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下万物散殊_天高地迥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30 0
  1. 带有上天两字的成语?
  2. 和其光,同其尘的词语解释
  3. 袁燮的宋元学案记载
  4. 殊的组词有哪些
  5. 《地理辨正》青囊经
  6. 有哪些带有“天”、“地”两字的成语?
  7. 《礼记》礼记·乐记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注疏:火性炎上,水性润下,中女少女,志不同归,嫁不同行,谓之「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据卦象释卦名。兑德悦,离德明,六五柔中,下应九二,阴爻主事,是以不可大事也,谓之「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据卦德、卦体释卦辞。

天尊地卑,势位之睽也。往来升降,生化之事则同也。男刚女柔,体质之睽也。婚姻嫁娶,交感之志通也。万物异体,形色之睽也。负阴抱阳,同构之事类也。故谓之「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据天道、人事、物理之同异,推圣人合睽之道,极言暌之时用也。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_天高地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地不睽,则清浊无分。男女不睽,则外内无别。万物不睽,则方类无辨。天地氤氲,则阴阳合德。男女感通,则人伦肇始。万物同与,则一气流行。是故睽者,不易之体也。合者,变易之用也。睽者,世事之常也。合者,情理之顺也。《礼记·乐记》云:“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言夫圣人合睽之道也。

带有上天两字的成语?

〖一、《前赤壁赋》〗

简介:赤壁赋

chì bì fù

赋篇名。北宋苏轼作。有前后两篇。写于作者两度游览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赤鼻矶)时。《前赤壁赋》较有名。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写作背景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鉴赏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它的特点是

(1)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蚊,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二、《后赤壁赋》〗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赏析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自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在苏子和“客”游赤壁时,“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且苏子睡后“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苏子以为道士即先前所见之鹤。本段描写为文章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苏轼的诗文中,很多地方都写到了鹤,如《放鹤亭记》、《鹤叹》等都有对鹤的生动描写与赞美。我们知道,鹤在古代是放达隐逸的象征,是超脱不群的象征,是超然尘世的象征。所以,游赤壁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的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和其光,同其尘的词语解释

A. 带有两字的成语有什么

两败俱伤 ①两者都受到损失。②指双方争斗,结果都受到损失两般三样 不一样,不一致两次三番 多次;好几次两道三科 说三道四,花言巧语两肩荷口 犹言两个肩膀扛张嘴,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干事两脚居间 方言。犹言中间人。多指婚姻介绍人两脚书橱 《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后遂以“两脚书橱”指读书记诵甚多但不善应用的人两肋插刀 喻承担极大牺牲两两三三 ①谓三两为群。②形容稀疏两面二舌 玩弄两面手法,搬弄是非两面三刀 比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玩弄欺骗手法两全其美 圆满地照顾了两方面,使双方都很好两世为人 做了两次人。谓死里逃生,好象重到人世两手空空 谓一无所有两头白面 同“两头白面”两头白面 对两头都掩饰、隐瞒。形容作事情表里不一,两面糊弄,两头讨好。白面,面粉,比喻胡涂或被人蒙蔽两头和番 谓两面拨弄、搅和两头三面 同“两头白面”两头三绪 形容心意烦乱两相情原 双方互相愿意两小无猜 唐李白《长干行》之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嫌。”后因以“两小无猜”。谓男孩女孩天真无邪,一起玩耍,没有嫌猜两袖清风 谓除两袖清风之外,别无所有。形容居官清廉,没有余财两意三心 三心二意。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

B. 第二字带天的和第四字带有的成语有哪些

得天独厚、戴天履地、冰天雪地、悲天悯人、哀天叫地;一无所有、无中生有、无回奇不有、前古未有答、旷古未有、据为己有、化为乌有、亘古未有、得未曾有————————————非常乐意为你解答,你的***纳就是我解答的动力!

C. 带有呈上两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上下其手 上窜下跳 上下交通 上天入地 七上八下 喜上眉梢 雪上加霜 锦上添花内 火上浇容油 纸上谈兵 日上三杆 月上柳梢 板上钉钉 计上心头 不相上下 作壁上观 走马上任 新官上任 走为上策 朗朗上口 成千上万 后来居上 高高在上 至高无上 青云直上 箭在弦上 蒸蒸日上 跃然纸上 迎头赶上

D. 带有“天,地”两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天地的成语 :

天罗地网、

顶天立地、

天寒地冻、

铺天盖地、版

冰天雪地、

改天换地、

幕天席地、

开天权辟地、

天造地设、

天高地厚、

地老天荒、

天翻地覆、

天经地义、

翻天覆地、

不知天高地厚、

惊天地,泣鬼神、

***开天地、

欢天喜地、

盆朝天,碗朝地、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谢天谢地、

撼天动地、

天诛地灭、

惊天动地、

天长地久、

花天酒地、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E. 带有"阳光"两字的成语

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 骄阳似火

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近义 火伞高张

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近义 烈日当空

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流金铄石——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亦作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烁玉流金 例:“炎炎火日当天,烁石流金之际,只得赶早凉而行。”(《水浒》二十七回)

五黄六月——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浮瓜沉李——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后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种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凉可口的食物。亦作 浮瓜避暑 沉李浮瓜。

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乐事。见“浮瓜沉李”。

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

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

描写夏天的成语和熟语

暑气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夏水汤汤 沉李浮瓜 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流金铁石 燋金铁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 吴牛喘月长天当日 赤时当空

炎天暑月 暑气蒸人 汗流浃背 浑身出汗 汗流浃背 汗流洽背 遍体生津

流汗浃背 挥汗如雨 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 汗流如注 满头大汗

大汗淋漓旱威为虐 赤地千里 田地龟裂 寸草不生 颗粒无收 禾苗干枯

禾苗枯槁

F. 最后两字是上天的四字成语

比喻高傲自大眼高于天含义 眼光比天还高:“你们这一班军装大买办,目中无人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6回,平时眼高于天何尝有个朋友在心上

G. 有哪些带有“天”、“地”两字的成语

昧地瞒天(mèi dì mán tiān):欺骗天地。比喻昧着良心,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出自明·无名氏《活拿萧天佑》头折:“你这般昧地瞒天,谄佞奸僻。”

上天入地(shàng tiān rù dì):形容神通广大。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出自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驾鹤,千变万化,无不可也。”

梭天摸地(suō tiān mō dì):指上窜下跳。比喻到处逃窜。出自《醒世姻缘传》第七六回:“素姐忘记了是猴,只道当真成了自己的老公,朝鞭暮扑,打得个猴精梭天摸地的着极。”

天摧地塌( tiān cuī dì tā): 比喻重大事变,亦形容巨大声响。出自元·关汉卿《拜月亭》楔子:“你直待白骨中原如卧麻。虽是这战伐,负着个天摧地塌,是必想着俺子母每早来家。”

天高地下(tiān gāo dì xià):①比喻尊卑有别。②比喻各种情势。出自《礼记·乐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孔颖达疏:“以天高地下不同,故人伦尊卑有异。”《词话》第四十回:“那西门庆吃了一夜酒的人,倒去头,那顾天高地下,鼾睡如雷。”

