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害辞 释义_以文害辞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7-24 0
  1. 以辞害义的意思是什么?
  2. 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选段一: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
  3. 带以的成语有哪些
  4. 以意逆志和名词解释
  5. 以辞害意的“以”怎样解释?
  6. 以辞害意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7.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4辞以达意孝养天下

拼音:

yǐ cí hài yì

解释:

以文害辞 释义_以文害辞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出处:

孟子·万章上》: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例句:

以辞害义的意思是什么?

1. 在文言文中表示有修养或者修养及高的词有哪些

文言文提升修养的经典句子1、大仪斡运。

天回地游。四气鳞次。

寒暑环周。星火既夕。

忽焉素秋。凉风振落。

熠耀宵流。2、吉士思秋。

实感物化。日与月与。

荏苒代谢。逝者如斯。

曾无日夜。嗟尔庶士。

胡宁自舍。3、仁道不遐。

德輶如羽。求焉斯至。

众鲜克举。大猷玄漠。

将抽厥绪。先民有作。

贻我高矩。4、虽有淑姿。

放心纵逸。出般于游。

居多暇日。如彼梓材。

弗勤丹漆。虽劳朴斵。

终负素质。5、养由矫矢。

兽与于林。蒲芦萦缴。

神感飞禽。末伎之妙。

动物应心。研精躭道。

安有幽深。6、安心恬荡。

栖志浮云。体之以质。

彪之以文。如彼南亩。

力耒既勤。藨蓘致功。

必有丰殷。7、水积成川。

载澜载清。土积成山。

歊蒸郁冥。山不让尘。

川不辞盈。勉尔含弘。

以隆德声。8、高以下基。

洪由纤起。川广自源。

成人在始。累微以着。

乃物之理。纆牵之长。

实累千里。9、复礼终朝。

天下归仁。若金受砺。

若泥在钧。进德修业

辉光日新。隰朋仰慕。

予亦何人。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公冶长)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语述而)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40、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49、运筹帷幄之中,决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感悟人生)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2. 表示“气质修养”的字有哪些

锐,灵,美,神,秀,雅,文,才,精,慧,贤,等。

锐:(锐)ruì,锋利,尖,与“钝”相对:锐利,锐不可当。1,感觉灵敏:敏锐。

2,勇往直前的气势:锐意进取,养精蓄锐。 3,精良:精锐。

4,骤,急剧:锐减,锐增。灵:(灵)líng,1,有效验:灵验。

灵丹妙药。 2,聪明,不呆滞:灵巧,机灵,灵慧。

3,敏捷的心理活动:灵机,灵感,灵性。 4,精神:灵魂,心灵,英灵。

5,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神灵,精灵。 6,反映敏捷,活动迅速:灵活,灵犀,灵便(biàn )。

7,关于死人的:幽灵,灵魂,灵柩。美:měi,好,善:美德。

美学。美谈。

审美。美丽。

美容(美化容貌)。美不胜收。

得意,高兴:美滋滋的。 称赞,以为好:赞美。

美言。美誉。

指“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北美。南美。

指“美国”:美元。美籍华人。

神:shén,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神仙。神怪。

神主。神社。

神农。神甫。

神权。鬼使神差。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神秘。神奇。

神异。神话。

神机妙算。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神勇。

神医。神通。

神圣。神速。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神。凝神。

神魂颠倒。 表情:神色。

神。神姿。

神志。 精神:神清气爽。

秀:xiù,植物吐穗开花,多指庄稼:秀穗。秀而不实(喻人很聪明,却未做出实际成绩)。

苗而不秀(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 特别优异的,亦指特别优异的人:秀异。

秀才。优秀。

后起之秀。 美丽而不俗气:秀丽。

秀劲。秀俊。

秀拔(秀丽而挺拔)。清秀。

秀外慧中(外貌俊美,内心聪明)。 中国元明两代称贵族、官僚、富室子弟(称平民子弟为“郎”):不郎不秀(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茂盛:佳木秀而繁荫。雅:yǎ,正规的,标准的:雅言。

雅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雅。

高雅。典雅。

雅观。雅教(jiào )。

雅兴(xìng )。雅座。

雅俗。 平素,素来:雅爱。

雅善鼓琴。 极,甚:雅以为美。

雅不欲为。 交往:无一日之雅。

酒器名:雅量(liàng )(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风雅颂。

雅声(泛指诗歌)。 古同“鸦”,乌鸦。

文:wén,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

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

文艺。文体。

文典。文苑。

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文华辞,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温和:文火。

