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度刘郎的典故是什么意思,前度刘郎的典故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26 0
  1. 历史上刘姓名人
  2. 因何刘郎不堪留是什么意思?
  3. 刘成语大全四字成语
  4. 古文典故(常用与否都可以)
  5. 六州歌头·东风著意赏析

六州歌头·桃花 年代:宋

作者: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

内容

前度刘郎的典故是什么意思,前度刘郎的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

记年时。

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

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

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

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

消瘦损,凭谁问?

只花知,泪空垂。

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

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

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

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

往事难追。

鉴赏:

《六州歌头》这个词牌大多是与悲壮激越的声情联系在一起的,如李冠(一作刘潜)的“秦之草昧”,贺铸的“少年侠气”,张孝祥的“长淮望断”。宋人程大昌早就说过:《六州歌头》本是鼓吹曲,音调悲壮,不与艳词同科(《演繁露》)。但是,韩元吉的这首《六州歌头》偏与常情相反,竟是一首典型的艳词!

这就象古时布阵打仗那样,虽有“常法”,然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岳飞语),只要用兵者别具“运用变化”之良才,是能收到“出奇制胜”的妙效的。韩词那缠绵徘徊悱恻、低回往复之情,不就是通过短声促节、繁句密韵的此调而熨贴酣畅地表达出来了吗?

词题是“桃花”,但实际内容却是借桃花诉说一段香艳而哀怨的爱情故事。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借崔诗之韵,再引入一些有关桃花的典故、成句,构成此词的“骨架”。作者在这个骨架上加以渲染、变化、展衍、引申,添上了茂枝繁花,使它形成了现在这样娉娉的特有风姿。

开头先以春风怡荡、红桃初绽起兴。“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意可两解。一说,桃花中有一种“小桃”的特殊极品,它在正月即行开放(见陆游《老学庵笔记》),因此此句解为春天刚刚来临,小桃就独得东风之惠而先行开放。另一说则作一般性的理解,“先上”云云意在突出桃花形象之鲜妍,谓其占尽一时春光之美。二说可以并存,并不妨碍对于词意的理解。

“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三句则佳人比花,且渐由花引人。李白《清平调词》云“云想衣裳花想容”,那是以花来比人;这儿却是以人比花,——你看这朵桃花,岂非那浓施红粉、娇痴似醉、斜倚朱扉的佳人?

这样的写法,不仅使静物富有了人的丽质和生气,更为下文的由花及人作了铺垫。于是乃引出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式的回忆:“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两句,就是前两句唐诗的“翻版”。不过作者在此之后又作了大段的渲染:“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这里就交代了会面的时间、地点、所见佳人之面容,与前两句唐诗相比更显具体细腻。而这体现了宋词(长调)

铺叙展衍”的特点以及《六州歌头》短句促节的“优越性”。读到此处,我们不难想象中词人如何与佳人邂逅,从这么细致委婉的笔触中我们不难感到词人钟情之深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词情忽生转折:“绣户曾窥,恨依依”。这两句中所包含的内容,实际上概括了两人之间的爱情曲折:“绣户曾窥”写他寻访、追求佳人的过程:“恨依依”则写他寻人不遇或未能如愿的惆怅失意。作者在此一笔带过,不去为它多花笔墨。这是因为,这一段情节不是本词的重点,它只在上文的“初遇惊艳”和下文的“别后相思”中占着一个“过渡”的地位。所以下片就转入第二次详细的描写——对于今日此地睹花而不见***之懊恼情绪的尽情描绘。