H. 带有“天,地”两字的成语有哪些

哀感天地

哀天叫地

拔地倚天

别有天地

冰天雪地

补天柱地

怆地呼天

戴天履地

地坼内天崩

地角天涯

地久容天长

地老天荒

地平天成

地上天官

刁天决地

顶天立地

洞天福地

翻天覆地

福地洞天

覆地翻天

改天换地

感天动地

黑天摸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昏天黑地

极天际地

寂天寞地

际地蟠天

锦天绣地

惊天动地

荆天棘地

经天纬地

九天九地

跼天蹐地

开天辟地

哭天喊地

老天拔地

幕天席地

***开天地

盆朝天,碗朝地

铺天盖地

欺天诳地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谈天说地

天崩地坼

天崩地裂

天差地远

天长地久

天愁地惨

天地经纬

天翻地覆

天覆地载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公地道

天冠地屦

天寒地冻

天荒地老

天昏地暗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南地北

天凝地闭

天平地成

天堂地狱

天悬地隔

天旋地转

天涯地角

天摇地动

天造地设

天诛地灭

掀天揭地

谢天谢地

战天斗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

指天画地

咒天骂地

I. 含有“时光”二字的成语有哪些

1、蹉跎时光[cuō tuó shí guāng]: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造句:蹉跎时光就等于浪费或**时间,而休闲时光却是你赢得的。

2、时光荏苒[shí guāngrěn rǎn]: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造句:生命如日出日落,岁月蹉跎,时光荏苒,时光一去不复返,往事只能回味,物是人非事事休,岁月不饶人,岁月无情,仿佛还在昨天。

3、时光冉冉[shí guāngrǎn rǎn]:形容时间过得非常慢。造句:时光冉冉这么多年,“残废”一词并没有“废”掉,类似的带歧视性的词却安然地蛰伏在许多法规和规定里,印进了成千上万张表格。

4、时光似箭[shí guāng sì jiàn]: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造句:不觉时光似箭,日月如梭,将近七年光景,孩儿已长成矣。

5、时光虚度[shí guāngxū dù]:虚:空。时光白白度过。造句:人若是把一生的时光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J. 带天和走两字的成语

1.带天的:花天酒地,天昏地暗,天高地迥,天南地北,天涯海角,天外有天等。

2.带走的:走马观花,走南闯北。飞檐走壁,奔走如市,衔枚疾走,走漏天机等。

袁燮的宋元学案记载

中国传统文化里真是有无与伦比的宝藏。像《礼记》,五经之一,四书里《大学》、《中庸》两篇也是出自《礼记》,《礼记》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应该特别的重要。但我读《礼记》的感觉,却是尘封已久,窟藏的金子基本上被厚厚的历史尘埃所湮埋。儒家数一数二的重要经典的状况尚且如此,遑论其它。但反过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丰厚,远远超出我们的认识和想象。而且,我们的遗产是活的,不像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神庙那样徒使今人惊叹古人不可思议的创造力;但今天我们科技的整体实力肯定是大大超过了古人,凝结在物质文明里的古人的智慧,最大的作用,是告诫今人,特别是自以为掌握了改造自然的科技手段的现代人不要太妄自尊大。而凝结在中国文字中的古人的思想、哲学、智慧,不仅使中华民族成为现存于世的唯一的几千年历史、血脉不断的古老民族,并且将在未来世界的建设中,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对建设新世界是伟大的福音,因为这些思想、哲学、智慧,是经过几千年历史的考验,有大量的正反经验教训可资证明。这样的宝藏,我们只要发掘出一点点,中国乃至世界就受益无穷。

《乐记》将“乐”归之于“天”,“礼”归之于“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纯明完备的礼乐,好比代表天地行使职能的官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是从人心中生出的,是人心感触事物,引起情感的变化,发而为声的。情感的变化是最直观的,也是很便于交流,很容易引起共鸣的,又是不可抑制地不断地在发生的,所以,将“乐”归之于天。古人对“天”的定义:一是先天,它是发生的原因,而不是发展的结果;一是天的功能是“生”,是创造,所谓“天生之,地成之”。“乐”是民间自发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被创造出来的,故而归之于“天”。

相对“乐”来说,“礼”是后天的,是对行为规范的总结,是民间自发的文化活动,如祭祀、婚庆、治丧、交友、宴宾等活动中礼仪习俗的沉淀、升华,故而归之于“地”。

这样定性以后,《乐记》推论说:“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作乐以应天”,应“天”就是与“天”象征的创造性相应,就是让民众心情愉快,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把“乐”的功用看作如“春作夏长”,“仁也”,“仁”就是爱。

“制礼以配地”,配地就是与“地”象征的成果相配,就是让民众各得其所,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来合作、竞争,群居生活。因此把“礼”的功用看作如“秋敛冬藏”,“义也”,“义”就是“理”,游戏规则不是谁的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按照逻辑规则来形成的,可以用逻辑思辨来证实或证伪的;也是“利”,按照这样的游戏规则来办事,是可以共赢获利的;又是“宜”,按照游戏规则行事,是最适宜的,也就是内耗最小,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因而,“礼”是文明成果,是对以前行事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提高。

“ 乐”的最主要的功用就是“和”。“和”的概念就是从音乐中来的。“和”的古字“龢”,由“龠”与“禾”两部分构成。“禾”是声符,表音;“龠”是义符,表义。“龠”是上古就有的乐器,据传在大禹时代就用龠为舞蹈伴奏,有说就是排箫的前身,“龠”字中有三“口”,下部的“册”字代表横排,说明此乐器是多管横排。“龠”演奏时可能多管同时发声,构成***音,这是中国古人对“和”的最初的形象直观。“和”,就是不同个性融合成内容丰富的整体存在。所以,古人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和谐”一词就出典于此。从“和谐”的定义可以看到,“和”不是一般的“同”,只要达成一致就可以了。“和”是一种高级的同,一种充满活力的同。它不是为了维护个体的统一性而要压抑个性,相反,却要发扬个性;不是要消灭整体内部的差别,相反,却要维护整体内部的丰富性。所以要这样,就是为了使整体富有整体活力,故说:“大乐与天地同和”。

而“礼”的最主要的就是“节”,就是有所约束。孔子说,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而说“大礼与天地同节”。

“礼”与“乐”都要求“同”,但“乐”是“同和”,“礼”是“同节”,这两个“同”性质很不相同。但随着君权的增强,独裁的加剧,对“同”的理解越来越倾向于“同节”,“同”越来越变成被统治者的桎梏。重视礼教的孔子,又及时提出乐教,而且把“乐”归之于“天”,“礼”归之于“地”,“天尊地卑”,含有“乐”高于“礼”的意思,就是为了纠“礼以地制,过制则乱”之偏。而“乐”首先是民心自发,君主听乐而知民情,“慎所以感之者”,以改进政治措施,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因为秦以后君权独裁已占据主流话语,即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尊已非孔儒,孔子的重乐倡和的精神,就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后人只知有礼教,不知有乐教,或者认为乐教是艺术教育,是礼教的***手段,不知道在孔子的儒学里,乐教要高于礼教。“乐”是创造性的,“礼”是总结成果。没有“乐”的创造,就没有“礼”的成果。

