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的含义,同文怎么说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7-23 0
  1. 含文武的汉字都有哪些字?
  2. 车同文,输同轨,物理书上输(书)呆子调琴师的正解,输的偏旁是车?
  3. 四字成语文思()()

共性的词语解释是:共性gòngxìng。(1)一般、普遍、概括的性质或状态;统统适用,完全的可应用性。

共性的词语解释是:共性gòngxìng。(1)一般、普遍、概括的性质或状态;统统适用,完全的可应用性。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ㄍㄨㄥ_ㄒ一ㄥ_。拼音是:gòngxìng。结构是:共(上下结构)性(左右结构)。

共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同文的含义,同文怎么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指不同事物所共有的性质。与“个性”相对。引《矛盾论》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秦牧《花城·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文学是通过个性表现共性的。”

二、国语词典

二种以上的物质所共同具有的性质。词语翻译英语overallcharacter法语caractèreglobal

三、网络解释

共性在化学中,共性常用来形容某一化合物或单质具有相同的结构或性质,或某一化学反应生成相同的物质。对化学性的了解,能使我们更好学习这门学科。

关于共性的近义词

个性性质特点脾气特性习性

关于共性的成语

共枝别干和衷共济共贯同条共商国是合衷共济甘苦与共通共有无鹿车共挽同门共业人神共愤

关于共性的词语

共贯同条同文共轨甘苦与共和衷共济合衷共济分形共气安危与共共枝别干同门共业鹿车共挽

关于共性的造句

1、首先明确这二个概念的含义,其次了解二者的关系,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可以说,这种暴力侵犯的共性就是明知而故犯,先抢、先打了再说。

3、大学生党员既有普通大学生和普通党员的共性,又存在其特有的培养目标和素质标准。

4、来自的里雅斯特、都灵和米兰的人们相互之间的共性,比起他们这些任何一方人与罗马人或者那不勒斯人之间的共性,都多得多。

5、事物不仅有个性,还具有共性。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共性的详细信息

文武的汉字都有哪些字?

1. 带有‘文’字的四字词语

大做文章 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大有文章 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分文不值 形容毫无价值 满腹文章 比喻文章极好,很有才华 百代文宗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

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被发文身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

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表面文章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博文约礼 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才兼文武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粗通文墨 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

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大块文章 大块:大地。

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以称赞别人内容的长篇文章。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地下修文 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典章文物 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断发文身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

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多文为富 以多学知识、技能富有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

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繁文缛节 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

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反面文章 从事情的反面做的文章。多指反语。

分文不直 直:同“值”。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

形容没有任何价值。 废文任武 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

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分文不取 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

分文不名 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

比喻非常贫困。 浮文巧语 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高文典册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官样文章 旧时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

比喻光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龟文鸟迹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慧业文人 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较武论文 较:比较,评论。

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骥子龙文 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

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纬武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临文不讳 临:及;讳:避讳。

作文时不须避讳。 奇文瑰句 瑰:珍奇。

优美的文章。 奇文共赏 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

深文周纳 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书同文,车同轨 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斯文扫地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同文共轨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

比喻国家统一。 酸文醋 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文治武功 比喻政治与军事。 文君新寡 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

文人相轻 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文恬武嬉 恬:安闲;嬉:玩乐。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

指官吏只知贪图安逸享受,吃喝玩乐,不关心国事。 文风不动 一点儿也不动。

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文质彬彬 文: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舞文弄法 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条文;法:法律。

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 文过饰非 文、饰:掩饰;过、非:错误。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纬武***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文人无行 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 文不加点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文从字顺 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文君新醮 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

后指寡妇再嫁。 温文尔雅 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文房四宝 俗指笔、墨、纸、砚。 文以载道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

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文行出处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

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微文深诋 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望文生义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文不对题 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文韬武略 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谋略。

舞文弄墨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故意玩弄文笔。

原指曲引法律条文。后常指玩弄。

2. 含有“文”的成语,四字

含有“文”的成语有(列举几个解释如下) :

图文并茂、文质彬彬、咬文嚼字、身无分文、繁文缛节、温文尔雅、文房四宝、

文过饰非、文恬武嬉、分文不取、大做文章、表面文章、一纸空文、以文会友、

斯斯文文、能文能武、文武双全、文奸济恶、潘文乐旨、天下文宗、文不对题、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深文周纳、通文调武、文君新寡、孔壁古文、深文巧劾、

