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薪止沸体现的哲学观点,抽薪止沸典故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24 0
  1. 哲学中的矛盾观
  2. 世界近代矛盾和变化与建筑关系
  3. 高2(上) 政治期末考试怎样复习?
  4. 运用辩证矛盾观阐述中国南海的局势变化趋势
  5. 语文是语言文学的缩写?
  6. 哲学与人生

(1)矛盾的含义及其意义:

矛盾是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抽薪止沸体现的哲学观点,抽薪止沸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方***:看问题既要看对立,又要看统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2)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3)矛盾具有特殊性: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各有不同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方***: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以下说法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抽薪止沸。

入乡随俗。

量入而出。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事物矛盾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科学的工作方法)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注:主次矛盾运用于如何做事情。

①相互区别: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②相互联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一般,统筹兼顾。

(6)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主次方面运用于如何看问题。

①相互区别: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对立: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②相互联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看问题擅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事物的本质。

(7)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共同的方***: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其实我觉得最能体现对立统一的是太极双鱼图,阴阳相克,刚柔相济,自己看着双鱼图就慢慢会明白了。况且,矛盾是高中哲学最高层次的知识,一时不明白也是难免的,最重要的是自己多思考

哲学中的矛盾观

(1)矛盾的含义及其意义:

矛盾是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看问题既要看对立,又要看统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2)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3)矛盾具有特殊性: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各有不同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方***: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以下说法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抽薪止沸。

入乡随俗。

量入而出。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事物矛盾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科学的工作方法)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注:主次矛盾运用于如何做事情。

①相互区别: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②相互联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一般,统筹兼顾。

(6)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主次方面运用于如何看问题。

①相互区别: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对立: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②相互联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看问题擅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事物的本质。

(7)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共同的方***: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世界近代矛盾和变化与建筑关系

从广义上讲:矛盾是一个模型学概念。如果两件事物在一件不存在时另一件一定存在,那么这两件事物就有矛盾。

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横向),主要与次要就是相对的特殊性;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各有特点(纵向)。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描述矛盾存在的特点的范畴。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层含义:

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无处不在)

其二,矛盾存在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时不有——矛盾贯穿始末)

扩展资料:

要真正理解矛盾这一哲学范畴,就必须全面把握矛盾的“七性”,即同一性、斗争性、客观性、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

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即矛盾的统一属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都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也有许多表述和表现形式,如相互排斥、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等。

3.矛盾的客观性。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正确把握矛盾的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

4.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5.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6.矛盾的复杂性。

矛盾的复杂性是指现实存在着的事物都不是由单一矛盾构成的,而是由各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程度不同的矛盾体系。

其表现为: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复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每一个矛盾还存在着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本身还存在着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等。

7.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的不平衡性是指在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的力量是不平衡的,这些矛盾的力量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

理解矛盾的不平衡性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复杂事物中存在着主次矛盾,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矛盾哲学

高2(上) 政治期末考试怎样复习?

一、哲学统论

1、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世界观***都有)

世界观是怎样看待世界。

方***是怎样对待世界。

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同一性问题(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6、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局限性: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优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7、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识,感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8、下列说法均属于唯物主义: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天地合而万物生。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气者,理之依也。

9、下列说法均属于主观唯心:

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郑人买履。

削足适履。

物是观念的结合,存在即被感知。

我思故我在。

心外无物。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10、下列说法均属于客观唯心: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理生万物。

上第七天创造世界。

现实世界是理论世界的影子。

11、哲学属于文化范畴,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12、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注:如果题目指明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那么只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将实践引入哲学范畴。

一、 唯物论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除意识以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2、运动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离开物质谈运动——主观唯心。

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静止是特殊的运动。

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

4、规律: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它,一旦违背,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来,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上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本质上看,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正确的、错误的、具体的、抽象的、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意识(一切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能反映物质):目的性,***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方***:坚持可知论。

意识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控作用。

方***:要重视精神(意识)的作用。

三、认识论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 实践决定意识,认识依赖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使实践误入歧途,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1)(2)共同的方***:

在坚持实践第一的前提下,重视认识的作用。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真理的含义: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是有条件的

真理是具体的

4、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

条件性:

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的认识总是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认识无限性的意义: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二、 辩证法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根本性质)。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1联系:

(1)联系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方***: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