关于“和”与“同”应有区别的观点,中国古人其实多有论述,最著名的还是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但我们对孔子之所以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认识不足的。“君子和而不同”,就是无为而治,无知、无欲、不仁、不弃,尽可能地为民众提供个性和创造性的充分的发展空间。为了说明不是刻意拔高孔子,再引一段《国语·郑语》中的论述。

郑桓公看到周幽王倒行逆施,很担心,怕殃及自己,就询问史伯,周幽王的弊病在哪里?史伯说周幽王是“去和而取同”,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和”的政策是像阳光普照,能使万物生长的,而“同”就难以为继了。什么是“和”?“以他平他谓之和”,用他的天性、喜好去规范他、使他顺利发展。如果“以同裨同”,只使周围的小圈子里人得到好处,“尽乃弃矣”,到头来就必定受到大多数人的唾弃。这话说在老子、孔子提出“和其光,同其尘”“和而不同”的二百多年前,可证明中国古人早对“和”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研究

中国人过去经常在处理个性与集体性、发展与稳定、民主与集中等问题上感到困惑,过去搞经济有“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说法。如果吸收老子、孔子关于在创造性方面要“和”、在基本原则方面要“同”的思想,以“和”为主、以“同”为辅的思想,对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是大有裨益的。我们还可以由此看到,和谐社会与创新性社会是“同出而异名”,或者说,“和谐”理念为创新性社会提供了观念的支撑。从这里还可以看到,如果说我们过去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国学”,或者说“国学”还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那么,我们今天更要努力建设国学,因为中国的国学,不仅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对整个人类的明天的发展道路,都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当代中国人,中国的专家学者、知识分子,义不容辞。

殊的组词有哪些

絜斋学案(黄宗羲 原本 黄百家 纂辑 全祖望 补定) 袁燮 (子)肃

东莱、复斋、象山门人: (袁燮子)甫 (袁燮孙)徯 (袁燮曾孙)裒

白水、玉山、三山、芮氏、襄陵再传:洪扬祖(别见《慈湖学案》) 陈宗礼

元城、龟山、谯氏、武夷、紫微、横浦三传:真志道(别见《西山真氏学案》)

涑水、明道、伊川、荥阳、了翁、廌山、和靖四传:

朱元龙(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史弥忠 史弥坚 史弥巩 史弥林 史守之 史定之(并见《慈湖学案》)

胡谊 胡谦 朱震 徐愿 舒衍 孙枝(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朱介 魏? 洪扬祖 傅正夫(并见《慈湖学案》)

郑节夫(别见《岳麓诸儒学案》)

邵叔谊(别见《槐堂诸儒学案》)

袁韶 (曾孙)桷(别见《深宁学案》)

(私淑)真德秀(别为《西山真氏学案》)

刘宰(别见《岳麓诸儒学案》)

陈傅良(别为《止斋学案》)

舒璘 沈焕(并为《广平定川学案》)

杨简(别为《慈湖学案》)

赵师渊(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并絜斋讲友) 祖望谨案:慈湖之与絜斋,不可连类而语。慈湖泛滥夹杂,而絜斋之言有绳矩,东发先我言之矣。述《絜斋学案》。(梓材案:絜斋学派,梨洲本亦附《金溪学案》,谢山始别为《絜斋学案》。又案:絜斋一作洁斋。洁,经典多作絜,省文尔。)

◆吕陆门人(汪、许再传。)

正献袁絜斋先生燮

袁燮,字和叔,鄞县人,知处州毂之玄孙也。先生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槃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乾道初,入太学,时陆复斋九龄为学录,先生望其德容肃然,亟亲炙之。同里沈叔晦、杨敬仲、舒元质皆聚于学,朝夕相切磨。登淳熙辛丑进士第,授江阴尉。宁宗即位,为太学正。是时党禁兴,朱文公及赵忠定汝愚等相次去国,先生亦以论去。久之,历司封郎官,因对,言:「陛下追思彭龟年,临朝太息。今正人端士不乏,愿常存此心,急闻恺切,崇奖朴直,天下何忧不治。」为国子祭酒,延见诸生,必迪以反躬切己,忠信笃实为道本。每言人心与天地一本,精思以得之,兢业以守之,则与天地相似。闻者竦然有得,士气益振。为礼部侍郎,史弥远主和议,先生与同乡相好与力争,被论罢。後知温州,进直学士,奉祠卒。疾革,犹著述弗倦。或劝之少休,先生曰:「吾以此为笙镛筦磬,不知其劳也。」初,先生遇象山于都城,象山即指本心洞彻通贯,先生遂师事,而研精覃思,有所未合,不敢自信。居一日,豁然大悟,因笔于书曰:「以心求道,万别千差,通体吾道,道不在他。」慈湖与先生同师,造道亦同,而每称先生之觉为不可及。学者称之不以爵氏,而曰絜斋先生。赐諡正献。子甫。(云濠案:先生伯子乔,尝录家庭所闻,为《絜斋家塾书钞》十卷,《四库》收入经部,釐为十二卷。又《絜斋集》二十四卷。

(梓材谨案:真西山为先生行状云:「东莱吕成公,接中原文献之正传,公从之游,所得益富。永嘉陈公傅良,明旧章,达世变,公与从容考订,细大靡遗。」是先生尝师东莱,友止斋,而究其所归宿者,则象山也。先生训语为建昌傅正夫所录,见《西山文集》。) 人生天地间,所以超然独贵于物者,以是心尔。心者,人之大本也。此心存,则虽贱而可贵;不存,则虽贵而可贱。

大哉,心乎!与天地一本,精思以得之,兢业以守之,则与天地相似。直者,天德。

人所以生也,本心之良,未尝不直。回曲缭绕,不胜其多端者,非本然也。

《中庸》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大雅》曰:「上帝临汝,无贰尔心。」维此大本,不必他求,卓然不贰,万善咸具。古人所以兢兢业业,不敢少懈者,惧其贰也。

心本不偏,制行而原于心,斯不偏矣。

道不远人,本心即道。知其道之如是,循而行之,可谓不差矣。然未能为一,则犹有间也。执柯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谓其未能无间,则虽近犹远尔。惟夫全体浑融,了无间隔,则善之至也。吾道一以贯之。非吾以一贯之也。舜由仁义行,非行仁义若致力以行之,则犹与仁义为二也。

人心至神,翳之以欲,则不神矣。

此心此理,贯通融会,美在其中,不劳外索。

凡身外之物,皆可以寡求而易足。惟此身与天地并,广大高明,我固有之,朝夕磨励,必欲追古人而与俱。若徒侪于凡庸,而曰是亦人尔,则吾所不敢也。

观内不如观外,观物不如自观。(补。) 王深宁《困学纪闻》曰:「吕成公读《论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遂终身无暴怒。絜斋见象山读《康诰》,有感悟,反己切责,若无所容。前辈切己省察如此。」(补。

又曰:「絜斋先生为楼,名以『是亦』,曰『直不高大尔,是亦楼也。』以至山石花木,衣服饮食,货财隶役,亦莫不然。至于宦情亦薄,曰:『直不高显尔,是亦仕也。凡身外之物,皆可以寡求而易足。惟此身与天地并,广大高明,我固有之,朝夕磨砺,必欲追古人而与俱。若徒侪于凡庸,而曰是亦人尔,则吾所不敢也。』」(补。)

百家谨案:真西山言:「絜斋之葬,慈湖铭之,其大节摹写尽矣。」考之慈湖遗书,无有也。即《舒广平墓志》,亦慈湖所作,《广平言行录》载之,而遗书亦阙。古来文集既多不传,传者又复不全若此,可叹哉!

