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讲的是礼仪的什么原则_入乡随俗是礼仪的重要原则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7-12 0
  1. 涉外商务礼仪的十二项原则-社交礼仪
  2. 礼仪有哪些原则?
  3. 礼仪的四个原则
  4. 学习幼儿教师礼仪八大基本原则是什么
  5. 礼仪的原则是什么?

1.宽容的原则。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就是说要豁达大度,有气量,不计较和不追究。具体表现为一种胸襟,一种容纳意识和自控能力。

2.敬人的原则。即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与交往对象互谦互让,互尊互敬,友好相待。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敬人就是尊敬他人,包括尊敬自己,维护个人乃至组织的形象。不可损人利己,这也是人的品格问题

3.自律的原则。就是自我约束,按照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律就是自我约束,按照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入乡随俗讲的是礼仪的什么原则_入乡随俗是礼仪的重要原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遵守的原则。在交际应酬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以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际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遵守的原则,就是对行为主体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人格素质的基本体现。遵守礼仪规范,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确保交际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

5. 适度的原则。应用礼仪时要注意技巧,合乎规范,特别注意把握分寸,认真得体。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情境而行使相应的礼仪,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要自尊不要自负,要坦诚但不能粗鲁,要信人但不要轻信 ,要活泼但不能轻浮。礼仪是一种程序规定,而程序自身就是一种“度”。礼仪无论是表示尊敬还是热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没有“度”,施礼就可能进入误区。

6.真诚的原则。运用礼仪时,务必诚信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待人以诚。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真意的友善表现,真诚就是在交际过程中作为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想沟通的过程,做到诚实守信,不说谎、不虚伪、不做作,不骗人、不侮辱人。如果缺乏真诚则不可能达到目的,更无法保证交际效果。所谓:“骗人一次,终身无友”。

7.从俗的原则。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坚持入乡随俗,对客观现时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自高自大,要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从俗就是指交往各方都应尊重相互之间的风俗、习惯,了解并尊重各自的禁忌,如果不注意禁忌,就会在交际中引起障碍和麻烦。

8.平等的原则。平等是礼仪的核心,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平等的、彼此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的体现,是尊重以及满足相互之间获得尊重的需求。即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以礼相待,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表现为不骄狂,不我行我素, 不自以为是, 不厚此薄彼,不傲视一切,目空无人,更不能以貌取人,或以职业、地位、权势压人,而是应该处处时时平等谦虚待人。同时也要善于理解具体条件下对方的一些行为,不应过多地挑剔对方的行为。

9.互动的原则。是交往双方合作得以体现的根本。即和交往对象在公关交往进行对话时,既要倾诉又要倾听,最后通过交流达成共识。需要双方在认识上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做到协调,在策略上强调配合,通过共同的努力,达到共同追求的目标。

10.沟通的原则。力求及时、准确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能为对方容易理解和支持。用语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不说教,互相尊重,不说不该说的话。

涉外商务礼仪的十二项原则-社交礼仪

礼仪的基本原则

1. 宽容的原则

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

理解宽容就是说要豁达大度,有气量,不计较和不追究。具体表现为一种胸襟,一种容纳意识和自控能力。

2. 敬人的原则

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

敬人就是尊敬他人,包括尊敬自己,维护个人乃至组织的形象。不可损人利己,这也是人的品格问题。

3. 自律的原则

这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查。

自律就是自我约束,按照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4. 遵守的原则

在交际应酬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用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往活动中的言行举止。

遵守的原则就是对行为主体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人格素质的基本体现。遵守礼仪规范,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确保交际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

5. 适度的原则

应用礼仪时要注意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适度就是把握分寸。礼仪是一种程序规定,而程序自身就是一种“度”。礼仪无论是表示尊敬还是热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没有“度”,施礼就可能进入误区。

6. 真诚的原则

运用礼仪时,务必诚信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真诚就是在交际过程中做到诚实守信,不虚伪、不做作。交际活动作为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想沟通的过程,如果缺乏真诚则不可能达到目的,更无法保证交际效果。