文案孔目、一文莫名、以郄视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武两全、文宗学府、

文质斌斌、孤文只义、地下修文、才兼文武、市民文学、言之无文、演武修文、

同文共规、不直一文、秉文经武、微文深诋、不通文墨、文川武乡、满腹文章、

文深网密、能文善武、揆文奋武、枕典席文、黼黻文章、舞文弄墨、文人无行、

允文允武、执文害意、广文先生、文风流

成语:文质彬彬 [wén zhì bīn bīn]

释义:文: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造句:新来的语文教师戴着一副近视镜,身穿一身学生装,显得~。

成语:咬文嚼字 [yǎo wén jiáo zì]

释义: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出处:元·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徵;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造句: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文字含义,千万不要~。

成语:文过饰非 [wén guò shì fēi]

释义: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出处:唐·刘知几《史通》:“期则圣人设教;其理含宏;或援誓以表心;或称非以受屈。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造句:犯了错误不改,反而~,就会犯更大的错误。

成语:以文会友 [yǐ wén huì yǒu]

释义: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出处:《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铺仁。’”

造句:评比会上,各地的朋友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交流,~。

3. 形容“突然间停止”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如丘而止、中道而废、半途而废、中道而止、戛然而止。

一、如丘而止

白话释义:如:到达;丘:丘陵;止:止步。指遇到困难则停下来

朝代:春秋

作者:荀子

出处:《荀子·宥坐》:“如垤而进,吾与之;如丘而止,吾已矣。”

翻译:像小土堆而进,我和他;如丘为止,我已了

二、中道而废

白话释义: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朝代:西汉

作者:戴圣

出处:·《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翻译:乡道而行,中途而废,忘记自己的老了,不知道好几年的不值得的,下了一天有孜孜不倦地,死了为止。

三、半途而废

白话释义:中途停止。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

朝代:西汉

作者:戴圣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废:停止。

翻译:君子遵循正道而行,半涂(途径)而废,我不能够了

四、中道而止

白话释义:指: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

朝代:宋

作者:释道原

出处:·《景德传灯录·第三十三祖慧能***》:“我求***,岂可中道而止。”

