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西望惹人疑,流水无情亦有情指什么生肖_东观流水静观山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7-25 0
  1.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
  2. 四字成语什么儿什么什么
  3. 求含丽和娟的成语或诗词

表达技巧: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诗歌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 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十艮,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得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白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那是“情”。)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 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动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孔雀东南飞》文中写迎娶刘兰芝的场面,“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其场面写得越热闹,其悲情越强烈。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9.铺排 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文章在这里多角度地写出阿房宫楼阁之多、构造之奇、布局之巧,体现出阿房宫的气势雄伟)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的铺叙等写作技法。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薰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 (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具体说来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 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易混淆。 ……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 (要说的明是相思的苦,却不直说,而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来烘托) 12.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①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②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①句点化了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字词。②句点化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的诗句意境。) 13.用典 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廉颇等五个历史故事的典故。 14.实虚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可知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它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5。抑扬 我们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的时候,为了使别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往往把要表扬的先从某一缺点加以批评,把要批评的先从某一优点加以表扬,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用了欲扬先抑法。) 16.叠词 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叠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开头十四个叠字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残秋和孤独的感情基调,渲染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情景以及内心深处的凄凉。) 17.互文 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互文。互文的形式常见的有当句互见和对句互见两种。翻译时容易译错,应特别注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正确翻译是:秦朝和汉朝的明月与关城。容易误译为:秦朝的明月与汉朝的关城。) 18.意象组合(蒙太奇式的画面组合) 蒙太奇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指由镜头组接成生活的片断和场景。场景随着剧情发展而时时在变化,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 (此首词出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9个并列的名词组成的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19.白描与工笔 白描原是中国水墨画中纯用墨线、不着颜色来粗笔勾勒物象轮廓的一种笔法。后借用于文学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望江南)) (这首词用了白描手法,写一位女子从早到晚盼望情人归来的心情) 此外,还有一些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格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等,在古诗词中也常常使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1.烘托 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夜鄜(lu2)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2.用典 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1)明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在皖南事变后,周恩来愤笔疾书“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里明显化用了曹植《七步诗》里的句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暗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末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来好象是写“出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敌保国的决心。 (3)正用典故 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以典代人,通过文章既以赞李云,也以自赞。“蓬莱”,为海中神山名,传说仙府中难得的典籍,均藏于此。《后汉书·窦章传》言:“是时学者称东观(后汉的藏书机构)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这首诗中的“蓬莱”,是借指校书郎李云。“建安骨”为建安风骨之简称。东汉末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歌,风格清新刚健,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眺;区别于“大谢”(谢灵运)。李白非常推崇谢眺,这里有自比的意思。这两句中,上句称赞李云文章得建安风骨,清新刚健;下句谓自己的诗歌应像谢眺那样清新隽永。 (4)反用典故 有的词人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如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极力鼓励李入蜀做一番事业,首句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其概括为“蜀道登天”。本来,李白在《蜀道难》中要突出的是蜀道的高危艰险,辛弃疾在《满江红》中却强调通过艰苦的攀登可以上达青天,这就是典型的反用典故了。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

① 望成语有哪些

望的成语有:

东观西望惹人疑,流水无情亦有情指什么生肖_东观流水静观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望其项背

[解释]见“望其肩项”。

[发音]wàng qí xiàng bèi

[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例句]他已窥破喜奎和小雀儿的深情密爱,万万不是本人所能望其项背。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七回

2、望洋兴叹

[解释]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产生,发出。

[发音]wàng yáng xīng tàn

[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例句]招工时,小胡不巧生病住院,他只能在病床上望洋兴叹。

3、得陇望蜀

[解释]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发音]dé lǒng wàng shǔ

[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例句]地主霸占了王爷爷的田地,得陇望蜀,又要抢王爷爷的房子。

4、望梅止渴

[解释]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发音]wàng méi zhǐ kě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例句]如果不潜心钻研,一心只想走捷径,恐怕是望梅止渴,无济于事的。

5、望穿秋水

[解释]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盼望的程度。秋水:比喻人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晶莹。

[发音]wàng chuān qiū shu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例句]①妻子望穿秋水,盼丈夫早日回来。 ②一海相隔四十年,姐姐望穿秋水,如今,姐弟俩终于团聚了。

② 表示望的成语有哪些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极目远眺 望眼欲穿 望穿秋水

望洋兴叹 瞠目结舌 目不转睛内 全神贯注 高瞻远瞩容 赏心悦目

目之所及 一览无余 一目了然 洞察秋毫 明察秋毫

眼明手快 眼明心亮 一视同仁 惊鸿一瞥

走马观花 雾里看花 虎视眈眈 怒目而视 侧目而视 面面相觑

琳琅满目 眼花缭乱 先睹为快 一目十行 一孔之见

察言观色 察颜观色 察言观行 看风使舵 仰观俯察 明察暗访

瞻前顾后 见机行事 见风使舵 望而生畏 望而却步

坐井观天 刮目相看 另眼相看 目不斜视 等闲视之 视而不见

不屑一顾 熟视无睹 袖手旁观 冷眼旁观 束手旁观

惨不忍睹 触目惊心 历历在目 昭昭在目 众目睽睽 有目共睹

睹物思人 见景生情 触景生情 顾影自怜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耳闻是虚 眼观为实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耳闻目睹 耳闻目见 耳濡目染

③ 什观什望一有什么成语四字成语有哪些

相关的四字成语示例:

观望风色、迁延观望、观望不前、东观西望、

迟疑观望、迟徊观望、迟回观望、东望西观

④ 望的成语有哪些

望尘莫及、喜出望外、望风披靡、得陇望蜀、一望无边

一、望尘莫及 [ wàng chén mò jí ]

解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五章:闯王确实有许多非凡之处,为当今群雄所望尘莫及。

二、喜出望外[ xǐ chū wàng wài ]

解释: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出自:沙汀《催粮》:这可真叫他喜出望外。

三、望风披靡 [ wàng fēng pī mǐ ]

