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枣宜战役中壮烈牺牲,以身殉国_在枣宜战役中殉国的将领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27 0
  1. 二战时中国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军官是谁?
  2. 枣宜会战牺牲的将领是谁?
  3. 张自忠将军是不是在战场上牺牲的
  4. 钟毅的抗日名将

南瓜店战役。

1940年,枣宜会战以日军攻占宜昌告败,由于第五军指挥失误,张自忠将军前插追击过程中遭遇日军 合围,最终血战南瓜店战死,是盟军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最高军衔将领。

在枣宜战役中壮烈牺牲,以身殉国_在枣宜战役中殉国的将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战时中国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军官是谁?

这是张自忠在枣宜会战时,留给副司令冯治安的信函,亦是最后的遗书。

枣宜会战让原本被许多人误解为“汉奸”的张自忠,以身殉国,彻底地证明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

就连日军在张自忠死后,也停战一日,为其立碑,行礼致敬。而其遗体运送回重庆后,国民恸哭,蒋介石亲自执灵主祭。

张自忠将军死得壮烈,也死得可惜。

那么张自忠为何会身陷重围,而且当时在枣宜会战中,蒋介石投入了将近50个师,约35万人参战,张自忠的附近应该不是没有兄弟部队,可被围攻了一天一夜的张自忠为什么迟迟等不到兄弟部队的救援

1941年5月初,枣宜会战爆发。驻守武汉的日军11军和第3师团约11万人,在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对中国第五战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当时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是李宗仁。而张自忠则是担任右集团军总司令,负责固守襄河两岸,大洪山南侧路口以及控制长寿店以北。

然而战争爆发后不久,蒋介石被日军***情报迷惑,令第五战区的部队截断围攻南北日军。

这是一次失误的指挥。当时我军虽然人数是对方的3倍,但整体装备差,战斗力弱,从战后双方的战损可以体现这一点。(战后日军伤亡约11000人,我军伤亡约90000余人,还不包括失踪人数,战损比高达1:8)

所以,本应该集中兵力,却分兵攻敌,反而削弱了自己的战斗力。而原本固守在河东的张自忠也不得不奉命,以5个师近2万的兵力,截击2倍于自己的日军。上面的战略虽好,但没有考虑到下面部队的实情,面对日军的猛烈反击,张自忠所部陷入苦战。

被迫调整部署的张自忠本就处于劣势,而军事委员会与战区来往的电报被截,无异于将张自忠推向了死地。

张自忠部队位置和部署全被日军获悉。5月15日,日军集结39师团约5000余人,在南瓜店附近,将第33集团军总指挥部,即张自忠所在团团包围。这是一场有预谋的突袭战,而当时,指挥部仅有74师的两个团和一个特务营约1500余人,让张自忠措不及防。

张自忠被围困在南瓜店一带后,周围并非没有兄弟部队,其中汤恩伯所在的第31集团军在北面,但是他们也自顾不暇,要面对日军第3师团,并承担将其切割任务。

而且也不知道汤恩伯有没有接到张自忠的求救信息,即便接到了,作为一个指挥官,在没有接到上级的救援命令的情况下,如果擅自派部队救援,导致分割围困敌军的任务失败,那这个责任谁来承担?我想汤恩伯和张自忠的交情也没到那个份上。

另外第33集团军的其余主力部队分散在东南面,在日军第13师团等部的攻击下,根本没那个能力帮助张自忠突围,最后更是被其击溃,突围而去。

5月16日下午,天色阴暗,细雨朦胧。身边的弟兄一个个倒下,张自忠以后带着残余的战士,回撤到杏仁山下,做着最后的抗击。

终究是寡不敌众,身受重伤的张自忠,最后在敌人的枪声和之下,倒在了血泊之中。

是年,49岁。一代抗战之军魂,就此结束了自己辉煌而又壮烈的一生

枣宜会战牺牲的将领是谁?

