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鹅毛扇的人是谁,拿鹅毛扇造型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02 0
  1. 用什么词来形容舞台?
  2. 历史上的刘伯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3.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什么意思

 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有什么成语可以描述人性格的呢?接下来我为大家推荐的是描述人性格的成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描述人性格的四字成语 篇1

 自私自利: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心胸狭隘:心胸:思想,气量。气量非常小。

摇鹅毛扇的人是谁,拿鹅毛扇造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分斤掰两:比喻过分计较。

 讨价还价:讨:索取。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斗筲之器:筲:仅容一斗二升的竹器。比喻气量狭窄的人。

 小肚鸡肠: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争长论短: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器小易盈:盈:满。器物小,容易满。原指酒量校后比喻器量狭小,容易自满。

 睚眦必报: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不仁不义: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斤斤计较: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斗筲之辈:比喻气量狭小,才识短浅的人。同“斗筲之人”。

 鼠肚鸡肠: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恩将仇报: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描述人性格的四字成语 篇2

 1、聚精会神: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2、爱憎分明: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3、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4、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5、吊民伐罪: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6、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7、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8、宽大为怀: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9、探赜索隐: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10、不平则鸣: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11、仁至义尽: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12、网开一面: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13、一往直前: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同“一往无前”。

 14、临危不惧: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15、不甘示弱: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16、急公好义: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17、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8、中流砥柱: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同“中流砥柱”。

 19、毁家纾难: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20、坚持不渝:渝:改变。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21、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22、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23、舍生忘死: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24、宽宏大量: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25、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26、扶危济困: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27、自告奋勇: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28、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29、与人为善: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30、十年读书: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31、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32、仗义疏财: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33、舍己救人: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34、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35、解囊相助:囊:口袋。拿出财物帮助别人。

 36、始终不懈:自始自终一直不松懈。

 37、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38、投袂而起: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39、兢兢业业: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40、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41、不咎既往: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42、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43、襟怀坦白:襟怀:胸怀;坦白:正直无私。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44、先难后获: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45、堂堂正正: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46、良工心苦: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47、排难解纷: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今指调停双方争执。

 48、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49、人一己百: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50、浩然之气: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51、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52、一往无前:一往:一直向前;无前:前面什么也挡不住。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53、公正无私: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54、温柔敦厚: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

 55、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56、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57、疾恶如仇: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

 58、揭竿而起: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59、视死如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60、劫富济贫: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61、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62、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63、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64、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65、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66、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67、无所畏惧: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68、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69、怀瑾握瑜: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70、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句/,就勇敢地去做。

 71、有口无心: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72、豁达大度: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73、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74、百人百性:一百人有一百种性格。泛指人的性格往往有不同。

 75、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76、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77、余勇可贾:馀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原意是说,我还有馀力可卖,谁要就可以来买。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78、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79、排除万难:扫除重重障碍,克服各种困难。

 80、扶弱抑强:扶助弱小,压制暴。

 81、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82、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83、万死不辞: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84、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85、直道而行:直道:正路。沿着直的道路走。比喻办事公正。

 86、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87、群威群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88、雷打不动: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

 89、冥行擿埴:冥:昏暗;冥行:夜间行路;擿:点;埴:地。夜间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着手杖点地而行。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探索。

 90、不敢旁骛: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

 91、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92、见危授命:授命:献出生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93、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94、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95、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描述人性格的四字成语 篇3

 1、不近人情: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2、铮铮不屈: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性格刚强的人。

 3、落拓不羁:形容人性情豪放,行为散漫。

 4、诡谲多变:谲:欺诈;诡谲:怪异。形容人的性情怪异多变。

 5、温柔体贴:温顺关怀体贴。

 6、冰心一片: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7、寡言少语:言语很少。形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也形容心情沉闷,不爱讲话。

 8、木强少文:木强:性格质直刚强;少文:礼节少。形容为人质朴倔强,不讲文***和礼教。

 9、沉静寡言: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10、意致纵横:意致:神情姿态;纵横:奔放。形容人的性格奔放。

 11、一片冰心: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12、动心忍性: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13、刚肠嫉恶:刚肠:性情刚直;嫉:憎恨。性情刚直,憎恨邪恶。

 14、撮盐入火: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15、丁丁当当:象声词。也形容性格刚强。

