘掉了怎样告诉我。现在我想再次请教你,你懂得我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又说回答了我便不是接近于道呢?”黄帝说:“无为谓他是真正了解大道的,因为他什么也不知道;狂屈他是接近于道的,因为他忘记了;我和你终究不能接近于道,因为我们什么都知道。”

狂屈听说了这件事,认为黄帝的话是最了解道的谈论。

原文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1),万物有成理而不说(2)。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3),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今彼神明至精(4),与彼百化(5);物已死生方圆(6),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7)。***为巨,未离其内;秋豪为小(8),待之成体(9)。天下莫不沈浮(10),终身不故(11);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12),油然不形而神(13),万物畜而不知(14)。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

译文

天地具有伟大的美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四时运行具有显明的规律但却无法加以评议,万物的变化具有现成的定规但却用不着加以谈论。圣哲的人,探究天地伟大的美而通晓万物生长的道理,所以“至人”顺应自然无所作为,“大圣”也不会妄加行动,这是说对于天地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

大道神明精妙,参与宇宙万物的各种变化;万物业已或死、或生、或方、或圆,却没有谁知晓变化的根本,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自古以来就自行存在。“***”算是十分巨大的,却始终不能超出道的范围;秋天的毫毛算是最小的,也得仰赖于道方才能成就其细小的形体。宇宙万物无时不在发生变化,始终保持着变化的新姿,阴阳与四季不停地运行,各有自身的序列。大道是那么浑沌昧暗仿佛并不存在却又无处不在,生机盛旺、神妙莫测却又不留下具体的形象,万物被它养育却一点也未觉察。这就称作本根,可以用它来观察自然之道了。

原文

齧缺问道乎被衣(1),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2),天和将至(3),摄汝知(4),一汝度(5),神将来舍(6)。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7)!”

言未卒(8),齧缺睡寐。被衣大说(9),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10),不以故自持(11),媒媒晦晦(12),无心而不可与谋。彼何人哉!”

译文

齧缺向被衣请教道,被衣说:“你得端正你的形体,集中你的视力,自然的和气便会到来;收敛你的心智,集中你的思忖,精神就会来你这里停留。玄德将为你而显得美好,大道将居处于你的心中,你那瞪着圆眼稚气无邪的样子就像初生的小牛犊而不会去探求外在的事物!”

被衣话还没说完,齧缺便已睡着。被衣见了十分高兴,唱着歌儿离去,说:“身形犹如枯骸,内心犹如死灰,朴实的心思返归本真,而且并不因为这个缘故而有所矜持,浑浑噩噩,昏昏暗暗,没有心计而不能与之共谋。那将是什么样的人啊!”

原文

舜问乎丞曰(1):“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2);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3);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4);孙子非汝有(5),是天地之委蜕也(6)。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7),又胡可得而有邪?”

译文

舜向丞请教说:“道可以获得而据有吗?”丞说:“你的身体都不是你所据有,你怎么能获得并占有大道呢?”舜说:“我的身体不是由我所有,那谁会拥有我的身体呢?”丞说:“这是天地把形体托给了你;降生人世并非你所据有,这是天地给予的和顺之气凝积而成,性命也不是你所据有,这也是天地把和顺之气凝聚于你;即使是你的子孙也不是你所据有,这是天地所给予你的蜕变之形。所以,行走不知去哪里,居处不知持守什么,饮食不知什么滋味;行走、居处和饮食都不过是天地之间气的运动,又怎么可以获得并据有呢?”

原文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1),敢问至道。”

老聃曰:“汝齐戒(2),疏而心(3),澡雪而精神(4),掊击而知(5)!夫道,窅然难言哉(6)!将为汝言其崖略(7)。

“夫昭昭生于冥冥(8),有伦生于无形(9),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10),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11),八窍者卵生(12)。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13),四达之皇皇也(14)。邀于此者(15),四肢彊(16)。思虑恂达(17),耳目聪明(18),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19),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且夫博之不必知(20),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21),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渊渊乎其若海(22),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23),运量万物而不匮(24)。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25),此其道与!

中国有人焉(26),非阴非阳(27),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28),将反于宗(29)。自本观之(30),生者,喑醷物也(31)。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奚足以为尧桀之是非!果蓏有理(32),人伦虽难,所以相齿(33)。圣人遭之而不违,过之而不守。调而应之,德也;偶而应之(34),道也;帝之所兴,王之所起也。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35),忽然而已。注然勃然(36),莫不出焉;油然漻然(37),莫之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38),堕其天制(39),纷乎宛乎(40),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41),形之不形(42),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43),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44),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译文

孔子对老聃说:“今天安居闲暇,我冒昧地向你请教至道。”老聃说:“你先得斋戒静心,再疏通你的心灵,清扫你的精神,破除你的才智!大道,真是深奥神妙难以言表啊!不过我将为你说个大概。

“明亮的东西产生于昏暗,具有形体的东西产生于无形,精神产生于道,形质产生于精微之气。万物全都凭借形体而诞生,所以,具有九个孔窍的动物是胎生的,具有八个孔窍的动物是卵生的。它的来临没有踪迹,它的离去没有边界,不知从哪儿进出、在哪儿停留,通向广阔无垠的四面八方。遵循这种情况的人,四肢强健,思虑通达,耳目灵敏,运用心思不会劳顿,顺应外物不拘定规。天不从它那儿获得什么便不会高远,地不从那儿获得什么便不会广大,太阳和月亮不能从那儿获得什么便不会运行,万物不能从那儿获得什么便不会昌盛,这恐怕就是道啊!