翻译:我请求***,怎能中途而止

五、戛然而止

白话释义: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

朝代:清

作者:章学诚

出处:·《文史通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

翻译:文章变化,等同于鬼神,陡然而来,戛但是止何尝没有这种景象

4. 带停字的成语有哪些

手不停挥、

马不停蹄、

停滞不前

游响停云、

手不停毫、

停妻再娶、

息怒停瞋、

树欲静而风不停、

停云落月、

四停八当、

门不停宾、

渊停山立、

停辛贮苦、

鸾鹄停峙、

调停两用、

停辛伫苦、

居停主人、

窝停主人、

激薄停浇、

树欲息而风不停、

鹄峙鸾停、

停留长智

5. 含“文”这个字的成语,四字俗语也行

百代文宗 不立文字 表面文章 班马文章 不名一文

半文半白 半文不白 不文不武 秉文兼武 秉文经武

博文约礼 不直一文 才兼文武 粗通文墨 出文入武

道德文章 断发文身 大块文章 单文孤证 雕文刻镂

多文强记 多文为富 雕文织 地下修文 大有文章

典章文物 大做文章 黼黻文章 反面文章 分文不名

分文不取 分文不直 分文不值 繁文末节 浮文巧语

飞文染翰 繁文缛节 烦文缛礼 废文任武 分文未取

膏粱文绣 高文典册 高文大册 高文典策 孤文断句

龟文鸟迹 广文先生 孤文只义 官样文章 厚貌深文

横僿不文 回文织锦 慧业文人 较武论文 拘文牵义

***纬武 讲文张字 骥子龙文 揆文奋武 临文不讳

流言飞文 满腹文章 卖文为生 弄法舞文 乃文乃武

乃武乃文 能文能武 铺摛文 被发文身 披发文身

潘文乐旨 旁文剩义 片文只事 琴挑文君 情文并茂

弃文存质 奇文瑰句 奇文共赏 强文醋 强文浉醋

乔文醋 弃文就武 入文出武 人文荟萃 饰非文过

遂非文过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市民文学 圣神文武 斯斯文文

书同文,车同轨 深文大义 识文断字 深文附会 深文傅会

身无分文 酸文醋 深文峻法 善文能武 深文巧诋

深文曲折 斯文扫地 识文谈字 深文周纳 深文周内

梳文栉字 俗下文字 唾地成文 通文达礼 通文达理

通文调武 通文达艺 同文共轨 同文共规 文不对题

文不加点 舞笔弄文 文风流 文弛武玩 文从字顺

文觌武匿 文风不动 文房四宝 文房四侯 文房四士

文房四物 文房四艺 文过其实 文过饰非 文过遂非

文奸济恶 文君司马 文经武略 文经武纬 文君新寡

文江学海 文君新醮 文籍先生 文理不通 文理俱惬

文婪武嬉 舞弄文墨 文期酒会 文人墨客 文人墨士

文如其人 文弱书生 文人无行 文人相轻 文人学士

文丝不动 文身断发 文搜丁甲 文山会海 文身剪发

文身翦发 文似其人 文深网密 文通残锦 文韬武略

文恬武嬉 文武差事 温文尔雅 文武兼备 文无加点

纬武*** 舞文弄法 舞文弄墨 文武全才 舞文巧诋

温文儒雅 微文深诋 文武双全 望文生训 望文生义

舞文饰智 舞文玩法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 文行出处

文星高照 文修武备 文修武偃 文献之家 武偃文修

文以载道 文圆质方 文质彬彬 文质斌斌 文章盖世

文章巨公 文章钜公 文章经济 文章魁首 文章山斗

文章宿老 文子同升 文治武功 文治武力 文昭武穆

文子文孙 文章星斗 文宗学府 文章宗工 文章宗匠

文章憎命 下笔成文 犀顶龟文 析律舞文 雄文大手

兴文匽武 修文偃武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偃兵修文 一代文宗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余风遗文 偃革尚文 一文不名 一文不值

偃武崇文 偃武觌文 以文害辞 以文会友 咬文嚼字

以文乱法 咬文啮字 咬文啮字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一文如命

缘文生义 有文无行 偃武修文 偃武兴文 偃武行文

演武修文 言文行远 遗文逸句 允文允武 以郄视文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一纸空文 鱼质龙文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枕典席文 质非文是 祝发文身 重厚少文 樽酒论文

掌上观文 字顺文从 祖述尧舜,***文武 执文害意 主文谲谏

祖武宗文

车同文,输同轨,物理书上输(书)呆子调琴师的正解,输的偏旁是车?

含文武的汉字有:斌、赟、贇。

斌 组词:斌蔚、斌斌、章斌、斌驳、颁斌、璘斌、吴惠斌、姚内斌、斌加贝、文质斌斌。

斌bīn

释义:

1.〈形〉 同“彬”。文质兼备的

斌,文质貌。亦作彬。——《玉篇》

2.属于常用字。同彬彬,文雅的样子;富有文;文鲜明;文武兼备。

赟yūn

释义:

1.美好,赟,美好也。——《广韵》

2.大

3.通文解武

贇yūn

释义:

1.美好的;大。

赟,美好也。——《广韵》

因其由“文”、“武”、“贝”三字组成,古代‘贝’指‘财’,含义文武全才,而且还有钱,一般用作人名。如中国羽毛球队男双选手蔡赟。

⒉大 [great;big]

⒊通文解武 [be well versed in both polite letters and martial arts]

赟 於伦切,平,真韵,影。

美好。玉篇:“赟,美也。”广韵:赟,美好也。“

作人名用字。后汉书孝献帝记:”乙巳,黄巾贼杀济南王~。“ 《资治通鉴》献帝十二年:”乙巳,黄巾杀济南王~。“胡三省音注:”赟,於伦翻“

按,《说文》无赟字

据《王力古汉语字典》修改此例

赟在《篇海类编》里读作bin,阴平。音“宾”

人名用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乙巳,黄巾杀济南王赟。”

四字成语文思()()

车同轨探析(本文章出自《百度文库》学术文档。今录于此,供你参考。)

