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话不齐整是什么意思_不当不正河南话怎么说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30 0
  1. 请教河南话怎么发音
  2. 那些我不知道的河南话
  3. 河南人说什么话?
  4. 河南话怎么说?
  5. 河南方言的基础用语
  6. 河南话有哪些各别的读音?

不对用河南话表达应该是:“差了”的方言音。

河南话,又称豫语,属汉语中原官话,是河南省境内的方言。河南话分为三类:一类是通行于河南大部分地区的中原官话,

即为人们通常习惯所说的狭义的河南话;其次是通行于豫北太行山一带的晋语-邯新片,分布在济源、焦作、新乡 、安阳,

河南话不齐整是什么意思_不当不正河南话怎么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有一小部分则为通行于豫南地区的江淮官话-黄孝片,分布在信阳的新县、光山县。三种方言之间差别较为明显,

很难顺利交流。

请教河南话怎么发音

1、“你寻好了冇?”——你找没找到对象?

2、胳老肢儿——“胳”中的“e”读作ê音,是普通话“腋窝”的意思。

3、不老盖儿——是普通话“膝盖”的意思,这里的“不”读作阳平。

4、谷蹲那儿——不是指地点而是指动作,是普通话“蹲下”的意思。“估堆一边儿”就是在一旁蹲着的意思。

5、灶火屋——就是普通话“厨房”的意思。

扩展资料

1、河南方言主要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政治、战争、经济、运动原因,人口的流动性导致河南境内以外的很多地区也有大量以河南话为主的群体。河南方言代表文字是“中”字,有不偏不倚、正适合、舒服、好、可以、中心、中庸等多种含义。

2、河南方言涵盖的区域很广,包括河南省98个市县、河北省南部2个市县、山东省西南部31个市县、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28个市县、安徽省淮河以北22个县市和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东海县赣榆县、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

3、历史上,北方官话区长期以河南方言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语汇和语法系统。由于社会历史状况和自然地理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不同地域里,汉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而形成了互有差异的方言。汉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汉语发展到如今,已有了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但仍然存在着相当分歧的方言。这种分歧既表现为不同方言之间的分歧,也体现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

参考资料:

河南方言——百度百科

那些我不知道的河南话

在普通话的基础下,普通话声调一声转二声,二声转四声,四声转三声,三声转一声。

河南话:又称豫语,属汉语中原官话,是河南省境内的方言。河南话分为三类:一类是通行于河南大部分地区的中原官话,即为人们通常习惯所说的狭义的河南话;其次是通行于豫北太行山一带的晋语指邯新片,分布在济源、焦作、新乡 、安阳的各辖县;还有一小部分则为通行于豫南地区的江淮官话指黄孝片,分布在信阳的新县、光山县。三种方言之间均不可以顺利的交流。

音韵:传统的音韵学认为语言含有声、韵、调等因素,现代音韵学又拓展了一些新的领域,如韵律音韵学(Prosodic)和节律音韵学(MetricalPhonology)。这说明,音韵中不仅含有语言的节律,而且还有声调的高低诸因素。河南方言以特有的四声调值规律影响了旋律的发展形态,同时也赋予了它独特的音乐色彩和浓郁的地方风格。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四***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从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四个及商丘、南阳、许昌、濮阳等古都,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

名称由来:“中国”一词,最早就出自于河南河洛地区即洛阳伊洛河谷地区和郑州嵩山地区的“宅兹中国”文献。《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豫州位居天下***之中,故河南有中国、中原、中州、中土、神州、华夏、中华之称。因为历史上的河南省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有“河南”之名。

河南人说什么话?

(1)昨天——夜隔

(2)发抖——hesou——吾不忍其觳觫

(3)香菜——yansui? ——芫荽

(4)忙里偷闲——拾闲——不拾闲儿

(5)小角落、小房间—— glo儿——阁

(6)村里——mer上——陌上,寻常巷陌

(7)这边——这ciang——这厢

(8)语气词——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完整整个——hulun——囫囵,囫囵吞枣

(10)中午-shangwu——晌午

(11)不讲卫生——aza——腌臜

(12)个人住的房间——erfang儿——耳房,传统的中原建筑是坐北朝南,中间客厅两边是个人住的私人领地

河南话怎么说?