解释:披靡:草木随风倒伏。草一遇到风就倒伏了。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出自: *** 《中国宣言》:我军所到之处,敌人望风披靡,人民欢声雷动

四、得陇望蜀 [ dé lǒng wàng shǔ ]

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出自:《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五、一望无边 [ yī wàng wú biān ]

解释: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

出自: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在鄱阳湖旁边的一座大山上,太阳刚刚出来,把一望无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

⑤ 望而什么成语

望而却步,

望而生畏。

……

⑥ 望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东张西望、

望尘莫及、

大喜过望、

守望相助、

喜出望外、

德高望重、

望风披靡、回

望而却步、

望帝答啼鹃、

望洋兴叹、

得陇望蜀、

不孚众望、

大眼望小眼、

望梅止渴、

一望无际、

可望而不可及、

遥遥在望、

大失所望、

众望所归、

不负众望、

望子成龙、

望眼欲穿、

观望风色、

大旱望云霓、

望穿秋水、

企而望归、

亥豕相望、

威望素著、

望风扑影、

望杏瞻蒲

望的成语 :

望风瓦解、

陟岵瞻望、

引领以望、

望尘知敌、

巴高望上、

迟疑观望、

望风破胆、

厚施薄望、

冠盖相望、

毋望之祸、

项背相望、

两两相望、

占风望气、

权重望崇、

一线希望、

戴盆望天、

重望高名、

锐挫望绝、

施恩望报、

望秋先零、

道路相望、

瞻云望日、

瞻望咨嗟、

名德重望、

一望而知、

得一望十、

想望风概、

望门大嚼、

望文生义、

望风而走

资浅望轻、

望屋而食、

东瞻西望、

深孚众望、

望其肩背、

令闻令望、

望尘拜伏、

众望所依、

东眺西望、

倚闾望切、

意望已过、

昂首望天、

登高望远、

可望而不可即、

道殣相望、

大旱之望云霓、

望风而溃、

望风怀想、

望风响应、

众望有归、

这山望着那山高、

望影揣情、

施不望报、

羊车望幸、

鹰觑鹘望、

望而生畏、

锐挫望绝、

延颈鹤望、

望表知里、

入井望天

⑦ 望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东瞧西望 指到处乱看

大旱望云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

亥豕相望 指文字讹错很多

极目远望 指用尽目力向远处眺望

肩背难望 指难以相比,难以企及

可望不可即 望:远看;即:接近。望得见却不能接近

可望而不可及 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昂首望天 仰起头,望着天。喻指眼光向上,作风浮泛,不肯放下架子、深入基层。

巴高望上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才望高雅 形容人富有才学,享有很高的声望,不同流俗。

大旱望云霓 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大失人望 指在群众中严重丧失威望,威信扫地。

大失所望 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大喜过望 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戴盆望天 头上顶着盆子看天。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

道殣相望 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得陇望蜀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德高望重 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东张西望 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公才公望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观望不前 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冠盖相望 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 *** 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极目迥望 极:尽;迥:远。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枯苗望雨 形容殷切盼望。

可望而不可即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门闾之望 指父母对子女的想望。

年高望重 年纪大,声望高。

守望相助 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入井望天 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望帝啼鹃 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望尘莫及 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望梅止渴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

⑧ “望”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望尘莫及wàng chén mò jí

释义: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出处:《后汉书·赵咨传》:“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例句:虽然当年我们是同窗,可现在他的学问已深不可测,我是望尘莫及了。

望风披靡wàng fēng pī mǐ

释义:披靡:草木随风倒伏。草一遇到风就倒伏了。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出处:《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例句:我浩浩荡荡渡过长江后,南京守敌望风披靡。

望而却步wàng ér què bù

释义: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出处:明·徐光启《复周无逸学宪》:“且以裕蛊所为;思之痛心;望之却步。”

例句:此人风姿虽不特别惹人注目,但气势异常高昂,令人望而却步。

望帝啼鹃wàng dì tí juān

释义: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例句:照你说的,那个望帝啼鹃也是映山红的传说?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望洋兴叹wàng yáng xīng tàn

释义: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处:《庄子·秋水》:“据说;河神因河水大涨而自以为了不起。后来到了海边;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洋;于是望洋向若而叹。”

例句:招工时,小胡不巧生病住院,他只能在病床上望洋兴叹。

⑨ 带望的成语有哪些

昂首望天 仰起头,望着天。喻指眼光向上,作风浮泛,不肯放下架子、深入基层。版

巴高望上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权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才望高雅 形容人富有才学,享有很高的声望,不同流俗。

⑩ 以望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以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以防万一、

以德报怨、

以儆效尤、

以身殉职回、

以逸待劳、

以偏概答全、

以身作则、

以毒攻毒、

以一当十、

以己度人、

以退为进、

以理服人、

以此类推、

以守为攻、

以观后效、

以德服人、

以貌取人、

以文会友、

***、

以礼相待、

以防不测、

以身试法、

以柔克刚、

以讹传讹、

四字成语什么儿什么什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者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注释:

瀛州:传说中的海上三座神仙山之一,另两座名蓬莱、方丈。天姥: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赤城: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天台山的南面。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剡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嵊县南。谢公屐:谢公,南朝诗人谢灵运。据《南史?谢灵运传》记载,他“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目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金银台:指神仙居所。白鹿:传说中神仙所骑的神兽。

赏析:

李白在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准备由东鲁(今山东省南部)南游越中时,写了这首向朋友们表白自己心情的诗。全诗既写梦境,也写现实,构思缜密,极富想象,将神话传说和实境奇幻地交织在一起。这是诗人迭遭失意后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觉得只有梦境才更值得流连;然而梦总是要醒的,一旦接触到现实,只能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呼喊。全诗兴到笔随,酣畅淋漓地倾泻感情,完全不受形式的束缚,只有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才有如此磅礴的气势。这首诗又题作《别东鲁诸公》。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解:

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韵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岸边,再见!