谢山《城南书院记》曰:「四先生之中,长庚晓日最光显于暮年者,文元与正献也,而文元之教,不如正献之密。盖槐堂论学之宗旨,以发明本心为入门,而非其全力。正献之言有曰:『学贵自得,心明则本立,是其入门也。』又曰:『精思以得之,兢业以守之,是其全力也。』槐堂***多守前说,以为究竟,是其稍有所见,即以为道在是,而一往蹈空,流于狂禅。以文元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岂谓于操持之功有阙,而其教多以明心为言﹖盖有见于当时学者陷溺功利,沈锢词章,极重难返之势,必以提醒为要,故其说偏重而不自知其疏,岂意诸***辈不善用之,反谓其师尝大悟几十,小悟几十,泛监洋溢,直如异端,而并文元之学而诬之,可为浩叹者也!使其如正献之教,宁有是乎﹖正献之奉祠而归,日从事于著书。或请小闲,则曰:『吾以之为笙镛莞磬,不知其劳。』其《答文靖诸子书》,惓惓以多识前言往行,岂非与建安之教相?合乎﹖且夫有宋以来,大儒林立,其子弟能守其绪言者甚多,而再世并为大儒则不概见。盖前惟武夷胡氏、籍溪、致堂、五峰、茅堂,连枝接叶,以大文定之传。其後惟袁氏实生正肃,以为晚宋无先之者,则书院之建也,微特非袁氏之学统所得而私,抑岂吾乡之学统所得私哉﹖」

(云濠谨案:谢山为四先生祠堂碑文云:「絜斋谓,当通知古今。学者但慕高远,不览古今,最为害事。」又为碑阴文云:「絜斋之父通议公,予曾见《甕牖闲评》一书,特说部耳。至其折节忘年,问道于定川,因使絜斋严事之,则知其从事于躬行之实,非徒洽闻者流也。通议名文,其所著又有《名贤碎事手钞》三十巨帙,无一字不楷。见絜斋所作墓表。」)

◆絜斋讲友

文节陈止斋先生傅良(别为《止斋学案》)

文靖舒广平先生璘

端宪沈定川先生焕(并为《广平定川学案》)

文元杨慈湖先生简(别为《慈湖学案》)

常丞赵讷斋先生师渊(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絜斋家学(汪、许三传)

少卿袁晋斋先生肃

袁肃,字□□,絜斋之子也。从广平于新安,其後知名于世。

(梓材谨案:先生号晋斋,庆元五年进士,官至少卿,尝知江州。《蒙斋文集》有《和晋斋兄韵》云:「晋斋作诗,诲语勤劬。观诗末章,荷兄警余。」又《和晋斋兄韵三章》,其首章云:「不爱金章紫绶纡,欣然玉局自安居。」其卒章云:「家塾提纲属晋斋,絜斋气脉远乎哉。」)

正肃袁蒙斋先生甫

袁甫,字广微,絜斋之子也。嘉定七年进士第一,累官权兵部尚书。卒,赠通奉大夫,諡正肃。少服父训,谓:「学者当师圣人,以自得为贵。」又从慈湖问学,自谓:「吾观草木之发生,听禽鸟之和鸣,与我心契,其乐无涯」云。著有《蒙斋中庸讲议》四卷,所阐多陆氏宗旨。陈宗礼、洪扬祖,其门人也。(修。)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臣闻,欲善恶恶,***所同,此上帝降衷之良心也。今语人曰,汝为天下之善人,则莫不跃然而喜。推己欲善之心,人之有善,则必喜谈而乐道之,又从而左右羽翼之,惟恐其美之不成也。又语人曰,汝为天下之恶人,则莫不拂然而怒。推己恶恶之心,人之有恶,则必哀矜而悯念之,又从而训诲正救之,惟恐其恶之终成也。此其用心,洞洞乎其公也,休休乎其大也,是真可以为君子人也。乃若小人则反是。人之有美,惟恐其成也,嫉之壤之而已耳。人之有恶,惟恐其不成也,误之陷之而已耳。此其用心,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私而不知有公,是真可以谓之小人也。呜呼!人主每病于君子小人之难察也,岂知观人之道,不必观诸他,而当观诸心。人孰无善善恶恶之心哉,能视人犹己者则为君子,不能视人如己者则为小人,此观人之法也。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臣闻,圣门所谓文者,非词华之谓也。夫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颜渊曰:「博我以文。」所谓文者,即道也。彝伦之懿,粲然相接者,皆文也。三千三百,待人以行者,皆文也。孔子振木铎于衰周,正将以续斯文之将坠耳。一时以文会友,莫盛于洙泗。丽泽之兑,何往而非斯文之讲习哉!既曰文,而又曰仁,同乎﹖异乎﹖曰,文者,其所著见,而仁者,其根本,名异而实同也。会之以文,盖所以辅吾之仁也。圣人切切求于仁,造次颠沛,未尝暂舍,终食之间,未尝或违。孔子告颜渊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盖言为仁专在乎反己,己不自力,他人奚预焉﹖今曾子取友以为仁,亦曰辅之而已,虽用力在己,而又得良辅,则切磋琢磨之益日增,而克己复礼之功亦多助矣。噫!後世师友之道不明,学者但知雕虫篆刻,破碎经旨,以是为文,所谓辅仁者,漠然不知为何事!平居既无讲贯之素,一旦出而事君,不仁而在高位,斲丧国脉,戕贼师友,皆不仁者之为也,为国家者,果何赖于若人哉!然则,修明师友讲习之学,岂非人主之急务乎﹖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臣案,颜渊问仁,孔子告以克己复礼。夫具耳目口鼻四肢百骸而有此身,此身本与天地相似,与万物一体,如之何而克己!曰,己与天地万物本无隔也,而认八尺之躯为己,则与天地万物始隔矣,故惟克己,则洞然大公,不见有己矣。何谓克﹖曰,以《艮卦》所谓「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观之,则是内不见己,外不见物,而克己之义瞭然矣。克己何以能复礼﹖曰,礼者,周流贯通乎天地万物之间,无体无方,无不周?。人惟认八尺之躯为己,于是去礼始远。苟不认己为己,则天高地下,万物散殊,皆礼也。吾亦天地万物中一物耳,无往非礼,而何有于己哉!故不克己则礼失,既克己则礼复。又发明之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玩「一日」字,正所谓「朝闻道」也,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凡人昏昏于物欲之中,如醉如梦,一日勇决,无牵制,无拘滞,无二三,此身与天地万物了无阻隔,人即己也,己即人也,天地万物,皆非形躯之所能间也,故曰「天下归仁焉」,言天下皆在吾仁之内也。礼之复也,非是外复,仁之归也,非是外归,本一而非二也。又发明之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前之己而曰克,此之己而曰由,岂有二己哉﹖曰,非有二己也,尘去鉴明,而即此鉴也,云消月蛟,而即此月也。未克己之前,云也,尘也,皆蔽我、累我者也,乌可以不克﹖既克己之後,月也,鉴也,本如是光明,本如是莹洁,动静阖辟,变化运用,何所不可,故曰「由」,言为仁在我而已,岂由他人哉!颜渊既领会夫子之大旨,而犹问其目者,盖圣门师***之间,学聚问辨,不造其极不止也。克己复礼,特大纲也,又有条目焉,所以再叩夫子。夫子举视、听、言、动四者告之,盖四者即己内事也。己视、己听、己言、己动皆己也,然微有非礼,则是为己所蔽也,为己所累也。夫惟非礼则勿视,非礼则勿听,非礼则勿言,非礼则勿动,无斯须顷刻不在礼中,则是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至此尚何己之足累哉!呜呼!颜渊陋巷匹夫耳,圣师勤勤启发,犹有天下归仁之言,况人主奄有四海,必欲***皆归吾仁,可不奋一日克己之勇,置此身于礼度之中哉!如曰此事由人而不由己,则虽圣人,亦无所用其力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臣观夫子答仲弓问仁,与答颜子之意,一也。说者但知夫子告颜子以克己复礼,而不知告仲弓者,亦克己复礼,而初无异旨也。《礼器》曰:「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飨帝。」夫大祭之礼,至于飨帝则无以复加,此可以观礼矣。《仲尼燕居》曰:「两君相见,揖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下管《象武》,《夏籥》序兴,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此而後君子知仁焉。」夫大宾之礼,至于两君相见,则无以复加,此又可以观礼矣。此章所谓大祭、大宾者,皆礼之盛也。一出门之间,而俨然如见大宾,一使民之际,而肃然如承大祭,当是之时,此心之清明静莹为何如哉﹖故曰「如此而後君子知仁焉」。而《春秋左氏传》载臼季之言亦曰:「出门如宾,使民如祭,仁之则也。」由是言之,仁、礼本一源,礼在是,仁即在是矣。而人之所以不能动合乎礼者,何也﹖有我之私累之也。人有不欲而施于我,我必有所不平,我有不欲,而可施于人乎﹖通人、己为一,则己之所不欲,人亦不欲也,非人之所欲者,断断乎不可施于人,如是,则此心洞然大公,了无间隔,施之于家邦,***在春风和气之内,而又何怨之有﹖然则,勿施不欲,即克之谓,大祭大宾,即复礼之谓,而邦家无怨,即所谓天下归仁,夫子之告仲弓,即其告颜子之旨也。回、雍皆在德行之科,足以传夫子之道,故雍也请事斯语,亦奋然承当,与颜渊一同。熟诵此章,深味厥旨,于无怨一语,尤当玩索,盖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小人怨汝詈汝, 则皇自敬德,为国家而使一夫有怨心,则足以感伤和气矣。欲人之无怨,惟仁者能之,而为仁之要,不外乎克己复礼。圣人垂训万世,其明白的切如此。

