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的于,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句式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01 0
  1. 段入于鄢的上一句段入于鄢的上一句是什么
  2. 高一语文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
  3.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4. 东莱博议文言文

1. 《于园》和《黄鹤楼》的词类活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急啊急

一)名词的活用 ⒈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⑴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今王鼓乐于此。 ③冠切云之崔嵬。

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的于,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句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简析 “蹄”本是名词,在句中却接了宾语“之”,这时“蹄”起到了动词的作用,所以应该活用为动词,是“踢”的意思;名词“鼓”带宾语“乐”,用作动词:弹奏;名词“冠”带宾语“切云之崔嵬”,用作动词:戴。 ⑵名词后面带补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履至尊而制***。

②郑商人弦高市于周。 简析 名词“履”带补语“至尊”,用作动词:登上;“市”带补语“于周”,用作动词:做买卖。

⑶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简析 “水”前带副词“非”和能愿动词“能”,用作动词:游水;名词“王”前有副词“则”,用作动词:统治天下、称王。 ⑷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联合、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例如 ①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简析 名词“事”迭用,第一个用作动词:做、从事。 ⑸前面有结构助词“所”, 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置人所罾鱼腹中。

简析 名词“罾”前有结构助词“所”。用作动词:用网捕捉。

⑹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 例如 ①秦师遂东。 简析 方位名词“东”前面有副词“遂”,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⒉名词的使动用法 ⑴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 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简析 “王”后跟“我”作宾语,是“使我为王”。 ⑵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 例如 ①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简析 “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⑶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 ①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②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简析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 “东苏子”,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⒊ 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 ①孟尝君客我。 简析 名词“客”后带宾语“我”,活用作意动词。

“客我”即“以我为客”,意即“把我当做客人”。 ⒋ 名词直接做状语 ⑴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简析 名词“席”、“包”、“囊”分别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⑵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简析 名词“面”做动词“刺”的状语,表示“刺” 的方式:当面。 ⑶ 名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简析 名词“船”作动词“载”的状语,表示“载”所用的工具:用船装。 ⑷ 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 孤帆一片日边来。

简析 名词“日边”作动词“来”的状语,表示“来”的地点:从日边。 ⑸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良庖岁更刀。

简析 时间名词“岁”作动词谓语“更”的的状语,表示“更” 的性质:每年。 ⑹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南取百越之地

简析 方位名词“南”做“取”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向南。 ⑺名词表示情况逐渐地发生变化,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而乡邻之生日蹙。

简析 名词“日”作形容词谓语“蹙”的状语,表示“蹙” ,这种情况逐渐的发展变化: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二)动词的活用 ⒈动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 ①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简析 动词“奉”用作名词,意即“奉送的机会”,作句子的主语。 ⒉动词的使动用法 ⑴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例如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项伯***,臣活之。

简析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

⑵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 ②晋侯饮赵盾酒。

简析 “食”,吃,是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⒊ 动词的为动用法 例如 ①死国可乎。

简析 “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 (三)形容词的活用 ⒈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 大行不顾细谨。

简析 “细谨”,形容词用作名词,意即“细枝末节”。 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⑴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简析 “高”本是形容词,但在本句中作了成分,译作“推崇”。 ⑵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

2. 张岱的《于园》和阎伯理的《黄鹤楼》的实词与虚词,以及特殊句式和

于园》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一个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造的园子。如果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热情的招待我们

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成的***山。堂屋前面是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又因空旷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阴暗深远而奇特。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这座阁子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唧唧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山而有名声,这些***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黄鹤楼》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①、东阳八咏②,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译文: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讳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

