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之日益道之日损,学而日益,道而日损,损之又损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7-08 0
  1.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什么意思
  2.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什么意思?
  3. 为学要日益,为道要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 老子在格物致知一篇中提到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 老子提出的"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什么意思?

为学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道既损,损之又损。

学之日益道之日损,学而日益,道而日损,损之又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翻译:

不断追求学问,损耗道德。

损耗道德之后,再度损耗。

最终达到无为的境地。

无所作为却能做到无不可为。

治理天下常常是通过无为而达成的,

但当有事情出现时,

就不足以征服天下了。

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句话表明,人在不断追求学问的过程中,会逐渐耗损自身的道德修养。它告诉我们,专注于追求学术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避免因为片面追求学问而失去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二、为道既损,损之又损。

这句话强调了追求道德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反复阶段。当一个人努力追求道德之时,可能会经历一些挫折和损耗,然而,这种损耗并不会停止,而是会继续发生。换句话说,道德修养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和反思。

三、以至于无为。

这句话意味着在修行过程中,最终会达到无为的境地。无为并非指不做事,而是指在内心平和无欲的状态下,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毫不费力。这种境界体现了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即凡事顺其自然,没有强求和执着。

四、无为而无不为。

这句话强调了无为境地的价值和作用。当达到无为的境地时,我们不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束缚,凡事都能从容应对,毫无阻碍。这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智慧和修养已经成为我们行动的基础,我们能够自由地选择适合的行为方式,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积极贡献。

五、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这句话指出了治理天下的智慧。在平时,我们应该以无为的态度处事,不刻意追求功利,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然而,在面对真正的困难和挑战时,仅靠无为是不够的,需要有明确的行动***和应对策略。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和征服天下。

总之,这段话告诉我们,在学习和修身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避免过度追求学问而损害道德。同时,我们要经历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渐达到无为的境地,让自己在无为中不断成长和发展。最终,通过无为和有为的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影响周围的人和事,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什么意思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两段的意思应该相铺相成的

为了什么而学?不管为了什么,不学习的话,就算做坏事也做不好,仅仅是为了某种目的,学习也要日日精进才行!

为道日损

简单说就是学习的目的,为了什么而学习!

所谓道,正面的,大的,正经的,无私的等等公正,不自私自利,害人害己的事。家事,国事,天下事…

而损的又是什么?损的是阻碍正经事的恶习,过分的私欲,人类一切的虐根性,而这些天生的弱点,是损不完的。所以日日不断的减少,一旦马虎,就前功尽弃!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什么意思?

老子的意思是:求学的人,做学问的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努力使得自己一天一天增长学识,这就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求道的人来说,就要让自己的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私妄减少再减少,就可以达到了无为的境地。出自出于《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为学要日益,为道要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的意思是:”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原文节选: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是没什么不能做成的。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全书五千余言,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所作。既然我们要运用《道德经》,那首先就要知道《道德经》主要讲了什么?其实《道德经》主要可以总结为四点:

第一,提出了“道”与“德”的概念。

“道”是老子创造性地提出的宇宙观,是宇宙及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和动力之源。它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且经久不衰,道是虚无的,非显现的,但可感知,玄妙深奥,更无法用言语来说明。

“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按客观规律办事。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

第二,提出了“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思想。

老子指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一切事物都以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事物正反两方面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相互转化的。

老子在格物致知一篇中提到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研究学问,知识是要日益增加,研究事理,其理论知识是要日益减少; 因知识技术,是有限的、易把握,易传授,所以学习,要每天吸收知识,道是自然、天之道,是世间一切正法、大学问,具有无限性、难以把握性和难以传授性。故修道,修道之人只有去除一切杂念、欲望,达到了清净无为的高尚精神境界之后,才能圆满成功。

老子提出的"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什么意思?

为学就是求对于外物的知识,知识要积累,越多越好,所以要日益,为道是求对于道的体会,道是不可说,不可名的,所以对于道的体会是要减少知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并不是完全不要知识,所以还要用观的方法来求取外界的知识。为学目的是求外在的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愈积累愈多,而为道则是摒除偏执之见,开阔心胸视野以把握事物的本根,提升主题的精神境界。所以,其实在老子那里,所损所益并不是一个方面的事情,日损,损的是欲望感情之类,日益,则是指积累知识的问题。这两者并不矛盾。

希望对你有帮助!!

此句源于老子《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翻译道现代文即:做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多,研究道(天道、哲学)的人看到(掌握)的一天比一天少(精)。

少(精)之又少(精),以至于(达到)无为(之境),无为便能无所不为。

若要治理天下,(就得)让天下(太平)无事。(谁)一旦(弄得)天下有事(战乱、争斗),(谁)就不足以治理天下啊。

引申来看的话,即:凡事要掌握其本质,否则迷失于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中,便无法掌控而随波逐流的了。要治理好国家,根本在国泰民安,化矛盾于无形才为最佳策略。“和平崛起”实在可圈可点,就是“崛起”似乎太过张扬了些,所以才会引来“***”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