河南话日常用语有:

1、中:好,可以,行。

例句:给我一块出门上街,错过?中!

2、木牛:没有的意思。

例句:你包里有卫生纸和木牛?木牛!

3、得劲:舒服,爽的意思。

例句:新车开得好但不好?坚强起来!

4、各意:恶心,心里难受。

例句:为什么总是扣鼻孔?每个人都想在这里!

5、可张:慌张,不稳重。

例句:凡事都能温柔。

6、圣人蛋:狂妄自大,爱出风头。

例句:我不明白。不要在这里***装圣人。

7、肝儿:旁边的意思。

例句:你还在肝脏里找什么?

8、姑堆:蹲的意思。

例句:你每天把腿堆在哪里?

9、布住:抱着的意思。

例句:布快,别掉了。

10、空壳篓子:空壳没有的意思。

例句:花生被昆虫吃掉,留下一个空的壳筐。

河南方言的基础用语

形容女生:这妮儿真排场;真招人nan fan;真招人稀罕(这两个都是招人喜欢的意思);长得真洋气。

形容男生:这娃儿长得长得真俊(zun)啊;真精神;***才;真周正等等。

常用河南话:昨天:燕儿(个);前天:钱儿(个);走路、步行:dia(四声)邹;蹲:鼓队这个:zhuo(四);那个:诺;天快黑了:柔席(了)。

扩展资料

河南话你一般说恁nen,我一般说俺an,比如“哎呀切,恁这个人咋捏那样,一点儿都不懂俺,让俺十分的不得劲呐。”就是表达“你这个人办事让我觉得不舒服。”

学河南话也容易,有一个笑话讲的挺好,就是你用普通话说“1893”这几个数字,这就是山东的“一把旧伞”。然后你用普通话念“一把旧伞”这就是河南话的“1893”哈哈没有把你绕进去吧,一品,是不是那个味儿?

最近疫情严重,河南***因为防范比较到位,赢得了很多网友的称赞,还有河南的村长大喇叭喊,劝阻村民不要游游逛逛,又好笑又可爱。比如“恁死皮不要脸儿,恁可了好看,可了高贵 ,可了苗条,就知道红哒哒,白哒哒,恁哒哒啥哒哒,”当时一听,笑死我了。确实是话糙理不糙呀,其实就是河南村长担心村民,不让村民聚堆聊天,爱之深,责之切。

河南话有哪些各别的读音?

*[注].1.括号前面的字是河南话使用的字,括号里面是河南话发音,破折号后面表示该字所对应的普通话用字。

2.斜体字拼音表示该读音应“连读”,未标明声调的拼音表示轻声,

3.“a”前面是“i”的拼音连读至“a”音的时候,“a”只发一部分音,然后应急促收回。

4. 字前带有◥记号的字表示该字是借用字,原字现代汉语中不存在。 ①人称代词

我(wō),——我

你(nī) ,——你

俺(ān),——我们

恁(nēn),——你们

②疑问代词

咋(zā),——怎么

谁(shèi),——谁

啥(shǎ),——什么

哪儿(nār),——哪

弄啥(nuà)&弄啥嘞啊(nuà lia&nòng shà lia&nèng shà lia),——干什么

③指示代词

这(zhǐa)&(zhǒ),——这,这个

那(nǎ)(nǒ)(něi),——那,那个

这◥啌(zhǐa qiáng)& 这边儿(zhǐa biánr),——这里,这边

那◥啌(nǎ qiáng)& 那边儿(nǎ biánr),——那里,那边 ①结构助词

嘞(lei),——的,地,得

样(yāng),——似的

②动态助词

着(zhuō)&(zhīa),——着

了(liāo),——了

③语气助词

哦(io),——吗

嘞(lei),——呢

呗(b?),——呗 形同义异的单音节词语

1.中(zhóng) 普通话里“中”的意义主要是中心、内部、适于、不偏不倚或用在动词后面表示持续状态等义。河南方言里,“中”的声调读作上声或阳平,是“成、行或好”的意思。