蒙斋文集(补。)

慈湖先生之训曰:「舜曰道心,明心即道也。何道也﹖熙帝之载,亮釆惠畴,凡流行乎事物之间,理当如是,而不容不如是者,何往非帝载乎﹖非道心乎﹖从五典,叙百揆,穆四门,纳大麓,是帝载也,皆道心也。察玑衡,觐群后,举元凯,去四凶,是帝载也,皆道心也。舜命禹昌言,禹自叙刊木濬川,暨稷、益播奏艰鲜,与凡懋迁之事,是帝载也,皆道心也。呜呼!果可以有精粗、本末论哉﹖果可以无精粗、本末论哉﹖果可以置有无、精粗、本末之论哉﹖」(《乐平杨文元公遗书阁记》。)

(梓材谨案:谢山所录《蒙斋文集》二条,其一条移入《慈湖学案》。)

(云濠谨案:谢山辑二袁先生文钞引曰,二公之文颇相肖,较之慈湖则平正,而视广平尤畅达焉,其在南宋亦名家也。清容居士在元文中为眉目,接剡源之文统,然观其集,源流颇自二公而出。清容之祖卫公,絜斋之徒也,卫公得师而不能传其学,而清容亦仅传其文云。) 蒙斋《题慈云阁诗》曰:「不见慈湖二十年,忧心如醉复如颠。我来忽见慈云阁,恍若慈湖现我前。」(补。)

◆絜斋门人

左司朱励志先生元龙(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文清史自斋先生弥忠

忠宣史沧洲先生弥坚

华文史独善先生弥巩

史和旨先生弥林

朝奉史先生守之

知州史先生定之(并见《慈湖学案》)

胡先生谊

胡先生谦(合传。)

胡谊,字正之,胡谦,字牧之,奉化人,师事絜斋兄弟,文学皆为乡党表式。

宗羲案:真西山言与袁肃同年,视絜斋为丈人行,而于其德学则愿师焉。是絜斋门人之盛亦可知也,而简编残缺,安得起故老而问之﹖(梓材案:梨洲原本惟二胡先生与朱左司、袁彦淳为絜斋门人,故有是语。)

朱坦斋先生震

朱震,字震之,号坦斋,安吉人也。少从父宦青阳,朱子一见奇之。受业于絜斋袁氏。尝与友人论颜子一间未达,曰:「以心体之,其间自见。」或论持敬,先生以为,只须言存诚。晚年啸傲林泉,读书自乐,义理精洽。有《益泉集》二十卷。(补。)

都曹徐先生愿

徐愿,字恭先,昌国人也。开禧进士。受业袁正献公之门为高弟,蒙斋昆友俱推服之,故其学为有本。其任福建提举,勘定黄勇之难。所至?事精勤,而操守介洁,出其绪馀为文辞,亦超出流辈。(补。)

舒先生衍

舒衍,原名沂,字仲与,鄞县人。初从袁正献公游,气貌清臞,若不胜衣,而志念殊不碌碌。习《礼经》,作举子业,属辞奔放,不为场屋程度所窘束。正献甚异之,曰:「此子未易量也。」与之深语,益知其勉自植立、修身进德之要,未尝忘于心。尝登名礼部,试辄不利,发愤读书,青灯荧然,夜分未寝。正献谓其非徒撷菁华膏笔端而止,古人堂奥,将策而进焉。後亲炙沈端宪、杨文元二公,又从东莱、吕忠公子约质疑请益,闻见日广,智识日明,而践履不倦。色养以孝闻,侍疾弥旬,衣不解带,执丧哀毁,寝处不离次,蔬食三年,兄弟自为师友,非义理不谈。论古人物,分别邪正,如辨黑白。闻善人为时用则喜,苟非其人,忧见于色。表裏真淳,乡党信重之,称其贤,无异辞。(参《絜斋文集》)

监岳孙先生枝(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进士朱先生介

布衣魏先生?

