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弦更张与更弦易辙,更弦改辙,临阵换将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7-03 0
  1. 秦到底是如何灭六国而一统天下的呢?
  2. [考证]长平之战屠夫白起到底坑了赵国多少人?(2)
  3. 朱标病逝后,朱元璋为何不直接把皇位传给朱棣,这样岂不是能避免靖难之役?
  4. 战史奇迹:袁崇焕九千兵马击溃后金十三万大军
  5. 倘若不是赵括指挥,秦赵长平之战,结局如何?
  6. 樊哙一心一意为刘邦,为何刘邦还想杀了他?
  7. 赵括纸上谈兵是否有科学依据?

1952年王必成(右)和粟裕在南京

1927年,许世友、王必成都参加了麻城地区的农民运动和黄麻起义,许世友是农民赤卫队队长,王必成是队员。后来,他们都参加了红四方面军。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战斗在胶东地区,王必成战斗在苏南、苏中地区,相隔并不远,不久又激流归大海,汇入陈毅、粟裕的麾下,重新走到了一起。许世友是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是第六纵队司令员,两人都是华东野战军有名的战将。

1947年5月,王必成将军率华野六纵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此役,华野六纵遇到了死对头——***的王牌军张灵甫之整编七十四师。结果,在华野各纵猛攻孟良崮主峰时,王必成将军下令特务团出击,勇登孟良崮峰顶,击毙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上世纪五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红日》中我军军长沈振新的原型,就是王必成将军。

改弦更张与更弦易辙,更弦改辙,临阵换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38年,王必成将军由延安赴东南抗日前线,任新四军一支队二团参谋长,继任团长。将军指挥二团打新丰,攻句容,袭东湾,全歼延陵之敌,连战连捷,敌伪闻风丧胆,受到延安总部和新四军军部的通电表扬。江南人民誉称二团为“老虎团”,王将军为“王老虎”。余以为其人必魁梧彪悍,但亲见后发现,将军身材矮小,状貌平平也。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王将军亦然。

1966年,朱德80寿辰,王必成和夫人陈瑛

王必成将军指挥作战军令如铁,以下“死”命令而威慑军中。军令出,非“死拼”,即“死守”;非“枪毙”,即“杀头”。1943年4月,蒋介石、顾祝同调集12个团近两万人马,直逼两溧地区,妄图围歼新四军第十六旅,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当时,旅政委江渭清向各团传达突围命令。末了,江渭清请旅长王必成讲话。王必成将军说:“江政委说,完不成任务,团长、政委军法处置。我说江政委太客气了,完不成任务,团长、政委提头来见!散会。”将军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当事者史剑秋、陈侠皆曰:“至今声犹在耳”。

1955年,许世友任***司令员。同年,王必成从抗美援朝战场回国,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五年后任***副司令员。从此,两位老战友更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个人感情深厚,工作合作默契。谁知,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竟使两人的关系急转直下。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许世友看不惯社会上的恶劣风气,向请***,到大别山深处休息养病,以后又被周恩来接到北京***保护起来。***的工作主要由副司令员张才千、王必成、林维先和副政治委员鲍先志等负责。

造反派多次冲击***领导机关。迫于无奈,王必成等人接见造反派,有时话讲得并不错,但被造反派改头换面,加以歪曲;面对瞬息万变的政治气候,有时也难免说几句错话。在大别山或***的许世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的诸多事情了如指掌,加上一些虚虚实实的传闻,结果对王必成、林维先、鲍先志的一些讲话、表态不满。

许世友回到南京后,立即点了王必成、林维先、鲍先志的名。曾任许世友的秘书、国防大学原政治委员李文卿在《近看许世友》一书中写道:

许司令在后方医院时,他们出面接待军区“三团两队”等军内造反派的代表,被逼迫在机关和部队搞“四大”的意见书上签了字。

春节期间,有一包他们签字的材料从南京送到上海,许司令一看就火了,对我们说:“这是乱军,是自毁长城,告诉军区不准公布。”

主官离位,王、林、鲍在家负责分管的工作,全力应对混乱,处境十分艰难。他们在那个意见书上签字,除了被强迫,也有政策还不明朗的原因。许司令当众批评他们和造反派签的是搞乱军队的协议,分量已很重,还又甚而言之:乱军是为了夺权。一句话上了纲,一点回旋余地也不留。

后来,***、周恩来把王必成等人保护起来,住在北京总参第一招待所一年多。1969年12月,王必成被分配到昆明军区任第一副司令员。林维先调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鲍先志调任***副政治委员。

王必成将军性孤僻,冷面寡语,喜独处独行。然闻枪炮声则判若两人,从不畏惧,奋勇当先。天目山战役,是在抗日战争后期,新四军在浙江省天目山地区,对***顽固派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战。时任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的王必成将军在某次战斗中,亲临前沿指挥,距敌仅二三百米。初始,***中树冠,树叶纷纷坠落身上,将军不动;继而,***落草地,于脚旁噼噼***作响,将军仍不动;继而,警卫班孙副班长中弹倒下,将军依然不动;再继而,一弹片击中将军望远镜,斜擦而过,将军一步不挪,仍岿然不动。部队官兵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某战,部队进攻受阻,将军纵身跃马,奋臂高呼“跟我冲啊!”霎时,众官兵欢声雷动,勇往直前,遂克敌。又某战,敌进我守,形势危急。王必成将军直奔前沿阵地,取手榴弹,揭盖垂环,端轻机枪,左右扫射。众官兵见将军到,又欢声雷动,奋勇杀敌,遂退敌。其时王必成将军任六纵司令员。

1962年2月,总参《军训通讯》增刊上刊登介绍十二军三十四师一团二连副连长郭兴福教学方法。王必成将军阅后甚喜,特令郭兴福带分队来南京表演。将军看、问、查、考,遂下决心在军区范围内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将军时任***主管训练之副司令员。1963年4月12日,***至南京视察,王必成将军向毛汇报用“野营训练”的形式锻炼部队,效果很好。***连连称赞:“野营训练好!”故此,野营训练即在全军展开。

