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给人足斯民小康_小康家事想上楼,人兴家旺何所求解签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7-07 0
  1. 历史中的燕王朱棣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否举个例子讲下
  2. 朱棣是位好皇帝吗?
  3. 盘点:大明朝的一代雄主朱棣有哪些累累功绩?

朱棣十分重视经营北方,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设行在六部,增设北京周围卫所,逐渐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七年在女真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与此同时,争取与蒙古族建立友好关系。鞑靼、瓦剌各部先后接受明***封号。八年至二十二年,朱棣亲自率兵五次北征,巩固了北部边防。七年开始了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十四年开工修建北京宫殿也就是紫禁城(但后来毁于李自成,清初又重新修复),十九年(1422年)正式迁都北京。朱棣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于九年疏浚会通河,十三年凿清江浦,使大运河重新畅通,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对其他边疆地区的统治也得到发展。十一年平定思南、思州土司叛乱后,设立贵州布政使司,为加强对乌斯藏(今***)地区的控制,朱棣派遣官吏迎番僧入京,给予封赐,尊为帝师。他还于四年设立哈密卫,并多次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中官李达等官员出使西域,随后西域的帖木儿帝国、吐鲁番、失剌斯、俺都准、火州也与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来,加强了政治、驻军和贸易往来,全国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下,朱棣对典籍的整理也比较重视,组织大批人力编修了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

家给人足斯民小康_小康家事想上楼,人兴家旺何所求解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开展对外交流,扩大明朝的影响,从大明永乐三年起,朱棣派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初盛事(见郑和下西洋)。永乐时派使臣来朝者亦达三十余国。浡泥王和苏禄东王亲自率使臣来中国,不幸病故,分别葬于南京和德州。四年朱棣派兵征安南,次年安南内属,于其地设交趾布政使司。

永乐时全国范围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但由于国家支出过大,赋役征派繁重,使有些地区发生了农民流亡与起义,十八年山东发生的唐赛儿起义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支。

历史中的燕王朱棣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否举个例子讲下

北京在金朝,第一次成为古代中国的都城(1153年),是为北京建都之始。由海陵王从会宁迁都北京。

迁都原因:正当上京城向前发展时期,金朝内部发生了宫廷***,主要原因是,金熙宗在位后期骄奢*逸,暴虐,引起了朝中众臣的不满。金熙宗继父之子完颜亮利用这个机会,联合亲信亲手将金熙宗杀死,自立为帝。海陵王继位后,为了缓和继弟杀兄、臣弑君的“同室操戈”这个矛盾,就以上京会宁府偏于东北一隅、物质运输与公文传递有违误等理由,将京都迁往燕京(今北京市)。

海陵王在绍兴三十一年(正隆六年,1161年)出兵伐宋,***石大战失败,为将完颜元宜所弑,享年40。死后被以庶人之礼安葬。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四月,降封为海陵郡王,谥号为炀,所以又称海陵炀王,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的墓地中。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正月,由于为海陵王所弑的金熙宗于大定十九年供入太庙,又再被降为海陵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

《金史》评价:“海陵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欲为君则弑其君,欲伐国则弑其母,欲夺人之妻则使之杀其夫。三纲绝矣,何暇他论。至于屠灭宗族,剪刈忠良,妇姑姊妹尽入嫔御。方以三十二总管之兵图一天下,卒之戾气感召,身由恶终,使天下后世称无道主以海陵为首。可不戒哉!可不戒哉!”

但那时中国并不是统一的,还有宋,西夏等***。如果是统一的封建王朝,那便是元朝了,至元四年,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在金中都东北郊修建元大都。至元九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成为首都。

元世祖忽必烈,元世祖建立了元朝,确立中央集权政治,恢复正常的统治秩序,***取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 ,让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从而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它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发展了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明朝时期,也有一次迁都北京,明朝初期都城是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朱棣在位时组织大批人力编修了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朱棣派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初盛事。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朱棣是位好皇帝吗?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

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番北京,当时蒙元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因此北京并不安宁,它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更加稳固。可谁知就是这个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权最终夺取了皇帝的位子,这是当初朱元璋无法预料到了。