“再说博读经典的人不一定懂得真正的道理,善于辩论的人不一定就格外聪明,圣人因而断然割弃上述种种做法。至于增多了却不像是更加增加,减少了却不像是有所减少,那便是圣人所要持守的东西。深邃莫测呀它像大海一样,高大神奇呀它没有终结也没有开始,万物的运动全在它的范围之内,而且从不曾缺少什么。那么,世俗君子所谈论的大道,恐怕都是些皮毛啊!万物全都从它那里获取生命的资助,而且从不匮乏,这恐怕就是道啊!

“中原一带有人居住着,不偏于阴也不偏于阳,处在大地的中间,只不过姑且具备了人的形体罢了,而人终将返归他的本原。从道的观点来看,人的诞生,乃是气的聚合,虽然有长寿与短命,相差又有多少呢?说起来只不过是俄顷之间,又哪里用得着区分唐尧和夏桀的是非呢!果树和瓜类各不相同却有共同的生长规律,人们的次第关系即使难以划分,也还可以用年龄大小相互为序。圣人遇上这些事从不违拗,即使亲身过往也不会滞留。调和而顺应,这就是德;无心却适应,这就是道;而德与道便是帝业兴盛的凭藉,王侯兴起的规律。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顺应变化而死。业已变化而生长于世间,又会变化而死离人世,活着的东西为之哀叹,人们为之悲悯。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脱了自然的捆束,毁坏了自然的拘括,纷纷绕绕地,魂魄必将消逝,于是身形也将随之而去,这就是最终归向宗本啊!不具有形体变化而为有了形体,具有形体再变化而为消失形体,这是人们所共同了解的,绝不是体察大道的人所追求的道理,也是人们所共同谈论的话题。体悟大道的人就不会去议论,议论的人就没有真正体悟大道。显明昭露地寻找不会真正有所体察,宏辞巧辩不如闭口不言。道不可能通过传言而听到,希望传闻不如塞耳不听,这就称作是真正懂得了玄妙之道。”

原文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1):“所谓道,恶乎在(2)?”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3)。”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4)。”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5)。”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6)。”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7)。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8),每下愈况(9)。汝唯莫必(10),无乎逃物(11)。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徧咸三者(12),异名同实,其指一也(13)。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14),同合而论(15),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16)!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17),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18),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19)。物物者与物无际(20),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21),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译文

东郭子向庄子请教说:“人们所说的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庄子说:“大道无所不在。”东郭子曰:“必定得指出具体存在的地方才行。”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怎么处在这样低下卑微的地方?”庄子说:“在稻田的稗草里。”东郭子说:“怎么越发低下了呢?”庄子说:“在瓦块砖头中。”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低下呢?”庄子说:“在大小便里。”东郭子听了后不再吭声。

庄子说:“先生的提问,本来就没有触及道的本质,一个名叫获的管理市场的官吏向屠夫询问猪的肥瘦,踩踏猪腿的部位越是往下就越能探知肥瘦的真实情况。你不要只是在某一事物里寻找道,万物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逃离开它。‘至道’是这样,最伟大的言论也是这样。万物、言论和大道遍及各个角落,它们名称各异而实质却是相同,它们的意旨是归于同一的。让我们一道游历于什么也没有的地方,用混同合一的观点来加以讨论,宇宙万物的变化是没有穷尽的啊!我们再顺应变化无为而处吧!恬淡而又寂静啊!广漠而又清虚啊!调谐而又安闲啊!我的心思早已虚空宁寂,不会前往何处也不知道应该去到哪里,离去以后随即归来也从不知道停留的所在,我已在人世来来往往却并不了解哪里是最后的归宿;放纵我的思想遨游在虚旷的境域,大智的人跟大道交融相契而从不了解它的终极。造就万物的道跟万物本身并***域之分,而事物之间的界线,就是所谓具体事物的差异;没有差异的区别,也就是表面存在差异而实质并非有什么区别。人们所说的盈满、空虚、衰退、减损,认为是盈满或空虚而并非真正是盈满或空虚,认为是衰退或减损而并非真正是衰退或减损,认为是宗本或末节而并非真正是宗本或末节,认为是积聚或离散而并非真正是积聚或离散。”

原文

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1)。神农隐几阖户昼瞑(2),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3):“老龙死矣!”神农隐几拥杖而起(4),嚗然放杖而笑(5),曰:“天知予僻陋慢訑(6),故弃予而死。已矣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7)!”

弇堈吊闻之,曰:“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8)。今于道,秋豪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9),而犹知藏其狂言而死,又况夫体道者乎!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之论者,谓之冥冥(10),所以论道,而非道也。”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曰:“子知道乎?”无穷曰:“吾不知。”又问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11)?”曰:“有。”曰:“其数若何?”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12),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13):“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14),知之外矣。”于是泰清中而叹曰(15):“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16)!道不当名。”

无始曰:“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17);无应应之,是无内也(18)。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19),是以不过乎昆仑(20),不游乎太虚(21)”。

译文

妸荷甘和神农一同在老龙吉处学习。神农大白天靠着几案、关着门睡觉,中午时分,妸荷甘推门而入说:“老龙吉死了!”神农抱着拐杖站起身来,“啪”的一声丢下拐杖而笑起来,说:“老龙吉知道我见识短浅心志不专,所以丢下了我而死去。完了,我的先生!没有用至道的言论来启发教导我就死去了啊!”