王必成将军下部队视察,凡摆酒宴均拒之。宴撤,方上席;宴不撤,决不上席。故将军下部队常上演“罢宴风波”。

1***9年南疆还击战前夕,王必成将军调离昆明,任武汉军区司令员。临阵换将,王必成将军忍悲含愤,慨然离滇赴鄂。临行前,将军将一子一女送往前线参战。某日,将军夫人陈瑛告将军:“我们的媳妇也想上前线去。”将军连声曰:“好,好。”陈瑛又悄声曰:“媳妇已怀孕两个月了。怎么办?”将军斩钉截铁曰:“让她去!我不能参战,但我们家有三个半人参战,此愿可遂,此志可明了。”陈瑛凝视将军,不禁热泪夺眶而出。

1989年3月13日,王必成将军因病逝世,享年七十有七。将军生前所盖毛毯,米**,补钉重重叠叠,约十余处。将军夫人陈瑛言,此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二纵九团团长徐绪奎于1940年9月牺牲后遗物。王必成将军时任二纵司令员,为纪念战友,留毛毯挡风御寒,日日不离,夜夜相伴,已四十九春秋也。综合领导文萃和北京日报等稿件。

1944年秋,王必成(右起),吴仲超,江渭清在长兴。

秦到底是如何灭六国而一统天下的呢?

**《夺冠》上映之后获得非常不俗的票房表现,让全国观众再次重温属于女排的关辉岁月,也让大家对于女排多年来薪火相传的精神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作为女排王朝时期重要人物的袁伟民未被提及很有可能是以下三个原因导致:

1、临阵换将,导致女排差点输球。当时的中国女排阵容非常齐整,整体磨合也非常到位。但是袁伟民却在面对日本的关键时刻选择启用几位新人,这差点让中国队失去到手的冠军。

2、与队员关系恶化。袁伟民的执教风格是非常硬朗和说一不二的,这导致包括郎平在内的很多队员都和他关系很差。

3、不服从体育局安排。袁伟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一意孤行,他绝对的事情谁都无法改变。很多次面对体育局下达的命令他都选择直接无视。

扩展资料

袁伟民,1939年出生在江苏苏州,从体育学院毕业之后便开始接触到女排的相关工作。包括郎平在内的中国老一辈女排队员都是由他亲自挖掘并进行培养,他也因为自己卓越的贡献进入到排球名人堂。

他历任女排主教练和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他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对于排球的发展和推广中,对中国排球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考证]长平之战屠夫白起到底坑了赵国多少人?(2)

信陵君通过窃符救赵,合纵攻秦获得了巨大的威望,魏王担心他会危及自己的地位,所以将其罢免。信陵君无法获得魏王的信任,意志消沉,后因酒色过度死去。秦国知道信陵君死后,便加大对魏国的攻伐力度,魏国毫无还手之力。秦王政即位后,对魏国的压力不断加大。最后魏国于公元前225年被秦国将军王贲以水淹之计攻破大梁,魏王***降,魏亡。

长平之战

赵国在三家分晋当中,实力是最强的一个,赵国常年与匈奴作战,战斗力很强!在战国中后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军制,称霸中原。赵惠文王时,秦国忌惮赵国的强大,在渑池之会与秦国签订盟约!公元前261秦国进攻韩国,秦将王龁进攻韩国上党时,上党人民不愿投降秦国,转而投靠了赵国,赵国派廉颇救援!当时秦国已经攻占上党,廉颇只好退守长平!秦军在长平久攻不下,只好***取反间计,赵王信以为真力排众议,临阵换将,让赵括替代廉颇为长平前线最高统帅。秦国也做了调整,起用了白起,并征召了国内15岁以上的男子,几乎动用了全国的兵力支援长平!结果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在长平之战当中被乱箭射死,赵军40万人降秦被活埋。从此,赵国的军事力量被削弱!

长平之战后,秦王继续进攻赵国,秦将白起拒绝再战,期间赵国向魏国和楚国求救,秦昭王进攻赵国邯郸受挫,在邯郸之战,秦国大败,此后的几十年秦赵之间没有大规模战争!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率五国联军大破秦国于河外,赵也有参与,这一战以后赵国直到公元前229年才与秦国交战。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秦将使用反间计使幽缪王杀李牧、司马尚。228年秦将王翦于是率大军攻赵国,突破井陉口,攻陷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赵迁),赵国灭。

赵国都城被攻破,赵嘉逃到代城称?代王?,前226年代王与燕军合兵于易水之西会战秦军,战败后迫使燕王交出太子丹。公元前222年秦军灭代,俘虏赵嘉,赵国亡正式灭亡。

荆轲刺秦王

燕国一直占据着北方,地理位置很好!秦国之所以,灭了?三晋?因为要想灭掉燕国必须先灭赵国!因为,秦国的领土没有与燕国接壤,所以秦国灭了赵国以后,就开始进攻燕国!燕国继韩、魏、赵国力最弱的一个国家!

在战国初期,楚国与秦国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到了秦昭王时期,楚国跟秦国杠上了!楚国的怀王,被一而再再而三欺骗!其实,当时的楚国对秦国的威胁并不大,最大的威胁是齐楚联盟,为了打破这个联盟,秦昭王下了不少工夫!秦国派张仪去楚国游说,提出用六百里土地,让楚国与齐国绝交,而且与其联盟!楚怀王老年痴呆,结果信以为真,但是去拿土地的时候被骗了!楚国对秦国发起了报复行动,经过三次大的战役,都遭到了失败,楚国遭到重创,国力逐渐衰退!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两年后虽然逃走,但是没有国家敢收留,又被秦国捉了回去,最后病死在秦国。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楚国迁都。公元前263年,楚考烈王继位,任用春申君一度收复失地!楚考烈王死后,春申君门客李园发动***春申君,楚国国力更加一蹶不振。秦王政亲政后,知楚将项燕擅战,先遣李信为将,领二十万兵马,欲灭楚,败,被入两壁,杀七都尉。再遣老将王翦,统秦师六十万,相持一年,前223年,大败楚军,俘虏楚君负。项燕扶持的熊启也很快被俘杀,楚国灭亡。

朱标病逝后,朱元璋为何不直接把皇位传给朱棣,这样岂不是能避免靖难之役?

