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成语的来历_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来自于哪里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03 0
  1. 司空见惯这一成语,司空是见惯什么而出来的呢?
  2. 司空见惯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

司空见惯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汉字书写: 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成语的来历_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来自于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语注音: sī kōng jiàn guàn

  成语出处: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刘(禹锡)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因见惯而不奇;常与“不足为奇”连用。

  司空见惯的意思 司空:古代一种官名。司空经常看到,不足为奇。指某种事情经常见到,不足为奇。

  司空见惯的近义词 屡见不鲜、见怪不怪、数不见鲜、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家常便饭、无独有偶、层出不穷;

  司空见惯的反义词 绝无仅有、鲜为人知、盖世无双、少见多怪、千载难逢、闻所未闻;

  司空见惯的故事

 唐朝时期,刘禹锡和李绅,都是唐代的赫赫有名的文学家。李绅做过“司空”的官职,刘禹锡做过苏州刺史。他们两人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情谊很深。刘禹锡因为政治革新被贬职,司空李绅设宴款待他,席间命歌妓着霓裳羽衣以歌舞劝酒。酒过三巡,刘禹锡感慨万千,诗兴***,即席赋诗一首。诗中写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司空见惯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安公子是前度刘郎,何**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着十分羞涩,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帝国主义’这种字样,在现今已是司空见惯了,但在当年却几乎是一种讳名。”

 张扬《第二次握手》:“这种场景在她来说虽早已司空见惯,然而,这是一朵在中华民族的广阔的`土地上首次升起的蘑菇云。”

  司空见惯造句

 这种乐此不疲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才气无双的英雄,我行我素按自己方式行事的人越来越司空见惯。

 周围的人对他得意忘形地在闹市区附近招摇过市全部都无动于衷,看来这种场面是司空见惯的。

;

司空见惯这一成语,司空是见惯什么而出来的呢?

司空见惯(拼音:sī kōng jiàn guà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孟棨《本事诗·情感》,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司空见惯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成语释义:指对某些事情表现出很常见的样子,不觉得奇怪。

成语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司空是从西周就已出现的古代官职,它具体管啥呢?《后汉书·百官志》说,凡国家有大建设、大活动,都归司空管。司空的职责几经变动,到唐朝就成了一种崇高的虚衔。但能得到这一虚衔者,无不历尽宦海沉浮,见惯世面。

说起这个成语,还有一个与唐朝著名诗人、洛阳人刘禹锡有关的典故。刘禹锡出自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他中进士后,在京做监察御史,参与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不久又奉诏还京。

刘禹锡的性格放荡不羁,回京不久,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又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了严重水灾,他上任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并建了三贤堂。

刘禹锡担任苏州刺史时,当地曾任司空的李绅仰慕他的名声,邀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作陪。刘禹锡一时诗兴***,在酒席上做了一首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意思是说,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让歌妓作陪)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他却觉得是断肠刻骨之痛,不能不***感慨。据说李绅为表明自己并非贪恋女色之徒,很快将歌妓送给了刘禹锡,但刘禹锡的诗却流传开来,李司空的个人作风的问题也就成了历史定论。

说起这个李绅,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不过,他的两首《悯农》诗却无人不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是唐代诗歌改革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进士及第,初为国子助教,后为右拾遗、翰林学士,曾因触犯朝中权贵受贬,坐过牢。唐武宗时他居相位4年,后以足疾辞位,公元846年终于淮南节度使。能写出这样诗句的李绅,应该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

而刘禹锡呢?无论从其一生为官屡次被贬而不弃的坎坷经历,还是从其创作的大量或轻快或讽刺的民歌体诗歌来看,都不像是一个会因嫉妒而陷害别人的小人。写那首诗可能只是他一时酒醉,心生感慨,本想抒发郁郁不得志的愤懑,却无意中害得李绅背上了沉迷歌舞声色的罪名。也许,这原本不过是一个历史误会而已。

司空见惯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吟诗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监察御史;因为他的名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闻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来在席上作陪。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 “高髻云鬓新样式,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 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等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常让歌妓陪伴),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司空见惯的典故:

 刘禹锡是唐朝中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在朝廷任职期间,曾在政冶上谋求改革,失败后降了职,被贬到偏僻的地方去当刺史(官职名),晚年才回京城。回京途经扬州时,他的朋友李绅为他举行宴会。李绅当过?司空?(官职名),家里很富有,也很讲究排场。宴会上喝酒谈笑,李绅又让歌女出来演唱,并要她们向刘禹锡殷勤地敬酒。面对这种豪华场面,刘禹锡情不自禁地吟了首诗: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成语?司空见惯?就是由诗句?司空见惯浑闲事?压缩而成的。?司空?原诗中指李绅。?见惯?是看得习惯了。现在?司空?已经失去了具体意义,这句成语用来形容看得太多、便不足为奇。

 司空见惯的汉语词典解释:

 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刘尚书禹锡罢和州?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

 刘于席上赋诗曰: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宋苏轼《满庭芳》词:「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摺:「这的是主人情重出红妆,怎做得司空见惯只寻常。」

 ●《儿女英雄传》第***回:「安公子是前度刘郎,何**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着十分羞涩,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七:「至于华侨被殴辱、房屋被烧毁等等,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平常事情。」

 司空见惯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不足为奇、层见迭出、见怪不怪、不以为奇、多如牛毛、无独有偶、司空眼惯、不乏先例、见惯不惊、层出不穷、见惯司空、熟视无睹、屡见不鲜、习以为常、家常便饭、数见不鲜

 反义词:晴空霹雳、独步一时、前所未有、与众不同、触目惊心、旷古未闻、天下无双、独一无二、前无古人、闻所未闻、千载一会、怵目惊心、盖世无双、千载难逢、晴天霹雳、百年不遇、鲜为人知、旷古奇闻、千载难遇、千载一遇、少见多怪、见所未见、旷古未有、离奇古怪、绝无仅有、大惊小怪

 用司空见惯造句:

 1, 爬上最高的境界,你会陡然发现:那里的景色竟然是你司空见惯的。

 2, 股票市场中小户被大户套牢,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3, 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水中悟出了道理,可见是有教无类。

 4, 失恋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

 5, 几个水手他们对于这样的旅客已经是司空见惯走过来,七手八脚地就把这个可怜的小伙子抬起来送到二等舱的一间客房里去了。路路通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醒过来。

 6, 对於这种行为,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7, 她的口才那么好,得名早就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

 8, 人们对电灯收音机电视和电话早已司空见惯,以致很难想像没有它们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9, 从初一到现在,我们没少开班会,早已经司空见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