下片开头即以一“共”字相转接。仍在当年“共携手处”(这就暗示他在“窥户不遇”之后终于与她会面、结合了。这中间省去许多情节,细心的读者自不难体会出来)徘徊,可现今所见之桃花却已非往日的艳娇花可比,它早变得落红随步、香薄似雾,因而作者不由得要埋怨起春光的迟暮了。接下去四句则继言自身面对落花而垂泪的相思苦痛:“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由于***已不复可见,所以自己被别离折磨得消瘦憔悴,只有桃花可以作证,而她则毫不知闻,这就更添了一层愁闷。这上面六句,又是从花写到人,以落花的凋谢来映衬自己的伤感之情。行文至此,心绪益发紊乱,故下文就错杂写来,越见其触物伤情、哀绪纷呈:“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这是由“旧日堂前”的双燕所对照引起的“孤栖”心绪(其中暗用了刘禹锡《乌衣巷》诗句):“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则从上文的“人不如燕”再次引出“春好人老”的悲感,且又以“梦佳期”三字绾合、呼应前面的“共携手”:“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又一次扣住桃花,抒发了自己“刘邦重到”(暗用刘禹锡“桃花尽净菜花开”、“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意,又兼用刘晨、阮肇于天台逢仙女的典故)的伤逝心情。经过这一番缠绵往复的咏叹,最后结以“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点明了感伤往事、旧梦难续的主题。因为“武陵”一语中暗藏着“桃花源”典故,所以仍与题面“桃花”关合。

总体来看,此词以咏“桃花”为线索,或明或暗地叙述了一段恋爱的故事:先在桃花似锦的良辰相遇,后在桃花陌上携手同游,再后来则旧地重来,只见桃花飘零而不见如花人的踪影,于是只能踯躅徘徊于花径,唏嘘生悲。而在诉说这段爱情的故事时,作者又始终紧扣着“桃花”这个题是面,曲折地抒发了自己的愁绪。所以确切说来,这首词是“咏物”与“咏怀”的巧妙***,它是借物以抒情,借物以怀人。比之崔护那首结构较简单的七绝诗来,委婉风情和绮丽文***更胜一筹。而这,又是与作者活用《六州歌头》长调的特有声情分不开的。

历史上刘姓名人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宋代·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典故 , 感叹人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桃花”没有变,依旧开的灿烂;而“我”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

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我也想听听琵琶。但我不像宋代的某些***那样,家蓄歌儿 *** ,我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听了。

一曲终了,我的情绪沉醉曲种久久不能自拔,让我理解了白居易当年浔阳江上那份自伤沦落,却逢知己的激动心情

眼前东风万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笼罩在一片落日余晖中,尽管还有一线淡淡的红色,但毕竟已是日薄西山,黄昏将近了。

赏析

古人在接近中年时,如果处境不利,遇上不顺心的事,便自觉老了。谢安有中年哀乐之感,所以袁枚称谢安“能支江左偏安局,难遣中年以后情”。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在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写的,时年三十九岁,就在词中自称“老夫”。因苏轼当时外放山东密州,仕途不利,心情郁闷。朱敦儒生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宋室南渡是在钦宗靖康二年(1127),朱敦儒年四十六岁。这首词是南渡以后的作品,作于朱敦儒四十六岁以后,故起笔便自叹“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这里暗用两个典故。中唐诗人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句。《再游玄都观》诗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句。刘郎与桃花的关系就是从这里来的。第二句用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桃花与笑的关系。作者截去“春风”二字,与“老”字押韵。刘禹锡两度被贬,仕途坎坷,再游玄都观时,已五十六岁,进入老境。朱敦儒可能感到自己与刘禹锡有某些相似点,且又已入老境,故以“刘郎”自拟。“桃花”用在此处,一方面与“刘郎”有关,另一方面也含有某种象征意义。朱敦儒在靖康之难以前,在洛阳过著才子词人浪漫疏放的生活,从他的一首《鹧鸪天》词中就可以看出:“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由于金人鼙鼓动地来,才惊破了他的佳人诗酒梦。国亡家破,南逃以后的朱敦儒一下子觉得自己变得衰老了。“桃花”没有变,“依旧笑”;而词人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尽管南宋统治者还在“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朱敦儒却对过去“佳人挽袖”,醉写新词的生活已经没有那种闲情逸兴了,所以他“不管桃花依旧笑”。桃李春风、儿女情长都已与己无乾,表达的是"人老万事休"的沧桑之感。

他在《雨中花》词中也曾无限感慨地说:“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又一次表现了他自感衰老的心情。

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他也想听听琵琶。但他不像宋代的某些***那样,家蓄歌儿 *** ,他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听了。重院,即深院。谢家,即谢秋娘家。谢秋娘,唐代名妓,故诗词中常用谢家代指妓家,或指诗人所爱恋的女子家。如唐张泌《寄人》:“别梦依稀到谢家”。温庭筠《更漏子》:“惆怅谢家池阁。”都可说明这种用法。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中原沦丧,康王南渡靖康二年(1127)之后,抒写的是“忧时念乱,忠愤之致”(《王鹏运《樵歌跋》)。 赏析二