正字洪锦溪先生扬祖

傅先生正夫(并见《慈湖学案》)

郑先生节夫(别见《岳麓诸儒学案》)

机宜邵先生叔谊(别见《槐堂诸儒学案》)

太师袁彦淳韶

袁韶,字彦淳,鄞县人。淳熙中进士,官左司郎中。常为判官,使者不敢慢语。後为浙西制置使。卒,赠太师、越国公。 《宋史·袁韶列传》曰:袁越公韶为执政,世皆指为史氏之私人,而卒以史氏忌其逼己而去,盖尝考其事而不得也。《延祐志》云:「李全反山阳,时相欲以静镇,公言:『扬失守则京口不可保,淮将如崔福、卞整皆可用。』适崔以阃命来,枢府公夜与同见。故事相府无暮谒者。公力言崔可用,相疑不悦,卒罢政归。」是传出于越公曾孙清容之手,《宋史》亦本此。及读《清容集》,则公尹行都,筑射圃,以冯将军射法,每旬校阅。山阳弄兵,公责时相不发兵坐视,以至去国。于时领兵殿巖者几欲承受风旨,袭夏震事以报私恩,然则史、袁相逼,果有不可言者,读《宋史》者所不知也。越公少为絜斋之徒,不能承其师傅,呈身史氏,以登二府,其晚节思扼其吭而代之,进退无据,虽所争山阳事,史屈袁申,然以越公之本末言之,要非君子也。

◆絜斋私淑

文忠真西山先生德秀(别为《西山真氏学案》)

文清刘漫堂先生宰(别见《岳麓诸儒学案》)

◆蒙斋门人(汪、许五传。)

正字洪锦溪先生扬祖(别见《慈湖学案》)

文定陈先生宗礼

陈宗礼,字立之,南丰人。少贫力学,从袁蒙斋游。登淳祐进士,积官至参知政事。理宗时,尝言星变在修德布政,以回天意。度宗即位,上疏言:「恭俭之德,自上躬始;清白之规,自宫禁始。」上曰:「孝宗家法,惟赏善罚恶为尤谨。」因言:「有功不赏,有罪不罚,虽尧、舜不能治天下,信不可不谨。」又言:「天命人心,因其警戒而加敬畏,天命未有不可回,因其未坠而加绥定,人心未尝不可回。」及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盱江郡侯,諡文定。所著有《寄怀斐■》、《曲辕散木集》、《两朝奏议》、《经筵讲义》、《经史明辩》、《管见》、《人物论》。(参《史传》。)

监税真先生志道(别见《西山真氏学案》)

◆蒙斋续传

教授袁先生裒(父徯。)

袁裒,字德平,絜斋之曾孙,蒙斋之孙也。父徯,通判潭州。先生以安定书院山长授海盐州儒学教授,未拜而卒。族子清容桷表其墓曰:「方至元十五、六年间,故家犹亡恙,时君年二十,桷年十四、五,私相议曰,宦族久当圮,宜蕲为传远计。未几,正献宅火,留城南,遂各尽昼夜,濬源钩思,探索幽隐,以黜陈辞为己任、考闽、蜀、东浙、永嘉、湖南、江西之儒,先合其异同,不在士贵耳,杂书袭讹,辑言行者尊之,吾与子所当辨。更二十年,各宦游四方,君以忧窘困踬,酒酣语豪,卒不少贬折,诗笔益温雅简洁。察其学,犹以昔所言自任。」(参《清容居士集》)

(梓材谨案:谢山《学案札记》云,袁裒有《赠仇仁近诗》。考《两浙名贤录》,仁近名远,号山村,为溧阳州教授,工诗文。)

◆彦淳续传

文清袁清容先生桷(别见《深宁学案》)

《地理辨正》青囊经

组词:特殊。意思:特别。

组词: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组词:殊荣。意思:特殊的荣誉。

组词:悬殊。意思:差别很大

组词:众寡势殊。意思:?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

组词:殊名。 意思:不同的名号或名称。

字义:

不同:。 组词:~途同归、悬~。

特别,很。 组词:~功、~荣、~勋、特~。

断,绝。 组词:~死。

关于殊的古文:

殊,死也。——《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

其赦天下殊死以下。——《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庄子·在宥》

太子即自刭,不殊。——《史记·淮南王刘安列传》

殊,断也。——《广雅》

断其后之木而弗殊。——《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谓养疾。——《管子》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母氏年殊七十。——《后汉书·梁统传》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战国策·赵策》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法***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沈括《梦溪笔谈》

有哪些带有“天”、“地”两字的成语?

青囊经

上卷

天尊地卑,阳奇阴偶,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辟阖奇偶,五兆生成,流行终始。八体宏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中五立极,制临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四六,纵横纪网。阳以相阴,阴以含阳,阳生于阴,柔生始刚,阴德宏济,阳德顺昌。是故阳本阴,阴育阳,天依形,地附气,此之谓化始。