 16、廓达大度:廓达:宽宏、通达。性格宽宏,通情达理。

 17、心浮气躁: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18、元龙豪气: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19、柔中有刚:形容人的性格温柔中带有刚强。

 20、豪迈不群:群:合群。性格豪放而不合群。

 21、不劣方头: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22、剽疾轻悍:剽:轻捷;悍:勇敢。作战勇猛,动作迅捷,而性格急躁轻敌。

 23、柔心弱骨:形容性情柔和。

 24、廉静寡欲:廉:品行端正;静:脾气平和;寡欲:欲望很少。指人的品德高尚,性格平和,没有什么奢望。

 25、声气相投: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26、成熟稳重:现多用来形容具有安稳沉着性格的成年男子

 27、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或性格刚强。

 28、意气相投: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29、修真养性:学道修行,涵养性情。

 30、适性任情:谓顺适性情。

 31、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32、惺惺相惜: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

 33、刚中柔外: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34、陶镕鼓铸:陶镕:烧制陶器;鼓铸: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35、奴颜媚骨:媚骨:谄媚的性格。奴才相,贱骨头。形容卑鄙***地奉承别人。

 36、方头不劣: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37、碌碌寡合:形容性情孤僻,与人合不来。

 38、铁腕人物: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军事手段进行领导或控制的人。

 39、豪迈不群:群:合群。因性格豪放不拘小节而与周围的人处不到一块去。

 40、乖僻邪谬:乖:乖张,不顺;僻:孤僻。指性格古怪孤僻,不近人情。

 41、亢心憍气:谓性情高傲。

 42、现实主义: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43、蕙质兰心:蕙:一种香草;兰:兰花。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44、娟好静秀: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45、心浮气盛:形容人性情浮躁,态度傲慢。

 46、口快心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47、桀骜不驯:性情***不驯顺。

 48、扭捏作态: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49、柔情侠骨: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

 50、烈火轰雷: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

 51、姜桂之性: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52、陶熔鼓铸: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53、直性狭中:性:性格;狭:狭隘。性格直爽,但心胸狭隘,不能容人容事。

 54、清和平允:平允:性格平和。形容人的性格温和,容易接近。

 55、豪放不羁:形容人性情豪迈,不受拘束。

 56、麋鹿之性:形容性格放达,不拘礼节。

 57、不温不火:指性格温和、或销售行情不火爆的意思

 58、蕙心兰质: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59、嘴直心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60、拖拖拉拉: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惯或性格。

 61、性烈如火:性:性情,脾气。形容性情暴躁。

 62、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63、骨化风成:谓人的性情气质受感染而变化,一种新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

描述人性格的四字成语 篇4

 01、 朝阳鸣凤: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

 02、 鹰觑鹘望:形容视觉敏锐。

 03、 鱼沉雁落:典出《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以“鱼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04、 鱼龙曼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05、 争猫丢牛:比喻贪小失大。

 06、 雁去鱼来: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07、 自相鱼肉:鱼肉: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08、 鹰扬虎视: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09、 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的冒充真的。

 10、 葬身鱼腹:尸体为鱼所食。指淹死于水中。

 11、 一琴一鹤:原指宋朝赵拚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12、 一窝蜂: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13、 鱼网鸿离:鸿:鸿雁;离:遭受。张网***,捉到的是鸿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14、 鱼釜尘甑:《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范冉)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馀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范冉字史云,桓帝时曾任莱芜长。后以

 15、 鱼肠尺素:指书信。

 16、 鱼烂土崩:比喻国家内部发生***。

 17、 招蜂引蝶:招致蜜蜂,吸引蝴蝶。比喻吸引别人的注意。

 18、 鹰心雁爪:比喻心灵手快。

 19、 羊续悬鱼:羊续,汉时官吏。羊续把生鱼悬于庭。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20、 鱼跃鸢飞:指万物各得其所。

 21、 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22、 羊肠鸟道: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23、 蚁穴溃堤: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

 24、 养鹰飏去:比喻怀有野心的人不易控制,当其得意之时就不再为主人所用。语本《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25、 逐鹿中原: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26、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27、 引狼入室: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28、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29、 鹰犬之才:鹰犬: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狗,打猎时用于追捕猎物。用作鹰犬之才。比喻供驱使、能出力的人。