朱敦儒的这首《减字木兰花》,一反以往其词平易流畅,少用典故的特点,在短短的四十四个字中连用三典。“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开篇两句便含着两个典故,中唐诗人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句。《再游玄都观》诗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句。刘郎与桃花的关系就是从这里来的。第二句用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桃花与笑的关系。作者截去“春风”二字,与“老”字押韵。刘禹锡两度被贬,仕途坎坷,再游玄都观时,已五十六岁,进入老境。朱敦儒可能感到自己与刘禹锡有某些相似点,且又已入老境,故以“刘郎”自拟。“桃花”用在此处,一方面与“刘郎”有关,另一方面也含有某种象征意义。朱敦儒在靖康之难以前,在洛阳过著才子词人浪漫疏放的生活,从他的一首《鹧鸪天》词中就可以看出:“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由于金人鼙鼓动地来,才惊破了他的佳人诗酒梦。国亡家破,南逃以后的朱敦儒一下子觉得自己变得衰老了。“桃花”没有变,“依旧笑”;而词人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尽管南宋统治者还在“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朱敦儒却对过去“佳人挽袖”,醉写新词的生活已经没有那种闲情逸兴了,所以他“不管桃花依旧笑”。桃李春风、儿女情长都已与己无乾,表达的是"人老万事休"的沧桑之感。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他也想听听琵琶。但他不像宋代的某些***那样,家蓄歌儿 *** ,他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听了。

下片,紧承上片听琵琶而来。“曲终人醉”的曲,指琵琶曲。词人听完“谢家”的琵琶曲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有怎样的感受?是乐还是愁?这是下片词意发展的关键处。在这关键处,作者笔锋决定性地一转:“多似浔阳江上泪”,这一转,决定词意向愁的方面发展。白居易在浔阳江听到琵琶女弹琵琶,自伤沦落,心情激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朱敦儒为什么“多似浔阳江上泪”?下文提出了明确的答案:“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原来朱敦儒感到眼前东风万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笼罩在一片落日余晖中,尽管还有一线淡淡的红色,但毕竟已是日薄西山,黄昏将近了。词人把破碎的山河置于黯淡的夕照中,用光和色来象征和暗示南宋***已近夕照黄昏,中原失地,恢复无望。这对于身遭国难,远离故土,流落南方的词人来说,怎能不痛心?怎能不“多似浔阳江上泪”呢!"落照红"三字,即是夕阳西下的眼前之景,亦隐喻宋季国运的衰微气象。 这种国破家亡之痛,在他的另一首词《***桑子·彭浪矶》中也有十分明显的表示:“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由此可见朱敦儒身经国亡家破之难,流离转徙于南方之后,贯串在他词中的主流始终是一颗对国家民族的拳拳赤子之心,一种感人至深的爱国 *** 。千百年后读之,仍令人心情激荡不已。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朱敦儒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清代·纳兰性德《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典故 , 写景 , 抒情盼望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碓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宋代·吴渊《念奴娇·我来牛渚》

念奴娇·我来牛渚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碓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登高 , 典故 , 咏史怀古爱国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宋代·辛弃疾《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春天 , 写景 , 典故抒情

因何刘郎不堪留是什么意思?

1、刘仁赡

刘仁赡(900-957),字守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时期南唐大将。仕南唐,累官武昌节度使,徙清淮军节度使,镇寿州。周师入淮,仁赡坚守不下。

会病甚,其副使孙羽以城降,世宗命舁至帐前,赐以玉带御马,拜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度使。是日卒,年五十八,追封彭城郡王。

2、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3、刘锜

刘锜(1098年-1162年2月25日),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南宋初年名将,泸川节度使刘仲武之子。

刘锜自少随父征战,宋徽宗时为閤门祗候。南宋建立后被授为陇右都护,多次战胜西夏,颇著威名。之后受名臣张浚提拔,参与富平之战。又扈从宋高宗,两任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绍兴十年(1140年),在顺昌之战中大破金将完颜宗弼军,并派兵协助岳飞北伐。