2.花(huá) 普通话中,“花”的意义主要有:花朵、花费等意义;在表示植物花的时候,单独的“花”特指棉花,而“花儿(huār)”才是表示花朵的意思。

3.得(dé短促半音) 普通话作实词的“得”有“得到、适合”等意义。河南方言里的“得”读作dē,调类为阳平,它除了有普通话的义项外,还可指日子过得舒服或满意的意思。例如:他家得哩很。就是“他家很富有或日子过得很舒服”的意思。

4.烧(sháo) “烧”在普通话和河南方言里都有“使东西着火、加热”之意,在河南话里还有“由于变得富有或得势而忘乎所以”的意思,义大致同普通话“骚”。例如:你烧啥烧?有什么可烧的?

6.寻(xìn) “寻”在普通话里是“找”的意思,在河南话中读作xìn,还表示“送给”“嫁”的意思。如有人这样问你“你寻好了冇?”就是问你找没找到对象。

7.舔(tiān) “舔”在普通话里是“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的意思,这一动词多用在物上而不用在人身上,但是在河南方言里,它却可以用在人身上,有“巴结、溜须拍马”之意,且读作阴平。

8.喷(pén) “喷”在普通话中的意思是“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压力而射出。”在河南方言里,“喷”读作阳平,既有“聊天”之意,常组词”喷空儿(pénkóngr)“。又有“胡说、说大话”的意思。例如:①咱们喷喷吧!②别听他瞎喷!③他俩又搁这儿喷空儿嘞!

9.板(bān) “板”在普通话里是名词,指“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河南方言里的“板”读作阴平,除了具有普通话里的这个意义外,它还可以作动词,意思是“扔掉”。例如:赶快把这脏东西板了!

10.瓤(ràng) “瓤”在普通话里泛指某些皮或壳里包着的东西,河南方言里除了这个意义,还有“不好,软弱和物体柔软或气压不足“的意思,读作入声调。例如:①他开车的技术真不瓤。②他瓤得很,从来不敢大声说话。③这后轮气有点瓤。

13.饮(yǐn) “饮”字与大体积家畜连用指给家畜喂食,音同”印,如:饮牛。

形同义异的双音节词语

1.成色 在普通话里“成色”是指“金币、银币或器物中所含纯金、纯银的量或泛指质量。”在河南方言里“成”读作入声调,“色”读作sē(为阳平),意思是“能力、本事”。如:老王嫌小李没成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王嫌小李没本事(或能力)。

2.光棍 “光棍”在普通话中是“地痞、流氓”之意(它与“光棍儿”意思不同),河南方言里“光棍”有“厉害、凶狠”之意,“光”读作入声,“棍”为轻声。例如河南话“你光棍啥哩?”就是普通话的“你厉害什么呀你?”

3.老婆 河南方言里“老婆”一词若把“婆”读成儿化,就不再是普通话里“指男子的配偶”之意,而是“老年妇女或老太太”的意思了。如:这个老婆儿真有意思。河南方言里就是“这个老太太真有意思”之意。

4.喝汤 “喝汤” 两音节都读作阳平。在河南话里主要是“吃晚饭”的意思。尤其是在农村,傍晚,家长喊孩子回家吃饭,常常这样喊“某某,快回来喝汤了!”

5.回来 普通话中“回来”是“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来或用在动词后,表示到原来的地方来。”在河南话里除了有普通话的这一义项外,还有“以后或过段时间”之意。比如,“这事回来再说吧!”在河南方言里就是“这事以后再说吧!”的意思,“回”读作入声,“来”读作轻声。

6.老头儿 普通话里“老头儿”就是“老年男子”的意思,在河南方言里,除了有“老年男子”的意思,还有“女人的配偶”之意,与普通话中的“老婆”对应。“老”读作阴平,“头儿”读作入声。

7.刷子 普通话里“刷子”是指“用毛、棕、塑料丝、金属丝等制成的清除赃物或涂抹膏油等的用具。”在河南方言里除了有这个意义,还有“本事、能力”的意思,例如:没有两把刷子,谁敢揽这个活儿?“刷”读作阳平。

8.不管 在普通话里“不管”是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也”等副词与其呼应,而在河南话里,它却是“不能够、不可以”的意思。例如:小王能跳上去,小张不管跳上去。“不”读作阳平,“管guǎn ”中的主要元音“a”读作“ê”音。