后世史学家、文学家每每论及大秦帝国与秦始皇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贡献时,无不论及“修长城、通直道、统度量、车同轨、书同文”这几件大事情。关于这几件大事情,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均有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这是司马迁《史记》中关于“车同轨”的记载,这也是后世论及“车同轨”的出处。对这句话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这里的“一”就是“统一”,“法”就是“法定”、“法律规定”、“国家法律规定” ,“度”就是计量,“衡”就是标准单位。“石”(音dàn)重量的计量单位,秦时的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一斤等于现在的256.26克。“丈尺” 长度计量单位,秦时的一丈等于十尺,一丈等于现在的2.707米。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秦帝国以国家的名义,以法律的形式制定了统一的计量单位,同时规定车轮间距为六尺,统一使用在原秦国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的文字。

司马迁是史学权威,有了《史记》的记载,后世史学家、文学家对这几件大事情的真实性也就没有了怀疑。但不怀疑不等于理解,长期不理解,也就渐生了怀疑。人们对“车同轨”的认知,所步入的恰巧就是这样一条从不理解到怀疑的认知轨迹。

时间过去了2200多年,人们对当年的大秦帝国与秦始皇所做的上述五件大事情中的四件大事情均能理解,唯独对其中的一件大事情“车同轨” 不能理解。人们搞不清楚“车同轨”是怎么一回事情了,故此,对“车同轨”产生了诸多怀疑:秦代并没有专门为行车铺设的轨道,为什么要依法规定车轮的距离让其同轨呢?现代文明社会国家也没有规定汽车的轮距必须统一,现代的公路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轮子间距各不相同,也未见有什么不妥。2200年前的大秦帝国的“公路”上为什么必须“统一”车轮的间距呢?关于“车同轨”的“轨”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秦始皇所建立的大秦帝国要将“车同轨”当作一件大事去抓?为什么后来的史学家、文学家都认同“车同轨”,却又不说“车同轨”是怎么一回事呢?“车同轨”的意义真有那么重要而伟大吗?道路有宽有窄,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统一道路的宽窄呢?道路一样宽窄就表明国家统一了吗?今天各地的道路不一样宽窄,难道就不统一吗?秦始皇依靠行政命令能将全国道路的宽窄统一吗?诸多疑问集中到了一点:“车同轨”有必要吗?“车同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历史开了我们一个玩笑

司马迁是史学权威,《史记》的记载是真实的,后世对“车同轨”没有提出过异议,“车同轨”的真实性是可信的。然而,按照这个推理,现在就有这样一系列问题。既然大秦帝国与秦始皇所推行的“车同轨”是真实可信的,那么为什么人们对“车同轨”会有那么多的不解呢?人们开始找原因了,有人说,当缘于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没有对“车同轨”加以解释说明,如果当初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能对“车同轨”加以解释说明,问题不就解决了。如此责备司马迁好像不无道理,但这个道理是偏面的。如同“车同轨”一样,司马迁对“书同文”同样没有加以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理解“书同文”而不能理解“车同轨”呢?看来这个原因还找的不对,或者说没有找准确。对历代学者所找到的原因加以分析,我们终于找到了司马迁不对“车同轨”作解释的真正原因,司马迁不对“车同轨”作解释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车同轨”原本就是一个普通常识,普通常识普通的人都明白,对普通人都明白的东西是不需要做解释的。司马迁对“车同轨”不作解释的问题解决后,紧接着的问题又是,既然“车同轨”属普通常识,人们怎么会对普通常识迷惑不解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历史开了我们一个小小的玩笑。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文人自扰,今古不同。作学问者只坐车不识“道理”,识“道理”者只赶车不作学问。作学者遇到的这一复杂问题,车夫视之很简单,简单到不需要说话。文人自扰加之时间这个魔术师,两千年前的一般常识则变成了今天的一桩谜案。

二、揭开“车同轨”的神秘面纱

在我们的想象中,将时空倒退两千年,让其重新回到“车同轨”时期,“车同轨”的真实面目则简单而清晰。我们先看看那时候的车。那时的车与现在的车有着很大的不同,其它的不同我们暂且不说,我们只说与“轨”关系紧密的部分。那时的车是木制的,车轮也是木的,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对车轮的磨损很大,为了减小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车轮经久耐用,造车人想了一个办法,将车轮做得很窄,同时在木轮的外周箍上一层铁。这一技术的用,车轮不但经久耐用,车子跑起来还轻快,这就是那个时期的车轮。