次年,于柘皋之战再破金军。此后被罢去兵权,两知荆南府。晚年再获起用,率军抗击南下侵宋的金帝完颜亮,但因老病而无功。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刘锜去世,获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武穆”(一说武忠)。宋孝宗时追封吴王,加赠太子太保。著有《清溪诗集》,今已佚。《全宋诗》录其诗七首。

4、刘福通

刘福通(1321-1366),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人。元末北方红巾军领导者,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进行活动。

韩山童战死后,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国号“大宋”,定都亳州,后迁开封建元龙凤。他为枢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掌握军政大权。不久率军攻克汴梁。

但好景不长,刘福通先在汴梁为元将察罕帖木儿所破,后在安丰为诚王张士诚派遣的吕珍所围,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赶到之前,刘福通战死,救出小明王,安置于滁州,随后朱元璋命水军将军廖永忠接小明王去应天(今南京),途经辗转瓜州渡口,沉没,船上包括小明王无一幸免。

5、刘墉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百度百科-刘仁瞻

百度百科-刘禹锡

百度百科-刘锜

百度百科-刘福通

百度百科-刘墉

刘成语大全四字成语

刘郎不堪留,是一个历史典故。刘郎指唐朝诗人刘禹锡,他一生政治上极不得志,多次被贬。因刘是一个性情爽快之人,因此每到一地均交友很多。之后又被召回朝庭,时间不长又遭贬谪,多次反复,时人戏称“前度刘郎今又来”“刘郎不堪留”。

古文典故(常用与否都可以)

刘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如下:

1、刘海撒钱:传说中的神仙刘海,以钱撒出,以为吉祥之意。

2、刘海戏:刘海为神仙,常以钱戏之,谓其富贵吉祥。

3、刘阮***药:相传刘阮二人在天台山***药后相遇,结为知己,后遂用以为知己相逢或相会的典故。

4、刘禅守蜀:三国时蜀主刘禅亡国之后,司马昭问其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后用以为乐而忘本的典故。

5、刘白赏燕:唐代诗人刘禹锡、白居易同游洛阳,观赏牡丹并宴饮赋诗,后遂用以为赏花宴饮的典故。

6、刘郎前度:相传刘晨、阮肇入天台山***药,曾迷路遇到仙女并与之结为夫妻,后用以为遇仙的典故。

7、刘纲神仙:东汉时刘纲与妻子丁氏俱仙去,后用以为夫妇成仙的典故。

8、刘表空谈:东汉时刘表善于空谈,后用以为空谈误事的典故。

9、刘寄奴武:指南朝宋将刘裕,字寄奴,以武功著称。

10、刘毅答诏:晋代刘毅回答皇帝问话时态度强硬,不卑不亢,后用以为刚正不阿的典故。

刘字开头成语的造句:

1、刘海粟故居:这位画家曾在刘海粟故居住过一段时间。

解释:刘海粟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故居是指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2、刘海砍樵:传说刘海为了砍柴养活母亲,经常在山上砍树。

