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方苏欺君不得_悬崖绝什么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30 0
  1. 《禅·茶·心》(五十八)纲宗三句
  2. 在佛法里的勇敢是什么?
  3. 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廿四日讲于 台北市

一、为什么要修心?

任何一个人的升沉、苦乐、正邪……,都是由心决定的。

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方苏欺君不得_悬崖绝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是受思想支配、受认识指导的。为什么要修行?因我们从出生以后,由于自我意识的伸张,主观意念把一切问题、现象、事实都扭曲了。如果不修行,便会一直扭曲下去,所活的环境,是个变态的环境;心,是个走了样子的心;不修心,会活得很苦。

谈到修心,要先搞清楚“修的是哪一颗心?自己有几个心?”用分类法,起码有两种:儒家说“有人心、有道心”,佛说“心为恶源”,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由此可知,心有两种。

这两种心,并不是用解剖学解剖出来的,而是我们自出娘胎,第二种心就开始形成。十多岁时,雏形大体完成,受完教育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人心不断地增强,道心不断地被埋没。如果说我们一生下来,便是道心,那也不是事实。佛说“心为恶源”,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不是矛盾?不是,“心为恶源”的心是妄心、是人心,“能够作佛”的心是真心、是本心。

人心是怎么形成的?它是由根、尘相对,第七识的自我意识,第六识的分别意识,透过五官的***集、见取、纳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表层意识,在本心的表层上覆盖了一层尘垢,这尘垢便是我们经常认为的自我。佛说“无我”,是针对着我们的表层意识,说“这不是你,根本没有你”。如果你认为“这就是自己或自己的心”,是绝对不正确的。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心,是原本的心,是摩诃般若,是心的原态,也是生命的共相。这个心本自具足,本自光明,本自圆满,是不须要修的。须要修的是什么心呢?是我们的表层意识。

表层意识掩盖、埋藏了我们原本真实、光明、圆满、一切具足的本心,要修的就是这个虚***的妄心──表层意识。古人说“借***修真”,不是借肉体修法身,而是借我们虚伪的表层意识,来修正、恢复、发掘出自己原本的真心。

如果问:“你有心没有?”你一定会说:“我有心,我知道,我清楚,我不会把口袋里的钱送给不相干的人,我吃饭也不会吃进鼻孔里。我清明在躬,很有理智……。”这并不正确,你是有一颗心,但是你现在没有心──你原本的真心被六尘覆盖住了、埋没了,而你那个表层意识虚***的心,又支离破碎,四分五裂,欲振乏力,不起作用了。为什么?因为你缺乏一个完整、统一的心──昨天决定的事,今天你会否定;上午决定要做的事,下午又不做了。你的理智时常和情感交战,欲望和德战,你的心是矛盾的,不是统一完整的。

所以谈修行,首先要把这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表层意识修好,真心则不用修。如果表层意识原本是好的,佛不会讲“心为恶源”,《大禹谟》亦不会说“人心惟危”。所以表层意识是我们要修的对象──不但要修,而且大部分要扬弃。借***修真的前提,必须先具备一个完整统一的表层意识,而且要给它开个孔道,让原本的真心出头,来主宰这个统一的表层意识。如此才有修心(行)的可能,否则便是流于空谈。

  二、真心被埋没、失落的原因

真心被埋没,真心被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盖,主要由于我们没有认知它、肯定它、珍惜它,其错误原因如下:

(一) 心为形役

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就是为这个肉体服务,我们所有的念头、动机,都是根据肉体产生,古人说这叫“躯壳起念”。明明它是不永恒、不可贵、死了不多久就发臭的臭皮囊,但是我们却一生都在为它服务,做了它的奴隶。绝大多数人,以大部分时间来侍奉这个肉体;给它吃、给它穿,它不美,想法子要它更好看。所有患得患失、功利追求,都是为了这具肉体。心既然做了肉体的奴隶,原本的本心就会因为被忽视,而渐渐地遗忘、迷失、沉没在虚幻里了。

(二) 与世浮沉

人,大多没有当家作主的意志。有些人写自己的传记,说他曾经做了些什么,那是大言不惭,那并不是他做的,是周遭的环境为他安排、逼他做的;一如 赵匡胤 ,黄袍加身当皇帝;又如 黎元洪 ,从床底下被拉出来作都督。

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没有当家作主,都没有自己人生的方向,都只是被环境所驱使,要他怎样,他就得怎样。这就是“与世浮沉”,时间过去了,他的生命也腐蚀、消失了。因此,看相***者大行其道,大多数人都被算定了,一生都摆不脱命运的支配。其实,是大多数人都不肯自己当家作主而“与世浮沉”,自己原本的真心才被淹没,不起作用的。

我们看了《了凡四训》以后,就知道人是可以当家作主,可以改变并主宰自己的命运的。佛经上说“***变,则命根变”,只要你发心,你的本质变了,素质提升了,顽铁忽然变成黄金,价值自然就不同了。我们修心,最重要的就是要纠正、改变这一点;如果不改变这一点,人就不可能成佛,就不可能在茫茫业海中脱颖而出了。

(三) 积业成障

业,是思想行为的总和,一如公司的业绩。

为什么叫各位反省?因为真正反省的人是可以认知自己的。为什么要各位注意六岁以前?你能反省到六岁以前,进一步就能反省到出生以前,就可以自己证明生命是永恒的、是不朽的,不是这一世才有的;在座的有好几位可以证实这一点。如果你不肯去反省,业障就障碍你最真实的本心,使你不得成佛、不得自在。

我们既然在习气污染中,迷失了自己,只有靠反省、回顾,才能明白自己这个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人心惟危”,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具备了一种毁灭的倾向?我们如果肯反省、肯忏悔,我们就能够不再把错误重复下去,也才能不让烦恼、痛苦再延续下去。

如果我们能按照以前所说的要领去反省,静静地发露出我们内在的过错,不求功利,不求速效,也不要赶时间,能够反省到六岁以前;反省不下去时,就等,静静地等,等它一年、二年,一定要把六岁以前的都反省出来,到那时,你就知道你原来是谁;再往前反省,你就知道你前世是谁;再反省下去,就是宿命通了。

宿命通,是真实的神通,不会退失(天眼、天耳都容易退失)。到那时,自己会清清楚楚地认知自己;不论你是 中国人 、外国人,你可以说那个时代和那个地区的话,那是万万***不了的。同时你也便肯定了生命的永恒,而珍惜自己的生命了。所以,打破业障,除了反省、忏悔,没有第二条路。

真能由衷反省的人,都得到了法的利益;没有认真反省、忏悔的人,便停止在那里,无法前进了。反省、忏悔,并不是我发明的,我也是这样做,而且很确实认真地做过的。我曾告诉过各位,当我反省到妈妈生我,反省到妈妈没有生我以前,我便认知了真实永恒的自己。

