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穷理的含义_格物穷理和格物致知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7-01 0
  1. "格物穷志"是什么意思?
  2. 格物穷理→存天理,去人欲?具体解释?
  3. 朱熹的格物穷理的“格”是什么意思?
  4. 儒家十讲之理学篇-格物穷理
  5. 四字成语格什么致什么格
  6. 成语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却因为《大学》文中并没有作出任何解释,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从汉代开始,关于它们的解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但是其中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的解释却背道而驰,尤其是王阳明还被朱夫子气出来一口鲜血!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这就来看看!

格物穷理的含义_格物穷理和格物致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件事出自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

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

那么格物致知到底什么意思呢?

首先把不正的东西归正叫做格。而物呢?其实物不是指具体的东西,或者某一门学问,其实我们的意识所在的地方就是物,也就是说,其实际相当于包含了我们当下所关注的每件事、

也就是说,格物实际上就是是为了把不正的意识扶正,也即是把脑子里私欲和恶意清除掉。而这样的两个字,用佛家的话就叫“参悟”,用道家的话就叫做“坐忘”。或许从此可见,三教在某些本质上的东西确实是相通的。

再看“致”什么意思呢?一般可以理解为到达,这个就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上,只有行动才能够到达。所有心里要想,身体要去行动,最后才能“致知”。而这个“知”呢,除了表达知识,还表达智慧,这个指挥,在古代也表达做良知,或是善。

而实际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智慧的背后隐藏着“道”。只有觉悟了的人,明白了人生和宇宙真理的人,不被人世间所有的名利所困扰,所污染的人,就像老子,孔子,佛陀这些人,他们在道的层面上了,所以称为“悟道”。

这不亚于又一个三教于一而生的论证,通俗点说,或许“道”就是让人觉悟的。不论是儒释道,都是不同的法来达到这唯一的目的,发挥心灵的最高价值。

所以才有王阳明说“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在他看来,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心物一体,心正则物正。道家则说天人合一。

"格物穷志"是什么意思?

从中国科学的发展史来讲,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响好像是负面的.“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观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识、认识.“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观事物取得知识.荀子说“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就有些崴了,大体上还不错.崴就崴在他把“格物致知”简化为“大而思”,其中可能的实验研究被排除了.

到朱熹,他提倡“格物穷理”,就是要通过认识大量现象来总结一种普适的规律.朱子的理学,别的不论,但格物穷理是对格物致知正确的具体化.

但到了王阳明,他要实践一下怎么格物穷理.于是一连七天***在他办的书院里观察(就算“格”)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地看着、想着,一直坐得支撑不住,病倒了,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来.

这就是“王阳明格竹子”这个故事的由来.应该说,王阳明能这么做实验算相当不错的.后世的,,陶行知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建议楼主友看看他的评传吧.守仁公可是一个“完人”啊.有明三百余年江山,以文臣治军者,无出守仁之右.

上马为将,下马为师.

文能安邦定纬,武能保家卫国.

用在他身上最合适了.

他的诗文也是一流的.

只不过因为他在哲学上的成就.所以,掩盖了他的才气

格物穷理→存天理,去人欲?具体解释?

‘格物穷志’——应该是源于‘格物穷理’的。

‘格物穷理’是朱熹提出的,是‘宋明理学’的精髓。

物——世间万物,穷——知之甚详。

这四个字的关键在于‘格’和‘理’。

‘理’——在佛家的称为‘悟’,‘悟’——视万物如无物,无忧无虑,无喜无悲,愉悦之情常驻于心。其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六祖慧能,其代表***是他的那首偈佛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朱熹的‘理’虽然不是‘悟’,但两者差不多。说白了,‘理’就是一把万能钥匙,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

而要想达到‘穷理’的境界的途径便是‘格’。

‘格’——宋明理学的一位头脑‘程颐’提出的解释是“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但到底怎样才能算是‘格’呢。其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守仁格竹’。

我个人认为‘格物穷理’便是通过世间万物的表象去发现其内在,进而得知人性,因为万物与人本是一体。

朱熹的格物穷理的“格”是什么意思?

