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耻且格的且_有耻且格格翻译为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01 0
  1.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格字是什么意思
  2. 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3. 论语为政篇24章原文及翻译

为政第二原文及译文(节选)如下:

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在自己的位置众星就会四面环绕着它。”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思想纯正。”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有耻且格的且_有耻且格格翻译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去引导,用刑罚去规范民众,老百姓就可免于犯罪,但他们却不知道羞耻;用道德来教化他们,用礼制来约束他们,老百姓不但会懂得羞耻,还会自觉的遵守法律走在正途上。”

《为政》

《为政》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及再传***记录孔子及其***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文集《论语》中的一篇,包括24章。

该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格字是什么意思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翻译: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语句出自《论语·为政篇》,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作品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译: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循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

作者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这里的“格”字向来说法很多,难以统一。

主要有两种说法:

1,“正”的意思,改正。“***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修而归正也。”

2,“至”的意思,至于善。有向善,归顺的意思。

拼音:?gé gē 简体部首: 木 ,部外笔画: 6 ,总笔画: 10

释义?

◎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

◎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

◎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

◎ 阻碍,隔阂:~~不入。

◎ 击,打:~斗。~杀。

◎ 推究:~致。

◎ 树的长枝。

◎ 至,来:~于上下。

◎ 感通:~于皇天。

◎ 变革,纠正:~非。

◎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组词

格律?gélǜ

(1) [poetic metre]∶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外国诗歌也有自己的格律

(2) [rule;standard]∶规矩;准则

◎?格杀?géshā

[fight;scuffle] 拼斗杀死;击杀

◎?格杀勿论?géshā-wùlùn

[be shot down] 对顽抗拒捕或罪大恶极的***,按刑律规定,击杀致死不论及执行者的罪行

◎?格式?géshi

[form;pattern] 官吏处事的规则法度;一定的规格样子

◎?格外?géwài

[especially]∶超出常规常态之外

造句

1、用英文写信封的格式与用汉语时一样吗?

2、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3、所有的条件格式都可以利用这个属性?

4、根据下面语句的格式,仿造两句话?

5、文章的格式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表情达意。

论语为政篇24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为政篇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原文及翻译如下: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孔子说:“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翻译:孔子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翻译: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七十岁能鲔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翻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疒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翻译: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翻译: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孔子说:“用道德来统治国家的人,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强权手段、法制禁令来管理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了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不但懂得廉洁是非,而且从心里归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就有了自己的德行和做人的原则;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能接受;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照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只用为儿女的身体健康担忧,而不用担忧其他方面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

孔子说:“当今许多人认为的孝呀,就是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其实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恭敬孝顺,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侍奉父母时,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有了事情,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可口的饭菜,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给颜回授课,一整天下来他都不提任何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钝的人。等他回去后,我观察他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却能发挥我所讲的,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一种用途。”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应该先行动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做到后再把它说出来。”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团结众人却不与人勾结,品格卑劣的人则是互相勾结。”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变得精神疲倦。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说:“批判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灭。”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不明白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对于真正懂得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能少犯错误;要多看,有疑惑的先放在一旁不做,对于真正懂的,也要谨慎地去做,这样就能减少事后懊悔。说话很少犯错,做事很少后悔,自然就有官职俸禄了。”

哀公问曰:“何为***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鲁哀公问:“用什么方法才能让老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让他们居于不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不正直的人提拔上来,让他们居于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道:“要让老百姓恭敬、尽忠并互相勉励,应该怎么做呢?”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去从政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参与政事了,你以为要怎样才能算是参与政事呢?”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就好像牛车没有大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关键,马车没有辕前横木两端的木销,它还怎么行驶呢?”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知吗?”孔子回答说:“商朝承袭了夏朝的礼仪制度,其中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承袭了商朝的礼仪制度,其中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以后如果有继承周朝的朝代,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祀的鬼神,你去祭它,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及再传***记录孔子及其***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及其再传***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