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论_知人论世属于什么理论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7-23 0
  1. 浅析孔子的文论思想
  2. 列夫托尔斯泰
  3.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精炼答案
  4. 中华传统文化丛书·孔孟儒学txt全集
  5. 知人论世打一生肖
  6. 《孟子.万章下》:欲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谈你对知人论事学说的

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汉族,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所着《文史通义》共9卷(内篇6卷,外篇3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着作。

中文名: 章学诚

别名: 字实斋

知人论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论_知人论世属于什么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中国浙江绍兴(古会稽)

出生日期: 1738年

逝世日期: 1801年

职业: 清代史学家、文学家

主要成就: “六经皆史”之论

代表作品: 《文史通义》

简介

章学诚,清代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原名文酕。文镳,字实斋,号少岩。绍兴人。 章学诚自小对文史有浓厚兴趣,立志追求学问。26岁肄业国子监。28岁在京师事大学士朱筠,得以尽览其丰富的藏书,并与往来朱门的名流学者研讨学术源流及异同,学业大进。乾隆四十二年(1777)应乡试中举,翌年中进士。曾援授国子监典籍,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后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自以为“迂流”不合世用,不愿入仕,在保定、定州、归德等地书院讲学。 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开始撰写《文史通义》,20余年从不中断。还应聘纂修过和州、永清县、亳州、常德府和荆州府等地方志,参与《湖北通志》的修订。章学诚一生穷困潦倒,从32岁起,因父亡而靠讲学和修志所得维持生活,十分拮据。他学识渊博,史学理论有独到见识,因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所限,未能充分施展才能和抱负。他刻意编辑12年的《史籍考》也未问世。《文史通义》生前只刻印了篇目,道光十二年(1832)其次子首次刊印了8卷。后有近人叶长青注本。另有《校雠通义》4卷,《方志略例》2卷,《文集》8卷,《外集》2卷﹐《湖北通志检存稿》4卷及《未成稿》1卷,《外编》18卷等,去世120年后由刘承干搜集整理出版了《章氏遗书》。 章学诚一生主修、参修各类地方史志十余部,并撰写了大量的志评著作。修志的过程也是章学诚史学理论逐步成熟的过程,以其提出较为系统的方志学理论而被称为中国方志学的创始人。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的重心有过两次大的转变,从关注方志的艺文著录转向关注如何保存地方掌故,从企图在方志书志部分保存掌故转向方志“志”体与掌故分立。他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提出了方志分立三书的主张。《方志立三书议》可以说是章学诚所创立的方志学之精义所在,它的提出,标志着其方志理论的成熟、修志体例的完备和方志学的建立。编辑本段成就及荣誉

早年博涉史书,中年入京,遍览群籍。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官国子监典籍。后去职,历主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讲习。五十三岁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主修湖北通志。晚年目盲,著述不辍身处嘉乾汉学鼎盛之世,力倡史学,独树一帜。以“六经皆史”说纠正重经轻史的偏失,反对“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学风。主张“史学所以经世”“作史贵知其意”。阐发史学义例,表彰通史撰述,重视方

章学诚

志编纂,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的目录学思想,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历史学和目录学理论。因其说与一时学术界好尚不合,直至晚清始得传播。所编和州、永清、亳州诸志,深受后世推重。代表作品为《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学术价值甚高。另有《方志略例》、《实斋文集》等。后人辑为《章氏遗书》刊行,曾辑《史籍考》,志愿宏大,惜未成书,稿亦散失。编辑本段章学诚生平经历

章学诚(1738-1801年),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位杰出的史学评论家。章学诚不仅批判了过去的文学和史学,也提出了编写文史的主张。他对编纂史书的具体做法,又表现在他所修的诸种地方志之中。

青少年

章学诚提出了“经世致用”、“六经皆史”、“做史贵知其意”和“史德”等著名论断,建立了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同时还在总结前人修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志属信史”、“三书”、“四体”、“方志辨体”和建议州县“特立志科”等重要观点,建立了方志理论体系,创立了方志学,从而奠定了其在清代史学上的重要地位。 章学诚在《与族孙汝南论学书》一文中回忆他的童年时说:“仆尚为群儿,嬉戏左右,当时闻经史大义,已私心独喜,决疑质问,间有出成人拟议外者。”这说明章学诚自幼对经学和史学理论就发

章学诚

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所发的议论经常令大人吃惊,在这方面显示出良好的资质。 章学诚十五六岁时,随父亲到湖北应城,从馆师学习举子业。但他对此却很厌烦,于是偷偷说服了妻子,将金银首饰摘下,卖钱换来纸笔,雇来县里的小书吏,连夜抄录春秋内外传,以及东周、战国时的子、史书,然后根据自己的意图,把它们分析开后重新组合,编纂成纪、表、志、传体裁的史书,共100多卷。可是这些事情还没来得及完成,他便因“馆师所觉,呵责中废”。可见他在青少年读书时期,主要经历也是用在历史编纂学方面的。

成年立志

他真正萌生撰写一部史学理论著作的想法,是在他29岁的时候。章学诚曾说: “尝以二十一家义例不纯,体要多舛,故欲遍察其中得失利病,约为科律,作为数篇,讨论笔削大旨。”(《与族孙汝南论学书》) 章学诚在太学志局的不幸遭遇,是促使他下决心着手撰写《文史通义》的直接原因。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章学诚因“二三当事,猥以执笔见推”,进入太学志局,参与《国子监志》的编修工作。但他一旦进入志局,便感到处处受牵制,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干。尤其令他气愤的是,志局监领嫉贤妒能,倚仗自己手中的权力,颠倒是非,排挤和打击真才实学之士。数年之后,章学诚忍无可忍,于是愤然离开志局。 离开志局后不久,他给曾任顺天乡试考官、一向很关心和器重他的朱春浦先生写了一封长信,陈述了自己离开志局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他说:“学诚用是喟然谢去,非无所见而然也。昔李翱尝慨唐三百年人文之盛,几至三代两汉,而史才曾无一人堪与范蔚宗、陈承祚抗行者,以为叹息。夫古人家法,沈约以前,存者什五,子显以下,存者什三。唐史官分曹监领,一变马班以来专门之业,人才不敌陈、范,固其势也。每慨刘子元不以世出之史才,历景云、之间,三朝为史,当时深知,如徐坚、吴兢辈,不为无人,而监修萧至忠、宗楚客等,皆痴肥臃肿,坐啸画喏,弹压于前,与之锥凿方圆,抵龉不入,良可伤也。子元一官落拓,十年不迁,退撰《史通》。是以出都以来,颇事著述,斟酌艺林,作为《文史通义》,书虽未成,大旨已见。”刘知几,字子元,是唐朝著名的史学理论家,曾在史官中任事多年,后因忍受不了史官人浮于事、相互扯皮和嫉贤妒能的腐朽官僚体制,愤然离去,退撰《史通》,于是成为一代史

章学诚

学名著。章学诚在这里通过叙述刘知几在史馆里的遭遇,不仅暗示了自己离开志局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自己开始撰写《文史通义》的原因和动机。 关于《文史通义》一书的写作年代,章学诚未曾明确说过,但还是可以通过他的一些行迹和言谈推断出来。 在上面给朱春浦的这封信中,章学诚还说道:“出都以来,作为《文史通义》。”这表明《文史通义》一书的动笔时间,应当在他出都后不久。根据他信中说明的情况,章学诚是在出都的次年写的《文史通义》,那时已经距离他离开故乡整整20年了。章学诚离开故乡是1753年,则《文史通义》的动笔时间应当是1772年,章学诚时年35岁。 由于章一生贫穷,为了生计常常要四处奔波,使他不可能安稳坐下来从事学术研究,所以《文史通义》一书的写作时断时续,进展十分艰难和缓慢。学诚逝世前一年,因为积劳成疾,已经双目失明,即使这样,仍笔耕不辍。但天不年,他早已列入的《圆通》、《春秋》等篇还未及动笔,便遗憾地死去。可见,《文史通义》一书的写作,自章学诚35岁起,至他64岁逝世时止,共历时29年。但严格说来,仍没有写完。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学术方向