美的地方。

3. 文言文特殊句式

原文出自北宋 苏洵《六国论》中的内容,原文应是“其势弱于秦”.而原文的语法构成是:其势:定中短语,充当主语;弱:形容词,充当谓语;于秦:介宾短语,由于介词“于”的述词“弱”是形容词,因此这里的于宾短语“于秦”是表比较对象的补语,而并非是状语后置.所以,“其势弱于秦”的大意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小.另及: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是文言文的一种语法现象.关于这个问题,现代学者李佐丰在他著作的《古汉语语法学》中,专门讲了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充当状语,为什么要后置为介宾补语的道理,并介绍说:在介宾短语中,“以”字介宾表示与物、工具时最常由状语改变为补语,这种变化常见于以下四种原因造成.1)述语的结构不复杂,“以”宾短语比较复杂,大多置于动词之后.例如:○《国语·晋语二》: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丧乱并臻.(加上与敝国国君去世之事重叠发生,丧亡祸乱接踵并至.)本例中以宾短语“以寡君之不禄”表与物,充当述语“重之”的与物状语,因其复杂而置于谓语之后,改为与物补语.即以宾短语由原来限定谓语“重”变为补充说明谓语“重”.“以”可译为:与.注意:本例中,以宾短语“以寡君之不禄”所表示的与物是事,而非物!○《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等(重耳)到达宋国,宋襄公把八十匹马送给他.)本例中以宾短语“以马二十乘”表与物,充当述语“赠之”的与物状语,因其复杂而置于述语之后,改与与物状语作补语.“以”可译为:把.“及宋”是及宾短语充当全句的主语,表时间.“及”可译为:等.2)述语中用“之”等代词作宾语时,为了使“之”接近指代的对象,“以”宾短语可以后置为补语.例如:○《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拥有上千辆兵车的国家,夹持在大国的中间,而大国拿战争威胁施压屈服它,拿灾害饥荒使它相就.)本例中用在介词“以”前的“之”指代“千乘之国”,为了使他称代词“之”在位置上,接近所指代的对象“千乘之国”,以宾短语“以师旅”和“以饥馑”充当动词“加”和“因”的状语,表工具,后置为补语.“以”可译为:拿.乎宾短语“乎大国之间”表处所,“乎”可译为:在.○《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在五亩大的宅园中,把桑树种在宅园,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衣服.)本例中用在“以”前的“之”指代“五亩之宅”,为了使代词“之”在位置上,接近指代的对象,“以”宾短语充当动词“树”的状语,表与物,后置为补语.以宾短语“以桑”表与物,“以”可译为:把.3)把本该用在动词之前的状语,移到动词之后,这种句式的改变,有突出或强调“以”宾短语的作用.例如:○《国语·楚语上》: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屈到喜欢吃菱角,生病时,叫来他的宗老并叮嘱他们,说:“一定要用菱角祭祀我.”)本例中的屈到喜欢吃菱角,就要求祭祀他的时候一定要用菱角.后来他的儿子不用,并以此展开文章.这里的“芰”是作者加以突出的事物,所以用在动词之后.以宾短语“以芰”表与物,“以”可译为:用.○《国语·周语下》:且吾闻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况且我听说成公出世时,他母亲梦见神人在他的***上打上黑记.)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以墨”本该用在动词“规”之前做状语,后移到动词“规”之后,是为了强调“以墨”的作用,因为这位成公后来就叫“黑臀”.4)在对偶、排比句中,也可以把“以”字介宾放在后面.例如:○《国语·晋语九》: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用文德引导他,用道理规范他,用精力效劳他,用生命奉献他)本例中“以”宾短语是对偶,所以“以”宾短语作补语.以宾短语均表工具,可译为“用”.○《左传·昭公五年》:道之以训辞,奉之以旧法,考之以先王.(用古圣先贤的言语引导他,用旧时的法度奉承他,用先王的事例考核他)本例中的“以”宾短语是排比,所以“以”宾短语作补语.以宾短语均表工具,可译为“用”.。

4. 于园文言文

原文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山显,(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 仪真汪园,葢石费至四五万,其所最加意者,为“飞来”一峰,阴翳泥泞,供人唾骂。余见其弃地下一白石,高一丈、阔二丈而痴,痴妙;一黑石,阔八尺、高丈五而瘦,瘦妙。

得此二石足矣,省下二三万收其子母,以世守此二石何如?)译文与注释[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五里铺,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筑的园林。

瓜州:镇名。步:水边停船之处。

所园:所建筑的园林。园:动词,建筑园子。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显者:指有名声有地位的人。刺:名帖。

这里做动词用,投名帖。钥:钥匙。

[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知府的佐官,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 余:我。

款:殷勤招待。之:人称代词,我们。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山。

奇:特殊的,罕见的。磊石:用各种各样的石块堆砌成***山。

磊:垒,堆砌。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 堂屋前面有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植:栽种。

缘:顺着,沿着。以:因为。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临:临近。绝壑:陡峭的山沟。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卧房的栏杆外面,有—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

坐其中,颓然碧窈。] 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得像小船,横跨在小河上。

这座阁子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艇子:小船。

蒙丛:覆盖,丛生。啾唧:细小而碎杂的声音:颓然:柔顺的样子,文中是舒坦的意思。

碧窈:碧绿幽远。[瓜洲诸园亭,俱以***山显,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 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山而有名声。(这些***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细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诸:众,各。俱:都。