评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

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

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

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

“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

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

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了,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何以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李白——《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诗人以行路之艰难比喻世路之艰险,抒发作者在坎坷仕途

上的苦痛和忧烦;然而他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绝不放弃

突破艰险以实现理想的信念。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

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谢眺楼:又称谢公楼,也称北楼。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云:李云。蓬莱:指东汉时藏书的东观。建安骨,指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刚健清新,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简析:

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李白于天宝十二载游宣州,恰遇李华以监察御史身份来宣城办事,共登谢朓楼,乃作此诗。诗中抒发年华虚度、报国无门之苦闷情怀。通过对蓬莱文章、建安风骨、谢朓诗歌之豪情逸兴的赞美,在历史的深处勾勒出一个理想化的精神范型。而以此与烦忧现状作鲜明对照,更激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那样的无从消解的情感冲突高峰。此外,诗中用时间穿插的艺术结构,强化了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效果,而且对于“昨日”、“今日”之时间阶段性特征,皆以“弃我”、“乱我”为衡量标准,尤可见自我中心地位。

望岳①

唐 杜甫

岱宗②夫如何?齐鲁③青未了。

造化④钟神秀,阴阳⑤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⑥眦入归鸟。

会当⑦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齐鲁青未了”了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眼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

山的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一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

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靡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联绵不断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题解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句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首联从大处着眼,为悲壮之笔。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自然规律不会因时势的变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以至于所见只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廓。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此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称赞这一联:“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不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颔联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其含义有两种解说:一说这是对比写法,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另一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都是为了表明诗人感时之深,恨别之切,其比喻之妙,实为少见,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评曰:“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讯难得,一信抵得上万两黄金。颈联上句写战事长久,下句写音讯隔绝。虽是说自己,但准确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郁达夫《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连三月”,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乱起到《春望》写作时,正好过了两个三月,所以说是“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前一联写了忧国忧家之愁,这一联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添一层悲愁。明末王嗣奭《杜臆》说:“落句方思济世,而自伤其老。”“浑欲”,简直要。“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

评解

这是一首意蕴深沉的爱国忧民的名作,其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全诗不过四十字,但读来耐人寻味。

诗的前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前两联以“望”字统摄,诗人俯瞻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其中的颈联,因道出了当时和后人在同类境遇中的共同感受,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蜀相》

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解:

1、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2、锦官城:现四川省城都市。

3、自:空。

4、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5、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6、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韵译: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

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评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

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

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

“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

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

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匎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还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赏析: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 753年)春天(杨国忠于天宝十一载十一月为右丞相),旨在讥刺杨国忠兄妹骄奢*乱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这一切作者没有直接点出来,而是通过场面描写和情节叙述,让读者清楚地意识到,这正是艺术上成功之处。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从开头到“称身”是第一层次,泛写上巳日曲江边游春丽人之多,以及她们意态的娴雅,体态的优美,服饰的华丽。此诗本刺杨家兄妹,开头反从一般丽人写起,实际上丽人的服饰“金雀”、“麒麟”,已暗示非一般丽人所能服,这是诗家含蓄的作法。从“就中”到“要津”为第二层次。笔锋一转,点出虢国夫人与秦国夫人(也包括韩国夫人),因上文已盛言丽人的体貌服饰,所以这层就着重写饮食车马的豪华,以及明皇宠赐的优厚,趋炎附势者的众多。从“后来”至末句为第三层次,写杨国忠威势煊赫,炙手可热,并暗示杨国忠与虢国夫人的*乱行为,末句用反跌法结出“丞相”的骄横,含意深远。

求含丽和娟的成语或诗词

1. 四字儿成语有哪些

四百四病

四壁萧然

四不拗六

四不像

四冲八达

四冲六达

四大皆空

四德三从

四方八面

四方辐辏

四方离乱

四方云扰

四方之志

四分五裂

四分五落

四分五剖

四纷五落

四海波静

四海承风

四海承平

四海鼎沸

四海皆兄弟

四海

四海困穷

四海飘零

四海升平

四海升平

四海他人

四海为家

四海晏然

四海一家

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荒八极

四会五达

四郊多垒

四角俱全

四脚朝天

四近之臣

四离五散

四邻八舍

四邻不安

四马攒蹄

四面八方

四面出击

四面楚歌

四面碰壁

四面受敌

四平八稳

四清六活

四衢八街

四塞之固

四山五岳

四时八节

四时气备

四时之气

四世三公

四书五经

四体百骸

四体不勤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亭八当

四停八当

四通八达

四通辐辏

2. 四字成语 什么什么之什么

鸿鹄之志 hóng hú zhī zhì

一丘之貉 yī qiū zhī hé

莫逆之交 mò nì zhī jiāo

无稽之谈 wú jī zhī tán

不刊之论 bù kān zhī lùn

掎角之势 jǐ jiǎo zhī shì

天伦之乐 tiān lún zhī lè

中庸之道 zhōng yōng zhī dào

赤子之心 chì zǐ zhī xīn

众矢之的 zhòng shǐ zhī dì

不速之客 bù sù zhī kè

恻隐之心 cè yǐn zhī xīn

举手之劳 jǔ shǒu zhī láo

不毛之地 bù máo zhī dì

靡靡之音 mǐ mǐ zhī yīn

床笫之私 chuáng zǐ zhī sī

城下之盟 chéng xià zhī méng

过江之鲫 guò jiāng zhī jì

惊弓之鸟 jīng gōng zhī niǎo

井底之蛙 jǐng dǐ zhī wā

一孔之见 yī kǒng zhī jiàn

不情之请 bù qíng zhī qǐng

涸辙之鲋 hé zhé zhī fù

乌合之众 wū hé zhī zhòng

一念之差 yī niàn zhī chā

秦晋之好 qín jìn zhī hǎo

弥留之际 mí liú zhī jì

不解之缘 bù jiě zhī yuán

强弩之末 qiáng nǔ zhī mò

中冓之言 zhōng gòu zhī yán

3. 儿字开头四字成语大全

儿怜兽扰 拼音:ér lián shòu rǎo 解释:怜:怜爱;扰:驯顺。

像小孩儿那样惹人怜爱,像牲畜那样驯顺。 出处:宋·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儿怜兽扰,卒俾来臣。”