再说那个时期的道路。那时的道路与现在的道路也不同,现在的道路是水泥路,那时的道路是泥土路或石板路。那个时期的车轮在那样的道路上滚动,车轮与路面的摩擦,便会在路面上留下一道磨擦痕迹,这道磨擦痕迹就是车辙。车子长时间行走在如此的道路上,道路上磨出的车辙痕迹便不断变深,当这种车辙的痕迹越来越深,深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变成了一道车辙沟痕,这道车辙沟痕便对行驶的车子的车轮具有了固定作用,这时候的车辙沟痕就变成了“轨道”,“轨”就形成了。

路面上有了这样两条“轨道”后,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车子就只能沿着“轨道”行进,车子的两个车轮就只能套在这两条“轨道”里行走,只有这样车子才走得快。车轮如果不在这两条“轨道”中行驶,谓之为“出轨”。车子一旦“出轨”,就潜在着很大的危险。因为出“轨”后,就有一个再次入“轨”的问题。入“轨”时,如果两个轮子能同时进入两条“轨道”之中,车子只是颠簸一下。如果两个轮子不能同时进入两条“轨道”之中,而只有一个轮子进入了“轨道”,那么就有两种后果:轻则车身倾斜,陷入“轨道”的那只轮子被“轨道”卡住,车子无法行驶;重则车翻,造成伤亡事故。

三、“轨”的确切含义和定义

为了准确地理解“车同轨”,走出以往人们对“车同轨”认识的误区,我们必须对 “轨”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为了能将“轨”的定义下准确,我们必须明确如下三个概念:

一、迹:车轮行驶后留在路面上的痕迹;

二、辙:车轮行驶后在路面上留下较深的痕迹;

三、轨:车轮长时间行驶后,路面上的车辙不断变深,以至对车轮的行驶具有了制约作用。

从以上三个概念的明确中,我们可以看出,“迹、辙、轨”三个概念所反映的是一事物的三种不同程度的递进关系,“辙”由“迹”而来,“轨”由“辙”生成。三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这就是哲学中的“量变到质变”。我国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就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观点,并用这一观点解决书法理论中的具体问题。他在他的《书谱》中写有这样一句话:“淳(醇)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淳醨一迁”,说的是酒精的含量不同,酒的质量就有了区别。酒精含量高的为醇,酒精含量低的为醨,醇和醨的差异就是一个度量问题。孙过庭认为“淳醨一迁”是所有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普通规律,即“物理常然”。这一规律与“量变到质变”这一基本哲学原理完全相吻。上述“迹、辙、轨”三个概念的区别和差异就是一个度量问题,所体现反映的就是“量变到质变” 这个道理。以往人们对“车同轨”的不理解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忽视了事物变化中的“由量变到质变”这一“常理”,混淆了“迹、辙、轨”这三个概念,将“迹、辙、轨”三个概念不加以区分而混同使用了。

现在我们可以为“轨”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了:所谓“轨”就是制约车轮行驶路线的设置。这个定义将“轨”的概念与“辙”的概念和“迹”的概念严格地区分开了。“轨”可以制约车子的行驶路线,“辙”可以影响车子的行驶路线,“迹”不影响车子的行驶路线。由此可以见得,“车同轨”时期“轨”的含义与我们今天铁轨的“轨”的含义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车同轨”时期的“轨”是自然形成的,而现代的“铁轨”是人为制造的。今天的铁轨就是古“轨道”的发展,当年的“轨道”就是今天“铁轨”的原型。

关于 “轨”的实物今天我们仍可以找到,河北省石家庄附近的井径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这样一段古道,这段古道厚厚光滑的基岩路面上,“镶嵌”有两条深深的车轨,深度足有50厘米。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影片中的车轮深陷在“轨道”里行走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四、“车同轨”的必要性

当年的土石道路上,“镶嵌”着两条深深的车“轨”,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车子的车轮间距与这两条“轨道”的间距必须相同,否则就有问题。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车子的车轮间距与这两条“轨道”的间距相同,此车的两个轮子便能进入两条“轨道”之中,此车的行驶才平稳,才安全。如果它车的车轮的轮距与这两条“轨道”的“轨”距不相同,那么这辆车子行进在这条道路上就很危险。因为它车的两个轮子既不可能同时进入两条“轨道”之中,又不可能始终行驶在“轨道”之外,行进中一旦有一只轮子陷入“轨道”之中,轻则车身倾斜,陷入“轨道”的那只轮子被“轨道”卡住,车子无法行驶,重则翻车造成伤亡事故。

