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流逝,岁不我与_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的与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7-23 0
  1. 岁不我与,如丧考妣是什么意思
  2. 感叹时光流逝,催人奋进的古诗句有哪些?
  3. 岁不我与是什么意思
  4. 《论语 阳货欲见孔子章》中“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对我们的启示是

词目

岁不我与

发音

日月流逝,岁不我与_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的与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suì bù wǒ yǔ

释义

年岁是不等人的。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

引用

《清史演义》第九十五回 遘奇变醇王摄政 继友志队长亡躯 ...二年止,将预定各事,陆续办齐,按年列表,上陈慈鉴。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 ,奈何?奉谕:“逐年筹备事宜,照单察阅,统是立宪要政,... 《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蟠于埳井,眄天路而不游,学既积而身困,夫何为乎秘丘。且 岁不我与 ,时若奔驷,有来无反,难得易失。先生不知盱豫之谶悔迟,... 《论语》阳货篇 ...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子曰:“性相近...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 ...也。讯,问也。实耻讼免,时不我与。论语曰:阳货曰: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 。文虽出此,而意微殊,亦不以文害意也。免或为冤,非也。... 《昭明文选》卷四十 ...,臣质言:奉读手命,追亡虑存,恩哀之隆,形於文墨。日月冉冉, 岁不我与 。楚辞曰:老冉冉而逾施。论语,阳货曰: 岁不我与 。昔侍左... 《全晋文》卷八十七 ...屈蟠于坎井,眄天路而不游,学既积而身困,夫何为乎秘丘。  且 岁不我与 ,时若奔驷,有来无反,难得易失。先生不知盱豫之谶悔迟,... 《全三国文》卷三十·魏三十 ...,臣质言:奉读手命,追亡虑存,恩哀之隆,形于文墨,日月冉冉, 岁不我与 ,昔侍左右,厕坐众贤,出有微行之游,入有管弦之欢,置酒... 《全唐文》第02部 卷一百六十一 ...会仲父出为胡苏令,叹曰:「文中子之教,不可不宣也。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 。」乃解印而归。大考六经之目,而缮录焉。礼论、乐论,各... 《全唐文》第04部 卷三百二十九 ...万代礼乐,惟荐香兮。昔邵分陕,坐甘棠兮。惟刘典郡,建庙堂兮。 岁不我与 ,日毁荒兮。载修载葺,我公姜兮。威仪象设,则平乡兮。髹... 《全唐文》第04部 卷三百五十一 ...习雄风,和而扇物,粲粲(阙)宠而益(阙)青春始华,元夜秘景, 岁不我与 ,天夺其运。以十七年五月七日,终於静恭私第,春秋六... 《宋史全文》宋史全文卷十七上 ...不能尽,亦可见大略矣。惟陛下动心加虑,反覆而考焉。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 。以为今日难于前日,安知后日不又难于今日乎?往者虽不可... 《论语注疏》卷十七·阳货第十七 ...言孔子栖栖好从事,而数不遇,失时,不得为有知。”“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 。”马曰:“年老,岁月已往,当急仕。”孔子曰:“诺,吾... 《艺文类聚》卷二十六 人部十 ...,食若填巨壑,饮若灌漏卮,其乐固难量,岂非大丈夫之乐哉,然日 岁不我与 ,曜灵急节,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思抑六龙之首,...

岁不我与,如丧考妣是什么意思

《论语》卷 17 阳货篇 诗解 1 岁不我与性近习远 仁者行 恭宽信敏惠

题文诗:

阳货欲见 , 孔子不见 , 馈 孔子豚 . 时其亡也 ,

而往拜之 , 孔子 途 遇 . 谓孔子曰 : 怀宝迷邦 ,

可谓仁乎 ? 子 曰不可 . 曰 好从事 , 而亟失时 ,

可谓 智 乎 ? 子 曰不可 . 阳货叹曰: 日月逝矣 ,

岁不我与 . 孔子曰诺 , 吾将仕矣 . 孔 子 有 曰 :

性相近也 , 习相远也 . 唯上 智 与 , 下愚不移 .

子之武城 , 闻弦歌声 , 莞尔笑曰 : 割鸡焉用 ,

牛刀 也哉? 子游对曰 : 昔者偃闻 , 诸夫子曰 :

君子学道 , 则爱人 也, 小人学道 , 则易使也 .

曰二三子 , 偃之言是 , 前言戏 言.至道至情,

真情遍在. 公山弗扰 , 据 费以 叛 , 召子欲往 .

子路不悦 , 曰末 之 已 , 何必公山 , 氏之之也 .

曰召我者 , 而岂徒哉 ? 如有用我 , 吾为东周 ?

子张问仁 , 子曰能行 , 五者 之 于 , 天下为仁 .