以:凭借。显:显扬,有名声。

憾:心感不满。注:“至于园可无憾矣”一句可以翻译为:1、至/于园/可无憾矣(这样的***山石安置在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2、至于/园/可无憾矣(这样的***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3、至于园/可无憾矣(游玩瓜洲,到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整体译文 于园在瓜洲停船五里铺的地方,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的园子。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的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知府的佐官,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 这座园子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山。

前屋前面有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再向后,有一座长得像小船的水阁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山而有名声,(这些***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细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5. 《木兰诗》中的:通***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一词多义

通***字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4]古今异义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4]一词多义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买:a.买(东西),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愿意为此去买鞍马.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段入于鄢的上一句段入于鄢的上一句是什么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烛之武去说服秦穆公,一席话就把将要灭亡的郑国挽救过来了,(他)不仅仅使秦军退却,而且秦军退去之时还派兵戍卫(郑国),局势变化的太快了! (你给的原文不全)

高一语文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

段入于鄢的上一句: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的上一句:京叛大叔段。诗词名称:《郑伯克段于鄢》。本名:左丘明。所处时代:先秦。出生地:鲁国都君庄(今山东肥城)。主要作品:《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周郑交质》《石_谏宠州吁》等。主要成就:著编年体史书《左传》著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信仰:儒学。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段入于鄢”的详细介绍:

一、《郑伯克段于鄢》的全文点此查看《郑伯克段于鄢》的详细内容

初,郑武公娶于申,

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

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

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请京,

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

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

不过参国之一;中,

五之一;小,

九之一。今京不度,

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

焉辟害?”对曰: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无使滋蔓。蔓,

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

况君之宠弟乎?”公曰:

“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

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

臣请事之;若弗与,

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

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至于廪延。子封曰:

“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

厚将崩。”大叔完聚,

缮甲兵,具卒乘,

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

“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五月辛丑,

大叔出奔共。书曰:

“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

故不言弟;如二君,

故曰克;称郑伯,

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

_我独无!”颍考叔曰:

“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

且告之悔。对曰: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

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公入而赋: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

其乐也__!”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

纯孝也。爱其母,

施及庄公。《诗》曰: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二、译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利。”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_,厚将崩。”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背叛归为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公子吕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国。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遂_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_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__。”遂为母子如初。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诗经·大雅·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三、左丘明其他诗词

《曹刿论战》、《蹇叔哭师》、《烛之武退秦师》、《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周郑交质》。四、背景

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互相兼并的战争,各国内部统治者之间争夺权势的斗争也加剧起来。为了争夺王位,骨肉至亲成为殊死仇敌。隐公之年(公元前772年),郑国国君之弟公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公叔段,使他“出奔”。

五、赏析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十分典型的兄弟相争的故事。

人们常用“亲如兄弟”来形容亲情的深厚,也用“亲兄弟,明算帐”来说明亲情和利益冲突之间的关系。我们凭自己的生活体验深知,亲情在很多时候是脆弱的,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亲情远远不足以化解由利益导致的矛盾冲突。当然,兄弟相争,并非完全没有是非曲直,并非完全没有正义、真理的存在。比如,郑庄公与共叔段的权位之争,按传统观念,长子是王位天然的继承者,是“天理”,不容有违背。这样,郑庄公就代表了合理的、正当的一方,而共叔段夺取王位的图谋,便是不合理的、不正当的。代表合理的、正义的一方,往往充满“正气”,可以慷慨陈辞。鸣鼓攻之,可以稳坐如山,居高临下,所以郑庄公才可以自豪地、以先知的口吻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抛开这个故事不论,‘多行不义,必自毙”也算是一条普遍真理,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样。几乎可以说,古往今来,凡是作恶的人,搞阴谋诡计的人,违法乱纪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如果坐着等待结果的到来,等待作恶者“自毙”,显然是愚蠢的,无异于自己坐以待毙,很可能让作恶者占尽了风光好处。我们要相信***说过的:“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所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对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么说来,以恶抗恶,以暴力抗恶,以阴谋诡计对阴谋诡计,在一定范围内便是合理的事。真理、道义总得以某种方式来加以捍卫,对真理、道义的信念,总不能替代实际有效的行动,就好比强盗闯进我们家里,是不可能凭借善良的愿望和对正义的信念来阻止强盗的抢劫的。唯有拿起武器,同强盗搏斗,把强盗赶出家门去,才是用行动来维护自己的信念,因而真理、正义才可能得到证明,得到捍卫。