文静。文雅。

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掩饰:文过饰非。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才:cái,能力:才能。

口才。这人很有才干。

指某类人(含贬义):奴才。蠢才。

方,始:昨天才来。现在才懂得这个道理。

仅仅:才用了两元。来了才十天

精:jīng,上好的白米:“食不厌精”。 细密的,与“粗”相对:精密。

精细。精确。

精制。精读。

精选。精心。

精研。精雕细镂。

聪明,思想周密:精悍。精敏。

精明。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精华。

精英。精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精力。聚精会神。

无精打。 专一,深入:精诚。

精忠。精炼。

精湛。精严。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 *** 。 很、极:精湿。

精瘦。精光。

完美,最好:精美。精妙。

精益求精。 明朗,清明:“天精而见景星”。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精灵(a.鬼怪;b.机灵)。妖精。

古同“菁”,花。慧:huì,形 (形声。

从心,彗声。本义:聪明,有才智) 同本义〖intelligent〗 慧,儇也。

——《说文》 知或谓之慧。——《方言》三 注:“慧,儇,皆意精明。”

亟见窕察谓之慧。——《贾子道术》 柔质受谏曰慧。

——《周书·谥法》 周子有兄而无慧。——《左传·成公十八年》 而慧者不以藏书箧。

——《韩非子·喻老》又如:慧侠(有才华,有胆略);慧给(聪敏而有口才);慧种(优良的天赋秉性);慧黠(聪敏机智);慧美(聪明美丽) 狡黠〖crafty〗。如:慧齿(灵巧的口齿) 〖中医〗∶眼睛清明〖clearandbright〗 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

——《伤寒论》。贤:(贤)xián,有道德的,有才能的:贤明。

贤德。贤能。

贤良。贤惠。

贤淑。贤哲。

贤人。圣贤。

礼贤下士。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贤弟。

贤侄。贤契(对***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3. 古文中什么字代表有文化的意思

翻译是要注意三个字,“信”“达”“雅”

<font color=#0556A3参考文献:</font无 从整体上理解,转换成你自己的话。我看古文都是这样看的。 没有简单的办法,古文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并且一字多意的现象普遍存在,必须结合全文通译。工具可以使用辞海。 翻工具书或者自己总结经验咯~ 我比较同意&quot;灵运&quot;的说法。我在初中时,曾经一个人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古文的含义,我的语文老师(很有名的哦)告诉我没有那个必要,最重要的是从整体上理解整篇文章的大义,一些比较重要的字,比如那些通字,需要多抠抠,经验之谈:-) 多读,就会有感觉的 意译比较好

就是理解的把意思表达出来,但要注意一些关键词的意译,因为那个一般考试都是考点 平时多积累实词,虚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基础知识,多读,培养语感.

!!!!!!!!!!!!!!!!!!!!!!!!!!没必要,逐字翻译!!!!!!!!!!!!!!!!!!!!!!!!!!!!!!!

哈哈,佩服!居然想到这个,只是还没有 查阅古汉语词典,绿皮的那本 使用工具书

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选段一: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

以词害意的意思是什么

以词害意 [yǐ cí hài yì]

[释义]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丹,是为得之。" 文,《诗》之文章,所引以兴事也;辞,诗人所歌咏之辞;志,诗人志所欲之事;意,学者之心意也。”焦循《正义》:“辞谓篇章也。”又以为:“《诗》之文章,即辞之文也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 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孟子强调对诗歌的理解,不能只从字句的表面意思上去看,要从全诗的基本思想出发,去去领会字句的含义

不以辞害志是什么意思

不以辞害志

拼音:bù yǐ cí hài zhì

释义: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出处:《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文科,理科,还分不分 5分

是一定要分的!!

不管上大学之前分不分,选定专业后不还是一样分了么?所以,即使你的学校没有分文理科,也最好叮找出自己擅长什么,不然真得很误人的!!

为什么有时候吃东西会把自己咬到?