7. 从俗的原则

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

从俗就是指交往各方都应尊重相互之间的风俗、习惯,了解并尊重各自的禁忌,如果不注意禁忌,就会在交际中引起障碍和麻烦。

8. 平等的原则

平等是礼仪的核心,即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

礼仪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平等的、彼此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的体现,其核心问题是尊重以及满足相互之间获得尊重的需求。在交际活动中既要遵守平等的原则,同时也要善于理解具体条件下对方的一些行为,不应过多地挑剔对方的行为。

礼仪的作用

礼仪的核心是尊重

礼仪的作用概括地说,是表示人们不同地位的相互关系和调整、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手段。礼仪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的作用

尊重的作用即向对方表示尊敬、表示敬意,同时对方也还之以礼。礼尚往来,有礼仪的交往行为,蕴含着彼此的尊敬。

2. 约束的作用

礼仪作为行为规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礼仪一经制定和推行,久而久之,便形成为社会的习俗和社会行为规范。任何一个生活在某

种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接受礼仪约束的人是“成熟的人”的标志,不接受礼仪约束的人,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

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甚至以法律的手段来强迫。

3. 教化的作用

礼仪具有教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礼仪的尊重和约束作用。礼仪作为一种道德习俗,它对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有教化作用,都在施行教

化。另一方面,礼仪的形成、礼仪的完备和凝固,会成为一定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传统”的力量不断地由老一辈传继给新一代,世代相继、世代相

传。在社会进步中,礼仪的教化作用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4. 调节的作用

礼仪具有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一方面,礼仪作为一种规范、程序,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对人们之间相互关系模式起着规范、约束和及时调整的作用;另

一方面,某些礼仪形式、礼仪活动可以化解矛盾、建立新关系模式。可见礼仪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在发展健康良好人际关系中,是有其重要作用的。

礼仪有哪些原则?

涉外商务礼仪的十二项原则-社交礼仪

一、维护形象

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之所以深受人们的重视。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个人形象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它们亦称个人形象六要素。

第一、是仪容。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第二、是表情。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第三、是举止。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第四、是服饰。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第五、是谈吐。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第六、是待人接物。所谓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二、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个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所在单位的。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周恩来同志曾经要求我国的涉外人员“具备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在任何复杂艰险的情况下,对祖国赤胆忠心,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甚至不惜牺牲个人一切”。同志则指出:涉外人员必须“能在变化多端的形势中判明方向,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站稳立场,再大的风流中也能顶住,在各种环境中都严守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忠于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体现中国人民的气概”。他们的这些具体要求,应当成为我国一切涉外人员的行为准则。

三、求同存异

第一、 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第二、 在国际交往中,到底应当遵守何种礼仪为好?

首先,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

再者,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在国际交往中,究竟遵守哪一种礼仪为好呢?一般而论,目前大体有三种主要的可行方法。

其一,是“以我为主”。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用本国礼仪。

其二,是“兼及他方”。所谓“兼及他方”,即中涉外交往中基本下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

其三,则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存异”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为了减少麻烦,避免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既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对于国际上所通行的礼仪惯例认真地加以遵守。

四、 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 之所以必须认真遵守"入乡随俗"原则,主要是出于以下两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国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

原因之二,是因为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 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

五、信守约定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之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 第一,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第二, 对于自己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第三,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有约难行,需要尽早向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如实地解释,并且还要郑重其事向对方致以歉意,并且主动地负担按照规定和惯例因此而给对方所造成的某些物质方面的损失。

六、热情有度

“热情有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是要示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要遵守好“热情有度”这一基本原则,关键是要掌握好下列四个方面的具体的“度”。

第一,要作到“关心有度”。

第二,要作到“批评有度”。

第三,要作到“距离有度”。

在涉外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距离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它们各自适用不同的情况。