9.仔细 “仔细”在普通话里就是“细心、小心”的意思,在河南方言里多指“俭省或吝啬”之意,而且表达时多带有嘲讽的语气。例如:他呀,仔细得什么都舍不得买。“仔”读作入声,“细”读作轻声。

10、枯憷 念“kuchou”音,意为皱巴,不平整。 义同形异的单音节词

1.白 在河南方言里,“白”读作入声调,是“别、不要”的意思,其实是“别”的变音,例如:你白说了,我早就着了。意即“你别说了,我早就知道了”。

2.着 “着”在河南方言里除了可以作助词表动态外,读成入声调时,还有动词“知道”的意思,如:你不说我也着。(你不说我也知道)

3.小 “小” 读作入声调时,在河南方言里就是“儿子”或“年轻男子”的意思,例如:问问他小,就着了。意即“问问他儿子就知道了。”,再如他生了个小。表示他生了个儿子。

4.恁河南方言中,“恁”除了有指示代词“那么”之意(“恁”的读音与普通话同),还有人称代词“你们”之意,“恁”作人称代词时读作阴平。如:恁都那样说,他就相信了。

5.冇 “冇”(音:mou/mao/mo)相当于普通话的“没有”的意思。可以单独使用。广东话里的“冇”据说就是从河南话而演变过来的。

6.吽 ou四声 指牛

义同形异的双音节词

1.就话儿 河南方言中“就话儿”就是普通话词语“本来”的意思。

2 zho说 “zho说”在河南方言里就是普通话“一直说”的意思。如:zho说是这样,你却那样做。意即“一直说是这样,你却那样做”。其为“直”的变音。

3.滋腻 河南方言“滋腻”是普通话“小气、不大方”的意思。如:他这个人滋腻的很!

4.膈臆 “膈臆”两音节分别读作入声和轻声,在河南方言里一可就是“厌恶、讨厌”的意思,其实是“膈应”一词的变音。

5.地奔儿 这里的“奔”读作阳平,“地”读作“dia”,入声调,“地奔儿、地走”都是“步行”的意思。

6.黑下儿 “黑”的主要元音读作“ê”,“下”读作入声调。意即普通话词语“傍晚或晚上”。

义同形异的多音节词

1.胳老肢儿 “胳”中的“e”读作ê音,是普通话“腋窝”的意思。

2.不老盖儿 是普通话“膝盖”的意思,这里的“不”读作阳平。

3.谷蹲那儿 不是指地点而是指动作,是普通话“蹲下”的意思。“估堆一边儿”就是在一旁蹲着的意思。

4.灶火屋 就是普通话“厨房”的意思。

5.清早饭、晌午饭 不是早饭、午饭的意思,这里的“早”读作dao入声调,“清早饭”的意思是“上午”,“晌午饭”的意思是“中午”。例如:清早饭他还在这儿。(上午他还在这儿)  许昌话叫清早起(qing dao qie),指的是上午这段时间。

6.不任咋儿 就是普通话“不碍事、没关系”的意思。

形义同音异的单音节词

1.儿 与普通话儿相同,在不作为儿化音出现、表示孩子的时候,发音为 ler 、阳平

2.二 与普通话二一致,在表示数量的时候,发音为 ler、阳平

河南方言特别是豫北方言的变音现象

如获嘉方言的Z变韵、D变韵等变韵现象,在整个豫北以及附近毗邻地区(包括黄河沿线,以及山西、河北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

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获嘉方言研究》(侧重描写)、《音节与意义暨音系与词汇化、语法化、主观化的关联:豫北方言变音的理论研究》(侧重理论)等。

河南话

河南话属北方方言即官话方言,是中国最大的方言。河南话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官话,也就是说,古代的普通话。主要是指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战争、运动、经济活动其他原因,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以河南话为主的群体。商族语言最初是华夏化很深的东夷语,来到中原后与夏族语言(一种原始汉语方言)和诸多原始汉语方言融合成今日中原官话的雏形--华夏语。以洛阳为标准音的华夏语后来成为东周通用全国的雅言,进而发展成为扬雄《方言》提及的 “通语、凡语”。北宋时期河南话基本定型,与今日河南话几乎完全一样。通过几千年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近代的河南话。今日北方官话之所以与河南话大同小异,是历史上北方官话区长期以河南话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语汇和语法系统。河南话与中国其他北方方言有着很大的共同点,所以基本上,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听懂河南话。