弇堈吊知道了这件事,说:“体悟大道的人,天下一切有道德修养的人都将归附于他。如今老龙吉对于道,连秋毫之末的万分之一也未能得到,尚且懂得深藏他的谈吐而死去,又何况真正体悟大道的人呢!大道看上去没有形体,听起来没有声音,对于人们所谈论的道,称它是昏昧而又晦暗,而可以用来加以谈论的道,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道。”

于是,泰清向无穷请教:“你知晓道吗?”无穷回答:“我不知晓。”又问无为。无为回答说:“我知晓道。”泰清又问:“你知晓道,道也有名目吗?”无为说:“有。”泰清说:“道的名目怎么样呢?”无为说:“我知道道可以处于尊贵,也可以处于卑贱,可以聚合,也可以离散,这就是我所了解的道的名数。”

泰清用上述谈话去请教无始,说:“像这样,那么无穷的不知晓和无为的知晓,谁对谁错呢?”无始说:“不知晓是深奥玄妙,知晓是浮泛浅薄;不知晓处于深奥玄妙之道的范围内,知晓却刚好与道相乖背。”于是泰清半中有所醒悟而叹息,说:“不知晓就是真正的知晓啊!知晓就是真正的不知晓啊!有谁懂得不知晓的知晓呢?”

无始说:“道不可能听到,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能看见,看见了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传,言传的就不是道。要懂得有形之物之所以具有形体正是因为产生于无形的道啊!因此大道不可以称述。”

无始又说:“有人询问大道便随口回答的,乃是不知晓道。就是询问大道的人,也不曾了解过道。道无可询问,问了也无从回答。无可询问却一定要问,这是在询问空洞无形的东西;无从回答却勉强回答,这是说对大道并无了解。内心无所得却期望回答空洞无形的提问,像这样的人,对外不能观察广阔的宇宙,对内不能了解自身的本原,所以不能越过那高远的昆仑,也不能遨游于清虚宁寂的太虚之境。”

原文

光曜问乎无有曰(1):“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光曜不得问(2),而孰视其状貌(3),窅然空然(4),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5)。”

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译文

光曜问无有:“先生你是存在呢?还是不存在呢?”无有不吭声,光曜得不到回答,便仔细地观察它的形状和容貌,是那么深远那么空虚,整天看它看不见,整天听它听不到,整天捕捉它却摸不着。

光曜说:“最高的境界啊,谁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呢!我能够做到‘无’,却未能达到‘无无’,等到做到了‘无’却仍然是在基于‘有’,从哪儿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啊!”

原文

大马之捶钩者(1),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2)。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与?”曰:“臣有守也(3)。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4),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不资焉!”

译文

大司马家锻制带钩的人,年纪虽然已经八十,却一点也不会出现差误。大司马说:“你是特别灵巧呢,还是有什么门道呀?”锻制带钩的老人说:“我遵循着道。我二十岁时就喜好锻制带钩,对于其他外在的事物我什么也看不见,不是带钩就不会引起我的专注。锻制带钩这是得用心专一的事,借助这一工作便不再分散自己的用心,而且锻制出的带钩得以长期使用,更何况对于那些无可用心之事啊!能够这样,外物有什么不会予以资助呢?”

原文

冉求问于仲尼曰(1):“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冉求失问而退(2),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犹今也。’昔日吾昭然(3),今日吾昧然(4),敢问何谓也?”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5);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6)!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子孙;可乎?”冉求未对。

仲尼曰:“已矣,未应矣(7)!不以生生死(8),不以死死生(9)。死生有待邪(10)?皆有所一体。有先天地生者物邪(11)?物物者非物(12)。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13)。犹其有物也,无已(14)。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15)”。

译文

冉求向孔子请教:“天地产生以前的情况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可以,古时候就像今天一样。”冉求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便退出屋来,第二天再次见到孔子,说:“昨天我问‘天地产生以前的情况可以知道吗?’先生回答说:‘可以,古时候就象今天一样。’昨天我心里还很明白,今天就糊涂了,请问先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昨天你心里明白,是因为心神先有所领悟;今天你糊涂了,是因为又拘滞于具体形象而有所疑问吧?没有古就没有今,没有开始就没有终结。不曾有子孙而存在子孙,可以吗?”冉求不能回答。

孔子说:“算了,不必再回答了!不会为了生而使死者复生,不会为了死而使生者死去。人的死和生相互有所依赖吗?其实全存在于一个整体。有先于天地而产生的物类吗?使万物成为具有各别形体事物的并不是具有形体的事物。万物的产生不可能先行出现具象性的物体,而是气的聚合而产生万物。由气的聚合形成万物之后,这才连续不断繁衍生息。圣人对于人的怜爱始终没有终结,也就是取法于万物的生生相续。”

原文

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1),无有所迎。’回敢问其游(2)。”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3),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4)。安化安不化(5),安与之相靡(6),必与之莫多(7)。狶韦氏之囿(8),黄帝之圃(9),有虞氏之宫(10),汤武之室(11)。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12),故以是非相也(13),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14)?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15)。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16),则浅矣。”