语法:作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儿怜瘦扰 拼音:ér lián shòu rǎo 解释:像小孩一样加以抚爱,像野兽一样加以驯化。 出处:宋·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居三年,怯勇隳完,儿怜瘦扰,卒俾来臣。”

儿女成行 拼音:ér nǚ chéng háng 解释:可以把儿女排成一个行列。形容子女很多。

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示例:乃密营别馆,众妾罗列,~。

明·李贽《初潭集·夫妇一》 近义词:儿孙满堂 反义词:断子绝孙、膝下孤独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子女很多儿女夫妻 拼音:ér nǚ fū qī 解释: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原配夫妻。 出处: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他是你儿女夫妻,做这等勾当,你告他去,我是证见。”

示例:他们是一对~。 近义词:结发夫妻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原配儿女亲家 拼音:ér nǚ qìng jiā 解释: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出处:《花月痕》第52回:“历有数年,便发起财,也娶了亲,与秃头做个儿女亲家。” 示例:不管中人保人,你和他是~,你也好帮帮他的忙。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 近义词:指腹为婚 语法:作宾语;指亲家的关系儿女情多 拼音:ér nǚ qíng duō 解释: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 出处:唐·卢照邻《五悲文·悲穷通》:“项羽帐中之饮,荆卿易水之歌,何壮夫之懦节,伊儿女之情多。”

近义词:儿女情长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感情儿女情长 拼音:ér nǚ qíng cháng 解释:指过分看重爱情。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中:“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示例:这一晚,把个沈国英旅长,闹得未免有些~,英雄气短。 张恨水《啼笑姻缘》第二十一回 近义词:舐犊情深、男欢女爱 反义词:冷酷无情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感情很深 儿女私情 拼音:ér nǔ sī qíng 解释: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孩儿今已离尘奉道,岂复有儿女之情。” 示例:从未将~,略萦心上。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近义词:儿女之情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男女间 儿女心肠 拼音:ér nǚ xīn cháng 解释: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儿女心肠。” 示例:秀姑这个人,秉着~,却有英雄气慨。

张恨水《啼笑姻缘》第十六回 近义词:儿女之情 语法:作宾语;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肠儿女英雄 拼音:ér nǚ yīng xióng 解释: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英雄人物。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

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夸奖儿女之情 拼音:ér nǔ zhī qíng 解释: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孩儿今已离尘奉道,岂复有儿女之情。” 示例:今为~,一时不能自禁,猖狂至此。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飏》 近义词:儿女私情 歇后语:姑娘想妈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男女间儿女之态 拼音:ér nǔ zhī tài 解释:儿女间表现的情态。常指缠绵悱恻,恋恋不舍等。

出处:唐·韩愈《北极一首赠李观》:“无为儿女态,憔悴悲贱贫。” 儿女之债 拼音:ér nǔ zhī zhài 解释:债:欠债。

旧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婚嫁等所担负的责任和费用。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丞相教女》:“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示例:为人父母就得承担这~。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父母的责任 儿女子语 拼音:ér nǚ zǐ yǔ 解释:妇孺之言。

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 出处:《宋史·宗泽传》:“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蔑视儿童之见 拼音:ér tóng zhī jiàn 解释:比喻幼稚无知的言论。

出处:宋·苏轼《答刘沔都曹书》:“如子虚亡是公相与问答,皆赋矣。而统谓之叙,此与儿童之见何异。”

示例:其愚陋无识特~耳。 明·方孝孺《读三略》 反义词:远见卓识 语法:作宾语;指无知儿童走卒 拼音:ér tóng zǒu zú 解释:比喻见闻最浅陋的人。

出处:《宋史·司马光传》:“光居洛十五年,儿童走卒皆知司马君实。” 示例:明之末世,五遭倾覆,一命之士,文学之儒,无不建义旗以抗仇敌者,下至贩夫乞子,~,执志不屈而仰药剚刃以死者,不可胜计也。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4. 四字词语有哪些