儒家传统一直是主张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在内心承认的真理,在思想和言论中确信原则,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加以体现,让真理、原则变成行动的指南。如果能做到这样,不溢、恶行、阴谋等等,就既不是可怕的猛兽,也不是不可战胜和征服的。关键不在对方,而在自己是否能挺身而出,以及如何挺身而出,从而让东风压倒西风。

六、注解

初:当初,这是回述往事时的说法。

郑武公:名掘突,郑桓公的儿子,郑国第二代君主。

娶于申:从申国娶妻。申,春秋时国名,姜姓,河南省南阳市北。

曰武姜:叫武姜。武姜,郑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

共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名段。他在兄弟之中年岁小,因此称“叔段”。

寤生: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生出来。寤,通“_”,逆,倒着。

惊:使动用法,使姜氏惊。

遂恶之:因此厌恶他。遂,连词,因而。恶,厌恶。

爱:喜欢,喜爱。

亟:屡次。

于:介词,向。

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弗,不。

及庄公即位: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及,介词,到。即位,君主登上君位。

制:地名,即虎牢,河南省荥(xíng)阳县西北。

岩邑:险要的城镇。岩,险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虢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虢,指东虢,古国名,为郑国所灭。焉,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是”“于此”。

佗邑唯命: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佗,同“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唯命,只听从您的命令。

京:地名,河南省荥阳县东南。

大:同“太”。

祭仲:郑国的大夫。都邑的城墙超过了300丈。雉,古代城墙长一丈,宽一丈,高一丈为一堵,三堵为一雉,即长三丈。

国之害也:国家的祸害。

先王:前代君王。大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参,同“三”。中等城市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五分国之一”的省略。小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九分国之一”的省略。

不度:不合法度。

非制也:不是先王定下的制度。

不堪:受不了,控制不住的意思。

焉辟害:哪里能逃避祸害。辟,“避”的古字。

何厌之有:有何厌,有什么满足。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定语。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为之所:给他安排个地方,双宾语,即重新安排。

无使滋蔓:不要让他滋长蔓延,无,通“毋”。

图:除掉。

犹:尚且。

况:何况。

毙:本义倒下去、垮台。

姑:姑且,暂且。

既而:固定词组,不久。

鄙:邑也,从邑,_声,边境上的城邑。

贰:两属。

公子吕:郑国大夫。

堪:承受。

若之何:如果想把国家交给共叔段。与,给予。那么我请求去事奉他。事,动词,事奉。使动,使民生二心。

无庸:不用。

将自及:将自己赶上灾难,及,本义追赶上。

收贰以为己:把两属的地方收为自己的领邑。贰,指原来贰属的西鄙北鄙。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廪延:地名,河南省延津县北。

厚将得众:势力雄厚,就能得到更多的百姓。众,指百姓。同昵(异体),亲近。

厚将崩:共叔段对君不义,百姓就对他不亲,势力再雄厚,将要崩溃。

完聚:修治(城郭),聚集(百姓)。完,修葺(qì)。

缮甲兵:修整作战用的甲衣和兵器。缮,修理。甲,铠甲。兵,兵器。

具卒乘:准备步兵和兵车。具,准备。卒,步兵。乘,四匹马拉的战车。

袭:偷袭。行军不用钟鼓。

夫人将启之:武姜将要为共叔段作内应。夫人,指武姜。启之,给段开城门,即作内应。启,为动用法。

公闻其期:庄公听说了偷袭的日期。率领二百辆战车。帅,率领。古代每辆战车配备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百乘,共甲士六百人,步卒一万四千四百人。

叛:背叛。

入:逃入。

公伐诸鄢:庄公攻打共叔段在鄢邑。诸,之于,合音词。

辛丑:干支纪日。

出奔共:出逃到共国(避难)。奔,逃亡。

不弟:不守为弟之道。

克:战胜。

讥:讽剌。

谓之郑志: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志,意愿。

誓之:为动,对她发誓。

黄泉:地下的泉水,喻墓穴,指死后。

悔之:为动,对这事后悔。

颍考叔:郑国大夫,执掌颍谷(今河南登封西)。

封人:管理边界的地方长官。封,聚土培植树木。

有献:有进献的东西。

赐之食:赏给他吃的。

食舍肉:吃的时候把肉放置一边不吃。舍,舍的古字。

尝:吃过。

羹:带汁的肉。

遗之:赠送给她。

_我独无:我却单单没有啊!_,句首语气助词,不译。

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问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敢,表敬副词,冒昧。