***方面是张自忠, 第33集团军总司令,中将衔,后追封为上将。

***方面是左权 ,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相当于少将。

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市唐元村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学校,次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1914年,他投笔从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天津市***。抗日战争暴发后,他率部南下抗战。1940年5月1日,在枣宜战役(枣宜改自忠)中英勇殉国。1940年5月28日,重庆国民***举行隆重葬礼。8月15日,延安各界人士举行张自忠追悼大会,***、周恩来、朱德分别送了挽词。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1940年5月,气势汹汹的日军在鄂北一带发动枣宜会战。张自忠所在的第五战区,负责正面迎敌。5月6日晚,襄河以西的快活铺总部。兼右翼兵团总司令和33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召***议并宣布:“我明天过河去督战。”此议遭与会将领一致反对,认为他还是应该坐镇河西。尽管众人再三劝阻,张自忠执意亲征。

次日拂晓,张自忠不等手下74师主力赶到,便带着一个特务营和一个团,悄悄渡河。这已是他这一年里第四次东渡襄河了。14日前后,部队转移到湖北宜城的新街乡南瓜店一带。此时,张自忠身边仅有一支以特务营为主的1500人左右的队伍。

日军截获并破译了司令部向南京发出的密电,得知33集团军总司令部就设在南瓜店一个名叫沟里沿的小山村,于是调集6000余优势兵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发起总攻。16日,为拖住敌人,以让***赶来增援的38师对敌军形成反包围,张自忠在送走相关文职人员后,坚持不下战场。

遇难时唯一幸存的目击者、卫士谷瑞雪回忆:当参议李致远建议总司令趁敌包围圈未合拢时,应赶紧向东南转移,总司令火了,大声说:“当兵的临阵退缩要杀头,总司令遇到危险就可以逃跑?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的命是土坷拉?……今天一定要血战到底!”

下午4点,在手下官兵几乎全部战死之后,张自忠及手下一名副官一个卫士退至十里长山。此时,张已身中数弹,血流不止,鞋袜尽湿。包围圈越缩越小,当荷枪实弹的日本兵逼近张自忠时,张从大石旁的血泊中猛然站起,死死盯住面前的日本兵……

左权,原名左纪传,字慈麟,号叔仁。1905年3月生于醴陵市新阳乡芦茅村一个农民家庭。192年入醴陵县立中学,参加了***领导的“社会问题研究社”。1924年3丹入大元帅府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11月转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参加了东征讨伐陈炯明的战斗。1925年底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左权回国后到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新十二军军长,第十五军军长兼政委,第一军团参谋长和代理军团长。指挥了反“围剿”作战和东征福建漳州、黄陂战斗。1936年11月参与指挥了山城堡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左权任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前总参谋长等职。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曾参与指挥晋东南及“九路围攻”、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战役战斗。他善于把握全局,运筹周密,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干。1942年5月25日,在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时壮烈牺牲。

左权在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和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均有丰富的建树。曾与刘伯承合译《苏联工农红军新的步兵战斗条令》,发表过《论坚持华北抗战》、《埋伏战术》《袭击战术》、《论军事思想的原理》、《论我军的后勤建设》等专著、论文40余篇。

1989年,中央确定左权为33个军事家之一.

左权(1906-1942),湖南醴陵人。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家,抗战中我党牺牲的最高将领。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1924年,左权进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1925年 2月加入中国***。12 月到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 国后到中央苏区。抗日战争期间,他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长期战斗在太行山上,创建抗日根据地,先后参与指挥了粉碎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百团大战和黄崖洞保卫战等,为我军战胜敌人、取得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8年4月,日寇纠集4万多人,分九路围攻八路军主力,妄图摧毁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左权按照总部统一部署,将我军主力迅速调集武乡,以急袭手段,打击敌人之主要一路。16日拂晓,在长乐村的沙石滩上,八路军以猛虎下山之势,把敌人切为数段,血战一天,全歼敌人。此战共消灭敌军4000多人,收复了辽县、黎城等18座县城,使上百万群众从敌人的残暴统治下解放出来。

日寇在屡次遭受我军打击后,不甘失败,于1942年5月,在晋东南周围又调集了3万多兵力,发动了空前残酷的 “铁壁合围”大“扫荡”,并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辽县麻田进犯。25日,为了掩护后方机关的同志们跳出包围圈,左权率部坚持指挥战斗,自己直到最后才开始突围。当队伍冲向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一颗炮弹在他身前爆炸,左权不幸英勇牺牲。

