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等身是什么意思啊,著作等身高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7-05 0
  1. 著作等身是成语吗
  2. 著作等身的意思解释
  3. 著作等身是什么意思
  4. 用著作等身这个成语造句

著作等身读音:zhù zuò děng shēn

词语释义:

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著作等身是什么意思啊,著作等身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注释:

著述:

1.撰写文章;编纂。

2.著作和编纂的成品。

作者:

1.创始之人。

2.称在艺业上有卓越成就的人。

3.指从事文章撰述或艺术创作的人。

4.《论语.宪问》:“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扩展:

■?著组词

名著、著作权法、著作权、见微知著、著作等身、执著、土著、著名、专著、臭名昭著、著作、显著、论著、卓著、著述、编著、著录、原著、积微成著、著书立说、鸿篇巨著、译著、巨著、昭著、彰明较著、著作郎、撰著、著书、拙著、彰明昭著、著者、著述等身、以微知著、合著、成效卓著、日新月著、威望素著、识微知著、劣迹昭著

著作等身是成语吗

荣誉等身是个生造词,有个成语“著作等身”,是说 ”著作加起来和身体一样高”。形容 著作极丰,也作‘‘著述等身”。“荣誉 等身”是什么意思呢? 难道是荣誉 证书挥起来像身体一样高吗?“荣 誉等身”属生造无疑,不建议使用。

成语著作等身

成语发音zhù zuò děng shēn

成语释义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著作等身的意思解释

不是。

“著作等身”不是一个成语,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意味着一个人的著作或作品数量非常多,多到可以堆积成与他的身高一样高的一堆。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创作能力非常强,作品丰富多样。

著作等身是什么意思

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知识扩展

1、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会上陈列了他多年来的全部著作,那时他已是著作等身了。(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

2、沈家本为官多年亦为学多年,于宦途之隙,殚精竭虑,著作等身,现留有《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二十二种,乙编十三种,《枕碧楼丛书》十二种,广涉中外法律、法学;精研之深,学问之博,令后人叹为观止,可谓溶铸古今,学贯中西。

2、成语造句

(1)王先生到知命之年时,已经是著作等身的学者了。

(2)他一生著作等身,宏论盖世,为人谦逊,治学严谨。

(3)父亲像他这个年纪,早已是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了。

(4)他著作等身,其各类手稿文本也多具有一定的书法价值。

(5)他们俩一个天生丽质,温柔贤慧;一个才高八斗,著作等身,夫妻真是天作之合,家庭幸福美满。

(6)面对来日方长的中青年学者硕果累累,还有可能著作等身,要为他们高兴,为史学兴旺发达高兴,可能时予以扶掖。

(7)杨冰不但是一位天才型的数学家,数论著作等身,热心教育。

(8)我们的师资都是著作等身,拥有影响力的学者和有创造力的作者,同时也以其优质和投入的教学品质闻名。

(9)韩老师也是一个著作等身的作家,学问肯定是有的,不知道韩老师有没有骨气?可以试举一例吗?

(10)在祖国大陆,我一向敬重的叶圣陶先生也寿登九旬,巴金先生是八旬大庆。他们都著作等身,也都老而笔健。

(11)终归不会如同陈步云一样嗤之以鼻的了,虽然这邓艾伦的人品不行,可是名头与声望可也是很大的啊,在凌江省可是赫赫有名的啊,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人称著作等身。

用著作等身这个成语造句

著作等身的意思是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拼音[ zhù zuò děng shēn ]

出处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宋史·贾黄中传》

近义词学富五车。

反义词目不识丁、胸无点墨。

著作等身造句

1、会上陈列了他多年来的全部著作,那时他已是著作等身了。

2、父亲像他这个年纪,早已是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了。

3、王先生到知命之年时,已经是著作等身的学者了。

4、他一生著作等身,宏论盖世,为人谦逊,治学严谨。

5、罪状叠加起来都和李万忠的身高差不多了,真是著作等身啊。

造句

1, 王先生到知命之年时,已经是著作等身的学者了。

2, 他一生著作等身,宏论盖世,为人谦逊,治学严谨。

3, 父亲像他这个年纪,早已是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了。

4, 他著作等身,其各类手稿文本也多具有一定的书法价值。

5, 他们俩一个天生丽质,温柔贤慧;一个才高八斗,著作等身,夫妻真是天作之合,家庭幸福美满。

著作等身_成语解释

拼音:zhù zuò děng shēn

释义: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出处:《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