那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然后呢,大脑运作那么久,难免会有错误的嘛。

然后一个指挥错误,牙齿就咬到舌头了。

经常这样,很痛哎。

害的成语有哪些

利害得失、

利害攸关、

伤天害理、

贻害无穷、

晓以利害、

害人不浅、

趋利避害、

损人害己、

为民除害、

谋财害命、

切中要害、

害群之马、

盛衰利害、

避害就利、

去害兴利、

害群之马、

贪生害义、

残民害理、

求生害义、

除邪去害、

执文害意、

不以辞害志、

以私害公、

不以词害意、

劈空扳害、

全身远害、

进谗害贤、

有害无利、

妒能害贤、

心腹之害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妨功害能、

远害全身、

求生害仁、

不知利害、

害忠隐贤、

以辞害意、

尸禄害政、

散伤丑害、

以文害辞、

忍心害理、

要害之地

兴利除害: 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晓以利害: 晓:使人知道。把事情的利害关系给人讲清楚。

违害就利: 避开祸害,追求利益。

违天害理: 做事残忍,违背天道。同“违天逆理”。

丧天害理: 做事凶狠残忍,全无道德。

散伤丑害: 形容不和谐的声音。

害群之马:

执文害意: 指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自相残害: 残:伤害。自己人互相。

以辞害意: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要害之地: 要害:人体上能致命的部位,比喻军事上处于至关重要位置的地方。多比喻军事战略要地。亦作“要害之处”。

以词害意: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遗害无穷: 留下无穷的祸患。

以私害公: 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以文害辞: 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有害无利: 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与民除害: 替百姓除祸害。

图财害命: 图:谋取。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损人害己: 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忍心害理: 忍:残忍。心地残忍,丧尽天良。

切中要害: 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求生害仁: 指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

趋利避害: 趋:奔向。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

全身远害: 远:离。保全生命,远离灾害、危害之地。亦作“远害全身”、“全身远祸”、“潜身远祸”。

劈空扳害: 劈空:什么都没有;扳:通“攀”,牵扯。毫无根据地栽赃陷害

利害得失: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利害相关: 利害:好处和害处;关:相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利害攸关: 利害所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开利除害: 犹言兴利除弊。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进谗害贤: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太工于辞藻,未免以辞害意什么意思

是指太过于注重文字的形式,会损伤到意义的表达

带以的成语有哪些

小题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小题2:与品德高尚的人(或优秀人物)为友。(1分)可上溯历史,以古人为知音。(1分)不仅要诵读古人的诗书,还要了解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即知人论世。(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选段一:“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意思是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孟子强调对诗歌的理解,不能只从字句的表面意思上去看,要从全诗的基本思想出发,去去领会字句的含义。因此选段一的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是以意逆志。

选段二:“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要深刻地理解作品,必须了解作者的为人;而要了解作者的为人,又必须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因此我们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时,总要先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这种方法,就叫“知人论世”,现在“知人论世”已成为人们习用的成语。因此选段二的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是知人论世。

点评: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必须做出客观周全的判断,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主次颠倒,不可主观臆断。文本的主要观点是隐藏在文本用的材料之中的,基本倾向是隐含在作者对材料的处理和评说之中的,对文本材料的解读、对作者材料处理与评议的分析是我们获取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认识的必由之路。离开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准确判断,就失去了对其进行“负责任”的评价的基础。

小题2:

试题分析:孟了的本意是论述交朋友的范围问题。乡里人和乡里人交朋友,国中人和国中人交朋友,更广泛的范围,则和天下的人交朋友,也就是朋友遍天下了吧。如果朋友遍天下还嫌不足,那就有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了。当然,也只有神交而已。这种神交,就是诵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而为了要正确理解他们的诗和他们的书,就应当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又离不开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问题了。因此孟子认为:与品德高尚的人(或优秀人物)为友。

点评:阅读答题有一个基本原则:答案就在原材料中。为此,根据题意,从原材料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这些句段中提炼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是答题的关键。

以意逆志和名词解释

带以的成语有哪些(例举部分)

爱人以德 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

饱以老拳 饱:充分;以:用。痛打,尽情地揍。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不以人废言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纳他的正确意见。

不以为耻 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

不以为奇 并不觉得奇怪。表示这是见惯了的。

不以为然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不以一眚掩大德 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不知所以 以:原因。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掉以轻心 掉:摆动;轻:轻率。对事情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动之以情 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度己以绳 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后指人或...

好整以暇 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以辞色 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降格以求 降低标准去寻求。

仅以身免 指没有被杀或只身逃出了险境。

慨当以慷 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当以”无实际意义。

堪以告慰 堪:能,可以。可以感到或给予一些安慰。

宽以待人 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梦寐以求 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民以食为天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磨砺以须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摩厉以须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母以子贵 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难以为继 难于继续下去。

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强不知以为知 不懂装懂,本来不知道,强说知道。

全力以赴 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人以群分 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

日以继夜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如愿以偿 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扫地以尽 比喻破坏得彻底。也比喻面子、威风丢失干净。

忘乎所以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忘其所以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文以载道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无以复加 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

物以类聚 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

物以稀为贵 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习以为常 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相濡以沫 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信以为真 相信他是真的。指把的当作真的。