一生精力都用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所著《文史通义》,与唐刘知几的《史通》并称史学理论名著。曾编纂《史籍考》,拟尽收古今史部书叙目凡例,总目达三百二十五卷,但书未完成,稿亦散失。所修方志,传世有和州、亳州、永清三志。曾主修《湖北通志》,现存遗稿数十篇。 哲学上提出“道(理) 寓于器(事物)”命题,认为“道”是客观事物之规律,“求道”应根据对事物的实际考察。所提出“六经皆史”之说,主张治经以考证史料和发挥义理相结合,将治经引向治史,反映其解脱旧经学传统束缚学术趋向。论文注重内容,反对拟古和***倾向,批判了当时桐城派的流弊。其学说至清末始为人重视。1922年有《章氏遗书》刊行。

学术论点

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所著《文史通义》共 9卷(内篇6卷﹐外篇3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著作。其中《文德》﹑《文理》和《史德》等篇中涉及文学理论见解最多。他反对“桐城派”的专讲“义法”﹐袁枚的专讲“性灵”。他在《文德》﹑《与朱少白论文》中﹐认为作文要“修辞立诚”﹐要“主敬”﹐所谓“敬”﹐就是态度要严肃﹔“论古必恕”﹐就是从事批评应该设身

章学诚

处地﹐知人论世﹐通情达理。在《文理》中﹐认为“是以学文之事﹐可授受者规矩方圆﹐其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强调“读书养气之功﹐博古通经之要﹐亲师近友之益﹐取材求助之方”才是论文的前提。着重批评了舍本逐末的“文***”。在《史德》中﹐认为“气昌而情挚”﹐才是“天下之至文”。在《答沈枫墀论学》中﹐提倡“文贵发明”(亦即是要有创新)﹐“亦期用世”。在《古文十弊》中﹐反对“不达时势”﹑“画蛇添足”﹑“优伶演剧”﹑“削足适履”等等不良文风。这些都具有针砭时弊的作用。所作的文章也疏畅条达﹐以议论胜。 《文史通义》有近人叶长青注本。另有《校雠通义》4卷﹐《方志略例》2卷﹐《文集》8卷﹐《外集》2卷﹐《湖北通志检存稿》4卷及《未成稿》1卷﹐《外编》18卷等﹐均收入吴兴嘉业堂刊本《章氏遗书》。编辑本段其它信息

章学诚的相关名言 :1、文辞犹金石也,志识炉锤也 。 2、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 3、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编辑本段代表著作

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开创了浙东史学学派。浙东史学具备两个最鲜明的特点:即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和注重史学的研究。黄氏死后,浙东史学的影响虽不及考据学派,但代有传人,脉系不绝。至乾嘉时代,章学诚成为这一派的主要代表。学诚著《文史通义》,以史意为宗旨,不仅继承了浙东史学注重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而且在史学领域创立了自己的尚意史学理论体系,对清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后世称他为浙东史学的殿军,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 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撰写的《史通》,在中国史学批评史上树立了第一个高峰,后人若要赶上或超过他,就必须寻找到前人遗留下的空隙,并以此为突破口,创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决不能走前人走过的路。当章学诚青年时就在史学理论方面崭露头角,人们把他与刘知几相比,他不但不高兴,反而辩驳道:“吾于史学,盖有天授,自信发凡起例,多为后世开山,而人乃拟吾于刘知几。不知刘言史法,吾言史意;刘议馆局纂修,吾议一家著述。截然两途,不相入也。”正是因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一书中大力倡导史意,言刘知几所未言,才使他得以在中国史学批评史上树立起第二个高峰,真正能够做到与刘知几比肩齐名,否则是无论如何也不及刘知几的。 章学诚撰写《文史通义》的第二个目的,是为著作之林校雠得失。他在《与陈鉴亭论学》一文中明确地说明了这个目的。此外,还在其他一些文章中多次表达过这类意思。所谓“校雠”,不仅局限于核对书籍、厘正错误的一般校勘性工作,更主要的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章学诚在他的另一部著作《校雠通义》的序文中,曾对这一词语做过界定: “校雠之义,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于此。”他为校雠这一词所做的定义在《文史通义》一书中,自然也得到了印证。如他在《与严冬友侍读》一文中说:“思敛精神为校雠之学,上探班、刘,溯源《官礼》,下该《雕龙》、《史通》,甄别名实,品藻流别,为《文史通义》一书。” 章学诚为著作之林校雠得失,其中最主要的是史学著作。他在《上朱中堂世叔王书》一文中说:“近刻数篇呈诲,题似说经,以为有意争衡,此不足辩也。”关于这一点,只要翻开《文史通义》,察看其篇目内容,便可一目了然。据此,许多学者认为它是一部中国史学批评史或史学理论著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定义又有失偏颇。因为《文史通义》一书也包括对文学,尤其是历史文学的品评和校雠。章学诚在《上钱辛楣官詹书》一文中明确指出,校雠不但包括史,也包括文。 章学诚是浙东史学的殿军,继承并发展了浙东史学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他认为,著史如果不切合当时人事,便没有资格谈论史学。他说:“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且如六经,同出于孔子,先儒以为其功莫大于《春秋》,正以切合当时人事耳。后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则吾不得而知之矣。学者不知斯义,不足言史学也。”(《文史通义·浙东学术》) 《文史通义》有近人叶长青注本。另有《校雠通义》4卷,《方志略例》2卷,《文集》8卷,《外集》2卷,《湖北通志检存稿》4卷及《未成稿》1卷,《外编》18卷等,均收入吴兴嘉业堂刊本《章氏遗书》。编辑本段史学观点

强调史意

章学诚在《和州志·志隅自叙》一文中说:“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予《文史通义》所为做也。”在这里,他通过与以上诸家的比较,明确指出自己撰写《文史通义》一书,就是为了阐发史意。此外,他还在《文史通义》的许多篇章中谈到了阐发史意的重要性。例如他在《文史通义·言公》篇中说:“做史贵知其意,非同于掌故,仅求事文之末。”在《文史通义·史德》篇中说: “史所贵者义也。”在《中郑》篇中说:“史家著述之道,岂可不求义意所归乎?”等等。 章学诚为何如此强调史意的重要性呢?他认为史学主要包括史事、史文、史义三个部分,其中史义是灵魂,因此最为重要。他在《文史通义·申郑》篇中说:“孔子做《春秋》,盖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孔子自谓有取乎尔。”据此,章学诚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文史通义》,表明他希望通过对史书和史文的研究达到通晓史义的目的。

阐发史意

他把阐发史意作为最高宗旨,也是与当时的学术背景有关的。自清初顾炎武开创考据学派之后,由于清取了高压与怀柔相结合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至乾嘉时代,考据学者们终日埋头典籍,不问世事,竟为无用的鱼虫之学。章学诚认为,这是从明人无本空谈的一个极端又走到了过分强调征实的另一个极端了,因而对考据学风应当有所矫正,提倡发挥自己的主观见解,他在《与汪龙庄书》一文中说,“今日学者风气, 征实太多, 发挥太少, 有如桑蚕食时, 而不能抽丝。拙撰《文史通义》,中间议论开辟,实有不得已而发挥,为千古史学辟其蓁芜。”表明自己撰写《文史通义》,以史意为宗旨,也有矫正时下考据学风之意。编辑本段章学诚经世致用

章学诚的经世致用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扶持世教,匡正人心

他在《上尹楚珍阁学书》一文中说: “学诚读书著文,耻为无实空言,所述《通义》,虽以文史标题,而于世教民彝,人心风俗,未尝不三致意,往往推演古今,窃附诗人之义焉。”学诚在这里说的“世教”,当然是指儒家的仁义道德学说,这正是他的历史局限所在,不过还是应当辩证看待这个问题。章学诚的这一观点,在政治上虽然是消极的,但在学术上却具有进步意义。