(3)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

方***: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Ⅰ、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数量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数量是多。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部分有序、合理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当部分无序、不合理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Ⅱ、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方***: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2)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注:“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间都存在联系”,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

以下说法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部分对整体: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失足成千古恨。

整体对部分: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2、发展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运动,变化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

以下说法均体现了发展: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可持续发展。

与时俱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方***: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看问题。

(2)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内容: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发生质变。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变基础上开始量变。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方***:①坚持适度原则。

②重视量的积累。(反对急于求成,“激辩论”)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发展。(反对优柔寡断,“庸俗进化论”)

以下说法均体现了量变与质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防微杜渐。过犹不及。

(3)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内容:

①前途是光明的原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旧事物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道路是曲折的原因:新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强抵抗,扼杀新事物。

方***: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充满信心,积极进取。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4)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内因决定事物,外因影响事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矛盾

(1)矛盾的含义及其意义:

矛盾是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看问题既要看对立,又要看统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2)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3)矛盾具有特殊性: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各有不同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方***: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以下说法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抽薪止沸。

入乡随俗。

量入而出。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事物矛盾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科学的工作方法)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注:主次矛盾运用于如何做事情。

①相互区别: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②相互联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一般,统筹兼顾。

(6)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主次方面运用于如何看问题。

①相互区别: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对立: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②相互联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看问题擅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事物的本质。

(7)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共同的方***: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8)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它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客服又保留,实质就是“扬弃”。

方***:

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③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9)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②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③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④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10)创新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

任何社会的进步的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有关。(社会角度)

创新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辩证法:创新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我们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要用于支持新事物,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

认识论:认识有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推移的过程。

(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对立焦点):

辩证法:承认矛盾,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6)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性:

相对于群体(具有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相对于个体而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

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7)劳动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8)实现人生价值

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运用辩证矛盾观阐述中国南海的局势变化趋势

这是我自己整理的哦~

一、哲学统论

1、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世界观***都有)

世界观是怎样看待世界。

方***是怎样对待世界。

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同一性问题(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6、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局限性: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优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7、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识,感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8、下列说法均属于唯物主义: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天地合而万物生。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气者,理之依也。

9、下列说法均属于主观唯心:

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郑人买履。

削足适履。

物是观念的结合,存在即被感知。

我思故我在。

心外无物。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10、下列说法均属于客观唯心: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理生万物。

上第七天创造世界。

现实世界是理论世界的影子。

11、哲学属于文化范畴,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12、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注:如果题目指明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那么只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将实践引入哲学范畴。

一、 唯物论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除意识以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2、运动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离开物质谈运动——主观唯心。

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静止是特殊的运动。

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

4、规律: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它,一旦违背,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来,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上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本质上看,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正确的、错误的、具体的、抽象的、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意识(一切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能反映物质):目的性,***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方***:坚持可知论。

意识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控作用。

方***:要重视精神(意识)的作用。

三、认识论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 实践决定意识,认识依赖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使实践误入歧途,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1)(2)共同的方***:

在坚持实践第一的前提下,重视认识的作用。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真理的含义: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是有条件的

真理是具体的

4、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

条件性:

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的认识总是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认识无限性的意义: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二、 辩证法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根本性质)。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1联系:

(1)联系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方***: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

(3)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

方***: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Ⅰ、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数量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数量是多。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部分有序、合理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当部分无序、不合理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Ⅱ、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方***: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2)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注:“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间都存在联系”,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

以下说法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部分对整体: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失足成千古恨。

整体对部分: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2、发展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运动,变化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

以下说法均体现了发展: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可持续发展。

与时俱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方***: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看问题。

(2)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内容: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发生质变。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变基础上开始量变。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方***:①坚持适度原则。

②重视量的积累。(反对急于求成,“激辩论”)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发展。(反对优柔寡断,“庸俗进化论”)

以下说法均体现了量变与质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防微杜渐。过犹不及。

(3)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内容:

①前途是光明的原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旧事物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道路是曲折的原因:新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强抵抗,扼杀新事物。

方***: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充满信心,积极进取。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4)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内因决定事物,外因影响事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矛盾

(1)矛盾的含义及其意义:

矛盾是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看问题既要看对立,又要看统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2)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3)矛盾具有特殊性: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各有不同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方***: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以下说法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抽薪止沸。

入乡随俗。

量入而出。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事物矛盾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科学的工作方法)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注:主次矛盾运用于如何做事情。