蒋注:此篇以无形之气,为天地之始,而推原道之所从来也,夫阳气属天,而实兆于地之中,圣人作易,以明天地之道,皆言阴阳之互为其根而已,天高而尊,地下而卑,然尊者有下济之德,卑者有上行之义,一阴一阳,一奇一偶,其数参伍,所以齐一,其形对待,所以往来,天地之匡廓,由此而成,四时之代谢,由此而运,万物之化育,由此而胚,夫此阴阳奇偶之道,随举一物,无不有之,天地无心,圣人无意,自然流露,而颢其象于河图,遂有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之象,圣人因其象而求其义,以奇者属阳,有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之名,以偶者为阴,而有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之名,盖有一必有二,有三必有四,有五必有六,有七必有六,有七必有八,有九必有十,所谓参伍之数也,此一彼二,此三彼四,此五彼六,此七彼八,此九彼十,此所谓对待之形也,天数与地数各得其五,此所谓一成之数,而百千万亿无穷之数,由此而推之也,天数地数,各得其五,合二五而成十,盖有五即有十,犹有一即有二,阴阳自然之道也,故有天之一,即有地之六,有地之二,即有天之七,有天之三,即有地之八,有地之四,即有天之九,有天之五,即有地之十,此阴阳之数,以参伍而齐一者也,易曰,五位相得,盖谓此也,而一六在下,则二七必在上,三八在左,则四九必在右,五居中,则十亦居中,此阴阳之数,对待而往来者也,易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盖谓此也,以其参伍而齐一,故一奇一偶灿然而不棼,以其对待而往来,故奇偶之间,而一阖一辟,潜然而自应,此生成之所从也,天一生水,而地六成之,地二生火,而天七成之,天三生木,而地八成之,地四生金,而天九成之,天五生土,而地十成之,一生一成,皆阴阳交媾之妙,二气相交,而五行兆焉,降于九天之上,升于九地之下,周流六虚,无有休息,始而终,终而复始,无一息流行,则无一息不交媾,当其无而其体浑然已成,当其有而其体秩然有象,圣人因河图之象数,而卦体立焉,夫河图止有四象,而卦上成八体十何也,盖一画成爻,爻者交也,太始之气,止有一阳,是名太阳,太阳一交,而成太阴,是曰两仪,太阳太阴再交,而成少阴少阳,并太阳太阴,是曰四象,此河图之显象也,盖即河图每方二数,析之则有八,此河图之象隐而显者也,故卦之八,由于四象,爻之三,由于三交,乾坤二卦为母,六卦为子,此八卦之子母也,诸卦自为母,三爻为子,此一卦之子母也,以此分施造化,布满宇宙之间,于是举阳之乾为天,对以阴之坤为地,谓之天地定位,天覆于上,则地载于下也,此阴阳之一交,而成天地者也,举阳之艮为山,对以阴之兑为泽,谓之山泽通气,山载于下,则泽受于上也,举阳之震为雷,对以阴之巽为风,谓之雷风相薄,雷发于下,则风动于上也,举阳之坎为水,对以阴之离为火,谓之水火不相射,水火平衡,形常相隔,而情常相亲也,此三阴三阳之各自为交,而生万物者也,先贤以此为先天之卦,伏羲所定,本于龙马负图而作,实则浑沌初分,天地开辟之象也,四象虚中,而成五位,此中五者,即四象之交位,干之真阳,坤之真阴,皆无形而为土之形,此土之下为黄泉,皆坤地积阴之气,此土之上为清虚,皆干天积阳之气,而土肤之际,平铺如掌,乃至阴至阳,乾坤交媾之处,水火雷风山泽,诸凡天地之化机,皆露于此,故中五者,八卦托体储精,成形显用之所也,故河图洛书,同此中五以立极也,河图虽有四象,而先天阳升阴降,上下初分,未可谓之四方,自中五立极,而后四极划然,各正其方矣,有四方之正位,而四维介于其间,于是八方立焉,统中五皇极而为九,分而布之,一起正北,二居西南,三居正东,四居东南,五复居中,六居西北,七居正西,八居东北,九居正南,谓之九畴,此虽出于洛书,而实与河图之数符合,天地之理,自然发现,无不同也,布其位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其八方之位,适与八方之数均齐,圣人即以八卦隷之,而其次序曰,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干六,兑七,艮八,离九,此则四正四维,不易之定位也,数虽起一,而用实首震,盖成位之后,少阳用事,先天主天,而后天主日,元子继体代父为政也,易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者,古今之禅代推移,周而复始者也,震巽离坤兑干坎艮者,日月之出没,四时之气机,运行迁谢,循环无端者也,先贤以此为后天之卦,昔者大禹治水,神龟出洛,文王因之作后天之卦,岂伏羲画卦之时,未有洛书,而大禹衍畴之时,未有后天卦位耶,窃以为图书,必出于一时,而先天后天卦位,亦定于一日,伏羲但有卦爻,而文王始系之辞耳,河图洛书非有二数,先天后天非有二义也,特先天之卦以阴阳之对待者言,有彼此而无方隅,后天之卦以阴阳之流行者言,则有方隅矣,至其作卦之旨,要在于阴阳之亘根则一也,夫易之道,贵阳贱阴,则阳当为主,而阴当为辅,而此云阳以相阴者何也?盖阳之妙,不在于阳,而在于阴,阴中之阳,乃真阳也,故阴为之感,而阳来应之,似乎阴反为君,而阳反为相,此经言神明之旨也,然阳之所以来应乎阴者,以阴中本自有之,以类相从,故来应耳,岂非阴含阳乎,阴含阳则能生阳矣,一切发生之气,皆阳司之,则皆自阴出之者也,刚柔即阴阳,阴阳以气言,刚柔以质言,易曰:乾刚坤柔,又曰: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八卦之中,皆有阴阳,则皆有刚柔,若以阳为刚,以阴为柔,则宜乎刚生于柔矣,而乃云柔生于刚者何也;无形之气,阳刚而阴柔,有形之质,阴刚而阳柔,于有形之刚质,又生无形之柔气,质生气,气还生质,故曰柔生于刚也.凡其所以能为相助,能为包含生生不息,如是者,则以阴之与阳,盖自有其德也.惟阴之德,能弘大夫阳,以济阳之施,故阳之德,能亲顺夫阴,以昌阴之化,此阴阳之妙,以气目感,见于河图洛书,先后天之卦象者如是,由是则可以知天地之道矣.天地之道,阳常本于阴,而阴常育于阳,故天非廓然空虚者为天也,其气常依于有形,而无时不下济,地非块然不动者为地也,其形常附于元气,而无时不上升,然则天之气,常在地下,而地之气,皆天之气,阴阳虽曰二气,止一气耳,所以生天地者此气,所以生万物者此气,故曰化始也.

中卷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行于地,形丽于天,因形察气,以立人纪。紫微天极,太乙之御,君临四正,南面而治,天市东宫,少微西掖,太极南垣,旁照四极。四七为经,五德为纬,运斡坤舆,垂光干纪,七政枢机,流通终始。地德上载,天光下临,阴用阳朝,阳用阴应,阴阳相见,福禄永贞,阴阳相乘,祸咎踵门。天之所临,地之所盛,形止气蓄,万物化生,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故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须而成一体,此之谓化机。