扭转僵化的考据学风

反对“桐城派” 的专讲“义法”,袁枚的专讲“性灵”。他在《文德》、《与朱少白论文》中,认为作文要“修辞立诚”,要“主敬”,所谓“敬”,就是态度要严肃;“论古必恕”,就是从事批评应该设身处地,知人论世,通情达理。在《文理》中,认为“是以学文之事,可授受者规矩方圆,其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强调“读书养气之功,博古通经之要,亲师近友之益,取材求助之方”才是论文的前提。着重批评了舍本逐末的“文***”。在《史德》中,认为“气昌而情挚”,才是“天下之至文”。在《答沈枫墀论学》中,提倡“文贵发明”(亦即是要有创新),“亦期用世”。在《古文十弊》中,反对“不达时势”、“画蛇添足”、“优伶演剧”、 “削足适履”等等不良文风。这些都具有针砭时弊的作用。所作的文章也疏畅条达,以议论胜。

揭露和抨击不良文风

对考据学以外的其他不良文风进行揭露和抨击。章学诚在《又与朱少白书》一文中说:“鄙著《通义》之书,诸知己者许其可与论文,不知中多有为之言,不尽为文史计者,关于身世有所枨触,发愤而笔于书,尝谓百年而后,有能许《通义》文辞与老杜歌诗同其沉郁,是仆身后之桓谭也。《通义》书中《言公》、《说林》诸篇,十余年前旧稿,今急取订正付刊,非市文也,盖以颓风日甚,学者相与离蛴攘臂于桎梏之间,纷争门户,势将不可已也。得吾说而通之,或有以开其枳棘,靖其噬毒,而由坦易以进窥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也,或于风俗人心不无小补欤!” 章氏虽长于史学,但从未得到清的重用。因此他把自己的史学理论,用于 编修方志的实践中。编修方志在他一生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并使他成为方志学建立的极其重要人物。把他誉为中国“方志之祖”、“方志之圣”。18 年代中国修志热潮兴起后,他的方志学说还被用来当作启蒙理论学习。编辑本段章学诚墓

章学诚墓在绍兴县福全镇方坞村章家田头。 章学诚卒于1801年,与其妻妾合葬。墓址占地两亩余,东南向,墓平面呈圆形,四周以块石砌垒,墓高2.5米,直径6米,墓前竖碑,高3米,宽1米,两侧立石质望柱,墓周有石围栏,高1米。墓道前端有界石两块,呈四方形体,高2米。墓已于上世纪60年代被当地村百姓拆毁。

浅析孔子的文论思想

读《孟子》有感1

 他在看了我的日记并得知我多次将他以真名写进去后有些不满,便让我不要再提到他,实在不行就用灵来代替,他说他喜欢"灵"这个字,我问他为什么,他敷衍过去;我赶快喊来妈妈和妹妹一同观看。也许是沙眼的缘故吧,受不了强光的***,我很固执而又不甘心地哭了。朋友可能离去,书却是你我最忠诚的伙伴,时光不断流逝,阅读却让我们永葆精彩!

 孟子继承了孔子,并提出了“忧患”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之所在,事业之兴败,国家之存亡,都与是否具有忧患意识相关联。忧国忧民之心也便是责任意识与承担意识的重托。“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意为:君主若把百姓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样百姓也会把君主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也是孟子对于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为国,爱民如子。

 《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为孟子与君主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儒家其他门人、***相互交流行事为人知道。《孟子》的文笔犀利,富有说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万章·上》中所提出对于诗理解的方法。“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就断章取义,曲解诗句,也不能有辞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诗句的真实含义,而因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论世”也便是评论他人作品的原则。

 对于孟子,我们并不能以三言两语概括全部,因为他的思想,使我们根本无法理解透彻的,他的精神和气魄,犹如拨雾的万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1723年了,但我们局限于世的视野和眼识,亦能感受到他散发出的耀眼光芒。

读《孟子》有感2

 中国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把它发扬光大。

 我读了《孟子》中的《寡人之于国也》这一篇文章后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孟子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最伟大的成就就是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的观点。他的思想对后代的影响很大。

 文中,孟子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告诉我们只要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只要按照时间砍伐树木,材木就会用不尽。是呀!顺应农时,就能使民生得到保障。如果人们忤逆大自然,人们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如人们不按照时间进树林砍伐,而是乱砍乱伐,就会造成树木死亡,造成水土流失,土地就会荒漠化,最终造成耕地总面积减少。人们一切美好的愿望都会被摧毁。有电视新闻中报道某一地区,在海边冲上来一条12米的鲸鱼,这条鲸鱼已经奄奄一息了,就在工作人员检查它的身体时,它突然吐出了很多垃圾。这就是人们不爱护环境,把许多垃圾扔进河里造成的。如果再这样下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动物濒临灭绝,造成的后果是食物链被破坏,我们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发展,这样才能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反观现代社会污水横流,土地沙漠化严重,雾霾笼罩着都城,这是我们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我们国家遗忘祖宗的祖训遭受的惩罚。我们坚决对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执政理念说不。我们需要的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理想的生活状态。

 文中,孟子还告诉我们要孝敬长辈。“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他告诉我们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之后,要兴办学校,教会人们孝顺长辈,尊敬兄长的道理,只要人们有孝心,头发花白的人就不用再劳作了,社会也就安宁,和谐了。可是,今天许多人早把我们的“孝顺”这个优良传统抛到脑后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一件小事而和长辈顶嘴,吵架,甚至殴打父母和长辈。新闻报道说,有一位初中生在学校里看到同学们都在玩手机,而且都是名牌手机,他觉得自己的不是名牌手机,拿不出手。他就回家叫他母亲帮他买一台名牌手机,他母亲没钱给他买。因此他很生气,对他母亲进行殴打,打到额头都出血了。他母亲不给他买手机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家是单亲家庭,而且生活不是很富裕。我觉得他的做法是不对的,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我们应该孝敬他们。俗话说:乌鸦有反哺之情,羊羔有跪乳之恩。更何况我们是人类,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这一传统文化一直从古代流传到现在,我们更应该把它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品读经典著作,吸取其中文化精髓,让我们把其中的精髓传统发扬下去。

读《孟子》有感3

 仅读《孟子》几章,可将其为政理想概括为:为政一处,造福一方;为政一时,泽被千秋;为政以仁,民众拱之如日月;为政以利,民众视之如草芥。

 而对比今之为政者,有些领导,如日月乎?如草芥乎?其对己,恨不能尽天下之财物为我所有;对他人,恨不能有一毫财物为他所用;视己为至贵至尊,视他则至微至陋;口里大呼“君子当淡泊名利,自强不息”,实则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以利盈我”;美其名曰“领导就是公仆,心系员工生存”,实则为“只让牛儿奔跑,不让牛儿吃草”;口里曰“府首甘为孺子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实则为“员工真的成了牛,吃的是果真是草,挤的确是鲜奶,而领导依然是高高在上的人,吃的是奶,挤的是邪恶与虚伪”,读后感《读《孟子》有感300字》。

 民德不厚已久矣,民风不淳也已久矣!究其根本,上行下效已久矣!苟欲民德归厚,则必得为政者以德文己,以己化民。如此则春风可化细雨,润物亦可无声。

 自己贪得无厌,而呼员工要大公无私;自己奢侈浪费,而呼员工要简以养德。

 如此为政者,与禽兽何异?是披着羊皮的狼,还是披着人皮的兽,不得而知。唯愿为政者能日三省乎己,为人为兽,自可定论。

读《孟子》有感4

 在了解孟子以前,我都觉得孟子跟孔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这本书刚开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实孟子是在孔子去世后很久,才出生的。小时候,孟子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很崇拜孔圣人,十几岁的时候,他还去到鲁国,想找孔圣人的门第来教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经逝世了,于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这时,司徒牛也已经是个驼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师(孔子的学生)最重视的学生,不过,一场疾病导致了他不敢见人,因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地长出了一个锛傂∩角痫纾,于是他隐居与树林里,谁也没见过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听了孟子的讲述,决定收他为徒,三年后,司徒牛让孟子离开了那里,劝他去更加开阔的地方展示才华。

 孟子泪别老师后,回家兴学育才,凭借着他的本领,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师。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带着几个门徒去了齐国。起先,他受到了齐威王的欢迎,齐威王知道他是一个人才,但孟子齐国不被重用,因为他坚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齐威王却行霸道,他想要把整个天下拒为己有,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锛伪淦黠纾--口才,他说话滔滔不绝,又因为他学士渊博,知道的东西很多,随口就能说出大道理来,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说服齐威王行仁政,他给齐威王讲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脑海里积蓄的知识,要是我是齐威王,都会听得晕头转向呢!