反省,不要急躁,不要求速效,要诚、要敬、要由衷,才会成功。

路,是人走出来的,你不去做,只求知,那就上当了。装了一脑子名相,不停地拿它作分别妄想的素材,想来想去,最后便会落入想阴。

(四) 逐相而迷

我们一睁开眼,便见五彩缤纷,如果没有堵塞耳朵,又加上百音杂陈,对于这些,我们习惯地执着它是真实的,而忘记了这个地球并非永恒。

其实,这些都不真实,都如梦如幻。我们如果不肯从梦中憬醒过来,就不免要迷失在现(幻)象当中了。有时照照镜子,自己都怀疑自己:这是我吗?我是这个德性吗?我怎么会是这种样子呀?不但把自己的心迷失了,对自己的相貌都会打问号,而失去亲切感。

何以如此?因为我们最善于对外在的幻象认同。既然认同了虚幻不实,我们的心自然也就变成了虚***。所谓虚***的心,就是生灭心;随着环境在改变,后念出、前念没,不停地生灭。如果你改变不了对外在幻象的执着,那就无法修行了,修亦不会成功。

(五) 随想入阴

很多人以幻想为享受,想入非非。一个人坐在那里想,越想越有味道;想到高兴的事,情不自禁地会自己发笑。有时候,为自己勾画一幅未来的远景,会兴奋到整夜不睡觉,越想越有意思,干脆喝杯茶、抽支烟,继续想下去!可是到了明天,一出门,所想的不是忘了,便是一点儿也派不上用场。

习惯多想的人,多半面不华色,气色都不好,因为阴气太盛。所谓“五阴”,想得太多,便堕入了“想阴”。禅宗典籍上说“ 寂子 ,莫入阴界!”( 沩山 示 仰山 语, 寂子 为 仰山 名),意思是说“不要去想,问你问题,能答便答,脑筋一打转,答案就不对了。要直接反应,就像一按钮,灯就亮才行。”

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那些阴暗、见不得人的、心的阴暗面曝光。

现代人很多患有时代病,最普遍的是神经衰弱和精神分裂。精神分裂就是意志不统一,想得很多,心力无法集中,所想的事情往往和他的工作脱节,与做人做事都不相干,久而久之,就会由神经衰弱而精神分裂了。所以,人不能妄想;要想,一定要有个单一的、光明的主题,集中心力精覃不杂地去想,没有结论,绝不放手。这样庄敬、严肃地去运用思维,才是正思维。如果轻率地乱想一通,只会伤害自己。

人一进入想阴,他的心灵便开始黯淡,不再有光明的感受,人生也显得不开朗。当然,他的心是乱的、不统一的、四分五裂的。精神就是心,一个分裂不统一的心,是不能“借***修真”的,因为它没有力量。

(六) 作茧自缚

人要修行,无须放弃工作,不须躲入深山;但是,要修行就得摆脱七情六欲,所有恩爱缠绵、怨恨交织、刻骨铭心、梦魂萦绕……,都是自缚于七情六欲之茧,而把自己绑在里面。所有的放不下、不自在,百分之九十是情感的因素。有些人一生的事业不能平衡发展,是因为家庭不调和。 顺治 皇帝江山都不要,是感情在作祟。 吴三桂 冲冠一怒为红颜、 豫让 漆身吞炭……,这些都是仇恨的驱使,让爱恨交织纠缠,使一个人丧失理性,走上毁灭沉沦之途。

情,有正有负。正的情,是一种万物一体的情操;没有我,只有宇宙和众生,把私我融入宇宙和众生而遍在,这是佛、菩萨的心怀。如果把自己跟众生、宇宙相对立,用选择的方式决定自己的爱与恨、好与恶,那是凡夫的情,是作茧自缚的基因。我们如果摆不脱那些恩爱的缠绵、仇恨的蚀骨、乃至于许多低级的兴趣,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修行了,修亦不会成功。这一关很难突破。

 (七) 瞒心昧己

自己从来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吃几碗饭,不知道自己能挑多重的担子,乃至于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话,都不是自己所体验的,也不是自己能做得到的,但却去要求别人。

如果我们分析每个人讲的话,十句当中,起码有六句是不真实的,不管你是作老师的、为人父亲的、作人丈夫的,所讲的往往都是虚伪,而自己却以幻为真,活在幻想当中,自我陶醉。

自我保存欲太强的人,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恐惧,觉得自己不安全,这些都反映出了虚伪。“法”是绝对的真实,活在虚***当中的人,和“法”是绝缘的,是不相应的。

禅学会一成立,我们便提出“诚、敬、信”。“诚”就是不虚***,“敬”就是不轻慢、不懈怠、不随便、不放逸、很认真……。

(八) 言多必失

喜欢讲话,滔滔不绝,讲得很起劲,越讲越有意思,讲完了,再找安祥,安祥没有了,溜走了。所谓“言多必失”,说错话,失言事小,失掉了离执的安祥心态,多糟!各位一定有这种经验吧?不妨试试看,话讲多了,回头反观自心,安祥就会降低,乃至于消失了。

所以,一个以说话为兴趣的人,不能修行。讲话是一种责任义务,而不是一种权利,也不是一种享受;如果把说话当作权利或享受,那非常荒谬。有的修行人,胸口挂个牌子“不语”──持不语戒。乡下人有句土话:“你一辈子不讲话,没有人会把你当猪卖掉。”古德也说:“你一辈子不讲话, 阎罗王 对你也没办法。”所以话说多了,会破坏心的原态,使你失去安祥。

以上所讲的这些因素,障碍了我们明心见性,障碍了我们的自在、解脱。所以我们必须知道,然后把它丢掉,对于修行,才有着手处。去掉了以上八种因素,才是真正的“借***修真”。把***的整顿好了,真心不用修,本自圆成。

  三、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们该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呢?这里有四点要留意:

(一) 知心

如果连“自己的心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无从着手了,你又从何修起呢?“心是什么”都不清楚,说修心,那岂不是谎话吗?所以,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心。古人说“人贵自知”,连自己都不知道,侈言了解别人,岂非谎言?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心呢?

第一、要反省、要剖析 :像剥香蕉树,一层一层地剥,看我们的表面意识是如何形成的,一层一层地剥到最后,你就会发现“是什么”,就看到了真实。

要想“如实知自心”,要有方法,最直截的方法就是参禅。参禅包括“观心”与“看话头”。

我们对禅下过太多的定义,定义多了,就不定义了。禅是什么?不懂禅的人,觉得禅很神秘,钻也钻不进去,古人讲的话也看不懂。自己参了两天,觉得淡而无味,就不去参了。观心呢?观来观去也观不住,这个心很难观,就不观了。我们要想“如实认知自己的心”,首先就必须作一番由衷的反省。

第二、要参禅 :参禅必须有亲切感,如果感觉很陌生,觉得格格不入,很不耐烦,那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你不具亲切感,等于缺少了媒触剂;没有媒触剂,它是不会融结成一体的。要想“与法相应”,首先要认知“参禅是在参个什么?”