蒋注:此篇以有形之象,为天地之化机,而指示气之所从受也,上文既明河图洛书,先天后天八卦之理,圣人作易之旨尽于此,天地阴阳之道亦尽于此矣,然圣人不自作易,其四象八卦,皆仰法于天,故此篇专指天象以为言,夫易之八卦,取象于地之五行,实因天有五曜,五曜凝精上,而五行流气于下,天之星宿,五曜之分光列象者也,地之山川,五行之成体结撰者也,故山川非列宿,而常具列宿之形,观其形之所呈,即以知其气之所禀,夫有是形,御是气,物化自然,初未及乎人事,而圣人仰观俯察,人纪从此立焉,木为岁星,其方为东,其方为中央,其令为季夏,其德为信,金为太白,其方为西,其令为秋,其德为义,水为辰星,其方为北,其令为冬,其德为智,洪御世宰物,一天地之道也,备言天体,则有七政以司元化,日月五星是也,有四垣以镇四方,紫微天巿太微少微是也,有二十八宿以分布周天,苍龙七宿,角亢氏房心尾萁,朱鸟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璧是也,四垣即四象,七政即阴阳五宿之根本,其枢在北斗,分之四方,而为二十八宿,故房虚昂星应日,心危毕张应月,角斗奎井应岁星,尾室觜翼应荧惑,亢失娄鬼应太白,箕璧参轸应辰星,氏女胃柳应镇星,临制其方,各一七政也,浑天周匝虽云四方,而已备八卦二十四爻之象矣,非经无以立极,非纬无以嬗化,一经一纬,真阴真阳之交道也,交道维络,而后天之体,环周而固于外,地之体,结束而安于中,此元气之流行,自然而成器者也,其始无始,其终无终,包罗***,入于无间,虽名阴阳,一气而已,人能得此一气,则生者,可以善其生,而死者可以善其死,地理之道,盖人纪之一端,此端既立,则诸政以次应之,故圣人重其事,其用在地,而必求端于天,本其气之所自来也,然气不可见,而形可见,不可见之气,即寓于有可见之形,形者气之所成,而即以载气,气发于天,而载之者地,气本属阳,而载之者阴,故有阴即有阳,地得其所,则天气归之,天地无时不交会,阴阳无时不相见,相见而得其冲和之正,则为福德之门,相见而不得其冲和之正,即为相乘,而名祸咎之根,祸福殊途,所争一间,良足畏也,且亦知星宿之所以丽于天,山川之所以列于地者乎,天之气,无往不在,而日得天之阳精,而恒为日,而月得天之 *** ,而恒为月,五曜得天五气之精,而恒为纬,至于四垣二十八宿,众星环列,又得日月五星之精,而恒为经,此则在天之有形者,有以载天之气也,地之气无往不在,而山得日月五星之气,而恒为山,川得日月五星之气,而恒为川,此则在地之有形者,有以载地之气也,列宿得天之气,而生于天,列宿与天为一体也,山川得地之气,而生于地,山川与地为一体也,万物之生于天地,何独不然,夫万物非能自生,借天地之气以生,然天地非有意生万物,万物各自有地焉,适与天地之气,相遇于窅冥恍惚之中,夫有所沾濡焉,夫有所绸缪焉,夫有所苞孕焉,遂使天地之气,止而不去,积之累之,与物为一,乃勃然以生耳,地理之道,必使我所取之形,足以纳气,而气不我,去则形与气交而为一,必使我所据之地,足以承天,而天不我隔,则地与天交而为一,夫天地形气既合而为一,则所葬之骨,亦与天地之气为一,而死魄生人,气脉灌输,亦与为一,福应之来,若机张审括,所谓化机也,不然,蓄之无门,止之无术,虽周天列宿,炳燿中天,而我不蒙其照,虽大地阳和,滂流八表,而我不沽其泽,天为匡廓,地为稿壤,骨为速朽,子孙为寄生,我未见其获福也,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下卷

无极而太极也,理寓于气,气囿于地,日月星宿,刚气上腾,山川草木,柔气下凝,资阳以昌,用阴以成。阳德有象,阴德有位,地有四势,气从八方,外气行形,内气止生,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是故顺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门,推五运,定六气,明地德,立人道,因变化,原终始,此谓之化成。

蒋注:此篇申言形气虽殊,而其理则一,示人以因形求气,为地理入用之准绳也,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所谓象帝之先,先天地生,能生天地万他之祖根也,本无有物,无象无数,无方隅,无往不在,言太极,而无极可知,后贤立说,虑学者以太极为有物,故申言以明之曰,无极而太极也,大而天地,细而万物,莫不各有太极,物物一太极,各一物全具一天地之理,人知太极物物皆具,则地理之道,思过半矣,理寓于气,气一太极也,气囿于形,形一太极也,以至中有太极,故能下凝,资阳以昌,资之以太极也,用阴以成,用之以太极也,太极之所显露者,谓之象,而所宣布者,谓之位,地无四势,以太极乘之,而命之为四势,气无八方,以太极御之,而命之为八方,势与方者,其象其气,而命之为势为方者,其极,极岂有定耶,则势与方,亦岂有定耶,四势之中,各自有象,则八方之中,亦各自有气,然此诸方之气,然此诸方之气,皆流行之气,因方成形,只谓之外气,苟任其流行而无止蓄,则从八方而来者,还从八方而去,千山万水,仅供耳目之玩,如传舍,如过客,总不足以浚发灵机,滋荄元化,必有为之内气者焉,所谓内气,非内所自有,即外来流行之气,于此乎止,有此一止,则八方之行形者,皆招摄翕聚乎此,是一止而无所不止,于此而言太极,乃为真太极矣,无所不止,则阳无所不资,阴无所不用,而生生不息之道在其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万事万物,皆胚胎乎此,前篇形止气蓄,万物化生,盖谓此也,然但言止,而不申明所以止之义,恐世之审气者,茫然所措手,故举气之最大而流行无间者,曰风曰水,夫风有气而无形,禀乎阳者也,水有形而兼有气,二者皆行气之物,气之阳者,从风而行,气之阴者从水而行,而行阳气者,反能散阳,以阳中有阴也,行阴气者,反能止阳,以阴中有阳也,大块之间,何处无风,何处无水,风原不能散气,所以嘘之使散者,病在乎乘,水原不能止气,所以吸之使止者,妙在乎界,苟能明乎乘与界之为义,审气以推太极之法,概可知矣,上文反复推详,皆泛言形气之理,至是乃实指地理之用,于是总括其全焉,顺五兆,以五星之正变审象也,用八卦,以八方之旺衰审位也,排六甲,以六甲之纪年审运也,布八门,以八风之开阖审气也,地理之矩矱尽于此矣,推五运,以五纪之盈虚审岁也,定六气,以六气之代谢审令也,谨岁时以扶地理之橐龠,尽于此矣,如是则太极不失其正,而地德可明,然圣人之明地德也,非徒邀福而已,盖地之五行,得其顺,则人之生也,五德备其全,而五常若其性,圣贤豪杰,接踵而出,而礼乐政刑,无不就理,岂非人道自此立乎,然此亦阴阳变化,自然之妙,虽有智者,不能以私意妄作,夫亦为知其所以然,因之而已,夫卜地葬亲,乃慎终之事,而子孙之世泽,皆出其中,则人道之所以终,即为人道之所以始,然则斯道也者,圣人开物成务,无有大于此者也,谓之化成宜哉.

《礼记》礼记·乐记

昧地瞒天(mèi dì mán tiān):欺骗天地。比喻昧着良心,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出自明·无名氏《活拿萧天佑》头折:“你这般昧地瞒天,谄佞奸僻。”

上天入地(shàng tiān rù dì):形容神通广大。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出自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驾鹤,千变万化,无不可也。”

梭天摸地(suō tiān mō dì):指上窜下跳。比喻到处逃窜。出自《醒世姻缘传》第七六回:“素姐忘记了是猴,只道当真成了自己的老公,朝鞭暮扑,打得个猴精梭天摸地的着极。”?

?

天摧地塌( tiān cuī dì tā): 比喻重大事变,亦形容巨大声响。出自元·关汉卿《拜月亭》楔子:“你直待白骨中原如卧麻。虽是这战伐,负着个天摧地塌,是必想着俺子母每早来家。”

天高地下(tiān gāo dì xià):①比喻尊卑有别。②比喻各种情势。出自《礼记·乐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孔颖达疏:“以天高地下不同,故人伦尊卑有异。”《词话》第四十回:“那西门庆吃了一夜酒的人,倒去头,那顾天高地下,鼾睡如雷。” ?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焦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怙懘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昏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着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爱以之,义以正之,如此***治行矣。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

故钟鼓管磬,羽钥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还裼袭,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孰亨而祀,非达礼也。五帝殊时,不相颂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乎!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辨则乱升,天地之情也。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著大始而礼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