①相互区别: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②相互联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一般,统筹兼顾。

(6)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主次方面运用于如何看问题。

①相互区别: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对立: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②相互联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看问题擅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事物的本质。

(7)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共同的方***: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8)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它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客服又保留,实质就是“扬弃”。

方***:

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③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9)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②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③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④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10)创新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

任何社会的进步的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有关。(社会角度)

创新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辩证法:创新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我们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要用于支持新事物,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

认识论:认识有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推移的过程。

(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对立焦点):

辩证法:承认矛盾,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6)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性:

相对于群体(具有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相对于个体而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

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7)劳动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8)实现人生价值

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语文是语言文学的缩写?

(1)矛盾的含义及其意义:

矛盾是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看问题既要看对立,又要看统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2)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3)矛盾具有特殊性: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各有不同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方***: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以下说法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抽薪止沸。

入乡随俗。

量入而出。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事物矛盾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科学的工作方法)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注:主次矛盾运用于如何做事情。

①相互区别: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②相互联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一般,统筹兼顾。

(6)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主次方面运用于如何看问题。

①相互区别: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对立: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②相互联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看问题擅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事物的本质。

(7)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共同的方***: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哲学与人生

“语文就是语言”

——重温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

扬州大学文学院 徐林祥

1949年,叶圣陶先生主持华北人民***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工作,建议把旧有的“国语”和“国文”一律更名为“语文”,从此开始了“语文”一词广为使用的新时代。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的名称,其基本内容包括听、说、读、写的训练。叶圣陶说:“‘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1]

“语文”既作为课程名称,又作为教材名称。1950年6月,中央人民***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的以“语文”命名的教材。这套教材的《编辑大意》指出:“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因此,这套课本不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2]

无论是以“语文”作为课程名称,还是以“语文”作为教材名称,其基本思想似乎都可以明确表述为:“语文”即“语言”,包括“口头语言”(语)和“书面语言”(文)。叶圣陶解释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3]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学科的命名及其解说,曾得到语文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吕叔湘先生在1***8年4月22日以《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为题的讲话中说:“解放初期有一个出版总署,底下有一个编审局,就是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前身,主要任务是编教科书。这就碰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语文这门课,是老办法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好呢,还是想法统一起来?当时有一位在里头工作的同志提议说,我们就叫它语文行不行?语也在里头,文也在里头。后来就决定用语文这个名称了。”[4]张志公先生在1***9年5月写的《说“语文”》一文中也说:“一九四九年六月,全国大陆已经大部分解放,华北人民***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各种教材问题。关于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当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国语’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就是这门功课叫作‘语文’的来由。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5]

在“语文”作为课程教材名称使用的过程中,对“语文”含义,除了“语文就是语言”之外,还有“语言文章”、“语言文字”、“语言文学”等几种不同的解说。

针对这些解说,叶圣陶先生多次指出:“‘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自此推想,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文’谓‘文字’,似指一个个的字,不甚惬当。‘文’谓‘文学’,又不能包容文学以外之文章。”[6]“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含义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语文”一词有两个解释,一是“语言和文字”,一是“语言和文学”。该词典在解释“语言”一词时称:“‘语言’一般包括它的书面形式,但在与‘文字’并举时只指口语”。[8]这就是说:“语言文字”专指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吕叔湘认为:“语文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来讲,可以有两个***,一种可理解为语言和文字,也就是说口头的语言和书面的语言;另一种也可理解为语言和文学,那就不一样了。中小学这个课程的名字叫语文,原来的意思可能是语言文字,但是很多人把他理解为语言文学。”[9]吕叔湘先生这里虽然也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但仍然是指“口头的语言和书面的语言”。

可见,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就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实际上已经包容了“语言文章”(“文章”为书面语言)、“语言文字”(“文字”为书面语言的符号)、“语言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书面语言为载体)的含义。

既然语文教育中的“语文”应理解为“语言”,那么为什么这门课程不叫“语言”而称“语文”呢?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有时仅指口头语言,叫做“语文”,是为了强调这门课程不但包含口头“语”,而且包含书面“文”。1980年7月14日,叶圣陶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解释说:“一九四九年改用‘语文’这个名称,因为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既然是运用语言的本领的,为什么不叫‘语言’呢?口头说的是‘语’,笔下写的是‘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是一回事。功课不叫‘语言’而叫‘语文’,表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语文’这个名称并不是把过去的‘国语’和‘国文’合并起来,也不是‘语’指语言,‘文’指文学(虽然教材里有不少文学作品)。”[10]