故:原故,原因和对姜氏的誓言。

悔:后悔的心情。

何患焉: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呢?焉,于是。

阙:通“掘”,挖。

隧而相见:挖个地道,在那里见面。隧,隧道,这里用作动词,指挖隧道。

其谁曰不然:那谁能说不是这样(不是跟誓词相合)呢?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的语气。然,代词,代庄公对姜氏发的誓言。

赋:走进隧道里,欢乐真无比。走出隧道外,心情多欢快。从此作为母亲和儿子象当初一样。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施:延及。

匮:尽。

锡:通赐,给与。

其是之谓乎:其,表推测语气,之,结构助词,助词宾语前置。

相同朝代的诗歌

《***薇歌》、《春王正月》、《宋人及楚人平》、《吴子使札来聘》、《虞师晋师灭夏阳》、《郑伯克段于鄢》、《曾参烹彘》、《智子疑邻》、《师旷撞晋平公》、《滥竽充数》。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郑伯克段于鄢的详细信息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一书的精彩片段,也是我国古代外交史的成功范例。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

 晋侯①、秦伯②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③,且贰于楚④也。(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先依附于晋国而后来又依附于楚国。①晋侯:指晋文公。②秦伯:指秦穆公。周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是称其爵位;而?晋文公?秦穆公?是称其谥号。③无礼于晋:晋文公为公子时流亡各诸侯国,曾经过郑国。郑原本是晋的附属国,但晋献公以后,晋开始衰落,郑转而依附楚国,所以当公子重耳来到时,没有以应有的礼遇相待。④贰于楚:指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贰,从属二主。)晋军①函陵②,秦军氾南③。(晋国的军队驻扎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氾南。①军:动词,驻扎。②函陵:郑国地名,在现在河南省新郑县北。③氾南:氾水的南面,今河南省中牟南,也属郑地。氾,f?n。)[开篇虽只寥寥数语,对于全文却关涉极大。它不仅暗示郑国危在旦夕,为主要人物的登台布置了背景,而且为烛之武游说成功埋下伏笔。首先,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都只关系晋国,而与秦国无关,为烛之武离间秦晋提供了可能。其次,秦、晋军队分驻两地,互不接触,为烛之武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条件。]

 第一段交代晋秦围郑的原因,叙述秦晋的军事态势,说明郑国危如累卵的情势。

 佚之狐①言于郑伯②曰:?国危矣,若③使④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遣烛之武去见秦穆公,他们的军队一定会撤退的。?①佚之狐:郑国大夫。佚,y?。②郑伯:郑文公,前672年至前628年在位。③若:如果。④使:派遣。)[大敌当前,国难临头,佚之狐提出分化秦晋联盟的策略,又力荐烛之武赴此重任,由此见出佚之狐的超凡见识和知人善举,也从侧面渲染出烛之武超群的外交才干。]公从之。辞①曰:?臣之壮也,犹②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③。?(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可是烛之武推辞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事啦。?①辞:推辞。②犹:尚且。③已,同?矣?。)[烛之武婉言推辞,表面上是说自己年纪衰老,无能为力,实际上是借此以泄其长期不得重用的怨愤。]公曰:?吾不能早用子①,今急而求子,是②寡人之过③也。然④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⑤之。(郑文公说:?我没能早先重用您,现在有急难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但是郑国灭亡了,对您也很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这件事。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②是:这。③过:过错。④然:表转折,然而。⑤许,答应。)[郑文公先勇作自我批评,接着话锋一转,以亡国之害婉劝。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毅然赴任。国难当头,郑国君臣化解矛盾,上下齐心,同仇敌忾。]

 第二段写佚之狐提出瓦解秦晋联盟的破敌之策,烛之武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毅然接受出使秦军的使命。