解释: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了一个孝子为了赡养母亲而努力工作的故事。

3、刘海戏:传说中的刘海用金钱戏耍了一只三足。

解释:这个故事源自民间传说,表现了刘海的机智和聪明。

4、刘海撒金钱:传说中的刘海将金钱撒向空中,引来了众多喜鹊

解释:这个故事也是源自民间传说,表现了刘海的慷慨和豪爽。

5、刘海戏钟馗:传说中的刘海用自己的智慧戏耍了邪恶的钟馗。

解释:这个故事反映了民间对于善良与邪恶、聪明与愚蠢的认知和评价。

六州歌头·东风著意赏析

1.烧猪 北宋诗人苏轼和佛印和尚友好。一次他写了一首《戏答佛印》的诗,其中两句说:“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后来的文学作品常用这个典故。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这的是烧猪佛印待东坡。 2.杀声弦中见 东汉蔡邕的邻人请蔡喝酒。蔡走到邻家门口,听见里面的琴声带有杀声,立即打回。邻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明原因。弹琴的人说,他弹琴的时候正好看见螳螂在捕蝉,蝉要飞走,他怕螳螂失去一顿美餐,这就是杀声表现在琴声里的原因。见《后汉书?蔡邕传》。元高明《琵琶记?琴诉荷池》:“呀,怎的只见杀声在弦中见?敢是螳螂来捕蝉?” 3.散木 相传古时一棵很大的栎树,枝叶能遮荫上千条牛;树干有百尺围。看的人很多,但有一个姓石的匠人不去看。他的徒弟问他为什么这样好的木材却不去看一看。他说,这是散木。做船船会沉,做棺材会很快腐烂,做用具会坏得决,做门户会吐脂,做屋柱会蛀,做什么都不行。见《庄子?人间世》。比喻无用之材。唐温庭筠《古意》诗:“散木无斧斤,纤茎得依托。” 4.三马食一槽 东汉末,司马懿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掌握曹氏军政大权,排除异己。当时流传曹操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的故事(三马,指司马氏父子三人。槽,与曹谐音),因此曹操很恨司马氏。见《晋书?宣帝纪》。宋欧阳修《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得之以此失亦此,谁知三马食一槽!” 5.三里雾 汉代的张楷能作五里雾。关西人裴优能作三里雾,自以为不如张楷,去向他学习。张却不肯见他。见《后汉书?张楷传》。唐李商隐《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 6.如烟入抱 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女儿小玉,同韩重相爱。吴王不许他们成婚,小玉气结而死。韩重在她墓前看见了她,她把明珠送给韩重。当她的母亲上去抱她的时候,她象轻烟一样,散开不见了。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明汤显祖《牡丹亭?婚走》:“尚颖猜,怕如烟入抱,似影投怀。” 7.肉阵 唐玄宗时,杨国忠专权。他生活豪奢荒*,冬天挑选身体肥胖的婢妾站在他前面遮风,称为“肉阵”。也称“肉屏风”。见五代王仁裕《***天宝遗事?肉阵》。清王昙《苏台留别》诗:“肉阵屏风散似云,烛围尚向封家立。” 8.肉竹 肉,指声乐。竹,指管乐。东晋桓温问孟嘉:听音乐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这是为什么?孟嘉说:这是逐渐近于自然。见《世说新语?识鉴》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后泛指音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旱雷聒耳,肉竹嘈杂。” 9.肉鼓吹 鼓吹,古代的一种合奏乐。五代后蜀官僚李匡远,性情残忍,几乎每天要逮捕人;一天不,一天不舒服。他听到有人受刑时的惨叫声,就说:这是一部肉鼓吹。见宋《类说》卷二七引《外史梼杌》。后以喻受刑的罪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折狱》:“堂上肉鼓吹,喧阗旁午。” 10.日食万钱 西晋大官僚何曾生活奢侈。“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意思是每天吃成万钱的菜,还说筷子没地方送。见《晋书?何曾传》。后以喻生活奢侈。《敬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有个王涯丞相,官居一品,权压百僚,僮仆千数,日食万钱。” 11.秋娘 唐代的李琦,有妾名杜秋。在李琦叛变后入宫,受宪宗宠幸。到穆宗时年纪已老,放回故乡。诗人杜牧曾写了《杜秋娘歌》,记述她的身世遭遇。后以泛指美女。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12.穷鸟入怀 三国魏的刘政因为避祸去投靠邴原,他对邴原说,我好比是“穷鸟入怀“。