禅,不是别的,禅就是你自己。如果不是自己,又何必去参?参禅的目的,在于认识自己,找回迷失的自己。这样讲,各位一定说,那太简单了。其实,除了领悟自觉,发觉自己以外,没有什么。而禅的目的,就在于完成生命的觉醒。

洞山 走到水边,看到自己的影子,悟了。他说:“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可契如如。”

古人对 洞山 所悟,拈唱、下语很多,这几句话,我们一看就懂了;但是看了古人的拈唱、下语以后,反而糊涂了。何以不加解释反倒明白,画龙点睛之后,反而糊涂呢?因为他所叙说的只是心的原态,别人从道理上寻觅,从线索上去找,是找不到的。我们很通俗地把这几句话解释一下,应当不难理解。

“切忌从他觅”──“他”不是你我他的“他”,“他”就是自己以外的东西,不要离开自己去找自己。

“迢迢与我疏”──远得很,向外去找自己,遥远得很,而且毫不相干。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叫“独”。去掉这些根尘,就“独”了;既然“独”了,就是不二。不二,则一切无非自己,岂不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渠”字是无相、无思、无为的,“渠”是指真我。

“我今不是渠”──“自他不二”、常住不迁的真我,不是那外在的、有相的、相对的、二元的、因缘所生的幻我。

“应须恁么会,方可契如如”──你要这么去体会,才能与真如吻合。

洞山 悟道,只是悟了自己,并没有悟出什么大道理。所以真正的开悟,就是认知、肯定自己,找回迷失的自己,完成了生命的觉醒。

因此要修心,第一要知道“什么是心”。参禅的人彻始彻终,从开始到最后,都只是在认知自己;除了认知自己,就没有修行的正确目的。

(二) 制心

佛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

就世间法来说,如果你肯把自己的全部感情、理智、精力投入某一件事、某一问题、学问或工作上,让它形成一个焦点,在那个焦点上,就会迸放出智慧的火花,就会使生命发光发热。

章太炎 夜读,他姐姐送了一盘炸年糕和白糖,结果他用年糕蘸着一盘墨汁吃光了,而不自觉,这就是食而不知其味。如果你不能“心无二用”,把心力集中到这种程度,你就不可能发挥出生命的潜力,而你也就辜负了自己,埋没了自己。你本来有很大的力量,但是你没有集中。任何人只把理智投入、把精神投入、而不投入情感的话,那是无效的,那会做得很辛苦,对你来讲,是一种惩罚;如果投入“情感”,那便是一种享受了。

瓦特 在实验室,家人给他两个鸡蛋,叫他饿时煮来吃。到想吃鸡蛋时,一看,煮的却是怀表。

爱迪生 纳税时,忘了自己的名字;蜜月旅行,丢了新婚的太太;专心研究,不看时钟;养两只猫,开两个洞……;看起来好像智商零蛋,实际上,他“心无二用”,他把精力、智慧和感情,全部集中到他酷爱的工作上了。

王冕 是个放牛的孩子,没有读过书,他画的荷花成一时之珍品,王公大臣争相拥有,因为他画的荷花,赋予了纸上荷花以生命。

佛法讲“情生智隔”,情执一生,就形成般若智慧的阻隔;但是,如果你是“情生于智”,就会产生慈悲,而拥有无比的动力。

制心一处,在世法上,会产生创新的作用;对修行而言,也是同样的。佛法有所谓“方便”,什么叫做“方便”?如《十六观经》里,叫你全神贯注在一件事物、一个景象上;密宗叫人“观***字”;五祖叫人“观月轮”;练习瑜伽的叫人“观蜡烛、观香火、观四大”;道家炼丹,叫人“守窍”(观想丹田那一点)。像这些,都是一种方便,目的都在教人“制心一处”,把心力集中成为一个焦点,然后才能发挥心的力量,也才能完成自我突破──自我解脱。

对禅来说,它的特色就在不二法门──自他不二,生佛平等,色心不二……。能够不二,便能消除一切相对、消除一切二元的谬见,以契合真实。

(三) 常惺

《指月录》上有个和尚( 师彦 禅师),常常自言自语:“主人公!(自答:有!)惺惺着!他时后日,莫受人谩。”惺惺着,即是提起精神,保持清醒。大家能把这小故事搞清楚,对参禅很有帮助。他的意思是说:“主人公!自己要当家作主,要保持清醒。”“他时后日,莫受人谩”,即是说,以后莫受人愚弄。“谩”即是愚弄,什么是愚弄呢?

打你一棒,是愚弄。“不要动舌头,把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说一句看!”也是愚弄你。对一个真正的禅者来说,这都是多余的玩意!用不着说空说有、说神说鬼,这都是愚弄。修行人最主要的就是要头脑常常保持清醒,常常保持警觉,不要迷糊。《圣经》上也说:“不要睡觉!不要做梦!”

(四) 能舍

不少人学佛法走错了方向,搞反了,一心只想获得;就像 梁惠王 一见 孟子 就问:“你来了,对我有什么好处?”

学佛法,要能舍;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有些人去拜拜,向佛求富、求贵、求平安、求健康……。佛则只舍而不求获得什么。本师 释迦牟尼佛 ,舍江山、舍权势、舍娇妻爱子、舍锦衣玉食……,统统都舍,全部放弃。深恐别人妨碍他舍弃,而偷偷地逃走、摆脱。

古德说:“放下即是。”我们若是放不下名利、肉体、恩爱,是没有办法学佛的。须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春天不舍,那来的秋收?我们迷失,是因为贪财贪色、贪生怕死……,因为“贪”而迷失!而堕落!所以必须靠“舍”,才能得到清醒、解脱。

赵州 说:“老僧十八岁上便解破家散财”,破家散财就是舍。 庞蕴 居士,进士及第,官不做,连万贯家财都沉入江底,带着老婆孩子编竹篓维生过日。他为什么不去庙里供养?因为拿钱给别人,不一定是功德。

舍得彻底,便是放舍身命。宗门有句“悬崖撒手”的话,一切都舍啦!所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你自己肯舍,是由于你自己肯承当。承当个什么?承当“宇宙即我!”肯定这一点,你才肯撒手。没有肯定“宇宙即我”,你肯撒手吗?“绝后再苏”──一个新的生命呈现,从此以后,任凭别人再讲什么道理、什么佛法,都骗不了你,“欺君不得”之故。

?

四、修心法要

 要语不繁,繁语不要,以上讲了那么多,不能算是法要。真正的法要,只有四句话: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各位把这四句话牢牢记住,这个就是修心法要,亦是修心要诀。各位切莫误会“唯我独尊”是指伟大的佛祖,这与我无关。

《指月录》上,有人问 云门 :“佛刚出世,就周围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你作何解释?” 云门 说:“我当时若在,一棒子打死喂狗。” 云门 这么说,有人就怀疑他是不是佛***?如果是佛子,为什么说出“一棒子打死喂狗”大逆不道的话呢?

