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规戒律_清规戒律是什么生肖正确答案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7-02 0
  1. 清规戒律与金科玉律有什么区别
  2. 清规戒律的意思解释
  3. 何为清规戒律?

清规戒律的意思:原指佛***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清规戒律的详细释义:

1、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

清规戒律_清规戒律是什么生肖正确答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处:艾芜《游成都文殊院有感》:“我建议新入寺庙的僧徒,清规戒律尽量少些,或者加以改革,适应新的社会。”

2、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多指不合理的。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大胆练习写字》:“至于懂得了笔法之后,写起字来,就不需要一大套清规戒律,以免束缚人的创造性。”

戒律:

先谈“戒律”。“戒”,梵语sila,佛教用以称一切“防非止恶”之事。“律”,梵语vinaya,意为“调伏”。作为“三学”(戒、定、慧)之一的戒学,是为一切佛***制定的各种规约。而作为“三藏”(经、律、论)之一的律藏,则是戒学具体化、程式化以后的产物。

“律”比“戒”更细琐和严格,是专为僧尼制定的。“戒”和“律”有区别,更有密切的联系,往往合称为“戒律”。

清规戒律的内容:

五戒,这是在家男女***终身应遵守的戒条: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八戒,这是在家男女***临时奉行的戒条: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七、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八、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吃饭)。

十戒,这是出家当沙弥和沙弥尼所受的戒条: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饰香鬘。七、不听视歌舞。八、不坐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蓄金银财宝。

清规戒律与金科玉律有什么区别

道教制定的清规戒律是用以约束道士思想言行、防非止恶的条规,是道士修道必须遵守的条规。不过,清规与戒律二者之间有一定区别。戒律是警戒于事前的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清规是对犯律道士事后进行处罚的准则,具有惩罚性,是对戒律作用的延伸。

道教戒律种类很多,基本的戒律为五戒、八戒、十戒。重要的有《太上经律》、《洞玄灵宝天尊说十戒经》、《天仙大戒》、《初真戒》等。

清规,由各道观自己订立。对犯律道士的处罚,轻则跪香、催单(劝离)、革出(逐出)、杖出(杖责逐出)等,重则处死。在武当山道观中,有史可据的共六份,即:紫霄宫混元宗坛临时监院清规例、紫霄宫混元宗坛清规榜、太和宫清规榜、自在庵条规、五龙宫条规、南岩宫条规。

道教的清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目前,道教宫观的清规戒律首先是在遵循国家法律的前提下,然后按照教义和社会道德规范来制定的。武当山道教协会根据宫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武当山道教协会管理规章制度》,对紫霄宫、太和宫、清微宫、五龙宫、琼台中观等宫观进行管理。

清规戒律的意思解释

1、解释不同

清规戒律:原指佛***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金科玉律: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2、出处不同

清规戒律出自《释门正统》:“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金科玉律出自汉·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

3、语法不同

清规戒律,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金科玉律,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时而含贬义,时而表中性,具体要根据语境而定。

百度百科-金科玉律

百度百科-清规戒律

何为清规戒律?

清规戒律的意思是指佛***、道***要遵守的规则和戒律,或者引申为比喻束缚人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成规惯例。

含义

清规戒律,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佛教和道教中的僧侣、道士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和戒律,包括修行、日常行为、言语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规定是为了规范僧侣、道士的言行举止,达到修行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清规戒律引申为泛指各种行为规范、规矩、纪律等,通常是指一些限制、束缚人的规定或者惯例。

来源

清规戒律是佛教和道教中的重要概念。佛教中的戒律源于印度,包括五戒、八戒、十戒等,是佛***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道教中的清规则是指道士修炼时需要遵守的规矩和戒律,包括斋醮、礼仪、养生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戒律和规定随着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和发展,逐渐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

影响

清规戒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对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例如,一些道德规范、职业操守等与清规戒律相似,能够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另一方面,清规戒律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例如它可能限制人们的自由、束缚人们的思想,甚至成为维护封建礼教的工具。

如何正确对待

正确对待清规戒律需要我们保持理性和辩证的态度。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清规戒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其次,我们不能盲目地被清规戒律束缚,要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估和判断。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规定,我们要有勇气质疑和挑战,同时也要学会变通和创新地思考问题。

清规戒律是佛教为僧尼所规定的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思想行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清规戒律”是维持寺院清净和约束佛***行为的规章制度。