邴原说:你怎么知道这个怀是可入的?见《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比喻处于困境的人前来投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穷鸟入怀,仁人所悯。” 13.青骡 相传汉武帝时的方士李少君,死后一百多天,有人看见他骑着青骡在水边行走。汉武帝听说,派人打开他的棺材,棺材是空的。见《太平御览》卷901引《鲁女生别传》。唐李贺《马诗》之二三,:“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14.青蝇报赦 东晋时,前秦苻坚要行大赦,同王猛、苻融密议。苻坚亲自写大赦文书。忽然一只大苍蝇嗡嗡飞来,停在笔上,挥去又来。见《晋书?苻坚载记》。明汤显祖《杜丹亭?冥判》:“青蝇报赦,磊齐功德转三阶。” 15.青袍白马 南朝梁时北方的降将侯景起兵叛乱。他骑着白马,士兵都穿青衣。事前曾有童谣说:“青丝白马寿阳来。”见《梁书?侯景传》。后以喻叛乱。唐杜甫《洗兵马》诗:“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16.宁越之辜 宁越,人名。辜,罪过。相传晋时有人犯夜禁被捉到宫里。长官王安期问他为什么犯禁,他说因为在老师家学习,不知不觉夜深,所以犯禁。王听了说:“责罚象宁越那样勤学的人以树立自己的威望,是不合理的。”派人把这人送回家。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宁越是战国时人。相传他怕种田劳苦,发愤读书。别人休息他不休息,别人睡觉他不睡觉。学了十五年终于学成。见汉刘向《说苑?建本》。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幸容宁越之辜,深荷王公之德。” 17.南阳三葛 东汉末,天下纷乱。琅邪(今山东临沂北)诸葛亮兄弟流徙,寓居南阳。后来诸葛亮被刘备请去,任蜀国丞相;他的哥哥诸葛瑾到吴国当了州牧;堂弟诸葛诞在魏国当刺史。当时人称“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后以“南阳三葛”称才干有别的兄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但南阳三葛,君得其龙。” 18.幕里红丝 相传唐朝宰相张嘉贞想以郭元振为女婿。他有五个女儿,让她们藏在幕后,各牵一根红丝留在幕外。郭元振伸手牵着一根,是第三个女儿牵着的,就娶为妻子。见五代王仁裕《***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后以喻择妻。元高明《琵琶记?奉旨招婿》:“屏间孔雀人难中,幕里红丝谁敢牵?” 19.蛮触 寓言故事:古时有在蜗牛左角上建立国家的,叫触氏;在蜗牛右角建国的,叫蛮氏。蛮触两国常为争地而战,遗尸成万。见《庄子?则阳》。后以“蛮触”比喻因小事争吵的双方。宋苏轼《跋王晋卿所藏莲华经》:“乃知蜗牛之角,可以战蛮触。” 20.面首 南朝宋前废帝的妹妹山阴公主生活放荡。他曾对前废帝说,你的后宫姬妾很多,我只驸马一人,这很不公平。前废帝就替她“置面首,左右三十人。”。见《宋书?前废帝纪》。“面首”本来是指强健美好的男子;后以指男庞。《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如丈夫这里拥着金钗十二,妻儿那里也置了面首十人,那作丈夫的答应不答应?” 21.怒蛙 相传越国被吴国打败以后,越王勾践一心想报仇。有一次在车上看见一只蛙在鼓气,他就伏在车前横木上表示敬意。车夫问他为什么。他说,蛙这样鼓足勇气,能不向它致敬吗?见《韩非子?内储说上》。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是以晋文回轮于勇虫而壮士云赴,勾践曲躬于怒蛙而戎卒轻死。 22.弄兵潢池 西汉宣帝时,渤海地区人民对***的压迫群起反抗。龚遂去当渤海太守,认为百姓的反抗就象小孩在积水池里玩兵器一样。见《汉书?龚遂传》。后以喻造反。章炳麟《致袁世凯商榷官制电二》:“发难首功著,非无稳健智略之人,何取弄兵潢池之陈其美?” 23.牛眠地 东晋大臣陶侃未出仕的时候,父亲死了,将要安葬,忽然家里的一条老牛不见了。有个老人对他说,前面岗上有一条牛,睡在山汙里,如果葬在那里,将来必然富贵。陶侃就去寻牛,把父亲形象在牛睡的地方。见《晋书?周光传》。后以“牛眠地”称葬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经月余,各得牛眠地。” 24.木柿 柿,削下的木片。隋文帝大造战船,准备渡江灭陈。有人说这事应该保密。文帝却叫人把造船厂时刨下来的木柿全倒进江里,有意让陈朝知道。见《资治通鉴?陈长城公祯明元年》。唐李商隐《南朝》诗:“敌国军营漂木柿,前朝神庙锁烟煤。” 25.牛衣 给牛御寒的覆盖物。西汉的王章,起初家里很穷。在京城学习的时候,生了病,没有被子盖,就用牛衣遮身。夫妇两人朝着牛衣哭泣。见《汉书?王章传》。宋刘克庄《沁园春?和林卿韵》词之二:“牛衣病卧,肯泣王章?” 26.暴鳃 暴:暴露。相传龙门有一段急流,鱼不容易游上去。游上去的就变成龙;游不上去的鳃就暴露出来。