有个老和尚说:“ 云门 这话是真懂得报恩。”因为 云门 真懂得“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所以他才这么说;他若不懂,讲不出这样的话。因为,只有我把他打死,才更独尊。“独尊”是什么意思?不是佛独尊,而是***原本的自我是独尊的。

又有人问:“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什么意思?

 答:“传语人。”传什么语?给谁传语?给法界传语。

各位如果做到“唯我独尊”,就成功了。因为佛一生下来,第一次说法,就讲了这八个字;可是,大家都忽略了“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本意。如果大家能不忽略、能够做到的话,即身成佛,绝无问题;着力点就在“独”字。“天上天下”代表无限时空,“唯我独尊”即是自在──不与任何东西同在,不与色、声、香、味……同在,不与想念同在,不与意识同在,不与任何东西同在,就是“独尊”。若与任一事物连在一起,既不“独”,岂有“尊”?

什么叫“自观自在”?观心,即是观自己,观熟了,即是观察自己,保任亦是观自己。如果把《心经》的“观自在”,摆在“一切都无”的后面,就容易懂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什么都没有了),观自在菩萨。

把“观自在”摆在这里,就更明白了:“既没有接触外界的工具,也没有外界的真实存在,只有‘观自在’。”除了“自观自在”,除了永恒生命的大圆觉海,曰理、曰事、曰心、曰物,了不可得。

笛卡尔 说:“我思故我在”,稍嫌粗糙了一些,再细一些,就是自观自在,亦即“我觉故我在”。

六祖说:“来时无口”,这是正令全提。

“守本真心”,五祖一生特别强调“守本真心”。守,初学佛法,不守就会迷失。比如带小孩上街,要守住他,你不守住他,走着走着,就会走丢啦!当你观心、保任,明白了自己的心,认知了自己的心以后,最初若不守一个阶段,让“生处变熟,熟处变生”,它仍然会迷失的。

既然已经知道“最尊最贵、和自己最直接、最亲切”的,就是自己的心,就应该珍惜它、守住它,不必再向外面去找些不相干、没有用的废知识来徒增法尘,找些不相关的道理来把玩光景,浪费时间,虚掷生命。须知“金屑虽贵,在眼亦病”,眼里既然不能放入金粉,同样地,心上也是什么东西都不能放的。所以“守本真心”,守着你那真实、原本的真心;真实的心是你本来的心、没受污染的心、没有蒙尘的圣主,你要守住它,它就不会再迷失。如有一念生心外觅,向外驰求,这叫“舍父逃走”、“怀宝迷邦”。古人道“向外觅菩提,总是痴顽汉”,又说“贪看天边月,失却手中珠”,还是小心脚下吧!

修心法要,扼要地作了以上说明;前面讲的是病,后面说的是药。如能常常“自在”、“独尊”,一切皆我,不生见取,离诸染着,把这四句话消融于“自观(觉)自在”之中,其他的都可以不要了。

谢谢各位!

《禅·茶·心》(五十八)纲宗三句

参话头要点是离心意识参。您可以看虚云老和尚、南怀瑾先生等大德的开示。

公案中大多是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称为"话头"。如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无。"此"无"字即是话头。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称为参话头。

简介

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自北宋末年的大慧宗皋禅师大力提倡以来,几乎成为禅宗的代名词。千年来,在话头下参悟的祖师不计其数;而由于祖师的亲身履践,也使参话头这一法,淬砺得更加善巧与精致。

参话头广受中国佛子欢迎的原因,在于它的入手处极为简易,但却开悟速捷,只要靠住一个话头,起疑情、参到底,就可以了脱生死。可惜的是,宗师隐没之后,参话头的运心方法没有完全传承下来,致使佛***或眩惑于祖师的机锋、公案、家风,而成为口头禅;或鄙于宗门知见浑沌的流弊,而弃如蔽屣。但其实在祖师语录中,保留了非常多实际用功的资料可供我们重新去认识它,只是一般人不太了解。惠空法师从祖师语录中认识到参话头的殊胜及运心方法,并选择它作为佛藏僧团的主要修持法门,也希望介绍给大家一同来熏修。

法门依据

一、主要典籍:

(1)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续藏122册)

(2)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续藏122册)

(3)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正藏47卷)

二、参考典籍

(1) 《圜悟心要》(续藏122册)

(2) 其它:如《博山参禅警语》(续藏122册)、《禅宗直指 》(续藏122册)等

参话头的运心方法

「参话头」这一方法,不了解的人,总以为很玄奥,其实说破了,却极为平常。它的巧妙,就在「话头──疑情──参」一句话上。

所谓「话头」,是在自己心头上提一句问话,如「念佛的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一个疑问句!所以当我们提话头时,绝对不要动第二念去想,而是当下、直接去体会它本身所带起的那份疑问的感觉。那种没有办法解答、不知道答案的「疑问」,就是「疑情」。疑问的感觉保持住以后,我们会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这时在疑情之上,要提摄一种要去看透、追究的觉知照了的力量(近似于永嘉禅法「看」的感觉、「惺惺」的作用),是一种没有妄念下的觉知力。这股觉照力,因为疑情的推动,一直冲向心源深处去追究答案,这就是「参」。所以参话头的巧妙,完全表现在疑情使觉照力向心源推动的作用上。

说到参话头,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话头”,简单的解释即是一句话出来之前,称之为“话头”,如果一句话已经出来了,即不能叫做“话头”,而叫做“话尾”了。参话头,这个法门,初期用功只能叫做“看话头”,如何看呢?即,看住一句话出来之前,在什么处。比如:诸位念“阿弥陀佛”,这个“阿弥陀佛”在嘴里出来之前,在什么地方?或者,有人心中默念“阿弥陀佛”,哪么,心中“阿弥陀佛”生起之前,在什么地方?对参话头有兴趣的人,不放去找一下虚云老和尚关于参话头的开示看一看。

编辑本段

示例

拖死尸的是谁

活着的人可以跑、跳、说话,但是一旦死了,就是一具尸体,一动也不动。想想看,活着时候的这个色身,跟死了以后的死尸,不是同一具色身吗?我现在这个身体,也是一具死尸,只不过它会走、会动。那么,问题是──现在是谁在让这个身体动呢?是谁在拖着这个死尸呢?「拖死尸的是….谁~~?」

当「谁」字被提出来的时候,心就定在「谁?」字上不动,保持住「谁?」,当下会有一种疑问的感觉。在疑情当下,绝对不要动念去思维答案;妄想来了,就再把「谁?」的感觉提起,昏沉来了,也只是专注在「谁?」的疑问上。然后在「谁?」的疑问上,心不动的惺惺地着意去看照、追究,这就是「参」。其它像「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都有类似的作用,都是在追究「谁?」。

刚开始用功时妄想多,疑问的感觉很容易就跟着妄想打掉了;慢慢的,话头提稳了、绵密了,妄想不容易打进来,疑问的感觉也就能持续,参的力量就会慢慢增长。

参话头就只是这么参,这么简单!没有深奥的理论、没有曲折的过程,参到疑情打破,就开悟了脱生死。高明的禅法就是如此,简单而有力量,愈简单就愈好用,最好是每个人都可以用,这就是它可贵的地方。

赵州为什么说狗子无佛性

禅门中有名的赵州和尚,当人问他:「狗子有没有佛性?」他说:「无。」我们都知道,佛说:「众生皆有佛性」,狗也是众生,当然也有佛性!蚂蚁、蚯蚓都有佛性,连鬼神也有佛性,狗当然也有佛性!可是为什么赵州说狗没有佛性呢?这不是违背佛陀的教法了吗?