,袭马服君之爵,自小便酷爱兵书,极好用兵,史载其与其父论兵,赵奢常不能及。然而赵奢却不以为喜,有道是虎父无犬子,赵奢如此这般却又是为何?听其一一道来:兵者,死地也。吾每临兵事,必战战惊惊,唯恐稍有差池,败师没将。而括易言之,不知兵之险也!若赵不用括则赵姓,用括则赵必亡。    可赵王是个无能之辈,与赵括一样"易言之",岂不闻:临阵换将,兵之大忌!更何况是以一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手换久经战阵,深知用兵之险的廉颇?于是战局很快明朗化。    秦闻赵换将,大喜,立既以名将--武安君白起为长平之战的统帅。白起何许人也?不用我多说大家心里明镜儿似的,武安君对马服君,这场仗也经没有任何悬念可言。这里我还有一个猜想,就是秦换赵不换,结果如何?我看白起一样拿廉的乌龟打法无可奈何,也许中国的历史会重写或至少是改写,很明显,没有这仗,赵国不会没落得这么快,秦国也不会正好到始皇帝时一 统六国,而项羽,刘邦,韩信都会一无作为,呵呵,题外话不多说了。    赵括初至长平,人头,地形还没弄明白,便出垒与秦战,秦军败退,有人说了:这不挺好嘛。好个屁,这是白起这个老滑头下的套。赵括一看:嘿,我挺厉害啊,廉颇那老东西,畏敌如虎,现下看来,所谓强秦不过如此,看来是天要成我,大运到了拦也拦不住啊?哈哈哈,明日出动全军与其决战,也让泉下老父看看,是他厉害还是我厉害。    第二天,秦军又来挑战,赵括出动全军迎战,我个人估摸着也就留下了万儿八千的人守营,否则白起下面的动作无法解释。如其所愿,秦军又败,赵军追击数十里,这时候,坏事儿了。    秦军闻报长平已得,回转身来,露出真我本色,在秦军营垒之下大败赵军。有人会疑问了:为什么这么做呢?只要守着秦军本营就好了嘛。不然,这时的赵军已知被断了后道,秦军不主动出击,赵军必拼死夺回长平,就凭秦军的两万多人想要守得住这三十几万四十万大军的攻击,我看很难。白起作为一代名将,当然也想到了,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迫使敌人取守势。于是,在秦军强大的攻击火力之下,归心似箭的赵军只好据地死守以待援兵(并且是被打散,也就是说,这些赵军并不是集中在一处死守,而是被秦军分割开了,这从秦军出动五千骑兵牵制,监视赵军各垒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十万等量级的主力被围的情况。    说到这种大兵团野战被围,以后的历史也出现过几次,比较有代表性的依我庞式来看主要有:白登之围,该下之围,,土木堡之围,陈官庄之围,碾庄之围。这其中(包括长平之围)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轻兵冒进,除了白登之围经陈平三寸不烂之舌,该下之围经西楚霸王之威烈得以突围或对手撤围外,被围一方无一例外都身死师亡,原因只有一个:粮食。    赵军也是,出战吧?秦军强于赵兵,被围之后秦国又尽发河内(今河南宜阳一带)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助战,总兵力再怎么的也超过50万,而赵军此时最多不超过三十五万(我个人一直认为在三十万左右),再加上普通士兵的战斗力又普遍不如秦军(此时的赵国代骑兵,楚国丹阳兵有可能在个人战斗力上强过秦军,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况且数量也有限)。不战吧?三十几万大军一天消耗多少粮食,会加减乘除的人都能得出答案,还有一点,就是赵军这次出战,每人所带的粮食可能很少,甚至没带,毕竟这不是远征,带太多粮食对作战的个体来说反而不利。    四十多天,三十几万人。我不知道对这些赵军来说是怎么过的,能吃的都吃了,可能连死人都开始吃了,粮道又被夺取长平的秦军所阻,饿死多少呢?    十万,这个数字相对饿了四十几天的三十几万军队来说并不很多,再保守一些,五万。赵军还有多少?我们算一下:廉颇初战长平,数战不利,迫而守营。这个数战是多少?谁也不能给出具体数字,就算五战吧,对于几十万等级的军队来说,每战不利,损失一万人,不伤筋动骨吧?再少还能叫"不利"吗?要知道这可是五十万大军啊,谁会想到美军的"零伤亡"?对于冷器时代的战争,这种构想无疑是痴人说梦。五万没有了,五十减五,还有四十五万。    秦赵相距于长平四个多月,一百多天,就算每天只伤亡百十号人也有几万,凑个整数,算三万。还有四十二万。赵括出战,秦军夺营,回头又猛攻赵军,迫使赵军取守势,这时的赵军处于一种什么情况前文已说,若不是有很大的伤亡,能放弃回攻长平的打算吗?谁敢说能?请站出来,我庞式给他鞠个躬,随便再骂一句:你***啊?四十几万军队仅伤亡万把人就放弃这最后的生机了?    算十万都不过份,但为了不招人骂,再算五万,这就还有三十七万。加上饿死的五万还有三十二万。    谁能告诉我,困兽之斗会如何?俩字:玩儿命。赵军也做了,兵分四路突围,打算是跑多少算多少了,再困下去就死定了。而这五十万秦军又如何?力战。结果赵括身死,赵军降秦。从突围到投降会死多少?要知道这些可都是饿了四十几天的人,算你个七万不多吧?五分之一多一点。还有二十五万,也就是说:如果赵军一开始出动的兵力确是五十万的话,这时最多也只有一半,不要忘了,任何一部历史书都会告诉你:秦军此战过后,伤亡过半。以秦军如此强的战斗力尚且如此,赵军又如何?    所以我的结论是:此战过后坑杀的降卒最多不超过二十五万,可能只有十几到二十万。不过没证据,只是个人推断,认为我对的,叫声好,不对的,砖头拍来,呵呵。

战史奇迹:袁崇焕九千兵马击溃后金十三万大军

朱元璋二十多个儿子当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太子朱标。为了他以后能够顺利的接班,他不惜大肆***功臣,制造了饱为诟病的“胡惟庸案”、“蓝玉案”,牵连人数有几万个人。他又花费了很多心血,给朱标留下了一整套的太子班底,就想着江山的传承从自己这一代开始可以绵延不绝,不出什么乱子。