四海 四方 四八 四时 四始 四维 四岳 四象 四望 四极 四隅 四季 四凶 四合 四正 四德 四夷 四渎 四野 四皓 四书 四声 四七 四体 四妃 四周 四聪 四大 四溢 四门 四塞 四知 四子 四处 四裔 四孟 四更 四肢 四科 四表 四境 四邻 四顾 四川 四六 四民 四灵 四眠 四恶 四美 四围 四至 四壁 四溟 四达 四柱 四序 四虚 四辅 四乳 四兽 四端 四明 四相 四目 四仲 四面 四和 四宇 四荒 四圣 四教 四史 四饭 四友 四杰 四下 四化 四韵 四诗 四仪 四恩 四谛 四禅 四句 四鸟 四出 四拜 四行 四空 四呼 四座 四礼 四术 四阿 四国 四载 四角 四兆 四愁 四起 四气 四果 四射 四星 四散 四乡 四勿 四支 四生 四圭 四通 四边 四花 四库 四黄 四难 四旁 四游 四穷 四绝 四辈 四唐 四部 四外 四郊 四摄 四神 四会 四封 四镇 四三 四艺 四冲 四关 四祥 四弘 四姓 四士 四隐 四王 四京 四府 四豪 四华 四尘 四义 四夔 四白 四溅 四虎 四垂 四弦 四履 四轻 四运 四众 四辟 四远 四赋 四营 四平 四世 四饮 四学 四印 四厢 四辰 四衢 四天 四祭 四梵 四战 四鄙 四爱 四监 四带 四格 四物 四列 四益 四冥 四失 四照 四稽 四马 四遐 四瀛 四老 四犯 四奥 四垣 四弼 四代 四节 四苦 四元 四向 四业 四金 四配 数四 三四 再四 二四 乞四 连四 垂四 挣四 封四 除四 四面八方 四面楚歌 四海为家 四角俱全 四言八句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四离四绝 四司六局 四书五经 四时八节 四脚朝天 四大皆空 四世三公 四海承风 四门博士 四停八当 四山五岳 四弘誓愿 四肢百骸 四百四病 四海升平 四舍五入 四值功曹 四六骈俪 四分五裂 四海飘零 四郊多垒 四两红肉 四库全书 四海一家 四大部洲 四铁御史 四海 四荒八极 四双八拜 四功五法 四明狂客 四不拗六 四清六活 四大金刚 四方辐辏 四马攒蹄 四才三实 四斗五方 四正四奇 四律五论 四方八面 四海鼎沸 四耗九丑 四时充美 四无量心 四明南词 四大天王 四明 四民之天 四姻九戚 四面受敌 四方之志 四起八拜 四至八到 四战之地 四海波静 四明狂监 四通五达 四厢乐歌 四体不勤 四纷五落 四川盆地 四分五落 四脯着地 四冲六达 四亭八当 四战之国 四肢百体 四至八道 四姓小侯 四碟八碗 四大家族 四合院儿 四门斗里 四面出击 四衢八街 四休居士 四体百骸 四时之气 四冲八达 四门*** 四海他人 四分五剖 四出文钱 四脚拉叉 四其御史 四旋体诗 骈四俪六 五四运动 凑四合六 暮四朝三 刘四骂人 十四行诗 吃四方饭 赵四将军 语四言三 迈四方步 正四面体四面楚歌 朝三暮四 家徒四壁 四面八方 丢三落四 三从四德 不三不四 五湖四海 五洲四海 骈四俪六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四书五经 张三李四 说三道四 四分五裂 九洲四海 四海升平 四海为家 志在四方 四海 丢三拉四 四大皆空 三三四四 颠三倒四 名扬四海 四海承风 扬名四海 巴三览四 八万四千 巴三揽四 三朋四友 志在四海 低三下四 丢三忘四 四脚朝天 危机四伏 四角俱全 暮四朝三 拿三搬四 三妻四妾 一谦四益 四时充美 六通四辟 三老四少 四肢百骸 挑三拣四 拉三扯四 臂有四肘 六通四达 三翻四复 四山五岳 四体不勤 文房四宝 语四言三 四战之国 狼烟四起 四海飘零 四方辐辏 三清四白 四冲八达 捱三顶四四不拗六 (sì bù niù liù)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

四大皆空 (sì dà jiē kōng)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

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四分五裂 (sì fēn wǔ liè)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四海波静 (sì hǎi bō jìng)比喻天下太平

四海承风 (sì hǎi chéng fēng)指全国都接受教化。四海鼎沸 (sì hǎi dǐng fèi)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

形容天下大乱。四海升平 (sì hǎi shēng píng)升平:太平。

天下太平。四海之内皆兄弟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四脚朝天 (sì jiǎo cháo tiān)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

也比喻躺下不干。四马攒蹄 (sì mǎ cuán tí)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四面八方 (sì miàn bā fāng)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四平八稳 (sì píng bā wěn)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

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四清六活 (sì qīng liù huó)形容机灵干练。四衢八街 (sì qú bā jiē)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四时八节 (sì shí bā jié)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四时充美 (si shi chong mei)一年四季都很富足美好。四亭八当 (sì tíng bā dàng)亭、当:即停当,妥贴。

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四姻九戚 (sì yīn jiǔ qī)比喻亲戚极多。

四战之地 (sì zhàn zhī dì)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5. 4字成语有什么

洋洋大观 作壁上观 坐观成败 坐井观天 走马观花

侏儒观戏 作如是观 坐山观虎斗 掌上观文 掌上观纹

观化听风 观机而动 观机而作 观今宜鉴古 观貌察色

观眉说眼 观山玩水 公听并观 观望不前 观往知来

观形察色 观衅伺隙 观隅反三 观者成堵 观者如堵

观者如垛 观者如市 观者如云 观者如织 观者云集

静观默察 借镜观形 镜里观花 燎若观火 燎如观火

冷眼旁观 明若观火 旁观者清 跑马观花 凭轼旁观

齐量等观 迁延观望 束手旁观 烧犀观火 水月观音矮人看场 矮人看戏 矮子看戏 不看僧面看佛面 白眼相看

打狗看主 佛眼相看 刮目相看 狗眼看人 看菜吃饭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看风使船 看风驶船 看风使舵 看风使帆

看家本领 看家本事 看景生情 看破红尘 看人眉睫

看人眉眼 看人下菜碟儿 看人行事 看杀卫玠 看朱成碧

冷眼静看 另眼看待 另眼看戏 另眼相看 面面相看

马上看花 青眼相看 雾里看花 下马看花 远来和尚好看经

拄笏看山 拄颊看山 走马看花

矮人观场 矮子观场 傍观冷眼 悲观厌世 傍观者清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比量齐观 炳如观火 炳若观火 从壁上观