 30、 鹰扬虎噬: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31、 鹰拿燕雀:比喻捉拿毫不费力。

 32、 捉鼠拿猫: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33、 殃及池鱼: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34、 以蚓投鱼: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35、 鱼溃鸟散:比喻军队溃败。

 36、 摇鹅毛扇: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因以“摇鹅毛扇”比喻出谋画策。

 37、 鸷狠狼戾:形容凶狠乖戾。

 38、 鹰击毛挚:击:搏击;挚:凶猛。鸷鸟扑击其他动物时,羽毛都张着。比喻严酷凶悍。

 39、 鱼龙百变: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用什么词来形容舞台?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用八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小肚鸡肠,气量狭小”,最后还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不过演义中的故事我们也不能全信,毕竟和正史还是有区别的,那历史上的周瑜真是一个心胸很狭隘的人吗?其实我们可以从各种史籍中找到一些关于周瑜的记载,看完后就会发现我们真的误会周瑜了。周瑜为人并非如此小气,而且他的谋略和胆识,放在整个三国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各路英雄纷纷登场,周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先来看一看《三国志.周瑜传》的记载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与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兴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从以上文字无名可以看出周瑜出身名门,世代为官,周瑜长相潇洒、俊朗,和孙策意气相投。在孙策创业的艰难时刻,周瑜送给孙策自家的一所大宅子,作为孙策的府邸。和孙策共同开创了江东基业。

试想,像这样一位胸怀大志、光明磊落的英雄我们怎么能说他气量狭小呢?

孙策死,孙权掌事,任命周瑜为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同执掌吴国大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数年间,周瑜征讨麻、保二屯,击退江夏黄祖的进攻。

公元208年,孙权征讨江夏。正在这时曹操统大兵南下,刘琮投降。荆州水军尽入曹操之手,东吴将士都很惊恐。孙权问计于臣下,众人大多以为曹操乃虎狼也,又据长江之星,不如投降。

唯有周瑜力排众议: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将军您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岂可轻易送人?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试想百万大军就在眼前,能够做到临危不乱、从容应对,怎么能说是气量狭小呢?

赤壁之战后,周瑜准确地分析了形势,认识到了西川的重要性,提出与马超结缘攻取益州、汉中,以巩固江东孙权的底盘与实力,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走在半道之中病死。

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统帅,怎么能说是器量狭小呢?而且周瑜之死是在途中病死的,根本没有气死一说。

(二)《资治通鉴》对赤壁之战和周瑜的记载

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今又盛寒,马无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创作了我国历史上一部气势恢弘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上起三家分晋的战国时期,下至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顾名思义就是以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成败兴亡、经验教训给当代统治者做一个参考、借鉴。《资治通鉴》对赤壁之战的前因后果都做了详细的记载,应该是非常客观的。

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中,曹操能够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可为什么过了8年以后,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就变成了失败的一方呢?

这里边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曹操的士兵发生了可怕的瘟疫。在刚一交战的时候,曹操士兵中的瘟疫就已经发生。曹军不利,所以就撤退到江北。周瑜的部将黄盖乘机提出了用火攻曹操的建议,得到周瑜的支持,结果取得了成功。曹操大败,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曹军中发生可怕的瘟疫以外,还有众谋士和将领的智慧。“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曹操大军南下的危急时刻,诸葛亮提出了联结东吴,共抗曹操的主张。

正好这个时候,鲁肃抱着同样的目的来到了夏口。

诸葛亮和鲁肃一拍即合,两人前往柴桑求见孙权。在东吴将士大多主张投降的时候,鲁肃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力主孙权应该应战。周瑜分析了曹军士兵的真正实力,最终坚定了孙权抵抗的决心。赤壁之战以孙、刘两方的完胜,曹操的完败而结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战的最大贡献者当属周瑜,他准确地判断出曹操士兵大多为北方士兵,劳师远征乃兵家之大忌也,况北方士兵南下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斩杀曹操。果不其然,战争一开始,曹军就发生了瘟疫,开局不利。然后给了黄盖可乘之机,才有了后面的结局。根本没有草船借箭之说,更是和“借东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又哪来的周瑜“嫉贤妒能、气量狭小”呢?