 夜缒①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②知亡矣。(夜里,烛之武用绳子缚住身体,从城墙上掉下去。见到了秦穆公,说:?秦、晋两国军队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就要灭亡了。①缒:zhu?,用绳子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送。②既:已经。)[烛之武说秦,先以哀兵出之,坦陈在强国面前,郑国必亡,求得秦穆公同情。]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①。(***若灭了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①执事:左右办事的人。不说麻烦您,而说麻烦您部下办事的人,是对对方的尊敬。)[接着出人意料,不是站在郑国的立场,请求秦国退兵,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直言如果亡郑于秦有益,则请秦国进军。烛之武仿佛不是郑国的说客,倒是秦国的谋士,这便迎合了秦穆公的心理,能够博取他的好感。又避开了出使的目的,不谈如何使郑国不亡,而谈郑国该不该亡,解除了秦穆公的戒心。可见烛之武游说策略的高明。]越国以鄙远①,君知其难也。焉②用③亡郑以陪④邻⑤?邻之厚,君之薄也。(秦如果越过邻国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因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晋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①鄙远:以远国为边鄙。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这里代指郑国。②焉:何,为什么。③用:因,介词,表原因。④陪:增加。⑤邻:邻国,指晋国。)[从地理位置分析:秦在西,郑在东,晋居秦郑之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不需要亡郑,亡郑于秦无益。从结果分析:?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厚晋必薄秦,亡郑于晋有益,于秦有害。独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从反面申述,说明郑不可亡。]若舍①郑以为东道主②,行李③之往来,共④其⑤乏困⑥,君亦无所害。(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往客宾的主人,贵国使者往来,郑国供给他们食宿,这对您秦国也没有什么害处。①舍:放弃。②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郑在秦东,故可以招待秦国过往使者。③行李:出使的人。原写作?行吏?,后习惯写做?行李?。④共:ɡōnɡ,同?供?,供给。⑤其:指代使者。⑥乏困:指食宿方面的不足。行而无资谓之乏,居而无食谓之困。)[?舍郑?君亦无所害?,这是从正面分析:存郑对秦有利。]且君尝为晋君赐①矣,许君焦、瑕②,朝济③而夕设版④焉⑤,君之所知也。(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把焦、瑕这两座城池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抗拒秦国,这是您所知道的。①赐:恩赐,这里指秦穆公于周襄王三年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立为国君的事。②焦、瑕:晋国两邑名,都在今河南陕县附近。③济:渡河。④设版:指版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版。⑤焉:于是,在那里)[从历史事实分析,晋忘恩负义,出尔反尔,?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言下之意是,晋这样的盟友不可信,秦不可与晋结盟,助晋灭郑必不得好报,提醒秦别忘历史教训。]夫晋,何厌之有①?既东封②郑,又欲肆③其西封,若不阙④秦,将焉⑤取之?阙秦而利晋,唯⑥君图⑦之。?(晋国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呢?他在东边把郑国成为他的边邑以后,就会再向西扩大它的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总之,灭掉郑国,就会使秦国受到损害而使晋国得到好处,请您好好考虑这件事吧。?①何厌之有:即?有何厌?的倒装,厌,满足。之,起前置宾语的作用。②封:疆界。这个?封?字,用作动词,?封郑?,以郑国为边境;下一句的?封?字,用作名词。③肆:延伸、扩张。④阙:quē,侵损、削减。⑤焉:哪里。⑥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⑦图:考虑。)[从晋国本性分析,?夫晋,何厌之有?晋欲称霸诸侯,?既东封郑?,必将?肆其西封?,故从战略上看,晋不是秦之同盟,而是秦之最大威胁,是郑与秦共同的敌国。]秦伯说①,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②戍之,乃还。(秦穆公听了这番话,很高兴,和郑国订立了盟约。委派杞子、逢孙和杨孙等人守卫郑国,于是秦军就撤回了。①说:同?悦?。②杞子、逢孙、杨孙:三人都是秦国大夫。杞,Qǐ,姓。逢,P?nɡ,姓。)[?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游说成功。综观烛之武说辞,内心里处处为着郑国,但言词间却又完全站在秦国的立场,晓之利害,陈之得失,有理有据,深刻透彻。说明郑不仅不能亡,不仅应该存,而且与秦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穆公不由不心悦诚服,使秦终于与郑由交战国变成同盟国。]

 第三段写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多个角度陈述利害得失,不仅说服秦穆公撤军,而且促成秦国与郑国联盟。

 子犯①请击之②。(子犯请求按原***进攻郑国。①子犯:晋国大夫狐偃,晋文公舅,?子犯?是其字。②之:指郑国。)公曰:?不可。微①夫人②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③而敝④之,不仁;失其所与⑤,不知⑥;以乱易⑦整,不武⑧。吾其⑨还也。?(晋文公说:?不行。***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达今天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同盟国内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不符合武德。我们还是回去吧。?①微: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设或条件。②夫人:那人,指秦穆公。③因人之力:晋文公曾在外流亡十九年,最后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因,依靠。④敝:损害。⑤与:结交,亲附。⑥知:通?智?。⑦易:替代、改变。⑧不武,不符合武德。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⑨其:表祈使语气的副词,还是。)亦去①之。(于是晋国也撤离了郑国。①去:离开。)[写晋国撤军,交代战事结局,呼应开篇?师必退?。子犯主张继续攻郑,晋文公看出秦郑已经结盟,此时攻郑实际上是与秦交战,而与秦交战尚不到时候,道义上也说不过去,于是果断决定撤军,对比中见出二人战略眼光的高低。明明是与秦交战力不从心,却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体面下台,这样不会挫伤士气,又足见晋文公机智。]