所以当我们问:赵州为什么说「无?」的时候,念头就停在这「无~~?」上产生疑问──「为什么无?」可是心不准动念,连个「为什么」都不要,只是「无?」;甚至连「无」字也不要,就只有疑。能够一直疑下去,那就是「参」。

功夫上路以后,只要「无?」的念头一提起来,一切念头就被扫荡尽净,只有「无?」的疑情停在那里,再进一步,就只有疑,一提就是疑惑的感觉,整个身心就在疑情当中。

编辑本段

三要

大信心

首先,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信自己决定可以成佛;其次,要相信参话头这个方法,决定可以引导我们开悟,不管他人说其它法门有多好,绝对不丝毫移易。

大愤志

相信之后,就要很努力,放下一切的参下去。也就是要有一决生死的承担力。常将「生死大事」放在胸中提撕,疑情参不破,如无常杀鬼守在门口,故要有「蚊子钻铁牛」、「担雪填井」般的死志,愈参不破,愈要参去!

大疑情

(一) 疑以信为体、悟以疑为用──参话头的善巧,就在于「疑情」上,古人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说明了疑情对于开悟的推进作用。但疑情的发起,必须建立在对法门的信心上,相信就这么起疑参究去,决定可以了脱生死。所以高峰禅师说:「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得十分,悟得十分。」

(二) 惺惺着意疑──所谓惺惺着意疑,其实就是参的状态。「惺惺」是指警醒、觉明的照了。对于话头上的疑情,要一直去觉了、推溯,但却不是牵动心意识的「想」,而是一种「离心意识参」的惺惺照了。

(三) 只就一个话头上起疑──祖师说,古人也疑,只是不***话头,只疑自己的生死。后人不懂得疑,妄想也多,才给话头当拐杖、敲门砖。所以尽管话头很多,契机也有不同,但疑情只是一个,因此,要大家只在一个话头上起疑;一个话头上疑破,千疑万疑都破。否则东疑西疑,终不得成就。

编辑本段

可能面临的身心变化

头胀、胸闷

参的力量,是一股非常强劲的觉观力,初参的人,对方法不熟悉,加上妄想多,要想掌握这股觉观力,不自觉的就会费很大心力,心太躁进,影响气脉不调,容易有头胀、胸闷的现象。这时只要将功夫稍微舒缓一下,慢慢熟练之后,就可以改善。

睡眠减省

由于觉照力强,只要参究的力量在,可以一直保持醒觉,可能晚上会睡不着,或似睡非睡。只要色身承受得了,可以一直用功,不必强迫入睡,等身体累了,想睡再睡。

分别心减弱

参话头的觉照力,是针对疑情的。也就是说,它只专注在疑情上,而不旁骛其它。所以当疑情大到笼罩整个身心,对外界的反应,就显得迟滞,亦不想去攀缘、计较,分别心自然减弱,这是用功得力的正常反应,应自我策勉,更绵密的参究。

南怀瑾:禅宗的参话头

今之言禅宗者,动辄便言参话头,大有禅宗即是参话头、参话头即是禅宗之概。古德有言:“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禅门宗旨衰弱,莫此为甚,可胜慨叹!

唐宋诸师,指示法要,莫不别具手眼。单传直指,如空手夺刃,于言语动作间,立断学者情根意识,开示旨归。所谓有剑,还须有活人刀。既或未通,令彼自参。此所谓参者,要人在事上、理上,足踏实地去证。即如教下所说思惟修,而又非纯为思惟。盖思惟者,犹可用意识寻伺觉察。参者,非思量意识之可及。所谓“离心意识参去”。若能离了心意识之作用,了了无事存心,无境当前,无物碍膺,到得此时,正好一参。故所谓参者,不专指话头而言。及乎宋元之间,禅门已见衰落。中峰以后,参话头之学,于是大行。初则救诸狂禅之弊,继则立橛实地,千古难拔。直至于今,老死话下,永无出期者,不知凡几矣!

话头者,后世解说为一句话之头。即一句未起时,着力一觑,即看此话头也。如此参话头,实为看话头之方法,非参宗之学,乃观心之法门也。话头者,其原意即谓“话题’’也,即此一话,何以如此?为何如此?禅门话头约分二种:一为有义味语,一为无义味语。如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曰:“镇州大萝卜头。”“青州布衫重七斤。”“麻三斤。”“乾矢橛。”“庭前柏树子。”等等,皆无义味语也。如“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曰:无!”“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谁教你拖这死尸来?”“念佛是谁?”等等,皆有义味语也。或有不用一句话头,唯单参一则古人可疑公案,如蚊子咬铁牛,死死啃去,此则名为参公案。亦与参有义味话头相类矣。往昔禅门古德,于参究之事,简其扼要中肯者,摘之如次。而以大慧杲之开示,为尤亲切。

黄龙示草堂清语曰:“要如灵猫捕鼠,目睛不瞬,四足据地,诸根顺向,首尾一直,拟无不中。子诚能如是,心无异缘,六根自静,默然而究,万无一失也。”

大慧杲语:常以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二事,贴在鼻孔尖上。茶里、饭里、静处、闹处,念念孜孜,常似欠人百万贯钱,无所从出。心胸烦闷,回避无门,求生不得,救死不得,当恁么时,善恶路头,相次绝也。觉得如此时,正好着力,只就这里看个话头。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曰:“无!”看时不用博量,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晓,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用向宗师说处领略,不用掉在无事甲里。但行住坐卧,时时提撕,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提撕得熟,口议心思不及,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得如此时,正是好底消息。(示吕舜元)

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此一字,便是个破生死疑心底刀子也。这刀子把柄,只在当人手中,教别人下手不得,须是自家下手始得。若舍得性命,方肯自下手。若舍性命不得,且只管在疑不破处捱将去。蓦然自得,舍命一下便了。那时方信静时便是闹时底,闹时便是静时底,语时便是默时底,默时便是语时底。不著问人,亦自然不受邪师胡说乱道也。又云:日用二六时中,不得执生死佛道是有,不得拨生死佛道是无。但只看个狗子有佛性也无?赵州日:无!(答陈季仕)士大夫学道,与我出家大不同。出家儿,父母不供甘旨,六亲固已弃离,一瓶一钵,日用应缘处,无许多障道的冤家,一心一意,体究此事而已。士大夫开眼合眼处,无非障道的冤魂。若是个有智慧者,只就里许做工夫。净名所谓:“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怕人坏世间相而求实相。又设个喻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污泥,乃生此花。”若就里许,如杨文公(大年)、李文和、张无尽(商英)三大老,打得透,其力胜我出家儿二十倍。何以故?我出家儿在外打入,士大夫在内打出。在外打入者其力弱,在内打出者,其力强;强者谓所乖处重,而转处有力;弱者,谓所乖处轻,而转处少力。虽力有强弱,而所乖则一也。