朱棣在北京期间,在众多忠臣猛将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军事指挥家,并在对元朝的作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自己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加强,在洪武末年已经成为北方最强的一镇诸侯。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文即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之初除了进行一系列的必要的改革之外,便在齐泰等人的提议下开始削番。在先后削夺了五位番王后,建文帝的矛头直指燕王朱棣。朱棣也立即***取行动,杀死了朝廷派到北京的驻守大臣,发动靖难。由于洪武时期的功臣已经被朱元璋杀戮待尽,因此朝廷只得派一些年轻将领挂帅。但由于朝廷的兵力强大,双方还是处在一个拉锯战的形势下。而此时建文帝的软弱就暴露了出来,由于它的一些列决策错误,加之朱棣直导南京策略的成功,建文四年,朱棣占领了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在群臣的“劝说”下,朱棣在南京即位,年号永乐。

永乐初年,为清除建文余党,朱棣***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杀十族”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有个文人犯了罪,不光他的亲戚九族,而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连处死,这就叫杀十族。当时的恐怖气氛可见一斑。太监的势力在永乐朝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许多太监都参与到了政治中来,并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永乐时期的一个重大***就是郑和下西洋。 朱棣的另一个壮举就是建造紫禁城,当时北方还不安定,随时都有战争的可能,南京距离较远,指挥不便,因此朱棣下旨建造紫荆城,准备迁都。1416年开始修建阿北京宫殿,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朱棣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永乐大典》的编纂就足以证明。《永乐大典》是解缙等人组织编修的,被誉为古代类书之冠。与清代的《四库全书〉相比,《永乐大典》更具价值,因为他对古代的书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类,并没有大的改动。而满清统治者编的《四库全书》对于反映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尽量抽毁,对于不得不收录的名家名作则大肆篡改。因此《永乐大典》无愧于古代类书之冠的称号。

永乐十年以后,为打击北元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朱棣开始了北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北争的频率越来越快。1424年7月,朱棣在第五次北征时,病逝于榆木川,在位22年,终年65岁,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下的长陵。

盘点:大明朝的一代雄主朱棣有哪些累累功绩?

功大于过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原来被封为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他的庙号是太宗,后来,嘉靖皇帝将他的庙号改为成祖,所以后人便一直称他为明成祖。 明成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许多方面的贡献。首先是卓有成效地经营边疆,在东北设立了奴尔干都司。在西北设立了哈密卫;最先实行了改土归流,设立了贵州布政使司。并且他对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使北京成为了中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他为促进南北经济发展,浚通了大运河,从此大运河真正成为一条繁忙的水道,明成祖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对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时,朱棣又是脸黑心厚,手段毒辣的人。他诛杀宫人后妃2500余口,诛方孝孺十族,血溅十里惨不忍睹,阴忍残毒,可见一斑。纵观朱棣一生,厚黑之术成其功也损其名。 朱棣登基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停止了某些调解,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准绳。他应用科举制及编修册本等拉拢田主知识分子,鼓吹儒家头脑以改动明初嗜佛之风,选择仕宦力图因才而用,为事先政治、经济、军事、文明等方面的开展奠基了头脑和构造根底。 朱棣在位时期进一步强化君主独裁,他对建文时抗命诸臣,严酷***,放肆牵连。永乐初,曾先后复周、齐、代、岷诸王旧封,但当其皇位较稳固时,又持续实验削藩。周、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宁王于南昌;徙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辽王保护。他还持续实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增强对豪强田主的控制。永乐初开端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权要入阁到场机务,处理了废罢中书省先行政机构的空缺。朱棣注重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舞仕宦相互告讦。他应用阉人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规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开展和强化了独裁统治。 朱棣非常注重运营南方,永乐初即改北平为北京,设行在六部,增设北京四周卫所,逐步树立起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央。七年在女真地域,设立奴儿干都司。与此同时,夺取与蒙古族树立敌对干系。鞑靼、瓦剌各部先后承受明当局封号。八年至二十二年,朱棣亲身率兵五次北征,稳固了北部边防。五年派兵一致安南(今越南),在河内设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停止间接统治。七年开端了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以示驻足南方的决计。十四年开工建筑北京宫殿,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朱棣为包管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求,于九年疏通会通河,十三年凿清江浦,使运河重新疏通,对南北经济文明交换与开展起了紧张的作用。在此根底上,对其他内地地域的统治也失掉开展。十一年安定思南、思州土司兵变后,设立贵州布政使司,为增强对乌斯藏(今***)地域的控制,朱棣差遣仕宦迎番僧入京,赐与封赐,尊为帝师。他还于四年设立哈密卫,并屡次差遣陈诚、李达等人赴西域(今新疆),增强了政治、驻军和商业往来,天下一致情势失掉进一步开展和稳固。 朱棣留意社会经济的规复与开展,以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基本。他鼎力开展和美满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包管军粮和边饷的供应。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舞垦种荒闲田土,实验迁民宽乡,督民耕耘等办法以促进消费,并留意蠲免赈济等步伐,避免农夫停业,包管了赋役征派。经过这些步伐,永乐时“赋入盈羡”,到达有明一代最顶峰。 为展开对内政流,扩展明朝的影响,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起,朱棣派郑和带领船队七次出使泰西,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初盛事(见郑和下泰西)。永乐时派青鸟使来朝者亦达三十余国,中亚的帖木儿帝国也与明朝屡次互派青鸟使往来。浡泥王和苏禄东王亲身率青鸟使来中国,不幸病故,辨别葬于南京和德州。四年朱棣派兵征安南,次年安南内属,于其地设交趾布政使司。 永乐时天下范畴阶层抵牾绝对紧张,但由于国度收入过大,赋役征派沉重,使有些地域发作了农夫逃亡与叛逆,十八年山东发作的唐赛儿叛逆是此中范围较大的一支。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去世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葬于长陵,庙号太宗,嘉靖时改成祖。谥号启天弘道拙劣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天子。