东莱博议文言文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而

连词 关系 例句 译

并列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又

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而且、并且

承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后序》 就、接着,或不译

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但是、却

***设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如果、***如

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连接状语,可不译

因果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所以

目的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表目的,来

代词,通“尔”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你的

通“如” 军惊如坏都舍。《察今》 好像,如同

复音虚词 而已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限止语气,罢了

而后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才,方才

而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反问语气,进一步意思

既而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不久,一会儿

2.何

疑问代词 作宾语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前置,哪里、什么

作定语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什么

作谓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什么原因、为什么

疑问副词 句首、动词前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为什么、怎么

形容词前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复音虚词 何如/奈何

/若何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怎么样、什么样

何以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以何,拿什么,凭什么

无何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不久、没多久

何乃 阿母谓府史: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怎能

何异(于)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 有什么不同

何则 百仞之山,任负载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为什么(用于自问自答)

如…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 将…怎么办呢?

何…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还(做某件事)干什么?

3.乎

语气助词 疑问语气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吗、呢

测度语气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吧

感叹语气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啊、呀

词尾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逍遥游》 ……的样子

介词 相当于“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对、对于、比、向、跟

4.乃

副词 顺承紧接 刿曰:“……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就、这才

逆转相背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却、竟、反而、才

范围限制 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才、仅

确认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是、就是

代词 第二人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你的

指示代词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这样

复音虚词 无乃 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表猜测,译为“恐怕…”

乃尔 府史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就这样

5.其

代词 第三人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他(们)

第一人称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自己

远指代词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那

近指代词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这,这个,这些

指示代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其中的

副词 推测语气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或许,可能,大概

反诘 其孰能讥之乎?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难道,怎么

婉商 吾其还也。《肴之战》 汝其勿悲。《与妻书》 还是

期望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可要

连词 表选择 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是……还是……

***设关系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如果

复音虚词 何其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

6.且

连词 并列 河水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又、并

递进 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而且、况且

让步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尚且

转折 固不如也,且如之奈何?《鸿门宴》 然而、可

副词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将、将要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暂且、姑且

复音虚词 且夫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地,自若也。 况且,再说

且如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就像

7. .若

代词 第二人称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你、你们、你的

指示代词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 这、这样、如此

连词 表***设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如果、***设

表选择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或,或者

动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像、好像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比得上、及、如

复音虚词 若夫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段头,要说那,像那

若定 指挥若定。 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若何 以闲敝邑,若何? 怎么样

若干 车后若干递送夫。 几许,多少

若辈/若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这些人)

若…何 寇深矣,若之何?(对待…怎么样,拿…怎么办)

8.所

助词 在动词前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所……的人(事物)

“为……所”结构,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被

名词 表地点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处所、地方

量词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栋

复音虚词 所以,表原因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的原因

所以,表凭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用来…的根据、…的方法)

所谓 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所说的

所在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处处)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处所)

9. 为

介词 表动作、行为的对象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向、对

表动作、行为的替代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替、给

表动作、行为的时间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当、等到

表动作、行为的目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货殖列传序》 为着、为了

表动作、行为的原因 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因为、由于

表被动关系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被

语气助词 疑问句末,表诘问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动词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谁为汝多智乎?《两小儿辨日》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修建、变成、作、表判断、认为、创作、是等

10. 焉

代词 疑问代词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杀鸡焉用牛刀(成语) 哪里、怎么、什么

第三人称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他(们)、它(们)

语气助词 陈述语气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了、啊、呢

反诘语气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呢

结构助词 句中停顿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不译

词尾 形容词、副词词尾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相当于“然”

兼词 于之(此)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在这里(那里)

11也

句中语气助词 表停顿,舒缓语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不译

句末语气助词 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不译

表陈述或解释 即不忍其觳觫,……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不译

表肯定、感叹 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过秦论》)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啊、呢

表疑问或反诘,句中有疑问代词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呢

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吧

复音虚词 其…之谓也(乎)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说的就是…啊)

也哉 岂独伶人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

12. .以

介词 表工具、方法等 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报任安书》 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表提宾 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把

表原因 ①且吾以捕蛇独存。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因、由于

表时间、处所,同“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十月,自亦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在、从