左权牺牲的消息传开后,举国同哀。***中央北方局和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颁发《关于追悼左权同志的决定》,号召全军将士继承左权遗志,坚持华北敌后更加艰苦的斗争,直到抗战最后胜利。太行人民把辽县改名为左权县,并谱写了一曲脍炙人口的《左权将军之歌》,以永远怀念这位把热血洒在这块土地上的英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供稿)

张自忠将军是不是在战场上牺牲的

枣宜会战虽然失败,但中国军队主力尚在,日军陷入持久战的深渊。学者提到“***如说枣宜会战影响了抗战历史,那么张自忠壮烈殉国,就是对我们民族忠义精神的最好传承。”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枣宜会战牺牲的将领介绍,希望你喜欢

枣宜会战牺牲的将领张自忠

“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师、179师取得连***联***络,即带马之3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

这是张自忠于1940年5月6日深夜写给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的书信,被认为是张自忠的战前“绝命书”。

襄河是汉江流经襄阳地区的河段,被当地人称为襄河。彼时,第33集团军驻防襄河两岸。枣宜战役爆发后,张自忠一面下令襄河东岸部队分头迎敌,一面指示西岸部队做好出击准备。

5月3日,河东战局严峻,长寿店阵地被日军攻占,日军第三师团攻占泌阳,第三十九师团和池田支队从随阳发动正面进攻。

6日晚上,张自忠在快活铺总部组织将领开会,河东枪炮的轰鸣清晰可闻,会议结束的时候,张自忠丢掷一句话,“我明天过河去督战。”

众将领劝阻,“总司令应该坐镇,不要去!”张自忠力排众议,给冯治安写下了这封“遗书”,最后两句话是“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

渡河后,张自忠陆续与各部取得联络。河东将士得知张总司令亲临前线,士气大振。5月11日,张自忠率部冒雨向东追歼逃敌,使敌重创。14日,张自忠率部与南窜之敌激战于方家集,击退日军多次进攻。

5月15日,张自忠率部到达沟沿里,日军第十一军通讯部队破获张自忠总部密码,知道张自忠所在。日军第三十九师团调集五六千人和大批飞机大炮向沟沿里开进。

15日夜,张自忠旧病痢疾复发,住在村民余大保家。余大保的儿子余有才回忆,“张自忠看到村里百姓生活贫瘠,还给每家发了10块现洋。”为了给张自忠养身体,余大保给张自忠煮了南瓜粥。而因为这顿南瓜粥,沟沿里附近也有了南瓜店的名字。

16日,六千日军合围沟沿里,南瓜店战役打响。

“南瓜店战役的核心战场在沟沿里杏仁山一带,张的部队只有2000余人,后来边打边退,被围困到长山第五座山腰上。在那里殉国。”宜城市政协前秘书长、张自忠研究专家向安友说。

宜城市文史资料记载,“5月16日,血火交织,长山颤抖。”日军以飞机大炮将南瓜店轰成一片火海。

据当时负伤后幸存的张自忠警卫员谷瑞雪回忆,他见张自忠最后一面时,张自忠已身负重伤。谷瑞雪忍不住哭出声来,张自忠却说:你这小子,哭什么?战死沙场,是军人的本分。随后,他又脸朝着天,异常平静地喃喃自语道:“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你们快走!”

日军在《一位之死》中记述了张自忠殉国时的情形:“他***藤冈***端著,向敌方最高指挥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两眼死死盯住藤冈,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一颗***,命中了这个军官头部,他脸上微微地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这一刺之下,这个高大的身躯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张自忠牺牲以后,长山枪声骤停,藤冈从张自忠身上掏出一支派克钢笔,上面刻着“张自忠”三个字。藤冈后退几步,恭敬地向张自忠的遗体行了个军礼。

当日晚上,张自忠遗体被送往距战场20里的陈家集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司令部,与张自忠相识的师团参谋长专田盛寿亲自核验。日军资料记载“专田盛寿举著蜡烛久久注视张自忠的面颊,突然悲戚地说,‘没有错,确为张君。’在场者先是欢呼,继而是一阵鸦雀无声的肃穆。”

日本广播电台随即播报了这条新闻,相比以往傲慢自大的新闻稿,电台此时说道:张总司令以临危不惊、泰然自若之态度与堂堂大将风度,从容而死,实在不愧为军民共仰之伟丈夫。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敛入棺。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