我们理解:“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指的是祖国语言的教育,即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言的教育。既包含口头语言的学习,又包含书面语言的学习;既包含语言形式的掌握,又包含语言内容的理解;既包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系统和规则(即狭义的语言)的学习,又包含着按照这一语言系统和规则所进行的言语行为(读、写、听、说)的训练以及按照这一语言系统和规则形成的言语作品的学习。[11]正如钟启泉先生所指出的:“语文学科就是从形式与内容两个侧面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兼具‘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12]王宁先生则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通过语文教学养成学生从语料中发现语言现象、概括语言规律的锐敏性、兴趣和习惯;教给他们贮存语言材料的正确、有效方法,促使他们通过自学的积累,逐渐丰富自己的语言;让他们在获得新知识的实践过程中,训练他们把已加工成熟的思想用最得体、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最后,还要以语言为桥梁,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意识、创造思维意识和文化修养意识。”[13]

近几年来,在关于“语文”含义的讨论中,又有三种新的解说:“言语”说、“文学”说、“文化”说。

有学者认为:“‘语文’指的是汉言语,语文教育是我们母语汉语的言语教育。”[14]笔者以为,这一观点缩小了语文的外延。语文学习,既包括言语的学习,也包括狭义的语言的学习。虽然作为母语课程内容的语言系统及规则,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自发的经验和认知多少获得一些,但这些毕竟是零碎的,与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中通过较高级的思维活动系统地学习是不能相比的。学校开设语文课程之所以有必要,即在于可以使母语的学习和掌握,由自发的、偏重感性经验的、少慢差费的暗中摸索,走向自觉的、偏重科学理性的、多快好省的明中探讨,这其中便包括语言系统及规则的学习。

也有学者认为,语文就是文学,语文教育就是文学教育。笔者以为:这一观点同样把语文的所指缩小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方面,作为一门艺术,文学作品与政治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章相比在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语文教育无疑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另一方面,作为学习语言的语料,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与政治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章的性质又是相同的。语文学习既然包含语言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学习,就已经包含了作为语言的成品的文学作品与政治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学习,文学教育就已经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了。而以文学来解说语文,将政治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章的读写排除在语文之外,则显然是不妥的。

还有学者认为:“从语文的本体来看……语文就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语文的‘底座’,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构,语文就是文化。”[15]笔者以为,这一观点又将语文泛化了。文化是什么?“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6]显而易见,语文只能被看作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事实上,包括语文在内,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是人类文化的体现,学习各门课程都是学文化。说“语文就是文化”固然没错,却不能揭示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

古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育的目标,推动当今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作者简介:徐林祥,男,1956年生,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史、美学史与美育史研究。

注释:

[1]叶圣陶:《答滕万林》19年2月1日,《叶圣陶集》第25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4页。

[2]中央人民***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大意》,《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年版。

[3]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见中华函授学校编《语文学习讲座丛书》(一),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4页。

[4]吕叔湘:《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吕叔湘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5]张志公:《说“语文”》,《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页。

[6]叶圣陶:《答孙文才》1960年1月21日,《叶圣陶集》第25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7]叶圣陶:《答滕万林》19年2月1日,《叶圣陶集》第25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39页。

[9]吕叔湘:《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吕叔湘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10]叶圣陶:《语文是一门怎样的功课》,《叶圣陶集》第1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47页。

[11]参见徐林祥、屠锦红:《语文:一体三维》,《中学语文》2005年第10期。

[12]钟启泉:《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丛书?序》,《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王宁:《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4]余应源:《语文“姓”什么?》,《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3期。

[15]曹明海:《语文:文化的构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年第7-8期。

[16]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22页。

(1)矛盾的含义及其意义:

矛盾是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看问题既要看对立,又要看统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2)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3)矛盾具有特殊性: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各有不同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方***: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以下说法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抽薪止沸。

入乡随俗。

量入而出。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事物矛盾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科学的工作方法)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注:主次矛盾运用于如何做事情。

①相互区别: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②相互联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一般,统筹兼顾。

(6)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主次方面运用于如何看问题。

①相互区别: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对立: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②相互联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看问题擅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事物的本质。

(7)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共同的方***: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