虚位以待 留着位置等待。

一以贯之 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以暴易暴 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以冰致蝇 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以辞害意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以德报德 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以德报怨 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以毒攻毒 攻:治。中医用语,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

以碫投卵 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

以讹传讹 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以耳代目 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以攻为守 以进攻作为防御的手段。

以古非今 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以观后效 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将罪犯从轻处分,再看他以后的表现。

以冠补履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以管窥天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以规为瑱 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

以火救火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以己度人 度:揣度,推测。用自己的心思(多指不好的)去猜度别人。

以简驭繁 用简捷了当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纷繁的事物。

虚左以待 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严阵以待 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夜以继日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夜以继昼 用夜里的时间接上白天的时间。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一言以蔽之 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一以当十 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扫榻以待 榻:床。把床打扫干净等待客人到来。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绳之以法 根据法律制裁。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拭目以待 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事以密成 事情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

授人以柄 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率马以骥 用好马带领马群。比喻能者居先。

聊以解嘲 姑且用来解释被人嘲笑的事情。

聊以塞责 姑且应付一下,算是交代了责任。

聊以 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聊以自娱 聊:姑且。姑且用以自我宽慰。

聊以卒岁 勉强地度过一年。

蒙以养正 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

超以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嗤之以鼻 嗤:讥笑。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持之以恒 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出以公心 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大车以载 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

啖以重利 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

道路以目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以辞害意的“以”怎样解释?

出自《孟子·万章上》,意思是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原文:

《孟子·万章上》:“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译文:

《孟子·万章上》:“不要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泥于个别词句而误解作品完整的意思;能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才是懂得了阅读作品的正确方法。”

扩展资料: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以辞害意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成语以辞害义

发音yǐ cí hài yì

解释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近义词以词害义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曲解别人的意思。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事例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也。 ★南朝·宋·刘勰《文心雕龙·夸饰》

因为得意思。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4辞以达意孝养天下

词目

以辞害意

发音

yǐ cí hài yì

释义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近义词

以词害意

引用

《宋史》卷一百一·志第五十四·礼四等 ...以牛、羊、豕为序,今用《我将》之诗,遂以羊、豕、牛为序,所谓 以辞害意 ,岂有用大牲作元祀,而反在羊、豕之后者?其三,陈设尊罍... 《金史》卷八十五·列传第二十三·世宗诸子 ...业日新,无虑牵复之晚。朕素不工词翰,临文草草,直写所怀,冀不 以辞害意 也。”未几,授沁南军节度使。三年,改判咸平府事,未赴,...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 隐六年,尽十一年 ...,则异姓为宾,复言“族燕”,不得有异姓也。孟轲所云说诗者“不 以辞害意 ”,此之谓也。“异姓为后”者,谓王官之伯降临诸侯,以王... 《文心雕龙》卷三十七 夸饰 ...义成矫饰。大圣所录,以垂 *** ,孟轲所云“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 以辞害意 ”也。  自宋玉、景差,夸饰始盛;... 《东观汉记校注》附录 ...,知几虽未暇检点,然亦知中有邕、彪之作,故补叙之于后,读者勿 以辞害意 可也。又案:蔡邕奏上十志章续汉律历志注引作蔡邕戍边上章... 《三宝太监下西洋记》第十七回 宝船厂鲁班助力 铁锚厂施能 ...厂,一个厂怎么钉得?”钉碗的道:“除旧布新,也就是钉。君子不 以辞害意 可也。”老爷道:“一个锚怎么钉得?”钉碗的道:“造作有... 《文忠集》卷六十一·居士外集卷十一 ...不知郑氏之说何从而为据也?孟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 以辞害意 。”非如是,其能通《诗》乎?  本末论... 《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十七回 宝船厂鲁班助力  ...厂,一个厂怎么钉得?”钉碗的道:“除旧布新,也就是钉。君子不 以辞害意 可也。”老爷道:“一个锚怎么钉得?”钉碗的道:“造作有... 《汉代宫廷》第一回 ...兼述,也就一概从略。虽说是仅供文人消遣,无关正经的,犹恐 以辞害意 ,误了一知半解的青年。所以立意宜正,考据宜详,不敢向壁...

《 孟 子》卷 9万章 章句 上 诗解 4 辞以达意 孝 养天下

题文诗:

孟子 之 曰 : 尧老舜摄 . 尧典 有 曰 : 二十八载 ,

尧 乃徂落 , 天下 百姓 , 如丧考妣 , 三年四海 ,

遏密八音 . 孔子 有 曰 : 天无二日 , 民无二王 .