其一,是私人距离,其距离小于0.5米之内。它仅适用于家人、恋人与至交。因此有人称其为“亲密距离”。

其二,是社交距离, 其距离为 大于0.5米,小于1.5米。它适合于一般性的交际应酬,故亦称"常规距离"。

其三,是礼仪距离。其距离为大于1.5米,小于3米 。它适用于会议、演讲、庆典、仪式以及接见,意在向交往对象表示敬意,所以又称"敬人距离"。

其四,是公共距离。其距离在3米开外,适用于在公共场同陌生人相处。它也被叫作"有距离的距离"。

第四,要作到“举止有度”。要在涉外交往中真正作到“举止有度”,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不要随便用某些意在显示热情的动作。

二是不要用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

七、不必过谦

不必过谦的原则的基本含意是:在国际交往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地抬高自己,但是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地对外国人进行谦虚、客套。

八、不宜先为

所谓“不宜先为”原则,也被有些人称作“不为先”的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涉外交往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底怎样作才好的情况时,如果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不要急于取行动,尤其是不宜急于抢先,冒昧行事。也就是讲,若有可能的话,面对这种情况时,不妨先是按兵不动,然后再静观一下周围之人的所作所为,并与之取一致的行动。

“不宜先为”原则具有双重的含意。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在难以确定如何行动才好时,应当尽可能地避免取任何行动,免得出丑露怯。另外一方面,它又 要求人们在不知道到底怎么作才好,而又 必须取行动时,最好先是观察一些其他人的正确作法,然后加以模仿,或是同当时的绝大多数在场者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九、尊重隐私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尊重隐私”这一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下列八个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

其一,是收入支出。

其二,是年龄大小。

其三,是恋爱婚姻。

其四,是身体健康。

其五,是家庭住址。

其六,是个经历

其七,是信仰政见。

其八,是所忙何事。

要尊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首先就必须自觉地避免在对方交谈时,主动涉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为了便于记忆,它们亦可简称为“个人隐私八不问”。

十、女士优先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

“女士优先”原则还要求,在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方面,男士们对所有的妇女都一视同仁。

十一、爱护环境

作为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之一,“爱护环境”的主要含意是:在日常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地加以爱惜和保护。

在涉外交往中,之所以要特别地讨论“爱护环境”的问题,除了因为它是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社会公德之外,还在于,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它已经成为舆论备加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在国际交往中与此有 涉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有两点。

第一,要明白,光有“爱护环境”的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 要有实际行动。

第二,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在“爱护环境”的具体问题上要好自为之,严于自律。具体而言,中国人在涉外交往别需要在“爱护环境”方面备加注意的细节问题,又可分为下列八个方面。

其一,不可毁损自然环境。

其二,不可虐待动物。

其三,不可损坏公物。

其四,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物品。

其五,不可乱扔乱丢废弃物品。

其六,不可随地吐痰。

其七,不可到处随意吸烟。

其八,不可任意制造噪声。

十二、以右为尊

正式的国际交往中,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时,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大到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但凡有必要确定并排列时的具***置的主次尊卑,“以右为尊”都是普遍适用的。

礼仪的四个原则

要有效地进行人际交往,就要按照礼仪的规范行事,就要对礼仪的原则有基本的认识。

礼仪的原则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也是在社会交往中确保正确施行礼仪和达到礼仪目标的基本要求。

(一)真诚原则

真诚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态度,人际交往的礼节,自然当以真诚为第一原则。真诚是君子最宝贵的品格,是人与人相处的基础。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礼仪时,务必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如此,自己在运用礼仪时所表现出来的对交往对象的尊敬与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理解并接受。

(二)敬人原则

你希望别人尊敬你,首先你要尊敬别人。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说,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会永远尊敬他。彼此互相尊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愉快,才会减少摩擦和纷争。“真诚”和“尊敬”密切相关。没有真诚,尊敬是虚的;不尊敬人,真诚也不复存在。社会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人,表面上对你非常恭顺尊敬,但背地里却对你说三道四、搬弄是非。这种缺乏真诚的“敬意”,是我们运用礼仪时必须加以避免的。在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之中最要紧的一条,就是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