即是是在《三国演义》里面也有对周瑜的赞誉。《三国演义》第45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蒋干是周瑜的老同学,他奉曹操之命过长江去劝说周瑜,结果无功而返,还骗曹操斩杀了蔡瑁、张允两员大将。蒋干说“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动也”。可见,周瑜绝不是嫉贤妒能、气量狭小之辈。

(三)周瑜对后事的安排上

赤壁之战后,周瑜认识到了西川的重要性,提出与马超结缘攻取益州、汉中,以巩固江东孙权的底盘与实力。结果天妒英才,走在半道之中病死。时年36岁。

这一年是公元211年。

将星陨落,三军恸哭。不过,周瑜在临死前给吴主孙权推荐了他的接班人——鲁肃。

如果说在对待刘备的态度上,周瑜是主战的话,那么鲁肃就是主和了。

周瑜死后,鲁肃做了东吴的大都督,孙、刘两家维持了数十年的友好。直至鲁肃死,吕子明白衣渡江袭破关羽,孙、刘两家正式撕破了脸皮。

刘备亲起大军为关羽报仇,在夷陵之战惨败,病死白帝城。在蜀国受到重创的同时,东吴的力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消耗。再也没有力量对付北方的曹魏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肃才是最高明的。周瑜的眼光才是独到的。

这样一个有敏锐洞察力、勇于推荐和自己政见不和的人做统帅,又怎么能是“嫉贤妒能、气量狭小”呢?

(四)历代文人墨客对周瑜的赞美

晚唐大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诗《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戏谑地把赤壁之战获胜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东南风。要不是有东南风,曹操就要把大乔、小乔掳走关在铜雀台上了。

描写三国时期激烈的战争场面,赞颂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英雄人物的作品数不胜数,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看苏轼对周瑜的描述: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分明就是一个文雅儒将,“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气定神闲,谈笑间就击退了曹操的百万雄兵。

要知道:赤壁之战的时候,周瑜也就30多岁,正是人的一生中就为风光、得意的时候,“羽扇纶巾”也成为周瑜的代名词。

后来,随着《三国演义》的深入普及,罗贯中把对周瑜的描写移植到了诸葛亮身上,《三国演义》***剧中,诸葛亮手摇鹅毛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副儒生形象。殊不知,这“羽扇纶巾”的形象原来就是特指周瑜的。

作者简介魏冬林,河南省林州市十三中语文教师,省骨干教师。平时喜欢写作,用手中的笔记录生活的点滴。

历史上的刘伯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形容舞台的词有:摇鹅毛扇、富丽堂皇、精彩纷呈、绚丽多姿、变幻多端等。

1、摇鹅毛扇

释义:意思是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以之比喻出谋划策。

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摇鹅毛扇的,是一个唱傀儡戏的提线的人。”

意思是大家都说他是一个为人出主意的人,是一个唱傀儡戏的提线的人。

例句:你倒好,躲在深山里摇鹅毛扇,将我放到火山口。

2、富丽堂皇

释义:意思是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意思是只看到当今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出的是三个诗文词藻华丽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文笔奇妙精彩的文章。

例句:这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场面,我们在此看见了群众浩大的声势。

3、精彩纷呈

释义:意思是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

例句:片片雪花随风飞舞,好像白色的精灵穿梭于世界各个角落,令大地华光四溢,精彩纷呈。

4、绚丽多姿

释义:意思是各种各样色彩灿烂美丽、五彩缤纷。

出处:浩然《乐土》五○章:“让人眼花缭乱的是,那些帘儿、围子、罩子和垫子上,除了缎面的鲜艳、线团的绚丽多彩之处,还缀着数不清的大小玻璃珠子和鱼鳞似的化学片片。”

意思是让人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的是,那些帘儿、围子、罩子和垫子上,除了缎面的鲜艳、线团的色彩灿烂美丽的地方。

还缀着数不清的大小玻璃珠子和鱼鳞似的化学片片。

例句:节日的夜晚,天安门广场火树银花,绚丽多姿。

5、变化多端

释义: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出处:明·冯梦龙《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

意思是这孙悟空神仙法力无所不能,变化极多。

例句:晚霞的形状也变化多端,有的像开满映山红的大山,有的像腾飞的老鹰,还有的像盘旋在空中的巨龙。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智谋文化的早熟和发达,是中国一个特有的现象。在这种文化的催生下,中国人特别崇拜智慧人物。而在智慧人物的系列中,有两大偶像,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另一个就是元明之际的刘伯温。历代人们给这两位附会了很多神异的传说,传说中,他们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能呼风唤雨鲁迅在《中国***史略》中批评神化诸葛亮的《三国演义》时说,孔明先生被描写得不大像一个正常人了,“多智而近妖”,而刘伯温也被后世的许多传说扭曲得厉害,即使不“近妖”,也是“多智而近怪”。