5月16日深夜,第38师师长黄维纲赶到南瓜店,率队夜袭陈家集,与敌激战两昼夜,终于寻得英烈坟墓,抢回了张自忠的遗体。

5月21日,张自忠遗体从宜昌运往重庆,当日,宜昌10万群众自发会聚到街头送殡,日军飞机在宜昌上空盘旋,10万人无一人躲避。

1941年5月,黄维纲在长山为张自忠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张自忠殉难地所在的罗屋村七组村民周成芝的父亲周守缓曾参与修建长山张自忠殉国纪念碑。周守缓在世时曾告诉周成芝,当时为了把从外地运来修纪念碑的条石运上山顶,村民无偿献出自己的耕牛,因为山体陡峭,累死了七八头牛。

“纪念碑建立起来以后,长山老百姓算有了个念想。”60岁的周成芝说,在她的记忆中,长山人对张的纪念从未停止。她父亲活着的时候,每年祭日,在路口画个圈,或者到长山脚下,点上几张纸,祭奠死去的英烈。

村民何志元九十多岁了,他还记得当年张自忠带领部队到达长山,站在村里呼唤村民的声音:“乡亲们,你们出来吧,我们回来了。”

“宜城人心好,有良心”

这一个月以来,向安友俨然成了宜城市最忙的人。

向安友是宜城市政协前秘书长,研究枣宜会战及张自忠三十余年,在纪念张自忠的很多事情上,他必须“出面”给出建议。

1980年,一篇《湖北宜城各界人士清明节举行祭扫纪念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活动》的新闻稿件引起热议。这是解放以后大陆地区第一篇公开纪念张自忠的相关文章。新闻稿的作者正是向安友。

当时,向安友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宜城统战部工作。向安友和同事们有意在宜城搞一个张自忠的纪念活动。

“我知道,我当时所想做的事也有风险,但是去长山脚下的罗屋村考察以后,我觉得,我们官方的纪念已经晚了近四十年,我觉得很惭愧。”

向安友回忆,他当时注意到,时隔近四十年,1941年建立的张自忠殉国处的纪念碑以及张自忠同难烈士墓依然完好无损。同难烈士墓刚刚加了新土,墓碑处还有刚刚烧过的纸钱。

向安友所在的统战部联合有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纪念张自忠的活动。1985年,宜城市建立了张自忠纪念馆。从1980年至今,宜城市已经举办了三十余次张自忠纪念活动。

2014年,宜城市 *** 在长山开始建设张自忠抗日纪念园。“专案核心工程投资8000万元,加上景观道路、绿化,投资总额超过1亿元。”宜城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晓坤说。

新京报记者来到宜城时,纪念园已经竣工。十里长山槐花飘香,纪念园在青山之间显得恢弘肃穆。纪念园阶梯从长山山顶的纪念碑到山脚下的牌坊共1234阶,长达811米。

牌楼横批是蒋介石的题词,“英烈千秋”,对联是董必武的“裹尸马革南瓜店,忠勇震瀛寰”。

牌楼上的题词是向安友所选。他说,“在南瓜店,遂了‘奔向最终之目标’的巨集愿”。

张自忠纪念园落成,向安友觉得, *** 为宜城人完成了一个心愿。

张自忠的女儿张廉云到过宜城八次,她告诉儿子车晴,“宜城人心好,有良心。”

“我说荩忱死得好!可以给全体国民留下一个不朽的榜样……我说荩忱死得好!可以给一些官吏留一个舍身为国尽职尽责的模范……”

这是1940年7月,冯玉祥为张自忠写的悼词。

宜城市政协副***张富山说,“你看,冯玉祥悼词写得多好,我说荩忱死得好!可以给一些官吏留一个舍身为国尽职尽责的模范。百姓心里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官员,我们纪念张自忠,不能只是修个纪念碑,而是要实打实地为百姓谋利益。”

“长山地区风景秀丽,宜城市一直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景区,为当地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张富山说,“为了这个新经济增长点,市里也一直在做准备,很注重当地的生态保护。”

记者在长山地区看到,长山上种植了大面积的槐树,正值槐花盛开的季节,风一吹来,槐香四溢。在槐树林中,不时能见到养蜂的农民。

宜城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晓坤告诉记者,“市里每年都要在长山植树,但因为长山地区缺水,春夏的时候,当地的百姓吃水都困难,所以植树很困难,一处绿化,要重植三四遍。”他说,长山的绿化花了三十年,就等著有发展旅游的机会。

