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_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哪本书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7-01 0
  1.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全诗是什么?
  2. “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下半句是什么?
  3. 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上一句是什么?

据上网搜索,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最早出自《史记·留侯世家》: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在《孔子家语·六本》中也有此句。孔子曰:「良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_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哪本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增广贤文》中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全诗是什么?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两句话不是出自于诗,而是出自《孔子家语·六本》,原文为: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

翻译:孔子说:良药虽然苦但是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忠言虽然很刺耳,但是对于以后的德行操守是有好处的。商汤因为敢于面对直言忠臣而长生起来,夏桀因为阿谀奉承而失掉了天下。要是国君没有敢于直谏的大臣,父亲没有敢于争辩的儿子,兄长没有能和他争论的弟兄,普通人没有敢于挑刺的朋友的话,看起来像是没有任何过错,实则就是有错的。

所以我说:国君的错,大臣能够直谏;父亲的错,儿子可以争辩,兄长的错,弟弟要纠正,自己的错,朋友会给你挑刺。这样的话国家就没有亡国之兆,家里就没有分裂的厄运,父子兄弟就没有大的过失,自己也不会没有朋友。

孔子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去世后,其***及再传***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孔子家语

“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下半句是什么?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最早出自《增广贤文》

<增广资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上一句是什么?

“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下半句是“忠言逆耳利于行”

增广贤文-上集(节选)

作者:佚名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有福者昌,无福者亡。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夫妻相和好,琴瑟与笙簧。

红粉易妆娇态女,无钱难作好儿郎。

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儿无女富不长。

善必寿老,恶必早亡。

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遭殃。

富贵定要依本分,贫穷不必再思量。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

平生只会说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

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触来莫与竞,事过心清凉。

秋来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 良药苦口利于病

这句话的上一句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出自于《孔子家语·六本》,意思是:药虽然是苦的,但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忠实的劝告往往都是不喜欢听的,但是却对行动有好处。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于《孔子家语·六本》,意思是:药虽然是苦的,但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忠实的劝告往往都是不喜欢听的,但是却对行动有好处。 第二种的意思是:好药大多是苦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自身的缺点。这句话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有些话虽然说得刺耳,有些批评可能***辣地烧心,但只要是中肯有益的,也不应该挑剔提意见者的话是否顺耳、方法是否得体。这二者说出的从治病到治身,从治身到治国的道理,是非常正确的,并且通过前后语言上的对比和哲理上的互补把主题表达得一清二楚。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成就突出的人,大都勇于接受批评意见。他们能够从善如流,所以能够吸取众人的智慧,避免自己的失误,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