请点击输入描述

可惜他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这个儿子竟然是个短命鬼,还没熬到自己去世就先他而去了。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他知道,重选一个太子会引起朝堂怎样的动荡,因为这里面触犯了太多太多人的利益。可是没办法,太子死了,新的继承人必须要选出来。就算为了他的大明江山,他朱元璋也要憋着一口气活下去。

请点击输入描述

当时他还有其他的儿子,燕王朱棣还排在后面。不过燕王朱棣却是最像朱元璋的一个儿子,有雄才大略,他对这个也比较的满意。他当时也琢磨着要不要给这个儿子一个机会,把江山交给他自己也好放心。他自己一个人想了很久,才召来自己的心腹,正式提了这件事。这话一说,臣子们炸了锅。他们劝告朱元璋,自古嫡长子继承制万古不变,又给他举例子,说哪些哪些王朝就是因为没有做到这一点导致争夺皇位,国家大乱的。而且太子也不是没有儿子,所以说最合乎常理的就是立太子的儿子。朱元璋一想也挺合理,再加上他自己也年事已高,最后从太子朱标的几个儿子里面选了一个朱允炆来当皇太子。

请点击输入描述

而当时朱元璋在立了朱允炆为太子以后,也有一些大臣上奏,就提到了藩王势力过大,尾大不掉,将来可能会造成威胁这个事情。朱元璋有一次就和朱允炆谈话,问他这个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么他该怎么应对?朱允炆当时也是愣头青,给他爷爷说了几句话,总结起来就是先礼后兵四个字。朱元璋听了笑笑,没有再说话。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朱允炆确实是这么做的,他曾下令不准大军杀掉朱棣,只能活捉。而这也是他覆灭一个重要的原因。

至于靖康之役,当时朱棣是打着清君侧,恢复祖制的口号来进行的。朱允炆这家伙也是太过理想主义了,他自己削蕃,就应该考虑到把他们逼急了造反这种可能性。而且他自己用人不当,临阵换将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这几点他做好了,那么靖康之役不可能发生,朱棣也不可能成为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一人。

请点击输入描述

总结一下,第一,朱元璋当时出于现实考虑,不能立燕王朱棣为太子。如果立了他可能没有靖难之役,但难保其他的儿子不会再来个造反,这也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如果朱允炆但凡果断一点,用人得当一点,准备做的齐全一点,他就不会被人篡了位。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靖难之役也不过就是朱允炆个人武力值展现的一场大秀。可惜历史就是历史,朱元璋立了皇孙朱允炆,朱棣干掉了皇孙,自己当了皇帝,靖难之役由此而来。

倘若不是赵括指挥,秦赵长平之战,结局如何?

两次宁远大战后,袁崇焕已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干将。有他守住锦州、宁远一线,清军就无法打过山海关。非常可惜,后来明朝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竟然逮捕袁崇焕,将其冤杀,自毁长城。袁崇焕死后14年,清军入关夺取了大明天下。袁崇焕的一番心血虽尽付尘土,然而他的爱国豪情则万古长存。

后金的创始人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他出身于女真族,也就是满族的前身。女真族曾在北宋末年兴起,建立了大金王朝,相继攻灭了契丹族的辽国和北宋,疆域横跨东北与中原地区,曾显赫一时。努尔哈赤幼年时在明朝辽东经略李成梁家为奴,经历了艰苦生活的磨练。他胸有大志,决心要改变女真各部落间四分五裂互相仇杀的局面,统一整个女真。当时女真部落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分,努尔哈赤属于建州女真。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以父祖留下的13副甲胄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的战争。

努尔哈赤是一个天才军事家,他***取了先内后外、先弱后强、远交近攻等策略,历经了兆佳城之战、马尔敦城之战、浑河之战、鄂尔浑城之战、克山寨之战,首先统一了建州女真部落。然后拉拢分化了海西女真中较强的叶赫、乌拉二部落,趁机灭掉了孤立的哈达和辉发部落。在暂时无后顾之忧后,努尔哈赤又进兵进攻比较分散的东海女真,经17年不停进攻,全部征服了东海女真,海西女真的乌拉部也闻风归降。至此,除叶赫部外,努尔哈赤已征服其它女真各部,占有了东到日本海,西到辽河,南到鸭绿江,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的广大地区。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努尔哈赤建立了八旗军制,分黄、白、红、蓝四色旗帜,后来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每旗设一首领,叫固山额真,女***分编在八旗中,平时生产,战时从军,每旗可出兵7500人左右,共有兵力6万余人,主要是骑兵。通过八旗军制,努尔哈赤将女***紧紧团结在一起,保证了生产和战争的需要。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自称天命可汗,定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随后,努尔哈赤准备进行统一女真的最后一战——征服叶赫。这时,明朝出来干涉了。

明朝很早就在东北实行了统治,建立了辽东都指挥司、建州卫、奴尔干都司等卫所。明朝对女真各部的统治策略是进行分化,使其互相对立,从而分而治之。明朝希望看到一个分裂而弱小的女真,而不是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女真。到了明朝晚期,朝 *** 败,内乱频繁,对辽东的注意力减弱了,努尔哈赤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崛起的。但明朝终究不能坐视努尔哈赤所为而无动于衷,而叶赫部为避免被努尔哈赤吞并,也向明朝求援。明朝立即派出军队保护叶赫并向努尔哈赤发出威胁。努尔哈赤这时还没有作好和明朝作战的准备,只好先忍下了这口气。

努尔哈赤早就对明朝欺压女***心怀忿恨,他的父祖当年就是被明军误杀的,如今又遭侮辱,更是怒不可遏。他明白,要征服叶赫部,是免不了与明军一战的。努尔哈赤开始积极训练军队,积聚粮草,打造兵器,派遣间谍,从各方面着手进行准备。而明朝则忙于镇压内部起义,无力顾及辽东防务。辽东明军虽有10余万,但守备极为分散,战斗力很差。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觉得时机已到,便于四月十三日向上天宣誓了对明朝的七大恨,然后起兵2万攻明。