(三)自律原则

礼仪规范由对待个人的要求与对待他人的做法两大部分构成。对待个人的要求,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要求人们从内心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并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按照礼仪规范待人接物,而无须外界的提示和监督。在交往中,希望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的能力。所以,要真正领悟礼仪、运用礼仪,关键还要看个人的自律能力。

(四)遵守原则

礼仪作为社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生活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了人们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不论身份高低、职位大小、财产多寡,都有责任和义务共同维护和自觉遵守礼仪,并用礼仪规范来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我们违背礼仪规范,就会受到公众的指责,交际也难以成功,这就是要遵守原则。没有这一条,就谈不上礼仪的应用、推广。

(五)宽容原则

宽容意味着要有容人的雅量和多替他人考虑的美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能原谅别人的过失,也是一种美德,它被视为现代人文明的一种礼仪修养。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

(六)平等原则

在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这一点上,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应该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不可厚此薄彼,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彼此之间在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职业、身份、地位、财富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区别对待,给予不同待遇。

但允许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取不同的具体方法。

(七)从俗原则

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实际上存在着“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局面。对这一客观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自高自大、唯我独尊、轻易地否定其他人不同于己的做法。必要之时,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大多数人的习惯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指手画脚、随意批评、否定他人。

(八)适度原则

过分表达对他人的尊敬,会令人感到不舒服,同时也降低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要把握好分寸,根据交往的场合、、人物、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礼仪表达,做到与人交往大方得体、恰到好处。不能认为无论在哪里,都是“礼多人不怪”,应该牢记过犹不及的道理。这要求在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及其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当然,运用礼仪要真正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只能勤学多练、积极实践。

学习幼儿教师礼仪八大基本原则是什么

1、真诚尊重的原则,真诚是对人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对待他人真心真意的友善,表现为相信他人,尊重他人,只有心里无私,真诚地对他人奉献,才能有丰厚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才能使友谊地久天长。

2、平等适度的原则,平等在交往中,表现为不要轻狂,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厚此薄彼,目空无人。更不能以貌取人,或者以权势压人,而是应该平等谦虚待人,当然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爱,不要过分看低自己。

3、信用宽容的原则,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要言而有信”。在社交场合,决不应拖廷迟到,要守约,要说到做到,即古人所说的“言必信,行必果”。

4、修身自律的原则,自律是社交场合的一种非常可贵的心理素质,人们与自律作斗争的情况经常出现,自律是很多事情成功完成的基础。

礼仪的原则是什么?

1、宽容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2、敬人的原则:不可伤害他人的尊严,更不可侮辱对方人格。

3、自律的原则:自我要求,自我约束。

4、遵守的原则:自愿遵守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5、适度的原则:应用礼仪时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6、真诚的原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7、从俗的原则:入乡随俗。

8、平等的原则: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应该一视同仁。

扩展资料:

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得误人子弟。教师不能非议党和、不能蔑视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不能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不能和科学唱对台戏、不能和我国的法律唱对台戏、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规范做法。

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宽以待人,以学生为中心,有自知之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为人师表者,不能信口开河。

端正态度。宽以待人,要善于包容。

要容人,容忍自己的同事有不同的教学方案 和教学模式、容忍不同的学科有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容忍不同的学校有不同学校的要求、容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偏好和兴趣。教师要有适应性和包容性。

百度百科-教师礼仪

1.真诚、尊重原则

真诚表现了一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是友善的一种表现。在社交场合中一定要做到对人真诚、尊重,拿出最大的热情,给他人充分的表现机会。

2.平等、适度原则

平等是人与人交往时建立情感的基础礼仪的施行必须讲究平等原则,你给对施礼,对方自然也会给予还礼。适度原则就是交往时要把握礼仪的分寸,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对应的礼仪。

3.宽容原则

宽容就是与人为善,它是在人际交往中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

4.守信原则

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要做到守信就是要做到守时、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