迟徊观望 迟回观望 侈人观听 粲然可观 察言观色

察颜观色 迟疑观望 察言观行 东观续史 东观西望

达观知命 东观之殃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等量齐观 洞若观火

洞如观火 东望西观 大有可观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返观内视

返观内照 隔岸观火 观场矮人 观风察俗 观过知仁

观化听风 观机而动 观机而作 观今宜鉴古 观貌察色

观眉说眼 观山玩水 公听并观 观望不前 观往知来

观形察色 观衅伺隙 观隅反三 观者成堵 观者如堵

观者如垛 观者如市 观者如云 观者如织 观者云集

静观默察 借镜观形 镜里观花 燎若观火 燎如观火

冷眼旁观 明若观火 旁观者清 跑马观花 凭轼旁观

齐量等观 迁延观望 束手旁观 烧犀观火 水月观音

叹观止矣 探观止矣 听其言而观其行 叹为观止 蔚为大观

兴观群怨 袖手旁观 雄伟壮观 仰观俯察 以观后效

眼观六路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岩居川观 游目骋观

洋洋大观 作壁上观 坐观成败 坐井观天 走马观花

侏儒观戏 作如是观 坐山观虎斗 掌上观文 掌上观纹

6. 四字成语有哪些

既是四个字的成语,又是含四字的成语,两不误——

再三再四、臂有四肘、楚歌四合、楚歌四面、楚歌四起

烽火四起、家徒四壁、街坊四邻、四海、九洲四海

狼烟四起、六通四辟、六通四达、名扬四海、囊括四海

三病四痛、三长四短、三从四德、三翻四复、三翻四覆

三反四覆、三老四少、三邻四舍、三朋四友、三妻四妾

三亲四眷、三清四白、三求四告、三三四四、室徒四壁

四百四病、投诸四裔、危机四伏、微机四伏、文房四宝

文房四侯、文房四士、文房四物、文房四艺、五湖四海

五零四散、五洲四海、眼空四海、扬名四海、一谦四益

志在四方、志在四海、遮三瞒四、重三迭四、重三叠四

捱三顶四、巴三览四、巴三揽四、半三不四、不三不四

差三错四、朝三暮四、倒三颠四、低三下四、颠三倒四

调三惑四、调三窝四、调三斡四、丢三拉四、丢三落四

丢三忘四、横三竖四、横三顺四、接三连四、狂三诈四

拉三扯四、连三并四、连三接四、拿三搬四、偏三向四

欺三瞒四、牵五挂四、三三四四、说三道四、挑三拨四

挑三豁四、挑三拣四、挑三检四、挑三嫌四、条三窝四

推三推四、推三阻四、言三语四、

带“丽”的成语:

沉博绝丽 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春葩丽藻 比喻美妙的言谈。

丽句清词 华丽清新的辞句。

日丽风清 阳光明丽,清风送爽。形容天气晴和。

天生丽质 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清词丽句 指清新美丽的词句。

风和日丽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带“娟”的成语:

娟好静秀 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千里共婵娟 千里范围内的人共享明月。比喻不同地域的人共同享受同一样的良辰美景。

魅惑狂娟 魅力使人为之迷惑;容貌使人为之痴狂!做名词就是貌美尤物!

“我愿意为你喝彩狂娟 陪伴你是否可以光年 我愿意为你付出所有 蓦然回首 已是千年 ”

含有丽的古诗句子

《于北平作》李世民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

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

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登三台言志》李世民

未央初壮汉,阿房昔侈秦。

在危犹骋丽,居奢遂投人。

岂如家四海,日宇罄朝伦。

扇天裁户旧,砌地翦基新。

引月擎宵桂,飘云逼曙鳞。

露除光炫玉,霜阙映雕银。

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

镜池波太液,庄苑丽宜春。

作异甘泉日,停非路寝辰。

念劳惭逸己,居旷返劳神。

所欣成大厦,宏材伫渭滨。

《赋得李》李世民

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寻。

莺啼密叶外,蝶戏脆花心。

丽景光朝彩,轻霞散夕阴。

暂顾晖章侧,还眺灵山林。

《月晦》李世民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丽城。

罩云朝盖上,穿露晓珠呈。

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

披襟欢眺望,极目畅春情。

《守岁》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芳兰》李世民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咏桃》李世民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咏乌代陈师道》李世民

凌晨丽城去,薄暮上林栖。

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

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

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李世民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光定彩,入隙有圆晖。

还当葵霍志,倾叶自相依。

《守岁》李治

今宵冬律尽,来朝丽景新。

花余凝地雪,条含暖吹分。

绶吐芽犹嫩,冰□已镂津。

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

送迎交两节,暄寒变一辰。

《答司马承祯上剑镜》李隆基

宝照含天地,神剑合阴阳。

日月丽光景,星斗裁文章。

写鉴表容质,佩服为身防。

从兹一赏玩,永德保龄长。

《春日出苑游瞩》李隆基

三阳丽景早芳辰,四序佳园物候新。

梅花百树障去路,垂柳千条暗回津。

鸟飞直为惊风叶,鱼没都由怯岸人。

惟愿圣主南山寿,何愁不赏万年春。

《唐享昊天乐?第五》武则天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

爰设筐币,式表诚心。

筵辉丽璧,乐畅和音。

仰惟灵鉴,俯察翘襟。

《唐大飨拜洛乐章?德和》武则天

夕惕同龙契,晨兢当凤扆。

崇儒习旧规,偃伯循先旨。

绝壤飞冠盖,遐区丽山水。

幸承三圣馀,忻属千年始。

《挽辞》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苏颋

壮丽天之府,神明王者宅。

大君乘飞龙,登彼复怀昔。

圆阙朱光焰,横山翠微积。

河汧流作表,县聚开成陌。

即旧在,维新具物华。

云连所上居恒属,日更时中望不斜。

三月沧池摇积水,万年青树缀新花。

暴嬴国此尝图霸,霸业后仁先以诈。

东破诸侯西入秦,咸阳北阪南渭津。

诗书焚爇散学士,高阁奢逾娇美人。

事往覆輈经远喻,春还按跸凭高赋。

戎观爱力深惟省,越厌陈方何足务。

清吹遥遥发帝台,宸文耿耿照天回。

伯夷位事愚臣忝,喜奏声成凤鸟来。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李乂

东城结宇敞千寻,北阙回舆具四临。

丽日祥烟承罕毕,轻荑弱草藉衣簪。

秦商重沓云岩近,河渭萦纡雾壑深。

谬接鹓鸿陪赏乐,还欣鱼鸟遂飞沉。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徐彦伯

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

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

《礼部权侍郎阁老史馆张秘监阁老有离合酬赠…》崔邠

脉脉羡佳期,月夜吟丽词。

谏垣则随步,东观方承顾。

林雪消艳阳,简册漏华光。

坐更芝兰室,千载各芬芳。

节苦文俱盛,即时人并命。

翩翻紫霄中,羽翮相辉映。

《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裴度

满城驰逐皆求马,古寺闲行独与君。

代步本惭非逸足,缘情何幸枉高文。

若逢佳丽从将换,莫共驽骀角出群。

飞控著鞭能顾我,当时王粲亦从军。

含有娟的古诗句子

《书灵筵手巾》李煜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石淙》徐彦伯

碧淀红涔崿嶂间,淙嵌洑岨洊成湾。

琪树璿娟花未落,银芝窋咤露初还。

八风行殿开仙榜,七景飞舆下石关。

张茑席云平圃宴,焜煌金记蕴名山。

《琴曲歌辞?飞龙引二首》李白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黄金。

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

从风纵体登銮车。

登銮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

古人传道留其间,后宫婵娟多花颜。

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后天而老凋三光。

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飞龙引二首》李白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