努尔哈赤率军先攻抚顺,守将李永芳不战而降。辽东总兵张承荫带着1万援军赶到,双方进行激战。后金军作战勇不可挡,明军训练很差,哪里是对手,损兵9千后败逃而去,张承荫也被杀死。努尔哈赤又转攻清河(今辽宁本溪市东北),全歼明军,杀死守将邹储贤。努尔哈赤初战告捷,攻占了抚顺以东的许多明军据点并掳掠了大量的人口牲畜

明朝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二月,努尔哈赤再次出兵,在萨尔浒大破明军,歼敌10万,彻底改变了双方的战略态势,使明朝从进攻转入了防御。努尔哈赤乘胜进兵攻占了开原、铁岭,并吞叶赫,动摇了明朝在辽东的根基。天启元年(1621年),乘明朝权臣掣肘,临阵换将之机,努尔哈赤攻陷辽阳、沈阳,连克70余城,辽东明军完全溃散。努尔哈赤随即把都城从赫图阿拉迁到了沈阳,攻势直逼明朝京师地区。就在努尔哈赤百战百胜,志骄意满之际,一个令他晚年蒙羞的人物出场了。

袁崇焕,广东东莞人,祖上原籍广西梧州藤县。他为人慷慨,很有胆略,喜欢和人谈论军事,虽然是个读书人,却有着去做边关大将的志向。袁崇焕在家乡考中了举人,后再考进士却多次落第。每次上北京应试,他总是乘机遍访名山大川,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万历四十七年时袁崇焕终于考中了进士,当时正值明朝萨尔浒之战大败,京师震动。袁崇焕听到消息后心情非常感慨,在当时可能就有了跃跃欲试之心。不久,他被分派到福建邵武去做知县。

天启二年,袁崇焕到北京来述职,闲暇时发表了一些对辽东军事的见解,很是说到了点子上,当时就引起了御史侯恂的注意。侯恂是个比较爱才的人,遂向朝廷保荐袁崇焕有军事才能,于是获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进入了明朝军界。

没过多久,明朝军队在广宁大战中全军覆没,努尔哈赤的后金军直逼山海关。山海关是明朝在辽东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失守北京就要直接面临前线了,一时间朝廷上下十分紧张。就在京师中人心惶惶的时候,袁崇焕骑了一匹马,孤身一人出关去考察。不能不说疾风才知劲草,袁崇焕的这一举动已隐然现出了万人中难以一见的胆略。不久他回到北京,向上司详细报告了边境形势,宣称: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足可守得住山海关。只会玩木匠活的明熹宗得知后又惊又喜,也就死马当做活马医,派他去助守山海关,袁崇焕终于得到了他向往已久的为国出征的机会。

樊哙一心一意为刘邦,为何刘邦还想杀了他?

话说春秋战国,历经多年的战争洗礼,群雄角逐,大国蚕食,小国退出,强者胜出,最终天下归一。最近看了看,战国的一些故事,在琢磨一个问题。长平之战,如果不是赵括指挥,结局会是怎样?反复***设,反复思考。作了一个分析,与大家共勉。

公元前260年,战国的两国最强者秦赵,集中国家人力物力发生了长平之战,可以这说是长达5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以赵军40万被秦军坑杀为结局,至今令人心悸不已。这场战争,秦国大胜,为统一中国奠定了有力基础。赵国大败,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司马迁在《史记》给出的说法是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取代名将廉颇担任主将,葬送了赵军,遂令“纸上谈兵”的成语留诸后世。但问题在于,如果没有赵括,赵国是不是就能赢得这场国运攸关的战役呢?

01上党地利

战国时期的长平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秦赵间的长平之战,其实源自秦国与韩国的上党(主要在今天的长治市)之争。上党地形可谓举足轻重,十分重要。尤其对秦国和赵国,谁拥有了上党,谁就能有先发制人的机会和平台。恰逢连年攻打韩国的秦国这次要来大手笔——把黄河以北的韩国部分全部吞掉,实际上秦国统一全国的野心正在日益膨胀,也是想拿住战胜赵国的筹码。公元前262年,秦军攻克野王(今河南沁阳),完全断绝了孤悬在黄河以北的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交通。秦军步步紧逼,兵进荥阳;韩王惊恐,派使节入咸阳谢罪,割让上党向秦国求和。

但是,上党守冯亭是个硬汉子,他不肯降秦,却把上党献给赵国,用意是“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挡)秦”,希望韩、赵联合,杀退秦兵。当然,这是一种大局观,确实有其道理,秦国占领了韩国的这部分地方,马上就会谋划把整个韩国灭掉,为此,得帮个“强大后台”对抗秦国。

在看看赵国的意见。对于赵国来说,上党这块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其实也是块烫手的山芋,一旦接收无异于与秦国开战。但是,深刻分析,要想长远打算,它别无选择,除非苟安一时。上党郡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高原盆地,东面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相连,西面太岳山与河东盆地相接,南面太行山、中条山与中原相临,北面五云山、八赋岭等山地与晋中盆地相近,中间主要是上党盆地,其居太行之巅,从中原和华北平原看上党地区,如在天上。按照《释名》的说法:“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

也就是说,上党之地,据高设险,形势完固,适处沁、漳二河汇合之处,向为兵家攻守重地。唐代的杜佑就认为“上党之地,据天下之肩脊”。谁有了它,谁就占有了地利的优势。

对于赵国而言,巍峨的太行山是保卫首都邯郸的西面屏障,而要确保太行屏障的稳固,重点在于确保对太行关隘的控制;而要确保对太行关隘的控制,却有赖于对太行山以西几处军事据点的控制,上党便是其中之一。从上党东下太行进入河北的通道主要是浊漳水等河流穿切的河谷低地,重要关隘有太行第四陉滏口陉,它们若为河北所守,可巩固太行屏障;反之,旁人自此地下临河北,便成高屋建瓴之势。

如果失去上党,就会据低望高,战略上处于被动,仰争太行,殊为不易。这也就不难理解,赵孝成王不顾臣僚“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的警告,接受了冯亭的献地。赵王封冯亭为华阳君,食万户城3座,封县令3个千户城,官民赐爵***,而由平原君赵胜出面接收了原韩国上党郡的17个城邑。