 78岁时,孟子决定辞了官衔,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他觉得再怎么,也得绿叶归根,于是,在众人的挽留下,孟子热泪盈眶地回了家,在齐国,他整整呆了35年。

 85岁,古稀之年,孟子带着邹国百姓的叹息声,徒弟的哭声,去世了。

 出殡这天,雪更大,风更狂,连天地山川都为一颗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赶到孟子的家乡,披麻戴孝,在风雪的呼啸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实,就算是圣人,我也觉得他会有错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为,孟子总是说,孔子说的都是对的,然而,孟子的功勋远大与他犯下的错误,他谦虚,他好学,他还有一副好口才……

 孟子真是一位伟大的“老师”。

读《孟子》有感5

 有一天,孟子和***们坐在一起,品评历史上的一些圣人。孟子举了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四个人,说他们都是道德品行可称得上“圣”的人。

 有***问他:“夫子,你说这四个人都是圣人,那这些圣人的风节有不一样之处吗?”孟子回答说:“当然各有各的特点了。伯夷是圣人中清高的人;伊尹是圣人中勇于承担重任的人;柳下惠是圣人中随和的人;孔子是圣人中识时务的人。”孟子用最精炼的话品评了这些了这些圣人各自的特点,但见***们还是一脸迷惘,只好又耐心的解释了自己的评价:“伯夷这个人,眼睛不看不好的事物,耳朵不听不好的声音。不是理想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理想的百姓不去管束。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大乱就隐居山野。他不到□横行的地方去居住,认为跟粗野的乡下人相处,就像穿着礼服做到泥地上一样。商纣无道的时候,他住在北海边上等待天下太平。所以别人听到伯夷的风节,即使是贪得无厌的人也能变得廉洁,懦弱的人也有了不屈的意志。

 伊尹却是另一种人,天下太平他出来做官,天下大乱他也出来做官。他说:“上天生养这些老百姓,就是要先知先觉的人来开导教化他们,我是这些人的先觉者,我必须用尧舜的之道来开导他们!而柳下惠不以侍奉名声不好的君主为羞,也不因官小而辞。被人抛弃,他不怨恨,处境贫穷,他不忧愁;跟乡下人相处他也满心高兴。他自己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在我身边***身体又怎么能沾染我呢?”所以,听到柳下惠风节的人,即使心胸狭小也会变得宽广,态度刻薄也会变得仁厚。

 孔子却是这样的人,应该做官就做,不应该做官就不做;应该马上走就走,应该继续干就继续干;他离开齐国,不等米淘完就走;但它离开鲁国却留恋的想:“慢慢走吧,这是自己的祖国呀!”通过孟子的精彩点评,***们对这些圣人的了解深刻多啦!有一个***就问孟子:“夫子,这四种圣人的风节我们是明白了,可我想知道你做尊崇哪一位?”

 孟子回答说:“这还用问吗?孔子是他们中集大成者,仁义礼智信都能兼顾,我一生都最尊崇的必然是孔子呀!”

 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个性,即使同被尊为圣人的人,他们的气质与风节也不尽相同,我们要懂得欣赏不同的人,欣赏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学会辨别和分析他们各自的长处,这样才能知道如何学习,如何进步!

读《孟子》有感6

 20xx年暑,利用休息时间翻了翻尘封许久的四书五经,在读至《孟子·梁惠王章》时,见孟老夫子与齐宣王针锋相对,旁征博引,利用梁惠王的诸多谬论式的发问,避实击虚将自己的论点反拨回去,同时还起到了谆谆诱导的目的。

 正因为如此,我对孟子的辩论技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与个别后进生对峙时,可以轻松的拆招破招。昔有章沧授先生分析归纳孟子“不同凡俗的论辩技巧”: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针锋相对地辩驳答难,二是引出话题,抓住要害,步步紧逼,势如风雷,三是对比论辩,尖锐深刻,淋漓痛快,从而形成了孟子“锋芒毕露、剜心入骨”的气势与风格。另外,孟子辩论颇具技巧和方法,能够在说服别人,且不得罪对方的同时,又能够保证自己的不吃亏。

 自古君王只要沾上“声、色、货、利”一点,对于治国平天下都有影响,而齐宣王全都爱好。幸好齐宣王很坦诚,一一向孟子表白。孟子则是将其所讲的问题,像打太极拳一般反弹回去,变成了自己的论点:行王道,施仁义,君民齐心,以宽政达到统一。

 齐宣王向孟子讲说自己喜欢音乐,孟子马上以上古陶冶心性的礼乐来讲解。宣王把头一摇,称自己喜欢的是流行音乐而非高雅音乐,孟子却说,爱好现代音乐并没有什么不对,提出“独乐乐”与“众乐乐”哪一个更快乐的问题,只要你能够把这好乐的精神推广开来,与民同乐,方可君民无隙,齐国得以治理顺畅。

 在这里,孟子没有取全盘的否定,说齐宣王听流行音乐不合礼法,而是更换看问题的角度,易于君王实行,便于王者接受,将一个不愉快话题的阴影化于无形。

 又如,王曰:“善哉言乎!”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檀甫,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先说说“好货”,齐宣王说自己喜欢金钱物资,孟子佯装不懂地说,作为一国之君,喜欢财富是应该的,就像周朝的先祖--公刘开创基业时,积极的从事经济发展,创造财富,救济国人的话,齐国必富强。看来孟子毕竟是圣人,提醒宣王应扩充好货的境界。

 再说“好色”,孟子引用《诗经大雅绵》中说,古公父潇洒,带着美人骏马。清晨水边兜风,来到歧山脚下。盖起宫舍新居,相伴美人安家。那时在古公父的领导下,姑娘们都能找到如意郎君,小伙子们没有一个打光棍的。现在大王你好色,也没什么关系,只要能像古公父那样,将心比心,让天下的男女皆成眷属,天下百姓家庭美满,这岂非是大好事。

 由这篇文章,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孟子的辩风。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只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找准对方荒谬言论中一丝有点正确感的内容,将其大而化之,引入到教师的立场上来,使其在无话可说的状态下,再由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学生的缺点,辨证施治,以取得教育的效果。还要说一句的是,对于那些问题学生,不要觉得无药可救。因为,在孟夫子的教育理论里,“好货好色”都可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教育,我们为什么不能大度一些呢?