五者 恭宽 , 信敏惠 也. 恭则不侮 , 宽则得众 ,

信则人任 , 敏则有功 , 惠足使人 . 佛肸 者 召 ,

孔 子欲往 . 子路 问 曰 : 昔者由 也 , 闻夫子曰 :

亲于其身 , 为不善者 , 君子不入 . 佛肸 也者,

以中牟 叛 , 子之往也 , 如之何 也?孔 子曰然 ,

有是言也 . 不曰坚乎 , 磨而不磷 ; 不曰白乎 ,

涅而不缁 . 吾岂匏瓜 , 也哉 焉能 , 系而不食 ?

原文

17.1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1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2归孔子豚:归,音kuì,赠送。豚,音tún,小猪。赠给孔子一只熟小猪。3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4遇诸涂:涂,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5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6亟:屡次。7与:在一起,等待的意思。

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原文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原文

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评析  “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

原文17.4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1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2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译文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小邑何必用大道)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原文

17.5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注释1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2末之也已:末,无。之,到、往。末之,无处去。已,止,算了。3之之也:第一个“之”字是助词,后一个“之”字是动词,去到的意思。4徒:徒然,空无所据。5吾其为东周乎:为东周,建造一个东方的周王朝,在东方复兴周礼。译文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原文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原文

17.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注释1佛肸:音bìxī,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2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3磷:损伤。4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5缁:音zī,黑色。6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7系:音jì,结,扣。

译文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感叹时光流逝,催人奋进的古诗句有哪些?

岁不我与,如丧考妣:

时间不等待我,匆匆而过,(一想到这些)就像死了父母那样令人悲痛。

岁不我与:

翻译即“岁不与我”,年岁不等待我。“与”,在一起。这里有等待意。

出处《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如丧考妣:

解释丧:死去; 考:父亲,现在指死了的父亲;妣:母亲,现在指死了的母亲。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

出处《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岁不我与是什么意思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黛玉《葬花吟》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 《江楼有感》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感慨时光流逝,催人奋进的诗:

黄鹤楼?

唐 ·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s:/zhidao.baidu

《论语 阳货欲见孔子章》中“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对我们的启示是

拼音:

suì bù wǒ yǔ

解释:

年岁是不等人的。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

出处:

《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例句:

我的理解(1):

不可讳言,阳货是官、是个能管到孔子的人,从孔子的“拜”字和阳货的“来”字上都能看得出来。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先躲,躲不过去,就只能“给人见”了。其中的细节,颇为耐人寻味,现逐步分析如下:

1、 欲见是种怎么样的见?可以理解为预约——阳货想确定个时间找孔子;也可以理解为“想”见——某年某月某日、阳货谈到孔子时说“我想见见他”;甚至只是一种态度——某人建议阳货见孔子,阳货略有意向、微微点头……

反正,欲见绝不是登门求见,它只是一种态度——可能很重要、也可能很不重要。

2、“孔子不见”:欲见只是想法,孔子不可能知道,所以中间少不了手下人的通知;孔子不见很正常,对于口碑不好的阳货,我们避之唯恐不及,又怎么可能主动地“送上门去”“给他见”。

3、“归孔子豚”,这句话的主语不是阳货本人。如果是阳货的话,他就应该见到孔子了,否则怎么给他小猪?所以如果补充主语的话,应为“阳货手下人(阳手下)送给孔子一只小猪”。

4、“时其亡”怎么时,是孔子能掐会算——应该不是。应该是孔子和阳手下讨论,确定一个“见阳货”的时间。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阳手下”的圆滑:阳货一想、阳手下就巴巴地通知;孔子不见,阳手下就想办法解决(归孔子豚)、同时给孔子找一个折中的办法(时其亡)……

5、 “往拜之”:对于官、我们惹不起躲得起,如果躲也躲不起,就只能“虚与应付”了。——这里,我们不讨论***或逃跑,因为《季氏》12段的“伯夷叔齐”已经说过。

6、遇诸涂:这里的遇不是偶遇,而是故意——是孔子故意在路上遇到他的!准确地说,是阳货出门刚上路,就发现孔子来“拜”他。怎么办?只能在路上说几句话!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的圆滑:你要见,我就只能给你见,但我在时机上下功夫,让你只能匆匆见我一下……

7、阳货后面说的几句话对不对?对也不对。——说对因为我们无论何时,都要向好的方向努力;说不对则是上章所言的“无道之政没法为”,我们不能通过方法上的努力来弥补方向上的错误。

8、孔子为什么说“诺,吾将仕矣。”?想一想上章“君子三畏”中的:畏天命,畏大人。

因为天命可畏、“无道之政没法为”,所以孔子不应该仕;因为大人可畏、阳虎之言不可违,所以孔子又必须仕!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现在的孔子,就夹在大人和天命两墙中间:不仕应天命、却违了大人;仕应了大人、又违了天命。怎么办?唉!

怎么办,本章说的就是“怎么办”。

无道之中、麻生蓬底,你不能全部都直、一点不屈。屈不是重点,重点是屈中的“直”。

邦无道,危行言孙。其中,言逊是屈、危行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