河南话包括河南省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济源,21个县级市、89个县、48个市辖区、河北省南部二个市县、山东省西南部三十一个市县、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二十八个市县、安徽省淮河以北亳州等二十二个县市和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东海县赣榆县、陕西省宝鸡、安康市白河县,湖北的襄樊等。除西安道北的河南话外,河南的移民往往在异乡形成自己的方言,如南水北调工程初期从河南淅川移民到湖北柴湖的河南人,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移民还是讲着河南话,如果以语言和文化认同来区分人群,他们无疑成为湖北籍的“河南人”。

河南话分布在河南省淮河干流北部的广大地区。淮北河南话比较普及,不管是豫北的安阳、新乡、还是豫西的洛阳,豫西南的南阳,豫东的开封等,皆用河南话,河南话属于中原官话。而淮南的信阳方言分布在信阳中东部的信阳县南部、罗山、光山、新县、潢川、固始、商城一带,新县、信阳县南部、罗山县带湖北口音,东部固始、商城带有浓重的安徽口音。河南话和普通话的主要区别是音调的差别,大部分地区的口音十分接近普通话,只有声调的不同,但这种差别不影响同能听懂普通话的人的交流,能听懂普通话的人都能听懂。

近代代表方言为标准河南话,与普通话发音完全一致,圆润、宛转,在豫剧节目中的对白中使用,实际上并不存在使用人群。然而标准河南话是在郑州话的基础上形成的。沿京广铁路地区,北至河北石家庄,南至驻马店,口音接近郑州话。尚有洛阳城市话,洛阳老城话,豫西山区话,豫东话,信阳话等。

河南话形成过程与发展:

一、黄帝打败炎帝,二者联***败了东夷,华北平原西部、汾河渭河平原的炎黄后裔逐渐融合成华夏族,夏、蓟就是华夏族的两个分支。夏朝统治中原西部(河南省,山西省南部),其语言乃炎黄融合的原始华夏语;蓟统治北京,其语言乃黄帝的原始华夏语。

二、商族语言最初是华夏化很深的东夷语,流行于中原东部(今鲁西南—冀南—豫北—皖北—徐州),商朝统治中原几百年后,逐渐与中原的夏族语言融化成今日中原官话的雏形——华夏语。

三、以洛阳为标准音的华夏语后来成为东周通用全国的雅言,《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孔子讲学用的就是雅言,而不是鲁国方言,孔子成为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先驱。秦朝时推行“书同文”等文化政策,使民族共同语的传播有了政治上的保障。汉代雅言演化为“通语、凡语”,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通语”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魏晋南北朝时,以洛阳语音为标准的“通语”从中原传向北方和江左一带。《魏书咸阳王禧传》就有关于北魏孝文帝通令“断胡语”,用正音(洛阳话)”的记载。南朝宋齐梁陈都建都于金陵(今南京),当时的金陵话是洛阳话的沿用。

四、隋炀帝杨广以洛阳为首都,把数万户富商大贾从全国各地迁徙到洛阳,推广以洛阳为代表的正音和正语。唐朝时,洛阳话仍然被看作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如孔颖达对经学的传述和注疏,韩愈、柳宗元等在文学上的创作活动等,促进了汉民族书面形式的共同语的广泛流传。唐代科举时赋诗作文也提出了语音方面的要求,即要符合从魏晋南北朝流传下来的以洛阳语音为标准音的《切韵》的规范。北宋都汴梁(今开封),洛阳话和汴京话十分接近,两地流传的语音被称为“中原雅音”。南宋定都于杭州,中原雅音也随之在杭州扩大了影响,以至于今天的杭州话还同中原官话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当时洛阳话仍处于标准音的地位,“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北宋时期中原之音基本定型,与今日河南话几乎完全一样。今日北方官话之所以与河南话大同小异,是历史上北方官话区长期以河南话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语汇和语法系统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