这是两个概念

格物: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就是和现代科学家研究的差不多~~~~这也是现在比较赞同的观点,就如同伽利略总结研究方法一样。

穷理:其实就是追求事物的原理~~~~

其实,二程发展起理学时,只是强调格物致知,而到了朱熹的时候,将穷理延伸推广到人身上,便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

朱熹认为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视为人欲,是封建纲常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结合起来。

其实,就相当于把人看做是物。

而到了明代,王守仁就是研究这个格物,有一个守仁格竹的故事,你可以瞧一下,然后反对,发展了阳明心学~~~

儒家十讲之理学篇-格物穷理

研究,倒腾,追求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理解。也可以解释为通过对一般事物的研究找到天地运行的规律,即自然法则。这是宋明理学对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格物致知”思想是一种静态的,孤立的,唯心的方***。强调对“物”的彻底追究,但所得却来自于内心的顿悟。这主要是因为理学家们“格物”的目的不是要真正了解事物的自然属性而是要从自然中找到一种与儒学基本道德基础相吻合的自然规律,以期将自然与社会合二为一。

但是因为“格物致知”的探求方式是静态和孤立的,不能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进行合理的研究,所以,实际上,理学家是找不到这种“自然法则”的。那么,他们只能依靠自身的顿悟,即求之于内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只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格”的方式一般是观察,当然这实际上是很荒谬的,王阳明看了好几天的竹子也得不出个结论来。这是我在另一个知道里面的回答,***过来了,希望有帮助。

四字成语格什么致什么格

格物穷理是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知的格物致知是相同的,只不过后者是由南宋的朱子所提出的。不过前者却可谓是来源久远,格物在《大学》之上就已经出现了,而穷理也是《易经》之中的名词。

至于其目的,我想大家也是相当明了的,格物致知亦或是格物穷理这样的方***,大行其道的时候是在宋明理学处于兴盛的时期,说明白一些,格物穷理就是理学家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一种方法,至于其目的我在之前也有所提过,但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去再去强调一下:

首先我之前所提到的关学、心学等都是理学的分支,都同属于理学,理学的共同的特点就是,构造了儒学最为完整的宇宙观,这里所说的宇宙观与宗教的宇宙观有所不同,望周知。理学所提倡的宇宙观不同于道家以及阴阳家,而是两者均有所兼备。其一其强调天地之间的万物均有理构成,因此格物,体会其中的道理就是理的唯一以及必须来源,此所谓日格一物。另一方面,理学家们打着“道统”的大旗,极度鄙夷董子的汉代新儒学,主张与之分道扬镳,并讽之为判道,要求回归孔子的本真。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儒家的历次思想变革,大多都是对前者的批判继承。包括到了明清之际的李贽以及顾炎武等思想家,其思想可谓是离经叛道,但是反观其本质却不难见其儒学本质,因此这次宋明的理学变革依旧残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前人痕迹。

比如一直被理学家所排斥的道家,阴阳家以及董子的思想,也就是继续利用天地来解释万物,以巩固君主专制,况且此时,儒家学说已经完全沦为了统治工具,成为了出仕为官的敲门砖。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特别奇怪的一个现象:

这次我特引了第二段以及最后一段,首段便是我经常列举的儒家独特杂糅宇宙观,第二段即是宣扬君主专制以及仁爱观,最后一段就是教人以做好好先生,对于生命坦然处之,也就是天命观。张子是北宋理学关学分支的领袖,其作已经能很大程度上,反应出理学的宇宙观,我做一个归类吧:

乾坤、气、理:天地构成以及真理的构成

目的:完善儒家宇宙观,架构整体哲学亦或是宗教结构,丰富儒家内核,刻画读书人的道德追求,升华三纲五常。

天命观:等级观念

目的:深化等级观念,这一观念也经常与天理结合,形成了互为表里的关系,也与上面等,受到后世学者的诟病。

说完宇宙观再说回到格物穷理上,很明显在经过我上文的论述之后,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格物穷理,实则是这一宇宙观的产物,用以维系宇宙观整体的和谐以及稳固,同时也成为儒家追求理也就是天理的方***,因此,在这里我也就不加以赘述了。

成语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1. 成语格什么致什么

答:一、成语格什么致什么

格物致知

二、格物致知的含义

格物致知,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2.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2. 含有“格”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带格的成语