试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其车子轮子的距离是不同的,在道路上所形成的“轨道”也就不同。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本国的车子只能在本国地域内行驶,而不能往别国的领地行驶,别国的车子也不能进入本国的地域里行驶。七国争雄时期,战争不断,战车成了战争中军队的重要装备,“轨道”也就变成了一种国防战略武器。各国在制造车子的时候,都有意识地将自己国家的车轮距离统一,而又与别国不同,目的在于在自己国家的道路上所形成的“轨道”,只方便自己国家的车子行驶,而阻碍其他国家的车子驶入自己国家的领土。显然,“轨道”成为了抵抗他国入侵的一项有效防御工事。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要建立一个和平统一的大秦帝国,拆毁废弃了原有七国的防御工事,收缴了全国的兵器,对全国不一样的车轮间距,对分布在全国的不同规格的“轨道”,这一地域性战略防御武器,绝对不能视而不见,任其继续。还有分布在全国的不同规格的“轨道”严重地影响和阻碍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地影响和阻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这就是“车同轨”的历史必要和必然,这就是大秦帝国法定车辆的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就是大秦帝国和秦始皇所推行“车同轨”的伟大历史意义之所在。

五、历代学者对“车同轨”的误解误读

大秦帝国和秦始皇的影响太大了,“车同轨”的影响太大了,这就使得后世史学家和文学家每每不能回避,不得不论及。由于作学问的人只坐车不识“道理” ,识“道理”的人只赶车不作学问。不识“道理”之人去解读“车同轨”,自然越解读越迷惑。“以其昏昏,使人诏诏”,这就造成了后世人们对“车同轨”的诸多不理解,继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误解误读。

《说文解字》曰:“轨,车辙也。从车,九声。居洧切。”《说文解字》将“轨”解释为“车辙”。我们知道,“车辙”的概念大,而“轨”的概念小,“车辙”概念虽说包含着“轨”的概念,但不等于“轨”的概念。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所阐述的就是这种概念逻辑关系。现在我们清楚了,《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在“轨”概念的解释上,犯了一个概念逻辑错误,这个概念逻辑错误对后世学者影响很大很深,后世学者对“车同轨”的不解和误解多与此有关。

清代训诂大家段玉裁曰:“辙者,通也。谓舆之下,两轮之间空中可通,故曰车辙,是谓之车轨。轨之名谓舆之下隋方空处。老子所谓当其无,有车之用。”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段玉裁自己对“车同轨”是怎么一回事没有搞清楚,但主观上仍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解释,消除人们对“车同轨”的疑惑和不解。他所用的办法是进一步扩大思维,在“轨”的意义上做文章,希望能够通过“轨”的含义的扩大来解决问题。他认为“轨”是车的两轮之间的空档,“辙”是车子的底部,位于两轮之间的空挡部位。段玉裁试图用扩大概念范围的办法解决问题,其结果是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模糊。

与段玉裁同时代的另一位国学***朱骏声不同意段玉裁的说法,他认为轨是两轮相距之间留下的痕迹。也就是留在道路上的痕迹。他在《说文通训定声》中指出;“段氏玉裁欲据《国策·齐策》、《吕览·勿躬》、《淮南览冥》高诱三注,训辙谓两轮之间,车舆之下空处,殊误。”他认为 “轨” 应该解释为“迹”,也就是车轮留下的轨迹,引申为车道。朱骏声纠正了段玉裁的说法,又回到了许慎的说法,许慎用“辙”概念替代了“轨”概念,他则用“迹”概念替代“轨”概念,相比之下他较许慎的解释又远了一步。

《现代汉语词典》:轨,①路轨:钢轨,铁轨。②轨道:出轨。③比喻办法、规矩、秩序等:常轨,越轨,步入正轨。④(书)依照,遵循:轨于法令。这个解释只从应用上解释,没有从定义上解释。人们读了这个解释,依然不知“轨”为何物。

郭沫若认为“车同轨”是统一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这一认为远离了“车同轨”本身,将“车同轨”的内容淡化了,而又将“车同轨”的意义扩大化了,对人们认识“车同轨”是一种误导。