当然,至于秦赵间的战事,无论赵国接不接受上党,恐怕都是难以避免的。“秦有吞天下之心,使赵不受上党而秦得之,亦必据上党而攻赵”。赵国不争取上党,使上党战略要地落入强秦之手,虽能得到喘息时间,却终将面对秦的鲸吞蚕食,更无力对抗。反之,赵国接收上党,固然会使与秦国摊牌的时间提前,但占据上党有利地形,胜算提高不少。当时人也认为秦若未控制上党而攻赵,风险极高,难度极大,秦国要想日后夺天下,战胜赵国,上党对他来说,也必须是势在必夺。于是,轰轰烈烈的战事在客观与主管条件相互推动的情况下开始了,长平之战是一场两国的生死大战。

02赵军初战不利

赵国的战略意图还是被动型防守,它对秦统一天下的野心的蓬勃程度估计是不够的,因此,战争初期,是一种被动性的应战,因此,战争初期,连连败退。赵国的失策在于,既收上党又未全力据守,沉醉于上党的飞来之利,对秦军大举进攻显得措手不及。战国时期的秦国因好战嗜杀,素有“虎狼之国”之名。此次赵国坐享其成,得韩上党,不啻虎口夺食,秦昭襄王立即派左庶长王龁率秦军主力进攻上党,原先的秦韩战争遂一变而为秦赵战争。秦军准备充足,攻势凌厉,握有地利的赵军却仓促迎战,把守的城池纷纷失守。冯亭被迫放弃上党郡,引残军及难民逃往位于上党郡治所(现在的山西长治)以南的长平。上党得而复失,赵国受地成为一场荒唐闹剧。

此时,秦军虽已占领上党,但因争夺上党而引发的战火却未停息,乘胜追击的秦军与廉颇率领的赵军驰援部队在长平相遇。于是,此前在战争史上寂寂无闻的长平,注定要让秦赵两国赌上国运,成为战国时代规模最大战役的战场。

03军力分析

当时的赵、秦两军可以说是中原最强大的两支军队。赵国军队的战斗力素来很强,阏与之战时,全副武装的赵军步兵从邯郸出发急行军至阏与,“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按古阏与城在今山西省和顺县西北,与邯郸的直线距离约为530里,以当时里制估算,赵军的日行军速度已接近200里,没有严格的训练与强健的体魄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与此同时,新兴的铁兵器也正在进入赵军的武库。赵国的冶铁业发达,当时的赵都邯郸是中原冶铁业的中心,并因此出现了“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垺富”的郭纵、卓氏等人。与赵国相邻的中山国,冶铁技术也极为高超,其铁兵器很早就用于战争,据《吕氏春秋?贵卒》载:“赵氏攻中山,中山之人……衣铁甲、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赵灭中山后,中山国丰富的铁矿蕴藏、高超的冶铁技术无疑对赵国是极大的补充。赵都邯郸故城及石家庄市市庄村赵国遗址弓箭的大量出土就是明证,其箭挺用铁铸,只有镞仍用青铜制作,表现出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的趋势。

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00年:1.赵国骑兵;2.秦汉时西南部落步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从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之后,赵国在华夏诸侯国中率先引入了骑兵这一兵种。赵军极为重视骑兵,其军中骑兵的比例接近1/10,而其他诸侯国只在1%左右,日后廉颇以年迈之躯尚能“被甲上马”以示勇武,可知他是一位“马上将军”,并非步将或车将。而赵奢,以军功封为马服君,虞喜《志林》曰:“马,兵之首也。号曰‘马服’者,言能服马也。”说明他也是一位善于训练和指挥骑兵的名将。

当然这也与赵国接近产马地有很大关系。赵国北部边界临近胡地,这里是气候和青草都适宜于马匹生长的畜牧地区。赵军骑兵的武器装备也模仿胡人,远距离或冲锋时骑兵在马上弯弓射箭,短兵相接时就靠白刃格斗杀伤敌人。正是来去如风的铁骑配上先进的铁制兵器,使得赵军辟地千里,“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灭中山”……一度横行中国北方。

反观秦军,其迈入铁兵器时代的步伐比赵军缓慢得多。但秦国在商鞅变法中实行的军功爵制形成的制度优势完全弥补了秦军在技术上的落后。对于秦国的老百姓而言,他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完全取决于在战场上获得的军功爵位。按照秦制,爵位共分20级,秦国的士兵只要“能得甲首一者”,便能“赏爵一级,益田一顷”,斩杀的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当官为吏必须有爵,无爵者不能当官。甚至同在军中效力,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都有所差别。***爵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只能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仅能填饱肚子而已。因此,秦军对战争的渴望与热情远非六国军队可比,朱熹曾评论说“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死轻生”。韩非子更是说,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无所谓生死。当时人记载,上了战场的秦军光头赤膊,奋勇向前,六国军队与之相比,如同以卵击石。秦军士兵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着自己的对手,仅仅这样的文字记载,已经足够令人不寒而栗。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军士兵:1.弩兵;2.戟兵;3.左手提人头、右手持矛的卫兵

作为战国后期中国最强的两支军队,秦赵相遇,更强者胜。公元前260年四月,赵军与王龁率领的秦军交战,初战失利,裨将茄被斩杀。六月,赵军再战又败,两个城堡失守,4名都尉(仅次于“将”的高级武官)阵亡。七月,赵军筑垒御秦军,秦军又斩杀赵军的两名都尉,夺占其西垒壁(今山西高平北的韩王山)。在秦军开始攻打赵军后才紧急担任赵军统帅的廉颇,此时只能被迫退守丹河,与秦军隔河相峙。

04后勤补给的差距

尽管司马迁在《史记》里惜字如金,但还是可以看出战场局势对赵军不利:短短3个月内,赵军遭遇了一连串失败,丢失两道防线,折损“一将六尉”。这个数字意味着赵军高级将领的伤亡十分惨重,至少损失了几万将士。无怪赵孝成王得知战报后的反应是“怒廉颇军多失亡”。

对于这时的赵国而言,和平的希望已不存在(战争爆发后,赵国遣使赴秦媾和,但以失败而告终),其在军事上有3种选择:主动攻击、自行撤军、持久防御。

而战场的现实已经证明赵军野战不是秦军对手。而自行撤军,将大军撤回太行山以东,依托壶口关、滏口陉、井陉设防,且不说以新败之师如何抵御居高临下而来的秦军,秦军更可以挥兵北上,控制吕梁山与太行山上的险径要塞,截断邯郸与代郡、雁门郡、云中郡等北部地区的联系,将包括赵国起家的晋阳(太原)在内的太行山以西的大片领土全部并吞。这是赵国所不能接受的,因为战败的结果也不过如此!