万峰蔚禅师语:大凡参禅做工夫者,不得安然***,忘形死心,沉空守寂,昏沉散乱。须是抖擞精神,猛著精彩,急下手脚,剔起眉毛,咬定牙关,提起话头,立地要知。分晓不得,今日也恁么,明日也恁么,便就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上大起疑情,疑个一归何处。即将此一则公案,尽平生气力,提在手中,如一柄铁扫帚相似;佛来也扫,魔来也扫,邪来也扫,正来也扫,是也扫,非也扫,有也扫,无也扫,扫来扫去,扫到无下手处,无著力处,正好著力,无扫荡处,正好扫荡;忽然扫破虚空,突出一个扫帚柄来,①!原 注:①内力外口来却在这里;在这里,依然是个张上座。一翻翻转,山河大地,明暗色空,尽是自家珍宝。草木砂砾,尽是自己法身。到这里,说甚么一归何处。只这一柄铁扫帚,亦乃和身放下。坐断常寂光,超出无生界,唤作无为无事人也。若是打不彻,透不过,切莫匆匆草草,道我会禅会道,不用参疑。问你腊月三十日到来,从前会得的道禅,用得着么?所以参须真参,悟须实悟。不可弄虚头,认光影,不求正悟。须向这里将本参公案、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并作一个疑团,并在眉毛眼睫上,看定通身是个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行也如是参,坐也如是参,静也如是参,动也如是参,参来参去,通身是个话头,物我俱忘,心识路绝,澄澄湛湛,寂静无为;蓦然疑团子,爆地一声,直得须弥粉碎,大地平沉,进出一轮杲日,照耀山川,遮藏不得。那时却来嵩山门下,吃痛棒。(《续指月录》卷九之五)

观此数则话,则知宋元以来,参禅方法之渐变,终至成参话头一途。参话头之学兴,禅宗真面目灭矣!宗门与禅定已不可分。大慧杲只教人参话头,如何用工,无别指示。万峰蔚之说,则有参禅做工夫,并发疑情之事。自是以后,参话头、做工夫、疑情之说,常混为一谈。历传至今,遍据丛席。试略论之。

一、参话头,约分二类:(一)单提一念,看个话头,于此念未起时,内观返究,看从何处来?灭向何处去?

(此法亦可谓看话尾)或看其是有是无(空),如此用工,实为观心别法,乃参话头之变相耳。但能用志不纷,收拾六根,归此一念,久而久之,偶或见得前念已灭,后念未生,当体一念,了无一物。此心此身,忽焉皆寂。心光透发,三际空悬。到了此时,外对六尘情境,如境里梦中,一切是幻非实,妄想亦起不来;即或有起,亦如游丝易断,无碍此心寂止。学人到此,往往自以为悟,已明得此心。倘一著此境,慧力勃发,所谓自心常生智慧。或有平素不善文字,亦能吟诗作偈,心身轻快,无与伦比。甚之,或踊跃欢喜,不知所以。或涕泪悲泣,不知何由。更有甚者,眼通进发,彻见山河大地,如琉璃,如水月,如观掌中果。乃至耳闻虫鸣,如听雷震,彻闻千里,不隔毫端。凡此等等,一有执著,即入魔境,此所谓禅病也。此时若无明师,往往不堪救药,但熟睡可治。须知此乃用心致力既久,念体忽空,光影焕发,孤光偶露也。到得此时,应觌面不觑,更令放下,不必再起观心看念头作用。若有光明影像,乃至喜笑悲啼、吟诗作偈等,皆为妄念所生,唯微细难察耳。苟无妄念,谁起觉受见闻耶?毫厘之差,千里之失,不可不审。(二)提起一句话头,进发疑情(所谓疑情者,心思不可解,疑问究竟其事,并非揣摩猜度也)。初则话头时断时续,妄想纷飞,疑情亦似有似无,不生紧切关系。渐久之,话头得力,疑情发起,心胸闷作一团,如有物碍膺,欲吐不出,欲罢不能,茶里饭里,行时坐时,终如有事不了,对境无心,对痴如憨。若在此时,身有不适,面带病容,切忌著力,应须放松此念,调摄此身,教令自在,亦可稍放此心,不再参究。否则,易得禅病,或至呕血,或至发狂。必使身安神爽,直参疑下去,忽然话头提亦提不起,疑情说有似无,说无似有,身止不动,六根无用,只有一些子管带。参如不参,放亦放不下,忽尔心身如忘,久坐不知时间。到得此时,有谓正是工夫落堂,是疑情的好时节。一般说法,要人于此时努力提起话头再参。有则要人就此放下去。后者,往往掉在无事甲里。前者,往往箭过西天,又复十万八千里也。若有明眼宗师,当时一展手眼,即可令其自明自肯。或有大根器者,忽然触物遇缘,打开漆桶,认得从前。但今时禅人,陷于此中者,确实不少。莫说不能悟,即此打翻漆桶,纵饶悟去,亦只是澄澄湛湛,灵明自在。认得这个而已。要说明心见性,透顶透底,前途九九八十一难,大有事在。不可笼统颟顸,妄自肯许,欺人固非,自欺何苦!