译文

颜渊问孔子说:“我曾听先生说过:‘不要有所送,也不要有所迎。’请问先生,一个人应该怎样居处与闲游。”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外表适应环境变化但内心世界却持守凝寂,现在的人,内心世界不能凝寂持守而外表又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随应外物变化的人,必定内心纯一凝寂而不离散游移。对于变化与不变化都能安然听任,安闲自得地跟外在环境相顺应,必定会与外物一道变化而不有所偏移。狶韦氏的苑囿,黄帝的果林,虞舜的宫室,商汤、周武王的房舍,都是他们养心任物的好处所。那些称作君子的人,如像儒家、墨家之流,以是非好坏来相互诋毁,何况现时的人呢!圣人与外物相处却不损伤外物。不伤害外物的人,外物也不会伤害他。正因为无所伤害,因而能够与他人自然相送或相迎。山林呢,还是旷野呢?这都使我感到无限欢乐啊!可是欢乐还未消逝,悲哀又接着到来。悲哀与欢乐的到来,我无法阻挡,悲哀与欢乐的离去,我也不可能制止。可悲啊,世上的人们只不过是外物临时栖息的旅舍罢了。人们知道遇上了什么却不知道遇不上什么,能够做自身能力所及却不能做自身能力所不及的事。不知道与不能够,本来就是人们所不可回避的,一定要避开自己所不能避开的事,难道不可悲吗!最好的言论是什么也没说,最好的行动是什么也没做。要想把每个人所知道的各种认识全都等同起来,那就实在是浅陋了。”

说马文言文翻译

徐干《中论》

徐干(171—218),字伟长,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人。东汉末年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自幼受家教薰陶。14岁开始读五经,与愤忘食,夜以继日,以至父亲担心他搞坏身体,常加以禁阻。20岁之前已能背诵五经,并博览传记。言则成章,操笔成文,为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曾任司空军谋祭酒掾、五官中郎将文学等职,均为官府下级属吏。因当时朝廷内有权臣当政,外有群雄割据,政治***,士风沦丧,遂无意仕进,辞职归乡,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授门徒。教人循循善诱,取长补短,使人不自觉而被感化。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瘟疫流行,染疾而亡。

《中论》是徐干因病故而未竟之作,今存20篇,共2.1万字。为北宋曾巩校馆阁群书时编。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青州刊本。篇目如下:治学、法象、脩本、虚道、贵验、贵言艺纪、覈辨、智行、爵禄、考伪、谴交、历数、论夭寿、务本,审大臣、慎所从、亡国、赏罚、民数。该书针对当时文人崇尚辞藻华丽,而不注重阐发大义、弘扬圣贤之道和传播教化的陋风而作,目的是“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 。《中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力图矫正时弊,重建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有关教育方面的论述,也是在阐明圣贤治学之道的同时,批判当时的不良学风和士风。清代龚自珍说:“徐干《中论》,论儒者之蔽,既见要害,击而中之。” 这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

(一)“学者,圣人之上务”

徐干继承儒家重学的传统观念。《治学》篇作为《中论》首篇,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就是:“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可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即在调理人的精神、思维、情感和本性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是“圣人之上务”。如同太阳照到黑暗的屋室里。所存器物立刻昭然可观一样,学习就像照亮内心的太阳,可以启蒙开智。只有学才能“有懿德”、“经人伦”。徐干未具体论及人性问题,从《考伪》篇批评邪端异术使人“丧其故性而不自知其迷”来看,倾向于性善说。《治学》篇中也有“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的话。但徐干更为强调借助外界力量和条件。《治学》篇中指出:“独思则滞而不通,独为则困而不就。”即使是圣人,也要“学乎神明而发乎物类”。贤者则以圣人为师,像颜回、子贡那样,做到“触类而长之,笃思而闻之”。关键在于立定求学的志向:“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对待学习就像日月之行一样,终身不辍,死而后已。总之,学习是个人长进的唯一途径。

徐干对东汉后期朝政废弛、道德沦丧以至学风败坏的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谴交》篇中指出,由于是非混淆、黑白颠倒,朝廷选士只重虚名而不求实察,获赞誉多者即认作贤才。于是士人离开故土,四方交游。不修德行道艺,而是夸夸其谈,矫饰其行,沽名钓誉。拜师交友,为的是结党营私,互相吹捧、提携。尽管当时“冠盖填门,儒服塞道”,似乎尊学尚贤的风气昌盛,然而“为之师而无以教,***亦不受业”,师生关系竟然已失去教学的意义。至于那些“称门生于富贵之家者”,徐干揭露他们是:“怀丈夫之容,而袭婢妾之态。或奉货而行赂,以自固结。求志属托,规图仕进。”这些人志向低下,行为卑劣,还不知羞耻地高谈大论。该篇感叹:“王教之败,乃至于斯乎!”他要求杜绝交游。取缔请托。贤才应由乡里逐级察举,“考其德行,察其道艺”。这样可防止矫饰伪作之行,使人们“咸相率以正道,相厉以诚悫”。徐干能从当时求师、论学、尚贤日盛的表面现象中洞察其虚***的实质,是颇有见地的。但他完全否定游学则是片面的。

(二)“学者,大义为先”