记者注意到,宜城市通往长山的乡村道路宽达十米,道路两旁是刚刚种植的绿化树。张晓坤说,长山地区的百姓以种植水果为营生,便利的交通对他们很重要,趁著修建纪念园的契机,专门拓宽了当地的道路,现在长山的农村道路是省道标准。

张晓坤说,修纪念园是为了纪念张自忠,另外也是为了推动红色旅游,拉动地方经济。在纪念园的规划中,包括了很多利民专案,其中包括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让当地农民进来做生意,张自忠纪念馆还准备免费给当地农民发放张自忠的资料,“农民对张自忠和枣宜会战有了系统的了解,可以给游客当导游,增加收入。”

“能够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也是对张自忠的一种纪念。”宜城市一位官员告诉记者,“一个巨人站在这里,要么你站在他的背影里,要么你走到他的前面,百姓会做对比。”

枣宜会战的伤亡情况

日军再次在国军面前显示了他们的战力,按第十一军的战报显示,该会战日军伤亡仅约7000人,与之相较,我军承认的战损为:阵亡36983人,失踪23000人,负伤50509人,如换算伤亡比率,日军投入56个大队,伤亡约占有效作战兵力的12.5%,可我军投入之兵力约54个师,概约38万人,伤亡高达总兵力29%,或是,有效作战兵力的45%!---毫无疑问,我军战败。经此一役,第五战区主力元气大伤,且重要性急速下降,直到抗战结束都没有恢复

但是,五战区的作战***基本上并无问题,会战开始前,中国方面及时发现日军企图,正确判断日军进攻方向,***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方,威胁武汉,对日军进行战役侦察,破坏其企图。此***虽好,但未能实现。日军在100多架飞机、200辆战车掩护下,突围而出;在3天的围攻中,装备较差的中国军队给予第3师团以严重杀伤,挫折了其锐气。

在南线,第33集团军截击日军的部署也是对的,但兵力不厚,通讯联络失密,致遭日军第13、第39师团的反扑,损失较大,总司令张自忠壮烈牺牲。从战场形势看,并未完全受制于日军,还保持着一定的主动性。问题出在对我方部队战力的过高估计,而实情是我军极度缺乏装备。我军至少有三个军为敌重创,但日军只掳获山/野炮二十三门,只能靠人力硬攻,打击力严重不足,以致再次上演虽包围攻击时,无法将对手全歼或给予重创。

钟毅的抗日名将

1940年5月,日军为控制长江水上交通线,调集15万精锐部队发起了攻占枣阳、襄阳、宜昌等地的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本来率部防守襄河以西,当日军攻破第五战区第一道防线,直扑襄阳、枣阳时,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毅然率领预备七十四师和军部特务营东渡襄河,抗击来犯之敌。他写信给河东的第五十九军,“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渡河后,张自忠将军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顽强抗击日军,重创日军,并截断了日军后方补给线。在日军以重兵对张自忠将军进行合围后,为牵制日军主力造成外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张将军力战不退,与敌搏杀,最后身中7弹。弥留之际,张自忠将军留下最后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旋即被日军,一代名将张自忠壮烈殉国。张自忠将军率部截敌后路并阻敌西进,彻底粉碎了日军进攻襄樊、威胁老河口的企图,使整个战局转危为安。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后,重庆成千上万的人们哭拜英灵,为其送葬。他的部下悲愤地唱着复仇之歌:“海可枯,石可烂,死也忘不了南瓜店!”表示要坚决为张自忠将军报仇。翌年5月,其部在当阳地区将围攻张自忠将军的日军酋首横山武彦击毙。1940年8月15日,延安各界一千余人隆重举行张自忠将军追悼大会。***同志亲笔为张自忠题写“尽忠报国”的挽联。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将张自忠烈士墓扩建为张自忠烈士陵园,并于1986年10月,由民政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相继恢复了“张自忠路”的名称,以示对这位抗日烈士的永远纪念。

钟毅(1901.9.24-1940.5.9),字天任,原名钟必规,1901年9月24日生于广西省扶南县长沙村(现广西扶绥县扶南乡长沙村)。民国抗日将领。1940年5月9日,钟毅在枣阳东苍苔镇浴血奋战中身负重伤,举枪自尽殉国,终年41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于1987年12月28日追认钟毅将军为革命烈士。