二、做工夫。本为修定修观之俗语别名也。今与参禅合一而言,颇有说焉。工夫一途,在禅门即谓行履,或称工用,亦称日用事;若在未明心地以前,皆属于参话头之事,已简如上述。今言其已明心者,初见之时,心身空寂,了无一物,山河大地,人我众生,皆成一片,如在大圆镜中。虽不起分别念虑,而于见闻觉知,了了分明,如飞鸟行空,清风疏竹,了无挂碍。心明境寂,如万里晴空,身轻愉快,如春风吹絮。此时须保任(保任者,保护任运自在之意)。有者,即于山边林下,涵养腾腾。或有掩空入关,杜绝外缘。凡此皆为顺缘直道,尚易着力。若处尘世中,行平常事,于热闹场中,灯红酒绿处,着力保任,事实为难。稍有不慎,反为境牵。一回放将去,再转殊不易。然道力坚固,智慧极顶者,觌面相逢,随时认得。虽然,到得此时,直须如丧考妣,潜符密行,只许自行将养,缄默自修,久而久之,忽焉有一日,或一时,此境放去,心身顿寂,兀尔若忘,人我天地,皆已抛向那边,更无一法存在。如冰消于水,踪迹全无。所谓“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空”。此时住定,或经短时,或经数日,乃至更久。忽复觉来,如雨过天青,昔之扰扰者,皆如昨梦,此心此身,语默动静,皆如在梦中镜里。“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但初则于不知不觉间,偶然碰到,自己无能作主。偶或一次,或时常碰到,皆是幸值。譬如瞎猫撞着死老鼠,一点无自力可用处。久久工深,捉住关捩子,随时随地,要抛向那边,即离此界。要翻身入此,即出彼中。到此可见来去空有之实义,佛法现前矣。虽然,犹未也,直待脉解心开,六般神用,无不自在。凡悟性之人,自解作活计,更不须乎显说。此正三昧耶所戒处也。至此即可谓悟乎?曰:非关悟与不悟,仍所谓工夫边事耳!沩山云:“只贵子见正,不说子行履。”上根利器者,凡此种种,皆是剩语,一堆老烂葛藤,何须把捉。须顶天立地,本来平常,一个大丈夫,何有于此哉!然“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花样翻新,无妨旧版。但切记取,最初的,即是最后的,最后的,即是最初的。佛法之基础处,为小乘说处,尽是上上大乘妙密之行,并无奇特玄妙存在。如执此等工夫为实者,法执未脱,痴狂正甚。以禅门正眼观来,终是钝根小智耳!固真是过来人,具眼宗匠,不待学人开口问答,一望而知,已识其住在何境。学人命根,咸在自手,巧施锻炼,无不相应。倘为知解宗徒,只知说道理,如能言鹦鹉,中心无物,学人已到前站,请教指示,往往又作马后语,误人子弟,过不自知,滔滔者大多如此。殊可叹矣!真为善知识,逢学人入室请示,必须审慎观察,在定当机,视其根器差别,然后授以何种话头,方能相应。譬如学者病在大寒,应投以热药。病在大热,应施凉剂。若一味笼统,无论其相应不相应,只教人参一话头,此如万病一方,必至误人性命不少矣!

复如古德有言:“三条篾箍住肚皮,香炉古庙,冷湫湫底去,寒灰枯木,一念万年去,一条白练去。”“欲明此事,必须大死一番始得。”“此事如枯木生花,如冷灰爆豆。”“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等等言语,皆禅师当机之开示。以实地工用与见悟同超,并非泛泛口头之事。但须视学人已到何种程度,因病施药,未可草草匆匆,拾古人牙慧而冒充善知识,如陈列古董死语,一味铺排,概无用也。若然,上来诸说,皆为寐语,亦切莫作为实***。然则,又何须作此说耶?譬若有人于用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之余,不妨再取红牙檀板,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何以如此?曰:“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故耳!

在佛法里的勇敢是什么?

《指月录》上面有:纲宗三句。可谓参禅三步曲:自肯承当-大彻大悟-全机全用不用而用。

“初发心者,与古佛齐肩。”

《指月录》卷十九.福州玄沙师备宗一禅师云:“若的自肯,当人分上,不论初学入丛林,可谓共诸人久践,与过去诸佛无所乏少。如大海水,一切鱼龙初生至老,吞吐受用,悉皆平等。所以道,初发心者,与古佛齐肩。”

(禅门有言,悬崖撒手,自肯承当。)

师疾***难举,罕遇上根。学者依语生解,随照失宗,乃示纲宗三句曰:

第一句,且自承当,现成具足。尽十方世界,更无他故。只是仁者,更教谁见谁闻,都来是汝心王所为。全成不动智,只欠自承当。

唤作开方便门,使汝信有一分真常流注。亘古亘今,未有不是。未有不非者,然此句只成平等法。何以故?但是以言遣言,以理逐理。

平常性相,接物利生耳。且于宗旨,犹是明前不明后,号为一味平实。分证法身之量,未有出格之句,死在句下,未有自由分。若知出格量,不被心魔所使,入到手中,便转换落落地,言通大道,不堕平怀之见。是谓第一句纲宗也。

(“全成不动智,只欠自承当。”《华严经》:“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第二句,回因就果,不着平常一如之理,方便唤作转位投机。生杀自在,纵夺随宜。出生入死,广利一切。迥脱爱见之境,方便唤作顿超三界之佛性。此名二理双明,二义齐照,不被二边之所动,妙用现前。是谓第二句纲宗也。

(明理之重要。理事不二。《楞严经》:“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第三句,知有大智性相之本,通其过量之见。明阴洞阳,廓周沙界。一真体性,大用现前,应化无方。全用全不用,全生全不生,方便唤作慈定之门。是谓第三句纲宗也。”

(参要真参,悟要实悟。真参实悟,真修实证。《永嘉证道歌》: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一真体性,应化无方。全机全用,大机大用。无用为大用,不用而用。)

幻寄曰:“沙谓迦叶亲闻,犹如话月,而确然示人。以此三句,遂与古塔主抗轭。其然,岂其然乎?洪公好奇夸博事,未必尽实,多此类矣。”

(以此三句,亦如话月。)

师有偈曰:“万里神光顶后相,没顶之时何处望?事已成意亦休,此个来踪触处周。智者撩着便提取,莫待须臾失却头。”

(雪窦禅师的一首诗:

一兔横身当古路,

苍鹰觑见便生擒。

可怜猎犬无灵性,

空向枯桩境里寻。)

又曰:“玄沙游径别,时人切须知。三冬阳气盛,六月降霜时。有语非关舌,无言切要词。

会我最后句,出世少人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参禅悟道三步曲:自肯承当-大彻大悟-全机全用不用而用。

(一叶/20201120)

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无畏。泰然无所畏之德。

做到无畏,对一般人来说,需要放下一些害怕失去的东西。比如身体,比如生命,比如信仰。。

但佛家的无畏源自全然的了知。因为了知一切实相所以无畏。面对死亡我们畏惧,有个原因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死后是什么。而佛家由于对生命的将流向何处有个全然的把握所以无畏。

当然如果是通过真正禅修体验,而亲证到做到这一步者,已然破除了我见执着。这种人连此生都可舍何况其他,所以因世俗的牵挂而产生的恐惧便不存在,自然无畏。。

对一切变化泰然自若。。心如止水。。

心经中有段: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所以说怖畏来自无名挂碍。当内心清明了然一切无所挂碍之时,自然无畏。

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们该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呢?这里有四点要留意:

一、知心

如果连「自己的心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无从着手了,你又从何修起呢?「心是什么」都不清楚,说修心,那岂不是谎话吗?所以,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心。古人说「人贵自知」,连自己都不知道,侈言了解别人,岂非谎言?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心呢?