徐干也像汉代多数教育家一样主张博学。《治学》篇中以大乐非取于一音、嘉膳非取于一味为喻,说明圣人之德亦非取于一道。他指出:“学者,所以总群道也。群道统乎己心,群言一乎己口,唯所用之。”博***群道并非杂乱支离,他批评当时鄙儒之博学是:“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如不能有所统一,掌握学问的大义,这种学业再广博,不过如“女史诵诗,内竖传令”,起个传声筒的作用而已。徒劳思虑,白费时光而无成就可言。他强调。“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也就是说,学习的宗旨是领会掌握圣人之道的精神实质,一切具体内容均应服从于这个“犬义”。故“学者,求习道也”。

圣人之道集中体现在圣人之书中。《治学》篇中将六经誉为“群圣相因之书”。圣人虽早巳辞世,但“其道犹存”于六经之中。“今之学者,勤心以取之,亦足以到昭明而成博达矣”。这是儒者推崇六经的传统观点。不过徐干还推崇《周礼》中六德、六行、六艺的教学,认为“三教备而人道毕矣”。他对当时儒生只知全力读经而鄙视技艺之学不以为然。《中论》中有《艺纪》篇专论技艺的价值,认为“艺”是智慧的体现,是从事具体事务不可或缺的。艺还是成人之德的必要条件。如果将人比作树木的话,那么德相当于根干,艺相当于枝叶,“人无艺则不能成其德”。他还具体阐述了六艺的作用:“礼以考敬,乐以敦爱,射以平志,御以和心,书以缀事,数以理烦。”六艺的作用虽各有不同,但均可使人的德行更加完美,故“盛德之士,文艺必众”。他认为先王“贱艺”是轻视只会靠技艺从事具体事务的人。如果能“通乎群艺之情实”、那就“可与论道”,也就是君子之业了。以艺明道,以艺成德,切不可“多技艺,好小智而不通于大伦” ,这也是学者的大义之所在。

与重技艺的思想相配合,徐干在才智和德行的关系问题上也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智行》篇记载:“或问曰:‘士或明哲穷理,或志行纯笃,二者不可兼,圣人将何取?’对曰:其明哲乎!’”他认为圣人以尽之大才为美,并非空为行善,无有一智者又怎能“为仁”呢?他称誉管仲、张良虽德行有疵,但才智卓著,能兴功立业。同时又反对专重才智而不顾德行的片面性,这里也有量化的比重关系。他以水能胜火,但一升水扑不灭森林之火为喻,指出“作乱有余而立功不足”的人是不可取的。这些论述反映了汉未***形势下人才观的变化。

(三)“用乎己者,谓之务本”

徐干继承儒家重在修己的宗旨,并从本末论的角度加以阐发。《务本》篇中指出:“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则异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用乎己者谓之务本,用乎人者谓之近末。”君子总是将学问道德首先用于自我人格完善,而小人懂得一点东西后,总是首先去对着别人。他批评只知闻察、思虑别人的问题而不能“自闻”、“自见“、“自虑”,可谓耳聩、目朦、内心糊涂。他认为不先求修己而欲治人是舍有而思无,舍易而求难。因为“身之与家,我之有也,治之诚易”,而“人之与国,我所无也,治之诚难”。修己可完全取决于自身意愿,而治人则非自己所能决定的。而且自身修养不足,也不可能使人信服,正如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的医生,人们是不会找他治病的。他引子思的话说:“能胜其心,于胜人乎何有?不能胜其心,如胜人何?”所以修己是治人的前提条件。

在“用乎己”的思想指导下,《务本》篇中提出以下学习和修身原则:

1、急己宽人。他以孔子修《春秋》为例,凡鲁国本国之事,“小恶必书”;凡他国之事,“大恶始笔”。体现“详内而略外,急己而宽人”的原则。

2、迁善改恶。对待他人的善恶,应首先作为自身修养的借鉴,即“见人之善,惧我之不能修也;见人之不善,惧我之必若彼也”。这样就可以使自身德行“日新”。《虚道》篇中进而指出君子之所贵者,不在于才敏、博辩、勇决过人,而在于“迁善惧其不及,改恶恐其有余”。

3、言行相符。他认为行异于言“无周于智”,言异于行“有伤于仁”,均有损于己而失信于人。故行为比言论更重要。《贵验》篇中引孔子的话:“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力行在先,言论则尽量谨慎一些,含蓄一些,就不会有言行不符之事了。

4、德贵不变。他以珠玉含杂质,需良工予以纯化为喻,说明道德修养就是不断净化心灵的过程。君子修德总是“积小致大”,而小人急于见功利,“行一日之善,而求终日之誉”,赞誉若不至,也就不再行善了。他指出:“琴瑟鸣,不为无听而失其调;仁义行,不为无人而灭其道。”因此必须自强、自重,始终如一,这就是“德贵不变”的道理。

(四)“导人必因其性”

徐干主张施教需依对象而定内容及方式。《贵言》篇强调“君子必贵其言”。言贵则身尊,身尊则道重,道重则教立。他指出:“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若与之言,必以其方。”例如与农夫则论以稼穑,与百工则论以技巧,与商贾则论以贵贱,与府吏则论以官守,与大夫及士则论以法制,与儒生则论以学业。这样可使“辞足以达其智虑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要”。从而循循然各操其守,而不至于“过其任而强牵制”。论说如能做到既不“失人”,也不“失言”,可谓智者。