钟毅,1901年9月24日生于广西扶南县(今扶绥县)长沙村。其父钟曦堂(钟冥)考中光绪甲辰科秀才,成为钟家历取功名第一人;后在南宁设馆教书,家道小康。其母金氏,务农。钟毅有胞弟二:钟纪(***军长)、钟协(***扶南县县长);有胞妹三:壬坤、丽坤、薇坤。兄弟姐妹都能进入较高的学校读书,可算是书香门第。民国初年,其父曾赴南宁设办塾馆,钟毅随父就读,习四书五经、《左氏春秋》,其天资聪颖,诗词书法造诣很深,年纪很轻就能下笔成文,纵谈天下大事,尤受钟老先生和村里长者的喜爱。少年时代已名扬桑梓。

1914年,钟毅考入扶南县县立吉阳小学。他在学校刻苦努力,尊师敬长,豪爽仗义,加上他成绩优异,算术、音乐、体育等科目常常名列前茅,深得校方赞许和同学们的拥戴。此时其父母由邕返乡,在长沙村又设立私塾办学。钟毅每次放***由县城回家,一定到私塾去指导学生们唱歌、练操、绘画,并领导开展算术、竞走比赛活动,使学生们思想更加活跃,学业进步更快,深得学生们及父老的喜爱和赞扬。他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敬慕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每年暑***回乡,他都教村里的年轻人唱歌、练体操,他最爱唱的就是流芳千古的岳飞的《满江红》。

1917年夏,钟毅从吉阳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当年这所师范学校是广西培训师资的最高学府,录取学生除免交学费外,还供给膳食、服装和书籍等,以鼓励学生学习。但这所学校每年仅招收新生一班,名额50人。因此每逢考期,莘莘学子成千上万齐聚邕城应试,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是难被以录取的。而钟毅应考,一举名列第三,被誉为“扶南才子”。

1918年暑***,钟毅感到自己学校比广州、上海各校落后,毅然离开南宁赴广州,想考取当时颇有名气的大学,无奈学历限制很严,被拒之门外。这时,他听说在南京任国会议员的同乡梁培先生(那隆村人)住在广州,并知道父亲曾与梁培同是清光绪三十年同科秀才,喜出望外,便登门拜访,请梁培举荐。梁培素重乡谊,且系故人之子,便欣然答允,介绍他到广东造币厂任小职员。他一边工作,一边伺机投考学校。不久,广东省韶关讲武堂招生,钟毅即往应试,由于他成绩优异,为该校李仙根(云南人)校长所器重。在校受训两年后,这时正是军阀割据混战、斗争角逐,时局动荡的时刻。钟毅在广州目睹国事之蜩螗,外人之专横,百姓之困苦,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弃文习武,报考讲武堂。经过考试,他被录取。从此,踏上了军旅生涯。

1920年广东军阀陈炯明由福建挥军南下,将旧桂系盘踞广东的势力逐出广东,旧桂系军阀陆荣廷原主持开办讲武堂,今既败北,就把该堂迁往海南岛,草草办完学生结业手续后,便宣告结束。可这批结业学生不为陈炯明所录用,只好各奔前程。1920年,钟毅从韶关讲武堂毕业,当时正值军阀争夺地盘,派系分争排挤严重,钟毅未受重用,自己返回扶南县长沙家乡。他回乡后仍继续钻研各种军事着作,他在书房内自提诗一首:男儿仗剑出乡关,不斩楼兰誓不还,太息中原长板荡,要将只手挽河山。

1921年春,钟毅取道钦廉回到故乡长沙村,郁郁不得志,在自己的书房门口贴上“蛰园”二字,还写了一幅对联自勉:

“矢志澄中原闻鸡起舞;雄心造时势匹马纵横。”

室内题诗一首:

“男儿仗剑出乡关,

不斩楼兰誓不还。

太息中原长板荡,

要将只手挽河山。”

诗言志,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在家乡居期间,他不甘心赋闲,平时不但关心群众生产、生活,而且教育群众改革不良风俗,如反对包办婚姻和少女嫁后不落夫家等等。与此同时,他还开办了男女成人夜校,除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外,还启发群众的爱国思想。当时社会上匪风甚盛,为了保障村庄安全,他又倡导全村筑墙设闸防御匪患,并亲自编练壮丁,安排放哨守夜。

