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的翻译_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7-06 0
  1.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商无信不兴 出自哪里
  2. 论语子贡问政原文及翻译
  3. 您好,孔子云:兵 食 信。三者取一,以信。这句话的出处是什么地方,翻译出来什么意思
  4. 孔子说的“人无信不言”和孟子说的“思诚者,人之道也”是什么意思?
  5. 人无信不立的完整一句
  6.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翻译是什么?
  7. 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及翻译

子贡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说,足够的食物,足够的兵,***都讲诚信。子贡又问,若必须去掉一个,你讲的这食兵信,哪个最先去掉?孔子答“兵”。子贡又问,又必舍一个,为上二者先舍什么?孔子答“食物,自古以来***必得死,然不讲诚信就无法在世上立足”

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商无信不兴 出自哪里

1、译文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备足粮食,充足军备,百姓就对***信任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的翻译_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充足的食物。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百姓富足了,您也就富足了。百姓不富足,您跟谁富足呢?”

2、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扩展资料:

一、赏析

孔子认为,为政要讲经济建设,要讲国防,还要让老百姓信任他,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使牺牲国防、经济,也要让百姓信任。可见取信于民,在孔子眼里是很重要的。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分之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文章强调的观点是民无信不立。

二、强调观点

对一个国家来说,军备是重要的,财富也诚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上下一心,互相信任。只要有了这一条,兵器、粮食都可以创造出来;没有这一条,即使兵器充足,粮食充盈,国家也是危险的。

百度百科-子贡问政

论语子贡问政原文及翻译

“人无信不立”,出自《论语·颜渊》原句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商无信不兴”,为后人附会。

“民无信不立”,意指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后人由此引申,指出人如果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十分深刻地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扩展资料:

同类事迹:

立木取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民无信不立

您好,孔子云:兵 食 信。三者取一,以信。这句话的出处是什么地方,翻译出来什么意思

论语子贡问政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日:“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日:“彻乎?”

日:“二,吾犹哀公问于有若曰: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熟与不足?百姓不足,看熟与足?

注释

子贡:孔子的***。问:请教。政:治理国家的方法。足:使......充足。食:粮食。兵:战备,兵力。信: 信任;信仰。子:孔子,字仲尼。斯:这。皆:都。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老百姓对朝廷缺乏信任,国家就立不住。民信之:民之信,取信于民。

有若:孔子***。用:国家的财用。盎彻乎:为什么不用十分抽一的税率呢?:何不。彻:西周国家的一种田税。日注日:“什一而税谓之彻。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翻译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备足粮食,充足军备,百姓就对*信任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

孔子说:“去掉充足的食物。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百姓富足了,您也就富足了。百姓不富足,您跟谁富足呢?

孔子说的“人无信不言”和孟子说的“思诚者,人之道也”是什么意思?

应该出自《论语·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人无信不立的完整一句

孔子说的是“民无信不立”。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 姓对***就信任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 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读解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就 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 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

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取信于民就可以唤起人民大干快上的精神,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使社会进步而繁荣。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割裂的。一方面, 如孔子所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 但另一方面,也如孔子所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没有“足食.足兵”,也就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所以,一味高喊 “穷棒子精神”,要求人民“勒紧肚子闹革命”,的确是不能取信于 民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说到底,还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 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 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 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此语出自《孟子·离娄上》。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指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没有虚***;真实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虚***就没有一切。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道与天道一致,人道本于天道。

作为人道的根本要求,诚渗透在一切方面。做人要诚实,不讲***话,不欺骗,不***,不掩盖错误缺点;与人交往要讲诚信,言必有信,说到做到,不折不扣地履行合同承诺;对国家、对事业、对工作,要忠诚,尽心竭力,不弄虚作***,欺上瞒下;对友情、爱情,也要忠诚,要全心全意,不三心二意,虚情***意。集中到一点,最高的要求是《大学》所说的“诚意”。所谓诚意,是说要能慎独,在个人独处,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能实实在在、不折不扣按照道义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无论在人前还是人后,都能做到言行一致、内外一致,没有丝毫的虚***不实。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翻译是什么?

“人无信不立”化用自“民无信不立”,其完整一句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句话出自春秋孔子的《论语·颜渊》。

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释义: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执政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会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这个国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论语·颜渊》简析

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引申出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的意思。从这句话,还可以看出诚信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人们的信赖与支持,就必须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否则纵使你有过人的天赋,也会寸步难行。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受到一些对自己学习也是对诚信的考验。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可以在世界上立足,在社会上立足,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及翻译

翻译: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朝廷。”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备足粮食,充足军备,获得人民的信任。”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

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充足的食物。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百姓富足了,您也就富足了。百姓不富足,您跟谁富足呢?”

赏析:

孔子认为,为政要讲经济建设,要讲国防,还要让老百姓信任他,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使牺牲国防、经济,也要让百姓信任。可见取信于民,在孔子眼里是很重要的。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分之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文章强调的观点是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及翻译如下: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译: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3、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4、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5、译: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6、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译: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7、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译: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

8、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8、译: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9、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10、译: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1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2、译: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

13、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14、译: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15、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6、译: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

17、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8、译: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

19、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20、译: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21、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译: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22、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译: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译: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23、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译: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24、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译: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25、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译:季康子担忧***,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26、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7、译: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28、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29、译: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的名声,不是通达。

30、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对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

3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32、译: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

3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34、译: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

35、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译: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36、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译: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论语颜渊第十二的相关知识

1、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及其再传***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被孔子视为仁德的代表。在《论语》中,颜渊共有14次出场,仅次于子路(18次),而多于子贡等人(9次)。颜渊第十二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颜渊的评价和期望。

3、在这一篇章中,孔子对颜渊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意思是说颜回虽然很聪明,但是经常感到空虚;子贡虽然没有官职,但是却经商致富,而且预测市场行情也很准确。孔子希望颜回能够像子贡一样,既能有智慧又能有实际行动。

4、此外,在这一篇章中还提到了“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对于仁德的一种解释。他认为一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守社会规范和礼仪,才能够达到仁的境界。这一观点也被后来的儒家学派所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