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女颜如花。

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后天而老凋三光。

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李白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迥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倒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之,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极。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禅房怀友人岑伦》李白

婵娟罗浮月,摇艳桂水云。

美人竟独往,而我安得群。

一朝语笑隔,万里欢情分。

沉吟彩霞没,梦寐群芳歇。

归鸿渡三湘,游子在百粤。

边尘染衣剑,白日凋华发。

春风变楚关,秋声落吴山。

草木结悲绪,风沙凄苦颜。

朅来已永久,颓思如循环。

飘飘限江裔,想像空留滞。

离忧每醉心,别泪徒盈袂。

坐愁青天末,出望黄云蔽。

目极何悠悠,梅花南岭头。

空长灭征鸟,水阔无还舟。

宝剑终难托,金囊非易求。

归来倘有问,桂树山之幽。

《咏槿》李白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

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

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

《寄远十一首》李白

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

肠断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

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

写水山井中,同泉岂殊波。

秦心与楚恨,皎皎为谁多。

青楼何所在,乃在碧云中。

宝镜挂秋水,罗衣轻春风。

新妆坐落日,怅望金屏空。

念此送短书,愿因双飞鸿

本作一行书,殷勤道相忆。

一行复一行,满纸情何极。

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

朱颜凋落尽,白发一何新。

自知未应还,离居经三春。

桃李今若为,当窗发光彩。

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

玉箸落春镜,坐愁湖阳水。

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

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远忆巫山阳,花明绿江暖。

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

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

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

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

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

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

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

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

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

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

两不见,但相思。

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长短春草绿,缘阶如有情。

卷施心独苦,抽却死还生。

睹物知妾意,希君种***。

闲时当掇,念此莫相轻。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

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

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

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爱君芙蓉婵娟之艳色,色可餐兮难再得。

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情不极兮意已深。

朝共琅玕之绮食,夜同鸳鸯之锦衾。

恩情婉娈忽为别,使人莫错乱愁心。

乱愁心,涕如雪。

寒灯厌梦魂欲绝,觉来相思生白发。

盈盈汉水若可越,可惜凌波步罗袜。

美人美人兮归去来,莫作朝云暮雨兮飞阳台。

《凤笙曲》沈佺期

忆昔王子晋,凤笙游云空。

挥手弄白日,安能恋青宫。

岂无婵娟子,结念罗帏中。

怜寿不贵色,身世两无穷

《鲜于少府宅看花》李端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

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

垂栏复照户,映竹仍临水。

骤雨发芳香,回风舒锦绮。

孤光杂新故,众色更重累。

散碧出疏茎,分黄成细蕊。

游蜂高更下,惊蝶坐还起。

玉貌对应惭,霞标方不似。

春阴怜弱蔓,夏日同短晷。

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

花时苟未赏,老至谁能止。

上客屡移床,幽僧劳凭几。

初合虽薄劣,却得陪君子。

敢问贤主人,何如种桃李。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李端

名卿步月正淹留,上客裁诗怨别游。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婵娟更称凭高望,皎洁能传自古愁。

盈手入怀皆不见,阳春曲丽转难酬。

《烧金曲》于濆

天寿畏不永,烧金希长年。

积土培枯根,自谓松柏坚。

南陌试腰褭,西楼歌婵娟。

岂知蔓草中,日日开夜泉。

《婵娟篇》孟郊

花婵娟,泛春泉。

竹婵娟,笼晓烟。

妓婵娟,不长妍。

月婵娟,真可怜。

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汉宫承宠不多时,飞燕婕妤相妒嫉。

《夜忧》孟郊

岂独科斗死,所嗟文字捐。

蒿蔓转骄弄,菱荇减婵娟。

未遂摆鳞志,空思吹浪旋。

何当再霖雨,洗濯生华鲜。

《中秋月》齐己

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涌清规。

东楼莫碍渐高势,四海待看当午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半夜婵娟影,正对五侯残酒池。

《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齐己

巾舄初随入蜀船,风帆吼过洞庭烟。

七千里路到何处,十二峰云更那边。

巫女暮归林淅沥,巴猿吟断月婵娟。

来年五月峨嵋雪,坐看消融满锦川。

《莲曲》齐己

越溪女,越江莲。

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苎萝生碧烟。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元稹