见《艺文类聚》九六引《辛氏三秦记》。后以喻挫折、困顿。《南齐书?王僧虔传》:“书牍十二,接觐六七,遂不荷润,反更暴鳃。” 27.剖腹藏珠 唐代西域有个商人,得到很美丽的珍珠,就剖开身体把它藏起来。见《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后以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红楼梦》第四五回:“跌了灯值钱呢,是跌了人值钱?……怎么忽然又变成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 28.霹雳手 唐代的裴琰之当小官,上级以为他年轻,瞧不起他,故意把几百件积年旧案交他快办。他立即在短期内办完,判词公允。从此他很有名声。人称“霹雳手”。见《旧唐书?裴琰传》。后以称断案迅速的官员。明于谦《昼夜长短》诗:“诉牒旁午来,剖断不留宿。虽非霹雳手,遇事颇神速。” 29.赋闲 西晋潘岳有才名,做官多次,后来不得志,闲在家里种树钓鱼,逍遥自在,作了一篇《闲居赋》,描写悠闲的生活。见《晋书?潘岳传》。后因称无职闲居。《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吾兄在省候补,是个赋闲的人,有这闲工夫等他。” 30.女博士 博士,官名。三国魏文帝的甄后,九岁时见字就识,常用哥哥的笔砚写字。哥哥对她说:你应当学做针线;但你学书写字,是想当女博士吗?见《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书》。后以称才女。宋黄庭坚《赠李辅圣》诗:“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研管弦成古丘。 31.齐山诗酒 唐代诗人杜牧九月九日重阳节同客人在齐山饮酒作诗,曾写了一首《九日齐山登高》的诗。后来即作为重阳节登高赋诗的典故。宋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之二:“与牧之高会,齐山诗酒。” 32.漆园傲吏 战国时的庄周,做过漆园吏。楚威王派人送给他许多财物,请他到楚国为相。他说他不肯当牺牲品;要送礼物的人赶快走开,免得弄脏他的地方。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比喻孤傲不仕的人。晋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33.齐东野语 孟子的***咸丘蒙问及舜为天子,尧率诸侯北面称臣之说是否属实。孟子答道:“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见《孟子?万章上》。后以喻道听途说、荒诞不经之言。清王韬〈日本通中国考〉:“至所云徐福子孙多居于熊野山麓村落中,单姓是也,其亦近于齐东野语耶!” 34.七宝鞭 东晋时,王敦谋反。明帝悄悄去察看他的军营。王敦发现后,派人追赶明帝。明帝经过一个旅店,看见一个老妇,就把七宝鞭给她,并说如果后面有人追来,就把这鞭子给他们看。不一会追的人来到店里。老妇给他们看七宝鞭。他们玩赏起来,停止了追赶。见《晋书?明帝纪》。唐李白《南奔书怀》诗:“顾乏七宝鞭,留连道旁玩。” 35.临潼斗宝 历史故事:春秋时,秦穆公想吞并各国,召集各国在临潼聚会,借比宝定输赢。伍子胥在会上举鼎***,制服了秦穆公。见明无名氏《十八国临潼斗宝》杂剧。《红楼梦》第七五回:“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杀鸭,好似临潼斗宝的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里的好厨役,好烹调。” 36.钱癖 晋代的和峤财产很多,为人吝啬。人都耻笑他。杜预说他有“钱癖”。见《晋书?和峤传》。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钱癖与传癖何殊?” 37.前度刘郎 传说东汉永平年间,刘晨和阮肇在天台桃源洞遇仙。还乡后,至太康年间,两人重到天台。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后以称去而复来的人。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38.念奴 唐玄宗时的歌女。唐玄宗每次辞岁宴会时间一长,宾客就吵闹,使音乐奏不下去。玄宗叫高力士高呼念奴出来唱歌,大家才安静下来。见唐元稹《连昌宫词》原注。后以指歌女。明汤显祖《荆钗记?折柳阳关》:“你红粉楼中一念奴。” 39.千日酒 传说中山狄希能造千日酒,饮后醉千日。刘玄石好饮酒,求饮一杯,醉眠千日。见晋张华《博物志》卷十。后以称好酒。唐韩偓 《江岸闲步》诗:“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 40.乞儿向火 唐玄宗天宝年间,杨国忠专权。不少朝臣巴结他。大臣张九龄说这些人是“向火”的“乞儿”。意思是说,有一天火灭灰冷,一定会遭到冻裂身体之祸。见五代王仁裕《***天宝遗事?向火乞儿》。比喻小人趋炎附势。清赵翼《青山庄歌》:“热客倚冰终日计,乞儿向火一群忙。”

