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李世民对大臣什么谁的评价_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李世民对大臣谁的评价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02 0
  1.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谁比喻为镜子?
  2.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对谁的评价?
  3.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话是唐太宗称赞谁的
  4.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5.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三句名句的作者是谁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对魏徵的评价。

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意思是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说出了那句千古流传的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太宗李世民曾把谁比喻为镜子?

以铜为镜的古诗全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李世民对大臣什么谁的评价_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李世民对大臣谁的评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是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意思是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是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

以铜为镜的典故:

以铜为镜的历史典故,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是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征的最高评价。

在唐超贞观十七年,敢于直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非常的难过,他流着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段话是是对魏征人生价值的评价,表示敢于直言的魏征,就是唐太宗对错的一面镜子。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用铜当做镜子,可以让衣服穿得端正。一个人用历史当做镜子,那么他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一个人当做镜子,那么就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在最会唐太宗还感叹,魏征去世之后,自己就少了一面好镜子。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对谁的评价?

魏征是一名政治家思想家,他因为敢于直谏而名垂史册,而唐太宗也是因为他的大胆进言而不断革除政弊,从而使社会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气象。可以说,***唐太宗执政治国,魏征功不可没。据《旧唐书.魏征传》载,魏征死后唐太宗常常难过地对近臣说“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忘矣。”

什么唐太宗要把魏征比作一面镜子?由上述可知,以魏征为镜,唐太宗可以知道自己的对错得失,从而鞭挞自己不断进步。

唐太宗之所以以魏征为镜,与魏征这个人的能力与性格有关。

大业十三年,魏征在归唐之前事从瓦岗寨李密,他为李密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建议却不被***用。次年,李密多次击败原本为西域胡人的江东通守王世充,但魏征却看到瓦岗寨兵少粮草不足的弱点认为应该养精蓄锐,可惜这一提议不被认可,结果李密后来在打败宇文化后因为轻敌而被王世充打个大败,既丢了原来的地盘,还失去了大批精兵良将。由此可见魏征的谋略与远见。

玄武门事变后,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旧势力人心不稳,魏征出任安抚使,释放了欲押往京城问罪的将领并使他们仍任旧职,从而一举安定了人心,消除了唐太宗的后顾之忧。

贞观七年,侍中王珪因罪贬同州刺史,魏征代任侍中,积极断案,解决了许多积案,因为合情合理而使各方都心悦诚服。魏征还是一个文学家,作文了得,因此被任命为秘书监。由上可知,魏征是一个有多方面才能的不可多得的人才。当然,以魏征为镜,更重要的还是因为魏征这个人耿直的性格与敢于直谏的勇气。

长乐公主准备嫁妆之时因为太宗个人喜好而表示“礼数欲有所加”,皇帝欢喜,大臣们也乐得顺水推舟,一致拍马屁要“双倍于永嘉长公主”。皇帝与大臣们一直认可的喜庆之事,魏征认为“逾越了礼制”,不怕得罪一班权贵而一再反对。所幸长孙皇后是位极为开明的人,不但不责怪魏征,反而认为他能够明白事理坚持原则而大加赏赐。

唐太宗上位一度溺爱自己的儿子,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路上遇到亲王要下车”,此举又被魏征与王珪的极力反对,认为是违反法度与礼仪,最终唐太宗接受了谏议。魏征不但敢于对唐太宗自己与皇亲的家事说不,还不断地上谏提出了许多关于招贤治国与教化民众的建议,这些建议大大提高了唐太宗执政水平与治世效果。正因为魏征的大胆直谏,唐太宗才得以不断纠正错误不断进步,所以说以魏征为鉴可以明得失。

当然了,对于一个不断地在自己面前给自己挑刺的下属,唐太宗丝毫不怪意,这表现了一个明君的宽广胸襟与治国情怀,说明唐太宗是一位有大志的人物。他少时随父起兵,手下人才济济,战功显赫,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话是唐太宗称赞谁的

01

魏徵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对魏徵的评价。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意思是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对魏徵的评价。该句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 。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治河北省晋州市鼓城村)。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早年跟随魏公李密,参加瓦岗起义,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劝降英国公李勣,授太子洗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和山东地区。贞观元年(627年),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地区。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迁侍中、巨鹿郡公,负责门下省事宜。迁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册封郑国公。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魏徵的主要成就:

一、政治

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李世民问魏徵:“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怎样叫昏庸糊涂?”魏徵答:“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从前帝尧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有苗作恶之事及时掌握。舜帝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鲧、欢兜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赵高,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因受贿被下臣侮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所以人君广泛听取意见,则宦官不敢蒙蔽,下面的情况得以反映上来。”

三、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首次出自《孟子·公孙丑上》。魏徵鉴于隋末人口流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事实,力劝李世民偃革兴文,实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休养生息政策,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致化”思想。李世民即位初,曾与群臣谈及教化百姓之事。李世民认为大乱之后,恐怕难以教化。魏徵则认为:“久安之民骄佚,骄佚则难教;经乱之民愁苦,愁苦则易化。”他举例说,犹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一样。他还批驳大臣封德彝的“人渐浇讹,故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盖欲化而不能”的说法,认为商汤灭夏桀,周武王伐纣,“皆能身致太平,岂非承大乱之后邪!”他又进一步说:“若谓古人淳朴,渐至浇讹,则至于今日,当悉化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

四、明德慎罚,惟刑之恤

明德慎罚,惟刑之恤是儒家思想,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一个明哲的君主,为了移风易俗,不能靠严刑峻法,而在于行仁由义;光凭法律来规范天下人的行为是办不到的。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话是唐太宗称赞魏征的。

原文:征薨(hōng),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白话译文:魏征死了以后,皇上亲自撰写碑文,并且刻于石碑上。皇上对侍臣说:“人以铜镜作为对照,可以把衣服、帽子穿戴得整齐端正;以历史作为对照,可以知道国家的兴衰更替;以他人作为对照,可以知道自己的成功失败。

魏征的轶事典故

唐代笔记《龙城录》里有一则关于魏徵与醋芹的文字,魏徵在朝堂上喜欢提意见,且常让皇帝下不了台。有一天,李世民笑着对大臣们说:“那个山羊鼻子整天板着脸,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能够让他动心的东西?”

李世民身边的侍臣回答说,“魏徵喜欢吃醋芹”。第二天,李世民赐宴,赏赐的食物中有三杯醋芹。魏徵见了,食指大动,饭还没吃完,装菜的餐具就见底了。

李世民说,“你看你看,你说自己没什么爱好,我现在终于见识到了。”被揭短的魏徵回答李世民说:“皇帝喜欢无为(而不是奢靡无度),臣子自然不敢有什么偏好。我就好这一口(醋芹)罢了。”李世民因此感叹好久。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三句名句的作者是谁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是唐太宗李世民对大臣魏征的评价。通过他人的言语,行为,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外观他人,内省自己。所谓“旁观者清”,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影响着他的语言模式和行为模式,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透露着对事情的看法,处理态度。对他人的语言,处事方式不认同的同时,要时刻觉察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应该如何将事情做好,怎样做到有效表达。

? 当你觉得情绪需要控制的时候,说明已经有情绪了,尝试与自己和解,持续学习,不断精进。

? 对不起,谢谢你,我爱你。

唐太宗李世民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中国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陕西武功县,626年至649年在位。父亲是唐高祖李渊,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窦皇后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按长幼顺序为:李建成、平阳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统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时间只使用一个年号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葬于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