基于这一思想,该篇提出君子施教的具体原则和方法。首先应“度其心志,本其器量,视其锐气,察其堕衰”,即把握学生志向、兴趣所在及气质、性情的特点。然后“唱焉以观其和,导焉以观其随”,即在施教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领会和接受情况,要从言语、视听、表情、行为等各个方面加以观察。在充分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及学习情况的条件下:“于是乎 张以致之,因来以进之,审谕以明之,杂称以广之,立准以正之,疏烦以理之。”即为学生开辟学习途径,根据以往基础掌握学习进度,详细讲解使其明了,多方引证使其渊博,同时又要确立标准以使其学有正道,疏通线索以使其学有条理。要做到“疾而勿迫,徐而勿失,杂而勿结,放而勿逸”,使学生能够“自得之”,这就是君子“导人必因其性”的道理。

徐干《中论》,以阐发中正之道为宗旨,其中有关教育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涉及的范围较广,在教育的意义、宗旨、内容、方法等方面均有较为精辟的论述,这在汉代学者的著作中是不多见的。其论述多为针对时弊而发,正反两面对照鲜明,实效性强。但全书缺乏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观点的理论深度稍差。各篇中的论述因侧重点不同,有些提法前后不尽一致。

1. 说马文言文翻译

原文

或蓄马,庞且峻,雄而有力,鬣①长蔽目不见物。尝②游牧山中,群兽奠敢角。遇虎辄③斗,斗辄终日,无胜负而退。见者告其主人,而誉其马之勇。主人曰:“壮哉马乎!然马不胜虎者,鬣蔽目也。去其鬣,马必胜矣。”遂翦而去之。

明日,尾其马之所之.果遇虎。马见虎,颠而踬④,未及三接,而马为⑤虎所毙。主人惋惜而去。

道思其故而不得,归而告其父老。父老曰:“而亦知夫天下事,成于勇,败于怯乎?始之所以敢于斗者,以目蔽,不知其为虎,故其气猛,猛故不惧。既而知其为虎,则神怯矣。怯故馁,馁故败。天下事,成于勇,而败于怯,比比然也,独马也哉!”

注释

①鬣:马颈上的长毛。

②尝:曾经

③辄:于是就

④颠而踬:跌跌撞撞的样子。

⑤为:被

译文

有一个人养马,马的体形庞卓越,大而且很高,雄壮而且有力,鬣毛长得遮住了眼睛而看不见东西。他曾将马游牧在山中,群兽没有敢与它角斗的。遇见了老虎于是与它打斗,打了一整天,不分胜负回去了。见到的人告诉它的主人,并赞誉马的神勇。主人说:“马真厉害呀!但不能战胜老虎的原因,是鬣毛遮蔽了眼睛。去掉它的鬣毛,马一定会战胜的。”于是剪掉了马的鬣毛。

第二天,主人尾随着马到的地方,果然遇到了虎。马见了虎,趔趔趄趄,没等到三次交锋,马就被虎杀了。主人惋惜的离开了。

在路上思考其中的原因却没能想出,回去把这事告诉了乡里的老年人。那老人说:“你也知道那天下的事,成功于勇气,而失败于胆怯吧?开始马之所以敢和老虎相斗的原因,是因为眼被遮蔽了,不知道那是老虎,所以它的气势很猛,猛所以不惧怕。已经知道了那是老虎,精神上就胆怯了。胆怯所以气馁,气馁所以失败。天下的事,成功于勇气,而失败于胆怯的,到处都是,这马也是啊!”

2. 说马 文言文翻译

所以摄取的实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力气就用完了。马鞍尚未套好。)

宋高宗从容地问,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你是否得到良马,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初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也不出汗,对食料从不挑剔。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

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从中午跑到黄昏。

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 岳飞答复说,平定了杨幺,不幸的是。装上鞍甲,好象就要死去那样,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骑着它起跑,它既不喘气,就要举蹄奔跑:“说得很有道理,才奔驰奋进,汗水也湿透了。

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小豆数斗。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

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宋高宗于绍兴七年召见岳飞(岳飞打败了曹成,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承受。

此时卸下鞍甲!” 宋高宗听完岳飞的一番言论后道,还可以多跑两百里!可是。这是因为它度量小。

刚跑完百里路:“我本来有两匹良马。

3. 千里马的文言文及翻译

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言于君曰?,怒斥道,想用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这人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不能期年,况生马乎:“请国君息怒,金不是白费的,竟然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

这时,人们都会相信您是真心实意喜爱良马的国君:“请您把这个差使交给我吧,买其首五百金,你买这死马回来有什么用。过了三年:“请求之!”国君点头同意:“我要的是活马,这匹千里马却死了,国君果真得到了三匹别人主动献来的千里马,国君见是马的尸骨!”侍臣笑道!”于是?不是白费了500金吗。

涓人,而且识货,三月得千里马,仍无一点收获,不出一年,宫里一个职位低下的小侍臣。”君遣之。

马今至矣!”涓人对曰,将死马的尸骨买了回来?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后来。

不到三个月,仍然花费500金。一匹死马您都愿意昂价买了。

古之君王:“死马且市之五百金,非常生气,说话算活从前,一定有人自己 上门献马,可是当他要买马时,三年不能得。他思虑了一会几,这消息传开,千里之马至者三?,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所求者生马。