破格录用:格:规格,标准;录用:任用。突破原来的标准任用人

破格提拔:不遵常规选拔提升

独具一格: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

别创一格: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降格以求:降:降低;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来寻求或要求。指不坚持原来的要求和标准。

格杀勿论: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论罪。

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入:融洽。

别具一格: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不拘一格: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规格;标准。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破格任用:格:规格,标准。突破原来的标准任用人才

降格相从:降:降低;格:规格,标准。指屈己从人

扞格不通:扞格:互相抵触,格格不入。固执成见,不能变通

自成一格: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仙风道格:犹言仙风道骨。

三等九格:犹三六九等。

格物穷理:穷究事物的道理。

格杀无论:见“格杀勿论”。

格杀弗论:见“格杀勿论”。

格古通今:穷究古代,通晓当代。谓学富识广。

格格不吐:谓有所格碍,不能尽情论述。

格格不纳:谓难以接受。

格高意远:谓文章的格调高雅,含意深远。

格不相入:犹言格格不入。

不名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格于成例: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格天彻地:格:感通;彻:贯通,深透。感天动地

有耻且格: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训格之言: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别开一格: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3. 四字格成语都有哪些

叠岭层峦 爬山越岭 寄豭之猪 铁杵磨针

猪狗不如 急獐拘猪 冷水烫猪 肥猪拱门

葄枕图史 罪上加罪 嘴硬心软 嘴上功夫

走漏风声 走回头路 自找麻烦 自我欣赏

自负盈亏 自产自销 捉鬼放鬼 缀辞之士

装死卖活 装穷叫苦 重此抑彼 纸笔喉舌

直来直去 执法犯法 折臂三公 遮风挡雨

照单全收 占山为王 御驾亲征 舆人之诵

有影无踪 有去无回 有口难开 有功之臣

有翅难飞 犹豫不定 引决自裁 意外之财

以正视听 以势压人 以大欺小 以长攻短

一字不识 一心为公 一线希望 一无牵挂

一望无涯 一声不响 一年一回 一家之主

摇摆不定 妖里妖气 洋相百出 验明正身

压寨夫人 旬月之间 熏腐之余 雪中高士

削发为僧 悬壶于市 玄衣督邮 玄香太守

虚惊一场 秀外惠中 羞羞答答 形势之途

心里有底 笑骂从汝 小心眼儿 小打小闹

先苦后甜 下临无地 细嚼慢咽 细高挑儿

嘻嘻哈哈 稀稀拉拉 无疾而终 *** 下流

无本生意 窝窝囊囊 稳稳当当 尾巴难藏

为时过早 万事如意 玩弄词藻 弯弯曲曲

拖拖拉拉 拖拖沓沓 土头土脑 土里土气

统一口径 童男童女 铁腕人物 挑字眼儿

挑挑剔剔 挑挑拣拣 天子门生 胎死腹中

踏步不前 缩成一团 宿将旧卒 素面朝天

死要面子 死心眼儿 死路一条 死记硬背

死到临头 死不要脸 死不回头 私情密语

说说而已 霜露之疾 耍笔杆子 熟人熟事

书香铜臭 受夹板罪 受夹板气 首战告捷

收买人心 是非之地 事出意外 时时刻刻

石投大海 生死永别 生男育女 生来死去

神州华胄 神志不清 神憎鬼厌 社稷生民

上吐下泻 上当受骗 上蹿下跳 杀生与夺

三角恋爱 三寸金莲 润笔之资 柔中有刚

任人宰割 任人摆布 人五人六 人海战术

全局在胸 取之不尽 取舍两难 清清楚楚

清清白白 ***查库 轻重九府 亲上加亲

巧上加巧 前途无量 前脚后脚 千古奇冤

乞儿暴富 奇冤极枉 齐天大圣 欺人眼目

七十二变 拼命三郎 皮开肉破 劈里啪啦

劈空扳害 披缁削发 袍泽之谊 判冤决狱

藕断丝联 藕断丝长 耦俱无猜 耦居无猜

偶烛施明 偶语弃市 偶影独游 呕心吐胆

鸥鸟忘机 鸥鸟不下 瓯饭瓢饮 殴公骂婆

欧风墨雨 喔咿儒睨 喔咿儒儿 女流之辈

女扮男装 你争我夺 能伸能缩 男女平等

男男女女 男扮女妆 幕后操纵 目空四海

目光短浅 墨客骚人 磨嘴皮子 螟蛉之子

妙笔生花 密密麻麻 密不可分 闷声不响

4. 关于格的四字词

格的四字词举例:

别具一格

近义标新立异、别开生面、别有风味

反义如出一辙、千篇一律、依样葫芦

释义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出处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用例这个画家的人物画拙中见巧,~。

不拘一格

近义形形 *** 、五花八门

反义如出一辙、千篇一律

释义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用例不但体裁,风格,题材,表现手法可以鼓励勇于创新,甚至连主题,也可以是~的。(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5636631秦牧《“果王”的美号》)

格格不入

近义方枘圆凿、水火不容

反义水 *** 融、融为一体

释义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用例我本不知“运动”的人,所以凡所讲演,多与该同盟~。(《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

格杀不论

释义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论罪。

出处《后汉书·刘盆子传》:“皆可格杀。”

格物致知

释义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用例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降格以求

释义降低标准去寻求。

用例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鲁迅《坟·灯下漫笔》)

5. 格什么格什么成语

没有这样的成语格不相入 犹言格格不入。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高意远 指文章的格调高雅,含意深远。

格格不纳 指难以接受。格格不入 格格:阻碍,隔阂。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不吐 指有所格碍,不能尽情论述。

格古通今 穷究古代,通晓当代。指学富识广。

格杀不论 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论罪。

格杀弗论 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论罪。同“格杀勿论”。

格杀无论 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论罪。同“格杀勿论”。

格杀勿论 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论罪。

格物穷理 穷究事物的道理。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于成例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

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6. "格''可以组哪些四字词

自成一格 〖解释〗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有耻且格 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训格之言 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形禁势格 见“形格势禁”。

形格势禁 格:阻碍;禁:制止。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

仙风道格 犹言仙风道骨。

三等九格 犹三六九等。

聊备一格 姑且算是具备这一格式。表示暂且有以充数的意思。

降格以求 降低标准去寻求。

扞格不入 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钩辀格磔 鹧鸪的叫声

格于成例 〖解释〗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穷理 穷究事物的道理。

格杀勿论 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论罪。

格杀无论 见“格杀勿论”。

格杀弗论 见“格杀勿论”。

格杀不论 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论罪。

格古通今 穷究古代,通晓当代。谓学富识广。

格格不吐 谓有所格碍,不能尽情论述。

格格不入 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格格不纳 谓难以接受。

格高意远 谓文章的格调高雅,含意深远。

格不相入 犹言格格不入。

不名一格 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不拘一格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规格,标准。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标准

别开一格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别具一格 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别创一格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的解释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相关论点

南宋时的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诠释。朱熹的理论基础就一个字“理”,但“理”在哪呢?朱圣人告诉你,“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中。想知“理”就需要“格物”。于是“格物致知”就变成了“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即所谓的“格物穷理”。

朱熹认为天下万物其中都蕴含了无穷道理,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

朱熹的理论曾被无数世人当做至理名言,甚至统治者也将朱熹的理论奉为基本国策。

王阳明曾经通读朱熹的著作,他也和所有人一样,将朱圣人奉若神明,于是历史上就有了“阳明格竹”的故事。

他遵照朱圣人“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的指示开始了“格物”之旅。

在王阳明看来“格物致知”的含义就是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知”为“良知”。这就是王阳明哲学中最著名的“致良知”。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在王阳明哲学理论中“知”的含义和其他学者都不一样,他的“知”并非“知识”而是“良知、德性”。这是他“格物致知”以及“知行合一”的精华所在。

王阳明诠释的“格物致知”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一个新的哲学门派也随之诞生,那就是“心学”。

总之,格物致知是一种探究事物本身以及本性的方法,差别只在于现代人可以凭借诸多科学仪器研究事物更细致入微。宋人说的格物穷理,即类似我们现代人所说的科学,又有哲学的意思,同时还有古代西方所说的实践(***实践)意。需要注意的是,把格字当成规矩来匡正天下的看法出自于明儒,而不是先秦的观点。

近代以来,哲学在被科学打败后,就放弃了知识领域的东西,从而由“认识论转向”进而到了“语言学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