这首词题作“桃花”,借写桃花而诉说了一段香艳哀婉的爱情故事,将咏花与怀人结合起来。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开篇便是桃花的动人形象。春光明媚,暖风骀荡,小桃初绽,俊俏芬芳。“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三句作者以人比花,展现桃花的鲜丽可爱。朵朵桃花,娇嫩鲜美,红香翠意,争艳窗扉,这不恰似浓施粉黛、娇痴似醉、斜倚朱扉的佳人?“腻”字突出了红色之艳,“醉”写出来小桃的妩媚,作者比喻巧妙,别出心裁,却又妥帖自然,精当到位。这样着笔,不仅赋予静物人的丽质和生气,也为下文由花捕写人作了铺垫,再带出“记年时”自然水到渠成

“记年时”到“脸薄拂燕支”都是对佳人的追忆,作者以细腻的手笔铺叙开来。那时,春光旖旎,暖意融融。芳草萋萋,垂柳袅袅,词人正策马而驰,不经意间瞥见了佳人清隽的脸庞,在临水的岸边,隐隐与桃花相映,娇颜新妆,风情万种,他遂“玉勒争嘶”,驻足痴望。“认蛾眉凝笑”两句是佳人的优雅形象,她婉转蛾眉,笑靥如花,略施粉黛,风姿绰约,令作者钟情倾心。但是,作者忽而插入一句“绣户曾窥。恨依依”,值得细细品味欣赏。这暗含了他与佳人曲折的爱情经历,“绣户曾窥”是他寻访、追求佳人的画面;“恨依依”则写他寻人不遇或未能如愿的落寞心绪,作者用语隐约含蓄,正暗合他当时的幽微心绪。

下阕由回忆转入现实。“共携手处”三句凄凉幽曲,透露出今昔迥异。当初桃花娇艳馥丽,而今却已香薄似雾、落红随步,失去了往日的美妙风情,直教人怜惜。作者不南埋怨起春之迟暮,因为它带来了太多的伤感。“销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是此时词人的怀抱,佳人不见,恋情已远,他却依旧执著追忆,在离愁别一服中变得憔悴。

“旧日堂前燕”一句出自唐刘禹锡《乌衣巷》,但作者转化其意,突出的不是“飞人寻常百姓家”的世事变迁,而是“和烟雨,又双飞”的清冷孤单。燕子还能双宿双飞,形影不离,而人却是形单影只、茕茕孑立,对比强烈,摄人心魄。“人自老”三句,又是萧瑟之笔,春光仍好,人却已老去,仕期也只有求诸梦里。“前度刘郎,儿许风流地,化也应悲”暗用了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的涛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义来。”其中也暗含刘晨重入天台山的典故,又一次扣住桃花,抒发了物是人北的伤逝。经过一番缠绵往复的咏叹,作者最后结以“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点明了往事堪哀、旧梦难续的主题。“武陵”的出现并不突兀,还是运用的刘晨上天台山的典故,他曾误入武陵溪,后多称他为“武陵人”,如“晨肇蓖来路已迷,碧桃化谢武陵溪”(唐工涣《惆怅诗》),所以这仍与题目“桃花”天合。词人早构建了心灵的美好桃源,承载着他全部的梦,但住一片茫茫的暮霭中,望穿了武陵溪水,也找不回当时的曼妙温情。

本词以桃花始,以桃花终,咏花与写人交织衬映,借物抒情,借物怀人,情致婉曲缠绵,语言妩媚动人。词中,词人的回忆也随着季节不断更换,这种时空流转的写法,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