这样。君大怒曰,反以报君。

马已死。他带着千里马的尸骨回宫向国君复命时。

4. 文言文说马 翻译

有一个人养马,马的体形庞大而且很高,雄壮而且有力,鬣毛长得遮住了眼睛而看不见东西。

他曾将马游牧在山中,群兽没有敢与它角斗的。遇见了老虎于是与它打斗,打了一整天,不分胜负回去了。

见到的人告诉它的主人,并赞誉马的神勇。主人说:“马真厉害呀!但不能战胜老虎的原因,是鬣毛遮蔽了眼睛。

去掉它的鬣毛,马一定会战胜的。”于是剪掉了马的鬣毛。

第二天,主人尾随着马到的地方,果然遇到了虎。马见了虎,趔趔趄趄,没等到三次交锋,马就被虎杀了。

主人惋惜的离开了。在路上思考其中的原因却没能想出,回去把这事告诉了乡里的老年人。

那老人说:“你也知道那天下的事,成功于勇气,而失败于胆怯吧?开始马之所以敢和老虎相斗的原因,是因为眼被遮蔽了,不知道那是老虎,所以它的气势很猛,猛所以不惧怕。已经知道了那是老虎,精神上就胆怯了。

胆怯所以气馁,气馁所以失败。天下的事,成功于勇气,而失败于胆怯的,到处都是,这马也是啊!”。

5. 说马 文言文翻译~~

有一个人养马,马的体形庞大而且很高,雄壮而且有力,鬣毛长得遮住了眼睛而看不见东西。

他曾将马游牧在山中,群兽没有敢与它角斗的。遇见了老虎于是与它打斗,打了一整天,不分胜负回去了。

见到的人告诉它的主人,并赞誉马的神勇。主人说:“马真厉害呀!但不能战胜老虎的原因,是鬣毛遮蔽了眼睛。

去掉它的鬣毛,马一定会战胜的。”于是剪掉了马的鬣毛。

第二天,主人尾随着马到的地方,果然遇到了虎。马见了虎,趔趔趄趄,没等到三次交锋,马就被虎杀了。

主人惋惜的离开了。在路上思考其中的原因却没能想出,回去把这事告诉了乡里的老年人。

那老人说:“你也知道那天下的事,成功于勇气,而失败于胆怯吧?开始马之所以敢和老虎相斗的原因,是因为眼被遮蔽了,不知道那是老虎,所以它的气势很猛,猛所以不惧怕。已经知道了那是老虎,精神上就胆怯了。

胆怯所以气馁,气馁所以失败。天下的事,成功于勇气,而失败于胆怯的,到处都是,这马也是啊!”。

6. 《说马》翻译

《 说马》文言文原文:

或蓄马,庞且峻,雄而有力,鬣①长蔽目不见物。尝游牧山中,群兽奠敢角。遇虎辄斗,斗辄终日,无胜负而退。见者告其主人,而誉其马之勇。主人曰:“壮哉马乎!然马不胜虎者,鬣蔽目也。去其鬣,马必胜矣。”遂翦而去之。2、明日,尾其马之所之.果遇虎。马见虎,颠而踬②,未及三接,而马为虎所毙。主人惋惜而去。 3、道思其故而不得,归而告其父老。父老曰:“而亦知夫天下事,成于勇,败于怯乎?始之所以敢于斗者,以目蔽,不知其为虎,故其气猛,猛故不惧。既而知其为虎,则神怯矣。怯故馁,馁故败。天下事,成于勇,而败于怯,比比然也,独马也哉!”[注释]①鬣:马颈上的长毛。②颠而踬:趔趔趄趄的样子。

翻译:有一个人养马,马的体形庞大而且很高,雄壮而且有力,鬣毛长得遮住了眼睛而看不见东西。他曾将马游牧在山中,群兽没有敢与它角斗的。遇见了老虎于是与它打斗,打了一整天,不分胜负回去了。见到的人告诉它的主人,并赞誉马的神勇。主人说:“马真厉害呀!但不能战胜老虎的原因,是鬣毛遮蔽了眼睛。去掉它的鬣毛,马一定会战胜的。”于是剪掉了马的鬣毛。第二天,主人尾随着马到的地方,果然遇到了虎。马见了虎,趔趔趄趄,没等到三次交锋,马就被虎杀了。主人惋惜的离开了。在路上思考其中的原因却没能想出,回去把这事告诉了乡里的老年人。那老人说:“你也知道那天下的事,成功于勇气,而失败于胆怯吧?开始马之所以敢和老虎相斗的原因,是因为眼被遮蔽了,不知道那是老虎,所以它的气势很猛,猛所以不惧怕。已经知道了那是老虎,精神上就胆怯了。胆怯所以气馁,气馁所以失败。天下的事,成功于勇气,而失败于胆怯的,到处都是,这马也是啊!”