刘基,字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生,他的家乡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今属浙江文成),按元朝当时的行政区划,属于江浙行省的处州路。

江浙地区向为人文渊薮,刘伯温的家乡武阳村虽然是个偏僻的小山村,距青田县城有150多里之遥,但读书的风气不衰。刘基的曾祖还曾在宋朝为官,传到刘基父亲这一代,虽非显第,但无疑是一个中国传统农村典型的小门小户的读书家庭。在这种背景下,刘伯温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明史》上说,刘伯温“幼颖异”,特别聪明,他的老师即对其父亲说,刘伯温不是池中物,长大后必然光宗耀祖。

《明史》还记载,“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所谓象纬之学,就是通过观察天象和占卜来预测人事的一套神秘的学问。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这种学问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辅之于缜密的思维和明晰的判断,其所谓预测往往也有应验的时候,这就更给这门学问披上了奇异的面纱。

《明史》的这两点记载非常重要,因为它基本勾画出了刘伯温的两条人生轨迹:一个是深受传统儒家教育,作为“儒者”的刘伯温;一个是摇鹅毛扇,作为“谋臣”的刘伯温。两者不可偏废,毋宁说前者还更为重要,但可惜经过野史和民间的渲染,也许还包括刘伯温后人有意无意的“改造”,作为“谋臣”的刘伯温“压倒”了作为“儒者”的刘伯温。于是乎,本来是一个不无悲剧色彩的传统知识分子,在各种离奇怪诞的传说中,成为一个滑稽多智的怪物,差不多等于是江湖术士之流了。

作为儒者的刘伯温,照例要重走前辈读书人循环往复的那条道路。至顺四年(1333年),23岁的刘伯温参加元王朝的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元朝的制度,年满25岁的成年男子才能应考,据当代学者杨讷考证,刘伯温虚报年龄为26岁,终于蒙混过关。不过,只要是凭真才实学,在旧时,这倒是读书人的一段佳话。

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已中进士的刘伯温正式踏入仕途,到江西瑞州路的高安县任县丞。所谓县丞,就是县令的属官,官阶还不够“七品芝麻官”,属于正八品,略相当于今日之副县长。

官阶低倒没有什么,按照元朝制度,名列第三甲的进士就只能授予正八品,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终究是抑制不住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刘伯温运气差了一点,他此刻所置身的,完完全全是一个衰世。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元王朝最大的问题就是迷信武力,不尚文治,故以马上得天下,仍然“以马上治之”,加上元朝对汉民族的猜忌,因此始终没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到了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时候,元王朝的统治机器更加迟钝和衰朽。

大凡衰世,都具备两个重要表征:其一就是吏治大坏,单靠一两个志士仁人已无法改良,上层阶级贪图享乐,文恬武嬉,空前的社会危机迫在眉睫,他们却有意无意视而不见,仿佛“清歌于漏舟之中,痛饮于焚屋之内”;其二,在草野中已经萌动着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元顺帝当政时期,自然灾害不断,而吏治不良。

饱读诗书,从书斋昂昂然走出的刘伯温,儒家知识分子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几乎与生俱来,但他在江西做了五年的小官,最后只能抑郁求退。按照史书的记载,他在江西,“政严而有惠爱,小民自以为得慈父”,想来颇有政绩,但“豪右数欲陷之”,意思是地方上的豪强贵族处处和他作对,最后只好离去,于1340年回到家乡。江西短暂的五年仕宦经历,并未使刘伯温对元***完全失望,这之后,他又谋到了一个江浙儒学副提举的官职,这是负责地方教育事务的一个岗位,仅比县丞的正八品高一等,属于从七品。志大才高的刘基对此当然也无法满意,好歹干到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辞职了。辞职的理由是身体不好,后人于此有所争论,不过不论刘伯温当时是否真在患病,他对元***的灰心,却是越来越明显地表露了出来。这从他辞职后所着的那本名着《郁离子》中即可看出。

意思: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同义词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

扩展资料:

故事:

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分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

那宝塔要求非常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两千多公斤重。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红耳赤。

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聚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

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

“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

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