《中华五千年》曰:“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 这个解读沿用的是以往的说法,肯定了有“车同轨”那么一回事,却没有说明“车同轨”是怎么一回事。在“车同轨”是怎么一回事的问题上,进行了概念模糊化处理:第一,只说“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不说怎么个不方便法,不方便到什么程度;第二,用“道”的概念代替了“轨”的概念,这就将“轨”的概念模糊化了;第三,将“车同轨”导入了交通,进而再导入到了“制度”,这就使“车同轨”的概念更模糊了。这个解读将“轨”解释成“道”以后,对“车同轨”有一种潜意识误导,使人们误以为“车同轨”就是“车通道”,“车同轨”就是行车使用同一宽窄的道路。延伸出来的意思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以国家的权威,用法律的手段将全国各地道路的宽窄统一了。给人们会留下的思考是,秦始皇视法律为儿戏,利用国家机器胡弄,“车同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实现。

我们说,以上这些关于“轨”的解释以及“车同轨”的解读都不准确,都不能令人满意。正是这些关于“轨”的不准确解释,关于“车同轨”的不准确解读误导了人们对“车同轨”的解读,引发了人们诸多有关“车同轨”的误解。

六、“车同轨”的非秦论

有学者指出,“书同文,车同轨” 这段话源出自《礼记·中庸》。《礼记·中庸》第二十八章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考《礼记》这部书的作者据说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其年代大概在东周时代,距离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程氏注解:“今,子思自谓当时也,轨,辙迹之度。伦,次序之体。三者皆同。言天下统一也。”由此得出“书同文,车同轨”说的是秦统一以前东周的社会状况,是形容理想中的周王朝的大一统社会的情况,“书同文,车同轨”不是从秦始皇开始,而是更早的东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书同文,车同轨”这一功绩不应该算在大秦帝国与秦始皇头上,这一社会文明进步的功绩应归于尚能维持名义上统一的东周。

“车同轨”非秦论的依据是《中庸》第二十八章中“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记载。如果《中庸》确是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非秦论者的所述就不无道理。问题是《中庸》不是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而是西汉儒生的伪作。关于这个问题清代已经有人作了考证,而“今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便是伪作的重要证据。考证者认为,“今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一语源出于司马迁的《史记》,是西汉儒生对《史记》进行了剽窃。现在问题清楚了,“车同轨”非秦属秦,属周非周的关键在于,是《史记》承袭了《中庸》的说法,还是《中庸》的作者剽窃了《史记》的内容。我们说,这场文墨官司很好了断,孰是孰非,“书同文,车同轨”是谁先提出来的并不关键重要,关键重要的在于谁有条件和能力能够实现“书同文,车同轨”。我们清楚,“书同文,车同轨”不是一般提倡提倡、号召号召就能实现的,“书同文,车同轨” 的实现是需要下硬手的。正如非秦论者自己所说,东周尚能维持名义上的统一。试想,尚能维持名义上的统一的东周有没有能力下这个硬手?孔子对那个时期的评价是“礼崩乐坏”,一个“礼崩乐坏”的统治者是没有能力下这个硬手的。大秦帝国与秦始皇不同,所推行的就是“一法度”,完全有能力下这个硬手。仅此一点,足以证明《中庸》是西汉儒生之伪作,“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当是西汉儒生对司马迁《史记》之剽窃。现在有结论了:将“书同文,车同轨”这一历史功绩算在东周是不现实的,“书同文,车同轨”这一历史功绩非大秦帝国与秦始皇而莫属。

附录:(《百度百科》文章关于“车同轨”节选:)

最早出现“车同轨”记载的是中庸,原文如下: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从原文的内容看,从周朝建立,统一的国家形成的时候,文字、车的轨距、道德规范统一已经成为国家政策。经过春秋战国的分裂和混战,各国在各自地域独立发展的时候,或多或少的偏离了周朝订立的各项制度,也即所谓“礼崩乐坏”。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核心思想就是认为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源自人们对周朝制度——周礼——的偏离,只有努力致力于复兴周礼,君臣父子各按周公制定的周礼行事和生活,一切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秦王朝建立之后,“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种种措施都在客观上促进了原七国在实质上的融合和统一,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功绩无可比拟。