读《孟子》有感7

 寒里,我读了《孟子》中的《梁惠王章句上》。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十分混乱。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被后人们尊称为“亚圣”。这是一篇文言文的文章,记录了孟子和梁惠王、齐宣王的一些对话,介绍了孟子的政治主张。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读了这句,使我知道梁惠王是个贪图利益的人。然后孟子对梁惠王说,如果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都争利益的话,这个国家就危险了。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仁义的心,国家就会太平、慢慢地强盛起来。孟子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我理解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有一颗仁义的心,有了仁慈和道义,心中充满关爱和礼让,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和谐了,大家都团结了。只要团结国家就可以强盛。这让我想到,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只要都讲仁慈和道义,不争夺利益,处处关心、礼让他人,那么家庭一定会很温馨,同学之间关系也会很融洽。

 读《孟子》这本书不仅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很喜欢这本书,虽然文言文很难懂,但我会努力读下去。

读《孟子》有感8

 开始翻阅《孟子》,要从练书法之日起。练书法讲究心静,放下一切杂念,放空自己,静心练字,闲暇时日,拜读书籍,从而养心,凝神。孟子的思想,如今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相结合,也让我另有一番感悟。

 生活本应秉持“专心有恒”的态度,现实中又有几许人坚持到底,我们总在羡慕成功者的胜利,往往忽略了他们坚持到底的决心,战胜困难的勇气。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态度,“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也就是说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暴晒它一天,寒冻它十天,也不能生长起来。孟子是雄辩家,他善于用譬喻,语言简洁利落,却能引人深思,其实,我们不论做什么,学什么,都应该专心致志,持之以恒,而一曝十寒,三心二意是永远成不了大事的。“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学习如此,生活亦然,如果我们选择开始,就应该坚持,坚持走下去,必然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有时,我们离成功只差一步,选择开始,固然坚持!

 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千篇一律的教育,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师生间彼此的尊重,只有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才能得到学生及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孟子劝齐宣王以“三有礼”对待大臣,“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是否也能更多的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建议。教育就是爱。教师的作用在与引导启发学生,所谓解其困惑之处,而不是高高在上,与学生保持距离,只有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即使我领悟浅薄,局限视野,亦能感受其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

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古代文化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学习古代文论这门课,让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增强了学习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与欲望,徜徉于古人的思想海洋里,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感受古人的思辨,敬佩古人的智慧,学习古人的睿智。这门课程内容及其丰富,时间跨度也大,涉及面广,对开阔学生的视野很有帮助,让我受益匪浅。鉴于兴趣和其他一些原因,我简单地谈谈孔子的文学思想及自己的一点拙见,如有偏颇,也仅是一家之言。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儒家文论的奠基者。他的思想对后世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刻影响,甚至今天,孔子的一些思想还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孔子创立的儒学,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人格标准,以“诗三百”为人格修养的教材,从而将其文学理论建立在仁学的基础上。孔子的文论思想不仅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能,还涉及到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文学批评的标准等问题。

一、文学的社会作用

《论语·阳货》记载:“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孔子很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并对此做出了专门的阐释。那么,“兴”、“ 观”、“ 群”、“ 怨”,是什么意思呢?

“兴”,感兴、感发。诗歌用比兴的手法创造生动感人,并且包含着普遍道理的文学艺术,感染读者的感情,激发读者的意志,使其兴奋激动,表现出某种情绪,从中受到心灵上的影响和教育。我觉得“兴”是一种感性的东西,流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感情就可以了,不需要理智的制约,也不用升华读者的思想境界。

“观”,就是观察,看之意,不仅可以观各国的政治来知其得失,也可以观察人的品行志向,可以知人论世。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某一个时期的社会习俗、风尚,及其重大,甚至能分析出特定时期社会文化的盛衰之势,考察社会政治的利弊。孔子提出的“可以观”思想,强调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他把文学看成是一面反映社会政治状况,习俗风尚的镜子。

“群”,是指全体社会人们之间的“群”,具有普遍性。文学作品可以起到让广大读者沟通感情,密切交往,交流思想,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作用。孔子主张的“群”,重在强调人和人之间互帮互助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先秦时期的孔子,已经能够站在较高的角度分析问题,足以证明其远见的卓识,超人的智慧。人,处在社会之中,不可能脱离这个群体而存在,只有通过人与人的交流,人与社会的互动,社会才可以发展,人才可以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怨”,在孔子看来,主要指的是“怨刺上政”,即对社会政治的怨刺和作者的牢骚不平。我们知道《诗经》里,就有许多含“怨”的作品,对不合乎“仁”的现象的指责和不满,对“礼”的破坏的愤懑和不平,还有关于男女爱情、婚姻不称意而产生的怨恨等。“怨”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把自己内心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抱怨喷洒出来,然后一吐为快,是带有感彩的批评。“怨”在孔子文论思想中分量很重,它开启了文学作品批评社会、批评文学的先河,对之后的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孔子从教化的角度出发,全面总结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有情感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论语?雍也篇》记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此处的“文”是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是指内在的仁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才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也就是礼与仁的关系,它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极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既不主张偏胜于文,也不主张偏胜于质;应该不偏不倚,做到适中。

《论语?八佾》说道:“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孔子认为,绘画要先有好的质地,然后才可以随意的添加色彩,它旨在说明作品必须先要用好的内容,然后才有可能对其进行加工与修饰。子夏从孔子的回答“绘事后素”中,领悟到先仁后礼的道理,受到了孔子的称赞。这里的礼,是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即礼节仪式,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该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就不会画出丰富多的图案。

孔子强调文质并重,要求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他把这称为“尽善”、“尽美”, 他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对后世的绘画、文学创作、舞蹈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也仍然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社会实践活动,还是艺术创作方面,二者的统一都是人们进行活动时所尽力遵守的,若有一方面的失衡,就必然会影响事物整体的美的效果,不被人所喜爱。

三、文学批评的标准

孔子在评论诗歌总集《诗经》 三百篇时提出了“思无邪”的文学批评的标准,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对于“思无邪”的解读,众说纷纭,下面简要列举几种:(1)杨伯峻《译注》中说,“思”是无意的语音词,本来没有意义,是孔子独创性的将其做作“思想”解。(2)刘宝楠《论语正义》中说:“思无邪者,此诗之言。诗之本体,论功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此一句可以当之也。”(3)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思无邪,乃是要使人读诗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三百篇,诗,善为可法,恶为可戒。故使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使者思无邪,则《桑中》、《溱诸》之诗,果无邪也?”因为角度不同,所以各家的说法不同。“思无邪”源自“诗经”,“思”原来是句首语气词,无实际意义,“无邪”是描写人神情专注的样子,孔子赋予其新意来概括《诗经》特征。

从刘宝楠的解说中可以得知,“思无邪”是指诗的内容符合孔子所倡导的政治思想、审美标准和道德。不过,单从内容上来概括《诗经》的特点,有些片面,因为《诗经》中的作品内容非常丰富,有歌功颂德的,描写爱情婚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歌颂劳动者的,很难用“思无邪”来作出评价和判断。

孔子的“思无邪”批评标准从艺术上看,就是提倡“中和”之美。“无邪”就是“归于正”,就是符合“正”,即“中正”,也就是“中和”。孔子提出“乐而不*,哀而不伤。”的原则,表达的正是中和之美,意思是说,好的文艺作品表达感情要适度,欢乐而不放纵,哀怨却不过于悲伤,感情的表达要有节制,一切情感的外观都是那么得恰到好处。孔子认为男女关系、青年恋爱都应在“和谐”的尺度之内,在“合礼”的规范之内进行和完成,必须是合乎礼和合乎规范程序的。可见,孔子的“中和”思想是跟政治、道德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看来,文艺所表现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即“思无邪”,而且要受到理智的节制,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

对于孔子的“思无邪”批评标准,我们不仅应该从思想内容层面来理解分析,还应该从感情的表达需要一定的制约,即“中和”的角度来剖析,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的领悟到孔子这句话中的精髓所在。孔子的文论思想内容很丰富,以上只是简单涉及,还有其他的一些思想理论没有提到。