朱棣,汉族,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杀方孝孺等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极力肃整内政,巩固边防,政绩颇著。在文化事业上,加强儒家文化思想的统治,大力扩充国家藏书。永乐四年(1406年),至御殿观览图书,问大学士解缙:文渊阁内经史子集全备否?解缙回答:经史粗备,子集尚多阙。他又说,士从家稍有余资,便欲购书,况于朝廷?遂召礼部尚书郑赐遣使购访天下遗书。又指示购奇书要不惜代价,书值不可计价值,唯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永乐年(1403年)命解缙等人编纂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技艺之言,各辑为一书,毋厌浩繁。动用文人儒臣3000余人,辑古今图书8000余种,谓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于永乐六年(1408年)编成,共22877卷,装成11095册,定名为《永乐大典》。藏于文渊阁中,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有重要贡献。迁都后,在宫内东庑南,又建,文渊阁,南京之书,大量北运,把《永乐大典》运至北京后,专贮于文楼。使明代国家藏书建设发展迅速。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实为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现仅存世3%。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秦王朱尽⒔王朱先后死去,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墒敌邢鞣,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

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 *** 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更令他闻名世界的是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明成祖可谓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朱棣即位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朱棣在位期间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他对建文时逆命诸臣,残酷***,大肆株连。永乐初,曾先后复周、齐、代、岷诸王旧封,但当其皇位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周、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宁王于南昌;徙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辽王护卫。他还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永乐初开始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朱棣十分重视经营北方,永乐初即改北平为北京,设行在六部,增设北京周围卫所,逐渐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七年在女真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与此同时,争取与蒙古族建立友好关系。鞑靼、瓦剌各部先后接受明 *** 封号。八年至二十二年,朱棣亲自率兵五次北征,巩固了北部边防。五年派兵统一安南(今越南),在河内设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进行直接统治。七年开始了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十四年开工修建北京宫殿,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朱棣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于九年疏浚会通河,十三年凿清江浦,使运河重新畅通,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其他边疆地区的统治也得到发展。十一年平定思南、思州土司叛乱后,设立贵州布政使司,为加强对乌斯藏(今 *** )地区的控制,朱棣派遣官吏迎番僧入京,给予封赐,尊为帝师。他还于四年设立哈密卫,并多次派遣陈诚、李达等人赴西域(今新疆),加强了政治、驻军和贸易往来,全国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为开展对外交流,扩大明朝的影响,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起,朱棣派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初盛事(见郑和下西洋)。永乐时派使臣来朝者亦达三十余国,中亚的帖木儿帝国也与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来。履嗤鹾退章欢王亲自率使臣来中国,不幸病故,分别葬于南京和德州。四年朱棣派兵征安南,次年安南内属,于其地设交趾布政使司。永乐时全国范围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但由于国家支出过大,赋役征派繁重,使有些地区发生了农民流亡与起义,十八年山东发生的唐赛儿起义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支。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葬于长陵,庙号太宗,嘉靖时改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