更重要的是,敌前撤退这样高难度的军事行动极度危险,当时临时征召的军队,虽然数量庞大,但组织度很低,敌前后退极易导致军心涣散、阵形混乱,一旦敌乘势追杀,将一败不可收拾,甚至全军覆灭,日后王翦趁项燕率兵东移突袭大破楚军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廉颇选择坚壁清野,坚守不出的策略实属必然。

两军相持,实际比拼的是双方的后勤能力。《孙子兵法》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按理说,长平距离赵都邯郸不过200里,而距离秦都咸阳在400里以上。战场态势应是赵军以逸待劳,而秦军远道而来,粮刍辎重补给维艰才对。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长期的重兵对峙给后勤带来的压力竟然成为压垮赵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赵国的农业仍不及魏、齐、秦等国发达,主要粮食生产区包括晋阳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邯郸为中心的漳滏流域。对比秦国,秦国已拥有关中、四川、江汉和河东四大粮食产地,赵国农业比之秦国的先天不足。

另一方面,商鞅变法将“耕战”确立为秦国国策,将农业生产提高到了最高战略位置。但赵国并不如秦国一样重视农业,就连赵武灵王的变法,也未见涉及农业生产,所以后代文献称赵国“商家错于道,诸侯交于路。然民*好末,侈靡而不务本”,国民的经商意识浓厚,样一来,秦国的粮食储备远超赵国,按照《史记》的说法,“秦富十倍天下”。不唯如此,自从公元前290年魏国将河东(今山西西南部)400里之地献给秦国,这一春秋霸主晋国起家之地经过秦国30年的苦心经营,到长平之战前已成为秦军在山西东南与韩、赵作战的后勤基地,秦国可以从将大量粮食沿渭河、黄河、汾河通过水运(古代效率最高的运输方式)从关中运到这里再转运前线,从河东向长平前线运输粮食,距离不足200公里,与邯郸到长平距离相当,而交通状况比起需要翻越太行山的赵国方面则要好得多。

结果,在综合国力的比拼中,赵国败下阵来。在赵军垒壁的重要据点大粮山,相传廉颇在此唱筹量沙以迷惑秦军,已经反映了赵军前线粮食的匮乏。

在本国粮食储备已不足以供应长平前线的情况下,赵国被迫向富庶的齐国求援,但此时的齐国已经不再是齐威王、宣王时代的大国,没有了雄心,奉行“事秦谨,与诸侯信”的混日子战略,置身战国漩涡之外而求一时苟安,因此在赵国“百万之师折于外”的严重时刻,***取的是见死不救的策略。

05临阵换将的背后

国内乏粮,外援无望,赵国已经无法继续进行战争,前线赵军面临无粮而不战自溃的危险。所以,就赵国的军事抉择而言,国家经济状况无力支撑持久防御,撤退则很有可能不战自败,相反主动攻击或有一线胜机,即使战败也可与敌有生力量同归于尽,远胜不战自败。主动攻击突然变成了一个无奈的选择。

但是,面对赵王的谴责与督促,廉颇仍旧坚持持久防御战略不变。从公元前283年因战功封上卿算起,廉颇已经做了20多年大将,军事经验极为丰富,被后世认为是“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之一,他当然清楚主动攻击无异于孤注一掷的。长平战场上的态势对赵军极为不利,地利尽失。秦军屯兵于战场西南的山谷之中,地势险要,其势犹如掘坑待虎,而赵军驻扎大军于长平以北的平原地带,无险可凭。秦出山谷攻赵易,赵入山谷图秦难。赵大军如若入山谷攻秦军,秦军只要封闭山谷,断赵军后路,数十万大军便会成为瓮中鱼鳖。但廉颇只需要考虑战场本身,赵孝成王却要考虑整个国家,所以“坚壁不敢战”的廉颇“下课”就变成了必然的选择。应该说,廉颇还是识时务的,几十年后另一位名将李牧抗命的结果就是丢掉了性命。

“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为战国名将,廉颇是赵国军界的翘楚。秦国人甚至廉颇的“老到”,当知道赵王对廉颇不满时,秦国派出的间谍也释放出了“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的谣言,遂让赵孝成王下定决心,以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廉颇出任前线主将。

赵括其人。赵国宗室,名将赵奢侄子,论兵法无人能及,但他老子明确提出,这个小子能讲,但不能带兵打仗。但赵国军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任用宗室为将统兵作战的传统。根据《史记·赵世家》的记载,自赵烈侯起共有31位将领,其中有12位是赵氏族人,几乎占去40%,比例相当惊人。当年赵武灵王攻中山,即以公子赵章将中军,宗室赵袑将右军,宗室赵希将胡、代兵马,一举灭亡作为心腹之患的中山国。此时,作为赵氏宗室的赵括,头顶名将赵奢之子的光环,又有“精通兵法”的名声,在“将二代”之中自然属于佼佼者之列,于是赵括上位了。

再看看秦国的将军,“无敌战神”白起,论战功,白起可说是古往今来最显赫的将领,是战必胜、攻必克的常胜将军,是个领兵打仗的“天才”,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打得六国无人敢挂帅迎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

06大局的设计

长平之战伊始,赵国派出了王牌将军廉颇。在长平,廉颇坚壁清野,三年不出,迫使秦军陷入僵持战。无可奈何的秦国,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反间计就此上演——秦相范雎派人带着千两黄金,进入赵国,“间谍”逢人就说,秦军不怕廉颇,廉颇有什么本事,只会守不会攻,秦军就怕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果然中计,立即把赵括调往前线。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却不懂临阵应变。秦国反间计得逞,立即启用白起为主将,王龁调为副将。同时下令:“任何人敢泄露武安君担任主帅的秘密,斩!”