舜为天子 , 又帅天下 , 诸侯为尧 , 三年 之 丧 ,

是二天子 . 咸丘蒙曰 : 舜不臣尧 , 既得闻命 .

诗 经有 云 : 普天之下 , 莫非王土 ; 率土之滨 ,

莫非王臣 . 舜为天子 , 敢问瞽瞍 , 非臣如何 ?

曰是诗也 , 非是之谓 ; 劳于王事 , 而 舜 不得 ,

养父母也 . 曰此 者也, 莫非王事 , 我独贤劳 .

说诗不以 , 文害辞不 , 以辞害志 . 以意逆志 ,

是为得之 . 文以表情,辞以达意. 如以 其 辞 ,

云汉诗曰 : 周余黎民 , 靡有孑遗 . 信斯言也 ,

周无遗民 . 孝子之至 , 莫大尊亲 ; 尊亲之至 ,

其 莫大乎 , 以天下养 . 为天子父 , 尊之至也 ;

以天下养 , 养之至也 . 诗 经有 曰 : 永言孝思 ,

孝思维则 . 此之谓也 . 尚 书 有 曰 : 祗见瞽瞍 ,

夔夔齐栗 , 瞽瞍允若 . 是为父 而, 不得而子 . ?

原文 ? 咸丘蒙1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2。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3!’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4:‘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5,百姓如丧考妣6,三年,四海遏密八音7。’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

译文

咸丘蒙问道:“俗话说:‘道德最高的人,君主不能够把他当臣子,父亲不能够把他当儿子。’舜面朝南方站在天子位置,帝尧率领诸侯面向北方去朝拜他,舜的父亲瞽瞍也面向北方去朝拜他。舜看见了瞽瞍,容貌局促不安。孔子说:‘在这个时候,天下真岌岌可危呀!’不晓得这话可不可信?”

孟子答道:“不。这不是君子的话,而是齐东野人的话。不过是尧老了时,让舜摄政罢了。《尧典》上说过:‘过了二十八年,放勋才逝世。群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服丧三年,天下一切音乐都停止。’孔子说过:‘天上没有两个太阳,百姓没有两个天子。’若舜已在尧死前做了天子,又率领天下诸侯为尧服丧三年,这便是两个天子并列了。”?

注释?(1)咸丘蒙:孟子***。(2)有蹙:“有”无实义;蹙,音cù,不安的样子。?(3)天下殆哉,岌岌乎:为“天下岌岌乎殆哉”的倒装。(4)《尧典》曰:以下所引数句实为今《尚书·舜典》文。(5)放勋乃徂落:放勋,尧的名;徂(cú)落,死。(6)考妣:父母。(7)四海遏密八音:遏,止;密,同“谧”,安静;八音,指八种质料——金、石、丝、竹、匏(páo)、土、革、木——所做的乐器。

原文

?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2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3,不以辞害志。以意逆4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5’。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6:‘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7。’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 ” ?

译文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这事我已经受教了。《诗经》说过:‘普天之下,无不是天子的土地;四境之内,无不是天子的臣民。’舜既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民,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北山》这首诗,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而是说作者勤劳国事以致不能够奉养父母。他说:‘这些事没一件不是天子之事啊,为什么就我一人这么辛劳呢?’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字面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如拘于词句,那《云汉》诗说过,‘周朝剩余的百姓,没有一个存留’。相信了这一句话,便是周朝没有留下一个人了。孝子行为的极致,没有什么超过尊敬双亲的;尊敬双亲的极致,没有什么超过以天下来奉养父母的。瞽瞍做了天子的父亲,可说是尊贵到极致了;舜以天下来奉养他,可说是奉养的极致了。?《诗经》又说:‘永远地讲究孝道,孝道便是准则。’也正是这个意思。《书经》又说:‘舜小心恭敬来见瞽瞍,战战兢兢的样子,瞽瞍于是也真的恭顺了。’这难道是‘父亲不能够把他当儿子’吗?”?

注释?(1)《诗》云:所引诗句见《诗经·小雅·北山》。(2)贤劳:多劳。?(3)以文害辞:文,字;辞,词句,语句。(4)逆:揣测。(5)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两句见《诗经·大雅·云汉》;黎民,即老百姓。(6)《诗》曰:诗句引自《诗经·大雅·下武》。(7)“祗载”至“允若”:当为《尚书》逸篇中文;祗,音zhī,敬;载,事;夔(kuí)夔齐(同“斋”)栗,恭敬谨慎的样子;允,信,真的;若,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