1. 文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文开头的四字成语 :

文质彬彬、

文房四宝、

文过饰非、

文恬武嬉、

文武双全、

文奸济恶、

文君新寡、

文深网密、

文武两全、

文不对题、

文德武功、

文宗学府、

文武差事、

文质斌斌、

文弱书生、

文风流、

文友诗敌、

文搜丁甲、

文无点易、

文川武乡、

文人无行、

文阵雄帅、

文星高照、

文弛武玩、

文案孔目、

文章盖世、

文武并用、

文章魁首、

文韬武韬、

文君司马

2. 含有“文”的成语,四字

含有“文”的成语有(列举几个解释如下) :

图文并茂、文质彬彬、咬文嚼字、身无分文、繁文缛节、温文尔雅、文房四宝、

文过饰非、文恬武嬉、分文不取、大做文章、表面文章、一纸空文、以文会友、

斯斯文文、能文能武、文武双全、文奸济恶、潘文乐旨、天下文宗、文不对题、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深文周纳、通文调武、文君新寡、孔壁古文、深文巧劾、

文案孔目、一文莫名、以郄视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武两全、文宗学府、

文质斌斌、孤文只义、地下修文、才兼文武、市民文学、言之无文、演武修文、

同文共规、不直一文、秉文经武、微文深诋、不通文墨、文川武乡、满腹文章、

文深网密、能文善武、揆文奋武、枕典席文、黼黻文章、舞文弄墨、文人无行、

允文允武、执文害意、广文先生、文风流

成语:文质彬彬 [wén zhì bīn bīn]

释义:文: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造句:新来的语文教师戴着一副近视镜,身穿一身学生装,显得~。

成语:咬文嚼字 [yǎo wén jiáo zì]

释义: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出处:元·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徵;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造句: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文字含义,千万不要~。

成语:文过饰非 [wén guò shì fēi]

释义: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出处:唐·刘知几《史通》:“期则圣人设教;其理含宏;或援誓以表心;或称非以受屈。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造句:犯了错误不改,反而~,就会犯更大的错误。

成语:以文会友 [yǐ wén huì yǒu]

释义: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出处:《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铺仁。’”

造句:评比会上,各地的朋友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交流,~。

3. 四字成语中,含"文"字的有哪些

含“文”的四字成语好多:偃武修文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咬文嚼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一文不名 一个钱都没有。

一纸空文 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以文会友 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以文乱法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允文允武 形容能文能武。 质非文是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主文谲谏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广文先生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班马文章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半文半白 文言和白话夹杂。亦作“半文不白”。

半文不白 文言和白话夹杂。同“半文半白”。

秉文兼武 犹言能文能武。 秉文经武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不名一文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极其贫穷。 不直一文 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

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出文入武 指文武兼备。

单文孤证 仅有的证据。意指不足凭信。

重厚少文 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 大有文章 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大做文章 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百代文宗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

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表面文章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博文约礼 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才兼文武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粗通文墨 粗:略微;通:通晓。

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大块文章 大块:大地。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

后用以称赞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地下修文 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典章文物 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断发文身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多文为富 以多学知识、技能为富有。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

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繁文缛节 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

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反面文章 从事情的反面做的文章。

多指反语。 废文任武 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

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分文不名 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

比喻非常贫困。 分文不取 一个钱也不要。

比喻不计报酬。 分文不直 直:同“值”。

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

浮文巧语 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高文典册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官样文章 旧时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比喻光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龟文鸟迹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慧业文人 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骥子龙文 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

后多比喻英才。 较武论文 较:比较,评论。

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纬武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临文不讳 临:及;讳:避讳。作文时不须避讳。

被发文身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

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奇文共赏 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

奇文瑰句 瑰:珍奇。优美的文章。

深文周纳 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 识文断字 识字。

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斯文扫地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

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酸文醋 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同文共轨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

比喻国家统一。 望文生义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

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微文深诋 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纬武***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温文尔雅 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

文不对题 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文不加点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文从字顺 从:服从,顺从;顺:通顺。

指文章通顺。 文房四宝 俗指笔、墨、纸、砚。

文风不动 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文过饰非 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文君新寡 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 文君新醮 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

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文理不通 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 文人无行 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

文人相轻 指文人之间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