1921年秋,他由友人介绍到桂系军总司令刘震寰部任中尉副官。次年刘氏失败,林俊廷任桂军总司令,钟毅转到林部任上尉参谋。同年冬受混成旅旅长陆云高委任为第二统领,先回乡招募新兵,后编练成军,即奉命开赴贵县(今贵港市)归还建制。当他带领队伍刚到南宁时,忽然接到陆云高已被李宗仁“定桂军”击溃的消息,他觉得陆云高不能投靠,便将队伍带回家乡,宣布解散。钟毅再度居家半耕半读,更广泛地与社会实际接触,其住房另改名为“留芳馆”。

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先生在广州举行了***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接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大会标志着国共合作和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钟毅当时已倾向于的“三民主义”,一心走革命道路。这年,李宗仁、黄绍竑攻取广西省会——南宁,李、黄部队多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军官,士气旺盛,阵容焕然一新。韶关讲武堂毕业生李明瑞,已在黄绍竑部任上校团长,过去曾与钟毅交谊甚笃,即函邀钟出来相助,钟毅应邀受任为上尉连长,旋即开赴柳州、桂林。扫荡陆荣廷、谭浩明残部的战事结束后,钟以战功晋升少校营长。当时,广西由于连年兵灾,元气大伤,生产凋敝,匪风甚炽,省府乃派钟毅率部进驻龙州,负责肃清匪患,安抚民生。钟抵龙州后,分别召开城乡民众大会,谆谆告诫大家要团结合作,守望相助,生聚安业;少数误走歧途的人,只要改邪归正,重务正业,既往不咎,后来又颁布了有关法令。由于他贯彻得力,不久匪患平息,社会渐趋稳定。

1926年7月,北伐开始,广西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北上抗战,钟毅率部队作战勇猛,在德安马回岭中建立战功,被提升为第七军第三团上校团长。1926年7月,国共两党合作后誓师北伐,两广同时发兵参与北伐战争,广西编成北伐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钟毅编入战斗序列。不到半年,北伐军势如破竹,攻克了长沙、武汉,继而东下,增援江西方面友军,夹攻北方军阀孙传芳部。第七军在长江南岸安马回岭之役,迫使敌军溃退,赢得了北伐史上着名的“德安大捷”.广西第七军被誉为“钢军”,钟毅由营长晋升为第七军第二旅第三团上校团长。

1927年,北伐革命军攻克金陵(南京)后,蒋介石叛变革命,发动了“四·一二”***,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分裂,新桂系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强军队的建设,钟毅在李宗仁部转任上校参谋。1927年7月,军阀孙传芳率数万大军渡江反扑,钟毅率其部队在何应钦、李宗仁指挥下,在龙潭一带与敌血战,激战数日,全歼该敌。从此,军阀孙传芳势力一蹶不振。

1933年,李宗仁派钟毅任梧州第四高中上校军训大队长,随后又调任广西大学军训主任。1934年,钟毅考入***陆军大学特二期深造学习。他刻苦学习各种军事学术理论,研究现代作战的战略战术,力求精深,从不自满。

钟毅从陆军大学毕业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全国军民在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奋起抗战,钟毅请缨上阵杀敌,以雪国耻。正好这时广西抗日军队扩编,成立第三十一军,钟毅被任命为第三十一军第一三八师第四一四旅少将旅长,率军北上抗日。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发生,钟毅积极拥护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日。翌年8月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广西成立第三十一军,钟毅派任一三八师四一四旅少将旅长,11月北上抗日,防守津浦路段。

1938年春,固守明光、凤阳的第三十一军遭日寇袭击,四一四旅首当其冲,激战数日,因装备悬殊,无法抵御敌人优势火力,奉命转进淮河沿岸。在撤退中,钟毅目击沿途民众四散逃难,感慨万千,即赋诗两首以明志:

“半夜班师天地昏,中原到处哭声闻;

料应卷土又重来,一战唤回故乡魂。”

“四境纷传撤退忙,倭夷横海渡长江;

临淮关上思歼敌,剑气升腾月满窗。”