7. 要几篇关于马的文言文以及译文

1.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呜呼!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 2《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 原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止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3.:《战国策·楚策四》唐·韩愈:“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

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

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O喻指人才处于困境。

唐李白《天马歌》:“盐车上峻阪,倒行逆施长日晚。”另参见地理部·土石“盐阪”、动物部·走兽“盐车骏”、人事部·贫贱“骥服盐车”。

意思是人不能尽其才。 4.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5.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无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膘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

秦叔宝将黄膘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二贤庄庄主单雄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秦叔宝早在山东就听说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难以通报真名实姓。

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的,便请他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好汉秦叔宝。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

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封托交叔宝,并付了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不在马价数内,还取潞绸两匹相赠。 却说秦叔宝瞒得了单雄信,却在潞州酒楼上邂逅了另一条好汉王伯当。

伯当告知了单雄信,害得雄信到处寻找秦叔宝。后来两位英雄终得相识,单雄信盛情款待,让叔宝在二贤庄精心养病八个月。

离别时单雄信为其黄膘马配上了金镫银鞍,并以潞绸、重金相赠,从此二人结下莫逆之交。随后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农民起义中同仇敌忾,为起义军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

唐朝兴起后,秦琼终身保唐,单雄信则抗唐到底。尽管单、秦二人后来分道扬镳,但患难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始终如故

《说唐》中的“秦琼建祠报雄信”,说的就是秦琼闻得擒了雄信,飞马来救。走到跟前,头已落地。

叔宝抱住雄信的头,跪在地上,悲痛欲绝。后将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阳南门外,起造一所祠堂,名为“报恩祠”,以报潞州知遇之恩。

6 有一天,王亥喂过马后,牵出一匹性格温顺的马,纵身跳上马背。马一受惊,猛地四蹄腾空飞奔起来,把毫无精神准备的王亥一下子抛下来跌了个仰面朝天。

等王亥从地上爬起来,马已跑得很远了。王亥站起来望着越跑越远的马,心里十分着急,以为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正要往回走,不料,这跑得很远的马,又扭头跑回来了。王亥高兴极了,忙把马引进栏杆内圈好。

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桑树皮拧成一条绳子,把马头绑好,慢慢牵出来。然后又跳上马背。

马仍像头一次一样,四蹄腾空,飞奔起来。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训,一只手紧紧抓住绑在马头上的绳子,另一只手又紧马鬃,任凭马怎么飞跑,王亥总是不松手。

跑了一阵后,马的速度减慢下来,直到马不再跑时,王亥这才勒过马头,缓缓地骑着回去。7.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①,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②?”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③。

天下之马者④,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⑤,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曰九方皋⑥,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17)。”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⑦:“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⑧。”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⑨。

穆公不说⑩。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11)!子所使求马者,色(12)物(13)、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14):“一至于此乎(15)!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16)。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列子》8.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9. 燕昭王收。

8. 文言文(马说)翻译

译文

世上有伯乐,这以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到埋没,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这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饱,力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马鸣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吧!

9. 文言文国马骏马翻译

原文

有乘国马者①,与乘骏马者并道而行。骏马啮国马之鬃,血流于地,国马行步自若也,精神自若也,不为之顾,如不知也。既骏马归,刍不食,水不饮,立而栗者二日。骏马之人以告国马之人。曰:“彼盖其所羞也,吾以马往而喻之斯可矣。”乃如之。于是国马见骏马而鼻之,遂与之同枥③而刍,不终时而骏马之病自已。 夫四足而刍者,马之类也;二足而言者,人之类也。如国马者,四足而刍,则马也;耳目鼻口,亦马也;四支②百骸,亦马也;不能言而声,亦马也。观其所以为心,则人也。故犯而不校,国马也;过而能改,骏马也。

编辑本段注释

1.国马:一国的杰出之士称国士,因此而有国马之说。2.支:通“肢”。3.枥:马厩。 4.刍:喂牲口的草。5.栗:颤抖。6.喻;晓喻,开导。7.支:同“肢”。8.校:计较。鼻:动词,指用鼻子亲近骏马。已:治愈。过:过失。

翻译

有骑国马的人,和骑骏马的人同道并行。骏马咬国马的鬃毛,(国马被咬得)血流出来滴到地上,国马行走自然,精神(状态)自然,不因为这事而分心,如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骏马回到家,不吃食,不饮水,站在那颤栗有两天。骏马的主人告诉国马的主人。(国马的主人)说:“它那大概是由于感到羞耻啊,我把马送过来(让国马)劝喻它应该会好的吧。”便(将骏马送)去了。于是国马见到骏马就用鼻子触碰它(以示原谅),还和它在同一个槽里吃草,没到一个时辰(俩小时)骏马的病自愈了。 四条腿并且吃草的,是马的同类;两条腿能说话的,是人类。如同国马的,四条腿吃草,是马;耳目口鼻的样子,也是马;四肢和全身的骨骸,都是马;不能说话只能发出声音,还是马。看它的情操,却是人啊。所以被冒犯而不计较的,是国马啊;知错能改的,是骏马。

10. 关于马的文言文

塞翁失马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

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

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

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

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

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呜呼!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①、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②、祗:同“只”,只是。

辱:屈辱,埋没。 ③、骈:成双成对。

槽枥:原指养兽的食器,这里指养马的处所。 ④、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以,把,介词。称,称颂,称道。

⑤、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

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⑥、一食:吃一次。

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石。

⑦、食:同“饲”,喂养。 ⑧、其:指千里马,代词。

能千里:能走千里。 ⑨、是:这,指示代词。

⑩、能:才能。 ⑾、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

见,同“现”,表露。 ⑿、且:将。

欲:想要,要。等:相当。

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⒀、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⒁、策:驾驭。

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⒂、尽其材:全发挥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⒃、鸣之:吆喝它。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⒄、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

临之:临视着马。临,从高处往下看。

⒅、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⒆、其:语气助词,加强肯定语气。

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