07战争的结局

随后的故事众所周知:公元前260年,赵括抵达长平走马上任,立即全面改变了廉颇的防御战略;修改了军法,更换了一批将领。最后轻敌冒进中计被歼,45万赵军全军覆没,引发一场几乎招致亡国的灾难,令赵括身死之后徒留一个“纸上谈兵”的误国骂名。

诚然,赵括为将确有其取败之道,譬如贪功逞强而刚愎自用,但他上任本身就意味着只能靠战场上迅速决战求得生机的赵国,将一位愿意出战的将领替换下了不愿出战的将领。事实上,赵括既没有机会制造战机,也没有时间从容运筹,而廉颇旧有的固守战略势必将被主动出击的新战略取代。然而,令人无可奈何的真相却是:如果野战能够获得对秦军的胜利,身为名将的廉颇又为什么要忍受“不敢战”的骂名避战死守呢——赵军战败的命运,在长平战场赵军缺粮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历史总是在机缘巧合中,定位人生。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占一半。廉颇对白起,王翦对李牧,然而历史有时也是爱才的,没有在生死大战中,让他们对决,反而有冤死的,有被弃用的,避开了生死决战,让他们的战绩上没有产生败笔,让他们的名声没有受到损伤!

赵括纸上谈兵是否有科学依据?

樊哙不仅仅是刘邦的得力部下,后来还娶了吕后的妹妹,成为了刘邦的亲戚。而大家都知道,在刘邦晚年,吕后干政,还培养了一个庞大的外戚集团。刘邦对于吕后的外戚集团是很不满的,很想找机会打压外戚集团。而正是在这种时候,有人进献谗言,陷害樊哙,所以刘邦就动了杀心,想要除掉樊哙。所以,刘邦想杀樊哙原因有二,一是刘邦听信了谗言;二是刘邦本就想打压外戚集团,樊哙刚好撞枪口上了。

樊哙很早之前就与刘邦熟识,在刘邦刚起兵时就跟随刘邦,多年来一直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在鸿门宴的时候,还是樊哙就的刘邦,可以说,樊哙不仅为刘氏天下的建立立下无数功勋,还好几次拯救刘邦于危难之中。而且后来樊哙还与吕后妹妹喜结连理,更是与刘邦一家亲上加亲,按理来说,樊哙没做出叛逆的事的话,刘邦根本不会动他。但是当时刘邦却是下令,叫人去杀了樊哙。

当时刘邦病重,他怕自己死后,自己的江山被别人夺走,改了姓名,所以他对于那些有叛逆迹象的人都毫不犹豫地杀掉。而当时吕后地外戚集团已经庞大到能够干扰朝政了,刘邦对此非常不满。后来有人向刘邦进献谗言,说樊哙有私心,早就串通了吕后,想要谋夺刘氏江山。刘邦听到后非常生气,直接派人去杀樊哙。刘邦会对樊哙动杀心,完全是因为樊哙当时已经有可能威胁到刘氏江山地稳定了。

帝王对于能够威胁到自己江山地人,一般都是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的。樊哙不仅是开国元勋,还掌握着兵权,并且还是吕后的妹夫,与当时庞大的外戚集团有着理不清的关系,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有人污蔑樊哙时,刘邦才会直接下令杀他。恐怕在有人进献谗言之前,刘邦就已经有了杀樊哙的想法了。最是无情帝王家,无论你对他多忠心,立下多少功劳,当你能威胁到帝王的江山时,恐怕也只能以死证清白。

纸上谈兵,冤了赵括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明朝刘如孙根据这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写了一首诗《湘南杂咏》,其中有一句"朝野犹夸纸上兵"。后来,人们便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说赵括纸上谈兵,其实有点冤枉了赵括。

首先,赵括的时代还没有纸,没有纸就说人家是纸上谈兵,这有些牵强。

更主要的是,要历史地看赵括,看长平之战。

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经过变法已经非常强大,其国力远在其他六国之上,赵国虽然偶尔有过局部的胜利,但想要真的战胜秦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败势已经不可逆转。长平之败应该是历史的必然。

战争开始前,大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笃,赵王只得派廉颇出战。可是廉颇初战就失利了,没办法,不得不坚壁不出,死守在营垒里。

让赵括替代廉颇,并不是赵括主动请战,更非赵括暗中买官,而是赵王的旨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组织安排、上峰命令。退一步讲,即使赵括请战,作为一个青年人,大敌当前,欲为国抗敌,也无可非议。问题是在这么重要的问题上,中央***,实际上是专制制度下的赵王,不该让毫无战争经验的赵括带兵打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任命赵括为主帅,是赵王的错。

刘向《列女传》说: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臧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列女传》***也,不可当真。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可见,直到赵括战死时,赵军仍旧能够保持有四十万的主力,赵括显然不是纸上谈兵之辈。而长平之战差一点儿成为武安君白起的滑铁卢。武安君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拒绝出任指挥官,指出"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秦军"伤亡过半",这是赵括的杀敌成果。

胡三省说"赵之丧师蹙国,不特以赵括代廉颇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计(联楚、魏以合纵牵制对抗秦)也"(《资治通鉴》卷五胡注)。这是说,赵国战败是由不得赵括的。

当代诗人熊东遨《过长平古战场》:"莫笑将军括,将军未惜生。"这是说,赵括一直战斗到最后,英勇战死,为国捐躯,应该表彰。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赵国之所以用赵括为将,是因为秦国用了反间计,秦人说:"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可是,我们想想,秦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不会一点儿依据都没有就把赵括端出来吧?如果赵括一点儿作为也没有,只是看了许多兵书,这反间计能成功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话《列女传》也说了,通过这话可以看出,长平之战前,赵括已经成为赵国的将了,赵括不但已经是赵将,而且还得到了赵王"所赐金帛"。赵王是不会无缘无故就赏赐赵括的,一定是长平之战前赵括已经立过战功,是打过仗的,而且打过胜仗。

赵括并不只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