1938年夏,台儿庄战役胜利结束,部队转进鄂东,保卫武汉。10月,部队开到浠水,钟毅晋升为一七三师中将师长。武汉放弃后,一七三师退守襄樊地区,保卫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老河口。

1938年夏,武汉保卫战开始,钟毅奉命转进鄂东,担任阻击日军的作战任务。钟毅率领全体官兵,日夜赶修工事,储备。在激战中,他常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沉着地应付战斗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形势。由于他指挥有方及全体官兵的拼死作战,阻滞了日军的推进,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钟毅以战功晋升为第一七三师中将师长。武汉会战以后,第一七三师奉令退守鄂北襄樊地区,受第五战区节制,保卫第五战区司令部驻地老河口。

1939年12月,中国军队开展冬季攻势,出击进攻日军据点,钟毅将军指挥第一七三师英勇作战,接连扫除日军在安陆、钟祥的据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任务完成后,回师环潭,途经平林店。传闻平林店是汉武中兴之地,钟毅即登观览,不胜感慨,希望早日荡平日寇,还我河山,以“平林怀古”为题,赋诗如下:

“汉家火德未全衰,崛起平林旷代才;

观斗山前将星合,朝王庙上霸图开。

千秋帝业留陈迹,万里风云动壮怀;

满眼乾坤纷忧日,登日我亦戎衣来。”

部队回到环潭,师部驻乔家寨,各团分别防守随、枣沿线。1940年4月间,日寇再次进犯鄂北第五战区防线,集中六七个师团兵力,配备大量装甲车、大炮,并以空军配合,发动第二次随县、枣阳战役,妄图打击第五战区抗日武装力量。当时由第十一集团军黄琪翔指挥的第八十四军所辖一七三师(师长钟毅)、一七四师(师长张光玮)和一八九师(师长凌压西),固守随县、枣阳正面,由于敌我悬殊,张、凌两师奉命向豫南撤退,一七三师负责掩护,钟毅指挥将士与敌周旋,抄袭敌军交通,艰苦奋战。

湖北抗日战场上进行的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正面抗日战场几次重大的军事战役之一。日军为报第一次随枣战役惨败之仇,消灭鄂北我第五战区野战主力,集中了五个师团的重兵。我抗日爱国官兵在这次战役中,浴血奋战,顽强阻击日本侵略军,给进犯的日军以重大杀伤,粉碎了日军扫荡消灭我湖北野战大军,屏障其占领下的武汉,打开进攻鄂西之路,迫使中国抗日***投降的企图。同时,我方在作战中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涌现出了许多不畏强敌,誓与日本侵略军血战到底,为国捐躯的爱国烈士,***第八十四军第一三七师师长钟毅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

第八十四军的三个师,当时隶属于黄滇翔将军的第十一集团军奉令担任守备襄花线上的随县、枣阳一线阵地。钟毅将军指挥一七三师将士浴血奋战,打得敌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由于我火力太弱,将士伤亡殆尽。5月5日,日军联合兵种的精锐部队突破第一七三师左邻部队的防线,企图迂回包抄我主力。为粉碎敌人的阴谋,军部指示第一七三师担任后卫,牵制日军,掩护主力撤至唐县镇一线,向枣阳集中。

钟毅墓

5月6日,日寇联合兵种在唐县一线集结,向一七三师猛扑,一七三师孤军无援,损失惨重,钟毅只好率领剩下将士,且战且退。5月8日,钟师长率部到达河南省边境之苍台附近时,又遭日军骑兵追袭。双方短兵相接,杀成一团,队伍失去控制。5月9日,钟师长身边只剩下一个卫士排。他宁死不屈,率领卫士与日军厮杀了两个时辰,弹尽粮绝,官兵伤亡殆尽。钟将军右胸负了重伤,血染前襟。钟毅右胸中弹重伤,他顽强地支撑着,下令士兵迅速分散突围,当他生命垂危之际,即将作战资料、信件、日记本及印章等物包裹好,埋在附近芦苇丛中,然后仰天长啸,高喊:“中华民族奋起呀!抗日必胜,建国必成!”终于杀身成仁,尽忠殉国。钟毅率一七三师与日军滕田师团血战7天7夜,身负重伤,在敌众我寡,弹尽援绝的情况下,为不受敌俘,举枪饮弹,壮烈牺牲,时为1940年5月9日下午3时,时年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