戒律

先谈“戒律”。“戒”,梵语sila,佛教用以称一切“防非止恶”之事。“律”,梵语vinaya,意为“调伏”。作为“三学”(戒、定、慧)之一的戒学,是为一切佛***制定的各种规约。而作为“三藏”(经、律、论)之一的律藏,则是戒学具体化、程式化以后的产物。“律”比“戒”更细琐和严格,是专为僧尼制定的。“戒”和“律”有区别,更有密切的联系,往往合称为“戒律”。 经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见《增一阿含经》卷一等)佛门称为“七佛通戒偈”,是制定一切戒律的总纲。“戒”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四种,即在家的五戒、八戒和出家的十戒、具足戒。五戒是在家信徒日常遵循的行为准则,内容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和不饮酒。五戒实际上是所有戒律的基础。八戒则是在家信徒仿照出家人而临时奉行的准则。如八戒中的“不食非时食”(即过午不食)便是僧戒。又如八戒中的“不*欲”也比五戒中的“不邪*”严格。八戒与十戒比较近似。十戒是初出家的沙弥的戒律。至于具足戒,则是出家人的正式戒律,具有男女之别。比丘的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的具足戒多至三百八十四条(俗谓五百条)。大乘除沿用上述戒律外,别说十重戒、四十八轻戒和三聚净戒。僧尼犯有“十重戒”,即构成“破门罪”,将被逐出山门。至于犯有“四十八轻戒”的,只要发露、忏悔,尚可得到谅解。“三聚净戒”重在修一切善,利益众生,所以又名“菩萨戒”。“菩萨戒”的弘传始于后秦鸠摩罗什,而盛行于南朝梁、陈间。“菩萨戒”通行于僧俗,如梁武帝、陈文帝等均称“菩萨戒***”。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一谓:“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五灯会元》卷四载,唐宣宗问荐福寺弘辩禅师:“云何名戒?”弘辩答道:“防非止恶谓之戒。”可谓言简意赅。不过,止恶与扬善是相辅相成的。止恶,谓之“止持戒”;扬善,谓之“作持戒”。大约在魏、晋时期,中国便有设坛传戒的仪式。据说如仪受戒的人,心中便能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称为“戒体”;接受的具体戒条以及持行程度,称为“戒相”。出家人一举一动都符合戒律,叫做“威仪”,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比如说,比丘使用锡杖有“二十五种威仪”。 释迦牟尼逝世后,以迦叶为首的五百比丘在王舍城附近的七叶窟举行了第一次“结集”。优婆离依据佛陀的“以戒为师”的遗嘱,诵出律藏。过了一百年左右,耶舍等七百比丘又在毗舍离城举行第二次“结集”,讨论戒律,审定律藏。曹魏嘉平二年,昙摩迦罗来到洛阳,在白马寺中译出《僧祗戒心》,此为律本传入中国之始。东晋以后,《十诵旅》、《四分律》、《五分律》和《摩诃僧祗旅》等主要律本陆续传入,汉译律藏初具规模。其中,《四分律》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唐代道宣深入研究了《四分律》,在终南山创设戒坛,以戒学为“制教”,定、慧两学为“化教”,成为中国律宗的创始人。

清规

“清规”是唐代百丈山(在今江西奉新)怀海禅师所创,亦称“百丈清规”。当时,禅寺建制不健全,僧众怠惰,戒律松弛。为此,怀海参照大小乘戒律,制定了《禅门规式》(见《景德传灯录》卷六)。《禅门规式》对禅寺组织、法事活动和僧众起居等都有详尽规定。其中有关僧众参加集体劳动的“普请法”,开创了“农禅”的风气。怀海本人便率先实施“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则。《禅门规式》在宋初便失传了,其主要内容仅存于宋·杨亿的《古清规序》中。宋代以后,各禅寺多仿照怀海制定了各自的“清规”,如宋·宗寿的《日用小清规》、元·明本的《幻住庵清规》等。宋代通行宗寿的《禅苑清规》。在元代,世祖敕令百丈山清辉重行编纂《敕修百丈清规》八卷,盛行后世。不过,“清规”才百丈怀海创制,到帝皇“敕修”,内容日趋繁琐,远非本来面目了。后用“清规”指佛门的戒律规矩。如《水浒传》第四回:“既然出家,如何先破了酒戒,又乱了清规?”亦用“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