接下来谈谈我的一些个人感受。在开课之前,我就想本门课程一定是及其枯燥、乏味的,一听到“文论”二字我就从心底里怕了,并且还是“古代”,觉得想要攻下它,任务着实太重了。怕课程的枯燥,又担心错过精彩内容,我还是选择了本课程,第一堂课初次看到了老师的容颜,我和同学议论到:文院还有这么年轻、这么漂亮的老师呀!老师不仅很漂亮,讲课也很有特色,我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这门课程。通过学习,我觉得古人的某些思想还真是抽象,很难懂,但是认真听老师的讲课,还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的,老师授课时,总是化古人思想的抽象为具体,有助于我们理解、领悟古人的思想。同时,涉及课外内容,或者与本课程相关的内容,大大开拓了同学的视野,丰富了课堂内容,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比如说,老师推荐的相关,我总会在课下抽时间看完,内容非常精彩,更重要的是,有些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很大,使我感触颇多,一个人总会去想它、思考它,确实耐人寻味。尽管说我有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但总的来说,我还是挺喜欢古代文论的,接触了以后你会发现,它并不是像你想象中的那么苦涩无聊,我还是学到了许多知识,视野也开阔了很多,最起码从心理上喜欢一些古人的思想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精炼答案

教学目标:

1.把握传主独特的外貌特征,进而探索其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2搞摩精彩的语句,品味修辞之美,进而感受作者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3.理解作者的评价,感悟作者茨威格对传主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以及作传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永远的托尔斯泰。(可出示托尔斯泰的照片)

他出身名门望族,活着的时候拥有财富、地位、名誉,最后却孤独凄凉地病死在一个无名的小火车站。生前他被誉为俄国文学***,死后却被葬在最不起眼的一个小土丘上,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甚至连名字也没有。他曾拥有广大的庄园,却放弃一切心甘情愿做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他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人,“一个人类的人”,一个人道主义的守护神!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2.知人论世一——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文学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文学是他一生追求的事业,、戏剧诗歌、传记、散文、特写均有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他的主要成绩在文学传记和创作方面。传记有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三位***》,以及《罗曼·罗兰》《三作家》等。

二、评一幅独特的“肖像画”

1.问题设计1(主问题):这是世界顶级的传记***在写世界顶级的大文豪,请结合文章第15段的内容,来评一评***笔下的大文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教师引导学生揣摩作品中描绘托尔斯泰独特形貌的句子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赏析作者语言表达中的比喻和夸张的联袂妙用。

(以学生发言为主,不必拘泥文段的先后顺序来理解)

教师可以示例:他是个外表邋遢粗糙的人。你看文章开头:“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托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用“植被多于空地”比喻托翁脸上长胡髭的地方多过没长胡髭的地方,用“树皮”比喻脸上的皱纹多,用“树根”比喻又长又粗的眉毛这些都形象地表达了托翁的这张脸除了遢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可爱之处。

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的几个理解难度稍大的句子:

(1)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

明确:用“低矮的陋室”比喻托尔斯泰的身材,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身材的矮小与普通,与“天才的灵魂”形成鲜明的对比。

(2)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木柴。

明确:小屋不是指他工作的地方,而是指托尔斯泰的外貌。

2.依据学生的发言在课堂上即时生成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平凡普通,粗鄙丑陋。

3.问题设计2:托尔斯泰本人又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外貌的?

明确:“从青年时代起,托尔斯泰就深深意识到自己这副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他说,他讨厌任何对他长相所抱有的幻想。‘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

朗读这段文字,让学生揣摩托尔斯泰对自己的外貌所持的态度(注意“?”的使用):自卑、幽默、自嘲等。

4.教师小结。

通过上述探讨,我们发现顶级的传记***给世界顶级的大文豪画了一幅独特的“肖像画”: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总而信言之,我们读到了一个外形丑陋的托尔斯泰。

三、品一双深邃的眼睛

1.问题引入:茨威格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丑化大文豪托尔斯泰吗?

2.问题设计1(主问题):传主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先阅读第6—8段,然后交流。

要明确的几个句子:

(1)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

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2)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

(3)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4)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

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1)将托尔斯泰的目光比作是锃亮的钢刀,更加突出了托尔斯泰的目光犀利、直戳要害,表现了托尔斯泰拥有一双能够洞察世间一切的充满智慧的眼睛。

(2)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的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示出来,揭示了时代的实质。

(3)作者引用高尔基的这句话,极尽夸张,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事实上,托尔斯泰是和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比肩的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文中有句话可为此作出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4)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实际主义”作家,对实际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确的。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沛。他的作品引起沙皇的惶恐,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3.问题设计2:鲁迅先生曾经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就是画他的眼睛。”茨威格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双犀利、深邃、洞察力强的眼睛。这双眼睛丑吗?

明确:以“突然”为标志,文章来了一个逆转,先抑后扬,写外形的丑陋正是为了突出眼睛的美,这样让重点更加突出,让文章更富有趣味性,让作者的情感倾向更加鲜明,也让读者更能窥见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

四、触摸一个天才的灵魂

1.问题设计1(主问题):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灵魂呢?用“这是一个_____的的灵魂”来回答

明确:朴素、伟大、随性、狂放不羁、才华横溢等。

文中直接赞美的句子有:“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

到了简陋归宿。”

明确:(1)此句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带着喜爱与轻快朗读,在朗读中去触摸一个天才的灵魂。

(2)为何是“永远流浪”?可以结合茨威格的剧本《逃向苍天》来理解(教师用沉重而缓慢的语调朗读):1910年10月28日凌晨已经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毅然决然地悄悄离家出走了。他终于出走了,他忍受了20多年,终于无法忍受下去了,而且,他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了。他不再犹豫,他要从让他感到“耻辱”的生活中逃出去。一辆破旧的马车载着他在黎明前的黑夜中远远驶去,前面是茫茫苍天。然而风烛残年的老人经不起严寒中这样的折腾,三天之后,他就因肺炎而病倒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小火车站。他很快地向生命最后的归宿走去,11月7日终于停止了呼吸。他终于逃出了贵族庄园,逃向苍天。他终于成了他自己,让身体静静地躺进了那座长长的土堆,让灵魂永远流浪在了远方。

2.作者为何要为托尔斯泰作传?(资料链接:《世间最美的坟墓》

作者生前没有见过托尔斯泰,1928年,托尔斯泰诞辰百年纪念活动,他应高尔基的邀请欣然前往参加,到达苏联的第一站他就迫不及待地去看一位素未谋面的故友,他看到的只是一方小小的坟墓(展示托尔斯泰坟墓照片)“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摘选自他回来后写的又一散文名篇《世间最美的坟墓》)这里安息着一个流浪得太久的天才灵魂!这就是作者要为传主作传的原因

3.教师小结。

他要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所以他把永恒的土头土脑的俄国人的肖像选作他的肖像,却用他犀利、睿智、深邃的眼睛洞察世间的一切,他,心中有大爱,努力行大善。这节课,我们阅读作品,理解作品;阅读托翁,走近托翁,感悟一个高贵的、天才的灵魂。希望这样的阅读和感悟一直伴随我们的人生。

推荐阅读篇目:

[法国]罗曼·罗兰《名人传》

[美国]欧文·斯通《渴望生活梵高传》

王水照《苏东坡传》

评价:通过引导学生三次与文本对话,贴着学生教,贴着文本一步一步走,就自然走进了人的内心世界,自然弄懂了人的高贵在于心灵,而与外貌无关这一道理。作者的写独具匠心,步步为营,教者的教也要步步为营,引导学生读懂语言背后的意思。设计巧妙,层层深入。

中华传统文化丛书·孔孟儒学txt全集

1. 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总复习资料含答案

〖知人论世〗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

〖内容主旨〗 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以可靠的历史资料为依据,生动的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的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伟大革命运动。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栩栩如生的塑造出一位农民革命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光辉形象。