郑驿骑翩翩,丘门子弟贤。

文翁开学日,正礼骋途年。

骏骨黄金买,英髦绛帐延。

趋风皆蹀足,侍坐各差肩。

解榻招徐稚,登楼引仲宣。

凤攒题字扇,鱼落讲经筵。

盛气河包济,贞姿岳柱天。

皋夔当五百,邹鲁重三千。

科斗翻腾取,关雎教授先。

篆垂朝露滴,诗缀夜珠联。

逸礼多心匠,焚书旧口传。

陈遵修尺牍,阮瑀让飞笺。

中的颜初启,抽毫踵未旋。

森罗万木合,属对百花全。

词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悬。

戴冯遥避席,祖逖后施鞭。

西蜀凌云赋,东阳咏月篇。

劲芟鳌足断,精贯虱心穿。

浩汗神弥王,鹞飏兴欲仙。

冰壶通皓雪,绮树眇晴烟。

驱驾雷霆走,铺陈锦绣鲜。

清机登穾奥,流韵溢山川。

墨客膺潜服,谈宾膝误前。

张鳞定摧败,折角反矜怜。

句句推琼玉,声声播管弦。

纤新撩造化,澒洞斡陶甄。

卫磬琤鍧极,齐竽僭滥偏。

空虚惭炙輠,点窜许怀铅。

惫色秋来草,哀吟雨后蝉。

自伤魂惨沮,何暇思幽玄。

喜到樽罍侧,愁亲几案边。

菁华知竭矣,肺腑尚求旃。

抵滞浑成醉,徘徊转慕膻。

老叹才渐少,闲苦病相煎。

瓦砾难追琢,刍荛分弃捐。

漫劳成恳恳,那得美娟娟。

拙劣仍非速,迂愚且异专。

移时停笔砚,挥景乏戈鋋。

仪舌忻犹在,舒帷誓不褰。

会将连献楚,深耻谬游燕。

蒲有临书叶,韦充读易编。

沙须披见宝,经拟带耕田。

入雾长期闰,持朱本望研。

轮辕呈曲直,凿枘取方圆。

呼吸宁徒尔,沾濡岂浪然。

过箫资响亮,随水涨沦涟。

惜日看圭短,偷光恨壁坚。

勤勤雕朽木,细细导蒙泉。

传癖今应甚,头风昨已痊。

丹青公旧物,一为变蚩妍。

《月三十韵》元稹

蓂叶标新朔,霜豪引细辉。

白眉惊半隐,虹势讶全微。

凉魄潭空洞,虚弓雁畏威。

上弦何汲汲,佳色转依依。

绮幕残灯敛,妆楼破镜飞。

玲珑穿竹树,岑寂思屏帏。

规将合,行看望已几。

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迥照偏琼砌,馀光借粉闱。

泛池相皎洁,压桂共芳菲。

的的当歌扇,娟娟透舞衣。

殷勤入怀什,恳款堕云圻。

素液传烘盏,鸣琴荐碧徽。

椒房深肃肃,兰路霭霏霏。

翡翠通帘影,琉璃莹殿扉。

西园筵玳瑁,东壁射蛜蝛。

老将占天阵,幽人钓石矶。

荷锄元亮息,回棹子猷归。

迢递同千里,孤高净九围。

从星作风雨,配日丽旌旗。

麟斗宁徒设,蝇声岂浪讥。

司存委卿士,新拜出郊畿。

今古虽云极,亏盈不易违。

珠胎方夜满,清露忍朝晞。

渐减姮娥面,徐收楚练机。

卞疑雕璧碎,潘感竟床稀。

捐箧辞班女,潜波蔽虙妃。

氛埃谁定灭,蟾兔杳难希。

须遣圆明尽,良嗟造化非。

如能付刀尺,别为创璿玑。

《拟古诗十二首》韦应物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

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

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

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

驱车背乡园,朔风卷行迹。

严冬霜断肌,日入不遑息。

忧欢容发变,寒暑人事易。

中心君讵知,冰玉徒贞白。

黄鸟何关关,幽兰亦靡靡。

此时深闺妇,日照纱窗里。

娟娟双青娥,微微启玉齿。

自惜桃李年,误身游侠子。

无事久离别,不知今生死。

峨峨高山巅,浼浼青川流。

世人不自悟,驰谢如惊飍。

百金非所重,厚意良难得。

旨酒亲与朋,芳年乐京国。

京城繁华地,轩盖凌晨出。

垂杨十二衢,隐映金张室。

汉宫南北对,飞观齐白日。

游泳属芳时,平生自云毕。

绮楼何氛氲,朝日正杲杲。

四壁含清风,丹霞射其牖。

玉颜上哀啭,绝耳非世有。

但感离恨情,不知谁家妇。

孤云忽无色,边马为回首。

曲绝碧天高,馀声散秋草。

徘徊帷中意,独夜不堪守。

思逐朔风翔,一去千里道。

嘉树蔼初绿,靡芜叶幽芳。

君子不在赏,寄之云路长。

路长信难越,惜此芳时歇。

孤鸟去不还,缄情向天末。

月满秋夜长,惊鸟号北林。

天河横未落,斗柄当西南。

寒蛩悲洞房,好鸟无遗音。

商飙一夕至,独宿怀重衾。

旧交日千里,隔我浮与沉。

人生岂草木,寒暑移此心。

酒星非所酌,月桂不为食。

虚薄空有名,为君长叹息。

兰蕙虽可怀,芳香与时息。

岂如凌霜叶,岁暮蔼颜色。

折柔将有赠,延意千里客。

草木知贱微,所贵寒不易。

神州高爽地,遐瞰靡不通。

寒月野无绿,寥寥天宇空。

阴阳不停驭,贞脆各有终。

汾沮何鄙俭,考槃何退穷。

反志解牵跼,无为尚劳躬。

美人夺南国,一笑开芙蓉。

清镜理容发,褰帘出深重。

艳曲呈皓齿,舞罗不堪风。

慊慊情有待,赠芳为我容。

可嗟青楼月,流影君帷中。

春至林木变,洞房夕含清。

单居谁能裁,好鸟对我鸣。

良人久燕赵,新爱移平生。

别时双鸳绮,留此千恨情。

碧草生旧迹,绿琴歇芳声。

思将魂梦欢,反侧寐不成。

揽衣迷所次,起望空前庭。

孤影中自恻,不知双涕零。

秋天无留景,万物藏光辉。

落叶随风起,愁人独何依。

华月屡圆缺,君还浩无期。

如何雨绝天,一去音问违。

有客天一方,寄我孤桐琴。

迢迢万里隔,托此传幽音。

冰霜中自结,龙凤相与吟。

弦以明直道,漆以固交深。

白日淇上没,空闺生远愁。

寸心不可限,淇水长悠悠。

芳树自妍芳,春禽自相求。

徘徊东西厢,孤妾谁与俦。

年华逐丝泪,一落俱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