表对象,同“与”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和、跟、率领、带领

连词 表并列或递进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而、又、而且、并且

表承接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而、或省去

表目的 ①作《师说》以贻之。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而、来、用来、以致

表因果 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因为

表修饰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地

动词 ①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用,任用)

助词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通*** 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通“已”,已经

无以,则王乎? 通“已”,止

复音虚词 无以、有以

足以 ①今之臣无以易薛季昶。 ②臣恐天下有识之士,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③奚足以语文事? 有什么办法用来…

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以是、是以 以是人多以书***余……《送东阳马生序》 因此

以为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认为,把…当做或看做)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作为或制成)

13.因

介词 介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 振声激场,伺者因此觉知。(依照,根据)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经过、通过)

①因利乘便。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凭借)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趁机、趁着)

副词 表顺承

或结果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因退而再拜。《柳毅传》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便

名词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原因、机会

连词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因为,由于

动词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依靠、顺着、继承

14. 于

介词 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

表比较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良曰:“长于臣。” 比、胜过

表被动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②不拘于时。 被

复音

虚词

于是 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于是

谓语之前、后作状语或补语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于中余有叹焉。 在这种情况下,对此,因此,从此

15. 与

介词 吾孰与徐公美?(复音虚词:比,和…比较,哪一个…)

①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②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 同、跟

连词 连接并列词语,两个词语可互换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黄生借书说》

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 和、同

助词 通“欤”,

表疑问语气 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呢、吗

复音虚词 与其…孰若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哪如…)

动词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和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 送给、结交

赞许、同意

16. 则

连词 表承接 ①则与斗卮酒。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就、便、

表***设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就

表转折、让步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可是、却

表选择 非死则徙耳《捕蛇者说》 就、或

副词 表强调或确认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是、就是

表限制 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辨日》 只、仅

表推测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许、也许

17. 者

结构助词 名词性短语 灭六国者,六国也。《阿房宫赋》(……的(人或物))

附在词或一组词后,起提顿作用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不译

附在时间词后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不译

附在数词后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个、样

主语后,表判断停顿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不译

附在主语后,表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的原因

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语气助词 用于句末,表疑问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不译

18. 之

结构助词 表修饰 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的

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不译

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不译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陋室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不译

音节助词 形容词、副词尾 顷之,执一象笏至。《项脊轩志》 不译

调整音节 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无义

代词 代人、代物、代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他(们)、它(们)

指示代词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这、那

动词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②我欲之南海 往,到……去

常见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1、“以为”、“以……为”

(1)“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2)在 “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在 “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

注意:“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2、“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如……何”、“奈……何”、“若……何”

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为什么”等。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鸿门宴》)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译作“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为“怎么样”。如:曰:“今日之事何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何以……为”、“奚以……为”

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何以伐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5、“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译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如: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6、“不亦……乎”、“岂(其)……哉(乎)”、“盍……乎”

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福建卷)

译: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2004年高考江苏卷)

译: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7、“无(毋)乃……乎(与、欤)”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可译为“恐怕(只怕、大概)……吧”。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令欲降之西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年高考天津卷)

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注意:“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8、“得无(微、非)……乎(耶)”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如: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9、“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可译为“哪”或“哪个”。如:

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意:“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与其……孰若(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如: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有时,“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如: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

11、“……有(无)……以……”

“……有(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没有)用来(拿来)”、“来”等。如: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2004年高考湖北卷)

译: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用来取代薛季昶的人。

“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12、“……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可译为“……有(没有)什么……”。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13、“……之谓也”、“其……之谓(也、矣、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它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句名言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1. 请问(吕祖谦的《东莱(左传)博议》)这个文言文怎么翻译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2. 东莱左传博议译文

东莱左传博议原文: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

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翻译:

天下间的因为利益而聚合到一起的事,也必定会因为利益而分开。秦、晋联合出兵攻伐郑国,郑国快要灭亡了,烛之武去出城游说秦穆公,不顾旧日与晋的恩情、召来晋新的怨恨;放弃成功、愿意危险。如果不是利害关系打动了秦穆公的心意,怎么能像这样呢?

秦穆公同晋国,相处很久,又那么信任,交情也非常深厚,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引诱,便视晋国如眼泪鼻涕,把它丢弃掉了,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我知道秦穆公必定会改变的很快而彻底,去谋取那种利益的!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吕祖谦,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人,原籍寿州。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

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创作背景

东莱左传博议,是宋人吕祖谦为诸生课试而作。评价了《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

本文所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此前两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曾经大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