〖通字〗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通“谪”,发配去守边。 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意图。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 〖重点词句〗 1、辍耕之垄上:停止 2、怅恨久之:失望 叹恨 3、苟富贵:倘使(如果) 4、若为佣耕:你 是 5、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6、屯(于)大泽乡:停驻 7、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 8、会天大雨:恰巧 (适逢) 9、举大计亦死:发动 10、等死:同样 11、死国可乎:为国事而死 12、天下苦秦久矣:苦于秦(的统治) 13、今或闻无罪:有人 1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15、吴广以为然:认为 16、固以怪之矣:原来,本来 1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胜)又暗中命令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18、吴广素爱人:平常 19、令辱之:让 20、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 (随从) 2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十分之六七 22、死即举大名耳:干出大名声 2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生来的贵种吗 24、袒右: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 25、收而攻蕲:收集义军 26、行收兵:行军中 27、比至陈:等到 28、守丞死:郡守的副职 29、号令召三老:封建社会里长官教化的乡官 30、将军身被坚执锐:指亲自作战 31、复立楚国之社稷:国家 〖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3、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看 5、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答: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如果我们这些人冒称公子扶 苏, 答: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许多人会响应。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答:何况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

王候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答:(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答: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答: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课文理解〗 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到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5、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久矣 8、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9、“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答:“醉”为该段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 10、人物欣赏 (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表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五候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叛逆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11、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答:(1)抓住时机 (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 (3)激怒众人 12、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篝火狐鸣:托鬼狐之事诱众起事。

苟富贵,无相忘: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别忘了咱们。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文题目

九年级上册的古文比较少,大概就是以下几篇

21.《陈涉世家》 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 选自《战国策》

23.《隆中对》 陈寿

24.《出师表》 诸葛亮(这篇是重点)

剩下的都是古诗了、、、

25.词五首

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李清照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课外古诗词背诵

观刈麦 白居易

月夜 刘方平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

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 苏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不知道是不是要那几篇、、、、

17.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18.杨修之死 罗贯中

19.范进中举 吴敬梓

20.香菱学诗 曹雪芹

就是这些了、、、、、

3. 求训练三部曲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答案人教版求训练三部曲九年

一、背诵这两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此题意在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首诗,并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常用的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三、朗诵下面这首诗,并和课文中的两首相对照,体会其思想感情. 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琼:赤色玉;亦泛指美玉)琚(jū 佩玉)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瑶: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jiǔ 黑色玉石)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此题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 有关资料 一、译诗 关 雎 关雎鸟关关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 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 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 荇人左右. 好姑娘苗苗条条, 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 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 娶她来钟鼓喧喧. (余冠英译) 蒹 葭。

知人论世打一生肖

中华传统文化丛书·孔孟儒学 txt全集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

内容预览:

知人论世,要认识一位思想家、一个学派,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在历史分期上是春秋末期人;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孔子和孟子生活的时代,统称作春秋战国,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这是一个风云激荡、新旧冲突至为激烈的时期。

(一)大变革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革故鼎新的变革,而其最为深厚的内在原因则是铁质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古代冶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513年晋国为铸刑鼎,就曾在国都征收“一鼓铁”。据史料记载,铁质农具在春秋初期已出现。《国语·齐语》曾载有管子这样的说法:美金(青铜)铸武器,恶金(铁)铸农具。到战国时期,用作农具的铁器,使用得更广泛了。《孟子》一书中就有记载,当时有一位主张君民并耕的学者叫许行,影响很大,孟子***陈相也欲前往问学。孟子主张分工,他反问陈相,许行用釜做……

请纳

《孟子.万章下》:欲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谈你对知人论事学说的

ng>知人论世在十二生肖中代表的是羊、兔、虎。

生肖羊

生肖羊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如果十二生肖想要在学业上有所进步的话,那么十二月份可以多多跟属羊人在一起。属羊人对待学习非常的认真,他们的自律性也很强。所以你常常可以看到下课了,所有人跑得比马还要快,而属羊人自己还在那默默的看书。

生肖兔

生肖属兔的一生运势兔年生人,性质温和而事业有成就,好静不宜好动,缺乏思虑决断,致使遗失了好机会,但富有背叛心而重友情,常浪费金钱,亦为事业上多情屡次失败,此人之念甚至误导一生的不幸,宜应谨慎之,兔年生的人敏感,记忆力强,有慈悲心。

生肖虎

生肖属虎的一生运势寅年生人,外表宽容,内心刚强,好勇好誉之性,但为人慈悲心深,有舍己成仁之气慨,好出风头,有侠义之心,往往有不利名声的留在世间,宜要注意,此年生人平常好大不作小,宜要自信,自得受人尊敬,女人者多有智达、贞淑。

生肖介绍:

十二生肖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合计十二种动物所组成,与十二地支相配用于记年,以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

十二生肖排序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最早完整记录十二生肖且与今相同的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论衡》。

我在网上找了一篇,你看看对你是否有帮助,O(∩_∩)O

让时代来解释人物

一本知人论世之书

“知人论世”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个“世”字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身世”,二是“时世”。朱熹注云:“论其世,论其当世行事之迹也。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这是作“身世”解,文义可通。但是如果作“时世”解,文义亦可通,似乎更有意思一些。那么,“知人”是一层,“论世”又是一层。“知人”已经包括了知道其人的身世行事;“论世”则是放大范围,论究其所处的时世,反过去更足以帮助理解其人与其文。这样解释是 否一定比朱注更符合孟子的本意,我不敢说,也不想深究。我这里只是按照这样的解释来说:我近来读了一本书,真正是“知人论世”之书,这就是朱成甲著《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

本来,李大钊牺牲之年才三十九岁,而所谓“早期思想”,不包括他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之后的思想,大致上只是他三十岁以前的思想罢了。书中所引李大钊诗文,最早的是《登楼杂感》二律,作于一九○八年,即从此算起,到他三十岁,也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所研究的时间范围是这么短,而全书洋洋四十二万言,我一气读完,毫无支离琐碎之感,这就因为正如书名所示,它是把“李大钊早期思想”同“近代中国”这个广阔的背景联系一起来研究的。作者在后记中说:“我费了比研究李大钊本身的材料多得多的时间去研究与之相应的背景,去研究与之相关的大量和人物,同时也自然地涉及到与这些、人物的联系问题和评价问题。”这很生动地说明了他怎样在“论”那个“世”。李新、刘桂生二位共同署名的序言里说:“从这本书中,人们所获得的知识决不仅仅限于一个李大钊,它不是让历史人物自己来解释自己,而是让时代来解释人物。所谓时代,也不是那种一般化的老生常谈,而是和李大钊的思想和行动密切相关的气氛、矛盾、 和人物。书中以李大钊为中心,以李大钊的早期思想为线索,几乎涉及这一时期的所有重大政治和主要历史人物,其中包括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汤化龙,孙洪伊、白坚武、章士钊、陈独秀、高一涵等。有些人物关系,例如与章士钊、孙洪伊、白坚武的关系,是过去很少研究的。书中通过对一些历史人物之间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使这本书具有比较深广的内容,增加了历史的份量。”这个评价十分深刻,说出了本书“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优点。尤其是“不是让历史人物自己来解释自己,而是让时代来解释人物”,这两句话说得最好,我以为是“知人论世”方法的精髓。

但是,我不想全面评述此书如何运用“知人论世”方法,论证了李大钊早期,怎样艰苦地探索救国道路,怎样从改良主义调和主义一步一个深深脚印地走向马克思主义,不想全面评述作者运用这方法多么娴熟,所获得的成果多么丰富,那得写一篇专门的论文,而且李新、刘桂生二位合写的序言已经做了提纲挈领的介绍。我在这里,只想略谈几个小例子。

一个例子是李大钊一九一三年冬去日本之前写的一首诗:

班生此去意何云?破碎神州日已曛。

去国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说岳家军。

风尘河北音书断,戎马江南羽檄纷。

无限伤心劫后话,连天烽火独思君。

此诗的题目是:《南天,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读此诗,首先要弄清“天问”是谁?长期以来,研究者都说是郭须静即郭厚庵。朱成甲不取此说,他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问”即是李大钊的挚友白坚武。他所根据的是第一手材料,即《言治》月刊第五期所载白坚武的一篇论文,其中正是自称“天问”,以及未曾发表过的白坚武日记,其中记明他在李大钊去国之前,充任冯国璋的秘书,随冯国璋军南下。南下干什么?是奉袁世凯之命,由津浦线向南去进攻“二次革命”的讨袁起义军。朱成甲作了大量论证,证明李大钊直到袁世凯实行帝制、背叛民国之时,才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站到坚决反袁的立场上来。而在此之前,他一直是拥袁和基本拥袁的。对于孙中山所号召的“二次革命”,李大钊是反对的。朱成甲还以充分的证据,证明白坚武的政治态度,是坚决拥护袁世凯,坚决反对***的。所以,朱成甲指出,上引的那首诗,长期以来被误解为李大钊送人去参加讨袁起义军,把事实正好颠倒过来。诗题中所贬称的“南天”,其实正是指“二次革命”讨袁起义军而言。诗题中的“军中”,不是指起义军,而正是指讨伐起义军的袁军,即白坚武所参加的冯国璋军。

另一个例子是,李大钊在《大哀篇》中分析评论了民国初年的政党,分为稳健、急进、折衷三派。关于急进派,李大钊说明道:“急进者,蛮横躁妄之暴徒也。”还评论道:“骄横豪暴之徒,乃拾先烈之血零肉屑,涂饰其面,傲岸自雄,不可一世,且悍然号于众曰:‘吾为尔民造共和幸福也。’呜呼!吾先烈死矣!豪暴者亦得扬眉吐气,击柱论功于烂然国徽下矣。”这些蛮横躁妄、骄横豪暴的暴徒,是指的什么人呢?长期以来,有些研究者认为指的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官僚,朱成甲纠正了这个误解,指出它指的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朱成甲之前,刘桂生已经在《辛亥革命时期李大钊政治试析》一文中论证了当时的社会舆论是怎样使用“暴民”这个词的,论证了民国初年各派政治人物,例如朱执信、蔡元培、章士钊、李剑农、以及袁世凯的笔下,“暴民”这个词都是指革命党人的。朱成甲介绍并且同意刘桂生的研究,此外,朱成甲还指出:当时,急进(激进)、温和已成为人们习惯的划分政治分野的用语,而“暴徒”“暴民”更是对持“破坏主义”者的特有的“尊号”。朱成甲引用的话,证明他明确自称“温和派”,称对手同盟会(革命党)为“急进派”,又引的门徒罗瘿公的话,毫不含胡地把同盟会与暴徒联系起来。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来看,李大钊《大哀篇》中所谓“急进者”,所谓“暴徒”,同样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就非常清楚了。李大钊描写的“拾先烈之血零肉屑,涂饰其面”,自称共和缔造者,在国徽之下击柱论功,这样的画像只有同盟会(革命党人)才对得上,而袁世凯是对不上的,他身为国家元首(大总统),怎么会在殿下击柱论功呢?如何能称之为“暴徒”呢?尤其有价值的研究是,朱成甲还举出陈其美命蒋介石派人刺死光复会领袖陶成章,陈炯明光复会员许雪秋、陈涌秋、陈芸生,将他们的革命武装包围缴械,这些都是同盟会人在民国初年所干的事,以及光复会领袖章太炎为这些事写信给孙中山***,这些都可以证明:李大钊称同盟会***为“暴徒”,虽然从根本上说是不正确的,但不是事出无因的。朱成甲指出这一点,使我们可以想得更多。同盟会***本是很复杂的,他们在对清朝和北洋军阀的斗争中使用革命暴力,当然是正义的,必要的,但是同时,他们在革命阵线内部矛盾中也使用暴力,这就已经埋伏下后来***统治变成***统治的,蒋介石后来的正非偶然。李大钊早期视同盟会***为“暴徒”,这个不正确的认识中,亦自有其合理的因素。

以上两例,一诗一文,长期被有些研究者的误解所颠倒,都因为不了解李大钊当时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的缘故,这正是“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而为了要正确认知李大钊当时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不能就李大钊论李大钊,而要联系白坚武,联系、罗瘿公,联系袁世凯、冯国璋,联系蒋介石、陈炯明,联系章太炎、陶成章……,这正是“是以论其世也”。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如果说这些都还只是关系一诗一文的理解,是较浅层次的“知人论世”,那么,下面再就更深层次的来举一些例子。

书中从头到尾,注意分析李大钊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交游关系。

首先是李大钊出身于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书中有很长的一节,专论“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对于李大钊的影响是复杂的、深远的”(在第一章第二节内),这里不可能详细复述,只把这一部分的纲目抄在下面:

1.消极方面的影响

(1)在思想体系和思想方法上

(2)在社会关系上

(3)在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上

2.积极方面的影响

(1)学问家的准备时期

(2)思想家的准备时期

(3)革命家的准备时期

从这个纲目,即可看出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多么细致,多么全面。关于社会关系的影响,书中指出: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学生,有一个组织,就是北洋法政学会,其政治倾向是保守的,而李大钊是这个组织的骨干之一。“李大钊在这里有一批关系密切的朋友,其中尤以与白坚武、郁疑关系最深。李大钊在一九一八年进入北京大学以前,他的交游主要是在北洋法政学会这个范围。他的很多活动都和这个社会关系有关,例如去日本留学,办《晨钟报》,办《宪法公言》等。他的文章,在一九一四年以前,几乎全部是在《言治》月刊上发表的。北洋法政学会由于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具有保守的倾向,尽管李大钊自己有其独特的见解,但终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约在一九一四年八月,李大钊在日本东京认识了章士钊,结为挚友,书中对此事的重要意义作了最充分的估价。(在第三章第三节中)书中论述“所受章士钊的影响”这一部分,有一万三四千字之多,可谓淋漓尽致,其纲目如下:

1.社会关系上的影响

2.在政治上的影响

3.在学术思想上的影响

4.在思维方式与文风上的影响

5.对于其后前进道路的影响

在社会关系方面,书中指出:“突破北洋法政原来的狭小圈子,广泛地接受革命党人的影响,是李大钊留学东京的一个极大收获,而这个收获恰恰又是从章士钊这里开始的。”书中又指出,李大钊成为章士钊主办的《甲寅》杂志的热心的读者和作者,“并且通过这个杂志,使自己逐步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人物。翻开《甲寅》杂志来看,《新青年》上的很多重要人物,除去鲁迅而外,如陈独秀、胡适、高一涵,都已经在这个刊物上汇合了。李大钊从此才开始走出北洋法政的小天地。”尤其重要的是,章士钊后来推荐李大钊到北京大学接替自己,当图书馆主任。

关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一事,书中给以极大的重视。第十五章第一节指出:“第一,他由此真正置身于的中心,与真正的战友和同志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二,他有了研究国外的思想和学术的最优越的条件。”“第三,他可以有条件和他一向所热爱,所寄予最大希望的青年结合起来。”第一条所论的还是社会关系交游关系问题,书中极细致地论述道:

李大钊一直在关心支持。他的《民彝与政治》、《青春》、《晨钟之使命》、《孔子与宪法》、《青年与老年》、《暴力与政治》等,都是参加与推动的重要之作。但是,由于所处的具体条件与工作环境的不同,李大钊在此以前还不能全身心地与“五四”结合起来,他的思想和行动还不能不受已经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影响,其中主要的是章士钊和白坚武的影响。李大钊进入北京大学以后,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生活圈子,和当时一大批时代的先进人物结合起来。这对于他个人的思想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15页)这是毫无疑义的。

下文还详细论述了李大钊到北京大学后与陈独秀等《新青年》的战友们结合的过程,直至如何为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和组织(干部)条件,都说明朱成甲此书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的具体性和生动性。中国本有“观人观其友”的话,其实也即是“知人论世”之意。而朱成甲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那句话:“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更是深刻的理论阐明。当然,这所谓“进行交往”的范围比“朋友交游”要大,大到包括了敌人在内。此书对于这一方面,也作了深入研究,例如他指出,反对袁世凯帝制和段祺瑞、伪共和的斗争,是对李大钊的思想上的两次大推动。这就很生动地证明了“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当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原理。

一九九○年四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