第一、要反省、要剖析:像剥香蕉树,一层一层地剥,看我们的表面意识是如何形成的,一层一层地剥到最后,你就会发现「是什么」,就看到了真实。

要想「如实知自心」,要有方法,最直截的方法就是参禅。参禅包括「观心」与「看话头」。

我们对禅下过太多的定义,定义多了,就不定义了。禅是什么?不懂禅的人,觉得禅很神秘,钻也钻不进去,古人讲的话也看不懂。自己参了两天,觉得淡而无味,就不去参了。观心呢?观来观去也观不住,这个心很难观,就不观了。我们要想「如实认知自己的心」,首先就必须作一番由衷的反省。

第二、要参禅:参禅必须有亲切感,如果感觉很陌生,觉得格格不入,很不耐烦,那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你不具亲切感,等于缺少了媒触剂;没有媒触剂,它是不会融结成一体的。要想「与法相应」,首先要认知「参禅是在参个什么?」

禅,不是别的,禅就是你自己。如果不是自己,又何必去参?参禅的目的,在于认识自己,找回迷失的自己。这样讲,各位一定说,那太简单了。其实,除了领悟自觉,发觉自己以外,没有什么。而禅的目的,就在于完成生命的觉醒。

洞山走到水边,看到自己的影子,悟了。他说:「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可契如如。」

古人对洞山所悟,拈唱、下语很多,这几句话,我们一看就懂了;但是看了古人的拈唱、下语以后,反而糊涂了。何以不加解释反倒明白,画龙点睛之后,反而糊涂呢?因为他所叙说的只是心的原态,别人从道理上寻觅,从线索上去找,是找不到的。我们很通俗地把这几句话解释一下,应当不难理解。

「切忌从他觅」——「他」不是你我他的「他」,「他」就是自己以外的东西,不要离开自己去找自己。

「迢迢与我疏」——远得很,向外去找自己,遥远得很,而且毫不相干。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叫「独」。去掉这些根尘,就「独」了;既然「独」了,就是不二。不二,则一切无非自己,岂不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渠」字是无相、无思、无为的,「渠」是指真我。

「我今不是渠」——「自他不二」、常住不迁的真我,不是那外在的、有相的、相对的、二元的、因缘所生的幻我。

「应须恁么会,方可契如如」——你要这么去体会,才能与真如脗合。

洞山悟道,只是悟了自己,并没有悟出什么大道理。所以真正的开悟,就是认知、肯定自己,找回迷失的自己,完成了生命的觉醒。

因此要修心,第一要知道「什么是心」。参禅的人彻始彻终,从开始到最后,都只是在认知自己;除了认知自己,就没有修行的正确目的。

二、制心

佛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

就世间法来说,如果你肯把自己的全部感情、理智、精力投入某一件事、某一问题、学问或工作上,让它形成一个焦点,在那个焦点上,就会迸放出智慧的火花,就会使生命发光发热。

章太炎夜读,他姐姐送了一盘炸年糕和白糖,结果他用年糕蘸着一盘墨汁吃光了,而不自觉,这就是食而不知其味。如果你不能「心无二用」,把心力集中到这种程度,你就不可能发挥出生命的潜力,而你也就辜负了自己,埋没了自己。你本来有很大的力量,但是你没有集中。任何人只把理智投入、把精神投入、而不投入情感的话,那是无效的,那会做得很辛苦,对你来讲,是一种惩罚;如果投入「情感」,那便是一种享受了。

瓦特在实验室,家人给他两个鸡蛋,叫他饿时煮来吃。到想吃鸡蛋时,一看,煮的却是怀表。

爱迪生纳税时,忘了自己的名字;蜜月旅行,丢了新婚的太太;专心研究,不看时钟;养两只猫,开两个洞……;看起来好像智商零蛋,实际上,他「心无二用」,他把精力、智慧和感情,全部集中到他酷爱的工作上了。

王冕是个放牛的孩子,没有读过书,他画的荷花成一时之珍品,王公大臣争相拥有,因为他画的荷花,赋予了纸上荷花以生命。

佛法讲「情生智隔」,情执一生,就形成般若智慧的阻隔;但是,如果你是「情生于智」,就会产生慈悲,而拥有无比的动力。

制心一处,在世法上,会产生创新的作用;对修行而言,也是同样的。佛法有所谓「方便」,什么叫做「方便」?如《十六观经》里,叫你全神贯注在一件事物、一个景象上;密宗叫人「观***字」;五祖叫人「观月轮」;练习瑜伽的叫人「观蜡烛、观香火、观四大」;道家炼丹,叫人「守窍」(观想丹田那一点)。像这些,都是一种方便,目的都在教人「制心一处」,把心力集中成为一个焦点,然后才能发挥心的力量,也才能完成自我突破——自我解脱。

对禅来说,它的特色就在不二法门——自他不二,生佛平等,色心不二……能够不二,便能消除一切相对、消除一切二元的谬见,以契合真实。

三、常惺

《指月录》上有个和尚(师彦禅师),常常自言自语:「主人公!(自答:有!)惺惺著!他时后日,莫受人谩。」惺惺著,即是提起精神,保持清醒。大家能把这小故事搞清楚,对参禅很有帮助。他的意思是说:「主人公!自己要当家作主,要保持清醒。」「他时后日,莫受人谩」,即是说,以后莫受人愚弄。「谩」即是愚弄,什么是愚弄呢?

打你一棒,是愚弄。「不要动舌头,把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说一句看!」也是愚弄你。对一个真正的禅者来说,这都是多余的玩意!用不着说空说有、说神说鬼,这都是愚弄。修行人最主要的就是要头脑常常保持清醒,常常保持警觉,不要迷糊。《圣经》上也说:「不要睡觉!不要做梦!」

四、能舍

不少人学佛法走错了方向,搞反了,一心只想获得;就像梁惠王一见孟子就问:「你来了,对我有什么好处?」

学佛法,要能舍;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有些人去拜拜,向佛求富、求贵、求平安、求健康……佛则只舍而不求获得什么。本师释迦牟尼佛,舍江山、舍权势、舍娇妻爱子、舍锦衣玉食……,统统都舍,全部放弃。深恐别人妨碍他舍弃,而偷偷地逃走、摆脱。

古德说:「放下即是。」我们若是放不下名利、肉体、恩爱,是没有办法学佛的。须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春天不舍,那来的秋收?我们迷失,是因为贪财贪色、贪生怕死……,因为「贪」而迷失!而堕落!所以必须靠「舍」,才能得到清醒、解脱。

赵州说:「老僧十八岁上便解破家散财」,破家散财就是舍。庞蕴居士,进士及第,官不做,连万贯家财都沉入江底,带着老婆孩子编竹篓维生过日。他为什么不去庙里供养?因为拿钱给别人,不一定是功德。

舍得彻底,便是放舍身命。宗门有句「悬崖撒手」的话,一切都舍啦!所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你自己肯舍,是由于你自己肯承当。承当个什么?承当「宇宙即我!」肯定这一点,你才肯撒手。没有肯定「宇宙即我」,你肯撒手吗?「绝后再苏」—— 一个新的生命呈现,从此以后,任凭别人再讲什么道理、什么佛法,都骗不了你,「欺君不得」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